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478
成片时长:约58分钟
阅读:1687
发表:2022/8/4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32集
1
…
31
32
33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王后:大王也知黄四娘弓马娴熟,契丹王后既然是来促成婚事,大王何妨请她将黄四娘收入属珊军?若她果然是来催婚的,必然不会介意此事。相反,若契丹王后借故推托,那么臣妾劝大王,还是要有防人之心,至少延芳殿那边,要多加人手防备,以防真如月有变。
李存勖:九娘所言甚是蹊跷。黄四娘进入属珊军并非大事,若契丹王后果然接受了她,却又如何?
王后:大王,若她肯让黄四娘掌握兵权,那便说明述律平对大王毫无戒心,今后契丹与河东,就真的成了一家人。这个道理,臣妾想来大王一定心知肚明。
李存勖:她若不肯呢?
王后:大王便要提防她以嫁女为名,实则要趁机挟持大王,迫使晋国割地赔款。
李存勖(大笑):九娘未免过虑!毕竟在寡人的太原,她岂敢如此无礼。再说寡人已经命镇远前往契丹军营探明情形,该当无事。
王后:臣妾只是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况且契丹与晋国,征战无数。昔年先王曾与阿保机约为兄弟,阿保机兴兵犯境依然如故。如今行和亲之策,也不知契丹是否便会受到约束?
李存勖(苦笑):唉,平常人家婚姻,都是喜气洋洋,怎么到了寡人这里,却都是刀光剑影?
王后(微笑):帝王之家的婚事,怎么会没有利害掺杂其中?当然免不了刀光剑影。
李存勖(涎着脸搂住王后):幸好咱俩之间没有刀光剑影。
王后(顺势躺在他怀中):臣妾怎能与契丹公主相比。人家可又是可汗、又有契丹王后撑着腰的,动不动就是几十万铁骑,要么就是什么属珊军观礼!臣妾这里,却只有终南山一抔黄土,萦绕着先皇长恨的英魂。
李存勖(轻轻推开王后坐起):你看你,又说这事。你夫君不是正在尽力为先皇报仇吗?夹寨之战、柏乡之战,杀得那朱贼梦里也怕。如今又得了河朔第一镇,晋国形势越来越好了。
王后(搂住李存勖)::是啊,幸好嫁了个好郎君、好驸马,英勇无比的战神大王,此番若非契丹兵忽然南下,大王说不定都打下洛阳了呢。
李存勖(轻轻摇头):梁贼倚仗黄河天险,易守难攻,直捣洛阳,谈何容易。不过,九娘尽管放心!待寡人将幽州收复,奄有河朔之地,自然当恢复大唐。
王后(一把抱住了他):大王,大王,你如此厚待臣妾,臣妾今生无以为报,来世做犬马也当报还与你。
李存勖(坏笑着拍拍王后肚子):怎说没报,这里不是报了一个?
王后(脸一下子红了):大王!
李存勖哈哈大笑。
王后(满脸幸福摸着肚子):大王,小王子出世之后,不知大王可愿将他立做世子?
李存勖:那当然啊!永承王后的嫡长子,当然是寡人的世子啦!九娘你真是多此一问。
王后:臣妾也是担心。
李存勖:担心?
王后:是啊。如果大王也收了许多义子,这些人……
李存勖(笑着打断):寡人一个义子也没有,你担心可谓多余。
王后:那么,汧国夫人和契丹公主呢?如果她们也生了王子,大王又将如何?
李存勖:已经说过了啊,你这个才是嫡长子!她们……
王后(打断):臣妾不管那么多,臣妾还是要大王先将她们册封了,臣妾这永承王后,方才安稳。臣妾当稳了王后,世子的位置,才不会飞掉呢。
李存勖:你忘了?寡人早说过,你是寡人唯一的王后,一辈子的王后。
王后:大王虽然如此说,只是做个册封,又有何难?比如汧国夫人来自潞州,便可封为潞妃。真如月妹妹来自契丹,便可封为丹妃。大王以为呢?
李存勖(笑):潞妃?丹妃?嗯,倒是都还好听。
王后:那么大王何时册封呢?也好让小王子放心啊。
李存勖(笑):好好,待得与真如月婚礼之时,便封她做个丹妃。
王后:潞妃呢?说起来,那侯氏毕竟先一步来到宫中,也该有个先来后到呢。
李存勖(点头):说的不错,寡人这晋宫里头,九娘是王后,其次是潞妃,第三就是丹妃。
王后(抱住李存勖):大王真是明君啊。这还排个一二三,将来有没有四五六呢?
李存勖:啊?这就算明君?寡人上马杀敌下马治国,那才是明君呢。
王后:大王不知道吗?后宫是否安宁,才最能检验一个国君的治国能力呢。
李存勖(笑着摇头):罢了罢了,这后宫还是九娘替寡人打理吧。
画外音:
内侍:大王,司空李存璋求见。
李存勖(看看王后):不知何事?
王后:莫非契丹王后又有新名堂?
李存勖(站起身来):宣他进殿。
李存璋(来到殿门口大声):臣李存璋,晋见大王。
李存勖(走到门口):何事?
李存璋:大王,守城兵丁捉住一个奸细,但他本人却自称是郭相的侄子。因为事涉郭相,臣不敢大意,专门来请大王定夺。
李存勖:郭崇韬的侄子?显系胡说!郭崇韬起义之后,朱贼恨之入骨,竟然屠了他满门,哪里还有什么侄子!此贼必然是个西贝货。你尽管去严厉审察。
李存璋:臣也是如大王这般质问他的。
李存勖:他怎么说?
李存璋:他说他原在禁军,得了消息后即刻逃往魏博,故此留了一条性命。
李存勖:魏博?
李存璋:正是,他说他在魏博时,还与罗隐过从甚密,罗隐还给了他一首诗呢。
李存璋双手呈上。
特写:
青山隐隐望长溪,独墩无伴只孤栖。草堂不见娄罗汉,金鸡不向五更啼。
李存勖看了一遍。
李存璋:他说这诗乃是罗隐写给他的,世人皆不知晓。
李存勖:罗隐的笔迹,却也不认得。
王后走了过来。
王后:大王,臣妾可否一观?
李存勖(递给她):正要九娘辨别真伪。
王后(看过以后):大王,这笔迹、诗风,应该都是昭谏先生的。
李存勖:如此说,这人果然识得罗隐。但是安时就在魏博,他怎么舍近求远?
李存璋:大王,他说是他离开魏博许久了,当时郭相还没到魏博。
李存勖:原来是两头错过了。也罢,让此人先写上一封信,快马传给郭安时,由他判定真伪。在郭安时回信之前,且先留他一条性命,但须严格监管,切莫掉以轻心,让他溜之大吉。
李存璋:臣遵旨。
看着李存璋离开,王后对李存勖。
王后:臣妾倒是以为,此人身份必定是真的。否则谁敢冒名顶替?郭令公大名朝野皆知,若是对质,岂不是枉送了性命?
李存勖:九娘说的,倒也有理,不过寡人还是不能轻信。还是等郭令公回信吧。
7、内 日 幽州帅府
人物:荣散散、刘守光
荣散散走进大殿,只见刘守光正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她。
荣散散:使相,召妾来此,却是何事?
刘守光:夫人,梁朝皇帝已经同意封某做尚父了。
荣散散(连忙施礼):恭喜使相。
刘守光:却也未必就是喜,不过夫人倒是喜了。
荣散散(不解):使相的话,妾听不分明。
刘守光:呵呵,本帅的话你听不分明,罗隐的名字,你反而听得分明。
荣散散(一愣):罗隐?
刘守光:怎地,很亲热的名字?
荣散散(断然摇头):使相,此人臣妾早已忘得干干净净,再无半点联系。不知使相为何提他?
刘守光:哈,哈,哈,忘得干干净净?那么本帅倒是要帮你回想、回想了。
荣散散(摇头):想他作甚。
刘守光:不但想他,还可以看他。
荣散散:妾身亦不想看。
刘守光:夫人,你本帅唤你来此何事?便是让你看看罗隐。
荣散散:早知如此,妾便不来了。一个罗隐,有何可看?
刘守光:呵呵,夫人果然恪守妇道。
荣散散:妾既然做了使相的人,又岂可朝秦暮楚?水性杨花,并非妾身。
刘守光(冷笑):话不要说的如此漂亮!你只说从长安到幽州,这一路上,你与那姓罗的,可曾行了苟且之事?
荣散散(以袖掩面):大帅怎如此问?
刘守光:如实说来!
荣散散(无奈):大帅,妾本来就是再醮之妇,大帅何苦如此相逼?
刘守光:哈哈!哈哈!如此可怜,本帅不但不逼你了,还让你与那罗隐重温旧梦!夫人意下如何?是否喜出望外?嗯?
荣散散(坚决):大帅!妾身情愿遁入空门,也不要什么旧梦!
刘守光:原来夫人不识好歹。
荣散散:使相唤妾身前来究竟何事?只管说些风言风语的。
刘守光:本帅怎会胡说!只是告诉夫人,如今罗隐成了朱晃的使臣,这早晚就要来此地,向本帅宣读封尚父的诏书!哈哈,他现在摇身一变,成了钦差啦!怎么样夫人,是否为之芳心窃喜?嗯?
荣散散(神色不变):他便做了当朝宰相,却又与妾何干!适才妾已经表明心迹,生是使相的人,死是使相的鬼,使相何必疑心重重?
刘守光(哈哈大笑):夫人忠贞,本帅甚是欣赏。不过,今日之事,却还须夫人与他相见。
荣散散(摇头):今生今世,妾再不要见他一面。
刘守光(一拍几案):你这虔婆敢是没听清楚?是本帅要你见他!岂容你推三阻四?
荣散散(吓得一哆嗦):使相究竟何意,一定要妾见他?
刘守光(走到她身边):夫人对某忠贞不二,本帅十分高兴。所以本帅放心让你见他,便是知晓你不会与他旧情复燃。
荣散散(摇头):妾与此人,早无任何干系。
刘守光(不耐烦):本帅已知,不必唠叨!你但须听命于本帅便可!
荣散散:便是不知使相所欲何为?
刘守光:夫人可知,如今朱梁派了罗隐前来做钦差,乃是故意羞辱本帅?
荣散散(摇头):使相为何有如此想法?
刘守光:哼,那朱晃分明知晓夫人与罗隐这段旧事,却偏生要让罗隐来做这个钦差,怎不是轻看俺幽州,羞辱本帅!故此,本帅必须让夫人见他。
荣散散:妾明白了,妾见了罗隐,定然好生埋汰他一顿,为大王出这口气。
刘守光(一摆手):夫人误会了,本帅是那种小鸡肚肠的人吗?
荣散散(媚笑):自然不是,使相乃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刘守光(笑):正是,故此本帅并不介意你与罗隐相见。
荣散散:妾并不想见他啊,难道使相要妾去见?
刘守光:虽然夫人坚贞清白,但那罗隐却是浮浪子弟,见了夫人,必定旧情复燃,夫人但须虚与委蛇,待他入巷之时,本帅便立刻捉他一个现行!如此一来,他这个钦差,有此老大一个把柄在本帅之手,岂不是变成了本帅的棋子?所以,本帅这个美人计,便需要夫人前来作为了。
荣散散(满脸无奈):美人计?使相果然高明。只是罗隐果然会上钩吗?
刘守光:本帅当然会安排你们到个好地方,引他上钩。夫人试想,捉了他现行之后,本帅便在朱梁朝中安排下了自己的人,将来需要朱梁出兵,罗隐便会极力劝说梁帝,本帅岂非得了一个强力外援?只是要委曲夫人一下。
荣散散:使相,这倒不是委屈。
李存勖:九娘所言甚是蹊跷。黄四娘进入属珊军并非大事,若契丹王后果然接受了她,却又如何?
王后:大王,若她肯让黄四娘掌握兵权,那便说明述律平对大王毫无戒心,今后契丹与河东,就真的成了一家人。这个道理,臣妾想来大王一定心知肚明。
李存勖:她若不肯呢?
王后:大王便要提防她以嫁女为名,实则要趁机挟持大王,迫使晋国割地赔款。
李存勖(大笑):九娘未免过虑!毕竟在寡人的太原,她岂敢如此无礼。再说寡人已经命镇远前往契丹军营探明情形,该当无事。
王后:臣妾只是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况且契丹与晋国,征战无数。昔年先王曾与阿保机约为兄弟,阿保机兴兵犯境依然如故。如今行和亲之策,也不知契丹是否便会受到约束?
李存勖(苦笑):唉,平常人家婚姻,都是喜气洋洋,怎么到了寡人这里,却都是刀光剑影?
王后(微笑):帝王之家的婚事,怎么会没有利害掺杂其中?当然免不了刀光剑影。
李存勖(涎着脸搂住王后):幸好咱俩之间没有刀光剑影。
王后(顺势躺在他怀中):臣妾怎能与契丹公主相比。人家可又是可汗、又有契丹王后撑着腰的,动不动就是几十万铁骑,要么就是什么属珊军观礼!臣妾这里,却只有终南山一抔黄土,萦绕着先皇长恨的英魂。
李存勖(轻轻推开王后坐起):你看你,又说这事。你夫君不是正在尽力为先皇报仇吗?夹寨之战、柏乡之战,杀得那朱贼梦里也怕。如今又得了河朔第一镇,晋国形势越来越好了。
王后(搂住李存勖)::是啊,幸好嫁了个好郎君、好驸马,英勇无比的战神大王,此番若非契丹兵忽然南下,大王说不定都打下洛阳了呢。
李存勖(轻轻摇头):梁贼倚仗黄河天险,易守难攻,直捣洛阳,谈何容易。不过,九娘尽管放心!待寡人将幽州收复,奄有河朔之地,自然当恢复大唐。
王后(一把抱住了他):大王,大王,你如此厚待臣妾,臣妾今生无以为报,来世做犬马也当报还与你。
李存勖(坏笑着拍拍王后肚子):怎说没报,这里不是报了一个?
王后(脸一下子红了):大王!
李存勖哈哈大笑。
王后(满脸幸福摸着肚子):大王,小王子出世之后,不知大王可愿将他立做世子?
李存勖:那当然啊!永承王后的嫡长子,当然是寡人的世子啦!九娘你真是多此一问。
王后:臣妾也是担心。
李存勖:担心?
王后:是啊。如果大王也收了许多义子,这些人……
李存勖(笑着打断):寡人一个义子也没有,你担心可谓多余。
王后:那么,汧国夫人和契丹公主呢?如果她们也生了王子,大王又将如何?
李存勖:已经说过了啊,你这个才是嫡长子!她们……
王后(打断):臣妾不管那么多,臣妾还是要大王先将她们册封了,臣妾这永承王后,方才安稳。臣妾当稳了王后,世子的位置,才不会飞掉呢。
李存勖:你忘了?寡人早说过,你是寡人唯一的王后,一辈子的王后。
王后:大王虽然如此说,只是做个册封,又有何难?比如汧国夫人来自潞州,便可封为潞妃。真如月妹妹来自契丹,便可封为丹妃。大王以为呢?
李存勖(笑):潞妃?丹妃?嗯,倒是都还好听。
王后:那么大王何时册封呢?也好让小王子放心啊。
李存勖(笑):好好,待得与真如月婚礼之时,便封她做个丹妃。
王后:潞妃呢?说起来,那侯氏毕竟先一步来到宫中,也该有个先来后到呢。
李存勖(点头):说的不错,寡人这晋宫里头,九娘是王后,其次是潞妃,第三就是丹妃。
王后(抱住李存勖):大王真是明君啊。这还排个一二三,将来有没有四五六呢?
李存勖:啊?这就算明君?寡人上马杀敌下马治国,那才是明君呢。
王后:大王不知道吗?后宫是否安宁,才最能检验一个国君的治国能力呢。
李存勖(笑着摇头):罢了罢了,这后宫还是九娘替寡人打理吧。
画外音:
内侍:大王,司空李存璋求见。
李存勖(看看王后):不知何事?
王后:莫非契丹王后又有新名堂?
李存勖(站起身来):宣他进殿。
李存璋(来到殿门口大声):臣李存璋,晋见大王。
李存勖(走到门口):何事?
李存璋:大王,守城兵丁捉住一个奸细,但他本人却自称是郭相的侄子。因为事涉郭相,臣不敢大意,专门来请大王定夺。
李存勖:郭崇韬的侄子?显系胡说!郭崇韬起义之后,朱贼恨之入骨,竟然屠了他满门,哪里还有什么侄子!此贼必然是个西贝货。你尽管去严厉审察。
李存璋:臣也是如大王这般质问他的。
李存勖:他怎么说?
李存璋:他说他原在禁军,得了消息后即刻逃往魏博,故此留了一条性命。
李存勖:魏博?
李存璋:正是,他说他在魏博时,还与罗隐过从甚密,罗隐还给了他一首诗呢。
李存璋双手呈上。
特写:
青山隐隐望长溪,独墩无伴只孤栖。草堂不见娄罗汉,金鸡不向五更啼。
李存勖看了一遍。
李存璋:他说这诗乃是罗隐写给他的,世人皆不知晓。
李存勖:罗隐的笔迹,却也不认得。
王后走了过来。
王后:大王,臣妾可否一观?
李存勖(递给她):正要九娘辨别真伪。
王后(看过以后):大王,这笔迹、诗风,应该都是昭谏先生的。
李存勖:如此说,这人果然识得罗隐。但是安时就在魏博,他怎么舍近求远?
李存璋:大王,他说是他离开魏博许久了,当时郭相还没到魏博。
李存勖:原来是两头错过了。也罢,让此人先写上一封信,快马传给郭安时,由他判定真伪。在郭安时回信之前,且先留他一条性命,但须严格监管,切莫掉以轻心,让他溜之大吉。
李存璋:臣遵旨。
看着李存璋离开,王后对李存勖。
王后:臣妾倒是以为,此人身份必定是真的。否则谁敢冒名顶替?郭令公大名朝野皆知,若是对质,岂不是枉送了性命?
李存勖:九娘说的,倒也有理,不过寡人还是不能轻信。还是等郭令公回信吧。
7、内 日 幽州帅府
人物:荣散散、刘守光
荣散散走进大殿,只见刘守光正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她。
荣散散:使相,召妾来此,却是何事?
刘守光:夫人,梁朝皇帝已经同意封某做尚父了。
荣散散(连忙施礼):恭喜使相。
刘守光:却也未必就是喜,不过夫人倒是喜了。
荣散散(不解):使相的话,妾听不分明。
刘守光:呵呵,本帅的话你听不分明,罗隐的名字,你反而听得分明。
荣散散(一愣):罗隐?
刘守光:怎地,很亲热的名字?
荣散散(断然摇头):使相,此人臣妾早已忘得干干净净,再无半点联系。不知使相为何提他?
刘守光:哈,哈,哈,忘得干干净净?那么本帅倒是要帮你回想、回想了。
荣散散(摇头):想他作甚。
刘守光:不但想他,还可以看他。
荣散散:妾身亦不想看。
刘守光:夫人,你本帅唤你来此何事?便是让你看看罗隐。
荣散散:早知如此,妾便不来了。一个罗隐,有何可看?
刘守光:呵呵,夫人果然恪守妇道。
荣散散:妾既然做了使相的人,又岂可朝秦暮楚?水性杨花,并非妾身。
刘守光(冷笑):话不要说的如此漂亮!你只说从长安到幽州,这一路上,你与那姓罗的,可曾行了苟且之事?
荣散散(以袖掩面):大帅怎如此问?
刘守光:如实说来!
荣散散(无奈):大帅,妾本来就是再醮之妇,大帅何苦如此相逼?
刘守光:哈哈!哈哈!如此可怜,本帅不但不逼你了,还让你与那罗隐重温旧梦!夫人意下如何?是否喜出望外?嗯?
荣散散(坚决):大帅!妾身情愿遁入空门,也不要什么旧梦!
刘守光:原来夫人不识好歹。
荣散散:使相唤妾身前来究竟何事?只管说些风言风语的。
刘守光:本帅怎会胡说!只是告诉夫人,如今罗隐成了朱晃的使臣,这早晚就要来此地,向本帅宣读封尚父的诏书!哈哈,他现在摇身一变,成了钦差啦!怎么样夫人,是否为之芳心窃喜?嗯?
荣散散(神色不变):他便做了当朝宰相,却又与妾何干!适才妾已经表明心迹,生是使相的人,死是使相的鬼,使相何必疑心重重?
刘守光(哈哈大笑):夫人忠贞,本帅甚是欣赏。不过,今日之事,却还须夫人与他相见。
荣散散(摇头):今生今世,妾再不要见他一面。
刘守光(一拍几案):你这虔婆敢是没听清楚?是本帅要你见他!岂容你推三阻四?
荣散散(吓得一哆嗦):使相究竟何意,一定要妾见他?
刘守光(走到她身边):夫人对某忠贞不二,本帅十分高兴。所以本帅放心让你见他,便是知晓你不会与他旧情复燃。
荣散散(摇头):妾与此人,早无任何干系。
刘守光(不耐烦):本帅已知,不必唠叨!你但须听命于本帅便可!
荣散散:便是不知使相所欲何为?
刘守光:夫人可知,如今朱梁派了罗隐前来做钦差,乃是故意羞辱本帅?
荣散散(摇头):使相为何有如此想法?
刘守光:哼,那朱晃分明知晓夫人与罗隐这段旧事,却偏生要让罗隐来做这个钦差,怎不是轻看俺幽州,羞辱本帅!故此,本帅必须让夫人见他。
荣散散:妾明白了,妾见了罗隐,定然好生埋汰他一顿,为大王出这口气。
刘守光(一摆手):夫人误会了,本帅是那种小鸡肚肠的人吗?
荣散散(媚笑):自然不是,使相乃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刘守光(笑):正是,故此本帅并不介意你与罗隐相见。
荣散散:妾并不想见他啊,难道使相要妾去见?
刘守光:虽然夫人坚贞清白,但那罗隐却是浮浪子弟,见了夫人,必定旧情复燃,夫人但须虚与委蛇,待他入巷之时,本帅便立刻捉他一个现行!如此一来,他这个钦差,有此老大一个把柄在本帅之手,岂不是变成了本帅的棋子?所以,本帅这个美人计,便需要夫人前来作为了。
荣散散(满脸无奈):美人计?使相果然高明。只是罗隐果然会上钩吗?
刘守光:本帅当然会安排你们到个好地方,引他上钩。夫人试想,捉了他现行之后,本帅便在朱梁朝中安排下了自己的人,将来需要朱梁出兵,罗隐便会极力劝说梁帝,本帅岂非得了一个强力外援?只是要委曲夫人一下。
荣散散:使相,这倒不是委屈。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