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12
成片时长:约15分钟
阅读:6844
发表:2019/8/29
主旋律
微电影剧本
难忘的教师节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山东省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鲁作登字-2016-A-002476】
时间:当代。
地点:华北某城市。
人物:王长河——男,65岁,企业退休科长。
李爱莲——女,60岁,退休赋闲,王长河之妻。
王晓东——男,30岁,在职教师,王长河之子。
王晓燕——女,25岁,大学毕业刚就业,王长河之女。
马校长——男,50岁,王晓东所在学校校长。
刘记者——女,40岁,电视台记者。
柱 子——男,28岁,电视台摄像师。
刘小翠——女,10岁,患病女孩。
小翠爹——男,36岁,残疾人,刘小翠的父亲。
1.王长河家厨房 日 内
炉火正旺,炒锅里“滋滋啦啦”作响,飘出阵阵菜香,一只铲子伸进锅里不停地翻炒。
镜头拉开,李爱莲腰系围裙,正在灶台前忙得不亦乐乎。
女儿王晓燕也在一旁帮厨。
2.王长河家餐厅 日 内
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李爱莲美滋滋地端着个大鱼盘放在桌上:“这是俺晓东最爱吃的糖醋鲤鱼。”
王晓燕紧随其后,将手中的汤钵缓缓放下:“这是俺哥最爱喝的银耳海参羹。”
房门响,王长河进屋,将两瓶包装精美的白酒放在桌上,喜气洋洋地:“这是俺晓东最爱喝的醇香特酿。”
李爱莲:“老头子,你馋酒就说馋酒吧,还打着人家晓东的旗号干啥?”
王长河:“哎,今天不是教师节嘛,等晓东回来了,俺爷俩儿好好庆贺庆贺!”
王晓燕噘着小嘴,一脸不快:“爸,光你们男生庆贺,我们女生的菜就白做啦。”
王长河顺手提起两只酒瓶在面前晃了晃:“看!忘不了你们红色娘子军呀。”
母女二人瞪大眼睛:“哦,女士香槟!”
3.王长河家客厅 日 内
墙上的时钟指在11点30分。
王晓燕仰头看表,面露急色:“都十一点半了,俺哥怎么还不回来呀?”
李爱莲:“给你哥打个电话,问问是咋回事?”
王晓燕掏出手机拨号,随即放在耳旁细听。
二老期盼地望着晓燕。
王晓燕诧异地:“怎么回事,暂时无法接通?”
王长河急匆匆走到电话桌旁:“手机信号不好,我用座机打。”
王长河的手拨号,座机免提声音:“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李爱莲解下围裙:“老头子啊,咱再等等吧。”
“唉,等就等吧。”王晓燕像泄了气的皮球,半躺半倚地坐在了沙发上,随手摸起身边的电视机遥控器。
电视画面:“各位观众,现在播送新闻。昨天上午,我市为身患白血病的贫困女孩刘小翠举行献爱心大型募捐活动……”
平时就爱看新闻的王长河竖起了耳朵,两眼紧紧盯着屏幕:“快看,那不是咱家的晓燕吗!”
李爱莲像过了电似的腾地起身:“哪里,在哪里呢?”
王长河:“就是那个穿红褂子的呀,连自家的闺女都不认识啦。”
李爱莲不服气:“就是你老头子眼尖啊。”
王晓燕:“你们俩儿真像是一双老对头哇。”
这话逗的李爱莲乐起来:“晓燕啊,妈早就看见你啦,那天你去捐了多少钱呀?”
王晓燕神秘地伸出两个手指晃了晃。
李爱莲:“二十?”
王晓燕摇摇头:“不是。”
王长河:“是二百?”
王晓燕摇摇头:“也不是。”
二老齐问:“到底是多少钱?”
王晓燕调侃地:“就是两千大洋啊。”
二老惊诧的目光。
李爱莲拍拍晓燕的肩头:“闺女,你从哪里弄了这么些钱呀?”
王晓燕:“这个月的奖金加上我那私房钱,正好两千。”
王长河:“你这份爱心献得可不算小啊。”
李爱莲:“晓燕呀,你平时买菜为一分钱都和人家砍价,这次怎么舍得来?”
王晓燕饱含深情地:“爸、妈,你们是不知道啊,那天跟我们单位的车去慰问,看到她家的状况太可怜人啦!”
二老细听,目光凝重。
王晓燕边说边比划:“就住着两间小草房,屋中央接着个瓦盆子,滴哒、滴哒直漏水啊。”
王长河轻叹一声:“这真是屋外大下,屋内小下;屋外不下了,屋里还下呀。”
李爱莲:“哪,她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王晓燕:“她娘长病多年,三年前就没有了,欠下了十几万的外债。这不,她爹去年又出了事故,下肢全瘫了。”
王长河叹息着:“唉,这真是破屋又逢连阴雨哇。”
李爱莲感伤地:“这孩子的命怎么这样苦呀?”
王晓燕叹了口气:“真是祸不单行呀,刚过了年,小翠又查出了白血病!”
王长河面带愁容:“哎呀,连阴雨又转成暴风雨啦!”
李爱莲费解地问:“白血病是个什么病呀?”
王晓燕:“这是个很难治的病,就是白血球太多了。”
李爱莲似乎领悟:“我明白了,那血都变成白色的啦。”
王长河一脸无奈:“老婆子说话真不靠谱,照你说都变成牛奶啦!”
李爱莲一脸不快:“老头子你别打岔儿,俺是觉得小翠这家人怎么就没摊上点好事啊。”
王晓燕:“是啊,一个十岁的小闺女,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的父亲,还得捡废品养家糊口,谁见了也得同情她呀。”
李爱莲怜悯地:“咱就得帮帮人家才对呀。”
王长河:“晓燕呀,我看你捐两千不算多。”
王晓燕:“爸,俺和同事们还给她买的新衣裳、新鞋、新书包,给她爹买的牛奶、鸡蛋还有滋补品呢。”
王长河一拍胸膛:“晓燕啊,我现在决定了,从俺老俩儿的退休金中拿出一万来给小翠家修房子,问问你妈愿意不愿意?”
李爱莲:“你爸也太小看人啦,我正打算给小翠织身毛衣毛裤,再去买两件名牌羽绒服,好给她父女俩儿过冬啊。”
王晓燕欣喜地一挥小拳头:“哇塞,真给力!这回修房子的钱有着落了!”
李爱莲:“一万块钱可不够。”
王晓燕:“还有呢,民政局救济了三万,镇里村里补助了两万,我们单位捐助了两万,加上你们俩儿的就差不多啦。”
王长河不无忧虑地:“修房子的钱是有了,可治病的钱才是那大头子啊!”
王晓燕:“爸,刚才电视里说了,宣传部、市妇联、共青团、慈善会、电视台联合发起了募捐行动,钱,一定会有的!”
王长河笑了:“面包,一定会有的!”
李爱莲:“晓燕啊,治这个白血病到底得花多少钱哪?”
王晓燕:“少说三四十万,多说得五六十万。”
李爱莲一惊:“俺那天呀,用什么好药,怎么这么贵呀!?”
王晓燕:“听我们领导说,卫生局专门上北京请来了专家,要给小翠做干细胞移植手术呢。”
李爱莲:“这干细胞是个什么好药?是哪国进口的?”
王长河:“老婆子,不用进口,你就有干细胞啊。”
李爱莲:“老头子,你还没喝酒就先说醉话,要是真有我早就捐献啦。”
王晓燕笑了:“妈,你真是有哇。”
李爱莲费解地:“照你们说,我是把干细胞藏起来了?”
王晓燕神秘地笑着:“妈,干细胞就藏在身上啊。”
李爱莲伸手摸摸晓燕的额头:“晓燕呀,你是发高烧说胡话了吧?”
王晓燕还在笑着:“妈,我的体温三十六度五,很正常。”
王长河:“老婆子,咱那闺女逗你玩儿,怎么连个字和迷也分不出来啦。”
李爱莲不服气:“就是你明白,你说那干细胞藏到哪里了?”
王晓燕亲昵地抱着妈的胳膊:“妈,这干细胞我们人人身上都有哇。”
李爱莲诧异地:“都有,在哪里啊?”
王晓燕指指自己:“从上到下,从头到脚都有。”
李爱莲释然地:“噢,是这么回事。那咱快把干细胞送去吧,叫孩子的病早治好哇!”
王晓燕:“妈,你先别急啊,得先上医院化验,等配型成功了才能捐献干细胞呢。”
李爱莲:“怎么还这么些麻烦呀。”
王长河:“你买个衣裳还有大有小、有肥有瘦呢,不麻烦请专家来干什么?”
李爱莲:“这老头子快变成诸葛亮了,都你这么能,一家人不用穿衣、不用吃饭啦!”
王晓燕笑了:“真是山杠爷、山杠娘凑到一块了。”
墙上的时钟指在12点30分。
王晓燕仰头看表,面露急色:“都十二点半了,俺哥怎么还不回来呀,那菜早就凉透了。”
李爱莲突然惊叫起来:“鱼!我的糖醋鱼呢?”
众人的目光一起射向餐桌上那个空空如也的大鱼盘。
大家起身,分头寻找。
角落里,大花猫正津津有味地舔着吃剩下的鱼骨头。
大花猫(拟人音):“喵喵喵,真香啊,从小也没吃过如此高档的菜肴呀。”
王晓燕急步向前抓起大花猫:“你这个大花,怎么不懂事呀,这是给俺哥过节的,你吃了算干啥!”
大花猫(拟人音):“喵喵喵,光你们过节,俺也得过节呢。”
王晓燕一拍猫屁股:“去你的!”
大花猫跑了。
李爱莲:“晓燕啊,跟猫逗什么气呀,我再去做一条不就成啦。”她边说边系上围裙,向厨房走去。
“咚咚锵!咚咚锵……”窗外传来一阵锣鼓声。
地点:华北某城市。
人物:王长河——男,65岁,企业退休科长。
李爱莲——女,60岁,退休赋闲,王长河之妻。
王晓东——男,30岁,在职教师,王长河之子。
王晓燕——女,25岁,大学毕业刚就业,王长河之女。
马校长——男,50岁,王晓东所在学校校长。
刘记者——女,40岁,电视台记者。
柱 子——男,28岁,电视台摄像师。
刘小翠——女,10岁,患病女孩。
小翠爹——男,36岁,残疾人,刘小翠的父亲。
1.王长河家厨房 日 内
炉火正旺,炒锅里“滋滋啦啦”作响,飘出阵阵菜香,一只铲子伸进锅里不停地翻炒。
镜头拉开,李爱莲腰系围裙,正在灶台前忙得不亦乐乎。
女儿王晓燕也在一旁帮厨。
2.王长河家餐厅 日 内
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李爱莲美滋滋地端着个大鱼盘放在桌上:“这是俺晓东最爱吃的糖醋鲤鱼。”
王晓燕紧随其后,将手中的汤钵缓缓放下:“这是俺哥最爱喝的银耳海参羹。”
房门响,王长河进屋,将两瓶包装精美的白酒放在桌上,喜气洋洋地:“这是俺晓东最爱喝的醇香特酿。”
李爱莲:“老头子,你馋酒就说馋酒吧,还打着人家晓东的旗号干啥?”
王长河:“哎,今天不是教师节嘛,等晓东回来了,俺爷俩儿好好庆贺庆贺!”
王晓燕噘着小嘴,一脸不快:“爸,光你们男生庆贺,我们女生的菜就白做啦。”
王长河顺手提起两只酒瓶在面前晃了晃:“看!忘不了你们红色娘子军呀。”
母女二人瞪大眼睛:“哦,女士香槟!”
3.王长河家客厅 日 内
墙上的时钟指在11点30分。
王晓燕仰头看表,面露急色:“都十一点半了,俺哥怎么还不回来呀?”
李爱莲:“给你哥打个电话,问问是咋回事?”
王晓燕掏出手机拨号,随即放在耳旁细听。
二老期盼地望着晓燕。
王晓燕诧异地:“怎么回事,暂时无法接通?”
王长河急匆匆走到电话桌旁:“手机信号不好,我用座机打。”
王长河的手拨号,座机免提声音:“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李爱莲解下围裙:“老头子啊,咱再等等吧。”
“唉,等就等吧。”王晓燕像泄了气的皮球,半躺半倚地坐在了沙发上,随手摸起身边的电视机遥控器。
电视画面:“各位观众,现在播送新闻。昨天上午,我市为身患白血病的贫困女孩刘小翠举行献爱心大型募捐活动……”
平时就爱看新闻的王长河竖起了耳朵,两眼紧紧盯着屏幕:“快看,那不是咱家的晓燕吗!”
李爱莲像过了电似的腾地起身:“哪里,在哪里呢?”
王长河:“就是那个穿红褂子的呀,连自家的闺女都不认识啦。”
李爱莲不服气:“就是你老头子眼尖啊。”
王晓燕:“你们俩儿真像是一双老对头哇。”
这话逗的李爱莲乐起来:“晓燕啊,妈早就看见你啦,那天你去捐了多少钱呀?”
王晓燕神秘地伸出两个手指晃了晃。
李爱莲:“二十?”
王晓燕摇摇头:“不是。”
王长河:“是二百?”
王晓燕摇摇头:“也不是。”
二老齐问:“到底是多少钱?”
王晓燕调侃地:“就是两千大洋啊。”
二老惊诧的目光。
李爱莲拍拍晓燕的肩头:“闺女,你从哪里弄了这么些钱呀?”
王晓燕:“这个月的奖金加上我那私房钱,正好两千。”
王长河:“你这份爱心献得可不算小啊。”
李爱莲:“晓燕呀,你平时买菜为一分钱都和人家砍价,这次怎么舍得来?”
王晓燕饱含深情地:“爸、妈,你们是不知道啊,那天跟我们单位的车去慰问,看到她家的状况太可怜人啦!”
二老细听,目光凝重。
王晓燕边说边比划:“就住着两间小草房,屋中央接着个瓦盆子,滴哒、滴哒直漏水啊。”
王长河轻叹一声:“这真是屋外大下,屋内小下;屋外不下了,屋里还下呀。”
李爱莲:“哪,她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王晓燕:“她娘长病多年,三年前就没有了,欠下了十几万的外债。这不,她爹去年又出了事故,下肢全瘫了。”
王长河叹息着:“唉,这真是破屋又逢连阴雨哇。”
李爱莲感伤地:“这孩子的命怎么这样苦呀?”
王晓燕叹了口气:“真是祸不单行呀,刚过了年,小翠又查出了白血病!”
王长河面带愁容:“哎呀,连阴雨又转成暴风雨啦!”
李爱莲费解地问:“白血病是个什么病呀?”
王晓燕:“这是个很难治的病,就是白血球太多了。”
李爱莲似乎领悟:“我明白了,那血都变成白色的啦。”
王长河一脸无奈:“老婆子说话真不靠谱,照你说都变成牛奶啦!”
李爱莲一脸不快:“老头子你别打岔儿,俺是觉得小翠这家人怎么就没摊上点好事啊。”
王晓燕:“是啊,一个十岁的小闺女,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的父亲,还得捡废品养家糊口,谁见了也得同情她呀。”
李爱莲怜悯地:“咱就得帮帮人家才对呀。”
王长河:“晓燕呀,我看你捐两千不算多。”
王晓燕:“爸,俺和同事们还给她买的新衣裳、新鞋、新书包,给她爹买的牛奶、鸡蛋还有滋补品呢。”
王长河一拍胸膛:“晓燕啊,我现在决定了,从俺老俩儿的退休金中拿出一万来给小翠家修房子,问问你妈愿意不愿意?”
李爱莲:“你爸也太小看人啦,我正打算给小翠织身毛衣毛裤,再去买两件名牌羽绒服,好给她父女俩儿过冬啊。”
王晓燕欣喜地一挥小拳头:“哇塞,真给力!这回修房子的钱有着落了!”
李爱莲:“一万块钱可不够。”
王晓燕:“还有呢,民政局救济了三万,镇里村里补助了两万,我们单位捐助了两万,加上你们俩儿的就差不多啦。”
王长河不无忧虑地:“修房子的钱是有了,可治病的钱才是那大头子啊!”
王晓燕:“爸,刚才电视里说了,宣传部、市妇联、共青团、慈善会、电视台联合发起了募捐行动,钱,一定会有的!”
王长河笑了:“面包,一定会有的!”
李爱莲:“晓燕啊,治这个白血病到底得花多少钱哪?”
王晓燕:“少说三四十万,多说得五六十万。”
李爱莲一惊:“俺那天呀,用什么好药,怎么这么贵呀!?”
王晓燕:“听我们领导说,卫生局专门上北京请来了专家,要给小翠做干细胞移植手术呢。”
李爱莲:“这干细胞是个什么好药?是哪国进口的?”
王长河:“老婆子,不用进口,你就有干细胞啊。”
李爱莲:“老头子,你还没喝酒就先说醉话,要是真有我早就捐献啦。”
王晓燕笑了:“妈,你真是有哇。”
李爱莲费解地:“照你们说,我是把干细胞藏起来了?”
王晓燕神秘地笑着:“妈,干细胞就藏在身上啊。”
李爱莲伸手摸摸晓燕的额头:“晓燕呀,你是发高烧说胡话了吧?”
王晓燕还在笑着:“妈,我的体温三十六度五,很正常。”
王长河:“老婆子,咱那闺女逗你玩儿,怎么连个字和迷也分不出来啦。”
李爱莲不服气:“就是你明白,你说那干细胞藏到哪里了?”
王晓燕亲昵地抱着妈的胳膊:“妈,这干细胞我们人人身上都有哇。”
李爱莲诧异地:“都有,在哪里啊?”
王晓燕指指自己:“从上到下,从头到脚都有。”
李爱莲释然地:“噢,是这么回事。那咱快把干细胞送去吧,叫孩子的病早治好哇!”
王晓燕:“妈,你先别急啊,得先上医院化验,等配型成功了才能捐献干细胞呢。”
李爱莲:“怎么还这么些麻烦呀。”
王长河:“你买个衣裳还有大有小、有肥有瘦呢,不麻烦请专家来干什么?”
李爱莲:“这老头子快变成诸葛亮了,都你这么能,一家人不用穿衣、不用吃饭啦!”
王晓燕笑了:“真是山杠爷、山杠娘凑到一块了。”
墙上的时钟指在12点30分。
王晓燕仰头看表,面露急色:“都十二点半了,俺哥怎么还不回来呀,那菜早就凉透了。”
李爱莲突然惊叫起来:“鱼!我的糖醋鱼呢?”
众人的目光一起射向餐桌上那个空空如也的大鱼盘。
大家起身,分头寻找。
角落里,大花猫正津津有味地舔着吃剩下的鱼骨头。
大花猫(拟人音):“喵喵喵,真香啊,从小也没吃过如此高档的菜肴呀。”
王晓燕急步向前抓起大花猫:“你这个大花,怎么不懂事呀,这是给俺哥过节的,你吃了算干啥!”
大花猫(拟人音):“喵喵喵,光你们过节,俺也得过节呢。”
王晓燕一拍猫屁股:“去你的!”
大花猫跑了。
李爱莲:“晓燕啊,跟猫逗什么气呀,我再去做一条不就成啦。”她边说边系上围裙,向厨房走去。
“咚咚锵!咚咚锵……”窗外传来一阵锣鼓声。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