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591
成片时长:约22分钟
阅读:4353
发表:2021/8/13
微电影剧本
百岁出征前传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天波府(杨家)午 日
(正午太阳耀眼到有些刺眼,杨家放眼望去,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红色。赵茹染与穆桂英一脸喜色,焦延贵与孟怀远二人身着素衣,满脸愁容,与这一片喜庆格格不入。)
赵茹染:二位将军可是为老太君祝寿而来?为何满脸愁容?莫非……
穆桂英:可是前线出了什么事?
(焦、孟二将吞吞吐吐。)
穆桂英:快讲!
焦延贵:郡主、嫂嫂,西夏来袭……宗保大哥为救我,中了敌方数箭,身亡了。
(焦延贵泣不成声,赵茹染眼前一黑,有一瞬间的昏晕,穆桂英连忙扶住。)
赵茹染:我的儿呀!
穆桂英:宗保!
(穆桂英眼角挂泪,与赵茹染抱在一起哭。焦延贵、孟怀远低头不语。)
穆桂英:二位将军,快将此事禀报老太君,与我点兵扫平那西夏大军。
( 赵茹染忙拉住她。)
赵茹染:桂英!桂英!老太君已有百岁,切勿惊扰老人家。宗保已经去了,若母亲再有个好歹,那可怎么办?
焦延贵:那我二人先行离去。
赵茹染:老太君百岁大寿,若宗保不派人来贺寿,反而不同寻常,你们速速去更衣,切记,说多错多,一会儿少说话。
孟怀远:还请郡主放心。
场景二:天波府 午 内厅
( 焦延贵、孟怀远已经换上了华服,天波府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赵茹染:今日杨家四代同堂,儿媳敬老太君,恭祝老太君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众人:恭贺老太君百岁寿诞。
(焦延贵面色异常,神情恍惚,不小心打翻了酒杯。)
佘赛花:延贵可是有心事?
焦延贵:回老太君,并无。
刘楠英:既无心事,将军怎么闷闷不乐?
(焦延贵目光闪烁,沉默不语。)
孟怀远:老太君您素来知道,延贵是个心粗的,军队里他就总弄坏这个,打翻那个的。
焦延贵:怀远说得对,我一向心粗。
穆桂英: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军中之人一向粗旷。
赵茹染:两位兄弟想来是一路奔波,劳累了,快去歇息吧!
穆桂英:可不是嘛!二位兄弟快去歇息吧!我早就命人准备好了房间。
杨英思:两位位将军一向豪爽,今日是怎么了?
刘楠英:许久不见两位兄弟,你们今日可得多饮几杯。
杨文广:七祖母跟我说过两位叔叔与我父亲都是过命的交情,今日父亲不在,两位叔叔若是不嫌弃,侄儿敬你们几杯。
佘赛花:你们几个猴儿先别在这起哄,他们四个怕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咱们呢!
赵茹染:母亲您说笑了!我们能有什么事瞒着母亲呢?
穆桂英:祖母,真的没什么事。
佘赛花:不说他们,只说你们两个,一个神色慌张,一个面有戚戚,郡主素日行事沉稳大方,桂英也没有逊色很多,还不快如实道来。
(四人面面相觑。)
沈笑薇:怎么都不说话?难道前线出事了?
焦延贵:怪我!宗保大哥是为救我死的。
(众人惊,哭。)
杨文广:我父亲他为国捐躯了?
焦延贵、孟怀远:是我等无能。
(佘赛花打翻了酒杯,沉思良久。)
佘赛花:主帅战亡的消息不可以让敌军知道,恐怕两位将军已经走漏了消息,速速将此事上奏官家,防止西夏趁虚而入。
( 焦、孟二将离开。)
杨文广离开座位:太祖母,我要为父帅报仇!
(众人起身。)
刘楠英:儿媳请战!
佘赛花拿起酒杯:诸位与我痛饮。
于悦灵:母亲?我知道母亲伤心,但还要顾及身体啊!
佘赛花:我杨家男儿,战死沙场,是死得其所。宗保,祖母的好孙儿,为国为民,不愧我杨家之名。黄泉之路,祖母与你痛饮一杯!(奠酒)
穆桂英奠酒:孙媳与祖母同饮,祭奠英灵。宗保,你一路走好啊!
(众人举杯,奠酒。)
穆桂英:祖母,可需孙媳上奏,请求出战!
佘赛花:不必如此着急,为国为民是杨家职责所在,但此事我自有主张。
于悦灵:儿媳去安排灵堂,准备祭奠事宜,为宗保举行丧事。
佘赛花:为确保边境安稳,杨元帅暂且不发丧。只换素服,派人去迎接杨元帅遗骸便是。
付萱萱:母亲,死者为大,还需早早让宗保入土为安才是。
刘楠英:宗保保家卫国,我等应该以国事为重告慰他在天之灵。
穆桂英:宗保的性子大家都知道,若是他在天有灵,也会赞成祖母的做法的。
杨文广:请让我随军出征!
佘赛花:此事不必多言。文广,少安毋躁,时机未到!(佘老太君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
2御书房 下午 日
(赵恒坐在御书房,抄写经书,奏折被堆在一旁。一个绿袍小官在一旁侍候笔墨。)
赵其荣:皇兄,大事不好,西夏来袭,主帅阵亡。
赵恒:什么?这可如何是好?
(赵其荣将奏折递给赵恒,赵恒仔细查看,良久,放下折子。)
赵恒:此战胜率不高,朝中更是无人可以挂帅,阿荣可愿意前往边关议和?
赵其荣:皇兄,此乃误国之策。
赵恒:那阿荣要领兵出征?
( 赵恒又重新拿起了笔,低头书写。)
赵其荣:臣弟认为杨家可担当此任。
赵恒:那杨家尽是老幼孤寡,况且近些年来边关安稳,朕对杨家也难免没有往日的亲厚,恐怕佘老太君不愿出征。
( 赵恒又放下手中的笔。)
赵恒:杨元帅新丧,朕本该亲自祭拜功臣,奈何无颜面见佘老太君啊!
赵其荣:自古以来,主不祭臣,皇兄能有此心,臣弟想佘老太君定也心中宽慰,承蒙皇兄不弃,臣弟愿代皇兄前往。
赵恒:阿荣此言朕心甚慰。
赵恒将桌上刚刚写好的圣旨递给赵其荣:温韶一同前去。
温韶:臣遵旨。
赵其荣:原来皇兄心中早有成算,在这里拿臣弟取乐,臣弟这就去,皇兄就等臣弟的好消息吧!
(赵其荣和温韶行礼告退,赵恒继续拿起笔抄写经书。)
3天波府 外 傍晚
( 天波府一如既往,没有挂白。)
赵其荣:杨家肯定心中有怨,温韶,皇兄既然派你前来,你可有对策?
温韶:还请王爷放心,杨家终究是忠君爱国之臣。
4天波府 内 傍晚
(佘赛花等人在后堂休息,灵堂前只有赵茹染、穆桂英和杨文广在。整个杨府只有这一小片地方挂白,杨宗保的牌位孤零零地放在桌案上,祭拜的香炉有三根烧了一半的香,旁边还摆放着一把香。桌案右侧还放着一张小桌子,桌子两侧有几把椅子,桌上还放着几个茶杯。)
赵其荣:听说宗保侄儿战死疆场,皇兄特派我前来慰问。
(赵其荣、文韶先后拿起三根香祭拜杨宗保,赵茹染三人侧立在一旁,赵其荣入座,赵茹染一家人坐在了另一侧,温韶则站在赵其荣的斜后方。)
赵茹染:这位大人坐吧!我知道你们为什么事情前来,也不必拘泥礼节了。
(温韶入座,赵茹染的语气不太好,场面有些尴尬。)
赵其荣擦了擦额头的汗:郡主,如今边关危急,西夏凶猛你看如何是好?
赵茹染:皇兄,我不过一妇道人家,怎么懂这些军国大事,况且我儿新丧,我无暇顾及这些事情,想必官家心中自有主张。
赵其荣:杨家世代英豪,守护我大宋安危,此等大事,还是需要杨家出面啊,侄儿已经去了,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可现在还没到现世安稳的时候,我们要为他报仇啊!
( 杨文广听闻此言,激动地站了起来。)
杨文广:这是自然,西夏贼寇,杀我父帅,欺我百姓,我身为杨家后人,斩除此等恶贼义不容辞,还请王爷上奏官家,文广愿随军出征。
(赵茹染连忙用目光示意杨文广,杨文广不甘心地回到座位,穆桂英拍了拍他的肩膀,赵茹染拿出手帕,擦拭眼泪。)
赵茹染:此等大事,怎能容一黄口小儿放肆?皇兄,文广年幼,不过纸上谈兵,不可轻信。
赵其荣:文广侄儿勇气可嘉,皇妹不要怪罪。
赵茹染:不过莽夫之勇。
赵其荣:我早就听闻文广侄儿武艺高强,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王勃十六岁登科及第,孙权十二三岁便随军出征,这些都是少年人,文广侄儿已经过了十五岁生辰,当可建功立业。浑天侯不也是年纪轻轻就上了战场吗?
穆桂英:臣不上战场已经很多年了,只是……
赵茹染急忙打断穆桂英的话:皇兄这是什么意思?我杨家不过是老幼孤寡,老太君年迈体弱,嫂嫂弟妹也都年过半百,桂英曾在阵中产子,伤了身体,早就大不如前了,文广年幼更是不能担当大任。
杨文广:孙儿都十五了,自古英雄出少年。
(杨文广小心翼翼地观察赵茹染的脸色,默默低下了头,赵其荣也躲开了赵茹染的目光,嘴唇微动,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温韶:杨小少爷少年英豪,浑天侯风采不输当年,今日朝中无将,官家也是没有办法,杨家世代子孙无一不是当世英雄,那位封狼居胥的冠军侯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和杨小少爷也是差不多的年纪。
杨文广再次站了起来:虎父无犬子,文广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自幼习武,阅读万卷兵法,和父帅沙盘演练时也不曾落入下风,若官家信任,文广愿接将令,一定将那西夏将帅斩于马下,为父帅报仇。
赵茹染:文广,坐下。
(杨文广只好照做。)
穆桂英:文广从未上过战场,王爷若有心,当禀奏官家,即刻发兵才是。
温韶:浑天侯说得极是,只是有兵无将,官家也没有办法。下官自幼便听闻浑天侯的威名,今日一见,却不过如此。
穆桂英:还请大人莫要用那激将之法。
温韶:此乃下官肺腑之言,虽不中听,却句句属实,穆将军是征战沙场的豪杰,不是闺中娇客,可自将军生子以来,已经有十多年不曾上过战场了,敢问将军手中的枪,还拿得动吗?
(穆桂英垂眸不语,只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赵茹染:算算时间,老太君应该休息好了,不如王爷和这位大人与老太君说,不要为难桂英。
(佘赛花走了进来,杨英思跟在她的身后,穆桂英也顾不得心中复杂的情绪,赶紧和杨文广站了起来,让长辈入座。)
佘赛花:老臣见过王爷,老臣来迟,还请王爷恕罪。
(正午太阳耀眼到有些刺眼,杨家放眼望去,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红色。赵茹染与穆桂英一脸喜色,焦延贵与孟怀远二人身着素衣,满脸愁容,与这一片喜庆格格不入。)
赵茹染:二位将军可是为老太君祝寿而来?为何满脸愁容?莫非……
穆桂英:可是前线出了什么事?
(焦、孟二将吞吞吐吐。)
穆桂英:快讲!
焦延贵:郡主、嫂嫂,西夏来袭……宗保大哥为救我,中了敌方数箭,身亡了。
(焦延贵泣不成声,赵茹染眼前一黑,有一瞬间的昏晕,穆桂英连忙扶住。)
赵茹染:我的儿呀!
穆桂英:宗保!
(穆桂英眼角挂泪,与赵茹染抱在一起哭。焦延贵、孟怀远低头不语。)
穆桂英:二位将军,快将此事禀报老太君,与我点兵扫平那西夏大军。
( 赵茹染忙拉住她。)
赵茹染:桂英!桂英!老太君已有百岁,切勿惊扰老人家。宗保已经去了,若母亲再有个好歹,那可怎么办?
焦延贵:那我二人先行离去。
赵茹染:老太君百岁大寿,若宗保不派人来贺寿,反而不同寻常,你们速速去更衣,切记,说多错多,一会儿少说话。
孟怀远:还请郡主放心。
场景二:天波府 午 内厅
( 焦延贵、孟怀远已经换上了华服,天波府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赵茹染:今日杨家四代同堂,儿媳敬老太君,恭祝老太君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众人:恭贺老太君百岁寿诞。
(焦延贵面色异常,神情恍惚,不小心打翻了酒杯。)
佘赛花:延贵可是有心事?
焦延贵:回老太君,并无。
刘楠英:既无心事,将军怎么闷闷不乐?
(焦延贵目光闪烁,沉默不语。)
孟怀远:老太君您素来知道,延贵是个心粗的,军队里他就总弄坏这个,打翻那个的。
焦延贵:怀远说得对,我一向心粗。
穆桂英: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军中之人一向粗旷。
赵茹染:两位兄弟想来是一路奔波,劳累了,快去歇息吧!
穆桂英:可不是嘛!二位兄弟快去歇息吧!我早就命人准备好了房间。
杨英思:两位位将军一向豪爽,今日是怎么了?
刘楠英:许久不见两位兄弟,你们今日可得多饮几杯。
杨文广:七祖母跟我说过两位叔叔与我父亲都是过命的交情,今日父亲不在,两位叔叔若是不嫌弃,侄儿敬你们几杯。
佘赛花:你们几个猴儿先别在这起哄,他们四个怕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咱们呢!
赵茹染:母亲您说笑了!我们能有什么事瞒着母亲呢?
穆桂英:祖母,真的没什么事。
佘赛花:不说他们,只说你们两个,一个神色慌张,一个面有戚戚,郡主素日行事沉稳大方,桂英也没有逊色很多,还不快如实道来。
(四人面面相觑。)
沈笑薇:怎么都不说话?难道前线出事了?
焦延贵:怪我!宗保大哥是为救我死的。
(众人惊,哭。)
杨文广:我父亲他为国捐躯了?
焦延贵、孟怀远:是我等无能。
(佘赛花打翻了酒杯,沉思良久。)
佘赛花:主帅战亡的消息不可以让敌军知道,恐怕两位将军已经走漏了消息,速速将此事上奏官家,防止西夏趁虚而入。
( 焦、孟二将离开。)
杨文广离开座位:太祖母,我要为父帅报仇!
(众人起身。)
刘楠英:儿媳请战!
佘赛花拿起酒杯:诸位与我痛饮。
于悦灵:母亲?我知道母亲伤心,但还要顾及身体啊!
佘赛花:我杨家男儿,战死沙场,是死得其所。宗保,祖母的好孙儿,为国为民,不愧我杨家之名。黄泉之路,祖母与你痛饮一杯!(奠酒)
穆桂英奠酒:孙媳与祖母同饮,祭奠英灵。宗保,你一路走好啊!
(众人举杯,奠酒。)
穆桂英:祖母,可需孙媳上奏,请求出战!
佘赛花:不必如此着急,为国为民是杨家职责所在,但此事我自有主张。
于悦灵:儿媳去安排灵堂,准备祭奠事宜,为宗保举行丧事。
佘赛花:为确保边境安稳,杨元帅暂且不发丧。只换素服,派人去迎接杨元帅遗骸便是。
付萱萱:母亲,死者为大,还需早早让宗保入土为安才是。
刘楠英:宗保保家卫国,我等应该以国事为重告慰他在天之灵。
穆桂英:宗保的性子大家都知道,若是他在天有灵,也会赞成祖母的做法的。
杨文广:请让我随军出征!
佘赛花:此事不必多言。文广,少安毋躁,时机未到!(佘老太君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
2御书房 下午 日
(赵恒坐在御书房,抄写经书,奏折被堆在一旁。一个绿袍小官在一旁侍候笔墨。)
赵其荣:皇兄,大事不好,西夏来袭,主帅阵亡。
赵恒:什么?这可如何是好?
(赵其荣将奏折递给赵恒,赵恒仔细查看,良久,放下折子。)
赵恒:此战胜率不高,朝中更是无人可以挂帅,阿荣可愿意前往边关议和?
赵其荣:皇兄,此乃误国之策。
赵恒:那阿荣要领兵出征?
( 赵恒又重新拿起了笔,低头书写。)
赵其荣:臣弟认为杨家可担当此任。
赵恒:那杨家尽是老幼孤寡,况且近些年来边关安稳,朕对杨家也难免没有往日的亲厚,恐怕佘老太君不愿出征。
( 赵恒又放下手中的笔。)
赵恒:杨元帅新丧,朕本该亲自祭拜功臣,奈何无颜面见佘老太君啊!
赵其荣:自古以来,主不祭臣,皇兄能有此心,臣弟想佘老太君定也心中宽慰,承蒙皇兄不弃,臣弟愿代皇兄前往。
赵恒:阿荣此言朕心甚慰。
赵恒将桌上刚刚写好的圣旨递给赵其荣:温韶一同前去。
温韶:臣遵旨。
赵其荣:原来皇兄心中早有成算,在这里拿臣弟取乐,臣弟这就去,皇兄就等臣弟的好消息吧!
(赵其荣和温韶行礼告退,赵恒继续拿起笔抄写经书。)
3天波府 外 傍晚
( 天波府一如既往,没有挂白。)
赵其荣:杨家肯定心中有怨,温韶,皇兄既然派你前来,你可有对策?
温韶:还请王爷放心,杨家终究是忠君爱国之臣。
4天波府 内 傍晚
(佘赛花等人在后堂休息,灵堂前只有赵茹染、穆桂英和杨文广在。整个杨府只有这一小片地方挂白,杨宗保的牌位孤零零地放在桌案上,祭拜的香炉有三根烧了一半的香,旁边还摆放着一把香。桌案右侧还放着一张小桌子,桌子两侧有几把椅子,桌上还放着几个茶杯。)
赵其荣:听说宗保侄儿战死疆场,皇兄特派我前来慰问。
(赵其荣、文韶先后拿起三根香祭拜杨宗保,赵茹染三人侧立在一旁,赵其荣入座,赵茹染一家人坐在了另一侧,温韶则站在赵其荣的斜后方。)
赵茹染:这位大人坐吧!我知道你们为什么事情前来,也不必拘泥礼节了。
(温韶入座,赵茹染的语气不太好,场面有些尴尬。)
赵其荣擦了擦额头的汗:郡主,如今边关危急,西夏凶猛你看如何是好?
赵茹染:皇兄,我不过一妇道人家,怎么懂这些军国大事,况且我儿新丧,我无暇顾及这些事情,想必官家心中自有主张。
赵其荣:杨家世代英豪,守护我大宋安危,此等大事,还是需要杨家出面啊,侄儿已经去了,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可现在还没到现世安稳的时候,我们要为他报仇啊!
( 杨文广听闻此言,激动地站了起来。)
杨文广:这是自然,西夏贼寇,杀我父帅,欺我百姓,我身为杨家后人,斩除此等恶贼义不容辞,还请王爷上奏官家,文广愿随军出征。
(赵茹染连忙用目光示意杨文广,杨文广不甘心地回到座位,穆桂英拍了拍他的肩膀,赵茹染拿出手帕,擦拭眼泪。)
赵茹染:此等大事,怎能容一黄口小儿放肆?皇兄,文广年幼,不过纸上谈兵,不可轻信。
赵其荣:文广侄儿勇气可嘉,皇妹不要怪罪。
赵茹染:不过莽夫之勇。
赵其荣:我早就听闻文广侄儿武艺高强,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王勃十六岁登科及第,孙权十二三岁便随军出征,这些都是少年人,文广侄儿已经过了十五岁生辰,当可建功立业。浑天侯不也是年纪轻轻就上了战场吗?
穆桂英:臣不上战场已经很多年了,只是……
赵茹染急忙打断穆桂英的话:皇兄这是什么意思?我杨家不过是老幼孤寡,老太君年迈体弱,嫂嫂弟妹也都年过半百,桂英曾在阵中产子,伤了身体,早就大不如前了,文广年幼更是不能担当大任。
杨文广:孙儿都十五了,自古英雄出少年。
(杨文广小心翼翼地观察赵茹染的脸色,默默低下了头,赵其荣也躲开了赵茹染的目光,嘴唇微动,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温韶:杨小少爷少年英豪,浑天侯风采不输当年,今日朝中无将,官家也是没有办法,杨家世代子孙无一不是当世英雄,那位封狼居胥的冠军侯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和杨小少爷也是差不多的年纪。
杨文广再次站了起来:虎父无犬子,文广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自幼习武,阅读万卷兵法,和父帅沙盘演练时也不曾落入下风,若官家信任,文广愿接将令,一定将那西夏将帅斩于马下,为父帅报仇。
赵茹染:文广,坐下。
(杨文广只好照做。)
穆桂英:文广从未上过战场,王爷若有心,当禀奏官家,即刻发兵才是。
温韶:浑天侯说得极是,只是有兵无将,官家也没有办法。下官自幼便听闻浑天侯的威名,今日一见,却不过如此。
穆桂英:还请大人莫要用那激将之法。
温韶:此乃下官肺腑之言,虽不中听,却句句属实,穆将军是征战沙场的豪杰,不是闺中娇客,可自将军生子以来,已经有十多年不曾上过战场了,敢问将军手中的枪,还拿得动吗?
(穆桂英垂眸不语,只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赵茹染:算算时间,老太君应该休息好了,不如王爷和这位大人与老太君说,不要为难桂英。
(佘赛花走了进来,杨英思跟在她的身后,穆桂英也顾不得心中复杂的情绪,赶紧和杨文广站了起来,让长辈入座。)
佘赛花:老臣见过王爷,老臣来迟,还请王爷恕罪。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