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34762
成片时长:约116分钟
阅读:23
发表:2025/8/28
都市,农村,家庭
电影剧本
假如我是县委书记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老杜:想法倒是好,但这需要花费多少钱。
李想:钱嘛,这个可以想想办法啊。
9、中午 山上 外
老杜:(到了山顶,老杜气喘吁吁样,双手撑腰)终于爬到山顶了。不过,放目远眺,这儿的感觉还真不错,虽然没有登泰山的一览众山小,但四处是田野、河流、湖泊,倒也有点仙境。有山有水是个宝地哦。水是灵动的东西,这儿资源丰富。
李想:是、是的。老领导,累了吧?
老杜:累。老了,爬山累多了。来,找个干净的地方吃饭。
李想:吃饭!哪儿有?就是点外卖也没人能送到这儿啊。
老杜:你看,这里不是吗。(从包里取出几个盒子)坐到石头上吃饭,这儿有烧鸡、米饭,还有牛肉酱,不错吧。
李想:杜组长,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一手准备。
老杜:你们年轻人哪能想得这么周到。我们年轻时到下面考察,经常这样做的。那时条件比现在差多了。
李想:谢谢,谢谢领导。哎呀,我都闻到肉香味了。
老杜:来,一人一份。早上来之前我就让人准备好了。还有一人一瓶矿泉水,一瓶牛肉酱。这个比起在饭店吃还实惠吧。
李想:组长,您这么朴素作风令人敬佩,反正我是敬佩了。
老杜:(笑笑)这要是在战争年代已经是丰盛的午餐喽。现在人啊,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看看,我们一路走来,多少荒地,这要是利用起来要打多少粮食。
李想:(一边吃着盒饭)是。我们富康县之所以穷,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可能因为这些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开发、经济也特落后。现在工价高,开发荒山荒地的话算下来不划算。
老杜:只要下决心去做,办法总会有的。现在说是困难,哪有解放初期困难。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创造积极性嘛。我们下午到村里走走,听听农民的意见和诉求;看看特困户,五保老人的生活现状。看看怎么回去帮他们解决困难。
李想:好的,组长。
10、下午 村队组 内
一组镜头
在农民家里了解农民的种田、养殖等情况;了解村里的干部情况。
在五保老人家中了解乡村的待遇,倾听他们的建议。
在特困户家中看了现状,了解当地政府部门和村里的补贴等情况。
11、夜 老杜房间 内
李想他们回到宾馆时,富康县城已经是灯火通明。老杜他们召开一天的总结报告。
老杜:(神情严肃地说)今天你们也都看到了,农村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从农民的经济状况到村里干部的作风问题,从五保老人的待遇情况到特困户的补贴落实问题,每一项都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整理清楚,带回省里汇报。
李想:我们今天和不少村民交流,他们对村里的现状有很多不满。比如一些村干部不作为,对村里的水利设施、荒地利用等问题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还有一些补贴政策,到了村里就变了味,真正需要的人拿不到。
吴子瑜:我们除了发现上述问题外,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村里的危房比较多,而且还住着人。据村民反映,每到下大雨,屋内到处漏雨,积水也很多,家具、甚至床上都漏雨,简直不好住人了。修缮如今匠人工资高,他们靠种田、养鸡养猪啥的也积余不了多少钱。
常青:村部没有像样的企业,有些有劳动力的适龄人员也找不到工作,一家人就靠这点土地也仅仅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老杜:(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对。我们这次调研就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哪些是短期可以解决的,哪些需要长期规划。同时,我们也要和富康县的领导们沟通,让他们重视这些问题,共同努力解决。
李想:我建议,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从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比如清理农村的垃圾、疏通水渠等,让村民们看到我们的行动,增强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老杜:(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建议很好。我们要让村民们感受到我们是真心为他们办事的。另外,对于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一定要严肃处理,给村民们一个交代。
随后,大家开始分工合作,对调研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析。但他们有信心通过这次调研,为富康县找到一条脱贫的道路。
12、夜 李想房间 内
李想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脑子里象电影一样过他和老杜一起调查的情况。
闪回
一组镜头
村委会办公室座谈会,农民衣服很旧,反映问题时的无奈以及对村干部的畏惧。
走访乡镇企业,工人的不规范着装,没有统一工作服,机器老旧。
走访街道,垃圾上苍蝇乱飞,垃圾传出恶臭好远。
李想起身打开电脑,写文章。写完文章,李想哈欠连连。
独白
李想:(伸起懒腰)终于写完了,太困了,睡觉,明天还要出发呢。
13、日 郭书记办公室 内
郭书记看着省党报,头版头条的文章深深吸引着他。这是一篇李想在省党报发表的重要调研文章《富康县如何脱贫脱困走出低谷:改变干群作风兴办企业、搞规模副业是根本》。
郭书记放下报纸,背靠在椅子上深思。
独白
郭书记: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一针见血,既摆明了事实问题,又指出问题该如何解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在哪。这个李记者的确是个很优秀的记者,如果我们富康县有好多这样的人才就好了。人才决定一切,人定胜天,只有人才才能改变命运,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啊。老杜他们要回省里了,希望省里这次能拉我们一把,我们富康县才有翻身的机会。
14、早上 宾馆门口 外
李想和郭书记、常县长一起送老杜他们。
老杜:(跟大家一一握手告别)期待下次来富康县我能看到富康县的大变样,看到富康县人民的脸上灿烂笑容!
郭书记:我们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听从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努力完成目标任务。
老杜:好,有郭书记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多了。李想记者作为富康县的儿子,留下来帮助你们开展工作,希望富康县委政府多为他创造条件,极大发挥他的智慧和能力,使富康的明天充满活力。
常县长:李想同志最近有关我们富康县的报道写得很好,我们相信他的才干,也一定会给李记者创造条件,为富裕富康县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请省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望,众志成城,把我们富康建设得更好!另外,调研组的那份内参我们也看了,我和郭书记也交流过了,我们向省里检讨,是我们以前工作做得不够,我们下决心一定会彻查解决这些问题。
老杜:好!好!富康有你们这样的书记和县长,有李理这样的青年才俊,富康的未来就会大有希望啊。好了,你们都请留步。(老杜走了两步又回头走到李想面前,双手握住李想的手语重心长说。)李想啊,你留下来要好好干,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李想:谢谢领导关心。为了家乡,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老杜:好,我走了!保重!
老杜回身上了轿车。车启动,老杜和吴子瑜以及常青分别在车两侧连连向大家挥手告别。
郭书记、常县长和李想直到老杜的车驶出宾馆大院然后消失了才往回走。走了几步,郭书记停住了脚步对李想说。
郭书记:李记者,为了日后便于我们交流、研究工作,你要不搬到我们县委去办公。另外,我们回去安排一下你的住房,这样,你就可以安心留在我们富康县大干一场了。
李想:好啊!多谢郭书记关照!
15、日 李想家里 内
李想:(饭桌上,李想和父母一起吃着早饭)妈,我这几天一直和省调研组的同志在咱县搞调研,所以也没时间回来看看。
李想妈:儿子,也不打个电话回来。省里的领导来到咱县,你也不请回来招待招待。我们要是知道,买点土特产给他们带回去也好啊。
李想:不用,妈。领导这次来我们县,一是有人编童谣传到了省领导耳里,引起了省领导重视;二是每年省里都会收到许多来自我们县的举报投诉;而且我们县经济发展落后在全省倒数,所以这次省里决定派我们下来摸清情况、找原因,帮助我们富康县解决问题,解决我们富康县的百姓困难,帮助我们富康县发展、摘掉贫困帽子。
李想爸:省里是应该重视了,再不重视,我们县都成什么样子了。
李想妈:儿子,趁热吃,妈给你做了油葱摊烧饼、糖摊烧饼,都是你喜欢吃的。
李想:(李想各夹了一块吃着)妈,老好吃了,脆脆的,很香很甜,比山东的煎饼好吃多了。
李想妈:这个烧饼只有咱们的锅能做,需要小火、文火烤铁锅。火大了会烧饼焦,火小了,面粘锅,不硬。你城里的舅舅舅妈每次来我家啥都不想吃鱼肉啥的,就爱吃妈做的摊烧饼。所以,你们这次领导要是来咱家,妈也做这么好吃的摊烧饼招待他们。
李想:好吃。妈,这次我要留在我们县一段时间了。作为富康人,富康县的情况如此糟糕,我在报社也没面子,所以这次回来决心要帮家乡发展,带领家乡人民富起来。
李想爸:家乡人复杂,儿子这要得罪人的。
(闪回)
老杜:你要以家乡为根据地开展工作好,比较顺利。
老杜:你留下来好好干,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李想:爸,得罪人是难免的,只要以后带领大家富裕了,乡亲们也就理解了。所以,你们要支持儿子的工作,做好带头榜样。有省里、市里领导支持,我更有信心和底气帮助家乡发展好。家乡养育了我,我也应该回来回报家乡,把家乡建设好,壮大富裕起来!
李想妈:儿子,我们支持你。
李想:妈,爸,谢谢你们!
16、日 组长家 内
组长封一兵得知李想回来,打电话报告到村长宋燕燕那儿。
封一兵:村长,李如海的那个在省报当记者的儿子回来了。
宋燕燕:从今开始,监视李记者行动,特别是向他告状或反映情况的人要都查清楚,阻止他们说不利于村的话、做不利于村的事。如果有我们村的负面报道,那对我们的影响就大了。
封一兵:请村长放心,我们安装了监控,并用远程望远镜窥视他家的一切。只要他一出门,我们就会知道他去哪个方向,做什么了。我们也会派靠心的人跟踪他在村里的一切。
宋燕燕:各处有我们的眼线,估计他有什么动静也瞒不了我们。他就是位置再高,只要在我们地盘上,就逃不出我的手心。
封一兵:放心,村长。
宋燕燕:(电话给村治安管理员、网格员)听说省领导要来我们县抽查,你们要对外来人员密切关注,一有情况随时汇报。
张明:(村治安管理员)好的,村长。
17、日 家 内
李想动员叔叔婶婶。
李想:今天请叔叔婶婶来,主要想请你们支持我在富康县的工作。省里派我驻扎富康县,是希望我们富康县能够脱贫脱困,能够富裕起来。可是,长期的腐败现象导致了百姓的懒惰,导致了人们的盲目金钱观。可以说,农民们的金桥观并没有错,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我们不能吃好、住好、穿好、行好。现在富裕的地方家家有汽车了,有的家庭甚至有几部车,但我们这儿的农民们,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好,更谈不上家家有汽车了。现在大环境不好,尤其是疫情之后,各行各业都难赚钱了。但难赚钱我们就要想办法赚钱。我们不能光靠贷款过日子,要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有人说,我们老百姓哪有什么能量?有的。我们有力气、有时间,能干活就是能量。但政府不给钱,我们光有能量有什么用?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思想,把我们的能量利用起来,不能白白浪费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能量转化为投资。比如说,我们做一天工多少钱,虽然现在人家不能给我们钱,但我们可以把劳动天数换算为钱来投资。只要以后我们参与的事项赚钱了,我们就可以拿分成。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发家致富,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做,即使这种变相的股份合作失败了,我们也没多大损失。但成功了呢,我们就可以长久获利,一劳永逸,有什么不好?我回来看到家乡还这么穷,在外也挺没有面子的,所以这次决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我更希望家族、亲朋好友、邻居们能够支持我、理解我,也希望你们先富裕起来,做个榜样,再推动其他人家富裕起来,发扬我们的阳光事业,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做对国家、社会、当地政府有贡献的人。
婶婶:想儿,你不是村官,这村里的事能做得了主吗?不要到时时间和力气都花了,吃力还不讨好。村里把产品卖了,赚了钱还没有我们的好处。
李想:婶婶,这个你放心,虽然我现在只是记者,可是是省党报的一名记者,村里对于我们的建议不会不考虑的。
叔叔:你回来我们全力支持你的工作,可你婶子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虽然你在省里工作,我也知道记者有权过问下面的问题,在报纸,电视台,电台里也知道经常有人投诉,主持人、记者当场打电话采访核实,好多问题确实在你们媒体过问下很快就解决了,可是被投诉的人,被投诉的单位领导都会不愉快,怀恨投诉人,也会千方百计阻止主持人、记者。尤其是村干部,一旦被曝光丑事了,上面批评,可能还会丢饭碗,所以恐吓、谋害主持人、记者的事都有可能会发生。你不知道这些村干部多欺负人,甚至有些事做绝了,简直是无法无天。听说过去有个记者下来采访,可能也是人家上访后下来采访调查的,后来村里把人家押在村小屋,关在里面搜查、打骂,随后强行签字不曝光才肯放人走。那个上访的陈老汉不知道被人家偷偷打了多少次,派出所也过问不了。上访到上面,上面也是敷衍了事,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呢。人家上头有人阻拦,官官相护,只要有人下来查,很快就会有人通风报信给村里,很快村里干部就知道了。
李想:叔,这个不要担心。这次省调研组下来调查,也是下了决心的。如果证据充分,不管多大的官也会被处理。再说我是省党报的记者,又是本地长大的,他们应该不会这么肆无忌惮,胡作非为。
叔叔:我们县穷,穷,麻烦事多。你为了我们县作想,想使我们这个贫困县翻身,可是牵连到他们,损了他们的个人利益,阻碍就会很多。
李想:放心,叔。省里会支持我的工作,县委书记和县长他们也会支持我们。如果底层这些坏风气不改变,富康县要想翻身很难的。我打算从我们家做起,通过你们去影响其他人;再通过其他人去影响更多的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叔叔:话是这么说,但做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想:明天我回县里,把这些问题跟书记、县长他们反映反映。只要是事实、证据充分,一定会使这些问题得分到解决的。只要咱们带头干、用心干、经济上去了,人们看到我们的成果了,我们的行动就会有说服力,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建设富康队伍。
婶婶:现在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在外买房子了,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上了年龄的老人,要么就是生了小孩在家带娃的年轻女娃。年轻人吃不了苦,老年人又干不了多少活。
李想:婶婶,我们要根据人家特长安排做事。年轻人有文化。受过较高教育,他们计算机水平可以,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完全可以在家一边带娃一边做电商来发家致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人各有所长,必有所短,我们只要扬长避短,把他们的才干发挥到极致就有希望。我们这次下来调查,发现了很多问题,桥梁公路、市容卫生、农田河流等都存在很多问题啊。问题再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民风不好,我们需要首先改善民风,所以请你们多支持侄儿的工作,发挥榜样作用,这样我就有信心把富康县的贫困帽子摘掉,就会帮助富康县建设得更好!
叔叔:行,我和你婶子都听你的,再去动员房族、邻居,村里关系好的人先跟着你干起来。但叔要提醒你一句,你自己一定要做好人身安全防范。
李想:谢谢叔,谢谢婶。那我回县里了。
18、日 李想办公室 内
李想在县里的办公室写稿。门被轻轻敲了两下。
李想:(放下手稿)请进。
警务室门警:李记者,有个人找你,说是你老家的。
李想:哦,我老家的?
警务室门警:人我带过来了。
李想:好,请他进来吧。
警务室门警:(对老汉说)李记者叫你进去。
李想:谢谢你啊!
警务室门警:不客气。有事叫我。
李想:钱嘛,这个可以想想办法啊。
9、中午 山上 外
老杜:(到了山顶,老杜气喘吁吁样,双手撑腰)终于爬到山顶了。不过,放目远眺,这儿的感觉还真不错,虽然没有登泰山的一览众山小,但四处是田野、河流、湖泊,倒也有点仙境。有山有水是个宝地哦。水是灵动的东西,这儿资源丰富。
李想:是、是的。老领导,累了吧?
老杜:累。老了,爬山累多了。来,找个干净的地方吃饭。
李想:吃饭!哪儿有?就是点外卖也没人能送到这儿啊。
老杜:你看,这里不是吗。(从包里取出几个盒子)坐到石头上吃饭,这儿有烧鸡、米饭,还有牛肉酱,不错吧。
李想:杜组长,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一手准备。
老杜:你们年轻人哪能想得这么周到。我们年轻时到下面考察,经常这样做的。那时条件比现在差多了。
李想:谢谢,谢谢领导。哎呀,我都闻到肉香味了。
老杜:来,一人一份。早上来之前我就让人准备好了。还有一人一瓶矿泉水,一瓶牛肉酱。这个比起在饭店吃还实惠吧。
李想:组长,您这么朴素作风令人敬佩,反正我是敬佩了。
老杜:(笑笑)这要是在战争年代已经是丰盛的午餐喽。现在人啊,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看看,我们一路走来,多少荒地,这要是利用起来要打多少粮食。
李想:(一边吃着盒饭)是。我们富康县之所以穷,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可能因为这些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开发、经济也特落后。现在工价高,开发荒山荒地的话算下来不划算。
老杜:只要下决心去做,办法总会有的。现在说是困难,哪有解放初期困难。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创造积极性嘛。我们下午到村里走走,听听农民的意见和诉求;看看特困户,五保老人的生活现状。看看怎么回去帮他们解决困难。
李想:好的,组长。
10、下午 村队组 内
一组镜头
在农民家里了解农民的种田、养殖等情况;了解村里的干部情况。
在五保老人家中了解乡村的待遇,倾听他们的建议。
在特困户家中看了现状,了解当地政府部门和村里的补贴等情况。
11、夜 老杜房间 内
李想他们回到宾馆时,富康县城已经是灯火通明。老杜他们召开一天的总结报告。
老杜:(神情严肃地说)今天你们也都看到了,农村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从农民的经济状况到村里干部的作风问题,从五保老人的待遇情况到特困户的补贴落实问题,每一项都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整理清楚,带回省里汇报。
李想:我们今天和不少村民交流,他们对村里的现状有很多不满。比如一些村干部不作为,对村里的水利设施、荒地利用等问题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还有一些补贴政策,到了村里就变了味,真正需要的人拿不到。
吴子瑜:我们除了发现上述问题外,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村里的危房比较多,而且还住着人。据村民反映,每到下大雨,屋内到处漏雨,积水也很多,家具、甚至床上都漏雨,简直不好住人了。修缮如今匠人工资高,他们靠种田、养鸡养猪啥的也积余不了多少钱。
常青:村部没有像样的企业,有些有劳动力的适龄人员也找不到工作,一家人就靠这点土地也仅仅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老杜:(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对。我们这次调研就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哪些是短期可以解决的,哪些需要长期规划。同时,我们也要和富康县的领导们沟通,让他们重视这些问题,共同努力解决。
李想:我建议,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从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比如清理农村的垃圾、疏通水渠等,让村民们看到我们的行动,增强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老杜:(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建议很好。我们要让村民们感受到我们是真心为他们办事的。另外,对于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一定要严肃处理,给村民们一个交代。
随后,大家开始分工合作,对调研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析。但他们有信心通过这次调研,为富康县找到一条脱贫的道路。
12、夜 李想房间 内
李想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脑子里象电影一样过他和老杜一起调查的情况。
闪回
一组镜头
村委会办公室座谈会,农民衣服很旧,反映问题时的无奈以及对村干部的畏惧。
走访乡镇企业,工人的不规范着装,没有统一工作服,机器老旧。
走访街道,垃圾上苍蝇乱飞,垃圾传出恶臭好远。
李想起身打开电脑,写文章。写完文章,李想哈欠连连。
独白
李想:(伸起懒腰)终于写完了,太困了,睡觉,明天还要出发呢。
13、日 郭书记办公室 内
郭书记看着省党报,头版头条的文章深深吸引着他。这是一篇李想在省党报发表的重要调研文章《富康县如何脱贫脱困走出低谷:改变干群作风兴办企业、搞规模副业是根本》。
郭书记放下报纸,背靠在椅子上深思。
独白
郭书记: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一针见血,既摆明了事实问题,又指出问题该如何解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在哪。这个李记者的确是个很优秀的记者,如果我们富康县有好多这样的人才就好了。人才决定一切,人定胜天,只有人才才能改变命运,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啊。老杜他们要回省里了,希望省里这次能拉我们一把,我们富康县才有翻身的机会。
14、早上 宾馆门口 外
李想和郭书记、常县长一起送老杜他们。
老杜:(跟大家一一握手告别)期待下次来富康县我能看到富康县的大变样,看到富康县人民的脸上灿烂笑容!
郭书记:我们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听从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努力完成目标任务。
老杜:好,有郭书记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多了。李想记者作为富康县的儿子,留下来帮助你们开展工作,希望富康县委政府多为他创造条件,极大发挥他的智慧和能力,使富康的明天充满活力。
常县长:李想同志最近有关我们富康县的报道写得很好,我们相信他的才干,也一定会给李记者创造条件,为富裕富康县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请省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望,众志成城,把我们富康建设得更好!另外,调研组的那份内参我们也看了,我和郭书记也交流过了,我们向省里检讨,是我们以前工作做得不够,我们下决心一定会彻查解决这些问题。
老杜:好!好!富康有你们这样的书记和县长,有李理这样的青年才俊,富康的未来就会大有希望啊。好了,你们都请留步。(老杜走了两步又回头走到李想面前,双手握住李想的手语重心长说。)李想啊,你留下来要好好干,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李想:谢谢领导关心。为了家乡,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老杜:好,我走了!保重!
老杜回身上了轿车。车启动,老杜和吴子瑜以及常青分别在车两侧连连向大家挥手告别。
郭书记、常县长和李想直到老杜的车驶出宾馆大院然后消失了才往回走。走了几步,郭书记停住了脚步对李想说。
郭书记:李记者,为了日后便于我们交流、研究工作,你要不搬到我们县委去办公。另外,我们回去安排一下你的住房,这样,你就可以安心留在我们富康县大干一场了。
李想:好啊!多谢郭书记关照!
15、日 李想家里 内
李想:(饭桌上,李想和父母一起吃着早饭)妈,我这几天一直和省调研组的同志在咱县搞调研,所以也没时间回来看看。
李想妈:儿子,也不打个电话回来。省里的领导来到咱县,你也不请回来招待招待。我们要是知道,买点土特产给他们带回去也好啊。
李想:不用,妈。领导这次来我们县,一是有人编童谣传到了省领导耳里,引起了省领导重视;二是每年省里都会收到许多来自我们县的举报投诉;而且我们县经济发展落后在全省倒数,所以这次省里决定派我们下来摸清情况、找原因,帮助我们富康县解决问题,解决我们富康县的百姓困难,帮助我们富康县发展、摘掉贫困帽子。
李想爸:省里是应该重视了,再不重视,我们县都成什么样子了。
李想妈:儿子,趁热吃,妈给你做了油葱摊烧饼、糖摊烧饼,都是你喜欢吃的。
李想:(李想各夹了一块吃着)妈,老好吃了,脆脆的,很香很甜,比山东的煎饼好吃多了。
李想妈:这个烧饼只有咱们的锅能做,需要小火、文火烤铁锅。火大了会烧饼焦,火小了,面粘锅,不硬。你城里的舅舅舅妈每次来我家啥都不想吃鱼肉啥的,就爱吃妈做的摊烧饼。所以,你们这次领导要是来咱家,妈也做这么好吃的摊烧饼招待他们。
李想:好吃。妈,这次我要留在我们县一段时间了。作为富康人,富康县的情况如此糟糕,我在报社也没面子,所以这次回来决心要帮家乡发展,带领家乡人民富起来。
李想爸:家乡人复杂,儿子这要得罪人的。
(闪回)
老杜:你要以家乡为根据地开展工作好,比较顺利。
老杜:你留下来好好干,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李想:爸,得罪人是难免的,只要以后带领大家富裕了,乡亲们也就理解了。所以,你们要支持儿子的工作,做好带头榜样。有省里、市里领导支持,我更有信心和底气帮助家乡发展好。家乡养育了我,我也应该回来回报家乡,把家乡建设好,壮大富裕起来!
李想妈:儿子,我们支持你。
李想:妈,爸,谢谢你们!
16、日 组长家 内
组长封一兵得知李想回来,打电话报告到村长宋燕燕那儿。
封一兵:村长,李如海的那个在省报当记者的儿子回来了。
宋燕燕:从今开始,监视李记者行动,特别是向他告状或反映情况的人要都查清楚,阻止他们说不利于村的话、做不利于村的事。如果有我们村的负面报道,那对我们的影响就大了。
封一兵:请村长放心,我们安装了监控,并用远程望远镜窥视他家的一切。只要他一出门,我们就会知道他去哪个方向,做什么了。我们也会派靠心的人跟踪他在村里的一切。
宋燕燕:各处有我们的眼线,估计他有什么动静也瞒不了我们。他就是位置再高,只要在我们地盘上,就逃不出我的手心。
封一兵:放心,村长。
宋燕燕:(电话给村治安管理员、网格员)听说省领导要来我们县抽查,你们要对外来人员密切关注,一有情况随时汇报。
张明:(村治安管理员)好的,村长。
17、日 家 内
李想动员叔叔婶婶。
李想:今天请叔叔婶婶来,主要想请你们支持我在富康县的工作。省里派我驻扎富康县,是希望我们富康县能够脱贫脱困,能够富裕起来。可是,长期的腐败现象导致了百姓的懒惰,导致了人们的盲目金钱观。可以说,农民们的金桥观并没有错,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我们不能吃好、住好、穿好、行好。现在富裕的地方家家有汽车了,有的家庭甚至有几部车,但我们这儿的农民们,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好,更谈不上家家有汽车了。现在大环境不好,尤其是疫情之后,各行各业都难赚钱了。但难赚钱我们就要想办法赚钱。我们不能光靠贷款过日子,要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有人说,我们老百姓哪有什么能量?有的。我们有力气、有时间,能干活就是能量。但政府不给钱,我们光有能量有什么用?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思想,把我们的能量利用起来,不能白白浪费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能量转化为投资。比如说,我们做一天工多少钱,虽然现在人家不能给我们钱,但我们可以把劳动天数换算为钱来投资。只要以后我们参与的事项赚钱了,我们就可以拿分成。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发家致富,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做,即使这种变相的股份合作失败了,我们也没多大损失。但成功了呢,我们就可以长久获利,一劳永逸,有什么不好?我回来看到家乡还这么穷,在外也挺没有面子的,所以这次决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我更希望家族、亲朋好友、邻居们能够支持我、理解我,也希望你们先富裕起来,做个榜样,再推动其他人家富裕起来,发扬我们的阳光事业,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做对国家、社会、当地政府有贡献的人。
婶婶:想儿,你不是村官,这村里的事能做得了主吗?不要到时时间和力气都花了,吃力还不讨好。村里把产品卖了,赚了钱还没有我们的好处。
李想:婶婶,这个你放心,虽然我现在只是记者,可是是省党报的一名记者,村里对于我们的建议不会不考虑的。
叔叔:你回来我们全力支持你的工作,可你婶子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虽然你在省里工作,我也知道记者有权过问下面的问题,在报纸,电视台,电台里也知道经常有人投诉,主持人、记者当场打电话采访核实,好多问题确实在你们媒体过问下很快就解决了,可是被投诉的人,被投诉的单位领导都会不愉快,怀恨投诉人,也会千方百计阻止主持人、记者。尤其是村干部,一旦被曝光丑事了,上面批评,可能还会丢饭碗,所以恐吓、谋害主持人、记者的事都有可能会发生。你不知道这些村干部多欺负人,甚至有些事做绝了,简直是无法无天。听说过去有个记者下来采访,可能也是人家上访后下来采访调查的,后来村里把人家押在村小屋,关在里面搜查、打骂,随后强行签字不曝光才肯放人走。那个上访的陈老汉不知道被人家偷偷打了多少次,派出所也过问不了。上访到上面,上面也是敷衍了事,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呢。人家上头有人阻拦,官官相护,只要有人下来查,很快就会有人通风报信给村里,很快村里干部就知道了。
李想:叔,这个不要担心。这次省调研组下来调查,也是下了决心的。如果证据充分,不管多大的官也会被处理。再说我是省党报的记者,又是本地长大的,他们应该不会这么肆无忌惮,胡作非为。
叔叔:我们县穷,穷,麻烦事多。你为了我们县作想,想使我们这个贫困县翻身,可是牵连到他们,损了他们的个人利益,阻碍就会很多。
李想:放心,叔。省里会支持我的工作,县委书记和县长他们也会支持我们。如果底层这些坏风气不改变,富康县要想翻身很难的。我打算从我们家做起,通过你们去影响其他人;再通过其他人去影响更多的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叔叔:话是这么说,但做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想:明天我回县里,把这些问题跟书记、县长他们反映反映。只要是事实、证据充分,一定会使这些问题得分到解决的。只要咱们带头干、用心干、经济上去了,人们看到我们的成果了,我们的行动就会有说服力,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建设富康队伍。
婶婶:现在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在外买房子了,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上了年龄的老人,要么就是生了小孩在家带娃的年轻女娃。年轻人吃不了苦,老年人又干不了多少活。
李想:婶婶,我们要根据人家特长安排做事。年轻人有文化。受过较高教育,他们计算机水平可以,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完全可以在家一边带娃一边做电商来发家致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人各有所长,必有所短,我们只要扬长避短,把他们的才干发挥到极致就有希望。我们这次下来调查,发现了很多问题,桥梁公路、市容卫生、农田河流等都存在很多问题啊。问题再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民风不好,我们需要首先改善民风,所以请你们多支持侄儿的工作,发挥榜样作用,这样我就有信心把富康县的贫困帽子摘掉,就会帮助富康县建设得更好!
叔叔:行,我和你婶子都听你的,再去动员房族、邻居,村里关系好的人先跟着你干起来。但叔要提醒你一句,你自己一定要做好人身安全防范。
李想:谢谢叔,谢谢婶。那我回县里了。
18、日 李想办公室 内
李想在县里的办公室写稿。门被轻轻敲了两下。
李想:(放下手稿)请进。
警务室门警:李记者,有个人找你,说是你老家的。
李想:哦,我老家的?
警务室门警:人我带过来了。
李想:好,请他进来吧。
警务室门警:(对老汉说)李记者叫你进去。
李想:谢谢你啊!
警务室门警:不客气。有事叫我。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