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1635
成片时长:约39分钟
阅读:11821
发表:2013/9/6 修改:2014/1/17
34集 剧情 电视剧剧本
《柳暗花明》第22集
1
…
21
22
23
…
3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二十二集 遍地英雄下夕烟
时间:1958~1959年
地点:北京
人物:香柳,53~54岁
明珠,28~29岁
姚丽娜,28~29岁
汪沁芳,26~27岁
林鹏,34~35岁
祁柯,29~30岁
徐淑芬,42~43岁
蒋如新,31~32岁
罗世贵,30~31岁
周厂长,39~40岁
小右,(萧平)23~24岁
晓栋,4~5岁
片头曲: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童声合唱)
天上有蓝色的梦想
故乡有黑黑的土壤
真理的大海在召唤
脚下的小路弯又长
啊
多少次回首
多少次展望
寻寻觅觅
峰回路转
心灵啊
我该在何处安放
啊
无数次磨难
无数次坚强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祖国啊
我和你一起成长
字幕:第二十二集(1958~1959年)
[1]北京教学仪器厂的大门口,红旗招展,右派小伙子和门房老大爷打了个招呼,就领着祁柯等四人进去了。大门两侧是装有玻璃的宣传栏,一侧宣传栏里面贴着最新的各大报纸,另一侧是一些先进工作者的照片,还有本月生产进度等报表。
小伙子:(指着右边绿树掩映处一座独立的白色两层楼)看见了吧,那个小白楼,厂长办公室就在那里的二层,你们自己去吧,我得回车间干活儿去了。
祁柯:好吧,谢谢你了。
小伙子挥手,绕过花坛,向厂区深处走去。
[2]厂长办公室,祁柯等四人来到门口,见一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中年人正在和几个同样穿工作服的人吞云吐雾,有说有笑,从外表和年龄上,分不清他们谁是厂长,也看不出他们是在开会还是在闲聊。
中年人:(见到祁柯等人)喂,你们找谁啊?
祁柯:您好,我叫祁柯,北国大学的教师,我和你们这里的周厂长联系过,请问…
中年人:(把手伸向祁柯,热情地握了握祁柯的手)哦,我姓周,在这里当厂长,欢迎欢迎,北国大学,听说过,听说过,很有名啊,你们都是大知识分子了,你们到这来是…干什么来着?
祁柯:周厂长,我们来是想看看在你们工厂里有没有大学生能做的事情。您知道,我们目前的教学是从书本到课堂,理论脱离实际,缺少生产这个环节。这不符合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我们想通过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把教学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您看,能不能…
周厂长:(把手上剩下的烟头在烟灰缸里拧了几下)哦,对了,嗯,教学和生产相结合,也就是说,你们想找的生产是你们教书时教过的,是这样吗?呃,我们厂有几个不同的工种,钳工,钣金,车工,还有翻砂做模具和绕变压器修理电机,你们教的课适合什么工种啊?
祁柯等四人相互看看,不知如何作答。
明珠:(想了想)周厂长,我们教的是物理,所有工种的基本原理都和物理有关。
周厂长:那就是说,你们并没有教这些具体工种的技术啰?(皱了皱眉,面露难色),唉呀,这不太好办哪。工厂里的工人都是从学徒开始,让有经验的老师傅带着一步步学出来的。当然也有些是专门的技校毕业,学过一些。再有就是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都是学工的,机械制造什么的,像我们这儿的高工,哎,小李啊,王工呐?
小李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周厂长:他也不知道上哪儿去了?这人,平时就他属他话多,这会儿需要他耍嘴皮子了就找不着人了。啊,总之,要是一点儿都没学过,哪能一上来就能把活儿干好呢。
祁柯:我们今天来,就是想先大概了解一下让学生学做什么合适,下次就打算带着学生来,让他们像你们的学徒工那样跟着老师傅学习,您就选个比较需要人干活儿的工种让我们看看吧。主要是让学生们知道实际生产是怎么回事,有个感性认识,这对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是有好处的,因为即使像我们这样学理科的,将来学生毕业后也不都是分配到科研单位,还是有可能被分配到工厂里的。
周厂长从工作服兜里摸出一包烟,请祁柯等人抽烟,祁柯等忙摆手表示不会,周厂长就自己点烟抽起来。
周厂长:那,我看你们就去钣金和电机两个车间看看吧,这两个车间的活儿比较多,有难有易,有些活儿还算是比较容易上手的,也多少有些技术性。
祁柯:(和明珠等相互看了看)好,就按您说的,周厂长,您看怎么方便就怎么安排吧。
周厂长:呃,你们今天是参观一下就行了,还是想具体了解一下如何工作的呢?
祁柯:我们想具体了解一下,以后好结合上课内容带学生来参加生产劳动。
周厂长:嗯,这样的话,要了解的东西还挺多,你们四个人就…,呃,分成两拨,分别去这两个车间吧。
祁柯刚扭过头想和三位女老师商量,姚丽娜抢先。
姚丽娜:这样好了,祁柯,我和你去电机车间看看吧。
明珠白了姚丽娜一眼,没有说话。
周厂长:(朝一旁正在叽叽咕咕,挤眉弄眼的两个小伙子)小王,你带这两个同志去电机车间找罗师傅,小李,你带这两位女老师去钣金车间找卢师傅。跟他们说,呃,就说是我说的,叫他们好好接待。
[3]楼梯处,祁柯和姚丽娜跟着两个小伙子在前面走,明珠拉着汪沁芳放慢了脚步,和他们拉开了一段距离。
明珠:(小声地对汪沁芳)早知道祁柯被姚丽娜抓着不放手,让祁柯和她两个人来不就行了,我们何必跟着凑热闹,给他们俩制造障碍。林鹏让我去图书馆查资料我都没时间,还跟着他们来这儿瞎耽误工夫。
汪沁芳:这个姚丽娜,过去挺看不起工农出身的人,还跟我说过,他们那样的人,即使上了大学,看起来还是缺少某种气质和修养。现在她看风头有利于这些人了,就拼命地巴结讨好献殷勤,哼,墙头草,我看她对祁柯也未必是真心。
[4]在厂区的一个丁字路口,祁柯和姚丽娜跟着小王向左拐,明珠和汪沁芳跟着小李向右拐。
[5]电机车间里,几个工人坐在操作台旁绕变压器,身旁放着几大卷儿粗细不同的绝缘线。祁柯和姚丽娜走过这几个工人时,好奇地看他们手中的工作。小王带他们来到几个蹲在地上干活儿的工人身边。
小王:(对其中一个正在修理电机的工人师傅)罗师傅,北国大学的老师们来了。
罗师傅听到北国大学几个字便触了电似的抬起头,祁柯认出来,原来他就是罗世贵。
祁柯:(愣住了,惊讶地)罗世贵?是你?
罗世贵:(站起身来)祁柯?姚老师,你……你们怎么到这儿来了,(和祁柯握手)。
祁柯:我先问你,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你原来的工厂…
罗世贵:原来的工厂,咳,我还怎么回我原来的工厂啊。说什么也不能再回去了,所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托人找关系跑到这儿来了。他们正缺技术工人,我是八级工,就这么着,我好歹算是留在北京了。这儿的领导和工人们听说我在北国大学上过学,还都挺敬重我的,也从不过问我功课学得怎么样。唉,工人呐,就是比知识分子纯朴,好打交道。
[6]钣金车间,小李带着明珠和汪沁芳进来,只见几名工人在几台叫不出名字的机器旁做着不知什么东西。
小李:(拍了拍一个年轻工人的肩膀)喂,烟囱,你们卢头儿呢?
被叫做烟囱的工人扭头看见小李,就做出要打他的姿势,却没有真打,然后好奇地看了看明珠和汪沁芳,歪着嘴呲着牙笑了笑。
烟囱:你找卢头儿干嘛?又给他介绍对象啊?还一下带俩来,晚啦,他老婆前天刚生一儿子,卢头儿这两天正一趟趟往医院里跑呢,美得都不知道姓啥了。哎,我说小李子,你每天在厂长身边转悠,也想法儿让组织上关心关心我们这些真正的光棍嘛,别老是…
小李:去你的!你想什么呢。这两位是大学老师,人家是来咱厂里结合生产实际的。
烟囱:(显得很失望的样子)哦,嗨,我还当是结合人的呢。那…卢头儿他不在,我又笨嘴拙舌的…哎,找小右不就行了,小右伶牙俐齿的,比卢头儿强。
小李:好啊,背后敢这么说你们卢头儿啊,当心他刺儿你。小右人呢?跑哪儿去了?
烟囱:他刺儿我干嘛,这可是卢头儿自个儿说的,他是大老粗,可小右呢,人家有学问,是聪明人,哎,(伸手指着车间大门方向),那不,小右来了。
明珠和汪沁芳顺着烟囱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为他们带路的那个右派小伙子扛了一捆儿铁皮从车间门口进来。
[7]电机车间里,罗世贵在一个小黑板上写了几个公式,给祁柯和姚丽娜讲解。
罗世贵:这几个都是经验公式,是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和你们教科书上根据物理原理讲的计算公式很不一样吧?
祁柯和姚丽娜点点头。
姚丽娜:看来,让只有书本知识的学生知道这些还是很有必要的。
罗世贵:是啊,还有技术,那更是需要训练才能熟练起来。大学生们应该知道,不是考试门门优秀就能做出合格的产品。
[8]钣金车间里,小右拿着一张已经剪裁好的铁皮在给明珠和汪沁芳看。
汪沁芳:哦,原来这么一裁一卷就做成烟囱拐角了。
小右:没错,道理很简单,上过中学的都能懂,没上过学的也能照猫画虎地学会怎么做。当然要做好也不那么容易,需要熟练和技巧,可这值得让大学生来学吗?让他们花时间学习怎么把铁皮变成烟囱拐角之类的东西,这不纯粹是浪费人才吗。
明珠:也许,这就叫理论联系实际,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吧。
小右:(摇摇头)理论联系实际怎么能教条地理解成到工厂来劳动呢,难道在学校里没有实验课吗,在大学里做科研,不就是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出理论,然后又用实验来检验理论的过程吗。
[9]电机车间里,罗世贵带着祁柯和姚丽娜参观工人们干活儿。
祁柯:(问一个工人)你每天要绕多少个变压器啊?
工人:不一定,活儿多的时候一天能绕十来个呢。
祁柯:那还是挺辛苦的。
工人:嗨,我们干惯了,也不觉得辛苦。
罗世贵:让学生们和工人一起干活儿,他们慢慢就知道真正的劳动人民是怎样劳动的,对待体力劳动应该是什么态度,否则,他们就会轻视体力劳动。
[10]钣金车间里,小右把自己刚扛进来的那捆铁皮挪到墙角里。
汪沁芳:你每天在这里出力流汗的,挺累的吧?
小右:刚来的时候不适应,有点儿累,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其实大学里的科研工作同样既需要脑力又需要体力,并不比单纯的体力劳动轻松。
明珠:(点点头)对有些人,你把他关在屋子里让他读书写字做科研,他觉得还不如干体力活儿轻松呢。
小右:就算是体力劳动更加繁重辛苦,作为大学生,就更应该学好知识,研究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减少劳动人民的辛苦,否则劳动人民凭什么供你们读书呢。
汪沁芳:好像脑力劳动多了,脑子里就会产生资产阶级思想。
小右:按照这个逻辑,我这个资产阶级右派就应该来这里劳动改造了,那人家工人呢?他们会怎么想,哦,他成了右派被贬到这里干活儿了。我们呢,招谁惹谁了,长年累月地只能干这些体力活儿。思想的产生当然是脑力劳动的结果,国家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体力劳动者受到教育,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正在受教育的人来从事体力劳动,一点点消磨掉他们思想的能力。
时间:1958~1959年
地点:北京
人物:香柳,53~54岁
明珠,28~29岁
姚丽娜,28~29岁
汪沁芳,26~27岁
林鹏,34~35岁
祁柯,29~30岁
徐淑芬,42~43岁
蒋如新,31~32岁
罗世贵,30~31岁
周厂长,39~40岁
小右,(萧平)23~24岁
晓栋,4~5岁
片头曲: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童声合唱)
天上有蓝色的梦想
故乡有黑黑的土壤
真理的大海在召唤
脚下的小路弯又长
啊
多少次回首
多少次展望
寻寻觅觅
峰回路转
心灵啊
我该在何处安放
啊
无数次磨难
无数次坚强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祖国啊
我和你一起成长
字幕:第二十二集(1958~1959年)
[1]北京教学仪器厂的大门口,红旗招展,右派小伙子和门房老大爷打了个招呼,就领着祁柯等四人进去了。大门两侧是装有玻璃的宣传栏,一侧宣传栏里面贴着最新的各大报纸,另一侧是一些先进工作者的照片,还有本月生产进度等报表。
小伙子:(指着右边绿树掩映处一座独立的白色两层楼)看见了吧,那个小白楼,厂长办公室就在那里的二层,你们自己去吧,我得回车间干活儿去了。
祁柯:好吧,谢谢你了。
小伙子挥手,绕过花坛,向厂区深处走去。
[2]厂长办公室,祁柯等四人来到门口,见一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中年人正在和几个同样穿工作服的人吞云吐雾,有说有笑,从外表和年龄上,分不清他们谁是厂长,也看不出他们是在开会还是在闲聊。
中年人:(见到祁柯等人)喂,你们找谁啊?
祁柯:您好,我叫祁柯,北国大学的教师,我和你们这里的周厂长联系过,请问…
中年人:(把手伸向祁柯,热情地握了握祁柯的手)哦,我姓周,在这里当厂长,欢迎欢迎,北国大学,听说过,听说过,很有名啊,你们都是大知识分子了,你们到这来是…干什么来着?
祁柯:周厂长,我们来是想看看在你们工厂里有没有大学生能做的事情。您知道,我们目前的教学是从书本到课堂,理论脱离实际,缺少生产这个环节。这不符合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我们想通过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把教学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您看,能不能…
周厂长:(把手上剩下的烟头在烟灰缸里拧了几下)哦,对了,嗯,教学和生产相结合,也就是说,你们想找的生产是你们教书时教过的,是这样吗?呃,我们厂有几个不同的工种,钳工,钣金,车工,还有翻砂做模具和绕变压器修理电机,你们教的课适合什么工种啊?
祁柯等四人相互看看,不知如何作答。
明珠:(想了想)周厂长,我们教的是物理,所有工种的基本原理都和物理有关。
周厂长:那就是说,你们并没有教这些具体工种的技术啰?(皱了皱眉,面露难色),唉呀,这不太好办哪。工厂里的工人都是从学徒开始,让有经验的老师傅带着一步步学出来的。当然也有些是专门的技校毕业,学过一些。再有就是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都是学工的,机械制造什么的,像我们这儿的高工,哎,小李啊,王工呐?
小李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周厂长:他也不知道上哪儿去了?这人,平时就他属他话多,这会儿需要他耍嘴皮子了就找不着人了。啊,总之,要是一点儿都没学过,哪能一上来就能把活儿干好呢。
祁柯:我们今天来,就是想先大概了解一下让学生学做什么合适,下次就打算带着学生来,让他们像你们的学徒工那样跟着老师傅学习,您就选个比较需要人干活儿的工种让我们看看吧。主要是让学生们知道实际生产是怎么回事,有个感性认识,这对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是有好处的,因为即使像我们这样学理科的,将来学生毕业后也不都是分配到科研单位,还是有可能被分配到工厂里的。
周厂长从工作服兜里摸出一包烟,请祁柯等人抽烟,祁柯等忙摆手表示不会,周厂长就自己点烟抽起来。
周厂长:那,我看你们就去钣金和电机两个车间看看吧,这两个车间的活儿比较多,有难有易,有些活儿还算是比较容易上手的,也多少有些技术性。
祁柯:(和明珠等相互看了看)好,就按您说的,周厂长,您看怎么方便就怎么安排吧。
周厂长:呃,你们今天是参观一下就行了,还是想具体了解一下如何工作的呢?
祁柯:我们想具体了解一下,以后好结合上课内容带学生来参加生产劳动。
周厂长:嗯,这样的话,要了解的东西还挺多,你们四个人就…,呃,分成两拨,分别去这两个车间吧。
祁柯刚扭过头想和三位女老师商量,姚丽娜抢先。
姚丽娜:这样好了,祁柯,我和你去电机车间看看吧。
明珠白了姚丽娜一眼,没有说话。
周厂长:(朝一旁正在叽叽咕咕,挤眉弄眼的两个小伙子)小王,你带这两个同志去电机车间找罗师傅,小李,你带这两位女老师去钣金车间找卢师傅。跟他们说,呃,就说是我说的,叫他们好好接待。
[3]楼梯处,祁柯和姚丽娜跟着两个小伙子在前面走,明珠拉着汪沁芳放慢了脚步,和他们拉开了一段距离。
明珠:(小声地对汪沁芳)早知道祁柯被姚丽娜抓着不放手,让祁柯和她两个人来不就行了,我们何必跟着凑热闹,给他们俩制造障碍。林鹏让我去图书馆查资料我都没时间,还跟着他们来这儿瞎耽误工夫。
汪沁芳:这个姚丽娜,过去挺看不起工农出身的人,还跟我说过,他们那样的人,即使上了大学,看起来还是缺少某种气质和修养。现在她看风头有利于这些人了,就拼命地巴结讨好献殷勤,哼,墙头草,我看她对祁柯也未必是真心。
[4]在厂区的一个丁字路口,祁柯和姚丽娜跟着小王向左拐,明珠和汪沁芳跟着小李向右拐。
[5]电机车间里,几个工人坐在操作台旁绕变压器,身旁放着几大卷儿粗细不同的绝缘线。祁柯和姚丽娜走过这几个工人时,好奇地看他们手中的工作。小王带他们来到几个蹲在地上干活儿的工人身边。
小王:(对其中一个正在修理电机的工人师傅)罗师傅,北国大学的老师们来了。
罗师傅听到北国大学几个字便触了电似的抬起头,祁柯认出来,原来他就是罗世贵。
祁柯:(愣住了,惊讶地)罗世贵?是你?
罗世贵:(站起身来)祁柯?姚老师,你……你们怎么到这儿来了,(和祁柯握手)。
祁柯:我先问你,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你原来的工厂…
罗世贵:原来的工厂,咳,我还怎么回我原来的工厂啊。说什么也不能再回去了,所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托人找关系跑到这儿来了。他们正缺技术工人,我是八级工,就这么着,我好歹算是留在北京了。这儿的领导和工人们听说我在北国大学上过学,还都挺敬重我的,也从不过问我功课学得怎么样。唉,工人呐,就是比知识分子纯朴,好打交道。
[6]钣金车间,小李带着明珠和汪沁芳进来,只见几名工人在几台叫不出名字的机器旁做着不知什么东西。
小李:(拍了拍一个年轻工人的肩膀)喂,烟囱,你们卢头儿呢?
被叫做烟囱的工人扭头看见小李,就做出要打他的姿势,却没有真打,然后好奇地看了看明珠和汪沁芳,歪着嘴呲着牙笑了笑。
烟囱:你找卢头儿干嘛?又给他介绍对象啊?还一下带俩来,晚啦,他老婆前天刚生一儿子,卢头儿这两天正一趟趟往医院里跑呢,美得都不知道姓啥了。哎,我说小李子,你每天在厂长身边转悠,也想法儿让组织上关心关心我们这些真正的光棍嘛,别老是…
小李:去你的!你想什么呢。这两位是大学老师,人家是来咱厂里结合生产实际的。
烟囱:(显得很失望的样子)哦,嗨,我还当是结合人的呢。那…卢头儿他不在,我又笨嘴拙舌的…哎,找小右不就行了,小右伶牙俐齿的,比卢头儿强。
小李:好啊,背后敢这么说你们卢头儿啊,当心他刺儿你。小右人呢?跑哪儿去了?
烟囱:他刺儿我干嘛,这可是卢头儿自个儿说的,他是大老粗,可小右呢,人家有学问,是聪明人,哎,(伸手指着车间大门方向),那不,小右来了。
明珠和汪沁芳顺着烟囱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为他们带路的那个右派小伙子扛了一捆儿铁皮从车间门口进来。
[7]电机车间里,罗世贵在一个小黑板上写了几个公式,给祁柯和姚丽娜讲解。
罗世贵:这几个都是经验公式,是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和你们教科书上根据物理原理讲的计算公式很不一样吧?
祁柯和姚丽娜点点头。
姚丽娜:看来,让只有书本知识的学生知道这些还是很有必要的。
罗世贵:是啊,还有技术,那更是需要训练才能熟练起来。大学生们应该知道,不是考试门门优秀就能做出合格的产品。
[8]钣金车间里,小右拿着一张已经剪裁好的铁皮在给明珠和汪沁芳看。
汪沁芳:哦,原来这么一裁一卷就做成烟囱拐角了。
小右:没错,道理很简单,上过中学的都能懂,没上过学的也能照猫画虎地学会怎么做。当然要做好也不那么容易,需要熟练和技巧,可这值得让大学生来学吗?让他们花时间学习怎么把铁皮变成烟囱拐角之类的东西,这不纯粹是浪费人才吗。
明珠:也许,这就叫理论联系实际,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吧。
小右:(摇摇头)理论联系实际怎么能教条地理解成到工厂来劳动呢,难道在学校里没有实验课吗,在大学里做科研,不就是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出理论,然后又用实验来检验理论的过程吗。
[9]电机车间里,罗世贵带着祁柯和姚丽娜参观工人们干活儿。
祁柯:(问一个工人)你每天要绕多少个变压器啊?
工人:不一定,活儿多的时候一天能绕十来个呢。
祁柯:那还是挺辛苦的。
工人:嗨,我们干惯了,也不觉得辛苦。
罗世贵:让学生们和工人一起干活儿,他们慢慢就知道真正的劳动人民是怎样劳动的,对待体力劳动应该是什么态度,否则,他们就会轻视体力劳动。
[10]钣金车间里,小右把自己刚扛进来的那捆铁皮挪到墙角里。
汪沁芳:你每天在这里出力流汗的,挺累的吧?
小右:刚来的时候不适应,有点儿累,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其实大学里的科研工作同样既需要脑力又需要体力,并不比单纯的体力劳动轻松。
明珠:(点点头)对有些人,你把他关在屋子里让他读书写字做科研,他觉得还不如干体力活儿轻松呢。
小右:就算是体力劳动更加繁重辛苦,作为大学生,就更应该学好知识,研究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减少劳动人民的辛苦,否则劳动人民凭什么供你们读书呢。
汪沁芳:好像脑力劳动多了,脑子里就会产生资产阶级思想。
小右:按照这个逻辑,我这个资产阶级右派就应该来这里劳动改造了,那人家工人呢?他们会怎么想,哦,他成了右派被贬到这里干活儿了。我们呢,招谁惹谁了,长年累月地只能干这些体力活儿。思想的产生当然是脑力劳动的结果,国家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体力劳动者受到教育,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正在受教育的人来从事体力劳动,一点点消磨掉他们思想的能力。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