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7600
成片时长:约192分钟
阅读:11279
发表:2019/8/15
古装,
电影剧本
骆宾王传奇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39、日,骆宾王家耕种的地里,外。
四十七八岁的骆宾王带着二个儿子在地里锄草。大儿子成年了,小儿子十三四岁,也跟在后面帮忙。几个人满头大汗地干着活儿。累了,骆宾王带着儿子坐在地头。
小儿子骆锡:爸,咱家好长时间没肉吃了,什么时候有肉吃呢?我想吃肉。
骆宾王慈爱地抚摸着儿子的头:会有的,会有的。
骆锡:那你去买啊,去买啊,天天喝稀饭,我饿。
骆铨:骆锡,别烦爸爸。明天我带你去打野兔。
骆锡:好,打到野兔也不错,有肉吃了。但是,能不能打到呢?
骆铨:能,一定能。
骆锡:爸,能打到吗?
骆宾王:能,明天我带你们去打。
骆锡:好好,打野兔,吃兔肉了。
40、夜,骆宾王家,内。
屋外有人在叫着:宾王兄,宾王哥。
骆宾王走出门来,见是季小武与张二,还有一个仆人,三人牵着马。小武走路瘸着腿。
骆宾王迎上前:二位贤弟,快请进。
季小武与张二进屋。
季小武、张二与范允明打招呼:嫂子。
范允明:二位弟弟。请坐。
范允明给季、张二人倒水,倒完水。
范允明:你们聊着,我去去就来。
季小武:嫂子,知道你是去买菜,这么晚了,也没得卖了,菜我们都带来了。
小武仆人拿出酒菜。一大堆的肉类等食品与酒类。
骆宾王:你们这是,大老远来看我,看看就行了。还带这么多东西来。
季小武:大哥,我在洛阳,离这儿远,军中事务也多,来这里不多。我们也才知道你的情况,所以来看看你。
说完从包袱里又拿出一些银子,张二也拿出一些银子。
季小武:大哥,知道你难了。我们来迟了。这点银两你收下。
骆宾王:不,我还过得去。没事的。
张二:宾王兄,收下吧。你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了。看,我这还有证据呢。
说完张二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诗稿,轻轻念道:
「秋日送别」
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
当歌应破涕,哀命返穷愁。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
唉,我们的大诗人,有忧愁了。宾王兄,你看,你原来的那一头乌发已经染上初雪了。可叹可叹。
季小武:张二老弟,你怎么头发好好的,一丝白发都没有?你与宾王哥年纪差不多大啊。
张二:小武哥,哦,现在应当叫季大将军。我生性乐观,没心没肺,也没多大经济负担,不必为稻梁谋,所以侥幸没让那白发侵略我的黑头。宾王哥,想开些,我们都会帮你的。没有过不去的关口。
骆宾王:谢谢。我在想着还是得出仕求职。如果守着这几亩地,肯定没法过了。我对不起老母与妻儿。
眼中含泪。
季小武:那好,凭着宾王哥的大才,谋一个职位很容易,我在京城也有一些朋友,可以为你推荐。
骆宾王:不啦,小武贤弟,我想好了,我再次出仕只是为了微薪养母养家,就不走推荐这条路啦。我已写书给朝中司列太常伯、右相刘祥道大人,申请参加来春入朝对策。
张二:宾王兄,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二次拒绝他人推荐,拒绝自叙已能,去求官职,我们知道这是你的品性使然,但入朝对策中式录用没有举荐官职大啊。
骆宾王:我不求做大官,只求心平安。
范允明端上烧好的酒菜。
张二:哦。只能由着你了。来,小武,我们举杯,为宾王兄的再次出仕干杯,祝他顺利,鹏程万里。宾王兄真是我大唐的诗鹰呢。
骆宾王:过奖,我像一只鹰吗?
张二:像像,心志高傲,品性高尚,就是一只诗鹰。
季小武:不管是鹰,还是狮象,宾王哥总是我永远敬爱的兄长,师长。
骆宾王:谢谢小武贤弟。
张二:宾王兄,你来春去洛阳对策,凭你的才能录用应没有问题。但有一件事须记着。
骆宾王:何事?
张二:就是那个张天,听说他靠巴结武氏势力,给其当鹰犬,诬告谄害异已手段凶狠,害了很多人呢,但也正因此,他爬到御史台御史中丞的高位。你如再入朝任职,须要提防着他。
骆宾王:我从无害他之心,此前,他屡次害我,我都未与计较。就是那次出手伤他,也是他逞凶霸道所致。至于参考,他没考好,反说我挡了他的道,没有道理,我不怕他。
张二:坏人有时害人有道理,有时害人没道理,就是想害人,或者为了他的目的,他必须害人。反正你防着他点。
季小武:没事,我们大家都会注意的。明年春上宾王哥去了长安,我们大家就又能在一起了。
骆宾王:你搬长安去了?
季小武:正在准备着,明年春天就可搬去了。干杯。
骆宾王、张二等:干杯!
41、日,宫中,内。
大殿内,骆宾王带着手下一些人在进行君臣版位及各种祭祀器皿的摆设。骆宾王穿着官服,认真检查着。他不时将未摆放好的器皿调整一下位置。
骆文画外音:那一年初春,骆宾王经过朝廷对策考试,被大唐王朝任命为太常寺的奉礼郎,是一个从九品小官,负责宫中朝会礼仪。
一会儿,有人高叫:皇上与皇后驾到!
唐高宗及武后从门外走进。经过长廊。
唐高宗:皇后,近来,我这身体越发越感不适了。
武后:请皇上保重。皇上还是要宽心,宽心人体健,你看我万事虽用心,但却不忧心,所以——
唐高宗:皇后聪颖,善于保养,我要学学。
武后一脸得意之色。
二人并肩走入大殿。
众人:万岁!
高宗温和持重,有些木讷,武氏则得意洋洋,光彩照人。
骆宾王带着几个人在一边侍候着。
武后看着骆宾王:你是新来的?
骆宾王点点头。
旁边的官员:皇后,他是新来的奉礼郎,叫骆宾王。
武后(一字一顿地):骆-宾-王?王,王爷?是哪家的?
骆宾王:回皇后,我姓名为我祖父所取。易经:“利用宾于王”,祖父为我取名是想让我服务于皇上、国家。
武后:嗯。
她又问旁边官员:骆宾王,是不是哪个诗名出众的诗人?
官员:回皇后,是的,他诗名扬于四海,人所皆知。
武后:不用你说,我知道。
说完又吩咐道:如此才学之士,应当重视,给他个弘文馆学士吧。
身边官员:是。(对骆宾王)还不快谢皇后厚恩?
骆宾王(不卑不亢):谢皇后。
武后用锐利目光看了他一眼。骆宾王面色平静,毫不慌张。
皇帝、皇后开始祭祀。骆宾王在一边侍候着。忽然,他看到皇帝随从之中有张天。张天对着他用带些鄙视的目光看了他一眼。骆宾王面色镇静,未予理睬。
42、日,张天府衙,内。
张天一人坐在办事房内。
张天:骆宾王,为报当初的科考之仇,我想了法子让你滚蛋回家,可你却又来了。还在我的眼皮底下。这次不能饶你。得让你难受。
他思想着如何隐害骆宾王。
张天:有了。(他对着外面叫着)来人。
一侍从走进;大人,有何吩咐?
张天:去把王世军叫来。
一侍从:是。
一会儿王世军进来。
王世军:大人,有何吩咐?
张天:你还记得那个骆宾王吗?
王世军:记得,怎么会忘?当初不就是因为他您才耽误了考试,功名,他还与我们打过一架,让我们丢脸,忘不了。他不是被我们告回家了吗?
张天:他又来了。可怜虫,五十出头了,竟然经过对策入朝弄了个奉礼郎做。
王世军:那官儿也太小了。与您大人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张天:嗯,不过,这家伙诗名太盛,长安城内无人不晓,天下也有传闻。皇后给了他一个弘文馆学士,气死人,我这么多年了,都没能弄到那个头衔。礼送了那么多,也没用。那个主管吏部的裴行俭硬是不给我学士头衔。真把我气疯了。
王世军:您也不用气死,也不必气疯。您好好的,把皇后服侍好了,就什么都有了。您哪怕文章、诗词确不如人,也没关系。
张天:我文章、诗词不好吗?你这混蛋。
王世军:不,不,我哪敢说大人诗文不好,我是说(费劲想词儿)那弘文馆里都是饱学之士,真不容易进。
张天:蠢材,那你是说,我欠学无知了?
王世军:不不。
张天:那你想说什么?
王世军:我说,不管那弘文馆多么难进,凭你为皇后效劳的累累功勋,到时候向皇后求个情,就会有了。您那么要进弘文馆干吗?那儿没权没势?清水衙门,没意思。
张天:这你就不懂了,人要衣装,马要鞍。别看我现在是四品大员,是御史中丞,权倾朝野,但名声不好,人人都看我似鹰犬。如果,我披上一件弘文馆大学士的外衣儿,你想想看?能为我增色多少?
王世军:高明,不是一般的高,很高很高的高。
张天:好了,别废话了。弘文馆是有名额限制的。我想好了,我们必须再搞搞骆宾王那个书呆子,让他丢官丢名,失去弘文馆学士之职,只要弘文馆空出缺来,我再去向皇后求情,我就能如愿。
王世军: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又惩罚了骆宾王,报了您的仇,消了您的恨,又能让您自已如愿以偿。妙,妙,真是一个再妙不过的好主意。
张天:你去太常寺,带上礼物,去找太常寺的主簿,让他——你过来。
张天对着王世军耳语。
王世军:好好,真是神鬼莫测的好主意,查都查不出来,让那骆宾王哭去吧。
张天阴冷的笑脸。
43、日,宫中祭祀大殿,内。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