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3056
成片时长:约44分钟
阅读:2032
发表:2022/8/22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41集
1
…
40
41
42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9、外 日 幽州城 冯道说嘉禾,暗藏气节
人物:李存勖、张承业、冯道、郭崇韬
李存勖一行人来到那片被糟践的麦田前。
李存勖:刘守光这厮好生惫懒,为了毁掉嘉禾,竟然糟践了这么好一片麦田。
张承业看看冯道。
冯道(上前):大王,都是百姓们哄传,这一禾九穗,乃是极大的吉兆。臣不合也对刘守光说过,后汉时光武帝便是得了这吉兆,后来兴复汉室。
李存勖:对啊,是有这么回事,他阿耶是叫做刘延吧?便以此为名,故光武帝讳个秀字。你没错嘛。
冯道:大王,臣听光武帝父亲好像叫刘钦吧?
李存勖看了他一眼,哈哈一笑。
李存勖:不过,可道啊,寡人如今也想兴复唐室,叵耐刘守光却将嘉禾践踏,那么这吉兆究竟还有没有呢?
冯道:大王,外臣以为天降吉兆,乃是天人感应之象。人君有道,以仁政治国,以礼乐教化,至天下归仁,人心皆顺,则洋洋感于天心,自然降下嘉禾。故本朝太宗皇帝有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方今天下大乱,大王若能齐之以礼,安邦治国,发展农耕,则这嘉禾之兆,已经得到实现,又何须在意能否亲眼看见一禾九穗的嘉禾?刘守光虽然毁灭了嘉禾,但是却改变不了大王施行仁政的志向,当然也改变不了大王一统天下、兴复唐室的雄心啊。
李存勖(哈哈大笑):可道,你真是可道啊。寡人听你所言,也就是你那个‘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之意嘛。寡人改上一改,改成‘但知行好事,不必寻吉兆’,你觉得如何啊?
冯道(笑):大王之句,乃是王者之言。冯道之句,乃是庶民之语。两者相差何啻万里,又何必问?
李存勖(笑着对郭崇韬):安时,寡人破幽州后,虽未擒得刘逆父子,但得了长乐公,更胜于擒贼得地。
郭崇韬:大王如此重视人才,定然天下归心。
李存勖(点头笑着对冯道):好,寡人依卿所言,不纠缠这吉兆啦。
李存勖纵马离开。
郭崇韬、冯道等人纷纷跟随而去。
张承业落后,向小湖蔑策马而去。
张承业:都统。
小湖蔑(看看他):老头,我只是副都统,齐纳都统,已经战死了。
张承业(笑了笑):既然齐纳都统已经战死,这契丹直的都统,岂不是就会落在将军身上了?
小湖蔑(笑):你是在算命吗?不过说的佷不错。
张承业:将军升为都统,如今只待王后娘娘指定,贵妃娘娘必定同意。
小湖蔑:晋国王后吗?她会指定我做都统吗?
张承业(笑):此事虽然不难,只是有个蹊跷。道路之上,不方便说,将军如果不弃,咱们寻个酒家,慢慢说来,如何?
小湖蔑:喝酒?你恐怕喝不过我。
张承业:咱家这里倒是有两瓶剑南的烧春。
张承业取出酒给小湖蔑看。
张承业:不过主要是请将军品尝,咱家不过是陪将军聊聊这都统的位置。
小湖蔑笑着:好,好,喝酒好,都统也好。去哪里喝?
张承业:将军随咱家来。
10、内 日 阴阳洞
人物:刘栋、叶娘温、齐富、马贵
刘栋(走了过来):叶小娘子。
叶娘温:刘兄怎地来了?
刘栋:末将寻思了一回,觉得既然石壁走不通,那么掘宝之路,想必就是在脚下。末将准备让一伙士兵过来,每级石阶都去仔细勘察,不定哪一层石阶是空心的,掘开石阶,便又有了路径到达藏宝之处。
齐富(笑):校尉这法子想来不错的,小的便也觉得,这些石阶,必有古怪。
刘栋:怎地,你也觉得是这样吧?
齐富:校尉算度英明,小的只是想了,却不敢说。
刘栋:想到便能说,如今大家齐心协力,方能找到宝藏献给朝廷,陛下还不知会如何恩赏我等呢。
叶娘温:刘校尉这法子不妥。
刘栋:为何?
叶娘温:这石头门环能够旋转,应该就是宝藏所在。只是不知密诀,不得入内。
刘栋笑了:这倒不打紧,既然小娘子觉得这石门才是正路,待末将去把军汉们召集来,大家用力挖掘,不信这石门挖不开。
齐富:正是,咱们几百个弟兄,不信挖不开一个石头门。便是铜铸铁浇的门,也要挖个粉碎。
马贵:校尉,是否现在就去通知儿郎们都过来?咱们人多力量大,必然能找到那个进口。
刘栋:不可无礼,此事需要听叶小娘子吩咐。
刘栋(向叶娘温):叶小娘子,你看如何?
叶娘温:既然你们都觉得蛮力可用,那也不妨试试。不过,刘校尉,我劝你一是要派人远远巡哨出去,一旦晋王也来上方山,咱们不至于被人家一网打尽。二是找找那个张恒,奴家总是觉得他会躲在暗处谋算咱们。
刘栋:小娘子真是个女诸葛,这般算计周全,看来这批宝藏必定会被咱们掘出,如此交给朝廷,呵呵,刘某定然飞黄腾达,那时候,你们也都大有好处。
军汉们都笑起来。
11、外 夜 幽州街头 李晟珽被杀
人物:李晟珽、小湖蔑
李晟珽独自一人走在街上,忽然马蹄声响,李晟珽连忙闪在一旁,原来是小湖蔑纵马过来。小湖蔑勒住战马。
小湖蔑:你这家伙,是李郎君吧!对,就是你。
李晟珽:阁下何人?哦,你是契丹直的……
李晟珽想不起小湖蔑的名字,思索。
小湖蔑(恶狠狠):我问你,你为什么阻挡我做都统?
李晟珽(诧异):阻拦你做都统?什么都统?
小湖蔑(一刀将他砍倒):什么都统?去问你们的阎王爷!
李晟珽(挣扎):将军,你误会了!
小湖蔑下马给李晟珽补了一刀。
小湖蔑(自语):太丢脸了,居然一刀没杀死你!幸好没人看见。
小湖蔑踢踢李晟珽的尸身,上马离开。
李晟珽死不瞑目,鲜血流了一地。
12、外 日 幽州山中 刘仁恭父子重逢
人物:刘仁恭、刘守光、李小喜
刘仁恭在一块山石上休息,李小喜跑了过来。
李小喜:禀告太上皇,皇上就在前边小村子里面恭候大驾。
刘仁恭(哼了一声):你那狗屁皇上,如今还剩多少人马?
李小喜(赔笑):这个,太上皇您老移驾过去瞅瞅,不就都知道了嘛。
刘仁恭:若他兵马还没我的多,便该他过来拜见阿耶!岂有此理,倒要阿耶去见他?莫非他还端着那什么皇上的臭架子?
此时左右前后的燕军都跪倒口呼万岁,刘仁恭抬眼去看,原来刘守光来了。
刘守光(淡淡):都平身吧。
刘仁恭(一口痰啐在地上):什么时候了,还摆着皇帝的谱。
刘守光:那你呢?摆着太上皇的谱,不肯来见朕!莫非你忘了,若非有朕,哪有你这太上皇?
刘仁恭:若无阿耶,怎会有你这逆子?
李小喜(连忙笑着):皇上,太上皇,你们父子重逢,该当……
刘守光:住嘴!朕给他五百精兵救了他性命,叵耐这老朽反而不知感恩。
刘仁恭:胡说。若非有这地道,五千兵也自休了。
刘守光(笑):没想到你还真在东直门修了这么长一条地,哎,你这刘窟头的诨号,果然名不虚传。
刘仁恭(没有理睬他,四下观看):原来你成了个光杆皇帝?
刘守光(一指刘仁恭身后的兵马):怎会是光杆皇帝,这些不都是朕的兵马?
刘仁恭:城破之时,若非阿耶救他们至此,此刻哪有一兵一卒!你伐赵时带的六万大军呢?
刘守光(生气):你说这话便是个不晓事的!如此大战,岂能不折损兵马!你说程阳庚回援幽州,带了多少兵马?再者朕轻骑突围,带出的不过数百精骑。如今你却找朕讨六万人,真是可笑,糊涂!
刘仁恭(不理刘守光):李小喜,问小畜生如今还有多少兵?
刘守光(负气):李小喜!告诉刘窟头,如今合兵一处,也就六七百人。
刘仁恭(气急败坏):六七百人!亏得你说!阿耶创业不易,如今却被你卖了个干净!
刘守光(问李小喜):怎地城就破了?
李小喜:晋兵原本打不开幽州的,只是冯道献了城,率文武百官迎接,李存勖这才得以进入幽州。
刘守光:背主逆贼!朕当初怎么留了他这条性命?
刘仁恭(回头看看):哼,若非你忤逆不孝,晋贼又岂能得手?
刘守光:莫说这些废话,你当年经营幽州,还不如朕呢。
李小喜(连忙插话):皇上,太上皇,如今不必争执,只待到了上方山,便好复仇。
刘守光:怎知李存勖必去上方山?
刘仁恭:阿耶见多识广,晋王小儿,所谓谋划,岂能逃出朕的手掌。
刘守光:倒也罢,若果然擒得住晋王,挖得出宝藏,朕情愿退位东宫,如何?
刘仁恭(笑):你倒是算得好账。
刘守光:莫非你容不得朕?
刘仁恭(揶揄):你是大燕皇帝,谁敢不容你。
李小喜:皇上,你俩怎么又杠上了?奴婢之见,如今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先将晋贼之祸平息呀。将来这燕国,不论归谁,总之皇上与太上皇,才是燕国之君嘛。
刘仁恭:枉自你称帝,居然见识还不及一个奴婢。
刘守光:若论见识,也不见你有何长处。
刘仁恭:罢了,罢了,气煞朕了。
李小喜:皇上,太上皇,您两位都是英主,何必争执?奴婢之见啊,不妨捐弃前嫌,协力抗晋,不知两位皇上以为如何?
刘仁恭:朕自然会以大局为重。叵耐小畜生见识短浅。
刘守光:朕不与老朽一般见识,咱们到了上方山,大展拳脚便是。这些禁军,都是朕精心挑选的精锐,必不负朕。只是不知张奎所部如何了?
刘仁恭:张奎那头,只须见了朕的亲笔信,自然俯首帖耳。
李小喜:那太上皇,是否奴婢现在就伺候文房四宝?
刘仁恭手指前方:前头有处庄院,到了那厢,却好说话。
人物:李存勖、张承业、冯道、郭崇韬
李存勖一行人来到那片被糟践的麦田前。
李存勖:刘守光这厮好生惫懒,为了毁掉嘉禾,竟然糟践了这么好一片麦田。
张承业看看冯道。
冯道(上前):大王,都是百姓们哄传,这一禾九穗,乃是极大的吉兆。臣不合也对刘守光说过,后汉时光武帝便是得了这吉兆,后来兴复汉室。
李存勖:对啊,是有这么回事,他阿耶是叫做刘延吧?便以此为名,故光武帝讳个秀字。你没错嘛。
冯道:大王,臣听光武帝父亲好像叫刘钦吧?
李存勖看了他一眼,哈哈一笑。
李存勖:不过,可道啊,寡人如今也想兴复唐室,叵耐刘守光却将嘉禾践踏,那么这吉兆究竟还有没有呢?
冯道:大王,外臣以为天降吉兆,乃是天人感应之象。人君有道,以仁政治国,以礼乐教化,至天下归仁,人心皆顺,则洋洋感于天心,自然降下嘉禾。故本朝太宗皇帝有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方今天下大乱,大王若能齐之以礼,安邦治国,发展农耕,则这嘉禾之兆,已经得到实现,又何须在意能否亲眼看见一禾九穗的嘉禾?刘守光虽然毁灭了嘉禾,但是却改变不了大王施行仁政的志向,当然也改变不了大王一统天下、兴复唐室的雄心啊。
李存勖(哈哈大笑):可道,你真是可道啊。寡人听你所言,也就是你那个‘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之意嘛。寡人改上一改,改成‘但知行好事,不必寻吉兆’,你觉得如何啊?
冯道(笑):大王之句,乃是王者之言。冯道之句,乃是庶民之语。两者相差何啻万里,又何必问?
李存勖(笑着对郭崇韬):安时,寡人破幽州后,虽未擒得刘逆父子,但得了长乐公,更胜于擒贼得地。
郭崇韬:大王如此重视人才,定然天下归心。
李存勖(点头笑着对冯道):好,寡人依卿所言,不纠缠这吉兆啦。
李存勖纵马离开。
郭崇韬、冯道等人纷纷跟随而去。
张承业落后,向小湖蔑策马而去。
张承业:都统。
小湖蔑(看看他):老头,我只是副都统,齐纳都统,已经战死了。
张承业(笑了笑):既然齐纳都统已经战死,这契丹直的都统,岂不是就会落在将军身上了?
小湖蔑(笑):你是在算命吗?不过说的佷不错。
张承业:将军升为都统,如今只待王后娘娘指定,贵妃娘娘必定同意。
小湖蔑:晋国王后吗?她会指定我做都统吗?
张承业(笑):此事虽然不难,只是有个蹊跷。道路之上,不方便说,将军如果不弃,咱们寻个酒家,慢慢说来,如何?
小湖蔑:喝酒?你恐怕喝不过我。
张承业:咱家这里倒是有两瓶剑南的烧春。
张承业取出酒给小湖蔑看。
张承业:不过主要是请将军品尝,咱家不过是陪将军聊聊这都统的位置。
小湖蔑笑着:好,好,喝酒好,都统也好。去哪里喝?
张承业:将军随咱家来。
10、内 日 阴阳洞
人物:刘栋、叶娘温、齐富、马贵
刘栋(走了过来):叶小娘子。
叶娘温:刘兄怎地来了?
刘栋:末将寻思了一回,觉得既然石壁走不通,那么掘宝之路,想必就是在脚下。末将准备让一伙士兵过来,每级石阶都去仔细勘察,不定哪一层石阶是空心的,掘开石阶,便又有了路径到达藏宝之处。
齐富(笑):校尉这法子想来不错的,小的便也觉得,这些石阶,必有古怪。
刘栋:怎地,你也觉得是这样吧?
齐富:校尉算度英明,小的只是想了,却不敢说。
刘栋:想到便能说,如今大家齐心协力,方能找到宝藏献给朝廷,陛下还不知会如何恩赏我等呢。
叶娘温:刘校尉这法子不妥。
刘栋:为何?
叶娘温:这石头门环能够旋转,应该就是宝藏所在。只是不知密诀,不得入内。
刘栋笑了:这倒不打紧,既然小娘子觉得这石门才是正路,待末将去把军汉们召集来,大家用力挖掘,不信这石门挖不开。
齐富:正是,咱们几百个弟兄,不信挖不开一个石头门。便是铜铸铁浇的门,也要挖个粉碎。
马贵:校尉,是否现在就去通知儿郎们都过来?咱们人多力量大,必然能找到那个进口。
刘栋:不可无礼,此事需要听叶小娘子吩咐。
刘栋(向叶娘温):叶小娘子,你看如何?
叶娘温:既然你们都觉得蛮力可用,那也不妨试试。不过,刘校尉,我劝你一是要派人远远巡哨出去,一旦晋王也来上方山,咱们不至于被人家一网打尽。二是找找那个张恒,奴家总是觉得他会躲在暗处谋算咱们。
刘栋:小娘子真是个女诸葛,这般算计周全,看来这批宝藏必定会被咱们掘出,如此交给朝廷,呵呵,刘某定然飞黄腾达,那时候,你们也都大有好处。
军汉们都笑起来。
11、外 夜 幽州街头 李晟珽被杀
人物:李晟珽、小湖蔑
李晟珽独自一人走在街上,忽然马蹄声响,李晟珽连忙闪在一旁,原来是小湖蔑纵马过来。小湖蔑勒住战马。
小湖蔑:你这家伙,是李郎君吧!对,就是你。
李晟珽:阁下何人?哦,你是契丹直的……
李晟珽想不起小湖蔑的名字,思索。
小湖蔑(恶狠狠):我问你,你为什么阻挡我做都统?
李晟珽(诧异):阻拦你做都统?什么都统?
小湖蔑(一刀将他砍倒):什么都统?去问你们的阎王爷!
李晟珽(挣扎):将军,你误会了!
小湖蔑下马给李晟珽补了一刀。
小湖蔑(自语):太丢脸了,居然一刀没杀死你!幸好没人看见。
小湖蔑踢踢李晟珽的尸身,上马离开。
李晟珽死不瞑目,鲜血流了一地。
12、外 日 幽州山中 刘仁恭父子重逢
人物:刘仁恭、刘守光、李小喜
刘仁恭在一块山石上休息,李小喜跑了过来。
李小喜:禀告太上皇,皇上就在前边小村子里面恭候大驾。
刘仁恭(哼了一声):你那狗屁皇上,如今还剩多少人马?
李小喜(赔笑):这个,太上皇您老移驾过去瞅瞅,不就都知道了嘛。
刘仁恭:若他兵马还没我的多,便该他过来拜见阿耶!岂有此理,倒要阿耶去见他?莫非他还端着那什么皇上的臭架子?
此时左右前后的燕军都跪倒口呼万岁,刘仁恭抬眼去看,原来刘守光来了。
刘守光(淡淡):都平身吧。
刘仁恭(一口痰啐在地上):什么时候了,还摆着皇帝的谱。
刘守光:那你呢?摆着太上皇的谱,不肯来见朕!莫非你忘了,若非有朕,哪有你这太上皇?
刘仁恭:若无阿耶,怎会有你这逆子?
李小喜(连忙笑着):皇上,太上皇,你们父子重逢,该当……
刘守光:住嘴!朕给他五百精兵救了他性命,叵耐这老朽反而不知感恩。
刘仁恭:胡说。若非有这地道,五千兵也自休了。
刘守光(笑):没想到你还真在东直门修了这么长一条地,哎,你这刘窟头的诨号,果然名不虚传。
刘仁恭(没有理睬他,四下观看):原来你成了个光杆皇帝?
刘守光(一指刘仁恭身后的兵马):怎会是光杆皇帝,这些不都是朕的兵马?
刘仁恭:城破之时,若非阿耶救他们至此,此刻哪有一兵一卒!你伐赵时带的六万大军呢?
刘守光(生气):你说这话便是个不晓事的!如此大战,岂能不折损兵马!你说程阳庚回援幽州,带了多少兵马?再者朕轻骑突围,带出的不过数百精骑。如今你却找朕讨六万人,真是可笑,糊涂!
刘仁恭(不理刘守光):李小喜,问小畜生如今还有多少兵?
刘守光(负气):李小喜!告诉刘窟头,如今合兵一处,也就六七百人。
刘仁恭(气急败坏):六七百人!亏得你说!阿耶创业不易,如今却被你卖了个干净!
刘守光(问李小喜):怎地城就破了?
李小喜:晋兵原本打不开幽州的,只是冯道献了城,率文武百官迎接,李存勖这才得以进入幽州。
刘守光:背主逆贼!朕当初怎么留了他这条性命?
刘仁恭(回头看看):哼,若非你忤逆不孝,晋贼又岂能得手?
刘守光:莫说这些废话,你当年经营幽州,还不如朕呢。
李小喜(连忙插话):皇上,太上皇,如今不必争执,只待到了上方山,便好复仇。
刘守光:怎知李存勖必去上方山?
刘仁恭:阿耶见多识广,晋王小儿,所谓谋划,岂能逃出朕的手掌。
刘守光:倒也罢,若果然擒得住晋王,挖得出宝藏,朕情愿退位东宫,如何?
刘仁恭(笑):你倒是算得好账。
刘守光:莫非你容不得朕?
刘仁恭(揶揄):你是大燕皇帝,谁敢不容你。
李小喜:皇上,你俩怎么又杠上了?奴婢之见,如今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先将晋贼之祸平息呀。将来这燕国,不论归谁,总之皇上与太上皇,才是燕国之君嘛。
刘仁恭:枉自你称帝,居然见识还不及一个奴婢。
刘守光:若论见识,也不见你有何长处。
刘仁恭:罢了,罢了,气煞朕了。
李小喜:皇上,太上皇,您两位都是英主,何必争执?奴婢之见啊,不妨捐弃前嫌,协力抗晋,不知两位皇上以为如何?
刘仁恭:朕自然会以大局为重。叵耐小畜生见识短浅。
刘守光:朕不与老朽一般见识,咱们到了上方山,大展拳脚便是。这些禁军,都是朕精心挑选的精锐,必不负朕。只是不知张奎所部如何了?
刘仁恭:张奎那头,只须见了朕的亲笔信,自然俯首帖耳。
李小喜:那太上皇,是否奴婢现在就伺候文房四宝?
刘仁恭手指前方:前头有处庄院,到了那厢,却好说话。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