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9562
成片时长:约32分钟
阅读:11291
发表:2016/9/7 修改:2016/9/8
主旋律,农村
微电影剧本
想看见你的笑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27 出租房内 傍晚 内 乔二妮、董家姐弟
乔二妮也有原来磕磕绊绊的打工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打工挣的钱只够自己过活。这天傍晚,乔二妮的工作提前结束。给老家的孩子打了电话。
(董晓洁听到村子里的小卖部的阿姨的叫声,立刻跑过去,说是妈妈乔二妮打来的电话。晓洁拿起听筒。)
董晓洁:妈妈,你什么时候才回来,我和弟弟等了好久了。
乔二妮:过些日子吧,晓晨怎么样,没生病吧?
董晓洁:弟弟挺好的,没生病。妈妈,我参加我们学校的画画比赛,我拿了第一名。
乔二妮:恩,挺好的。你好好学习,妈妈回来的时候给你带一套好的水彩笔。行了,就这样吧,在家好 好照看弟弟啊,挂了。
董晓洁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到电话那边“嘟嘟……”的忙音。
28 家中 晚上 内
年底了,邓婷婷和弟弟邓继飞吃完晚饭,邓婷婷在帮弟弟辅导功课,趁着弟弟在写作业的时候,邓婷婷拖着头,看向窗外。
门外传来了邓家豪和连慧文的声音和急切的敲门声。邓婷婷打开大门看见归来的父母,开心的笑声充满了这个家。
29 村口 傍晚 外 阴 董家姐弟
姐姐董晓洁拉着弟弟董晓晨的手,站在村子口,眺望着远方。但充满期待的眼神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落寞。
(在回家的路上,弟弟董晓晨不停地问着姐姐。)
董晓晨:姐姐,妈妈什么时候回家?
董晓洁:……
董晓晨:妈妈不是说好今年过年会回来的吗?
董晓洁:……
姐姐董晓洁一路低着头,沉默不语。
30 家中 晚上 内
除夕夜,邓家豪和妻子连慧文,还有他们的爸妈,以及有一双儿女,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吃着带着团圆意味的年夜饭。
一家人在炮竹声中都在期待明年会过得更好。
31 教室 上午 内 颜老师、董晓洁以及同学们
年后,邓家豪和连慧文又踏上了打工的路程。
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个学生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我的父亲”。
(别的同学都埋头奋笔疾书,唯独董晓洁坐在那里,毫无思绪。老师上前询问情况。)
颜老师:晓洁,你怎么不写呢?
(董晓洁抬起头,低声地说。)
董晓洁:老师,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所以……
颜老师老师这才觉得自己出的这篇作文题目有问题。没有顾及到有些孩子是单亲家庭。于是将“父亲”改成了“父母”。
40分钟后,等到同学们都写完,老师挑了几个同学的作文让他们念给大家听。
(第一位被点到名的是邓婷婷,婷婷站起来,大声地朗读者自己写的作文。)
邓婷婷:我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爸爸是……
邓婷婷读完后,颜老师做了点评。第二位被点到的是董晓洁,晓洁读者自己的作文,想起久不回家的妈妈,不禁留下了眼泪。
32 隔壁邻居家 傍晚 外 邓家爸妈、邓婷婷
这次期中考试,邓婷婷的成绩在班级里排名前三,姐弟两刚一回家,姐姐邓婷婷就跑到村里唯一有电话的小卖部给父母打了电话。
(刚一接通电话,听到爸妈的声音,童真的脸上浮现着久久不散的笑容。)
邓婷婷:妈妈,我和弟弟这次考试考的都没好,我全班排名前三。
连慧文:好孩子,好好学习,爸妈今年回来给你带份礼物。
邓婷婷:耶!
邓婷婷开心的笑声回荡在回家的路上。
33 小卖部 下午 外 乔二妮、董晓洁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姐姐由于平时分心照顾弟弟,成绩不尽如人意。
(回家后,董晓洁到村里的小卖部拨通了母亲乔二妮的电话,没想到却遭来母亲的指责。)
乔二妮:喂,谁啊?
(董晓洁轻声地说。)
董晓洁:妈妈,是我。
(电话那边妈妈乔二妮显然很是不耐烦。)
乔二妮:哦,干什么,有事儿说事儿,我这忙着呢。
(董晓洁哽咽道。)
董晓洁:妈妈,这次考试我没考好,我…
乔二妮:怎么回事啊?我这在外面辛辛苦苦的挣钱,你就这学习成绩啊?
董晓洁:……
(董晓洁的眼泪从眼眶中流了下来。听筒里还在听着妈妈的指责。)
乔二妮:这次考这么差,就别想要水彩笔了。
董晓洁红着眼睛回了家。
34 某茶餐厅 下午 内
乔二妮在这家茶餐厅里面当服务生,在一次工作中误打误撞,邂逅了一位中年男人,从那天开始,男人经常去那家茶餐厅。
在和她合租的室友,有这样的一段聊天。
室友:你这一个人只身来到大城市打工,又不为自己,你丈夫去世,他们家怎么把重担落在你身上。
(乔二妮无奈地笑笑。)
乔二妮:没办法,谁让我是他们的妈呢?
(室友摇了摇头,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室友:我要是你,我早走了,那俩孩子又不是跟我姓,我干嘛那么拼命。
35 某茶餐厅 傍晚 外
那个年轻的男人每天都来那家茶餐厅找乔二妮,乔二妮和那个男人在一次次的相处中改变了自己当初来这座城市的初衷。
渐渐地,乔二妮给老家孩子打电话的次数越拉越少,对于孩子打来的电话通话时间越来越短。
36 院子 早晨 外
大年三十了,邓家豪和连慧文赶着年末的班车赶回自己的家乡,抱起一年未见的孩子。
一家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37 村口 傍晚 外 多云
同样的地点,又是一年,董家姐弟俩期待着母亲能回家一起过年。然而妈妈杳无音信。失望的弟弟哭闹着找姐姐要妈妈。
董晓晨:姐姐,为什么妈妈还不回来?姐姐……姐姐
除夕夜,电视里热闹非凡地春节联欢晚会,勾起了姐弟对父母的思念。每次给母亲打电话,得到的答案依旧是过几天才能回来。这个“过几天”,或许又将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38 村口 傍晚 晚 夕阳西下
远景,拍着孩子们背影。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城里的孩子是花样年华,而这些留守儿童却是飘萍一般的草样年华。
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乔二妮也有原来磕磕绊绊的打工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打工挣的钱只够自己过活。这天傍晚,乔二妮的工作提前结束。给老家的孩子打了电话。
(董晓洁听到村子里的小卖部的阿姨的叫声,立刻跑过去,说是妈妈乔二妮打来的电话。晓洁拿起听筒。)
董晓洁:妈妈,你什么时候才回来,我和弟弟等了好久了。
乔二妮:过些日子吧,晓晨怎么样,没生病吧?
董晓洁:弟弟挺好的,没生病。妈妈,我参加我们学校的画画比赛,我拿了第一名。
乔二妮:恩,挺好的。你好好学习,妈妈回来的时候给你带一套好的水彩笔。行了,就这样吧,在家好 好照看弟弟啊,挂了。
董晓洁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到电话那边“嘟嘟……”的忙音。
28 家中 晚上 内
年底了,邓婷婷和弟弟邓继飞吃完晚饭,邓婷婷在帮弟弟辅导功课,趁着弟弟在写作业的时候,邓婷婷拖着头,看向窗外。
门外传来了邓家豪和连慧文的声音和急切的敲门声。邓婷婷打开大门看见归来的父母,开心的笑声充满了这个家。
29 村口 傍晚 外 阴 董家姐弟
姐姐董晓洁拉着弟弟董晓晨的手,站在村子口,眺望着远方。但充满期待的眼神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落寞。
(在回家的路上,弟弟董晓晨不停地问着姐姐。)
董晓晨:姐姐,妈妈什么时候回家?
董晓洁:……
董晓晨:妈妈不是说好今年过年会回来的吗?
董晓洁:……
姐姐董晓洁一路低着头,沉默不语。
30 家中 晚上 内
除夕夜,邓家豪和妻子连慧文,还有他们的爸妈,以及有一双儿女,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吃着带着团圆意味的年夜饭。
一家人在炮竹声中都在期待明年会过得更好。
31 教室 上午 内 颜老师、董晓洁以及同学们
年后,邓家豪和连慧文又踏上了打工的路程。
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个学生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我的父亲”。
(别的同学都埋头奋笔疾书,唯独董晓洁坐在那里,毫无思绪。老师上前询问情况。)
颜老师:晓洁,你怎么不写呢?
(董晓洁抬起头,低声地说。)
董晓洁:老师,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所以……
颜老师老师这才觉得自己出的这篇作文题目有问题。没有顾及到有些孩子是单亲家庭。于是将“父亲”改成了“父母”。
40分钟后,等到同学们都写完,老师挑了几个同学的作文让他们念给大家听。
(第一位被点到名的是邓婷婷,婷婷站起来,大声地朗读者自己写的作文。)
邓婷婷:我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爸爸是……
邓婷婷读完后,颜老师做了点评。第二位被点到的是董晓洁,晓洁读者自己的作文,想起久不回家的妈妈,不禁留下了眼泪。
32 隔壁邻居家 傍晚 外 邓家爸妈、邓婷婷
这次期中考试,邓婷婷的成绩在班级里排名前三,姐弟两刚一回家,姐姐邓婷婷就跑到村里唯一有电话的小卖部给父母打了电话。
(刚一接通电话,听到爸妈的声音,童真的脸上浮现着久久不散的笑容。)
邓婷婷:妈妈,我和弟弟这次考试考的都没好,我全班排名前三。
连慧文:好孩子,好好学习,爸妈今年回来给你带份礼物。
邓婷婷:耶!
邓婷婷开心的笑声回荡在回家的路上。
33 小卖部 下午 外 乔二妮、董晓洁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姐姐由于平时分心照顾弟弟,成绩不尽如人意。
(回家后,董晓洁到村里的小卖部拨通了母亲乔二妮的电话,没想到却遭来母亲的指责。)
乔二妮:喂,谁啊?
(董晓洁轻声地说。)
董晓洁:妈妈,是我。
(电话那边妈妈乔二妮显然很是不耐烦。)
乔二妮:哦,干什么,有事儿说事儿,我这忙着呢。
(董晓洁哽咽道。)
董晓洁:妈妈,这次考试我没考好,我…
乔二妮:怎么回事啊?我这在外面辛辛苦苦的挣钱,你就这学习成绩啊?
董晓洁:……
(董晓洁的眼泪从眼眶中流了下来。听筒里还在听着妈妈的指责。)
乔二妮:这次考这么差,就别想要水彩笔了。
董晓洁红着眼睛回了家。
34 某茶餐厅 下午 内
乔二妮在这家茶餐厅里面当服务生,在一次工作中误打误撞,邂逅了一位中年男人,从那天开始,男人经常去那家茶餐厅。
在和她合租的室友,有这样的一段聊天。
室友:你这一个人只身来到大城市打工,又不为自己,你丈夫去世,他们家怎么把重担落在你身上。
(乔二妮无奈地笑笑。)
乔二妮:没办法,谁让我是他们的妈呢?
(室友摇了摇头,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室友:我要是你,我早走了,那俩孩子又不是跟我姓,我干嘛那么拼命。
35 某茶餐厅 傍晚 外
那个年轻的男人每天都来那家茶餐厅找乔二妮,乔二妮和那个男人在一次次的相处中改变了自己当初来这座城市的初衷。
渐渐地,乔二妮给老家孩子打电话的次数越拉越少,对于孩子打来的电话通话时间越来越短。
36 院子 早晨 外
大年三十了,邓家豪和连慧文赶着年末的班车赶回自己的家乡,抱起一年未见的孩子。
一家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37 村口 傍晚 外 多云
同样的地点,又是一年,董家姐弟俩期待着母亲能回家一起过年。然而妈妈杳无音信。失望的弟弟哭闹着找姐姐要妈妈。
董晓晨:姐姐,为什么妈妈还不回来?姐姐……姐姐
除夕夜,电视里热闹非凡地春节联欢晚会,勾起了姐弟对父母的思念。每次给母亲打电话,得到的答案依旧是过几天才能回来。这个“过几天”,或许又将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38 村口 傍晚 晚 夕阳西下
远景,拍着孩子们背影。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城里的孩子是花样年华,而这些留守儿童却是飘萍一般的草样年华。
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