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3793
成片时长:约146分钟
阅读:21355
发表:2011/9/14
军事
电影剧本
铁血英豪
推荐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杨家儒再次走到土台中央,对着下面讲到。
杨家儒:太君说啦,大日本皇军对顽抗的人实行三光政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中日共存共荣,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人们木然无语。
酒井一摆手,杨家儒跳下土台子,走到人群前,叫出四五个年轻人,让他们在空地上挖坑,青年人按着他的要求挖了起来。
外景 街上
万人空巷。
孟浩然等提着手枪,隐蔽在拐角处。
日本巡逻兵分乘几辆三轮摩托,由远而近,速度很慢,车上的人又说又笑。最前面的巡逻车在孟等隐蔽的近旁停了下来,其他车也随之停了下来。接着,跳下来几个日本兵,站在街边就小便起来。然后,又跳上车,扬长而去。
外景 柳树井
两个游击队员被日军推下齐脖深的坑里。酒井又从人丛里叫出几个老年人,让他们用锹掩埋游击队员。
人丛里董志胜等目睹眼前的情景,袁虎刚要从腰里掏枪,被董志胜阻止。
董志胜(悄声说):你疯啦!
酒井又叫出几个妇女,让她们在埋好的土上踩。
人群的表情木然。
只露出头部的游击队员已经奄奄一息。
杨家儒:大家都看见啦,对抗皇军就是他们的下场。
突然,画外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酒井一惊,杨家儒一下子也楞在那里。
人们都呆住啦。
董志胜等相视愕然。
杨家儒:太太君,好像是洋行那里……
酒井爆发地突然抽出军刀,咬牙切齿但却低声地说道。
酒井:游击队!
内景 酒井办公室
杨家儒:太君,据我的情报,游击队只有二十几人,这几天正在龙头村招兵买马。
酒井:我一定要消灭他们!
木村:队长,趁他们立足未稳,立即出兵扫荡。
酒井点点头。
外景 龙头村 白天
龙头村,三面环沟,一面靠山,村内房屋鳞次栉比,人烟稠密。
薛文翔画外音:龙头村,东、西、南三面环沟,北面倚靠中条山。村南是一座桥,架在沟中间;村北是一条深、宽两丈的壕沟,与村子两边的深沟连在一起,上面是一座吊桥。村子里人多地肥,自古就是粮仓,而且大户人家不下十余家,郑家当属首户。
外景 打麦场
几十人的游击队正在操练,除了一般的科目外,还有人在一个中年拳师的指导下练习武术。
内景 游击队指挥部
孟浩然、薛文翔、戴瑜三人正在商量事。
薛文翔:咱们把根据地建在这可以,兵工厂是不是也建在这,还需斟酌。工厂一旦建起来,就不好移动。所以,一定要隐蔽,要能掩住人的耳目。
孟浩然:你们觉得郑先生这个人怎样?
薛、戴:郑欣明?
孟浩然:听说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国军里服务,
薛文翔:那咱们见见他,从侧面……
外景 郑家
郑欣明一路小跑着出了大门楼,满面笑容,对着孟、薛、戴连连拱手。
郑欣明:哎呀,门房不晓事,让三位长官久等。失礼失礼。请请!
孟浩然:郑老先生,打扰打扰!
郑欣明:哪里哪里,犬子也在国军里服务,一家人一家人。请、请……
内景 客厅
众人分宾主坐定,丫鬟送了茶,退了出去。
郑欣明:孟队长,咱们是一家人,有用得着老夫的地方尽管吩咐,可不要见外奥。
孟浩然:我们三正为一些事发愁,出来转悠,这不,就到府上打扰了。
郑欣明:可不要见外,孟队长。什么事这样扰心?要是方便的话,不妨说说。
孟浩然:你老是一方绅士,又是国军的靠山……
郑欣明:不敢不敢。不过,我郑某一家决不会做对不起国军的事。
孟浩然:我们到咱们这打日本,远离后方,医药、粮食都成问题……
郑欣明:孟队长,医药、粮食不成问题,地方上有办法。不是说大话,三二百人在我家吃一年两年我都不待眨眼的。
三人忙站起来。
孟等:多谢郑先生抗日热忱。
郑欣明:我说啦,别见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况且我还是国军家属。
孟浩然:关键是枪支弹药供应不上……
郑欣明:孟队长,枪,府上有二三十条,队伍上尽管用。子弹吗,我护院那是绰绰有余,打日本就差远啦。哎,听说队上有个留洋的,也是镇上的,能造武器,何不让他搞个厂子?
孟浩然:老伯,这真是个好主意。只是这厂子建在哪?
郑欣明站起来走到门口向外张了张,然后又坐回椅子。其间,孟等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
郑欣明:不瞒诸位,我府上有现成的地方,就在这!
郑欣明用脚点点地。
三人大为惊喜。
内景 郑卧室 夜
郑妻:你这不是引火烧身!
郑欣明:你懂什么?兵荒马乱的,要多找几个靠山,这叫脚踩两只船。
郑嘉蔚画外音:爹,什么两只船三只船的?
郑欣明的独生女郑嘉蔚走了进来。
郑嘉蔚:爹,娘,什么两只船。
郑妻:你爹说……
郑欣明:小孩子家别多事,睡你的觉去。
郑嘉蔚:爹,你说上午来的那个孟队长怎么样?
郑妻:死丫头,多少大户人家你瞧不上,咋就看上个扛枪的?
郑嘉蔚:耶,娘,我大哥二哥三哥不都是扛枪的,哪个是打光棍的?
郑妻:耶,你瞧瞧你这女儿,嘴跟刀子似的,你能瞧上人家人家未必能瞧上你。
郑嘉蔚:骑驴看唱本,娘,下面怎么来着,咹?
郑妻:去你的,贫嘴,欺负你娘不识字?
郑欣明:你娘俩……
郑嘉蔚:走啦走啦,睡觉啦。
外景 日军兵营 白天
日军正在练兵。
满脸络腮胡子的老杨,挑着一担豆腐,向灶房走去。
灶房里走出一个厨师,一脸的不高兴。
厨师:老杨,这几天死到哪去啦?你再不送豆腐,太君就要砍我们的头啦。
老杨:实在对不起,病了好几天,今儿还是强撑着来的。你看,一袋烟的功夫走得我一身虚汗。
老杨说着话,随厨师进了厨房。
内景 药房
瞧病、抓药的人很多。
老杨把药钱递给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提着药向外走去。
老板向出去的老杨望了一眼。
内景 卧室
老板正在拆看老杨送的情报。
外景 田野 白天
孟浩然、薛文翔行走在田间,两边都是将要成熟的麦子。
孟浩然:薛兄,你的意见呢?
薛文翔:队长……
孟浩然:哎,私下不要这样叫。
薛文翔:我们相处时间不长,谢谢您能……
孟浩然:兄弟之间,生死之交,提什么谢字。
薛文翔:那好。我的意见,就是撤。
孟浩然猛然站住。
孟浩然:你你说什么?
薛文翔:撤。
孟浩然:我们的背后就是老百姓,往哪撤?
薛文翔:我们满打满算三十几个人,枪林弹雨下滚过的,不到十个人。日本人两个小队,一百八九十人,还不算胡彪的警备队,仅在数量上就是我们的几倍,更不要说战场经验啦。
孟浩然:我是军人,军人就是卖命的!
薛文翔:你这次卖啦,下次卖什么?我们是为胜利而战,不是去做炮灰。
孟浩然:你?我丢不起这个脸,游击队丢不起这个脸。要撤,你这个参谋长撤好啦。
孟浩然丢下愣着的薛文翔,径自快步走了。
内景 游击队指挥部
游击队干部正在看地图。
戴瑜闯了进来。
戴瑜:都在,成啦!
戴瑜一把将子弹放到桌子上。
孟等喜出望外。
孟浩然:正派上用场!
戴瑜:怎么,要打仗?
孟浩然(看了薛文翔一眼):刚刚得到内线情报,日本人明天要来扫荡,咱们就在烈士岭,打他的伏击!
戴瑜(看了薛文翔一眼):这些新兵能打仗吗?
孟浩然(瞟了薛文翔一眼):这一仗,我要打出自信来,打出游击队的名字来,就像上次在城里炸洋行那样。
薛文翔默默坐着,正在思考着问题。
外景 村边碑楼 夜
一只手将一个香炉提起,放进一个小纸团,再将香炉压在上面。
这个人隐蔽地向村里走去。
外景 村边碑楼
一只手将一个香炉提起,取走小纸团,再将香炉压在上面。
这个人隐蔽地向村外走去。
内景 屋内
暗杀团几个领导背着暗淡的小油灯。
领导甲:咱暗杀团从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战斗,再说,又都是短兵器……
领导乙:县委的意见,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暴露……
领导丙:不要争啦,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立即联系各组,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杨家儒:太君说啦,大日本皇军对顽抗的人实行三光政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中日共存共荣,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人们木然无语。
酒井一摆手,杨家儒跳下土台子,走到人群前,叫出四五个年轻人,让他们在空地上挖坑,青年人按着他的要求挖了起来。
外景 街上
万人空巷。
孟浩然等提着手枪,隐蔽在拐角处。
日本巡逻兵分乘几辆三轮摩托,由远而近,速度很慢,车上的人又说又笑。最前面的巡逻车在孟等隐蔽的近旁停了下来,其他车也随之停了下来。接着,跳下来几个日本兵,站在街边就小便起来。然后,又跳上车,扬长而去。
外景 柳树井
两个游击队员被日军推下齐脖深的坑里。酒井又从人丛里叫出几个老年人,让他们用锹掩埋游击队员。
人丛里董志胜等目睹眼前的情景,袁虎刚要从腰里掏枪,被董志胜阻止。
董志胜(悄声说):你疯啦!
酒井又叫出几个妇女,让她们在埋好的土上踩。
人群的表情木然。
只露出头部的游击队员已经奄奄一息。
杨家儒:大家都看见啦,对抗皇军就是他们的下场。
突然,画外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酒井一惊,杨家儒一下子也楞在那里。
人们都呆住啦。
董志胜等相视愕然。
杨家儒:太太君,好像是洋行那里……
酒井爆发地突然抽出军刀,咬牙切齿但却低声地说道。
酒井:游击队!
内景 酒井办公室
杨家儒:太君,据我的情报,游击队只有二十几人,这几天正在龙头村招兵买马。
酒井:我一定要消灭他们!
木村:队长,趁他们立足未稳,立即出兵扫荡。
酒井点点头。
外景 龙头村 白天
龙头村,三面环沟,一面靠山,村内房屋鳞次栉比,人烟稠密。
薛文翔画外音:龙头村,东、西、南三面环沟,北面倚靠中条山。村南是一座桥,架在沟中间;村北是一条深、宽两丈的壕沟,与村子两边的深沟连在一起,上面是一座吊桥。村子里人多地肥,自古就是粮仓,而且大户人家不下十余家,郑家当属首户。
外景 打麦场
几十人的游击队正在操练,除了一般的科目外,还有人在一个中年拳师的指导下练习武术。
内景 游击队指挥部
孟浩然、薛文翔、戴瑜三人正在商量事。
薛文翔:咱们把根据地建在这可以,兵工厂是不是也建在这,还需斟酌。工厂一旦建起来,就不好移动。所以,一定要隐蔽,要能掩住人的耳目。
孟浩然:你们觉得郑先生这个人怎样?
薛、戴:郑欣明?
孟浩然:听说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国军里服务,
薛文翔:那咱们见见他,从侧面……
外景 郑家
郑欣明一路小跑着出了大门楼,满面笑容,对着孟、薛、戴连连拱手。
郑欣明:哎呀,门房不晓事,让三位长官久等。失礼失礼。请请!
孟浩然:郑老先生,打扰打扰!
郑欣明:哪里哪里,犬子也在国军里服务,一家人一家人。请、请……
内景 客厅
众人分宾主坐定,丫鬟送了茶,退了出去。
郑欣明:孟队长,咱们是一家人,有用得着老夫的地方尽管吩咐,可不要见外奥。
孟浩然:我们三正为一些事发愁,出来转悠,这不,就到府上打扰了。
郑欣明:可不要见外,孟队长。什么事这样扰心?要是方便的话,不妨说说。
孟浩然:你老是一方绅士,又是国军的靠山……
郑欣明:不敢不敢。不过,我郑某一家决不会做对不起国军的事。
孟浩然:我们到咱们这打日本,远离后方,医药、粮食都成问题……
郑欣明:孟队长,医药、粮食不成问题,地方上有办法。不是说大话,三二百人在我家吃一年两年我都不待眨眼的。
三人忙站起来。
孟等:多谢郑先生抗日热忱。
郑欣明:我说啦,别见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况且我还是国军家属。
孟浩然:关键是枪支弹药供应不上……
郑欣明:孟队长,枪,府上有二三十条,队伍上尽管用。子弹吗,我护院那是绰绰有余,打日本就差远啦。哎,听说队上有个留洋的,也是镇上的,能造武器,何不让他搞个厂子?
孟浩然:老伯,这真是个好主意。只是这厂子建在哪?
郑欣明站起来走到门口向外张了张,然后又坐回椅子。其间,孟等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
郑欣明:不瞒诸位,我府上有现成的地方,就在这!
郑欣明用脚点点地。
三人大为惊喜。
内景 郑卧室 夜
郑妻:你这不是引火烧身!
郑欣明:你懂什么?兵荒马乱的,要多找几个靠山,这叫脚踩两只船。
郑嘉蔚画外音:爹,什么两只船三只船的?
郑欣明的独生女郑嘉蔚走了进来。
郑嘉蔚:爹,娘,什么两只船。
郑妻:你爹说……
郑欣明:小孩子家别多事,睡你的觉去。
郑嘉蔚:爹,你说上午来的那个孟队长怎么样?
郑妻:死丫头,多少大户人家你瞧不上,咋就看上个扛枪的?
郑嘉蔚:耶,娘,我大哥二哥三哥不都是扛枪的,哪个是打光棍的?
郑妻:耶,你瞧瞧你这女儿,嘴跟刀子似的,你能瞧上人家人家未必能瞧上你。
郑嘉蔚:骑驴看唱本,娘,下面怎么来着,咹?
郑妻:去你的,贫嘴,欺负你娘不识字?
郑欣明:你娘俩……
郑嘉蔚:走啦走啦,睡觉啦。
外景 日军兵营 白天
日军正在练兵。
满脸络腮胡子的老杨,挑着一担豆腐,向灶房走去。
灶房里走出一个厨师,一脸的不高兴。
厨师:老杨,这几天死到哪去啦?你再不送豆腐,太君就要砍我们的头啦。
老杨:实在对不起,病了好几天,今儿还是强撑着来的。你看,一袋烟的功夫走得我一身虚汗。
老杨说着话,随厨师进了厨房。
内景 药房
瞧病、抓药的人很多。
老杨把药钱递给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提着药向外走去。
老板向出去的老杨望了一眼。
内景 卧室
老板正在拆看老杨送的情报。
外景 田野 白天
孟浩然、薛文翔行走在田间,两边都是将要成熟的麦子。
孟浩然:薛兄,你的意见呢?
薛文翔:队长……
孟浩然:哎,私下不要这样叫。
薛文翔:我们相处时间不长,谢谢您能……
孟浩然:兄弟之间,生死之交,提什么谢字。
薛文翔:那好。我的意见,就是撤。
孟浩然猛然站住。
孟浩然:你你说什么?
薛文翔:撤。
孟浩然:我们的背后就是老百姓,往哪撤?
薛文翔:我们满打满算三十几个人,枪林弹雨下滚过的,不到十个人。日本人两个小队,一百八九十人,还不算胡彪的警备队,仅在数量上就是我们的几倍,更不要说战场经验啦。
孟浩然:我是军人,军人就是卖命的!
薛文翔:你这次卖啦,下次卖什么?我们是为胜利而战,不是去做炮灰。
孟浩然:你?我丢不起这个脸,游击队丢不起这个脸。要撤,你这个参谋长撤好啦。
孟浩然丢下愣着的薛文翔,径自快步走了。
内景 游击队指挥部
游击队干部正在看地图。
戴瑜闯了进来。
戴瑜:都在,成啦!
戴瑜一把将子弹放到桌子上。
孟等喜出望外。
孟浩然:正派上用场!
戴瑜:怎么,要打仗?
孟浩然(看了薛文翔一眼):刚刚得到内线情报,日本人明天要来扫荡,咱们就在烈士岭,打他的伏击!
戴瑜(看了薛文翔一眼):这些新兵能打仗吗?
孟浩然(瞟了薛文翔一眼):这一仗,我要打出自信来,打出游击队的名字来,就像上次在城里炸洋行那样。
薛文翔默默坐着,正在思考着问题。
外景 村边碑楼 夜
一只手将一个香炉提起,放进一个小纸团,再将香炉压在上面。
这个人隐蔽地向村里走去。
外景 村边碑楼
一只手将一个香炉提起,取走小纸团,再将香炉压在上面。
这个人隐蔽地向村外走去。
内景 屋内
暗杀团几个领导背着暗淡的小油灯。
领导甲:咱暗杀团从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战斗,再说,又都是短兵器……
领导乙:县委的意见,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暴露……
领导丙:不要争啦,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立即联系各组,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