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971
成片时长:每集约53分钟
阅读:5795
发表:2021/10/11
12集 古装 网剧剧本
《祖冲之》第3-5集
1-2
3-5
6-8
9-11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祖冲之:我爷爷常说,玄学之说,集数千年来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不可臆断。据我所观,玄学、儒学密不可分,其中之精华非常了不起……
两人走出门来,祖冲之突然停住了话语,望着前方。
17.课堂外 外 日
何尚之、何承天正在几个年轻官吏的陪同下走过来。
已经年近七旬的国子监祭酒、左光禄大夫兼领中书令何尚之笑吟吟地走在前面,回头调侃年龄相仿佛的何承天道:何博士可曾看见,走在青年才俊中间,你不正是一位哺乳的乳母?
不苟言笑的何承天回答说:你应当说凤凰生九子,乳母岂是我辈的担当!
众人开心的笑了。
何承天突然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在路边一躬到地的祖冲之。
18.山下 外 日
山下如今已形成集市,来往闲逛的人很多都是国子学生。他们大多衣着华丽,风度翩翩,手执拂尘或团扇顾盼而行。
小本经营的商贩在国子学生中间周旋着,兜售着杂货和各种时鲜的果子。
庾季远和另一位贵公子打扮的范康摇摇晃晃的走过来。
两个衣不遮体的乞儿伸着手围着他俩乞讨,跟在后面的仆人大声的呵斥道:滚,滚开!。
一群人围着一个圆圈,里面传来奇怪的声音。庾季远来了精神,一头扎进圈子里。原来是一个斗鸡的场子:斗鸡的主人还在狂喊:赌铁将军、乌骓鏖战二十回合,赢百钱;有愿赢钱者抓紧时间赶快下注喽——
庾季远看了一会儿,招呼喊叫的人过来,掏出一把钱扔在他的簸箩里:小爷今天赌乌骓胜!
两只斗鸡被放出场子,头颅高高昂起,不可一世。主人稍加拨弄便跃高就低,拼命缠斗起来。场地上尘土暴起,鸡毛乱飞……
祖冲之和刘发也走在集市中。刚刚转过来,便遇见从斗鸡场退出来的庾季远和范康。
四人一揖,结伴而行。范康还在开导庾季远:赵王石虎玩斗鸡曾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的诗句,斗鸡如战场,胜负乃常事;季远兄不必介意。
庾季远愤愤不平:若是我家的鸡在场,必能斗得他屁滚尿流……
19.棋馆 外 日
从窗口望去,一对奕手正在较量。看来胜负已定。他们之中一个年纪已有四十余,此刻正气定神闲的端起茶盅品茶;另一个年轻人满头大汗,正在埋头冥思苦想。
年轻人终于拿起一枚棋子,但手抖了半天没有落定。一紧张手一抖,竟然滑落在棋秤上。刚要反悔,手腕被对手抓住了:不可,落子为定,岂可反悔!
字幕:国子学学子——陈轩陈轩挣了几挣没能挣脱,红着脸说:汗湿手滑,怎能算是落子为定?我必要重走这一步……
不可,棋盘如同人生,覆水难收,岂能有回头路可走!
两人怒目相视,各不相让。跑堂的急忙跑过来:两位昨日晚间开始,在此博弈已经九个时辰,就算是和棋好了,毕竟怕身体吃不消哇……
话还没说完,年长的棋客扬手就是一巴掌:奴才样的东西,也敢来做说客,可知道这棋场如战场!
年轻一些的喊道:我必要悔此一招棋!
年长些的:只需三招你就要输,我绝不相让!
争吵声引来人群围观,范康、庾季远也挤进来。
祖冲之认出,年轻的棋手和自已一样同样是国子学生,不禁心生怜悯。他走进来,没有理他们的争吵,只是埋头看棋。
年长的棋手趁此机会落下一子,脸上甚有得色。
祖冲之仍然在看棋。片刻,他抬起头来对年长者说:先生在上,依学生看来,这白棋并未走到绝路。学兄你看——
祖冲之说着,替年轻棋手落下一子。
被称作先生的人看了看,掂量再三,慎重的回了一子。
祖冲之毫不思索的又落一子。先生沉思片刻跟上。
祖冲之噼噼啪啪连落数子,眼看对手应接不暇。
他最后去一子在手,犹豫片刻放在棋盘,说:我看还是和局为好。
先生沉思半晌,长叹一声,起身抱拳一揖:小子领教,失陪了。
说着狠狠瞪了一眼在一旁呆立的年轻对手,拨开众人离去。
范康仔细盯着棋局看着,击掌称赞:此局大妙,大妙!
呆立的青年人这才缓过神来,躬身道:在下姓陈名轩,敢问学兄高姓大名?
祖冲之:学兄好名字,果然器宇轩昂。学弟姓祖,名冲之,同在国子学就读,还请多多关照。
范康还在琢磨棋局:妙啊……
20.宿舍 傍晚 内
祖冲之正在吃饭,一位仆人在门外拱手:请问,可是祖冲之小官人吗?
祖冲之站起来答道:是我,有何见教?
仆人回答道:何承天博士让小人请小官人一叙。若是吃完了饭,请随我走。
祖冲之胡乱扒了几口饭,跟随仆役走了出去。
21.何承天住处 夜 内
已是掌灯时分,何承天正在灯下看书,见到祖冲之进门,放下书站了起来。
两人来到门前大树下,仆人送来蒲扇。
何承天问道:你父亲让你专攻儒学,今日为何到玄学门下听讲啊?
祖冲之抬起头来,说:何大人在上,学生愿以儒学为主,兼学文学、史学、玄学。今日正逢无课,冲之前去……
何承天:也好。只是除了这些课程,你祖家家学渊博,要靠你发扬光大,不可忘记!
祖冲之:学生不敢忘记。
何承天向祖冲之探过身去,用蒲扇敲着他的脑袋说:孺子可教哇!明天山上要立日圭铜表,你先将课程放一放,随老夫去观象台看一看,你可愿意去?
祖冲之跳了起来:好哇,我愿去!
22.鸡鸣山观象台 外 日
通往山顶的崎岖小路上。何承天、祖冲之在几个小吏的簇拥下向着山顶走着。
山顶,几间简陋的小屋前,几个夫役正在施工。一座石质的日冕仪已经树立好,三个高大的圭表坐南朝北,一字排开。夫役们正在努力的校正着圭表的平衡和垂直度。
何承天一行的到来,使这些劳作的人更加努力,但一时还不得要领。
何承天很内行的走上前去,问一位端一盆清水伏在地上、像是官吏的人:你可是钦天监派过来的?
小吏一躬到底:正是。小人李正贵,在钦天监当差。
何承天从他手中接过铜尺,大略量了一量圭表的高度,问道:为何还是八尺?
小官吏答道:回大人,监正胡大人一再叮嘱小人,一切按照钟山观象台形制安放,不可差了分毫。这八尺圭表乃是目前统一尺寸。
何承天用铜尺仔细量了量石质的圭身刻度,摇了摇头,说:先要圭身水平,方能圭表垂直——我曾专门吩咐,三块圭表必须在同一水平,不能丝毫有错。可这……
李正天一脸惶恐:回何大人,这三表同列,间隔还过远。这样的排列方式小人还从没有见过,如今正在设法矫正。已经三天了——
何承天一脸的不快,说:离夏至还有不到半个月,耽误了测量时辰,你可担当得起?
李天正不顾地上泥水慌忙跪在地上:小人万万不敢……
旁边,几名夫役喊着号子又一次将圭身抬起来,重新安放;李正天顺势俯在地上,指点着工匠们放稳……
祖冲之认真地看着相隔约丈余的三座圭表,欲言又止。跟随着何承天转身离去。何承天还在生气:“若要耽误了时辰,这……如何是好……”
祖冲之终于忍不住了,来到何承天面前躬身道:何大人,我有一个办法,能让圭表按您的要求安放。
何承天:你?说说看。
祖冲之指着刚刚离开的圭表说:只要围着圭表的基座围一个土埂,引来山泉……
何承天略一思索,突然回身。
李天贵不知何承天为何又返回来,不知所措。
何承天向祖冲之招手,示意他回来。等祖冲之走到身边,他得意地对他说:孩子,把你的主意告诉他——
祖冲之怯怯的看了一眼何承天,说:其实只要围一个土堰,引来山泉,就可以将圭身按水平面校正好……
李天贵凝眉想了好一会儿,突然用手一拍脑门,一把抱住祖冲之激动的喊起来:小爷,我的小爷,你是上天派来的救兵啊——
他感到失态,慌忙松开手跪在地上:小的这就按照小爷的指点办。
数天以后,何承天带领祖冲之等数人来到刚刚落成的观象台。
几朵浮云飘过。
何承天举目望天,正是日上中天的时候,日冕的指针影子指向午时。
他指点众人先记录了圭身日影,然后用铜尺仔细测量,最终记录下来。
23.国子学院落 外 黄昏
黄昏时节,国子学已经放学,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院落游荡。
祖冲之手中拿着一卷书边走边看。
这时,远远看见一位三十来岁的民妇走过来。她的身上背着一个巨大的背篓,看来分量不轻,清秀的脸上满是汗水。
看到祖冲之,民妇艰难的将背篓放下,怯生生的对着他一个万福,问道:借问相公,可知道一个叫刘发的汉子在这里读书?
祖冲之放下手中的书本打量着她,好奇的问:您是他的什么人?
那位民妇答道:小女子是他的堂客……嗯,是他的妻子。
字幕:刘氏 刘发之妻祖冲之一听躬身施礼道:原来是嫂子到了,在下这就带领嫂子去他的学舍。
说着,要帮忙拿起背篓。没想到背篓沉重,冲之竟没有撼动……
哪位民妇已经弯腰背起了背篓,说:不劳相公帮忙,还是我自己来吧。
然后站立起来,身背硕大的背篓从容不迫的随祖冲之走去。
24.学舍 外 日
院落一角,是临时搭建的灶台,刘发此时正蹲在灶台前烧火,锅里的饭已经快熟了,冒着洁白的蒸汽。
学兄,你看谁来了。
陈轩和祖冲之走进门来,说。
刘发回过身来,脸上带着一抹柴灰。他惊奇的看着突然出现的妻子,问:你,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看你饿死了没有。
刘发妻放下背篓接过他的活计,蹲在灶台前烧火。
刘发只是呆呆的看着妻子。陈轩见状,向祖冲之招招手,示意他随自己悄悄地离开。
走出门的祖冲之好奇的回头望了一眼,看见刘发正喜笑颜开的也蹲在妻子身边……
25.冲之的学舍祖槐打开食盒,将饭菜一一摆开。
门响了,是刘发和妻子出现在门口。祖冲之急忙站起身来。
刘发妻将手中的一兜鸭蛋放在书案上,说:相公,这是俺在家里自己腌的鸭蛋,送几个给相公尝尝。
说完两人回身就走。
祖冲之在后面谢道:多谢嫂子……我吃不完这么多呀!
26.国子学住所 内 黄昏
两人走出门来,祖冲之突然停住了话语,望着前方。
17.课堂外 外 日
何尚之、何承天正在几个年轻官吏的陪同下走过来。
已经年近七旬的国子监祭酒、左光禄大夫兼领中书令何尚之笑吟吟地走在前面,回头调侃年龄相仿佛的何承天道:何博士可曾看见,走在青年才俊中间,你不正是一位哺乳的乳母?
不苟言笑的何承天回答说:你应当说凤凰生九子,乳母岂是我辈的担当!
众人开心的笑了。
何承天突然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在路边一躬到地的祖冲之。
18.山下 外 日
山下如今已形成集市,来往闲逛的人很多都是国子学生。他们大多衣着华丽,风度翩翩,手执拂尘或团扇顾盼而行。
小本经营的商贩在国子学生中间周旋着,兜售着杂货和各种时鲜的果子。
庾季远和另一位贵公子打扮的范康摇摇晃晃的走过来。
两个衣不遮体的乞儿伸着手围着他俩乞讨,跟在后面的仆人大声的呵斥道:滚,滚开!。
一群人围着一个圆圈,里面传来奇怪的声音。庾季远来了精神,一头扎进圈子里。原来是一个斗鸡的场子:斗鸡的主人还在狂喊:赌铁将军、乌骓鏖战二十回合,赢百钱;有愿赢钱者抓紧时间赶快下注喽——
庾季远看了一会儿,招呼喊叫的人过来,掏出一把钱扔在他的簸箩里:小爷今天赌乌骓胜!
两只斗鸡被放出场子,头颅高高昂起,不可一世。主人稍加拨弄便跃高就低,拼命缠斗起来。场地上尘土暴起,鸡毛乱飞……
祖冲之和刘发也走在集市中。刚刚转过来,便遇见从斗鸡场退出来的庾季远和范康。
四人一揖,结伴而行。范康还在开导庾季远:赵王石虎玩斗鸡曾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的诗句,斗鸡如战场,胜负乃常事;季远兄不必介意。
庾季远愤愤不平:若是我家的鸡在场,必能斗得他屁滚尿流……
19.棋馆 外 日
从窗口望去,一对奕手正在较量。看来胜负已定。他们之中一个年纪已有四十余,此刻正气定神闲的端起茶盅品茶;另一个年轻人满头大汗,正在埋头冥思苦想。
年轻人终于拿起一枚棋子,但手抖了半天没有落定。一紧张手一抖,竟然滑落在棋秤上。刚要反悔,手腕被对手抓住了:不可,落子为定,岂可反悔!
字幕:国子学学子——陈轩陈轩挣了几挣没能挣脱,红着脸说:汗湿手滑,怎能算是落子为定?我必要重走这一步……
不可,棋盘如同人生,覆水难收,岂能有回头路可走!
两人怒目相视,各不相让。跑堂的急忙跑过来:两位昨日晚间开始,在此博弈已经九个时辰,就算是和棋好了,毕竟怕身体吃不消哇……
话还没说完,年长的棋客扬手就是一巴掌:奴才样的东西,也敢来做说客,可知道这棋场如战场!
年轻一些的喊道:我必要悔此一招棋!
年长些的:只需三招你就要输,我绝不相让!
争吵声引来人群围观,范康、庾季远也挤进来。
祖冲之认出,年轻的棋手和自已一样同样是国子学生,不禁心生怜悯。他走进来,没有理他们的争吵,只是埋头看棋。
年长的棋手趁此机会落下一子,脸上甚有得色。
祖冲之仍然在看棋。片刻,他抬起头来对年长者说:先生在上,依学生看来,这白棋并未走到绝路。学兄你看——
祖冲之说着,替年轻棋手落下一子。
被称作先生的人看了看,掂量再三,慎重的回了一子。
祖冲之毫不思索的又落一子。先生沉思片刻跟上。
祖冲之噼噼啪啪连落数子,眼看对手应接不暇。
他最后去一子在手,犹豫片刻放在棋盘,说:我看还是和局为好。
先生沉思半晌,长叹一声,起身抱拳一揖:小子领教,失陪了。
说着狠狠瞪了一眼在一旁呆立的年轻对手,拨开众人离去。
范康仔细盯着棋局看着,击掌称赞:此局大妙,大妙!
呆立的青年人这才缓过神来,躬身道:在下姓陈名轩,敢问学兄高姓大名?
祖冲之:学兄好名字,果然器宇轩昂。学弟姓祖,名冲之,同在国子学就读,还请多多关照。
范康还在琢磨棋局:妙啊……
20.宿舍 傍晚 内
祖冲之正在吃饭,一位仆人在门外拱手:请问,可是祖冲之小官人吗?
祖冲之站起来答道:是我,有何见教?
仆人回答道:何承天博士让小人请小官人一叙。若是吃完了饭,请随我走。
祖冲之胡乱扒了几口饭,跟随仆役走了出去。
21.何承天住处 夜 内
已是掌灯时分,何承天正在灯下看书,见到祖冲之进门,放下书站了起来。
两人来到门前大树下,仆人送来蒲扇。
何承天问道:你父亲让你专攻儒学,今日为何到玄学门下听讲啊?
祖冲之抬起头来,说:何大人在上,学生愿以儒学为主,兼学文学、史学、玄学。今日正逢无课,冲之前去……
何承天:也好。只是除了这些课程,你祖家家学渊博,要靠你发扬光大,不可忘记!
祖冲之:学生不敢忘记。
何承天向祖冲之探过身去,用蒲扇敲着他的脑袋说:孺子可教哇!明天山上要立日圭铜表,你先将课程放一放,随老夫去观象台看一看,你可愿意去?
祖冲之跳了起来:好哇,我愿去!
22.鸡鸣山观象台 外 日
通往山顶的崎岖小路上。何承天、祖冲之在几个小吏的簇拥下向着山顶走着。
山顶,几间简陋的小屋前,几个夫役正在施工。一座石质的日冕仪已经树立好,三个高大的圭表坐南朝北,一字排开。夫役们正在努力的校正着圭表的平衡和垂直度。
何承天一行的到来,使这些劳作的人更加努力,但一时还不得要领。
何承天很内行的走上前去,问一位端一盆清水伏在地上、像是官吏的人:你可是钦天监派过来的?
小吏一躬到底:正是。小人李正贵,在钦天监当差。
何承天从他手中接过铜尺,大略量了一量圭表的高度,问道:为何还是八尺?
小官吏答道:回大人,监正胡大人一再叮嘱小人,一切按照钟山观象台形制安放,不可差了分毫。这八尺圭表乃是目前统一尺寸。
何承天用铜尺仔细量了量石质的圭身刻度,摇了摇头,说:先要圭身水平,方能圭表垂直——我曾专门吩咐,三块圭表必须在同一水平,不能丝毫有错。可这……
李正天一脸惶恐:回何大人,这三表同列,间隔还过远。这样的排列方式小人还从没有见过,如今正在设法矫正。已经三天了——
何承天一脸的不快,说:离夏至还有不到半个月,耽误了测量时辰,你可担当得起?
李天正不顾地上泥水慌忙跪在地上:小人万万不敢……
旁边,几名夫役喊着号子又一次将圭身抬起来,重新安放;李正天顺势俯在地上,指点着工匠们放稳……
祖冲之认真地看着相隔约丈余的三座圭表,欲言又止。跟随着何承天转身离去。何承天还在生气:“若要耽误了时辰,这……如何是好……”
祖冲之终于忍不住了,来到何承天面前躬身道:何大人,我有一个办法,能让圭表按您的要求安放。
何承天:你?说说看。
祖冲之指着刚刚离开的圭表说:只要围着圭表的基座围一个土埂,引来山泉……
何承天略一思索,突然回身。
李天贵不知何承天为何又返回来,不知所措。
何承天向祖冲之招手,示意他回来。等祖冲之走到身边,他得意地对他说:孩子,把你的主意告诉他——
祖冲之怯怯的看了一眼何承天,说:其实只要围一个土堰,引来山泉,就可以将圭身按水平面校正好……
李天贵凝眉想了好一会儿,突然用手一拍脑门,一把抱住祖冲之激动的喊起来:小爷,我的小爷,你是上天派来的救兵啊——
他感到失态,慌忙松开手跪在地上:小的这就按照小爷的指点办。
数天以后,何承天带领祖冲之等数人来到刚刚落成的观象台。
几朵浮云飘过。
何承天举目望天,正是日上中天的时候,日冕的指针影子指向午时。
他指点众人先记录了圭身日影,然后用铜尺仔细测量,最终记录下来。
23.国子学院落 外 黄昏
黄昏时节,国子学已经放学,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院落游荡。
祖冲之手中拿着一卷书边走边看。
这时,远远看见一位三十来岁的民妇走过来。她的身上背着一个巨大的背篓,看来分量不轻,清秀的脸上满是汗水。
看到祖冲之,民妇艰难的将背篓放下,怯生生的对着他一个万福,问道:借问相公,可知道一个叫刘发的汉子在这里读书?
祖冲之放下手中的书本打量着她,好奇的问:您是他的什么人?
那位民妇答道:小女子是他的堂客……嗯,是他的妻子。
字幕:刘氏 刘发之妻祖冲之一听躬身施礼道:原来是嫂子到了,在下这就带领嫂子去他的学舍。
说着,要帮忙拿起背篓。没想到背篓沉重,冲之竟没有撼动……
哪位民妇已经弯腰背起了背篓,说:不劳相公帮忙,还是我自己来吧。
然后站立起来,身背硕大的背篓从容不迫的随祖冲之走去。
24.学舍 外 日
院落一角,是临时搭建的灶台,刘发此时正蹲在灶台前烧火,锅里的饭已经快熟了,冒着洁白的蒸汽。
学兄,你看谁来了。
陈轩和祖冲之走进门来,说。
刘发回过身来,脸上带着一抹柴灰。他惊奇的看着突然出现的妻子,问:你,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看你饿死了没有。
刘发妻放下背篓接过他的活计,蹲在灶台前烧火。
刘发只是呆呆的看着妻子。陈轩见状,向祖冲之招招手,示意他随自己悄悄地离开。
走出门的祖冲之好奇的回头望了一眼,看见刘发正喜笑颜开的也蹲在妻子身边……
25.冲之的学舍祖槐打开食盒,将饭菜一一摆开。
门响了,是刘发和妻子出现在门口。祖冲之急忙站起身来。
刘发妻将手中的一兜鸭蛋放在书案上,说:相公,这是俺在家里自己腌的鸭蛋,送几个给相公尝尝。
说完两人回身就走。
祖冲之在后面谢道:多谢嫂子……我吃不完这么多呀!
26.国子学住所 内 黄昏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