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7522
成片时长:约124分钟
阅读:4494
发表:2021/9/26
电影剧本
美丽汉中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人物简介:
简要梗概:
故事通过汉中褒城一个出生贫寒家庭的少年李利娃,1949一2021年70年的生活历程,描写汉中这块黄土地上的老百姓,从娶不起媳妇,吃不饱肚子,贫穷窘迫的生存环境中,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伟大历史转折。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改革开放搞建设,城市农村发生天翻地覆变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艰苦奋斗历程。
详细梗概:(2430字)
李利娃1949年出生在汉中,到了2021年,已经是满头白发的70岁老头。本片沿着利娃70年的足迹,展现陕西汉中这片黄土地上的男女老少,如何从贫穷不堪,迈入小康富裕。用真实生动艰苦奋斗的精彩画面,描绘和展示美丽汉中。
1949年10月1日,汉中城乡人民敲锣打鼓,耍狮子,舞彩龙,踩高脚,演社火,举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横幅,一片热闹欢腾的画面。
汉中农村分田分地成立了互助组,汉江两岸金灿灿的麦穗随风摆动卷起层层麦浪,一片丰收景象。城市和乡村摆摊设店做买卖,货郎担走村窜户叫卖声络绎不绝,吆喝着:白面蒸馍,两分钱一个。丁丁糖,一分钱两个。汉江河滩草地上吃草的牛羊时不时叫唤一声。城市和村庄,一片祥和清静的气象。
一晃几年过去。一个夏日的星期天,利娃和小学一群儿童欢蹦乱跳地跑到汉江河,跳进水里打水仗玩儿童游戏。两岸洗衣妇女,在岸边树杆上拴绳子,凉晒衣服。一个小媳妇喊叫着:互助组好啊,丰衣足食,一个白蒸馍两分钱。
李利娃游上岸穿衣喊叫:该回家了哟。孩童们上岸穿衣喊叫:利娃等等,追赶利娃而去。汉江河上空飞翔着一群戴着哨音的和平鸽子。
利娃跑回家,妈妈正在厨房炒菜,盆子里捞起面条。利娃高兴地说:妈,好香啊。利娃一边往碗里捞面条,一边盛菜拌面吃。利娃妈笑着说:互助组互帮互助,风调雨顺,收成好,有你吃的白馍细面大米饭。吃饱了在家复习功课,升二年级啦,要用心,要学会懂事啦,一会儿我去医院工厂上班,换回你爸你姥爷姥姥回来吃饭。利娃答应着:妈,我记下了。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取代了互助组,大炼钢铁,实行了吃大锅饭食堂化。
家家户户的铁锅、农具,一律收缴炼钢。利娃姥爷姥姥的肥皂厂停产,公社号召修建黄花河水库,利娃姥爷乔海62岁,响应号召,上水库背石头磊水库堤坝。因饥饿体力不支,一阵旋晕栽倒堤坝下,被石头砸死。村民们抬着尸体送到利娃家院子,乡亲们帮着张罗装棺。社长宣布理在水库边工地,以示纪念。
利娃朦朦胧胧经历了土改、互助组、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吃食堂岁月。姥姥因姥爷乔海62岁过早离世而内心隐痛,将肥皂厂的铁门、排气煽、铁器模具,一并交公炼钢,得到社长表杨,奖励两个窝头。姥姥舍不得吃,吃一个,留一个,留给孙子利娃放学回来吃。不久,利娃姥姥在饥饿中去世。
同村憨厚勤劳的农民狗蛋,用人力拉板车拉着即将临产的媳妇彩云,大汗淋漓地向利娃父母医院跑去,路上,彩云裤腿下流着羊水叫唤,不停地催喊:狗蛋快跑,支持不住了。拉进医院,利娃母亲医检,责备狗蛋:羊水都流干了,不要老婆命啦。不一会儿,随着婴儿哭啼声,彩云生下一男婴。
狗蛋彩云高兴地说:成立人民公社生的娃儿,就起名叫公社吧,好记。
几乎同时,同村何家生下一女,起名娟子。双方父母约订,娟子和公社一前一后出生,有缘分,订个娃娃亲吧。
随着公社和彩云的长大,两家都一贫如洗,女方家长看着公社长大,是个勤劳孝顺的孩子,但不想女儿娟子受穷,就违约反悔,提出要送米送面送彩礼,否则娟子就不嫁给公社。公社和父母为送不起彩礼娶不起媳妇焦急。
利娃父母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先后去世,利娃成了孤儿。平日跟公社娟子很要好,因利娃比公社娟子大几岁,在劳动中对公社娟子多有照顾。公社娟子同情利娃的遭遇,平时对利娃亲近,视如兄长。利娃得知公社家送不起彩礼娶不起媳妇,就将父母留下来仅有的钱物送到公社家去,帮助公社凑足衫礼送到娟子家。
娟子和公社顺利结婚,因穷,不敢声张,在自己家里请利娃和亲戚长辈作证吃了一顿便饭算是婚礼。利娃送来酒水,替公社招待了客人。
全市掀起农业学大宅运动,几十个公社,集中在褒河西镇营河滩,担沙子修河堤,学大宅。利娃、公社、娟子,都参加了这场空前劳动高潮。连日暴雨,山洪瀑发,一场洪水冲垮沙子大坝,万人辛劳化为灰尽,劳民伤财,一无所获。
利娃走出了童年,跨过了少年,迈入了青年,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满怀憧憬,带领公社和娟子,来到了汉中新桥,加入了来自成都建筑工程队钱坤老板队中务工。利娃从一个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小工,刻苦学习,钻研瓦工和电焊技术,发展到工程队的高管。公社和娟子也成了瓦工大工。
因贪穷失去大学读书的19岁女生周萍,几呼与利娃同时来到建筑队打工,同时走过了这段艰难的路程。在互相帮衬下,周萍也成为高管。在建设汉中的农民工生活中,利娃和周萍产生了爱情,终于水到渠成,结为人生伴侣。
温州姑娘刘娜、张丽,因高考落榜,摆地摊谋生,被城管追缴处罚。后又遭遇男友欺骗和抛弃。家长嫌丢人,一顿打骂,赶出家门。
迫于生存,刘娜、张丽,结伴爬上货运火车,流浪到汉中。洗头房女老板看见两个流浪女孩长的漂亮,哄骗她俩来到洗头房做洗头女。
利娃的老板钱坤,刚离婚,心情低落地来洗头。因性格粗放,举止粗鲁,跟刘娜张丽发生了冲突打架。扫黄公安民警巡察,巧遇钱坤、刘娜、张丽三人打架,一起收容审查,通知了钱坤工地高管利娃,来到派出所交罚款领人。
利娃以建筑大局出发,缴了罚款,解救钱老板和两个洗头女重获自由。刘娜张丽感动之下,离开洗头房,来到建筑工地做小工。
利娃和妻子周萍同情两个失学流浪的女孩,给机会帮助刘娜张丽学技术。刘娜张丽学到本事,成为技术骨干,为建设汉中出力流汗。
钱坤老板相中张丽,极力追求。利娃周萍搓和钱老板和张丽成婚汉中安家。
浙江籍汉中建筑工程队老板刘伟,离婚后带着4岁女儿聪聪生活。刘伟暗恋刘娜,利娃周萍发现其中微妙的情感,搓合成全了刘伟刘娜成婚,定居汉中。
利娃发现婚后农民工男女,大通铺住宿,收工后野外过夫妻生活的实际困难,请示老板批准,在工地修建简易棚房夫妻宿舍,解决了夫妻农民工生活需要。
19大后,利娃,周萍,钱神,刘伟,刘娜,张丽,顶力合作,共建汉中,成绩显著,被选入汉中市劳模。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市政府牵头制订目标,改造棚湖区,治理荒沙滩,掀起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新高潮。打造以汉中为中心,9县为纽带的国际旅游景点城市,如火如荼搞建设,建成了新汉新区东翼社区。汉中翻天覆地,日新月异,一个崭新的美丽汉中,屹立在世人的眼前。
故事通过汉中褒城一个出生贫寒家庭的少年李利娃,1949一2021年70年的生活历程,描写汉中这块黄土地上的老百姓,从娶不起媳妇,吃不饱肚子,贫穷窘迫的生存环境中,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伟大历史转折。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改革开放搞建设,城市农村发生天翻地覆变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艰苦奋斗历程。
详细梗概:(2430字)
李利娃1949年出生在汉中,到了2021年,已经是满头白发的70岁老头。本片沿着利娃70年的足迹,展现陕西汉中这片黄土地上的男女老少,如何从贫穷不堪,迈入小康富裕。用真实生动艰苦奋斗的精彩画面,描绘和展示美丽汉中。
1949年10月1日,汉中城乡人民敲锣打鼓,耍狮子,舞彩龙,踩高脚,演社火,举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横幅,一片热闹欢腾的画面。
汉中农村分田分地成立了互助组,汉江两岸金灿灿的麦穗随风摆动卷起层层麦浪,一片丰收景象。城市和乡村摆摊设店做买卖,货郎担走村窜户叫卖声络绎不绝,吆喝着:白面蒸馍,两分钱一个。丁丁糖,一分钱两个。汉江河滩草地上吃草的牛羊时不时叫唤一声。城市和村庄,一片祥和清静的气象。
一晃几年过去。一个夏日的星期天,利娃和小学一群儿童欢蹦乱跳地跑到汉江河,跳进水里打水仗玩儿童游戏。两岸洗衣妇女,在岸边树杆上拴绳子,凉晒衣服。一个小媳妇喊叫着:互助组好啊,丰衣足食,一个白蒸馍两分钱。
李利娃游上岸穿衣喊叫:该回家了哟。孩童们上岸穿衣喊叫:利娃等等,追赶利娃而去。汉江河上空飞翔着一群戴着哨音的和平鸽子。
利娃跑回家,妈妈正在厨房炒菜,盆子里捞起面条。利娃高兴地说:妈,好香啊。利娃一边往碗里捞面条,一边盛菜拌面吃。利娃妈笑着说:互助组互帮互助,风调雨顺,收成好,有你吃的白馍细面大米饭。吃饱了在家复习功课,升二年级啦,要用心,要学会懂事啦,一会儿我去医院工厂上班,换回你爸你姥爷姥姥回来吃饭。利娃答应着:妈,我记下了。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取代了互助组,大炼钢铁,实行了吃大锅饭食堂化。
家家户户的铁锅、农具,一律收缴炼钢。利娃姥爷姥姥的肥皂厂停产,公社号召修建黄花河水库,利娃姥爷乔海62岁,响应号召,上水库背石头磊水库堤坝。因饥饿体力不支,一阵旋晕栽倒堤坝下,被石头砸死。村民们抬着尸体送到利娃家院子,乡亲们帮着张罗装棺。社长宣布理在水库边工地,以示纪念。
利娃朦朦胧胧经历了土改、互助组、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吃食堂岁月。姥姥因姥爷乔海62岁过早离世而内心隐痛,将肥皂厂的铁门、排气煽、铁器模具,一并交公炼钢,得到社长表杨,奖励两个窝头。姥姥舍不得吃,吃一个,留一个,留给孙子利娃放学回来吃。不久,利娃姥姥在饥饿中去世。
同村憨厚勤劳的农民狗蛋,用人力拉板车拉着即将临产的媳妇彩云,大汗淋漓地向利娃父母医院跑去,路上,彩云裤腿下流着羊水叫唤,不停地催喊:狗蛋快跑,支持不住了。拉进医院,利娃母亲医检,责备狗蛋:羊水都流干了,不要老婆命啦。不一会儿,随着婴儿哭啼声,彩云生下一男婴。
狗蛋彩云高兴地说:成立人民公社生的娃儿,就起名叫公社吧,好记。
几乎同时,同村何家生下一女,起名娟子。双方父母约订,娟子和公社一前一后出生,有缘分,订个娃娃亲吧。
随着公社和彩云的长大,两家都一贫如洗,女方家长看着公社长大,是个勤劳孝顺的孩子,但不想女儿娟子受穷,就违约反悔,提出要送米送面送彩礼,否则娟子就不嫁给公社。公社和父母为送不起彩礼娶不起媳妇焦急。
利娃父母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先后去世,利娃成了孤儿。平日跟公社娟子很要好,因利娃比公社娟子大几岁,在劳动中对公社娟子多有照顾。公社娟子同情利娃的遭遇,平时对利娃亲近,视如兄长。利娃得知公社家送不起彩礼娶不起媳妇,就将父母留下来仅有的钱物送到公社家去,帮助公社凑足衫礼送到娟子家。
娟子和公社顺利结婚,因穷,不敢声张,在自己家里请利娃和亲戚长辈作证吃了一顿便饭算是婚礼。利娃送来酒水,替公社招待了客人。
全市掀起农业学大宅运动,几十个公社,集中在褒河西镇营河滩,担沙子修河堤,学大宅。利娃、公社、娟子,都参加了这场空前劳动高潮。连日暴雨,山洪瀑发,一场洪水冲垮沙子大坝,万人辛劳化为灰尽,劳民伤财,一无所获。
利娃走出了童年,跨过了少年,迈入了青年,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满怀憧憬,带领公社和娟子,来到了汉中新桥,加入了来自成都建筑工程队钱坤老板队中务工。利娃从一个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小工,刻苦学习,钻研瓦工和电焊技术,发展到工程队的高管。公社和娟子也成了瓦工大工。
因贪穷失去大学读书的19岁女生周萍,几呼与利娃同时来到建筑队打工,同时走过了这段艰难的路程。在互相帮衬下,周萍也成为高管。在建设汉中的农民工生活中,利娃和周萍产生了爱情,终于水到渠成,结为人生伴侣。
温州姑娘刘娜、张丽,因高考落榜,摆地摊谋生,被城管追缴处罚。后又遭遇男友欺骗和抛弃。家长嫌丢人,一顿打骂,赶出家门。
迫于生存,刘娜、张丽,结伴爬上货运火车,流浪到汉中。洗头房女老板看见两个流浪女孩长的漂亮,哄骗她俩来到洗头房做洗头女。
利娃的老板钱坤,刚离婚,心情低落地来洗头。因性格粗放,举止粗鲁,跟刘娜张丽发生了冲突打架。扫黄公安民警巡察,巧遇钱坤、刘娜、张丽三人打架,一起收容审查,通知了钱坤工地高管利娃,来到派出所交罚款领人。
利娃以建筑大局出发,缴了罚款,解救钱老板和两个洗头女重获自由。刘娜张丽感动之下,离开洗头房,来到建筑工地做小工。
利娃和妻子周萍同情两个失学流浪的女孩,给机会帮助刘娜张丽学技术。刘娜张丽学到本事,成为技术骨干,为建设汉中出力流汗。
钱坤老板相中张丽,极力追求。利娃周萍搓和钱老板和张丽成婚汉中安家。
浙江籍汉中建筑工程队老板刘伟,离婚后带着4岁女儿聪聪生活。刘伟暗恋刘娜,利娃周萍发现其中微妙的情感,搓合成全了刘伟刘娜成婚,定居汉中。
利娃发现婚后农民工男女,大通铺住宿,收工后野外过夫妻生活的实际困难,请示老板批准,在工地修建简易棚房夫妻宿舍,解决了夫妻农民工生活需要。
19大后,利娃,周萍,钱神,刘伟,刘娜,张丽,顶力合作,共建汉中,成绩显著,被选入汉中市劳模。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市政府牵头制订目标,改造棚湖区,治理荒沙滩,掀起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新高潮。打造以汉中为中心,9县为纽带的国际旅游景点城市,如火如荼搞建设,建成了新汉新区东翼社区。汉中翻天覆地,日新月异,一个崭新的美丽汉中,屹立在世人的眼前。
阅读剧本正文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