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0530
成片时长:约35分钟
阅读:11335
发表:2013/8/26 修改:2014/1/17
34集 剧情 电视剧剧本
《柳暗花明》第5集
1
…
4
5
6
…
3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明珠:哦,那道题啊,其实我开始也不会,后来还是明玥姐姐告诉我怎么做的,她说她当年上学的时候,老师教给她的方法,很简单的,待会儿我告诉你。
[10]镇上的小学校门口,明珠挥手和秋华说了声再见就和祁柯有说有笑地一起进去了,秋华站在门口羡慕地看着他们。她见小学生们都高高兴兴地和送的人告别,一些大点的学生没有人送,三三两两结伴而来,大声谈论着什么,有的看看秋华,脸上流露出很优越的表情,秋华就很自卑地走开了。
[11]傍晚,金家院子里,明珠和明玥、秋华坐在板凳上聊学校的事情。
明玥:明珠,你舅舅今天给你们讲课了吗?
明珠:讲了,他讲的是国文课。姐姐,你知道吗?他今天讲到后来都快要哭了。
明玥:哦?为什么?当老师的还会哭?你给我们表演一下,他是怎么讲的?
明珠:今天,舅舅讲的课叫做“御侮”。就是被人欺侮了,就起来反抗的意思。
明玥:明珠,你就把我和秋华当成你的学生,你给我们学学你舅舅讲课的样子。
明珠:好,(学德全的样子),同学们,大家安静。先听我念课文。‘鸠乘鹊出,占居巢中,鹊归不得入,招其群至,共逐鸠去。’这段话的意思可以从书上画的图中看出,鸠是一种鸟,它自己不会盖房子,看到喜鹊自己辛辛苦苦搭的家温暖而舒适,就在喜鹊外出觅食的时候,就趁机占领了喜鹊的家。喜鹊回家来看到自己的家被鸠占了,很生气,就找来自己的同伴,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鸠从喜鹊的家中赶了出去。
明珠见明玥和秋华都听的入神儿,香柳也从屋里出来听她讲,就更加起劲地讲起来。
明珠:同学们,如今日本鬼子占领了我们国家的东北三省,对这些欺侮我们中国人,霸占我们家园的坏蛋,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把他们赶出去。舅舅讲到这里,我看到他的眼睛里有亮闪闪的眼泪。舅舅又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喊:不做亡国奴。我们大家跟着喊,好多同学都哭了。
明玥和秋华的眼睛里也闪动着泪花。
明珠:好,现在下课。(拉着明玥的手),姐姐,我讲得好不好?
明玥:(含泪笑着)好,那是你舅舅讲的课,当然好了,他真是位好老师。
[12]金家明玥的房间,明玥坐在梳妆台前,面对着镜子发呆。张氏在和李妈清点收拾给明玥做陪嫁的衣物。她把衣服一件件拿起看看又收到箱子里,李妈在箱子外面贴上红纸剪成的双喜字。
张氏:明玥,你还坐在那发什么呆啊,一过门儿就成了人家的媳妇了,这和在娘家做姑娘可不一样了,我给你收拾的这些东西都是娘家给你的陪嫁,你自己得记得清清楚楚的,别让婆家都给你算计走了。
明玥:你们干嘛非要把我嫁出去啊,搭上那么多嫁妆,还怕被人家算计走了。我不嫁人你们不就赔不了钱了吗。
张氏:你说的这是什么傻话啊,你都二十岁了,不嫁人,难道在家里当老姑娘?那金家还有什么脸见人啊?
明玥:我当我的老姑娘,碍着别人什么事儿了,如果你们嫌我白吃饭,我可以跟姨娘学纺线织布,养蚕织绸,起码能挣回我的饭钱吧。
张氏:越说越不象话了,难道你爹娘是养活不了你才让你嫁人的吗?听你爹说,李其源在生意上帮了咱家一个大忙,这样的女婿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明玥:爹就知道自己赚钱,把我往火坑里推。那个李其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趾高气扬的,他…能对我好吗。(啜泣)。
张氏:你还年轻,从小长在咱们这样的人家里,娇生惯养的,不知道生活的难处。李其源看起来是有些骄傲,可他也是有些真本事的。他又是个当官的,你一过门儿就是官太太,出出进进有车接车送,家里还有勤务兵伺候,比你在娘家还气派呢。再说,你爹都答应人家了,咱还能反悔啊。
明玥:(哭着)我不喜欢他,怎么跟他过啊。
张氏:(走到明玥身后,给明玥整理头发)唉,你一个女儿家,哪里知道自己要嫁的人是怎么样的啊,先嫁过去吧,一起过上几年,你对他好,他也不会对你差的,慢慢地就互相喜欢了。
[13]金家客厅里,明玥的嫁妆已经摆的满满当当。颂竹、香柳和明珠都在客厅里等候,明珠跑到明玥的房间门口朝里面看。
[14]明玥房间里,明玥的脸上涂抹了脂粉,面无表情的在张氏和李妈的帮助下穿上了西式的婚纱。
[15]金村外的土路上,开过几辆军用吉普车,扬起一路的灰尘。
[16]金家客厅里,香柳拉着明珠。明玥在张氏和李妈的陪伴下从屋子里出来。
明珠:姐姐,你真好看。
明玥过来搂着明珠,脸上泪水又流下来。
李妈:哎哟哟,我的大小姐,这么大喜的日子,你可别哭了。(忙着给明玥补妆)。
明珠:(悄悄问香柳)娘,姐姐出嫁了,以后还能回来吗?
香柳:当然能回来,我嫁给你爹了,不是也常带你回你外婆家吗?不过,你外婆家近,我想去就去了。你明玥姐嫁得有点儿远,想回来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明珠:我姐姐要是能嫁给我舅舅就好了,那样我们还是一家人,回娘家多方便啊。
香柳:(嗔怪)这孩子,婚姻怎么能乱配呢,你舅舅按辈分也是你姐姐的舅舅。不同辈分儿的人不能成亲,要不就乱了套了,舅舅变成姐夫了,以后你怎么叫他啊?
明珠:(很遗憾地)可是,我觉得姐姐挺喜欢舅舅的。我每天放学回来,她都让我学舅舅上课的样子,要是我学得像,她就笑得特别开心。
香柳:(望着明玥,轻轻地摇了摇头)唉,要真是这样的话,明玥这孩子的命可够苦的。
[17]金家大门口,停着那几辆军用吉普车,村民们纷纷来观看,只见荣光焕发的李其源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带红花从车上下来,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进了金家大门。不一会儿,身着西式婚纱的明玥挽着李其源的胳膊走出了金家大门。李其源朝围观的人们挥挥手,明玥脸上挂着勉强做出来的笑容,向自己的家和亲人们看了一眼,眼神空洞而茫然。两人坐进吉普车,没有人注意明玥的表情,村民们都被李其源的派头和这别出心裁的迎亲方式所吸引。
[18]吉普车载着明玥和她的嫁妆离开了金村,村口的土路上留下的灰尘好一会儿才散尽。
[19]金村池塘边的柳树经历了秋天的凋零和冬天的寒冷,又开始冒出了嫩绿的新叶,喜鹊在枝头喳喳叫着。
[20]镇上小学教室里,陈子明在给祁柯和明珠所在的三年级班上课。下课的铃声响起。
陈子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作业是写一篇命题作文,‘记春天里的一件事’注意,‘记一件事’大家都写过了,这次的题目季节要写对,才是扣题。好,下课。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小学生们有的说笑,有的打闹。
学生甲:祁柯,你的作文怎么写啊。
祁柯:我还没想呢,回去再想呗。
学生甲:上次作文又是你得第一,你帮我想个开头吧,我就是不会写开头。总不能每次都用‘有一天’开头吧。(递给祁柯一个本子)这是我的草稿本,帮我写一句开头,就一句。
祁柯:上次作文是金明珠得第一。
学生甲:反正不是你就是她,前两名从来就没有过别人。你就帮个忙嘛。
祁柯:好吧,我给你写个开头。(想了想,提笔在学生甲的本子上写了一行字。)好了。
学生甲:(拿起本子念)‘清晨,我推开窗子,呀,窗外的柳树已经发芽。’嗯,好。
其他学生一见,都围了上来,纷纷要求祁柯帮着写个开头。
学生们:(七嘴八舌)祁柯,也给我写个开头吧。
祁柯: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学生们在祁柯的桌子旁排起了队。
学生乙:这太慢了,哎,金明珠,你作文写那么好,你来给我帮忙开个头吧。
明珠:我可没有祁柯写的好。
学生乙:你就别谦虚了,总比我写的强啊。
学生乙和几个学生跑到明珠的课桌旁。明珠只好接过学生乙的本子,在上面写了个开头。
学生乙:(拿起本子念)‘在一年四季里,我最喜欢春天。’(皱着眉想)不行,金明珠,你还得给我重新写一个,这个开头太难了,我不知道怎么往下写。
明珠只好重新写。其他排队的同学等得有些不耐烦。
学生丙:哎,金乃峰,你怎么还挑挑拣拣的,大家都等着呢。
学生乙:(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忽忽又到了春天,’(想了想),好吧,就是它了。
[21]镇上小学,离门房不远的一间小屋是校长陈子明的办公室兼宿舍,陈子明在门口的一个小碳炉上用锅煮着什么东西。教师甲路过。
教师甲:陈校长,今天又在这里住了?
陈子明:是啊,家住得远,来回跑不方便啊。哎,薛老师,你去教师办公室啊?
教师甲:是啊。
陈子明:你看到王德全老师叫他上完课在办公室里等我一会儿。
教师甲:好。
[22]陈子明把煮好的饭锅端到屋子里,将混了些地瓜的稀饭盛到一个碗里,也没有下饭的菜,顺手拿起张报纸来看,这是国民政府发行的《大公报》。陈子明边吃边看报。
[23]明珠背着书包,提着一篮子蚕蛹来到陈子明办公室门口。
明珠:(敲门)陈校长。
陈子明:(开门)明珠啊,快进来。
明珠:(把篮子递给陈校长)陈校长,这是我娘炒好的蚕蛹,她说让我带给您让您下饭吃。
陈子明:(接过篮子)明珠啊,又麻烦你娘了,替我谢谢她啊。(拿起个蚕蛹放在嘴里)嗯,好吃,你娘炒的蚕蛹真好吃。
明珠:嗯,陈校长,我去上课了,再见。
陈子明:再见。(看着明珠离去)这孩子,真挺像他外公的,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陈子明坐下端起饭,就着蚕蛹,吃完饭。又拿起报纸看。
[24]小学的教师办公室里,陈子明和德全坐在一张桌子旁谈话。
陈子明:德全啊,最近有人向我反映,说是你在上课的时候,讲的很多话都像是在给共产党做赤色宣传,可有这事儿啊?
德全:陈校长,我在给学生讲解课文时,是结合实际说了些和时事政治有关的话。如今中国部分国土已经被日寇占领,大敌当前,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自己的力量为抗战做点事,我只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这些,勿忘国耻。
陈子明:德全啊,你宣传抗日没有错,我想提醒你的是,你在宣传抗日的时候,要尽量和咱们国民政府的口径一致,不要讲共产党的话。
德全:陈校长,如今国民政府已经和共产党联合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区别呢?
陈子明:(摇摇头)国民党和共产党已经对立了这么多年了,你不会不清楚吧?如今表面上是国共合作,暗地里谁都在提防着对方,我是不赞成党派之争的,正如孔老夫子所云‘君子不党’嘛。如今我已经老了,和你说这些,是怕你年轻气盛,说话不小心,遭坏人的暗算。德全呐,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我说的这些话是为了你好,你可要往心里去啊。
德全:陈校长,谢谢您提醒我,我知道您是为了我好,您说的话我一定记住就是了。
[25]金家客厅,金颂竹走来走去,焦急地等待着颂兰一家的消息。
颂竹:管家,颂兰有消息了吗?
管家:没有,自从发了电报说要来,就再也没听到什么消息了。
颂竹:唉,怎么搞的,莫非路上出事儿了。这要打仗了,处处都不太平啊,管家,你还得再去打听一下。
[26]金家大院门口,管家打开门。金颂兰提着手提箱,和妻子,儿子宏基进来。颂竹迎上前来。张氏和香柳领着明珠都从屋里出来。李妈和老张,小黑等忙着接过行李。
颂竹:颂兰啊,你们可到了。
颂兰:大哥,大嫂。哟,这是明珠吧。(大家招呼着一起进屋)。
[27]金家饭厅里,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吃饭。大人们围在一张大桌子旁,明珠和宏基在另一小桌子旁,秋华也坐在小桌子旁,边吃饭,边为明珠和宏基盛饭添菜。
[28]金家饭厅里,大人们在饭桌旁边吃饭边聊天。
颂竹:颂兰啊,你这次回家来,能多住些日子吗?
颂兰:不行啊,上级只给了我一天的时间。
颂竹:为什么那么急啊?
颂兰:我这次来主要是看看大哥,顺便把宏基送回来,省城现已沦陷,他不能继续上学了,先到你这里来避一避。我们兵工厂已经奉命西迁,具体地址现在还保密。只听说是要迁到中国的西部。现在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了,兵工厂的任务非常繁重,是要给前线的抗日将士及时提供充足的武器弹药,责任非同小可。我们兵工厂一直是日军飞机轰炸的目标,所以必须转移到新的更加秘密安全的地点。
颂竹:那搬迁的路上会不会很危险?
颂兰:危险一定是有的,所以转移时要尽可能快速,而且到了新的地点还需要加倍工作,安装好各种设备,创造条件尽快投入正常生产,保证前线的需要,会很忙的。
颂竹:现在这时候,人心很乱,说什么的都有。颂兰,你跟我露点儿底吧,咱们的武器和日本人的武器相比怎么样,你估计咱们真能打得过日本人吗?
颂兰:从已经交锋的几场战役来看,日本人的武器确实比我们要先进。尤其是空战,我们国家差得比较远。我到兵工厂那么多年了,参加过多种兵器的研制和生产,虽说一直是为国效力,可过去生产的兵器基本上都是用来打内战的,主要是对付共产党。所以忽视了对空兵器的研制。现在不同了,国共合作,一致对外,用武器来抵御外侮,我这个兵器工程师,算是真正用到刀刃上了。
颂竹:(担忧地)可这打不过日本怎么办啊?
[10]镇上的小学校门口,明珠挥手和秋华说了声再见就和祁柯有说有笑地一起进去了,秋华站在门口羡慕地看着他们。她见小学生们都高高兴兴地和送的人告别,一些大点的学生没有人送,三三两两结伴而来,大声谈论着什么,有的看看秋华,脸上流露出很优越的表情,秋华就很自卑地走开了。
[11]傍晚,金家院子里,明珠和明玥、秋华坐在板凳上聊学校的事情。
明玥:明珠,你舅舅今天给你们讲课了吗?
明珠:讲了,他讲的是国文课。姐姐,你知道吗?他今天讲到后来都快要哭了。
明玥:哦?为什么?当老师的还会哭?你给我们表演一下,他是怎么讲的?
明珠:今天,舅舅讲的课叫做“御侮”。就是被人欺侮了,就起来反抗的意思。
明玥:明珠,你就把我和秋华当成你的学生,你给我们学学你舅舅讲课的样子。
明珠:好,(学德全的样子),同学们,大家安静。先听我念课文。‘鸠乘鹊出,占居巢中,鹊归不得入,招其群至,共逐鸠去。’这段话的意思可以从书上画的图中看出,鸠是一种鸟,它自己不会盖房子,看到喜鹊自己辛辛苦苦搭的家温暖而舒适,就在喜鹊外出觅食的时候,就趁机占领了喜鹊的家。喜鹊回家来看到自己的家被鸠占了,很生气,就找来自己的同伴,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鸠从喜鹊的家中赶了出去。
明珠见明玥和秋华都听的入神儿,香柳也从屋里出来听她讲,就更加起劲地讲起来。
明珠:同学们,如今日本鬼子占领了我们国家的东北三省,对这些欺侮我们中国人,霸占我们家园的坏蛋,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把他们赶出去。舅舅讲到这里,我看到他的眼睛里有亮闪闪的眼泪。舅舅又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喊:不做亡国奴。我们大家跟着喊,好多同学都哭了。
明玥和秋华的眼睛里也闪动着泪花。
明珠:好,现在下课。(拉着明玥的手),姐姐,我讲得好不好?
明玥:(含泪笑着)好,那是你舅舅讲的课,当然好了,他真是位好老师。
[12]金家明玥的房间,明玥坐在梳妆台前,面对着镜子发呆。张氏在和李妈清点收拾给明玥做陪嫁的衣物。她把衣服一件件拿起看看又收到箱子里,李妈在箱子外面贴上红纸剪成的双喜字。
张氏:明玥,你还坐在那发什么呆啊,一过门儿就成了人家的媳妇了,这和在娘家做姑娘可不一样了,我给你收拾的这些东西都是娘家给你的陪嫁,你自己得记得清清楚楚的,别让婆家都给你算计走了。
明玥:你们干嘛非要把我嫁出去啊,搭上那么多嫁妆,还怕被人家算计走了。我不嫁人你们不就赔不了钱了吗。
张氏:你说的这是什么傻话啊,你都二十岁了,不嫁人,难道在家里当老姑娘?那金家还有什么脸见人啊?
明玥:我当我的老姑娘,碍着别人什么事儿了,如果你们嫌我白吃饭,我可以跟姨娘学纺线织布,养蚕织绸,起码能挣回我的饭钱吧。
张氏:越说越不象话了,难道你爹娘是养活不了你才让你嫁人的吗?听你爹说,李其源在生意上帮了咱家一个大忙,这样的女婿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明玥:爹就知道自己赚钱,把我往火坑里推。那个李其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趾高气扬的,他…能对我好吗。(啜泣)。
张氏:你还年轻,从小长在咱们这样的人家里,娇生惯养的,不知道生活的难处。李其源看起来是有些骄傲,可他也是有些真本事的。他又是个当官的,你一过门儿就是官太太,出出进进有车接车送,家里还有勤务兵伺候,比你在娘家还气派呢。再说,你爹都答应人家了,咱还能反悔啊。
明玥:(哭着)我不喜欢他,怎么跟他过啊。
张氏:(走到明玥身后,给明玥整理头发)唉,你一个女儿家,哪里知道自己要嫁的人是怎么样的啊,先嫁过去吧,一起过上几年,你对他好,他也不会对你差的,慢慢地就互相喜欢了。
[13]金家客厅里,明玥的嫁妆已经摆的满满当当。颂竹、香柳和明珠都在客厅里等候,明珠跑到明玥的房间门口朝里面看。
[14]明玥房间里,明玥的脸上涂抹了脂粉,面无表情的在张氏和李妈的帮助下穿上了西式的婚纱。
[15]金村外的土路上,开过几辆军用吉普车,扬起一路的灰尘。
[16]金家客厅里,香柳拉着明珠。明玥在张氏和李妈的陪伴下从屋子里出来。
明珠:姐姐,你真好看。
明玥过来搂着明珠,脸上泪水又流下来。
李妈:哎哟哟,我的大小姐,这么大喜的日子,你可别哭了。(忙着给明玥补妆)。
明珠:(悄悄问香柳)娘,姐姐出嫁了,以后还能回来吗?
香柳:当然能回来,我嫁给你爹了,不是也常带你回你外婆家吗?不过,你外婆家近,我想去就去了。你明玥姐嫁得有点儿远,想回来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明珠:我姐姐要是能嫁给我舅舅就好了,那样我们还是一家人,回娘家多方便啊。
香柳:(嗔怪)这孩子,婚姻怎么能乱配呢,你舅舅按辈分也是你姐姐的舅舅。不同辈分儿的人不能成亲,要不就乱了套了,舅舅变成姐夫了,以后你怎么叫他啊?
明珠:(很遗憾地)可是,我觉得姐姐挺喜欢舅舅的。我每天放学回来,她都让我学舅舅上课的样子,要是我学得像,她就笑得特别开心。
香柳:(望着明玥,轻轻地摇了摇头)唉,要真是这样的话,明玥这孩子的命可够苦的。
[17]金家大门口,停着那几辆军用吉普车,村民们纷纷来观看,只见荣光焕发的李其源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带红花从车上下来,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进了金家大门。不一会儿,身着西式婚纱的明玥挽着李其源的胳膊走出了金家大门。李其源朝围观的人们挥挥手,明玥脸上挂着勉强做出来的笑容,向自己的家和亲人们看了一眼,眼神空洞而茫然。两人坐进吉普车,没有人注意明玥的表情,村民们都被李其源的派头和这别出心裁的迎亲方式所吸引。
[18]吉普车载着明玥和她的嫁妆离开了金村,村口的土路上留下的灰尘好一会儿才散尽。
[19]金村池塘边的柳树经历了秋天的凋零和冬天的寒冷,又开始冒出了嫩绿的新叶,喜鹊在枝头喳喳叫着。
[20]镇上小学教室里,陈子明在给祁柯和明珠所在的三年级班上课。下课的铃声响起。
陈子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作业是写一篇命题作文,‘记春天里的一件事’注意,‘记一件事’大家都写过了,这次的题目季节要写对,才是扣题。好,下课。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小学生们有的说笑,有的打闹。
学生甲:祁柯,你的作文怎么写啊。
祁柯:我还没想呢,回去再想呗。
学生甲:上次作文又是你得第一,你帮我想个开头吧,我就是不会写开头。总不能每次都用‘有一天’开头吧。(递给祁柯一个本子)这是我的草稿本,帮我写一句开头,就一句。
祁柯:上次作文是金明珠得第一。
学生甲:反正不是你就是她,前两名从来就没有过别人。你就帮个忙嘛。
祁柯:好吧,我给你写个开头。(想了想,提笔在学生甲的本子上写了一行字。)好了。
学生甲:(拿起本子念)‘清晨,我推开窗子,呀,窗外的柳树已经发芽。’嗯,好。
其他学生一见,都围了上来,纷纷要求祁柯帮着写个开头。
学生们:(七嘴八舌)祁柯,也给我写个开头吧。
祁柯: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学生们在祁柯的桌子旁排起了队。
学生乙:这太慢了,哎,金明珠,你作文写那么好,你来给我帮忙开个头吧。
明珠:我可没有祁柯写的好。
学生乙:你就别谦虚了,总比我写的强啊。
学生乙和几个学生跑到明珠的课桌旁。明珠只好接过学生乙的本子,在上面写了个开头。
学生乙:(拿起本子念)‘在一年四季里,我最喜欢春天。’(皱着眉想)不行,金明珠,你还得给我重新写一个,这个开头太难了,我不知道怎么往下写。
明珠只好重新写。其他排队的同学等得有些不耐烦。
学生丙:哎,金乃峰,你怎么还挑挑拣拣的,大家都等着呢。
学生乙:(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忽忽又到了春天,’(想了想),好吧,就是它了。
[21]镇上小学,离门房不远的一间小屋是校长陈子明的办公室兼宿舍,陈子明在门口的一个小碳炉上用锅煮着什么东西。教师甲路过。
教师甲:陈校长,今天又在这里住了?
陈子明:是啊,家住得远,来回跑不方便啊。哎,薛老师,你去教师办公室啊?
教师甲:是啊。
陈子明:你看到王德全老师叫他上完课在办公室里等我一会儿。
教师甲:好。
[22]陈子明把煮好的饭锅端到屋子里,将混了些地瓜的稀饭盛到一个碗里,也没有下饭的菜,顺手拿起张报纸来看,这是国民政府发行的《大公报》。陈子明边吃边看报。
[23]明珠背着书包,提着一篮子蚕蛹来到陈子明办公室门口。
明珠:(敲门)陈校长。
陈子明:(开门)明珠啊,快进来。
明珠:(把篮子递给陈校长)陈校长,这是我娘炒好的蚕蛹,她说让我带给您让您下饭吃。
陈子明:(接过篮子)明珠啊,又麻烦你娘了,替我谢谢她啊。(拿起个蚕蛹放在嘴里)嗯,好吃,你娘炒的蚕蛹真好吃。
明珠:嗯,陈校长,我去上课了,再见。
陈子明:再见。(看着明珠离去)这孩子,真挺像他外公的,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陈子明坐下端起饭,就着蚕蛹,吃完饭。又拿起报纸看。
[24]小学的教师办公室里,陈子明和德全坐在一张桌子旁谈话。
陈子明:德全啊,最近有人向我反映,说是你在上课的时候,讲的很多话都像是在给共产党做赤色宣传,可有这事儿啊?
德全:陈校长,我在给学生讲解课文时,是结合实际说了些和时事政治有关的话。如今中国部分国土已经被日寇占领,大敌当前,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自己的力量为抗战做点事,我只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这些,勿忘国耻。
陈子明:德全啊,你宣传抗日没有错,我想提醒你的是,你在宣传抗日的时候,要尽量和咱们国民政府的口径一致,不要讲共产党的话。
德全:陈校长,如今国民政府已经和共产党联合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区别呢?
陈子明:(摇摇头)国民党和共产党已经对立了这么多年了,你不会不清楚吧?如今表面上是国共合作,暗地里谁都在提防着对方,我是不赞成党派之争的,正如孔老夫子所云‘君子不党’嘛。如今我已经老了,和你说这些,是怕你年轻气盛,说话不小心,遭坏人的暗算。德全呐,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我说的这些话是为了你好,你可要往心里去啊。
德全:陈校长,谢谢您提醒我,我知道您是为了我好,您说的话我一定记住就是了。
[25]金家客厅,金颂竹走来走去,焦急地等待着颂兰一家的消息。
颂竹:管家,颂兰有消息了吗?
管家:没有,自从发了电报说要来,就再也没听到什么消息了。
颂竹:唉,怎么搞的,莫非路上出事儿了。这要打仗了,处处都不太平啊,管家,你还得再去打听一下。
[26]金家大院门口,管家打开门。金颂兰提着手提箱,和妻子,儿子宏基进来。颂竹迎上前来。张氏和香柳领着明珠都从屋里出来。李妈和老张,小黑等忙着接过行李。
颂竹:颂兰啊,你们可到了。
颂兰:大哥,大嫂。哟,这是明珠吧。(大家招呼着一起进屋)。
[27]金家饭厅里,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吃饭。大人们围在一张大桌子旁,明珠和宏基在另一小桌子旁,秋华也坐在小桌子旁,边吃饭,边为明珠和宏基盛饭添菜。
[28]金家饭厅里,大人们在饭桌旁边吃饭边聊天。
颂竹:颂兰啊,你这次回家来,能多住些日子吗?
颂兰:不行啊,上级只给了我一天的时间。
颂竹:为什么那么急啊?
颂兰:我这次来主要是看看大哥,顺便把宏基送回来,省城现已沦陷,他不能继续上学了,先到你这里来避一避。我们兵工厂已经奉命西迁,具体地址现在还保密。只听说是要迁到中国的西部。现在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了,兵工厂的任务非常繁重,是要给前线的抗日将士及时提供充足的武器弹药,责任非同小可。我们兵工厂一直是日军飞机轰炸的目标,所以必须转移到新的更加秘密安全的地点。
颂竹:那搬迁的路上会不会很危险?
颂兰:危险一定是有的,所以转移时要尽可能快速,而且到了新的地点还需要加倍工作,安装好各种设备,创造条件尽快投入正常生产,保证前线的需要,会很忙的。
颂竹:现在这时候,人心很乱,说什么的都有。颂兰,你跟我露点儿底吧,咱们的武器和日本人的武器相比怎么样,你估计咱们真能打得过日本人吗?
颂兰:从已经交锋的几场战役来看,日本人的武器确实比我们要先进。尤其是空战,我们国家差得比较远。我到兵工厂那么多年了,参加过多种兵器的研制和生产,虽说一直是为国效力,可过去生产的兵器基本上都是用来打内战的,主要是对付共产党。所以忽视了对空兵器的研制。现在不同了,国共合作,一致对外,用武器来抵御外侮,我这个兵器工程师,算是真正用到刀刃上了。
颂竹:(担忧地)可这打不过日本怎么办啊?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作文的开头是最那难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