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45981
成片时长:约150分钟
阅读:9531
发表:2019/9/30
犯罪,动作,
电影剧本
生存游戏开跑!你的逃亡时间只剩下……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内景─新闻发布会─日
△字幕:本故事纯属虚构。
△记者甲身后挤满了人,和数十支摄影长炮。
△记者甲面对摄影镜头,手持话筒,神情紧张,微微点头,默数秒数。
记者甲:真相调查委员会即将公布三二九枪击案调查结果……
△记者甲转头后看。
△“三二九枪击案真相调查委员会新闻发布会”背板一侧,一方大萤幕显示“百科智能萤幕带您看见121%的真相!”。背板前,长桌上话筒、名牌、茶水都准备就绪,只是座位上空无一人。
△记者甲想不到该说什么,尴尬了一会,才不得不回头继续报导。
记者甲:我们已为观众朋友占据最佳转播位置……镜头先交还棚内。
2.内景─摄影棚─日
△新闻播报台后,新闻评论家(男)张着口,拿颗葡萄,要主持人(女)张口来吃。两人突然发现摄影镜头正对着他们,当下愣住了。
△导播紧急切换镜头。
3.外景─世民医院院前广场─日
△镜头显示为新闻片段,并标注:稍早画面。
△记者乙身后一侧为世民医院,一侧为大马路,广场上人来人往。
记者乙:这里是世民医院院前广场。四个月前,石总统遭受枪击,紧急送至该院急诊室抢救,天幸并无生命危险。但凶嫌的动机却十分可议。究竟三二九枪击案是恶势力的暗杀行动,或是有心人的算计结果,还是擦枪走火的意外纠葛?让我们听听民众的看法。
△记者乙回头看看,正好绿灯转红灯,斑马线上赶来一个少女(任恩雅),她引领着戴墨镜的大胡子(大胡子甲)过马路。
△任恩雅黑框圆镜,卷发高马尾,白色圆领短衫上用粉色系的彩带、气球图案十分欢乐地组成了阿拉伯数字:6230(谐音:热爱生命)。
△大胡子甲则身披土黄色薄衫、头戴鸭舌帽,左手搭在任恩雅肩上,右手一只黑色手提箱同时收折一杆白色导盲杖。
△不待话筒靠近,任恩雅当先亮着眼睛,左手握拳伸出了食指、小指,对镜头比出摇滚手势,来一句热爱生命协会的口号。
任恩雅:热爱生命!耶!
△记者乙将话筒堵到任恩雅嘴边。
记者乙:妳好,我们都知道,热爱生命协会在三二九枪击案中得到范姓嫌犯的意外宣传,妳会不会因此支持他?甚至觉得他是无辜的?
△任恩雅眼睛眨了眨。
任恩雅:热爱生命!耶!
△记者乙将话筒转向大胡子甲。
记者乙:请问这位先生,你对三二九枪击案的范姓嫌犯有什么看法?会不会相信他是无辜的?但如果他是无辜的,他又为什么不到案、不投案、不请求警方保护?
△大胡子甲微微摆头,似乎不确定记者乙问的是不是他,任恩雅一旁提醒。
任恩雅:热爱生命!耶!
大胡子甲:热爱生命。
任恩雅:还有,耶!
大胡子甲:还有,耶。
4.内景─摄影棚─日
△节目片头为新闻画面剪辑:石总统车队行进在群众围观的街道、枪手模糊的身影挤在众人之中、新闻主播播报总统中弹、范毅先在监视画面里攀爬大楼外墙、记者在雾里小学堵着向芯蕊问话、八达隧道口发生连环车祸、夜空中绽放一束烟火……
△节目大字标题: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
△主持人、新闻评论家、社会学专家、犯罪学专家都在新闻播报台后坐好了。
主持人:欢迎回到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对于刚才的画面……
新闻评论家:理盲。就是理盲。就是跟着潮流随波逐流,或是跟着潮流标新立异。某某电视台主管说过:媒体就是浅白,白居易,老妪能解,懂吗?就是娱乐产业!所以就都看颜值说话,看脸皮说话。
社会学专家:凶嫌脸皮真有那么好看?
△社会学专家贼眼溜溜,忍不住窃笑,偷偷拿出一方图板。图板上头两张近身照,一张是范毅先的大头照,一张是某囚犯的档案照。社会学专家先指指某囚犯,又指指范毅先。
社会学专家:这个,迷奸了五十六个无辜少女。这个,还能好到哪里去?少给我们长一副无辜脸!诱骗民众相信他,就是诱骗民众在犯罪!
犯罪学专家:说到这,你们知道吗?范姓嫌犯就读大学期间,学校发生过一件性侵未遂案。被害女学生被污指是某邪教教主的孩子,就遭人合力挟持至废弃大楼,幸获路人搭救。
主持人:合力?
犯罪学专家:没错,是两名大学生。
△犯罪学专家的食指在范毅先和某囚犯的照片上来回点点。
犯罪学专家:喔,我不能再说了。因为我们的资保法保护这两人的个人隐私。所以我也没说范姓嫌犯就是当年搞性侵的二分之一。我只能说,那两名大学生辩称被害人是和他们合意进行性游戏,总之,未被起诉,还继续就学,然后,参加野草学运、反对资保法修正案。
△在座众人听了若有所思。
△社会学专家的食指在范毅先和某囚犯的照片上来回点点。
社会学专家:所以,这两个大学生,一个长这样,一个长这样,也不无可能?
△犯罪学专家回以会心一笑。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野草学运强力保护个人资料。那是在保护谁的资料?而石总统主张重新修法,又是谁会强力反对?不是笨蛋的都知道了。有人要是再帮范姓嫌犯说话,不是帮凶,就是笨蛋。
5.内景─小酒馆─日
△通缉文书、宣传车、隧道、手枪、积木拼装的玩具枪、十字准星、子弹、飞溅的血渍、脑浆、中枪呐喊的人、追捕中戴帽的警察、逃亡大楼间的嫌犯、紧急避难包、冲天炮、烟火、外星人、大爆炸!布满各色文字、各样图画的黑板连成了墙、连成了房、连成了一间小酒馆──醉也不归。
△吧枱对面一方卡座,一盘卤味、两瓶黑麦汁,两个人,都花椰菜头,大花椰菜(花头)、小花椰菜(虫子)。像听见了什么,相看一眼,花头食指往嘴上一比,虫子微微点头。
△电视的声音沙沙在响。
△黑板墙上画了一只白色电视,还长了两根天线,是淘汰已久的经典电视机型。亮着由电视投影枪投映的彩色光影,正在播“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
△传来了脚步声。那脚步声的主人(张正义)走到花头、虫子的卡座前。
△花头、虫子抬眼斜视。
张正义:(画外音)电视里的人一定没想到,枪击案的……嫌犯?共犯?真犯?竟悠哉悠哉坐在这里,喝啤酒,听他们嘴上办案。
△花头、虫子相看一眼,不觉失笑。
花头:就像嘴上老扯我们是嫌犯的家伙也万万没想到,人工饲养的鸭子不孵蛋、搞女权主义的男人容易得癌、小学生也能轻易制造出超音速,还有,哪怕长得一副没有正义就活不下去的家伙只要理个花椰菜头也都会瞬间变得可爱些?
△张正义,长得浓眉大眼,头上像扎满钢刺,上额下颚中鼻梁分明都是直角,这时更板着一张脸,各看了花头、虫子一眼。
张正义:有个东西走起来像鸭,游起来像鸭,叫起来像鸭……
花头:要是切成一盘卤味,还嚐起来像鸭?
张正义:牠却说牠不是鸭,那是什么?
虫子:丑小鸭?外星人?……外星鸭子!外星鸭子!
花头:答对了!
张正义:是强辩说自己被冤枉成鸭子的鸭子。
花头:但其实,我们不是鸭子。
虫子:人怎么会是鸭子呢?
花头:倒是口口声声嚷嚷正义、正义的,要是拚命冤枉起人来,也都一点不觉得自己冤枉了正义,堂堂正正成了真凶的帮凶咧。
张正义:哼!犯罪崇拜者。
犯罪学专家:(电视)这些犯罪崇拜者还有一重心理问题──认知失调。所以他们执迷不悟、至死不悔,就是无法接受自己会被嫌犯利用的这个事实,只好转而选择相信嫌犯无辜这样的谎言。
6.内景─摄影棚─日
△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现场。
主持人:那么,四个月前,三月二十九日的中午十二点,在方佛市力行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由我们电视台带您迅速掌握事件黄金七十二小时。
7.内景─虚拟摄影棚─日
△播出电脑模拟画面:记者丙身后五颜六色、争奇斗巧的广告招牌、交通号志参差不齐,看似后现代的装置艺术,却是方佛市的闹区,力行路。只是路上有事没事的行人个个瞬间定格,连同教风吹动的衣角、发梢也是。
记者丙:劈里啪啦声中,转眼只见力行路上起了一阵白雾,雾里有人,还有人挤在镜头外。是路上点了鞭炮,炸出一条宛如白龙的长云,还有舞龙舞狮,锣鼓喧天,在热烈欢迎总统车队的到来。
△随着记者丙的叙述,力行路上的衣角、发梢、风和声音顿时动了起来。
△四线道上,当头开路的四辆黑白警车缓缓前行,随后一辆寻常的吉普车上站了一位方头大脸的家伙(石立言),驼色工作外套下一件红色羊毛背心,正挥手致意。石立言的动作突地一顿,像是肚子疼──画面定格。
△记者丙用手推动镜头,将原先镜头外的场景带到观众眼前。
记者丙: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片烟雾当中。
△记者丙直指烟雾当中一个白色套头衫上胡乱涂了些黑字、头戴赏鸟帽、身背紧急避难包的男子,一手拿了仿似测速器的东西,直指总统座车方向。
记者丙:这是事件当下的第一时间,只是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石立言总统也只以为是突发性的盲肠炎。当他通知随扈改往医院时,枪手早已在三分钟前离开现场。所幸,警方已在第一时间掌握一名重大关系人,多名案件相关人士也已陆续到案说明,甚至当时我们新闻台也独家获得嫌犯的录音。
△记者丙从胸前口袋取出一支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音讯不良的沙沙声中,略可听见一名年轻男子的声音,语带轻挑。
范毅先:(录音播放)我不想当人了,我讨厌人类……没错,我对世界没有好感。
记者丙:我不想当人了,我讨厌人类,没错,我对世界没有好感──该名嫌犯显然有严重的反社会倾向,相当危险。只是碍于野草学运拥护的资讯保护法,暂不得公开该名重大关系人的一切资料。这一暂不得公开的代价,就是两条人命。两名执勤员警惨遭枪击,当场身亡。
△记者丙带动镜头,将镜头带进电脑用新闻画面模拟出的记者会。
记者丙:而在当晚记者会上,警方仍碍于资保法的规定,无法公布相关讯息,甚至只能呼吁民众冷静,切勿有任何非法的追捕行为。就在警方开“不得追捕嫌犯”记者会的同时……
△记者丙身形一转,身后的记者会场景随之一变,转身来到闹区。街上的玻璃窗由新一代的电视投影枪放射出新闻画面:一个白色套头衫上胡乱涂了些黑字、头戴赏鸟帽、身背紧急避难包的家伙在……地面?不,墙面,在水泥墙、铁窗、排水管、煤气管、冷气机,各种灰色之间,攀、翻、穿、钻、转、窜。
记者丙:嫌犯似乎早已逃到一百公里外的大北市旧区公寓,运用各种跑酷技能,嘲弄受限于相关法规、无法管制交通、无法通缉嫌犯的政府当局。
△只见玻璃窗上投映的影像一段、一段、一段,蹬墙后空翻、上墙接墙转、猩猩跳后速降落地滚翻接前空翻,是由各地的网路监视器集锦而成。
△影片上一堆网友的点评跑进、跑出:“对逃亡而言,太多多余的动作。”“对逃亡而言,什么动作都是多余。”“警察才多余,抓不到他!”“这才是专业的逃犯呀!”“希望他继续逃,我们每周精采回顾!”“你们在干什么?指点?打气?鼓励?护航?保驾?”“有本事,你去抓!嘴炮天下!”“热爱生命协会提醒您:高危险度动作,请勿模仿!”
△影片定格!清楚可见范毅先白白净净的一张脸。
记者丙:这是事件后,范姓嫌犯第一次出现在新闻画面。他是积极学堂的派遣教师,任教于雾里乡国民小学,曾获社区大赛跑酷亚军、办过小学逃生训练营、野外训练营,除此之外,他别有一个身分格外令人瞩目──他是七年前野草学运的学生领袖。
△记者丙带动镜头,将镜头带进电脑用新闻画面模拟出的国民议事会:会场上,睡袋、被巾、内衣裤、卫生纸、报纸、纸盒、纸杯、喝一半的、吃一半的、刚睡的、刚醒的,杂交横陈,独有一人白色套头衫上胡乱涂了些黑字,眉目分明清楚,正是范毅先。
记者丙:范姓嫌犯于泷岗大学就读期间,曾获当时声学系系主任的施智生教授破格选聘为实验助手,被誉为微型化的天才,实则是实验造假的天才。更不堪的是,他和大学友人曾涉入性骚扰事件。因此,他参与学运、反对修改资保法,难道不是为了避免他的个人前科大白天下?
8.内景─摄影棚─日
△回到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现场。
犯罪学专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人看前科。要是不搞造假、不搞性侵,恐怕还轮不到他来搞枪击案!惯犯、惯犯,就是社会惯着他去犯!你们知道吗?被害女学生受资保法保护,事后转学了,而差点性侵她的呢?也受保护?继续读完大学?然后进入小学教书?
社会学专家:可怜无辜的孩子就此牺牲了。看!
△社会学专家拿出一方图板,图板上头一张新闻照:雾里国小教室黑板歪歪扭扭写满了“范毅先吃便便”、“范毅先吃便便”,“毅”字打了马赛克,一个脸上也打了马赛克的小学生站在黑板前,转头对着镜头直盯,不知是什么表情。
主持人:这是什么?好可怕!
社会学专家:我们想想,这个小学生是受了范姓嫌犯怎样的对待?又是什么样的异常心态才会让一个本该是活活泼泼的小学生愤愤不满写下这样的咒骂?
犯罪学专家:他这是在制造魔鬼,用一颗颗小小的仇恨种子。
新闻评论家:只是一个小学生吗?不!范姓嫌犯带过的可有一十七个!只是一十七个小学生吗?不!电视机前的、网路上的犯罪崇拜者有多少个?数不清了。
9.内景─虚拟摄影棚─日
△记者丙轻按耳机,像是接到什么紧急情报。
记者丙:是,最新消息,案发第三天,远在方佛市郊区的八达隧道发生了一起汽车连环追撞意外。让我们看看监视画面。
△监视画面只见十数辆时速逼近两百公里的黑色厢型车,疾驰──急煞!数辆厢型车急煞在隧道口,碰!碰!碰!打撞球?几辆直打直撞,几辆曲球入袋。
记者丙:据可靠消息透露,这场意外是为了追捕范姓嫌犯。当中即有暗中跟监的警方,又有近百名自称是协助追缉的“热心民众”。只是,范姓嫌犯呢?在众人围捕下,顺利脱逃了?
△监视画面又见厢型车跌出几个人来,个个从车中拖出一支金属球棒,拿着,就要赶入隧道。
△字幕:本故事纯属虚构。
△记者甲身后挤满了人,和数十支摄影长炮。
△记者甲面对摄影镜头,手持话筒,神情紧张,微微点头,默数秒数。
记者甲:真相调查委员会即将公布三二九枪击案调查结果……
△记者甲转头后看。
△“三二九枪击案真相调查委员会新闻发布会”背板一侧,一方大萤幕显示“百科智能萤幕带您看见121%的真相!”。背板前,长桌上话筒、名牌、茶水都准备就绪,只是座位上空无一人。
△记者甲想不到该说什么,尴尬了一会,才不得不回头继续报导。
记者甲:我们已为观众朋友占据最佳转播位置……镜头先交还棚内。
2.内景─摄影棚─日
△新闻播报台后,新闻评论家(男)张着口,拿颗葡萄,要主持人(女)张口来吃。两人突然发现摄影镜头正对着他们,当下愣住了。
△导播紧急切换镜头。
3.外景─世民医院院前广场─日
△镜头显示为新闻片段,并标注:稍早画面。
△记者乙身后一侧为世民医院,一侧为大马路,广场上人来人往。
记者乙:这里是世民医院院前广场。四个月前,石总统遭受枪击,紧急送至该院急诊室抢救,天幸并无生命危险。但凶嫌的动机却十分可议。究竟三二九枪击案是恶势力的暗杀行动,或是有心人的算计结果,还是擦枪走火的意外纠葛?让我们听听民众的看法。
△记者乙回头看看,正好绿灯转红灯,斑马线上赶来一个少女(任恩雅),她引领着戴墨镜的大胡子(大胡子甲)过马路。
△任恩雅黑框圆镜,卷发高马尾,白色圆领短衫上用粉色系的彩带、气球图案十分欢乐地组成了阿拉伯数字:6230(谐音:热爱生命)。
△大胡子甲则身披土黄色薄衫、头戴鸭舌帽,左手搭在任恩雅肩上,右手一只黑色手提箱同时收折一杆白色导盲杖。
△不待话筒靠近,任恩雅当先亮着眼睛,左手握拳伸出了食指、小指,对镜头比出摇滚手势,来一句热爱生命协会的口号。
任恩雅:热爱生命!耶!
△记者乙将话筒堵到任恩雅嘴边。
记者乙:妳好,我们都知道,热爱生命协会在三二九枪击案中得到范姓嫌犯的意外宣传,妳会不会因此支持他?甚至觉得他是无辜的?
△任恩雅眼睛眨了眨。
任恩雅:热爱生命!耶!
△记者乙将话筒转向大胡子甲。
记者乙:请问这位先生,你对三二九枪击案的范姓嫌犯有什么看法?会不会相信他是无辜的?但如果他是无辜的,他又为什么不到案、不投案、不请求警方保护?
△大胡子甲微微摆头,似乎不确定记者乙问的是不是他,任恩雅一旁提醒。
任恩雅:热爱生命!耶!
大胡子甲:热爱生命。
任恩雅:还有,耶!
大胡子甲:还有,耶。
4.内景─摄影棚─日
△节目片头为新闻画面剪辑:石总统车队行进在群众围观的街道、枪手模糊的身影挤在众人之中、新闻主播播报总统中弹、范毅先在监视画面里攀爬大楼外墙、记者在雾里小学堵着向芯蕊问话、八达隧道口发生连环车祸、夜空中绽放一束烟火……
△节目大字标题: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
△主持人、新闻评论家、社会学专家、犯罪学专家都在新闻播报台后坐好了。
主持人:欢迎回到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对于刚才的画面……
新闻评论家:理盲。就是理盲。就是跟着潮流随波逐流,或是跟着潮流标新立异。某某电视台主管说过:媒体就是浅白,白居易,老妪能解,懂吗?就是娱乐产业!所以就都看颜值说话,看脸皮说话。
社会学专家:凶嫌脸皮真有那么好看?
△社会学专家贼眼溜溜,忍不住窃笑,偷偷拿出一方图板。图板上头两张近身照,一张是范毅先的大头照,一张是某囚犯的档案照。社会学专家先指指某囚犯,又指指范毅先。
社会学专家:这个,迷奸了五十六个无辜少女。这个,还能好到哪里去?少给我们长一副无辜脸!诱骗民众相信他,就是诱骗民众在犯罪!
犯罪学专家:说到这,你们知道吗?范姓嫌犯就读大学期间,学校发生过一件性侵未遂案。被害女学生被污指是某邪教教主的孩子,就遭人合力挟持至废弃大楼,幸获路人搭救。
主持人:合力?
犯罪学专家:没错,是两名大学生。
△犯罪学专家的食指在范毅先和某囚犯的照片上来回点点。
犯罪学专家:喔,我不能再说了。因为我们的资保法保护这两人的个人隐私。所以我也没说范姓嫌犯就是当年搞性侵的二分之一。我只能说,那两名大学生辩称被害人是和他们合意进行性游戏,总之,未被起诉,还继续就学,然后,参加野草学运、反对资保法修正案。
△在座众人听了若有所思。
△社会学专家的食指在范毅先和某囚犯的照片上来回点点。
社会学专家:所以,这两个大学生,一个长这样,一个长这样,也不无可能?
△犯罪学专家回以会心一笑。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野草学运强力保护个人资料。那是在保护谁的资料?而石总统主张重新修法,又是谁会强力反对?不是笨蛋的都知道了。有人要是再帮范姓嫌犯说话,不是帮凶,就是笨蛋。
5.内景─小酒馆─日
△通缉文书、宣传车、隧道、手枪、积木拼装的玩具枪、十字准星、子弹、飞溅的血渍、脑浆、中枪呐喊的人、追捕中戴帽的警察、逃亡大楼间的嫌犯、紧急避难包、冲天炮、烟火、外星人、大爆炸!布满各色文字、各样图画的黑板连成了墙、连成了房、连成了一间小酒馆──醉也不归。
△吧枱对面一方卡座,一盘卤味、两瓶黑麦汁,两个人,都花椰菜头,大花椰菜(花头)、小花椰菜(虫子)。像听见了什么,相看一眼,花头食指往嘴上一比,虫子微微点头。
△电视的声音沙沙在响。
△黑板墙上画了一只白色电视,还长了两根天线,是淘汰已久的经典电视机型。亮着由电视投影枪投映的彩色光影,正在播“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
△传来了脚步声。那脚步声的主人(张正义)走到花头、虫子的卡座前。
△花头、虫子抬眼斜视。
张正义:(画外音)电视里的人一定没想到,枪击案的……嫌犯?共犯?真犯?竟悠哉悠哉坐在这里,喝啤酒,听他们嘴上办案。
△花头、虫子相看一眼,不觉失笑。
花头:就像嘴上老扯我们是嫌犯的家伙也万万没想到,人工饲养的鸭子不孵蛋、搞女权主义的男人容易得癌、小学生也能轻易制造出超音速,还有,哪怕长得一副没有正义就活不下去的家伙只要理个花椰菜头也都会瞬间变得可爱些?
△张正义,长得浓眉大眼,头上像扎满钢刺,上额下颚中鼻梁分明都是直角,这时更板着一张脸,各看了花头、虫子一眼。
张正义:有个东西走起来像鸭,游起来像鸭,叫起来像鸭……
花头:要是切成一盘卤味,还嚐起来像鸭?
张正义:牠却说牠不是鸭,那是什么?
虫子:丑小鸭?外星人?……外星鸭子!外星鸭子!
花头:答对了!
张正义:是强辩说自己被冤枉成鸭子的鸭子。
花头:但其实,我们不是鸭子。
虫子:人怎么会是鸭子呢?
花头:倒是口口声声嚷嚷正义、正义的,要是拚命冤枉起人来,也都一点不觉得自己冤枉了正义,堂堂正正成了真凶的帮凶咧。
张正义:哼!犯罪崇拜者。
犯罪学专家:(电视)这些犯罪崇拜者还有一重心理问题──认知失调。所以他们执迷不悟、至死不悔,就是无法接受自己会被嫌犯利用的这个事实,只好转而选择相信嫌犯无辜这样的谎言。
6.内景─摄影棚─日
△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现场。
主持人:那么,四个月前,三月二十九日的中午十二点,在方佛市力行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由我们电视台带您迅速掌握事件黄金七十二小时。
7.内景─虚拟摄影棚─日
△播出电脑模拟画面:记者丙身后五颜六色、争奇斗巧的广告招牌、交通号志参差不齐,看似后现代的装置艺术,却是方佛市的闹区,力行路。只是路上有事没事的行人个个瞬间定格,连同教风吹动的衣角、发梢也是。
记者丙:劈里啪啦声中,转眼只见力行路上起了一阵白雾,雾里有人,还有人挤在镜头外。是路上点了鞭炮,炸出一条宛如白龙的长云,还有舞龙舞狮,锣鼓喧天,在热烈欢迎总统车队的到来。
△随着记者丙的叙述,力行路上的衣角、发梢、风和声音顿时动了起来。
△四线道上,当头开路的四辆黑白警车缓缓前行,随后一辆寻常的吉普车上站了一位方头大脸的家伙(石立言),驼色工作外套下一件红色羊毛背心,正挥手致意。石立言的动作突地一顿,像是肚子疼──画面定格。
△记者丙用手推动镜头,将原先镜头外的场景带到观众眼前。
记者丙: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片烟雾当中。
△记者丙直指烟雾当中一个白色套头衫上胡乱涂了些黑字、头戴赏鸟帽、身背紧急避难包的男子,一手拿了仿似测速器的东西,直指总统座车方向。
记者丙:这是事件当下的第一时间,只是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石立言总统也只以为是突发性的盲肠炎。当他通知随扈改往医院时,枪手早已在三分钟前离开现场。所幸,警方已在第一时间掌握一名重大关系人,多名案件相关人士也已陆续到案说明,甚至当时我们新闻台也独家获得嫌犯的录音。
△记者丙从胸前口袋取出一支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音讯不良的沙沙声中,略可听见一名年轻男子的声音,语带轻挑。
范毅先:(录音播放)我不想当人了,我讨厌人类……没错,我对世界没有好感。
记者丙:我不想当人了,我讨厌人类,没错,我对世界没有好感──该名嫌犯显然有严重的反社会倾向,相当危险。只是碍于野草学运拥护的资讯保护法,暂不得公开该名重大关系人的一切资料。这一暂不得公开的代价,就是两条人命。两名执勤员警惨遭枪击,当场身亡。
△记者丙带动镜头,将镜头带进电脑用新闻画面模拟出的记者会。
记者丙:而在当晚记者会上,警方仍碍于资保法的规定,无法公布相关讯息,甚至只能呼吁民众冷静,切勿有任何非法的追捕行为。就在警方开“不得追捕嫌犯”记者会的同时……
△记者丙身形一转,身后的记者会场景随之一变,转身来到闹区。街上的玻璃窗由新一代的电视投影枪放射出新闻画面:一个白色套头衫上胡乱涂了些黑字、头戴赏鸟帽、身背紧急避难包的家伙在……地面?不,墙面,在水泥墙、铁窗、排水管、煤气管、冷气机,各种灰色之间,攀、翻、穿、钻、转、窜。
记者丙:嫌犯似乎早已逃到一百公里外的大北市旧区公寓,运用各种跑酷技能,嘲弄受限于相关法规、无法管制交通、无法通缉嫌犯的政府当局。
△只见玻璃窗上投映的影像一段、一段、一段,蹬墙后空翻、上墙接墙转、猩猩跳后速降落地滚翻接前空翻,是由各地的网路监视器集锦而成。
△影片上一堆网友的点评跑进、跑出:“对逃亡而言,太多多余的动作。”“对逃亡而言,什么动作都是多余。”“警察才多余,抓不到他!”“这才是专业的逃犯呀!”“希望他继续逃,我们每周精采回顾!”“你们在干什么?指点?打气?鼓励?护航?保驾?”“有本事,你去抓!嘴炮天下!”“热爱生命协会提醒您:高危险度动作,请勿模仿!”
△影片定格!清楚可见范毅先白白净净的一张脸。
记者丙:这是事件后,范姓嫌犯第一次出现在新闻画面。他是积极学堂的派遣教师,任教于雾里乡国民小学,曾获社区大赛跑酷亚军、办过小学逃生训练营、野外训练营,除此之外,他别有一个身分格外令人瞩目──他是七年前野草学运的学生领袖。
△记者丙带动镜头,将镜头带进电脑用新闻画面模拟出的国民议事会:会场上,睡袋、被巾、内衣裤、卫生纸、报纸、纸盒、纸杯、喝一半的、吃一半的、刚睡的、刚醒的,杂交横陈,独有一人白色套头衫上胡乱涂了些黑字,眉目分明清楚,正是范毅先。
记者丙:范姓嫌犯于泷岗大学就读期间,曾获当时声学系系主任的施智生教授破格选聘为实验助手,被誉为微型化的天才,实则是实验造假的天才。更不堪的是,他和大学友人曾涉入性骚扰事件。因此,他参与学运、反对修改资保法,难道不是为了避免他的个人前科大白天下?
8.内景─摄影棚─日
△回到三二九枪击案特别节目现场。
犯罪学专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人看前科。要是不搞造假、不搞性侵,恐怕还轮不到他来搞枪击案!惯犯、惯犯,就是社会惯着他去犯!你们知道吗?被害女学生受资保法保护,事后转学了,而差点性侵她的呢?也受保护?继续读完大学?然后进入小学教书?
社会学专家:可怜无辜的孩子就此牺牲了。看!
△社会学专家拿出一方图板,图板上头一张新闻照:雾里国小教室黑板歪歪扭扭写满了“范毅先吃便便”、“范毅先吃便便”,“毅”字打了马赛克,一个脸上也打了马赛克的小学生站在黑板前,转头对着镜头直盯,不知是什么表情。
主持人:这是什么?好可怕!
社会学专家:我们想想,这个小学生是受了范姓嫌犯怎样的对待?又是什么样的异常心态才会让一个本该是活活泼泼的小学生愤愤不满写下这样的咒骂?
犯罪学专家:他这是在制造魔鬼,用一颗颗小小的仇恨种子。
新闻评论家:只是一个小学生吗?不!范姓嫌犯带过的可有一十七个!只是一十七个小学生吗?不!电视机前的、网路上的犯罪崇拜者有多少个?数不清了。
9.内景─虚拟摄影棚─日
△记者丙轻按耳机,像是接到什么紧急情报。
记者丙:是,最新消息,案发第三天,远在方佛市郊区的八达隧道发生了一起汽车连环追撞意外。让我们看看监视画面。
△监视画面只见十数辆时速逼近两百公里的黑色厢型车,疾驰──急煞!数辆厢型车急煞在隧道口,碰!碰!碰!打撞球?几辆直打直撞,几辆曲球入袋。
记者丙:据可靠消息透露,这场意外是为了追捕范姓嫌犯。当中即有暗中跟监的警方,又有近百名自称是协助追缉的“热心民众”。只是,范姓嫌犯呢?在众人围捕下,顺利脱逃了?
△监视画面又见厢型车跌出几个人来,个个从车中拖出一支金属球棒,拿着,就要赶入隧道。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