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6735
成片时长:约56分钟
阅读:1816
发表:2022/8/14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37集
1
…
36
37
38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37集 虎将喋血
1、内 日 汴梁大成殿
人物:李振、朱瑱(朱友贞)、葛从周
李振:陛下,燕国所请,臣以为并非无理,不知陛下因何不允?
朱瑱:为何允他?朕方欲清除楚王、信王之余孽,他却要朕北上伐晋!试想先帝几番伐晋,犹未成功,朕何德何能,敢贸然为此事?李相,朕也反复考虑,内忧不息,外患难平。朕初登大宝,便该肃清乱臣,以固基业。王彦章所部,该当撤回。
李振:巩固基业,自然是根本之计。但臣得到王彦章消息,晋王已率大军进入赵国。臣以为晋梁之间,必有一场大战,势所难免。
朱瑱(俯身看着他):晋贼去了赵国?李存勖何意?
李振:臣以为,李存勖是想趁机将赵国拉拢吞并。
朱瑱:啊?
李振:如果李存勖阴谋得逞,那么河朔之地,就只剩下三面受敌的燕国了。
朱瑱(坐正后冷笑):你绕了一个大圈子,原来是来为燕国做客了。
2、内 日 镇州州府
人物:周德威、李存勖、王镕
李存勖、周德威、王镕等人在议事。
周德威:大王,梁贼情形,如今已然明了:先是郢王朱友珪弑杀朱晃后篡位成功,又击杀信王朱友文,之后均王朱友贞得了尚让之助,攻入洛阳,杀死了郢王,自称梁帝。但他又忌惮郢王和信王在洛阳的余党,故此以开封为都城,拒不返回洛阳,同时还效法朱全忠称帝时改名朱晃,他也改名朱瑱。
李存勖:如此说来,梁贼内讧已经结束,说不定又要北上逞凶了。
王镕:正如大王所言,梁军如今大兵压境,总有十数万人,枣强屠城,足见梁贼凶残。赵国无力抗衡,况且又听闻燕军也已经南下!唉,寡人所谓保境安民,看来都是一番空谈。
李存勖:赵王何意?不妨明说。
王镕:大王莫如此称呼,王镕愧不敢当。如今之事,王某已经看清楚了,若是不投大王,百姓必然遭到荼毒,王镕便成了伤天害理之人!王镕此刻便将图书典籍献上,只望大王保全镇定百姓平安。
王镕一挥手,书吏们鱼贯而入,将镇定两州图册奉上。
李存勖(哈哈大笑):啊,摆在案上,摆在案上。
中军上前帮忙摆放。
周德威:王公不必悲哀,且先坐下再说。
李存勖(看看王镕,笑着):王公的确不必悲伤,寡人现在就宣布,赵国故地,仍置成德军,封你为成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周德威(连忙):恭喜王使相,贺喜,贺喜。
王镕:感谢大王提携,只是大王乃是晋王……
王镕话没说完,看看李存勖。
李存勖(挠挠头):哎呀,只是晋王,寡人只是晋王,封官的权力都不够啊。
周德威:大王不必懊恼,王使相拘于旧法而已。其实王使相,如今昭义军、魏博镇、云中并汾辽各州,都是晋王手下的节度使。即以前唐而论,大王也是守中书令,封你做成德军节度使,理所当然啊。
李存勖:是啊,王公,你觉得呢?
王镕:哎呀,看来是王某拘泥了。只是,若说谢恩,该当如何行礼呢?
李存勖(哈哈大笑):就如同周镇远所言,如今只是个守中书令,将来天子登基,王公再行谢恩就是。
王镕(连连作揖):臣明白,明白。
李存勖:王公,适才说梁军来了十万?
王镕:大王如此称呼,愧不敢当。
李存勖(笑):那么宽武且说,梁兵共有多少?赵兵又有多少?
王镕:大王,梁兵原来是王彦章统帅,如今又来了葛从周,两部合兵一处,共有十万之众。而我镇定两州,也还有马步军两万余,尽数交付大王驱逐梁贼,以便早日还枣强军民一个公道。
李存勖(点点头):如此说来,晋军赵军,合计也有七八万人马,虽然人数上还略有差距,但寡人与梁贼作战,向来惯于以少击众,以少胜多。这一次两国联军,已经是寡人拥有的最多人马了,可谓兵多将广啦。宽武放心,寡人立刻部署迎敌事项。
李存勖(对周德威):寡人生平最恨屠杀百姓,梁贼在枣强屠城,已经深深触犯了寡人之忌!此番杀敌,再勿留情,凡是梁贼,可杀死者绝不生擒!
王镕:大王既然已经任命王镕为成德军节度使,便莫再说这朱梁给的赵国名称也好。
李存勖(哈哈大笑):宽武言之有理,寡人口误,口误!
周德威(拱手):大王,尚有元行钦、郭威两路人马,平定汾辽之后,也在星夜赶来。这两路人马合起来,也有上万之众。
李存勖:真是的,算少了他两个。
王镕:可是大王,臣得知燕兵也已南下。
李存勖(冷笑):刘守光贪婪,寡人早在算中。告诉你宽武也无妨,寡人已经命大太保领了魏博兵前往迎击,保证燕兵进不了赵国。
王镕:大王算无遗策,臣甚是佩服。
周德威:只是不知大王准备把决战之地选择在何处?
3、内 日 汴梁大成殿
人物:李振、朱瑱、葛从周
李振:陛下,臣不敢为燕国做客。但是臣想请陛下了解到,晋军东进,吞并赵国北平国之后,必灭燕国,如此则河朔之地,尽归于晋。那时梁晋夹河对峙,天下之事危殆之极!即或这期间陛下肃清了内患,然而战略大局上,陛下却把一个偌大的先手让给了李存勖。
朱瑱(沉默了一阵,缓缓):那么,还是应该先破晋贼,再图灭赵?
李振:陛下高瞻远瞩,臣不及也。
朱瑱:朕虽然高瞻远瞩,但更担心那李存勖诡计多端,更兼有郭崇韬之流助纣为虐,若是决战不利,成了内忧外患一齐发作局面,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振:以臣所见,陛下当机立断,见机行事,此乃英明之主。知敌重兵所在而敢于迎战,此乃果敢雄毅。先皇帝之遗风,尽在陛下,又有何憾?何况王彦章之悍勇,陛下熟知,若更辅之以葛从周的智谋,何愁晋贼不破?晋贼破则王镕必然内附,陛下初登大宝便击破晋贼,兼并赵国,纵有几个楚王信王余孽,都知天命在此,谁还敢兴风作浪?
朱瑱(笑):李相所言有理!嗯,那么便该立刻部署进击晋贼军务。
李振:臣已经请来葛将军,就在殿外候旨。
朱瑱:葛将军来了?他可是平叛有功的老臣啊!速速请他进来。
内侍:宣葛从周上殿。
葛从周入殿,向朱瑱行礼。
朱瑱:葛将军,李相言称你有妙计可一股聚歼晋贼主力,你便可据实奏来。
葛从周:陛下,兵事诡也,焉有距敌千里便有锦囊妙计之事?臣之意,唯有给王彦章增兵,寻机决战。
朱瑱:通美见解,正合朕意。朕立即下诏,以葛从周为北路兵马招讨使,使王彦章、尚让分别为步骑兵两副招讨使。步军八万,马军两万,即刻北上一鼓击灭晋贼!
葛从周:臣谨遵圣谕。
4、内 日 镇州州府
人物:李存勖、周德威、王镕、元行钦
李存勖(微笑):寡人作战,从来不被敌人左右,此番亦是如此,既然朱瑱刚刚称帝,寡人何不去见见这个新梁帝?
周德威(吃了一惊):大王莫非要偷袭开封?
李存勖:不是偷袭,是奔袭!寡人如果奔袭开封,镇远,你觉得王彦章他们会怎么办?
周德威(笑):葛从周,王彦章,必将听命于大王,追踪官军而去,其计划全盘打乱,狼狈情状,不言而喻。
李存勖:是啊!既然如此,寡人便可选择有利地形,一举将他们击溃,那时梁国君臣,自保不暇,还顾得了刘守光吗?寡人计谋便是如此,先破梁军,再灭燕国。
王镕(连连拱手):大王用兵,果然神鬼莫测!以臣看来,这天下早晚都是归于大王的,王某愿牵马坠镫,永远追随大王。
周德威(兴奋):大王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攻入开封,一举扫平梁国,岂不快哉?
李存勖(微笑):镇远,你又把梁国看得太简单了。现在灭梁,时机还不成熟,咱们打破梁军之后,立即回师灭燕,从此与梁国形成对峙之势。现在立即出兵,目标开封。
周德威拱手:末将遵命。
李存勖(转向王镕):寡人会立刻派出快马,通报天下,邀约秦王、蜀王、闽王,组建讨梁同盟。此联盟建成,梁贼末日就到了。
王镕(连连点头):大王雄才大略,有大王相助,实乃我镇定百姓、不,是天下苍生之福啊。
元行钦(进入拱手):大王!臣已经将五千獒犬尽数带来,只待上阵,必令梁军心胆俱裂,大败而逃。
李存勖:行钦来的好快!不知郭文仲到哪里了?
元行钦:辽州至此路近,汾州却要远些。不过估计文仲也快要到了。
李存勖(哈哈大笑):甚好,此番你二人兵不血刃,斩杀张鄂李瑭二贼,为六兄七兄报了仇,寡人闻讯之后,甚是喜悦。如今你又带来五千獒犬,比柏乡之战时,又有扩大。速速部署犬军,让梁贼吃个苦头。
元行钦:不过听梁贼再次增兵,命尚让率领五千兵前来助阵。
周德威:尚让也来了?
李存勖:镇远不觉得吗,遇到了尚让,那可是咱们晋国的福分呢!上次柏乡大战,若无他统帅梁军,怎会大胜?
王镕:大王既然胸有成竹,是要明日出兵吗?
李存勖(看看他):宽武,寡人与你一天时间,将成德军尽数集中起来。嗯,寡人也去与潞妃商量一下。
李存勖刚刚走出门,又停住脚步。
李存勖:镇远,寡人这个和平收土的法子,可还使得?
周德威:大王高明。
李存勖:虽然河中得而复失,然而如今汾辽两州,还有王公的镇州,不都前来归附了吗?
周德威:大王,恕臣直言,若无雄师为后盾,这三处要想和平收土,也自不易。
李存勖:只有北平国一处了。五处地盘,尚差王处直一处。
王镕:大王,王处直那厮,一向依附朱贼,臣还指望大王奋神威一举扫灭。若他也和平投靠大王,臣恐难以与他同殿为臣。
李存勖:是否用兵北平国,那可是要看他是否识得天命知晓进退!寡人非不能战、是不欲战,不欲无辜百姓因兵祸而家破人亡!宽武与他虽是宿敌,但他若肯归降,还望宽武不念旧恶啊。实在不行,寡人亲自给你们做个和事佬如何?
王镕:大王,非是臣心胸狭窄,只是……
李存勖(打断):好啦,目前要点,乃是击破梁贼,为枣强百姓复仇!是否扫平北平国,且待此战之后,宽武以为如何?
王镕:臣唯大王马首是瞻。
5、外 日 梁军营地
人物:葛从周、尚让、王彦章
葛从周、尚让、王彦章三人并辔立于高岗。
葛从周:此地离镇州,不过八十里地,明日便可与李存勖决战。
尚让:我大军势如破竹,攻克武强、枣强,现在李存勖、王镕必定慌作一团,末将请领兵一万,堵截他们向西逃窜路线,不知使相以为如何?
王彦章:李存勖向来用兵狡诈,端的不容小觑,尚将军莫非过于乐观?
尚让:王铁枪,你如今怎么没了那种横扫千军的气概?反而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大军如飓风如雷霆而来,李存勖兵微将寡,如何抵挡?他不逃跑,还待怎地?
小校(策马来报):大将军,晋兵南下。
葛从周(吃了一惊):南下?李存勖待去何处?
王彦章:糟了,他不会去偷袭汴梁吧?
尚让:除非他发疯了,否则怎敢长驱汴梁?
葛从周(面沉如水):这种胆大包天的计划,正好符合李存勖的用兵风格。如今全国精兵都在此地,他若是直扑汴梁,正所谓防不胜防!
尚让:若是官军即刻追击,李存勖又岂能得逞?
葛从周:若是王镕趁机从后掩袭,又当如何?
尚让:官军十万之众,岂怕区区赵军。
王彦章:赵军故不足惧,但是官军人心思归,士气低落,王镕从后追击,实在麻烦。使相何不给刘守光修书一封,命他南下攻击赵国,赵军被牵制,必然无所作为。
葛从周:只是官军即刻就要出发,却等不得燕军行动了。
尚让:不如分兵两路,使相与王铁枪先行,尚某率军掩护。
葛从周:此法倒也使得,只是要拜托尚将军了。
尚让:使相不必客气,将军之事,即国家之事。末将这就引兵前去断后。
1、内 日 汴梁大成殿
人物:李振、朱瑱(朱友贞)、葛从周
李振:陛下,燕国所请,臣以为并非无理,不知陛下因何不允?
朱瑱:为何允他?朕方欲清除楚王、信王之余孽,他却要朕北上伐晋!试想先帝几番伐晋,犹未成功,朕何德何能,敢贸然为此事?李相,朕也反复考虑,内忧不息,外患难平。朕初登大宝,便该肃清乱臣,以固基业。王彦章所部,该当撤回。
李振:巩固基业,自然是根本之计。但臣得到王彦章消息,晋王已率大军进入赵国。臣以为晋梁之间,必有一场大战,势所难免。
朱瑱(俯身看着他):晋贼去了赵国?李存勖何意?
李振:臣以为,李存勖是想趁机将赵国拉拢吞并。
朱瑱:啊?
李振:如果李存勖阴谋得逞,那么河朔之地,就只剩下三面受敌的燕国了。
朱瑱(坐正后冷笑):你绕了一个大圈子,原来是来为燕国做客了。
2、内 日 镇州州府
人物:周德威、李存勖、王镕
李存勖、周德威、王镕等人在议事。
周德威:大王,梁贼情形,如今已然明了:先是郢王朱友珪弑杀朱晃后篡位成功,又击杀信王朱友文,之后均王朱友贞得了尚让之助,攻入洛阳,杀死了郢王,自称梁帝。但他又忌惮郢王和信王在洛阳的余党,故此以开封为都城,拒不返回洛阳,同时还效法朱全忠称帝时改名朱晃,他也改名朱瑱。
李存勖:如此说来,梁贼内讧已经结束,说不定又要北上逞凶了。
王镕:正如大王所言,梁军如今大兵压境,总有十数万人,枣强屠城,足见梁贼凶残。赵国无力抗衡,况且又听闻燕军也已经南下!唉,寡人所谓保境安民,看来都是一番空谈。
李存勖:赵王何意?不妨明说。
王镕:大王莫如此称呼,王镕愧不敢当。如今之事,王某已经看清楚了,若是不投大王,百姓必然遭到荼毒,王镕便成了伤天害理之人!王镕此刻便将图书典籍献上,只望大王保全镇定百姓平安。
王镕一挥手,书吏们鱼贯而入,将镇定两州图册奉上。
李存勖(哈哈大笑):啊,摆在案上,摆在案上。
中军上前帮忙摆放。
周德威:王公不必悲哀,且先坐下再说。
李存勖(看看王镕,笑着):王公的确不必悲伤,寡人现在就宣布,赵国故地,仍置成德军,封你为成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周德威(连忙):恭喜王使相,贺喜,贺喜。
王镕:感谢大王提携,只是大王乃是晋王……
王镕话没说完,看看李存勖。
李存勖(挠挠头):哎呀,只是晋王,寡人只是晋王,封官的权力都不够啊。
周德威:大王不必懊恼,王使相拘于旧法而已。其实王使相,如今昭义军、魏博镇、云中并汾辽各州,都是晋王手下的节度使。即以前唐而论,大王也是守中书令,封你做成德军节度使,理所当然啊。
李存勖:是啊,王公,你觉得呢?
王镕:哎呀,看来是王某拘泥了。只是,若说谢恩,该当如何行礼呢?
李存勖(哈哈大笑):就如同周镇远所言,如今只是个守中书令,将来天子登基,王公再行谢恩就是。
王镕(连连作揖):臣明白,明白。
李存勖:王公,适才说梁军来了十万?
王镕:大王如此称呼,愧不敢当。
李存勖(笑):那么宽武且说,梁兵共有多少?赵兵又有多少?
王镕:大王,梁兵原来是王彦章统帅,如今又来了葛从周,两部合兵一处,共有十万之众。而我镇定两州,也还有马步军两万余,尽数交付大王驱逐梁贼,以便早日还枣强军民一个公道。
李存勖(点点头):如此说来,晋军赵军,合计也有七八万人马,虽然人数上还略有差距,但寡人与梁贼作战,向来惯于以少击众,以少胜多。这一次两国联军,已经是寡人拥有的最多人马了,可谓兵多将广啦。宽武放心,寡人立刻部署迎敌事项。
李存勖(对周德威):寡人生平最恨屠杀百姓,梁贼在枣强屠城,已经深深触犯了寡人之忌!此番杀敌,再勿留情,凡是梁贼,可杀死者绝不生擒!
王镕:大王既然已经任命王镕为成德军节度使,便莫再说这朱梁给的赵国名称也好。
李存勖(哈哈大笑):宽武言之有理,寡人口误,口误!
周德威(拱手):大王,尚有元行钦、郭威两路人马,平定汾辽之后,也在星夜赶来。这两路人马合起来,也有上万之众。
李存勖:真是的,算少了他两个。
王镕:可是大王,臣得知燕兵也已南下。
李存勖(冷笑):刘守光贪婪,寡人早在算中。告诉你宽武也无妨,寡人已经命大太保领了魏博兵前往迎击,保证燕兵进不了赵国。
王镕:大王算无遗策,臣甚是佩服。
周德威:只是不知大王准备把决战之地选择在何处?
3、内 日 汴梁大成殿
人物:李振、朱瑱、葛从周
李振:陛下,臣不敢为燕国做客。但是臣想请陛下了解到,晋军东进,吞并赵国北平国之后,必灭燕国,如此则河朔之地,尽归于晋。那时梁晋夹河对峙,天下之事危殆之极!即或这期间陛下肃清了内患,然而战略大局上,陛下却把一个偌大的先手让给了李存勖。
朱瑱(沉默了一阵,缓缓):那么,还是应该先破晋贼,再图灭赵?
李振:陛下高瞻远瞩,臣不及也。
朱瑱:朕虽然高瞻远瞩,但更担心那李存勖诡计多端,更兼有郭崇韬之流助纣为虐,若是决战不利,成了内忧外患一齐发作局面,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振:以臣所见,陛下当机立断,见机行事,此乃英明之主。知敌重兵所在而敢于迎战,此乃果敢雄毅。先皇帝之遗风,尽在陛下,又有何憾?何况王彦章之悍勇,陛下熟知,若更辅之以葛从周的智谋,何愁晋贼不破?晋贼破则王镕必然内附,陛下初登大宝便击破晋贼,兼并赵国,纵有几个楚王信王余孽,都知天命在此,谁还敢兴风作浪?
朱瑱(笑):李相所言有理!嗯,那么便该立刻部署进击晋贼军务。
李振:臣已经请来葛将军,就在殿外候旨。
朱瑱:葛将军来了?他可是平叛有功的老臣啊!速速请他进来。
内侍:宣葛从周上殿。
葛从周入殿,向朱瑱行礼。
朱瑱:葛将军,李相言称你有妙计可一股聚歼晋贼主力,你便可据实奏来。
葛从周:陛下,兵事诡也,焉有距敌千里便有锦囊妙计之事?臣之意,唯有给王彦章增兵,寻机决战。
朱瑱:通美见解,正合朕意。朕立即下诏,以葛从周为北路兵马招讨使,使王彦章、尚让分别为步骑兵两副招讨使。步军八万,马军两万,即刻北上一鼓击灭晋贼!
葛从周:臣谨遵圣谕。
4、内 日 镇州州府
人物:李存勖、周德威、王镕、元行钦
李存勖(微笑):寡人作战,从来不被敌人左右,此番亦是如此,既然朱瑱刚刚称帝,寡人何不去见见这个新梁帝?
周德威(吃了一惊):大王莫非要偷袭开封?
李存勖:不是偷袭,是奔袭!寡人如果奔袭开封,镇远,你觉得王彦章他们会怎么办?
周德威(笑):葛从周,王彦章,必将听命于大王,追踪官军而去,其计划全盘打乱,狼狈情状,不言而喻。
李存勖:是啊!既然如此,寡人便可选择有利地形,一举将他们击溃,那时梁国君臣,自保不暇,还顾得了刘守光吗?寡人计谋便是如此,先破梁军,再灭燕国。
王镕(连连拱手):大王用兵,果然神鬼莫测!以臣看来,这天下早晚都是归于大王的,王某愿牵马坠镫,永远追随大王。
周德威(兴奋):大王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攻入开封,一举扫平梁国,岂不快哉?
李存勖(微笑):镇远,你又把梁国看得太简单了。现在灭梁,时机还不成熟,咱们打破梁军之后,立即回师灭燕,从此与梁国形成对峙之势。现在立即出兵,目标开封。
周德威拱手:末将遵命。
李存勖(转向王镕):寡人会立刻派出快马,通报天下,邀约秦王、蜀王、闽王,组建讨梁同盟。此联盟建成,梁贼末日就到了。
王镕(连连点头):大王雄才大略,有大王相助,实乃我镇定百姓、不,是天下苍生之福啊。
元行钦(进入拱手):大王!臣已经将五千獒犬尽数带来,只待上阵,必令梁军心胆俱裂,大败而逃。
李存勖:行钦来的好快!不知郭文仲到哪里了?
元行钦:辽州至此路近,汾州却要远些。不过估计文仲也快要到了。
李存勖(哈哈大笑):甚好,此番你二人兵不血刃,斩杀张鄂李瑭二贼,为六兄七兄报了仇,寡人闻讯之后,甚是喜悦。如今你又带来五千獒犬,比柏乡之战时,又有扩大。速速部署犬军,让梁贼吃个苦头。
元行钦:不过听梁贼再次增兵,命尚让率领五千兵前来助阵。
周德威:尚让也来了?
李存勖:镇远不觉得吗,遇到了尚让,那可是咱们晋国的福分呢!上次柏乡大战,若无他统帅梁军,怎会大胜?
王镕:大王既然胸有成竹,是要明日出兵吗?
李存勖(看看他):宽武,寡人与你一天时间,将成德军尽数集中起来。嗯,寡人也去与潞妃商量一下。
李存勖刚刚走出门,又停住脚步。
李存勖:镇远,寡人这个和平收土的法子,可还使得?
周德威:大王高明。
李存勖:虽然河中得而复失,然而如今汾辽两州,还有王公的镇州,不都前来归附了吗?
周德威:大王,恕臣直言,若无雄师为后盾,这三处要想和平收土,也自不易。
李存勖:只有北平国一处了。五处地盘,尚差王处直一处。
王镕:大王,王处直那厮,一向依附朱贼,臣还指望大王奋神威一举扫灭。若他也和平投靠大王,臣恐难以与他同殿为臣。
李存勖:是否用兵北平国,那可是要看他是否识得天命知晓进退!寡人非不能战、是不欲战,不欲无辜百姓因兵祸而家破人亡!宽武与他虽是宿敌,但他若肯归降,还望宽武不念旧恶啊。实在不行,寡人亲自给你们做个和事佬如何?
王镕:大王,非是臣心胸狭窄,只是……
李存勖(打断):好啦,目前要点,乃是击破梁贼,为枣强百姓复仇!是否扫平北平国,且待此战之后,宽武以为如何?
王镕:臣唯大王马首是瞻。
5、外 日 梁军营地
人物:葛从周、尚让、王彦章
葛从周、尚让、王彦章三人并辔立于高岗。
葛从周:此地离镇州,不过八十里地,明日便可与李存勖决战。
尚让:我大军势如破竹,攻克武强、枣强,现在李存勖、王镕必定慌作一团,末将请领兵一万,堵截他们向西逃窜路线,不知使相以为如何?
王彦章:李存勖向来用兵狡诈,端的不容小觑,尚将军莫非过于乐观?
尚让:王铁枪,你如今怎么没了那种横扫千军的气概?反而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大军如飓风如雷霆而来,李存勖兵微将寡,如何抵挡?他不逃跑,还待怎地?
小校(策马来报):大将军,晋兵南下。
葛从周(吃了一惊):南下?李存勖待去何处?
王彦章:糟了,他不会去偷袭汴梁吧?
尚让:除非他发疯了,否则怎敢长驱汴梁?
葛从周(面沉如水):这种胆大包天的计划,正好符合李存勖的用兵风格。如今全国精兵都在此地,他若是直扑汴梁,正所谓防不胜防!
尚让:若是官军即刻追击,李存勖又岂能得逞?
葛从周:若是王镕趁机从后掩袭,又当如何?
尚让:官军十万之众,岂怕区区赵军。
王彦章:赵军故不足惧,但是官军人心思归,士气低落,王镕从后追击,实在麻烦。使相何不给刘守光修书一封,命他南下攻击赵国,赵军被牵制,必然无所作为。
葛从周:只是官军即刻就要出发,却等不得燕军行动了。
尚让:不如分兵两路,使相与王铁枪先行,尚某率军掩护。
葛从周:此法倒也使得,只是要拜托尚将军了。
尚让:使相不必客气,将军之事,即国家之事。末将这就引兵前去断后。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