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2092
成片时长:约40分钟
阅读:12561
发表:2013/9/16 修改:2014/1/17
34集 剧情 电视剧剧本
《柳暗花明》第33集
1
…
32
33
3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小四儿:看看,还是人家晓栋自觉。你们呐,都太本位主义了。
苏雪:焖个饭你自己一个人还不够啊,饭焖上就没啥事儿了。
小四儿:你哪儿知道,我今天多放了点儿水,要给你们做捞饭,这捞饭可比焖饭好吃,吃完了米饭还能有米汤喝。哎,晓栋,你快去叫房东大姐来,问问她这米什么时候捞出来合适。
晓栋跑出去,一会儿,房东的儿子亚军,一个十八、九岁的农村小伙子跟着晓栋进来。
小四儿:哟,亚军啊,你姐呢。
亚军:走亲戚去了。
小四儿:哎,你也成,快给看看,这饭什么时候捞合适?
亚军:(往锅里看了一眼)晚了,不能做捞饭了,再加点水熬成粥吧。
小四儿:(沮丧地)哎呀,得,这火候没把握住。(只好又往锅里添水)。
晓栋:你瞧瞧,没有贫下中农的及时指点还就是不成。
小四儿:嗨,没事儿,反正咱们好久都没喝粥了,今天就大喝一顿,可这么多米做成粥有点儿太多了,亚军,呆会儿你也帮着喝些,实在喝不了剩下的,就请亚军家的猪也帮着喝吧。
亚军:你们这叫饱汉不知饿汉饥,我们家喂猪可舍不得用这么好的大米。每年分的粮食人都不够吃,还得向队里借,哪能像你们知青,有政府照顾,每人能分一个半人的粮食,让你们这么糟蹋。
晓栋:亚军,那你今天就叫大妈和大叔来和我们一起吃吧,免得把粮食糟蹋了。
魏红:是啊,我们的菜也不炒了,凉拌吧,大家一起喝粥。
苏雪:我还有从家里带来的咸菜。
[12]明珠家,明珠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她煮了米饭,炒了青菜,又做了一条鱼,煮了些茶叶蛋。敲门声,小楣跑去开门,见祁柯站在门口。
小楣:祁叔叔,(喊),妈妈,祁叔叔来了。
[13]明珠家厨房里,明珠还在忙着把鱼盛到盘子里,祁柯走过来。
祁柯:嗬,好丰盛啊,要不要我帮忙啊?我可是做饭的好手。
明珠:不用你了,你就等着吃吧,还做饭的好手呢,每天就看见你在食堂里瞎凑合。我的厨艺再差,也比食堂里的大锅菜强点儿吧。(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鱼,递给祁柯),你尝尝。
祁柯:(张嘴吃鱼)唔,很不错嘛,有咱家乡的味道。
明珠:你爱吃就行,以后周末就到我这里来加个餐吧,我周末也可以下点儿功夫做饭,不然小楣总嫌我做的饭太马虎,说是她哥一回来我就又是鱼又是肉的招待,偏心眼儿。她哪儿知道农村里有多艰苦啊。
祁柯:(笑)小楣连她哥哥都要嫉妒,我这个远房表舅跑来白吃白喝的,她不更得有意见了?
明珠:你可不一样,我这对儿女啊,对我的话都听不进去,可你的话他们好像都挺信服的。所以啊,你可不是到我这里来白吃白喝的,还得给小楣做做思想工作,她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跟我闹别扭。
[14]明珠家,饭桌上,三个人在吃饭,明珠起身从厨房里端了个小砂锅放在桌上,从里面拿出个两个茶叶蛋递给小楣和祁柯。
明珠:小楣,茶叶蛋,你爱吃的。鸡蛋不好买,好久没敢煮了。星期天你跟我一起去趟集市吧,我们再多买些鸡蛋。
小楣:(把茶叶蛋放桌上)我不去,我宁可不吃茶叶蛋也不跟你去买黑市的鸡蛋了,偷偷摸摸地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明珠:你…买个鸡蛋怎么就…,行,行,不去就不去,以后尽量少去黑市,自己养鸡,自力更生,这该没问题了吧?(看了看祁柯),不过,这社会主义的政策也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下,让农民有点儿收入,也让我们有鸡蛋吃,两全其美嘛,也不知为什么那么死板教条。
祁柯: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可这社会主义究竟该怎么搞,应该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因为前人并没有成功的经验。
小楣沉着脸不说话,继续吃饭。
明珠:小楣,你怎么了?什么事儿那么不高兴?是不是还是因为加入红卫兵的事情啊?你呀,政治上要求进步,这没错,可也用不着把这事儿看得比天大,加入不了红卫兵就算了,自己想开点儿。过去不是有句话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像我们这样的人,还是自己多学点知识更重要。
小楣:(生气地把碗一放)知识,知识,你就知道学知识,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别再用你那套落后的道理来影响我了,什么我们这样的人,我可不想和你一样。(转身走到另一间屋里去了)。
明珠:(愣了一下)这可好,还没当上红卫兵呢,就跟我造起反来了,不想和我一样,我是什么人啊?有那么糟糕吗?
祁柯:(笑了笑)让她自己去想想吧,没关系的,这是如今宣传教育的结果。明珠,你别担心,小楣骨子里还是和你很像的。
明珠:是吗?我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15]红星大队,晓栋等四个知青和房东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房东大娘端上新烙的大饼,大家喝粥,吃饼子,就着凉拌菜和咸菜。
小四儿:嗯,大妈烙的饼子就是香,真羡慕你,亚军,每天干完农活就有个家可回。不像我们插队知青,背井离乡的,没人疼。
亚军:你们城里人还诉什么苦啊,我们农村青年那才叫没希望呢。自打一生下来就比你们吃商品粮的低一等。过去还有可能通过招工进城,自从你们城里人大批到农村来,招工的机会几乎全被你们给占了。
晓栋:可要是大家都想当城里人,那农业生产该谁来做呢?毕竟人人都要吃饭啊。
亚军:反正不能规定有些人就得永远受另一些人的压迫剥削。过去是地主剥削农民,现在地主被打倒了,城里人又开始剥削农民。
几个知青听的目瞪口呆。
房东大叔:你小子别胡说八道,当心人家开会斗争你。
亚军:(冷笑)斗争我,谁敢?我家世代贫农,就是想当富农也当不上啊,看样子,以后还得世世代代地贫下去,免得红色江山改变颜色。
[16]晚上,明珠家,小楣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四卷毛泽东选集,小楣把钢笔拧开,伸到蓝墨水瓶里吸满墨水,又把钢笔拧好,然后打开一个红色封皮的日记本,想了想,开始在上面写日记。
小楣:(画外)今天在饭桌上因为买黑市上鸡蛋的事儿和妈妈争吵了几句,祁叔叔这样的共产党员也站在妈妈一边帮她说话,我心里很难受。这在一方面,让我深深感到阶级斗争真是无处不在啊,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另一方面,同学们批评我斗争性差,我还不服气,现在看来,确实有道理,为什么和错误思想做了那么微弱的一点儿斗争心里就会难受呢,这说明我还没有完全克服头脑中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要想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就要处处像大寨的铁姑娘那样,飒爽英姿,那才是无产阶级眼中的美,不能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样,温文尔雅,弱不禁风。还有,我这个脱离群众的毛病也要想办法改正,怎么改呢?我想…对了,从毛主席著作中一定能找到答案。
明珠走到屋门口,从门缝里朝里面看到正在翻毛选四卷的小楣,伸手想推门进去,又忍住了,轻轻地走开。
[17]晚上,吃过饭的晓栋歪在床上看书,小四儿走过来。
小四儿:哎,晓栋,去大队部吧,魏红她们都去了,大队文艺宣传队在那儿有活动。
晓栋:咱们去干嘛?又不会吹拉弹唱的,干一天活儿了怪累的,看会儿书早点儿睡得了。
小四儿:你呀,就知道看书,你学那么多的数理化,学得再好也得在这儿扎根儿劳动,连个会计都轮不上你当。你没听亚军说吗,在他们眼里,咱们知青都是飞鸽牌的,可是,能不能飞走,早飞走还是晚飞走,还得人家贫下中农说了算。你不和人家打成一片,要是有那招工或者上大学的好事儿,人家能想着推荐你啊?
[18]大队部,聚集着不少年轻人,还有一些年纪大些的,多半是大队干部。大家一边说笑,一边观看文艺宣传队的青年们排练节目。晓栋和小四儿进来,晓栋一眼就看见抱着手风琴的曲霞。曲霞正在给另一个女知青的独唱伴奏,那个女青年练习唱的歌曲是,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
女青年:(唱)山丹丹开花赛朝霞,
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
漫天的朝霞山坡上落,
北京青年在延河畔安下家。
毛主席身边长成人,
出发在天安门红旗下。
接过革命的接力棒,
红色的土地上把根扎。
就像当年的红小鬼,
满面红光映朝霞。
踏着前辈的脚步走,
延安精神放光华。
小四儿:看见没有,就得跟曲霞学,经常在人家大队干部面前晃来晃去,晃得他们眼花了,就想着把你送走了。
晓栋:(怀疑地)没那么简单吧?像我这样的,在人家面前晃多少次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啊。
小四儿:别的不说,最起码也能像她似的,混个小学民办老师啥的当当。
知青甲:你这都老黄历了,人家曲霞现在不当小学老师了。
小四儿:是吗?她又干啥去了?
知青甲:她马上要去公社广播站了,原来当广播员的那个女知青被推荐上大学了。估计不久她也能走,人家都说公社广播员的位置就是给招工和上大学的人预备的,谁到了那儿,谁就离彻底离开农村只差一步了。
小四儿:哟,那怎么才能到那儿去呢?
知青甲:那学问可就大了,我也没琢磨透。听人家老乡说,曲霞的心眼儿特别多,别看平时少言寡语的,好像与世无争,其实暗地里把生产队、大队和公社那些领导们的情况,谁跟谁关系铁,谁跟谁有矛盾都摸透了。
晓栋:(感叹地)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从外表上看,挺单纯的女孩儿嘛,怎么也看不出来她还暗藏着这么深的心机。
[19]694,物理教研室开会,教师们表情激动,议论纷纷。
罗世贵:大家静一静,最近几天,我们的校园里很不平静,工农兵学员贴出了大字报,反映了教育革命中存在的问题,这说明了他们具有上管改的主人翁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希望大家从搞好教育革命的角度出发,正确对待学员们提出的意见。
蒋如新:时振民等几个工农兵学员贴出的大字报很发人深省,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尖锐,涉及到我们的教育方针和路线问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的形势下,我们的教学还出现了智育第一,业务挂帅的修正主义回潮,这充分说明了在教育战线上,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还远远没有肃清,资产阶级的习惯势力还很顽固。
祁柯:我觉得自从工农兵学员入校以来,我们系的教职员工都为教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给工农兵学员上课需要由浅入深的教材,金明珠和汪沁芳就带领年轻教师以最快的速度编写出来。这里是三线,不比北京,教学实验和课堂演示需要的教学设备缺乏,只有自己想办法,陈宇和小张就自己设计图纸,校办工厂的工人师傅加班加点赶制,保证了教学的急需。这些事实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受到了工农兵学员的赞扬。大家这么努力图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让这些工农兵中间选拔出来的大学生不虚此名,真正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吗。这有什么错?不能动不动就用智育第一,业务挂帅这样的大帽子压人。
蒋如新: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我们有的教师,在对待工农兵学员的态度上,就明显表现出亲疏远近,见到文化基础好的,不问政治,一心钻研业务的学员,就满面春风,还暗中给他们开小灶,认为他们才是可造之才,而对那些文化基础不够好,保持了工农兵本色的学员,特别是时振民这样敢于向教育黑线开火的学员,就冷嘲热讽,说他们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豪言壮语一大套,业务知识不知道。同志们哪,大家想一想,时振民同学来自农村,他肩上有贫下中农的阶级委托啊,他之所以会得不到我们有些教师的好感,难道不正是因为我们教师自己的阶级立场站错了吗。
[20]附属学校教室里,随着上课铃声,高老师手里拿着一摞考试卷子从门外进来,学生们望着老师,脸上流露出期待、惶惑和担心。
高老师:同学们,这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出来了,现在我把卷子发给大家,以往的几次考试我只批改,没有给分数。这次不同,在卷子右上角,我给大家写上了分数。有了分数,不等于分数挂帅,是为了让大家重视学习。考试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用分数奖励或惩罚学生,而是为了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大家为革命更加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高老师把卷子发给学生们。学生们都看到卷子右上角红笔写的分数,有的同学脸上露出欣喜的微笑,有的同学则皱着眉头把卷子很快地折起来。
高老师:大家不要只看自己的分数,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错在哪里,下一步该如何努力。
小五的卷子上写着55分,她连忙把卷子收起来,伸着脖子看前面小楣的卷子,只见上面写着,95分。
[21]办公室里,蒋如新在看一张人民日报,一篇文章引起他的注意,这时候,罗世贵从外面进来。
罗世贵:(倒水泡茶)老蒋啊,报上又有什么新动向了。
蒋如新:(兴奋地)嘿,我说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怎么能这样轻易地让这些人给破坏了呢。这不,历史的航船又一次扭转了航向,回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来了。
罗世贵:(莫名其妙)你说的到底是什么啊?
蒋如新:(把报纸递给罗世贵)你看看这篇文章,还有编者按。
罗世贵:(读)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张铁生同志…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是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大学招生?这事儿和我们关系不大吧?
蒋如新:这和我们关系太大了,正因为纯粹靠推荐的工农兵学员中出现了文化程度差别大的问题,才恢复了招生中的文化课考试。嗯,这个张铁生的出现,说明了革命路线已经开始反击整个教育战线上的修正主义回潮了。
[22]红星大队晓栋和小四儿住的房子里,晓栋在往书包里装牙刷牙膏,他从床头拿起明珠给他的数学讲义,想了想,放进包里,又拿起英语书。已经收拾好的小四儿提着没装什么东西的书包过来。
小四儿:咱就回家去呆两天,你带那么些书干什么?
晓栋:我有几道数学题不会做,好不容易回趟家,问问我妈。
小四儿:哟,还是你想得远,哎,什么时候也给我讲讲数学吧。
晓栋:你学数学干嘛,不是能认识字儿会数数就行了吗。
小四儿:别呀,听说人家现在上大学也要文化考试了,万一我能被推荐上,考试过不了关也白搭,咱也丢不起那个人啊。
[23]明珠家,明珠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晓栋在翻报纸看,小楣从外面进来。
小楣:哟,哥,你怎么回来了。
晓栋:回家来吃点儿好的,再换几本书看。哎,对了,小楣,你的课本呢,我看看你现在高中的课都学了些什么。
小楣:(从自己书包里掏出数学,物理等书放在晓栋面前),哥,你在广阔天地里生活的怎么样啦?
晓栋:有什么怎么样的?变相失业以后再变相劳改呗。
这时候明珠端了饭菜进来。
明珠:晓栋,你说什么呢?
小楣:他说的都是反动话,那是林彪的言论。
晓栋:林彪还说过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呢,你敢说他说的这也是反动话吗?
明珠:晓栋,你可不敢胡说八道,被别人听到可不得了。
[24]694食堂门口,蒋如新见到拿着饭碗准备去吃饭的振民。
蒋如新:时振民。
振民:蒋老师,您也来食堂吃饭?
蒋如新:我买几个馒头。哎,小时啊,你吃过饭有空吗?来我家坐坐吧,我想和你谈谈。
振民:嗯,好,我吃了饭就去您家找您。
[25]明珠家,饭桌上,明珠看着狼吞虎咽的晓栋。
明珠:晓栋,你看你,吃那么快,怎么下乡以后就变得那么能吃了。
晓栋:谁知道是怎么回事?老觉得吃不饱似的,肚子吃不饱,脑子里也老是空荡荡的。
明珠:物理和英语学得怎么样了?
晓栋:每天干活累的回屋里就得睡觉了,也就是下大雨的时候,不用出工,可以看一点儿书。
明珠:还是自己学点儿吧,要是能被推荐上大学的话还要文化考试的。
小楣:张铁生的事情出来以后,我听老师说大学招生又取消考试了。
晓栋:(气愤地把筷子放在桌上)他这不是捣乱吗,自己考不出来还写信诉苦,说是因为参加劳动没时间复习功课,哪个知青不得参加劳动,根据考试成绩录取大学生才是最公平的。否则,人人都会不择手段去博得领导的赏识,为自己捞取上大学的机会。
明珠:(担心地)晓栋,你现在说话怎么那么不注意啊,这些话可别到处乱说。
[26]蒋如新的家,蒋如新坐在沙发上,听到敲门声,蒋如新的妻子,附属学校的陈老师去开门,门口站着振民。
陈老师:哟,小时来了,快进来吧,蒋老师在屋里等着你呢。
蒋如新从屋里迎出来。
振民:蒋老师。
蒋如新:小时,来,来,咱们坐下谈。
振民和蒋如新坐在茶几旁,陈老师端来了泡好的茶。
蒋如新:小时啊,你看了张铁生写的信了吧,有什么感想啊?
振民:怎么说呢,感想太多了,张铁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和他一样,对那些死抱着书本啃的大学迷们非常反感。我们贫下中农子弟,受阶级的委托来上大学,可是因为文化基础差,就处处受到打击排挤,这和过去资产阶级统治的学校有什么两样。
蒋如新:嗯,说得好,小时,你很有闯劲,跟张铁生一样,敢于反潮流。我看,你给系里贴的那张大字报,可以好好修改一下,作为给省报的一封信投递出去。
振民:(很兴奋)真的?蒋老师,这能行吗?我这水平,也能投稿?
蒋如新:怎么不行,你是贫下中农的后代,有毛主席给你撑腰,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大胆进攻吧,什么都不用怕。这样,你先回去,根据你那张大字报的内容写个底稿,然后再来找我,我们一起修改,尽快投出去。相信我的政治眼光,你会成为新的反潮流英雄的。
[27]附属学校的教室里,自习课上,小楣在做作业。小五和几个同学在聊天。
小五:哎,星期天去不去212,那里放电影,阿尔巴尼亚的片子,宁死不屈。
女生甲:嗨,看过好几遍了。就是那个,(唱),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在春天加入游击队…
女生乙:还有,(学),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
苏雪:焖个饭你自己一个人还不够啊,饭焖上就没啥事儿了。
小四儿:你哪儿知道,我今天多放了点儿水,要给你们做捞饭,这捞饭可比焖饭好吃,吃完了米饭还能有米汤喝。哎,晓栋,你快去叫房东大姐来,问问她这米什么时候捞出来合适。
晓栋跑出去,一会儿,房东的儿子亚军,一个十八、九岁的农村小伙子跟着晓栋进来。
小四儿:哟,亚军啊,你姐呢。
亚军:走亲戚去了。
小四儿:哎,你也成,快给看看,这饭什么时候捞合适?
亚军:(往锅里看了一眼)晚了,不能做捞饭了,再加点水熬成粥吧。
小四儿:(沮丧地)哎呀,得,这火候没把握住。(只好又往锅里添水)。
晓栋:你瞧瞧,没有贫下中农的及时指点还就是不成。
小四儿:嗨,没事儿,反正咱们好久都没喝粥了,今天就大喝一顿,可这么多米做成粥有点儿太多了,亚军,呆会儿你也帮着喝些,实在喝不了剩下的,就请亚军家的猪也帮着喝吧。
亚军:你们这叫饱汉不知饿汉饥,我们家喂猪可舍不得用这么好的大米。每年分的粮食人都不够吃,还得向队里借,哪能像你们知青,有政府照顾,每人能分一个半人的粮食,让你们这么糟蹋。
晓栋:亚军,那你今天就叫大妈和大叔来和我们一起吃吧,免得把粮食糟蹋了。
魏红:是啊,我们的菜也不炒了,凉拌吧,大家一起喝粥。
苏雪:我还有从家里带来的咸菜。
[12]明珠家,明珠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她煮了米饭,炒了青菜,又做了一条鱼,煮了些茶叶蛋。敲门声,小楣跑去开门,见祁柯站在门口。
小楣:祁叔叔,(喊),妈妈,祁叔叔来了。
[13]明珠家厨房里,明珠还在忙着把鱼盛到盘子里,祁柯走过来。
祁柯:嗬,好丰盛啊,要不要我帮忙啊?我可是做饭的好手。
明珠:不用你了,你就等着吃吧,还做饭的好手呢,每天就看见你在食堂里瞎凑合。我的厨艺再差,也比食堂里的大锅菜强点儿吧。(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鱼,递给祁柯),你尝尝。
祁柯:(张嘴吃鱼)唔,很不错嘛,有咱家乡的味道。
明珠:你爱吃就行,以后周末就到我这里来加个餐吧,我周末也可以下点儿功夫做饭,不然小楣总嫌我做的饭太马虎,说是她哥一回来我就又是鱼又是肉的招待,偏心眼儿。她哪儿知道农村里有多艰苦啊。
祁柯:(笑)小楣连她哥哥都要嫉妒,我这个远房表舅跑来白吃白喝的,她不更得有意见了?
明珠:你可不一样,我这对儿女啊,对我的话都听不进去,可你的话他们好像都挺信服的。所以啊,你可不是到我这里来白吃白喝的,还得给小楣做做思想工作,她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跟我闹别扭。
[14]明珠家,饭桌上,三个人在吃饭,明珠起身从厨房里端了个小砂锅放在桌上,从里面拿出个两个茶叶蛋递给小楣和祁柯。
明珠:小楣,茶叶蛋,你爱吃的。鸡蛋不好买,好久没敢煮了。星期天你跟我一起去趟集市吧,我们再多买些鸡蛋。
小楣:(把茶叶蛋放桌上)我不去,我宁可不吃茶叶蛋也不跟你去买黑市的鸡蛋了,偷偷摸摸地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明珠:你…买个鸡蛋怎么就…,行,行,不去就不去,以后尽量少去黑市,自己养鸡,自力更生,这该没问题了吧?(看了看祁柯),不过,这社会主义的政策也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下,让农民有点儿收入,也让我们有鸡蛋吃,两全其美嘛,也不知为什么那么死板教条。
祁柯: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可这社会主义究竟该怎么搞,应该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因为前人并没有成功的经验。
小楣沉着脸不说话,继续吃饭。
明珠:小楣,你怎么了?什么事儿那么不高兴?是不是还是因为加入红卫兵的事情啊?你呀,政治上要求进步,这没错,可也用不着把这事儿看得比天大,加入不了红卫兵就算了,自己想开点儿。过去不是有句话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像我们这样的人,还是自己多学点知识更重要。
小楣:(生气地把碗一放)知识,知识,你就知道学知识,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别再用你那套落后的道理来影响我了,什么我们这样的人,我可不想和你一样。(转身走到另一间屋里去了)。
明珠:(愣了一下)这可好,还没当上红卫兵呢,就跟我造起反来了,不想和我一样,我是什么人啊?有那么糟糕吗?
祁柯:(笑了笑)让她自己去想想吧,没关系的,这是如今宣传教育的结果。明珠,你别担心,小楣骨子里还是和你很像的。
明珠:是吗?我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15]红星大队,晓栋等四个知青和房东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房东大娘端上新烙的大饼,大家喝粥,吃饼子,就着凉拌菜和咸菜。
小四儿:嗯,大妈烙的饼子就是香,真羡慕你,亚军,每天干完农活就有个家可回。不像我们插队知青,背井离乡的,没人疼。
亚军:你们城里人还诉什么苦啊,我们农村青年那才叫没希望呢。自打一生下来就比你们吃商品粮的低一等。过去还有可能通过招工进城,自从你们城里人大批到农村来,招工的机会几乎全被你们给占了。
晓栋:可要是大家都想当城里人,那农业生产该谁来做呢?毕竟人人都要吃饭啊。
亚军:反正不能规定有些人就得永远受另一些人的压迫剥削。过去是地主剥削农民,现在地主被打倒了,城里人又开始剥削农民。
几个知青听的目瞪口呆。
房东大叔:你小子别胡说八道,当心人家开会斗争你。
亚军:(冷笑)斗争我,谁敢?我家世代贫农,就是想当富农也当不上啊,看样子,以后还得世世代代地贫下去,免得红色江山改变颜色。
[16]晚上,明珠家,小楣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四卷毛泽东选集,小楣把钢笔拧开,伸到蓝墨水瓶里吸满墨水,又把钢笔拧好,然后打开一个红色封皮的日记本,想了想,开始在上面写日记。
小楣:(画外)今天在饭桌上因为买黑市上鸡蛋的事儿和妈妈争吵了几句,祁叔叔这样的共产党员也站在妈妈一边帮她说话,我心里很难受。这在一方面,让我深深感到阶级斗争真是无处不在啊,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另一方面,同学们批评我斗争性差,我还不服气,现在看来,确实有道理,为什么和错误思想做了那么微弱的一点儿斗争心里就会难受呢,这说明我还没有完全克服头脑中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要想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就要处处像大寨的铁姑娘那样,飒爽英姿,那才是无产阶级眼中的美,不能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样,温文尔雅,弱不禁风。还有,我这个脱离群众的毛病也要想办法改正,怎么改呢?我想…对了,从毛主席著作中一定能找到答案。
明珠走到屋门口,从门缝里朝里面看到正在翻毛选四卷的小楣,伸手想推门进去,又忍住了,轻轻地走开。
[17]晚上,吃过饭的晓栋歪在床上看书,小四儿走过来。
小四儿:哎,晓栋,去大队部吧,魏红她们都去了,大队文艺宣传队在那儿有活动。
晓栋:咱们去干嘛?又不会吹拉弹唱的,干一天活儿了怪累的,看会儿书早点儿睡得了。
小四儿:你呀,就知道看书,你学那么多的数理化,学得再好也得在这儿扎根儿劳动,连个会计都轮不上你当。你没听亚军说吗,在他们眼里,咱们知青都是飞鸽牌的,可是,能不能飞走,早飞走还是晚飞走,还得人家贫下中农说了算。你不和人家打成一片,要是有那招工或者上大学的好事儿,人家能想着推荐你啊?
[18]大队部,聚集着不少年轻人,还有一些年纪大些的,多半是大队干部。大家一边说笑,一边观看文艺宣传队的青年们排练节目。晓栋和小四儿进来,晓栋一眼就看见抱着手风琴的曲霞。曲霞正在给另一个女知青的独唱伴奏,那个女青年练习唱的歌曲是,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
女青年:(唱)山丹丹开花赛朝霞,
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
漫天的朝霞山坡上落,
北京青年在延河畔安下家。
毛主席身边长成人,
出发在天安门红旗下。
接过革命的接力棒,
红色的土地上把根扎。
就像当年的红小鬼,
满面红光映朝霞。
踏着前辈的脚步走,
延安精神放光华。
小四儿:看见没有,就得跟曲霞学,经常在人家大队干部面前晃来晃去,晃得他们眼花了,就想着把你送走了。
晓栋:(怀疑地)没那么简单吧?像我这样的,在人家面前晃多少次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啊。
小四儿:别的不说,最起码也能像她似的,混个小学民办老师啥的当当。
知青甲:你这都老黄历了,人家曲霞现在不当小学老师了。
小四儿:是吗?她又干啥去了?
知青甲:她马上要去公社广播站了,原来当广播员的那个女知青被推荐上大学了。估计不久她也能走,人家都说公社广播员的位置就是给招工和上大学的人预备的,谁到了那儿,谁就离彻底离开农村只差一步了。
小四儿:哟,那怎么才能到那儿去呢?
知青甲:那学问可就大了,我也没琢磨透。听人家老乡说,曲霞的心眼儿特别多,别看平时少言寡语的,好像与世无争,其实暗地里把生产队、大队和公社那些领导们的情况,谁跟谁关系铁,谁跟谁有矛盾都摸透了。
晓栋:(感叹地)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从外表上看,挺单纯的女孩儿嘛,怎么也看不出来她还暗藏着这么深的心机。
[19]694,物理教研室开会,教师们表情激动,议论纷纷。
罗世贵:大家静一静,最近几天,我们的校园里很不平静,工农兵学员贴出了大字报,反映了教育革命中存在的问题,这说明了他们具有上管改的主人翁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希望大家从搞好教育革命的角度出发,正确对待学员们提出的意见。
蒋如新:时振民等几个工农兵学员贴出的大字报很发人深省,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尖锐,涉及到我们的教育方针和路线问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的形势下,我们的教学还出现了智育第一,业务挂帅的修正主义回潮,这充分说明了在教育战线上,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还远远没有肃清,资产阶级的习惯势力还很顽固。
祁柯:我觉得自从工农兵学员入校以来,我们系的教职员工都为教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给工农兵学员上课需要由浅入深的教材,金明珠和汪沁芳就带领年轻教师以最快的速度编写出来。这里是三线,不比北京,教学实验和课堂演示需要的教学设备缺乏,只有自己想办法,陈宇和小张就自己设计图纸,校办工厂的工人师傅加班加点赶制,保证了教学的急需。这些事实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受到了工农兵学员的赞扬。大家这么努力图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让这些工农兵中间选拔出来的大学生不虚此名,真正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吗。这有什么错?不能动不动就用智育第一,业务挂帅这样的大帽子压人。
蒋如新: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我们有的教师,在对待工农兵学员的态度上,就明显表现出亲疏远近,见到文化基础好的,不问政治,一心钻研业务的学员,就满面春风,还暗中给他们开小灶,认为他们才是可造之才,而对那些文化基础不够好,保持了工农兵本色的学员,特别是时振民这样敢于向教育黑线开火的学员,就冷嘲热讽,说他们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豪言壮语一大套,业务知识不知道。同志们哪,大家想一想,时振民同学来自农村,他肩上有贫下中农的阶级委托啊,他之所以会得不到我们有些教师的好感,难道不正是因为我们教师自己的阶级立场站错了吗。
[20]附属学校教室里,随着上课铃声,高老师手里拿着一摞考试卷子从门外进来,学生们望着老师,脸上流露出期待、惶惑和担心。
高老师:同学们,这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出来了,现在我把卷子发给大家,以往的几次考试我只批改,没有给分数。这次不同,在卷子右上角,我给大家写上了分数。有了分数,不等于分数挂帅,是为了让大家重视学习。考试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用分数奖励或惩罚学生,而是为了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大家为革命更加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高老师把卷子发给学生们。学生们都看到卷子右上角红笔写的分数,有的同学脸上露出欣喜的微笑,有的同学则皱着眉头把卷子很快地折起来。
高老师:大家不要只看自己的分数,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错在哪里,下一步该如何努力。
小五的卷子上写着55分,她连忙把卷子收起来,伸着脖子看前面小楣的卷子,只见上面写着,95分。
[21]办公室里,蒋如新在看一张人民日报,一篇文章引起他的注意,这时候,罗世贵从外面进来。
罗世贵:(倒水泡茶)老蒋啊,报上又有什么新动向了。
蒋如新:(兴奋地)嘿,我说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怎么能这样轻易地让这些人给破坏了呢。这不,历史的航船又一次扭转了航向,回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来了。
罗世贵:(莫名其妙)你说的到底是什么啊?
蒋如新:(把报纸递给罗世贵)你看看这篇文章,还有编者按。
罗世贵:(读)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张铁生同志…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是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大学招生?这事儿和我们关系不大吧?
蒋如新:这和我们关系太大了,正因为纯粹靠推荐的工农兵学员中出现了文化程度差别大的问题,才恢复了招生中的文化课考试。嗯,这个张铁生的出现,说明了革命路线已经开始反击整个教育战线上的修正主义回潮了。
[22]红星大队晓栋和小四儿住的房子里,晓栋在往书包里装牙刷牙膏,他从床头拿起明珠给他的数学讲义,想了想,放进包里,又拿起英语书。已经收拾好的小四儿提着没装什么东西的书包过来。
小四儿:咱就回家去呆两天,你带那么些书干什么?
晓栋:我有几道数学题不会做,好不容易回趟家,问问我妈。
小四儿:哟,还是你想得远,哎,什么时候也给我讲讲数学吧。
晓栋:你学数学干嘛,不是能认识字儿会数数就行了吗。
小四儿:别呀,听说人家现在上大学也要文化考试了,万一我能被推荐上,考试过不了关也白搭,咱也丢不起那个人啊。
[23]明珠家,明珠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晓栋在翻报纸看,小楣从外面进来。
小楣:哟,哥,你怎么回来了。
晓栋:回家来吃点儿好的,再换几本书看。哎,对了,小楣,你的课本呢,我看看你现在高中的课都学了些什么。
小楣:(从自己书包里掏出数学,物理等书放在晓栋面前),哥,你在广阔天地里生活的怎么样啦?
晓栋:有什么怎么样的?变相失业以后再变相劳改呗。
这时候明珠端了饭菜进来。
明珠:晓栋,你说什么呢?
小楣:他说的都是反动话,那是林彪的言论。
晓栋:林彪还说过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呢,你敢说他说的这也是反动话吗?
明珠:晓栋,你可不敢胡说八道,被别人听到可不得了。
[24]694食堂门口,蒋如新见到拿着饭碗准备去吃饭的振民。
蒋如新:时振民。
振民:蒋老师,您也来食堂吃饭?
蒋如新:我买几个馒头。哎,小时啊,你吃过饭有空吗?来我家坐坐吧,我想和你谈谈。
振民:嗯,好,我吃了饭就去您家找您。
[25]明珠家,饭桌上,明珠看着狼吞虎咽的晓栋。
明珠:晓栋,你看你,吃那么快,怎么下乡以后就变得那么能吃了。
晓栋:谁知道是怎么回事?老觉得吃不饱似的,肚子吃不饱,脑子里也老是空荡荡的。
明珠:物理和英语学得怎么样了?
晓栋:每天干活累的回屋里就得睡觉了,也就是下大雨的时候,不用出工,可以看一点儿书。
明珠:还是自己学点儿吧,要是能被推荐上大学的话还要文化考试的。
小楣:张铁生的事情出来以后,我听老师说大学招生又取消考试了。
晓栋:(气愤地把筷子放在桌上)他这不是捣乱吗,自己考不出来还写信诉苦,说是因为参加劳动没时间复习功课,哪个知青不得参加劳动,根据考试成绩录取大学生才是最公平的。否则,人人都会不择手段去博得领导的赏识,为自己捞取上大学的机会。
明珠:(担心地)晓栋,你现在说话怎么那么不注意啊,这些话可别到处乱说。
[26]蒋如新的家,蒋如新坐在沙发上,听到敲门声,蒋如新的妻子,附属学校的陈老师去开门,门口站着振民。
陈老师:哟,小时来了,快进来吧,蒋老师在屋里等着你呢。
蒋如新从屋里迎出来。
振民:蒋老师。
蒋如新:小时,来,来,咱们坐下谈。
振民和蒋如新坐在茶几旁,陈老师端来了泡好的茶。
蒋如新:小时啊,你看了张铁生写的信了吧,有什么感想啊?
振民:怎么说呢,感想太多了,张铁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和他一样,对那些死抱着书本啃的大学迷们非常反感。我们贫下中农子弟,受阶级的委托来上大学,可是因为文化基础差,就处处受到打击排挤,这和过去资产阶级统治的学校有什么两样。
蒋如新:嗯,说得好,小时,你很有闯劲,跟张铁生一样,敢于反潮流。我看,你给系里贴的那张大字报,可以好好修改一下,作为给省报的一封信投递出去。
振民:(很兴奋)真的?蒋老师,这能行吗?我这水平,也能投稿?
蒋如新:怎么不行,你是贫下中农的后代,有毛主席给你撑腰,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大胆进攻吧,什么都不用怕。这样,你先回去,根据你那张大字报的内容写个底稿,然后再来找我,我们一起修改,尽快投出去。相信我的政治眼光,你会成为新的反潮流英雄的。
[27]附属学校的教室里,自习课上,小楣在做作业。小五和几个同学在聊天。
小五:哎,星期天去不去212,那里放电影,阿尔巴尼亚的片子,宁死不屈。
女生甲:嗨,看过好几遍了。就是那个,(唱),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在春天加入游击队…
女生乙:还有,(学),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