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9954
                                    
                                    
										成片时长:约65分钟
                                    
                                    
                                        阅读:13607
                                    
                                    
										发表:2011/9/21 修改:2011/10/31
                                    
                                    
                                    
                                        
                                                古装 
                                            电影剧本
                                    
                                    
                                    
                                    
                                        《国宾》下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周朝在城门设酒慰劳,苏秦下车]
大臣:天子慰劳苏秦
苏秦[跪]:谢陛下隆恩
大臣:恭喜苏先生荣归故里
苏秦:谢大人
大臣:天子听闻苏先生名重天下,十分欣喜,特命人洒扫道路为先生接风洗尘
苏秦:臣诚惶诚恐,受宠若惊
大臣:今日天子兴致甚高,先生如若进宫必能有机会面君
苏秦:这个
苏父:既回帝都,岂能不拜见君父
苏秦:父亲教导的是
大臣:请
苏秦:小九,你想见帝王吗
小九:想
苏秦:走,我们去见帝王
  
50) [楚国广源宫,王公大臣济济一堂]
内侍:大王驾到[众人跪,楚威王由侍女扶持同太子上]
众人:恭迎大王
楚威王:众卿平身
众人:谢大王
[王、太子在台上就坐]
内侍:请苏秦先生游说
[苏秦上台]
苏秦:尊敬的大王、太子殿下,各位宗亲大臣,国宾名士:苏秦非常高兴在这样春夏之交的美好时节来到繁荣昌盛的楚国,并为有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当今天下的形势而欣喜万分,陪感荣幸。
想当初,武王纣伐,建立周朝,封疆裂土,大赏功臣。楚国的祖先以子爵被封在蛮荒之地。楚国的先君贤德仁义、励精图治,因而臣民拥戴,上下一心、奋发图强。不畏严寒酷暑、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使楚国在逆境中崛起,领先诸侯率先称王,至庄王时终于成就霸业。
如今的楚国比之庄王之时国土更加辽阔,土地更加肥沃,人民更加富有。西有巫峡、汉中,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径、郇阳,方圆五千里,战士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楚国这样强大,真是天下无敌。[掌声]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是楚秦是互为雌雄的两个大国,秦国最引以为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为雄、秦国为雌;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国为雌、秦国为雄,其势不两立,而现在谁雄谁雌还正在确立之中。确立雄者的地位首先是自身的强大,其次必须得到诸侯的拥护,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确立楚国雄者的地位。[鼓掌]大王如果不组织六国合纵联盟,秦国就有机可乘,一旦秦国分兵两路,一路出武关,一路进汉中,这样必然会引起楚国震动,楚国震动则诸侯恐慌,到那时再谈合纵,为时就已经晚了。我听说:“平定天下,在它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做一件事在未开始时就要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祸患临头,然后才去发愁,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合纵大业。您若真能听取我的意见,那么山东各国就会四时都来进贡,奉行大王诏令,将国家、宗庙都委托给楚国,还训练士兵,任大王使用。韩、魏、齐、燕、赵、各国的歌女、美人必定会充满楚国的街市,数不清的良马、骆驼一定会充满楚国的马厩。因此,合纵联盟成功,楚国就可以称王称霸;连横联盟成功,秦国就会称帝。[鼓掌]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蔑视礼法而严刑酷法,对待人民如牛马,对待士兵似蝼蚁,对待自己的人民、士兵尚且如此冷酷无情,怎么可能指望它诚心对待别国呢?商鞅变法图强,竟遭车裂,真是丧尽天良、毫无道义可言。而我却听说那些主张连横的人似图劝说大王与秦国结盟,这就如同劝说大王与虎狼为伍而与虎狼谋皮,结局可想而知。现在您放弃称王称霸的大业,我私下实在不敢赞许大王的做法,来为楚国当心了。主张连横的人最热衷的无非是劝说诸侯割让土地去讨好秦国,其次就是在六国间挑拨离间,使六国不和,使秦国坐收渔人之利。这是所谓‘奉养仇敌’的做法,落下个“侍奉别人”的恶名事小,最终一定会给国家招来严重的祸患。做为人臣这就是为国不忠、大逆不道。[鼓掌]显然,合纵成功,诸侯就会听从楚国安排;连横成功,楚国就得听从秦国安排。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略,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大王到底如何取舍呢?因此,敝国国君特派我献此愚计,想共同遵守盟约,不知您如何决定?“
楚王[站到台前]: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现在您想统一天下,安定诸侯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纵联盟。[长时间鼓掌]
  
51)[赵国王宫。阿园用盘托着六国相印随苏秦]
苏秦:臣奉命约纵,所幸不辱使命,今诸侯皆大欢喜以应王约。有各国相印为证
赵肃王:卿劳苦功高,寡人深感欣慰。诸侯既已允诺,卿可趁热打铁,即刻筹划结盟之仪
苏秦:臣计划在洹水之滨建立盟坛,遣使约齐、楚、魏、韩、燕五国国君到洹水会盟。
赵肃王:可一并请宋、卫、中山等各诸侯同到洹水参与观礼
苏秦:臣遵命
  
52)[苏秦和赵王提前来到洹水。五国君王陆续来到,赵君接见诸侯,苏秦与各国随行公卿相议]
苏秦:明日坐次已经各国确认。赵国为约主居主位,楚国为盟主居客首,依次齐、魏、韩、燕。下面各国在盟书上用国玺[各国在盟书上加王印].
众卿:成了
苏秦:事务繁多,难免有不周详的地方,如发现疏漏之处请随时和我联系,以便即时补救。
众卿:先生配六国相印,尽管安排就是
苏秦:抬爱。现在万事俱备,明日准时举行大典。
[会盟日,旗帜鲜明、队伍整齐,诸侯登盟坛。依次坐定。苏秦手捧约书,历阶而上,站在列王对面。各王精神抖擞,面色凝重。]
槐阴:吉时已到,洹水会盟礼仪开始。[鸣号。士兵高呼:六国合一,诛灭暴秦]
槐阴:宣读盟书
苏秦:“山东六国,楚、齐、赵、魏、韩、燕联盟合纵,并力抗秦。从今往后,六国如一,亲如兄弟,共赴患难。一国有难,五国共助之;一国背盟,五国共击之。拜告天地,誓于神明。有渝此盟,人神共诛”
槐阴:刑牲[刀斧手杀白马,割马耳放园盘中,玉敦盛血]
槐阴:盟主执耳[楚威王接马耳盘举过头顶,然后交由随从在一旁捧着]
槐阴:歃血[苏秦手捧玉敦诸侯依次以血涂口角]
槐阴:坎牲加书[诸侯各一张盟书,将马推入土坑中,放一盟书在马身上埋葬]
槐阴:礼成[擂鼓,兵士操舞]
[赵王设盛宴招待来宾。十六名舞女起舞]
赵王:苏秦以妙策安定六国,宜封高爵,让他往来六国,巩固合纵同盟。
五王齐声说:同意赵君的提议
楚威王:六国宜合封苏秦为纵约长
五王齐声说:同意盟主的提议
  
53)[秦廷]
大臣甲:禀大王,六国送来国书
秦惠王:读
大臣甲:“秦国惠王陛下:近日楚齐赵魏韩燕六国于洹水缔结盟约,誓为兄弟之邦,共同进退。因关山阻碍未能与贵国共约,王其有幸东巡,臣必挂六国相印驱车相迎。纵约长苏秦”
秦惠王:赵国,苏秦
大臣乙:如此轻慢无礼
大臣丙:大王,臣愿即刻领兵攻打赵国。以示惩罚
[秦王拔剑,又收起]
秦惠王:张卿没有话要说吗
张仪:大王,恕臣直言,以秦国现在的实力攻打赵国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是六国。
大臣丙:胆小如鼠
秦惠王:张卿你有何良策
张仪:拿地图[内侍摊开地图]。六国合纵无非是因为秦国的压力,现在出兵只能适得其反,大王不如先放一放
秦惠王:寡人岂能束手无策
张仪:非也。臣请大王先送一位公主到燕国嫁给燕国太子。再归还魏国河外的城池,兵退函谷关以内,封关拒敌
大臣丙: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大臣乙:张仪你这个魏国的奸细,秦国的将士血流成河才得来的城池,你竟然要白白送还。大王可立即诛灭此人
秦惠王:说下去
张仪: 然后发动兵壮北上,加固长城以防备胡人南下骚扰
秦惠王:这些寡人都能做到,可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啊
众臣:是啊
张仪:大王请看这里。巴蜀之地沃野千里,士民富有,向有天府之称。此地偏远、路险道危,近秦国而远诸侯,楚国的汉中也近在咫尺,臣一直不明,为什么放在口边唾手可得的肥羊不取却要兴师动众与人去争抢一块没肉的骨头。巴蜀汉中如此丰饶,若据而有之五年之内必成两个巨大的兵库粮仓,秦国将如虎添翼。到那时大王命巴蜀之兵顺江而下,关内之兵蜂涌而出武关,合击楚国,即使一战不能灭了楚国,楚国也必被大大削弱,楚国弱则六国弱。然后挟雷挺之威,兵出函谷,席卷中原,成就霸业。这是微臣献给大王的强国王霸之策。难道大王无意于此吗?
臣乙:然也
大臣甲:何不早说
大臣丙:看来对付合纵还是束手无策啊
张仪:楚国失去汉中,诸侯爱莫能助,楚必生怨,此时张仪驾一车去楚国拆散楚齐联盟,仅此一举即可使合纵分崩离析,何须多虑。微臣再顺便到魏国走一趟要回魏国的城池,这又有何难。
大臣丙:楚国会听从你的摆布吗?
张仪:楚威王固然雄烈,奈年事已高。在下说的是下一位楚王。如果在下运气好也许会遇上一位有那么点糊涂的楚王[众人笑]
秦惠王:[撸揎衣袖。下坐来到张仪前]寡人东征西伐不得要领,非爱卿开示寡人几乎自误。蠢才,都是蠢才[拂袖、将张仪拉至座前]
秦惠王:[登座]诏。即日起去大良造一职,设相国。大良造府改为相国府。拜张仪为相国,准开府议事
张仪:谢大王
秦惠王:六国有苏秦,秦国有张卿,寡人食之有味矣
内侍:散朝
[张仪在廷阶瞅着蓝蓝的天空,得意之情无以名状]
  
54)[张仪府]
侍者:禀相国有几位士人求见
张仪:何方士人
侍者:楚国。来者言曾与相国共事
张仪:传
侍者:是
[吴江屈龙子介师犯四人进府]
四人:见过张相国
张仪:几位别来无恙呼
屈龙:诸侯不容,无路可走
师犯:特来投奔故人
子介:前来听候差遣
吴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伺,
张仪:想起来了,几位一向主张连横
屈龙:正是。楚国听从苏秦的鼓动,参与六国合纵,我等无力回天,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师犯:与兄一别仅区区两载,想不到风云际会,如今天下形势
已经十分明朗,或纵或横,非此即彼,针锋相对
吴江:合纵由苏秦领军,连横由相国亲自举旗。
子介:天下士人纷纷响应各归阵营,准备一较高下。我等见识浅陋欲效犬马之劳,不知相国肯留意否
张仪:张仪刚刚就任,用人之际,几位不嫌弃张仪不贤,远道来投,正中下怀。
四人:任凭相国驱驶
张仪:领几位先生下去,好生安顿
侍者:请
四人:臣等告退
  
55)[赵国苏秦府]
探马:报纵约长秦国送公主嫁燕太子,秦燕联姻。
苏秦:知道了,退下吧
府吏:是
内侍:禀相国齐王使者求见
苏秦:传
齐使者:见过相国
苏秦:辛苦、请坐。王有何示下
齐使:秦王遣使入齐,与联手大王同时称帝,大王为东帝、秦王称西帝。大王特遣臣来问相国
苏秦:汝且到馆驿歇息,我自修书与大王,请大人带回
齐使:微臣告退
苏秦:来的到也快,师弟啊师弟,这等小技俩难不住为兄
内侍:禀相国魏国使者求见
苏秦:请他进来
魏使:见过相国
苏秦:请坐
魏使:近日秦国已遣使还我河西之地。大王问相国,诸侯既结兄弟之盟,楚国何时还我襄陵八邑
苏秦:洹水会盟、在下配六国相印奉命主持合纵,凡事以大局为重。在下是魏国相国也是楚国相国,合纵以后的事由在下协调,合纵以前之事在下不好主张。
魏使:相国如此说,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下官不好复命,烦相国亲自与大王说去
苏秦:秦国还我河西是因为忌惮六国联手。魏国既已受益,岂可横向生枝节,损坏合纵大局。这是秦国离间之计愿大王明察。
魏使:下官如何复命
苏秦:你先安心住下,明日给你答复
魏使:这样最好,下官告退
苏秦:师弟啊师弟你出手太快了。
卫见:见过纵约长
苏秦:卫兄回来了,坐。秦国情形如何
卫见:秦兵退入涵谷关,武关军营亦休兵减将,现正发动兵壮往北加筑长城
苏秦:哦。[看地图]秦国大规模收缩兵力,意欲何为呢。
卫见:秦遣使结好蜀国
苏秦:蜀国反应如何
卫见:两国打的火热,秦国宣称送蜀国一条金牛,现蜀国正发动全国兵士丁壮修筑通往秦国的道路,准备到秦国迎回金牛
苏秦:这就对了,巴蜀将不得安宁了。蜀国啊蜀国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引狼入室”
  
    				
					
                    
                    
	
                                                
                                            
                                            
                                            
                                            
                                大臣:天子慰劳苏秦
苏秦[跪]:谢陛下隆恩
大臣:恭喜苏先生荣归故里
苏秦:谢大人
大臣:天子听闻苏先生名重天下,十分欣喜,特命人洒扫道路为先生接风洗尘
苏秦:臣诚惶诚恐,受宠若惊
大臣:今日天子兴致甚高,先生如若进宫必能有机会面君
苏秦:这个
苏父:既回帝都,岂能不拜见君父
苏秦:父亲教导的是
大臣:请
苏秦:小九,你想见帝王吗
小九:想
苏秦:走,我们去见帝王
50) [楚国广源宫,王公大臣济济一堂]
内侍:大王驾到[众人跪,楚威王由侍女扶持同太子上]
众人:恭迎大王
楚威王:众卿平身
众人:谢大王
[王、太子在台上就坐]
内侍:请苏秦先生游说
[苏秦上台]
苏秦:尊敬的大王、太子殿下,各位宗亲大臣,国宾名士:苏秦非常高兴在这样春夏之交的美好时节来到繁荣昌盛的楚国,并为有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当今天下的形势而欣喜万分,陪感荣幸。
想当初,武王纣伐,建立周朝,封疆裂土,大赏功臣。楚国的祖先以子爵被封在蛮荒之地。楚国的先君贤德仁义、励精图治,因而臣民拥戴,上下一心、奋发图强。不畏严寒酷暑、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使楚国在逆境中崛起,领先诸侯率先称王,至庄王时终于成就霸业。
如今的楚国比之庄王之时国土更加辽阔,土地更加肥沃,人民更加富有。西有巫峡、汉中,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径、郇阳,方圆五千里,战士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楚国这样强大,真是天下无敌。[掌声]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是楚秦是互为雌雄的两个大国,秦国最引以为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为雄、秦国为雌;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国为雌、秦国为雄,其势不两立,而现在谁雄谁雌还正在确立之中。确立雄者的地位首先是自身的强大,其次必须得到诸侯的拥护,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确立楚国雄者的地位。[鼓掌]大王如果不组织六国合纵联盟,秦国就有机可乘,一旦秦国分兵两路,一路出武关,一路进汉中,这样必然会引起楚国震动,楚国震动则诸侯恐慌,到那时再谈合纵,为时就已经晚了。我听说:“平定天下,在它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做一件事在未开始时就要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祸患临头,然后才去发愁,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合纵大业。您若真能听取我的意见,那么山东各国就会四时都来进贡,奉行大王诏令,将国家、宗庙都委托给楚国,还训练士兵,任大王使用。韩、魏、齐、燕、赵、各国的歌女、美人必定会充满楚国的街市,数不清的良马、骆驼一定会充满楚国的马厩。因此,合纵联盟成功,楚国就可以称王称霸;连横联盟成功,秦国就会称帝。[鼓掌]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蔑视礼法而严刑酷法,对待人民如牛马,对待士兵似蝼蚁,对待自己的人民、士兵尚且如此冷酷无情,怎么可能指望它诚心对待别国呢?商鞅变法图强,竟遭车裂,真是丧尽天良、毫无道义可言。而我却听说那些主张连横的人似图劝说大王与秦国结盟,这就如同劝说大王与虎狼为伍而与虎狼谋皮,结局可想而知。现在您放弃称王称霸的大业,我私下实在不敢赞许大王的做法,来为楚国当心了。主张连横的人最热衷的无非是劝说诸侯割让土地去讨好秦国,其次就是在六国间挑拨离间,使六国不和,使秦国坐收渔人之利。这是所谓‘奉养仇敌’的做法,落下个“侍奉别人”的恶名事小,最终一定会给国家招来严重的祸患。做为人臣这就是为国不忠、大逆不道。[鼓掌]显然,合纵成功,诸侯就会听从楚国安排;连横成功,楚国就得听从秦国安排。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略,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大王到底如何取舍呢?因此,敝国国君特派我献此愚计,想共同遵守盟约,不知您如何决定?“
楚王[站到台前]: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现在您想统一天下,安定诸侯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纵联盟。[长时间鼓掌]
51)[赵国王宫。阿园用盘托着六国相印随苏秦]
苏秦:臣奉命约纵,所幸不辱使命,今诸侯皆大欢喜以应王约。有各国相印为证
赵肃王:卿劳苦功高,寡人深感欣慰。诸侯既已允诺,卿可趁热打铁,即刻筹划结盟之仪
苏秦:臣计划在洹水之滨建立盟坛,遣使约齐、楚、魏、韩、燕五国国君到洹水会盟。
赵肃王:可一并请宋、卫、中山等各诸侯同到洹水参与观礼
苏秦:臣遵命
52)[苏秦和赵王提前来到洹水。五国君王陆续来到,赵君接见诸侯,苏秦与各国随行公卿相议]
苏秦:明日坐次已经各国确认。赵国为约主居主位,楚国为盟主居客首,依次齐、魏、韩、燕。下面各国在盟书上用国玺[各国在盟书上加王印].
众卿:成了
苏秦:事务繁多,难免有不周详的地方,如发现疏漏之处请随时和我联系,以便即时补救。
众卿:先生配六国相印,尽管安排就是
苏秦:抬爱。现在万事俱备,明日准时举行大典。
[会盟日,旗帜鲜明、队伍整齐,诸侯登盟坛。依次坐定。苏秦手捧约书,历阶而上,站在列王对面。各王精神抖擞,面色凝重。]
槐阴:吉时已到,洹水会盟礼仪开始。[鸣号。士兵高呼:六国合一,诛灭暴秦]
槐阴:宣读盟书
苏秦:“山东六国,楚、齐、赵、魏、韩、燕联盟合纵,并力抗秦。从今往后,六国如一,亲如兄弟,共赴患难。一国有难,五国共助之;一国背盟,五国共击之。拜告天地,誓于神明。有渝此盟,人神共诛”
槐阴:刑牲[刀斧手杀白马,割马耳放园盘中,玉敦盛血]
槐阴:盟主执耳[楚威王接马耳盘举过头顶,然后交由随从在一旁捧着]
槐阴:歃血[苏秦手捧玉敦诸侯依次以血涂口角]
槐阴:坎牲加书[诸侯各一张盟书,将马推入土坑中,放一盟书在马身上埋葬]
槐阴:礼成[擂鼓,兵士操舞]
[赵王设盛宴招待来宾。十六名舞女起舞]
赵王:苏秦以妙策安定六国,宜封高爵,让他往来六国,巩固合纵同盟。
五王齐声说:同意赵君的提议
楚威王:六国宜合封苏秦为纵约长
五王齐声说:同意盟主的提议
53)[秦廷]
大臣甲:禀大王,六国送来国书
秦惠王:读
大臣甲:“秦国惠王陛下:近日楚齐赵魏韩燕六国于洹水缔结盟约,誓为兄弟之邦,共同进退。因关山阻碍未能与贵国共约,王其有幸东巡,臣必挂六国相印驱车相迎。纵约长苏秦”
秦惠王:赵国,苏秦
大臣乙:如此轻慢无礼
大臣丙:大王,臣愿即刻领兵攻打赵国。以示惩罚
[秦王拔剑,又收起]
秦惠王:张卿没有话要说吗
张仪:大王,恕臣直言,以秦国现在的实力攻打赵国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是六国。
大臣丙:胆小如鼠
秦惠王:张卿你有何良策
张仪:拿地图[内侍摊开地图]。六国合纵无非是因为秦国的压力,现在出兵只能适得其反,大王不如先放一放
秦惠王:寡人岂能束手无策
张仪:非也。臣请大王先送一位公主到燕国嫁给燕国太子。再归还魏国河外的城池,兵退函谷关以内,封关拒敌
大臣丙: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大臣乙:张仪你这个魏国的奸细,秦国的将士血流成河才得来的城池,你竟然要白白送还。大王可立即诛灭此人
秦惠王:说下去
张仪: 然后发动兵壮北上,加固长城以防备胡人南下骚扰
秦惠王:这些寡人都能做到,可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啊
众臣:是啊
张仪:大王请看这里。巴蜀之地沃野千里,士民富有,向有天府之称。此地偏远、路险道危,近秦国而远诸侯,楚国的汉中也近在咫尺,臣一直不明,为什么放在口边唾手可得的肥羊不取却要兴师动众与人去争抢一块没肉的骨头。巴蜀汉中如此丰饶,若据而有之五年之内必成两个巨大的兵库粮仓,秦国将如虎添翼。到那时大王命巴蜀之兵顺江而下,关内之兵蜂涌而出武关,合击楚国,即使一战不能灭了楚国,楚国也必被大大削弱,楚国弱则六国弱。然后挟雷挺之威,兵出函谷,席卷中原,成就霸业。这是微臣献给大王的强国王霸之策。难道大王无意于此吗?
臣乙:然也
大臣甲:何不早说
大臣丙:看来对付合纵还是束手无策啊
张仪:楚国失去汉中,诸侯爱莫能助,楚必生怨,此时张仪驾一车去楚国拆散楚齐联盟,仅此一举即可使合纵分崩离析,何须多虑。微臣再顺便到魏国走一趟要回魏国的城池,这又有何难。
大臣丙:楚国会听从你的摆布吗?
张仪:楚威王固然雄烈,奈年事已高。在下说的是下一位楚王。如果在下运气好也许会遇上一位有那么点糊涂的楚王[众人笑]
秦惠王:[撸揎衣袖。下坐来到张仪前]寡人东征西伐不得要领,非爱卿开示寡人几乎自误。蠢才,都是蠢才[拂袖、将张仪拉至座前]
秦惠王:[登座]诏。即日起去大良造一职,设相国。大良造府改为相国府。拜张仪为相国,准开府议事
张仪:谢大王
秦惠王:六国有苏秦,秦国有张卿,寡人食之有味矣
内侍:散朝
[张仪在廷阶瞅着蓝蓝的天空,得意之情无以名状]
54)[张仪府]
侍者:禀相国有几位士人求见
张仪:何方士人
侍者:楚国。来者言曾与相国共事
张仪:传
侍者:是
[吴江屈龙子介师犯四人进府]
四人:见过张相国
张仪:几位别来无恙呼
屈龙:诸侯不容,无路可走
师犯:特来投奔故人
子介:前来听候差遣
吴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伺,
张仪:想起来了,几位一向主张连横
屈龙:正是。楚国听从苏秦的鼓动,参与六国合纵,我等无力回天,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师犯:与兄一别仅区区两载,想不到风云际会,如今天下形势
已经十分明朗,或纵或横,非此即彼,针锋相对
吴江:合纵由苏秦领军,连横由相国亲自举旗。
子介:天下士人纷纷响应各归阵营,准备一较高下。我等见识浅陋欲效犬马之劳,不知相国肯留意否
张仪:张仪刚刚就任,用人之际,几位不嫌弃张仪不贤,远道来投,正中下怀。
四人:任凭相国驱驶
张仪:领几位先生下去,好生安顿
侍者:请
四人:臣等告退
55)[赵国苏秦府]
探马:报纵约长秦国送公主嫁燕太子,秦燕联姻。
苏秦:知道了,退下吧
府吏:是
内侍:禀相国齐王使者求见
苏秦:传
齐使者:见过相国
苏秦:辛苦、请坐。王有何示下
齐使:秦王遣使入齐,与联手大王同时称帝,大王为东帝、秦王称西帝。大王特遣臣来问相国
苏秦:汝且到馆驿歇息,我自修书与大王,请大人带回
齐使:微臣告退
苏秦:来的到也快,师弟啊师弟,这等小技俩难不住为兄
内侍:禀相国魏国使者求见
苏秦:请他进来
魏使:见过相国
苏秦:请坐
魏使:近日秦国已遣使还我河西之地。大王问相国,诸侯既结兄弟之盟,楚国何时还我襄陵八邑
苏秦:洹水会盟、在下配六国相印奉命主持合纵,凡事以大局为重。在下是魏国相国也是楚国相国,合纵以后的事由在下协调,合纵以前之事在下不好主张。
魏使:相国如此说,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下官不好复命,烦相国亲自与大王说去
苏秦:秦国还我河西是因为忌惮六国联手。魏国既已受益,岂可横向生枝节,损坏合纵大局。这是秦国离间之计愿大王明察。
魏使:下官如何复命
苏秦:你先安心住下,明日给你答复
魏使:这样最好,下官告退
苏秦:师弟啊师弟你出手太快了。
卫见:见过纵约长
苏秦:卫兄回来了,坐。秦国情形如何
卫见:秦兵退入涵谷关,武关军营亦休兵减将,现正发动兵壮往北加筑长城
苏秦:哦。[看地图]秦国大规模收缩兵力,意欲何为呢。
卫见:秦遣使结好蜀国
苏秦:蜀国反应如何
卫见:两国打的火热,秦国宣称送蜀国一条金牛,现蜀国正发动全国兵士丁壮修筑通往秦国的道路,准备到秦国迎回金牛
苏秦:这就对了,巴蜀将不得安宁了。蜀国啊蜀国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引狼入室”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ICP备案号:
 ICP备案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