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4994
成片时长:每集约29分钟
阅读:9771
发表:2015/7/14 修改:2015/7/23
23集 都市 电视剧剧本
《文人也是人》第1-5集
1-5
6-7
…
2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主要人物表
程亦萱——60岁,集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等于一身,被誉为“塞外第一名士”,退休在家,生活放浪不羁。
鲁逸——38岁,流浪作家,著作颇丰,却仅能维持生活;与程亦萱为挚友。
柳青青——18岁,程亦萱的女学生,出自农村,却天生一副好容貌。
钱莉——20岁,某饭店服务员,后跟程亦萱学习绘画。
邓若——62岁,全国著名作家,然而在经济大潮中,却一再溺水,后自甘堕落,成为酒鬼,以极恶劣的方式羞辱社会、人生。
胡世杰——68岁,诗人,在现实社会游刃有余,自办气功报刊,又办《夕阳文摘报》,发了文化财的文人。
何奇——程亦萱的入室弟子,书法、纂刻颇有造诣,字画店老板。
路元卿(作家)、关雨亭(诗人)——《夕阳文摘报》骨干。
田晓梅——关雨亭的学生、情人。
胡云——胡世杰之女。
胡青——胡世杰之子,“盛祥酒楼”老板,穷凶极恶之徒。
王苓——程亦萱的学生、妻子。
小戴——医院护士。
第一集
一 “寒舍” 晨
鲁逸(37岁)在生一个锈烂的铸铁炉子。
(镜头显示低近的报纸糊成的顶蓬已有几处破烂。床铺在离门最远的墙角,上方的墙上挂着与床同大的横幅,上面是潇洒遒劲的行书:“得大自在”。落款:释程子。另一面墙壁正中有一张黑底金字匾额,上刻“寒舍”,落款仍是释程子。炉子在屋中央,周围是一圈炉灰。匾额下方是一对百孔千疮的沙发,沙发前有一张矮桌。门后有个肮脏不堪的小便桶。屋里光线昏暗。砖铺的地面潮湿又起伏,垃圾散布……)
炉火熊熊。
鲁逸打开门,释放屋里的烟。
鲁逸把刚刚烧热的水倒入盆中,洗脸。
二 院中 晨
鲁逸提着个没盖的铝壶出来(脸净了些,头发也光了些),经过院子,往房东屋里走。
三 房东屋里
鲁逸进时女房主正在逗一岁多的小孩玩。
女房中:“打水。”
鲁逸“嗯”了一声,接水(水流很小),招逗孩子。
外面有少女脆甜的声音:“鲁老师——”
鲁逸去推门。
四 院中 晨
柳青青(18岁)在菜窖口的铁板上天真地甩动两条胳膊得意地轻跳,使铁板在脚下发出有节奏的铿锵声。
鲁逸从房东屋中探出头来:“这儿呢。”回身。
青青小鸟一样飞去,落在提着壶出来的鲁逸面前,边随着鲁逸的进步往后退边快活地:“程老师说,如果您没事的话,让您过去呢。”
鲁逸:“有事吗?”
青青:“可能是让您写一篇什么文章。”
鲁逸:“什么文章?”
青青:“不知道。(得意地)不过我知道有300块钱的酬劳。”
鲁逸进“寒舍”。
五 “寒舍”
鲁逸把水壶放在地上。
青青立在门口,在鲁逸背后用嫌厌的目光扫视屋内,不肯进。
鲁逸掀开炉盖,依依不舍地看了看直往烟筒里钻的火焰:“由它去吧。”抓起床上的大衣,突然转向青青(她脸上的嫌厌迅速变成甜甜的笑):“程老师跟谁在家呢?”
青青:“我出来的时候就他自己。”
六 程亦萱家
青青推开门,扑入:“来了!”
鲁逸随后跟入。
程亦萱(58岁)迎到客厅门口:“快来,有笔小买卖,不用费多大功夫就能挣300块钱,干不干?”
鲁逸:“那还不干。”
两人在客厅对面坐下。
青青在旁边装裱字画。
程亦萱:“我的一位同学的弟弟因为凭职称需要一篇发表在省级报刊上的文章,来找我代劳,并且负责发表。我说:‘我帮你找位大手笔,保证气派不一样。’人家一听,马上拿出500块钱。我说用不了那么多,留了300。怎么样?这可是实实在在300块钱。一篇八、九百字的杂文用不了你两个小时吧?”
鲁逸不好意思地笑:“这不太好吧?”
程亦萱以为他有什么想法,认真地:“怎么不好?怕玷污了自己?——别清高了,吃饱肚子要紧。”
鲁逸:“不是那意思。”
程亦萱:“那是什么意思?”
鲁逸难于启齿地:“这不等于……”
程亦萱把桌上的三张佰元钞票往鲁逸面前一推,打断他:“好了,快动手吧,午饭前差不多能完成。我负责发表。”
鲁逸拿起钱:“那我就不客气了。”抽出一张,对青青:“青青,别干了,这是中午的酒菜钱,麻烦你给咱操办操办。”
程亦萱对青青:“别尽着花。酒不用买了,买两条死鱼,再买点蔬菜就行了。花光了鲁老师揭不开锅可得找你。”
青青顽皮地:“行,我保证给鲁老师找回10块。”往外走。
程亦萱慌忙拦:“不能不能,最多只能花30。”
青青笑而不应,一扑,荡开程亦萱挡在腹前的手,哼着小曲离开了。
程亦萱正要跟鲁逸说话,青青返回来:“为什么要死鱼?”
程亦萱:“因为我们是佛家子弟,不可杀生。”
青青:“您是佛家子弟?”
程亦萱:“那还用说。(指自己书法作品的落款)释程子。俗人有姓释的吗?只有释迦牟尼才姓释呢。”
青青:“可是人家和尚都不吃肉呀——”
程亦萱:“我们又不是和尚。”
青青:“您不是佛家子弟吗?”
程亦萱:“佛家子弟不一定都得是和尚。”
青青知道辩不过:“那要是没有死鱼呢?”
鲁逸抢先:“你不会让卖鱼的帮你杀死吗?死脑筋!”
程亦萱笑呵呵地:“是呀,不走脑子。”又正色:“不过我说的可是真的。万一没有死鱼我们可以不吃吗。装什么得象什么。”
楼梯上传来玎玎和王苓的嬉笑声。青青忙去开门。
王苓和玎玎进。王苓手中捧着个塑料袋,里面有水、在一条小鱼。王苓叫着:“让开让开。”
玎玎学着王苓的声音:“让开让开。”
屋里的人忙让开一条路。
两人跑到客厅窗前,王苓抓小鱼往窗台上的鱼缸里放时,小鱼从她手中跳落到地上。王苓“哎哟”了一声,说:“小家伙,这么调皮。”
玎玎“咯咯”地笑起来,看着在地上蹦着的小鱼,尖声叫着:“调皮的鱼!调皮的鱼!快抓住它!”
王苓抓住小鱼:“抓住了。”放进鱼缸里:“看你往哪跑。”
玎玎学着妈妈的声调:“看你往哪跑。”“咯咯”地笑。
小鱼受惊似地在鱼缸里来回乱窜,把里面原有的鱼也搅乱了。
七 另一间屋子
鲁逸伏案写作。
程亦萱推开门:“电话,北京的。”
鲁逸猛起,窜出。
程亦萱伏案看鲁逸所写的。
八 客厅
鲁逸放下电话。
程亦萱在旁边坐着:“书商?”
鲁逸:“对,出我上一本书的小白。他说有人能搞到书号,不过人家要先翻翻稿子。”
程亦萱:“你要去?”
鲁逸:“我主要是怕把稿子寄丢了。我已经跟小白说了,坐今天下午5点多那趟车。——能不能在你这儿给我拿点钱?”
程亦萱:“行,多少?”
鲁逸:“有300就够了。”
程亦萱去另一间屋里取来500块钱:“给你500。那篇稿子还往完写吗?”
鲁逸:“当然。已经受人钱财了,岂有不完成的道理。”起身去写稿子那间屋。
程亦萱:“要不剩下的由我代劳吧。”
鲁逸:“不用,一会就完。”
九 丰州火车站、站台 傍晚
鲁逸穿军大衣,肩挂退色的帆布挎包,一手按包,一手提着个水杯,奔向硬座车厢门,尽力往上挤……
十 车厢里
有一半座位空着。
鲁逸在临窗的一个位子坐下。
一会儿,当他身边的座位坐下一位大姑娘时,两个男青年带着一对老夫妻过来,蛮横地对鲁逸和他身边的大姑娘:“你们俩让开!这儿有人了。”
姑娘被来人的气势吓得赶紧站起来,让在一边。
鲁逸恼怒到了极点,扭脸瞪着对方,憋着脸,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对方更加蛮横地:“听见没有?让你起来呢!”
另一矮个青年对同伴:“别吵,别吵。”又对鲁逸:“这位子我们占了,要坐就掏十块钱。”
鲁逸无奈地:“我有票。”说着掏出票来展示。
矮个儿:“没号吧。所以请你让开。”
鲁逸:“你们有号吗?”
矮个儿:“这位子是我们占的。”
鲁逸:“这位子是公用的,你们有什么资格占?”
另一青年把矮个儿拨在一边:“别跟他废话。”威胁鲁逸:“你让开不?”
鲁逸霍地立起,显示出自己的高大,同时把手中的水杯尽力往茶几上一摔(杯倒,茶水倾在鲁逸军大衣上):“不让你能怎么样?”
这时,乘警出现在车厢一端。
两个青年悄悄安顿了他们的顾客,迅速离开了。
列车缓缓起动。
鲁逸坐下,扶起水杯,收拾茶几上的水和茶叶。
鲁逸在摇动的车箱里欣赏自己的稿子(镜头转到稿子封面,特写:死宅。一只大手翻开稿子)。
列车徐徐进站。
鲁逸仍在翻看稿子。
两青年从鲁逸身边走过时,身材较高的一个用力往他头上拍了一掌。
鲁逸在惊痛中抬头看时,青年已到了车厢门口,正扭头用嘴形无声地骂他。
鲁逸脸上混杂着痛苦、难堪、无奈和无处发泄的恼火……
十一 列车硬座车厢 夜
昏黄的灯光,过道里挤满了人,有站、有蜷缩坐的。一切都在颠簸着。响着有节凑的车轮声。
鲁逸在一个座位上歪头打盹儿,由于三个人的座位上坐着五个人,他不得不侧身耸肩。
一个抱膝坐在过道的人被经过的人踩了一脚,发出“呀”的一声。周围的人睁眼一瞥,重又合眼入睡。
车窗外漆黑,偶尔有星点的灯一闪而过。
鲁逸面前的茶几上坐着一位十七、八岁的青年,抗不住困意,缓缓倒向鲁逸,两个脑袋相撞时,一同惊醒、龇牙裂嘴……
四 北京火车站、广场 凌晨5点40分
灯火辉煌,拥满着各式各样急于离开北京的人。
鲁逸随人流出来,融入广场的人群中。
穿过人群,到广场边沿,立刻被出租车司机和旅店工作人员围住。他不住地摆着头、口吐“不”字,不敢有丝毫犹疑状。尽管如此,他的衣袖仍然常常被人拉住。
程亦萱——60岁,集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等于一身,被誉为“塞外第一名士”,退休在家,生活放浪不羁。
鲁逸——38岁,流浪作家,著作颇丰,却仅能维持生活;与程亦萱为挚友。
柳青青——18岁,程亦萱的女学生,出自农村,却天生一副好容貌。
钱莉——20岁,某饭店服务员,后跟程亦萱学习绘画。
邓若——62岁,全国著名作家,然而在经济大潮中,却一再溺水,后自甘堕落,成为酒鬼,以极恶劣的方式羞辱社会、人生。
胡世杰——68岁,诗人,在现实社会游刃有余,自办气功报刊,又办《夕阳文摘报》,发了文化财的文人。
何奇——程亦萱的入室弟子,书法、纂刻颇有造诣,字画店老板。
路元卿(作家)、关雨亭(诗人)——《夕阳文摘报》骨干。
田晓梅——关雨亭的学生、情人。
胡云——胡世杰之女。
胡青——胡世杰之子,“盛祥酒楼”老板,穷凶极恶之徒。
王苓——程亦萱的学生、妻子。
小戴——医院护士。
第一集
一 “寒舍” 晨
鲁逸(37岁)在生一个锈烂的铸铁炉子。
(镜头显示低近的报纸糊成的顶蓬已有几处破烂。床铺在离门最远的墙角,上方的墙上挂着与床同大的横幅,上面是潇洒遒劲的行书:“得大自在”。落款:释程子。另一面墙壁正中有一张黑底金字匾额,上刻“寒舍”,落款仍是释程子。炉子在屋中央,周围是一圈炉灰。匾额下方是一对百孔千疮的沙发,沙发前有一张矮桌。门后有个肮脏不堪的小便桶。屋里光线昏暗。砖铺的地面潮湿又起伏,垃圾散布……)
炉火熊熊。
鲁逸打开门,释放屋里的烟。
鲁逸把刚刚烧热的水倒入盆中,洗脸。
二 院中 晨
鲁逸提着个没盖的铝壶出来(脸净了些,头发也光了些),经过院子,往房东屋里走。
三 房东屋里
鲁逸进时女房主正在逗一岁多的小孩玩。
女房中:“打水。”
鲁逸“嗯”了一声,接水(水流很小),招逗孩子。
外面有少女脆甜的声音:“鲁老师——”
鲁逸去推门。
四 院中 晨
柳青青(18岁)在菜窖口的铁板上天真地甩动两条胳膊得意地轻跳,使铁板在脚下发出有节奏的铿锵声。
鲁逸从房东屋中探出头来:“这儿呢。”回身。
青青小鸟一样飞去,落在提着壶出来的鲁逸面前,边随着鲁逸的进步往后退边快活地:“程老师说,如果您没事的话,让您过去呢。”
鲁逸:“有事吗?”
青青:“可能是让您写一篇什么文章。”
鲁逸:“什么文章?”
青青:“不知道。(得意地)不过我知道有300块钱的酬劳。”
鲁逸进“寒舍”。
五 “寒舍”
鲁逸把水壶放在地上。
青青立在门口,在鲁逸背后用嫌厌的目光扫视屋内,不肯进。
鲁逸掀开炉盖,依依不舍地看了看直往烟筒里钻的火焰:“由它去吧。”抓起床上的大衣,突然转向青青(她脸上的嫌厌迅速变成甜甜的笑):“程老师跟谁在家呢?”
青青:“我出来的时候就他自己。”
六 程亦萱家
青青推开门,扑入:“来了!”
鲁逸随后跟入。
程亦萱(58岁)迎到客厅门口:“快来,有笔小买卖,不用费多大功夫就能挣300块钱,干不干?”
鲁逸:“那还不干。”
两人在客厅对面坐下。
青青在旁边装裱字画。
程亦萱:“我的一位同学的弟弟因为凭职称需要一篇发表在省级报刊上的文章,来找我代劳,并且负责发表。我说:‘我帮你找位大手笔,保证气派不一样。’人家一听,马上拿出500块钱。我说用不了那么多,留了300。怎么样?这可是实实在在300块钱。一篇八、九百字的杂文用不了你两个小时吧?”
鲁逸不好意思地笑:“这不太好吧?”
程亦萱以为他有什么想法,认真地:“怎么不好?怕玷污了自己?——别清高了,吃饱肚子要紧。”
鲁逸:“不是那意思。”
程亦萱:“那是什么意思?”
鲁逸难于启齿地:“这不等于……”
程亦萱把桌上的三张佰元钞票往鲁逸面前一推,打断他:“好了,快动手吧,午饭前差不多能完成。我负责发表。”
鲁逸拿起钱:“那我就不客气了。”抽出一张,对青青:“青青,别干了,这是中午的酒菜钱,麻烦你给咱操办操办。”
程亦萱对青青:“别尽着花。酒不用买了,买两条死鱼,再买点蔬菜就行了。花光了鲁老师揭不开锅可得找你。”
青青顽皮地:“行,我保证给鲁老师找回10块。”往外走。
程亦萱慌忙拦:“不能不能,最多只能花30。”
青青笑而不应,一扑,荡开程亦萱挡在腹前的手,哼着小曲离开了。
程亦萱正要跟鲁逸说话,青青返回来:“为什么要死鱼?”
程亦萱:“因为我们是佛家子弟,不可杀生。”
青青:“您是佛家子弟?”
程亦萱:“那还用说。(指自己书法作品的落款)释程子。俗人有姓释的吗?只有释迦牟尼才姓释呢。”
青青:“可是人家和尚都不吃肉呀——”
程亦萱:“我们又不是和尚。”
青青:“您不是佛家子弟吗?”
程亦萱:“佛家子弟不一定都得是和尚。”
青青知道辩不过:“那要是没有死鱼呢?”
鲁逸抢先:“你不会让卖鱼的帮你杀死吗?死脑筋!”
程亦萱笑呵呵地:“是呀,不走脑子。”又正色:“不过我说的可是真的。万一没有死鱼我们可以不吃吗。装什么得象什么。”
楼梯上传来玎玎和王苓的嬉笑声。青青忙去开门。
王苓和玎玎进。王苓手中捧着个塑料袋,里面有水、在一条小鱼。王苓叫着:“让开让开。”
玎玎学着王苓的声音:“让开让开。”
屋里的人忙让开一条路。
两人跑到客厅窗前,王苓抓小鱼往窗台上的鱼缸里放时,小鱼从她手中跳落到地上。王苓“哎哟”了一声,说:“小家伙,这么调皮。”
玎玎“咯咯”地笑起来,看着在地上蹦着的小鱼,尖声叫着:“调皮的鱼!调皮的鱼!快抓住它!”
王苓抓住小鱼:“抓住了。”放进鱼缸里:“看你往哪跑。”
玎玎学着妈妈的声调:“看你往哪跑。”“咯咯”地笑。
小鱼受惊似地在鱼缸里来回乱窜,把里面原有的鱼也搅乱了。
七 另一间屋子
鲁逸伏案写作。
程亦萱推开门:“电话,北京的。”
鲁逸猛起,窜出。
程亦萱伏案看鲁逸所写的。
八 客厅
鲁逸放下电话。
程亦萱在旁边坐着:“书商?”
鲁逸:“对,出我上一本书的小白。他说有人能搞到书号,不过人家要先翻翻稿子。”
程亦萱:“你要去?”
鲁逸:“我主要是怕把稿子寄丢了。我已经跟小白说了,坐今天下午5点多那趟车。——能不能在你这儿给我拿点钱?”
程亦萱:“行,多少?”
鲁逸:“有300就够了。”
程亦萱去另一间屋里取来500块钱:“给你500。那篇稿子还往完写吗?”
鲁逸:“当然。已经受人钱财了,岂有不完成的道理。”起身去写稿子那间屋。
程亦萱:“要不剩下的由我代劳吧。”
鲁逸:“不用,一会就完。”
九 丰州火车站、站台 傍晚
鲁逸穿军大衣,肩挂退色的帆布挎包,一手按包,一手提着个水杯,奔向硬座车厢门,尽力往上挤……
十 车厢里
有一半座位空着。
鲁逸在临窗的一个位子坐下。
一会儿,当他身边的座位坐下一位大姑娘时,两个男青年带着一对老夫妻过来,蛮横地对鲁逸和他身边的大姑娘:“你们俩让开!这儿有人了。”
姑娘被来人的气势吓得赶紧站起来,让在一边。
鲁逸恼怒到了极点,扭脸瞪着对方,憋着脸,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对方更加蛮横地:“听见没有?让你起来呢!”
另一矮个青年对同伴:“别吵,别吵。”又对鲁逸:“这位子我们占了,要坐就掏十块钱。”
鲁逸无奈地:“我有票。”说着掏出票来展示。
矮个儿:“没号吧。所以请你让开。”
鲁逸:“你们有号吗?”
矮个儿:“这位子是我们占的。”
鲁逸:“这位子是公用的,你们有什么资格占?”
另一青年把矮个儿拨在一边:“别跟他废话。”威胁鲁逸:“你让开不?”
鲁逸霍地立起,显示出自己的高大,同时把手中的水杯尽力往茶几上一摔(杯倒,茶水倾在鲁逸军大衣上):“不让你能怎么样?”
这时,乘警出现在车厢一端。
两个青年悄悄安顿了他们的顾客,迅速离开了。
列车缓缓起动。
鲁逸坐下,扶起水杯,收拾茶几上的水和茶叶。
鲁逸在摇动的车箱里欣赏自己的稿子(镜头转到稿子封面,特写:死宅。一只大手翻开稿子)。
列车徐徐进站。
鲁逸仍在翻看稿子。
两青年从鲁逸身边走过时,身材较高的一个用力往他头上拍了一掌。
鲁逸在惊痛中抬头看时,青年已到了车厢门口,正扭头用嘴形无声地骂他。
鲁逸脸上混杂着痛苦、难堪、无奈和无处发泄的恼火……
十一 列车硬座车厢 夜
昏黄的灯光,过道里挤满了人,有站、有蜷缩坐的。一切都在颠簸着。响着有节凑的车轮声。
鲁逸在一个座位上歪头打盹儿,由于三个人的座位上坐着五个人,他不得不侧身耸肩。
一个抱膝坐在过道的人被经过的人踩了一脚,发出“呀”的一声。周围的人睁眼一瞥,重又合眼入睡。
车窗外漆黑,偶尔有星点的灯一闪而过。
鲁逸面前的茶几上坐着一位十七、八岁的青年,抗不住困意,缓缓倒向鲁逸,两个脑袋相撞时,一同惊醒、龇牙裂嘴……
四 北京火车站、广场 凌晨5点40分
灯火辉煌,拥满着各式各样急于离开北京的人。
鲁逸随人流出来,融入广场的人群中。
穿过人群,到广场边沿,立刻被出租车司机和旅店工作人员围住。他不住地摆着头、口吐“不”字,不敢有丝毫犹疑状。尽管如此,他的衣袖仍然常常被人拉住。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