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8542
成片时长:约62分钟
阅读:2432
发表:2022/9/12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47集
1
…
46
47
48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郭崇韬(恍然大悟):果然陛下上膺天意,下得民心。
李存勖哈哈大笑,述律平投给他一个鄙视的眼神。
郭崇韬:然而称帝一事,非同小可,臣敢请陛下命钦天监首先择定吉日,届时陛下须得郊天,然后告知天听,再用传国玉玺,颁布大赦文书,广告天下。并且陛下今日也无龙袍冕琉,故臣之意……
李存勖(打断):安时之意,是今天算不得登基?
郭崇韬:陛下一言九鼎,臣岂敢违拗,只是臣担心这些步骤都还没……
郭崇韬看看李存勖,没有再说。
李存勖:安时,程序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朕如今便颁布口谕。
郭崇韬率文武百官一齐跪下。
李存勖:朕建号大唐,年号同光。封郭崇韬为中书令,封李嗣源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封李存璋为司空。其余宫中嫔妃,朕此后再加封赏。
文武百官山呼万岁。
李存勖(哈哈大笑):众卿平身。尔等必定以为,朕是一时兴起来做皇帝?错了!其实朕早就与毗沙天王心意相连,刚才便是神谕,故朕才如此宣告登基。
李嗣源:原来是毗沙天王的神谕。
李嗣源(连忙跪下):臣等谨遵毗沙天王神谕,恭祝圣上登基,此后江山永固,国泰民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郭崇韬等人也跪下口称万岁。
李存勖(哈哈大笑):众卿平身。按理说,朕的天下,都是朕自己打出来的,倒不必去感谢谁!不过安时所告天之事,也不可少。此事便由安时处置。
郭崇韬:臣遵旨。
李存勖(看看述律平母女):既然贵妃在此,那便第一个封了你,还是做你的贵妃。
真如月(连忙答应):臣妾谢陛下隆恩。
李存勖:嗯,还有叶娘温。她有功于皇后,可谓温良淑德,寡人决定要将她封为淑妃。
真如月:那么,臣妾先代淑妃谢皇上隆恩。
李存勖(笑):诸卿散了吧,朕现在就去禀告毗沙天王,完成神谕。
李存勖(向真如月招招手):贵妃随朕来,给朕更衣。
真如月跟了过来。
李存勖:太常卿,引路。
太常卿上前一步,引导着李存勖走进密室。
12、内 日 西捺钵
人物:阿保机、剌葛、耶律倍
阿保机:不是让他去始祖庙监督施工吗?怎么会不见了?
耶律倍:儿臣派人四处寻找,却毫无踪迹。父皇,他会不会逃回中原了?
剌葛:人皇王的说法也有道理,现在韩先生从南院大王变成了始祖庙的监工,他一定很不服气。
阿保机(打断):那要看他犯下什么错!真如月不仅仅是朕的公主,还是晋国王妃!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居然敢对真如月这样做!说实话,如果是别人,朕早就把他处死了!朕能够留他一条性命,已经是非常开恩了。
耶律倍:可是……
剌葛(打断):人皇王,你就别管韩先生了,好好管理你的治下吧。哼,咱们契丹,离开个把汉人,也一样会兴旺。
阿保机(点头):虽然他走了很可惜,但剌葛说的不错,契丹大国,离开谁都没关系。再说了,现在朕已经称帝,有没有他韩先生,问题都不大。耶律倍,你要把这个南院大王,干的比韩先生更好。
耶律倍:儿臣遵旨。
13、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
皇后:居然如此登基!本宫闻所未闻!如此庄严肃穆之盛大庆典,历朝历代莫不恭而敬之,就算是朱贼那等逆贼,也耗费经年才建立伪朝。他却搞得形同儿戏,真正恣意妄为!
张承业:娘娘,当时在场的文武百官、各国观礼使者,全都惊呆了啊。
皇后:所以,大王心中……
张承业(笑了笑):娘娘,老奴大胆,该叫皇帝了。
皇后:皇帝?你且说来,他是哪朝哪代的皇帝?继承的是哪里的大统?可曾告了天命?封疆大吏们的劝进书在哪里?臣民们的拥戴书又在哪里?天命人心俱都无从提起,就忙着过当皇帝的瘾!
张承业:可能官家也是……
皇后(打断):你称他官家?
张承业:老奴不称官家,他也是皇上啊。
皇后(自嘲一笑):是啊,他是皇上了,是官家了。可是这与本宫期待的大唐复辟,却风马牛不相及!张公公,你如实说来,本宫奋斗一生的复辟大业,是否已经山穷水尽?
张承业(犹豫):娘娘,老奴不敢说。
皇后(长长叹气):是啊,完了。复辟大业,还有什么复辟大业?
皇后发火,站起来将几案上的诗稿全都扫掉了。
张承业(跪下):娘娘息怒,如今娘娘已是皇后,总要……
皇后(看看张承业):皇后?是啊,他册封本宫了吗?
张承业:这个,老奴看皇上安排,除了他登基称帝,其他人事都还照旧,比如郭安时、大太保他们,都还是官居原位。贵妃也还是封做贵妃,那么以此看来,册封娘娘,定无变故。
皇后(面色一缓坐了下来):如此说来,虽灭了鸿鹄之志,倒还有燕雀之乐。呵呵,那句俗话怎么说?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张承业:是啊,从长安到太原,若非宿命,谁能想象?
皇后:张公公,你也知道,本宫这个亡国公主,所有一切自然都是倚仗皇上。但登基称帝这等大事,本宫居然一无所知,这就不仅仅是寒心,而且还说明他已经不把本宫放在眼中了。若他再来个幺蛾子,咱们这群人,还有什么将来?
张承业:皇上对娘娘一直恩宠有加,娘娘恐怕过虑了吧。之所以没有告诉娘娘,那也是因为皇上是一时兴起啊,不但娘娘,谁都不知道他要今天登基,呵呵,恐怕他自己都……
皇后(打断):他有个定数吗?什么事都想一出是一出的。
张承业:其实皇上真有个定数。
皇后:说说看。
张承业:就是那三支令箭啊。
皇后(叹口气):这是先王遗命,自然不容他轻忽。然而除此之外,他竟然毫无可信,难以依赖。现在他已经称帝,这兴复大唐,终究成了镜花水月了。
张承业:娘娘皇上所建新朝,就是唐朝啊。
皇后(沉吟):国号大唐,年号同光,不知同光二字,又是何意?
张承业:皇上并没有向群臣解释过,老奴倒是不好猜度。
皇后(自语):同光、同光,日月同光,大唐是日,他这新唐朝就是月,日月同光,呵呵,这也算是兴复唐室?
张承业:以娘娘所见?
皇后:李茂贞姓宋,李存勖姓朱邪,哪一个是本宫的李家?
张承业:自社稷倾覆之后,先皇的血脉,的确难寻了。
皇后:你是说,先皇血脉已尽?
张承业:老奴不敢武断,既然娘娘有命,老奴再去好生寻找。
皇后:何须寻找,你面前不就有一个先皇的嫡亲公主吗!莫非本宫就不是官家血脉?
张承业(一愣):娘娘自然是先皇血脉,不过……
皇后(打断):本朝故事,已有武后做过女皇,本宫又为何不可?
张承业(犹豫):只是,只是……
皇后(不悦):只是什么?当年你不是也说过本宫可以效仿武后故事吗?
张承业:娘娘恕罪,老奴是说,皇上已经明以驸马身份,续昭宗先帝宗祧,重建大唐,则娘娘又何必自立?
皇后(叹气):毕竟被他抢先了一步!唉,本宫完全没有料到,才刮风就下雨,才听他有登基之念,他立刻就称帝!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张承业:娘娘,皇上建立的新朝也叫大唐,是否就不必纠结?
皇后:蠢奴!他又没有先皇血脉,他这新唐与本宫说的大唐,有何关系?
张承业:老奴大胆,娘娘不就是前后唐之间的关系吗?更或者,小郡主也是新旧唐的联系啊。
皇后(想了想):说起幸儿,若她果然被立为储君,那倒真正是官家血脉。可惜她是郡主,哦,现在该算是公主了。不论郡主还是公主,都做不成储君啊。
张承业(笑):好歹娘娘是六宫之主,只须生下皇子,自然就将官家血脉留传下来,若还做了太子,这九州山河,不还是李家的嘛!
皇后:若本宫果然诞下皇子,你所说的,也算是一条路。若非如此,比如贵妃、德妃先生了皇子,本宫地位摇摇欲坠之时,只好走另一条路,若小湖蔑果然征兵五万,本宫有何不可为?
张承业:娘娘,这后一条路,恐怕风险太大。
皇后:兴复大唐,哪有不冒风险的!
张承业:可是皇上对娘娘一向宠爱,娘娘只须生下皇子便可完成兴复大业,又何必如此冒险?若是担心德妃、贵妃她们,老奴自会留意。不过她们也顶多生下一个庶子,哪里比得娘娘诞下的乃是嫡长子,故此东宫之位,总在娘娘这头呢。
皇后:不必多说,你且去打听小湖蔑情形如何,本宫自有主张。
张承业:娘娘恕罪,这等打听消息,可命四娘为之。现在有了新的官家,老奴还想多叫几声官家呢。
皇后:你就那么高兴?
张承业(笑):不怕娘娘见笑,老奴叫不得官家这些年,心里面都是空落落的,各种毛病也纠缠不停。现在新皇帝登基,老奴终于可以叫官家了,这才觉得有了主心骨啊,这才觉得江河日月都有了规矩了啊。
14、内 日 延芳殿
人物:述律平、真如月
述律平:虽然在太原没有像当初和你父皇商量的那样,完成我的使命。但是对这个女婿,我还是很佩服的。现在他已经称帝,而他身上有一个君主的坚韧和力量,起码我是无法征服他的。
真如月(微笑):我还以为母亲已经对他恨之入骨了。
述律平:我当然痛恨他,今天以前,我还没有经历过如此大的耻辱,哼,割袍断发,这么折磨人的主意,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虽然我的肉体没有受到伤害,但我心灵上的伤害,比被利剑刺伤还要疼痛!
真如月:是啊,你还是他的长辈呢。相比之下,我虽然也受了同样的惩罚,但因为是他的女人,或许这就是我心里不算太难过的原因吧。
述律平(叹口气):这个男人就像一座大山。我诅咒这座山为何如此艰险崎岖!但这座山如果属于我的女儿,我又会庆幸我女儿这一生都有了一个稳定的依靠。
真如月感激地握住了述律平的手,述律平打开了她的手。
述律平:但是要说服这座大山,我的任务就更加艰难了。
真如月:阿娘还是要大王赔偿契丹二百万两白银?我不是说过了吗,晋国是没有那么多银子的!
述律平(笑):现在不叫晋国了,叫唐国。晋国没有,唐国也没有?做了皇帝,难还是那么小气?
真如月:阿娘,不论是晋国还是唐国,都是拿不出这笔巨款的!
述律平:这跟你没关系,我会和新皇帝商量好的。我想,我已经做出过一次让步了,他这次也该有所表示了吧?他不可能把我们契丹真的看作一只小羊羔吧?
内侍(来到):地皇后,皇上召见。
述律平:召见!他是唐国皇帝,我还是契丹皇后呢,他怎么可以对我召见!这太不平等了!
真如月:母亲,这里是唐国呢。
述律平:唐国又怎样!现在,我就去与这个新皇帝会谈!
15、内 日 迎晖殿
人物:荣散散、李九娘、红豆、秋彤
皇后和德妃聊天。
德妃:皇后娘娘请讲。
皇后(微笑):本宫听说德妃有喜了,心里头好生诧异,这才多长时间啊,德妃就怀上龙种了。只是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如今到底是哪条呢?
德妃:娘娘说笑了,臣妾有什么贵?自然是母以子贵啊。
皇后:怎么我觉得是子以母贵呢?
德妃:这是娘娘谬奖了。
皇后(微微一笑):是谬奖吗?谬奖无妨,只要不是谬种流传就好啊。
李存勖哈哈大笑,述律平投给他一个鄙视的眼神。
郭崇韬:然而称帝一事,非同小可,臣敢请陛下命钦天监首先择定吉日,届时陛下须得郊天,然后告知天听,再用传国玉玺,颁布大赦文书,广告天下。并且陛下今日也无龙袍冕琉,故臣之意……
李存勖(打断):安时之意,是今天算不得登基?
郭崇韬:陛下一言九鼎,臣岂敢违拗,只是臣担心这些步骤都还没……
郭崇韬看看李存勖,没有再说。
李存勖:安时,程序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朕如今便颁布口谕。
郭崇韬率文武百官一齐跪下。
李存勖:朕建号大唐,年号同光。封郭崇韬为中书令,封李嗣源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封李存璋为司空。其余宫中嫔妃,朕此后再加封赏。
文武百官山呼万岁。
李存勖(哈哈大笑):众卿平身。尔等必定以为,朕是一时兴起来做皇帝?错了!其实朕早就与毗沙天王心意相连,刚才便是神谕,故朕才如此宣告登基。
李嗣源:原来是毗沙天王的神谕。
李嗣源(连忙跪下):臣等谨遵毗沙天王神谕,恭祝圣上登基,此后江山永固,国泰民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郭崇韬等人也跪下口称万岁。
李存勖(哈哈大笑):众卿平身。按理说,朕的天下,都是朕自己打出来的,倒不必去感谢谁!不过安时所告天之事,也不可少。此事便由安时处置。
郭崇韬:臣遵旨。
李存勖(看看述律平母女):既然贵妃在此,那便第一个封了你,还是做你的贵妃。
真如月(连忙答应):臣妾谢陛下隆恩。
李存勖:嗯,还有叶娘温。她有功于皇后,可谓温良淑德,寡人决定要将她封为淑妃。
真如月:那么,臣妾先代淑妃谢皇上隆恩。
李存勖(笑):诸卿散了吧,朕现在就去禀告毗沙天王,完成神谕。
李存勖(向真如月招招手):贵妃随朕来,给朕更衣。
真如月跟了过来。
李存勖:太常卿,引路。
太常卿上前一步,引导着李存勖走进密室。
12、内 日 西捺钵
人物:阿保机、剌葛、耶律倍
阿保机:不是让他去始祖庙监督施工吗?怎么会不见了?
耶律倍:儿臣派人四处寻找,却毫无踪迹。父皇,他会不会逃回中原了?
剌葛:人皇王的说法也有道理,现在韩先生从南院大王变成了始祖庙的监工,他一定很不服气。
阿保机(打断):那要看他犯下什么错!真如月不仅仅是朕的公主,还是晋国王妃!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居然敢对真如月这样做!说实话,如果是别人,朕早就把他处死了!朕能够留他一条性命,已经是非常开恩了。
耶律倍:可是……
剌葛(打断):人皇王,你就别管韩先生了,好好管理你的治下吧。哼,咱们契丹,离开个把汉人,也一样会兴旺。
阿保机(点头):虽然他走了很可惜,但剌葛说的不错,契丹大国,离开谁都没关系。再说了,现在朕已经称帝,有没有他韩先生,问题都不大。耶律倍,你要把这个南院大王,干的比韩先生更好。
耶律倍:儿臣遵旨。
13、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
皇后:居然如此登基!本宫闻所未闻!如此庄严肃穆之盛大庆典,历朝历代莫不恭而敬之,就算是朱贼那等逆贼,也耗费经年才建立伪朝。他却搞得形同儿戏,真正恣意妄为!
张承业:娘娘,当时在场的文武百官、各国观礼使者,全都惊呆了啊。
皇后:所以,大王心中……
张承业(笑了笑):娘娘,老奴大胆,该叫皇帝了。
皇后:皇帝?你且说来,他是哪朝哪代的皇帝?继承的是哪里的大统?可曾告了天命?封疆大吏们的劝进书在哪里?臣民们的拥戴书又在哪里?天命人心俱都无从提起,就忙着过当皇帝的瘾!
张承业:可能官家也是……
皇后(打断):你称他官家?
张承业:老奴不称官家,他也是皇上啊。
皇后(自嘲一笑):是啊,他是皇上了,是官家了。可是这与本宫期待的大唐复辟,却风马牛不相及!张公公,你如实说来,本宫奋斗一生的复辟大业,是否已经山穷水尽?
张承业(犹豫):娘娘,老奴不敢说。
皇后(长长叹气):是啊,完了。复辟大业,还有什么复辟大业?
皇后发火,站起来将几案上的诗稿全都扫掉了。
张承业(跪下):娘娘息怒,如今娘娘已是皇后,总要……
皇后(看看张承业):皇后?是啊,他册封本宫了吗?
张承业:这个,老奴看皇上安排,除了他登基称帝,其他人事都还照旧,比如郭安时、大太保他们,都还是官居原位。贵妃也还是封做贵妃,那么以此看来,册封娘娘,定无变故。
皇后(面色一缓坐了下来):如此说来,虽灭了鸿鹄之志,倒还有燕雀之乐。呵呵,那句俗话怎么说?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张承业:是啊,从长安到太原,若非宿命,谁能想象?
皇后:张公公,你也知道,本宫这个亡国公主,所有一切自然都是倚仗皇上。但登基称帝这等大事,本宫居然一无所知,这就不仅仅是寒心,而且还说明他已经不把本宫放在眼中了。若他再来个幺蛾子,咱们这群人,还有什么将来?
张承业:皇上对娘娘一直恩宠有加,娘娘恐怕过虑了吧。之所以没有告诉娘娘,那也是因为皇上是一时兴起啊,不但娘娘,谁都不知道他要今天登基,呵呵,恐怕他自己都……
皇后(打断):他有个定数吗?什么事都想一出是一出的。
张承业:其实皇上真有个定数。
皇后:说说看。
张承业:就是那三支令箭啊。
皇后(叹口气):这是先王遗命,自然不容他轻忽。然而除此之外,他竟然毫无可信,难以依赖。现在他已经称帝,这兴复大唐,终究成了镜花水月了。
张承业:娘娘皇上所建新朝,就是唐朝啊。
皇后(沉吟):国号大唐,年号同光,不知同光二字,又是何意?
张承业:皇上并没有向群臣解释过,老奴倒是不好猜度。
皇后(自语):同光、同光,日月同光,大唐是日,他这新唐朝就是月,日月同光,呵呵,这也算是兴复唐室?
张承业:以娘娘所见?
皇后:李茂贞姓宋,李存勖姓朱邪,哪一个是本宫的李家?
张承业:自社稷倾覆之后,先皇的血脉,的确难寻了。
皇后:你是说,先皇血脉已尽?
张承业:老奴不敢武断,既然娘娘有命,老奴再去好生寻找。
皇后:何须寻找,你面前不就有一个先皇的嫡亲公主吗!莫非本宫就不是官家血脉?
张承业(一愣):娘娘自然是先皇血脉,不过……
皇后(打断):本朝故事,已有武后做过女皇,本宫又为何不可?
张承业(犹豫):只是,只是……
皇后(不悦):只是什么?当年你不是也说过本宫可以效仿武后故事吗?
张承业:娘娘恕罪,老奴是说,皇上已经明以驸马身份,续昭宗先帝宗祧,重建大唐,则娘娘又何必自立?
皇后(叹气):毕竟被他抢先了一步!唉,本宫完全没有料到,才刮风就下雨,才听他有登基之念,他立刻就称帝!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张承业:娘娘,皇上建立的新朝也叫大唐,是否就不必纠结?
皇后:蠢奴!他又没有先皇血脉,他这新唐与本宫说的大唐,有何关系?
张承业:老奴大胆,娘娘不就是前后唐之间的关系吗?更或者,小郡主也是新旧唐的联系啊。
皇后(想了想):说起幸儿,若她果然被立为储君,那倒真正是官家血脉。可惜她是郡主,哦,现在该算是公主了。不论郡主还是公主,都做不成储君啊。
张承业(笑):好歹娘娘是六宫之主,只须生下皇子,自然就将官家血脉留传下来,若还做了太子,这九州山河,不还是李家的嘛!
皇后:若本宫果然诞下皇子,你所说的,也算是一条路。若非如此,比如贵妃、德妃先生了皇子,本宫地位摇摇欲坠之时,只好走另一条路,若小湖蔑果然征兵五万,本宫有何不可为?
张承业:娘娘,这后一条路,恐怕风险太大。
皇后:兴复大唐,哪有不冒风险的!
张承业:可是皇上对娘娘一向宠爱,娘娘只须生下皇子便可完成兴复大业,又何必如此冒险?若是担心德妃、贵妃她们,老奴自会留意。不过她们也顶多生下一个庶子,哪里比得娘娘诞下的乃是嫡长子,故此东宫之位,总在娘娘这头呢。
皇后:不必多说,你且去打听小湖蔑情形如何,本宫自有主张。
张承业:娘娘恕罪,这等打听消息,可命四娘为之。现在有了新的官家,老奴还想多叫几声官家呢。
皇后:你就那么高兴?
张承业(笑):不怕娘娘见笑,老奴叫不得官家这些年,心里面都是空落落的,各种毛病也纠缠不停。现在新皇帝登基,老奴终于可以叫官家了,这才觉得有了主心骨啊,这才觉得江河日月都有了规矩了啊。
14、内 日 延芳殿
人物:述律平、真如月
述律平:虽然在太原没有像当初和你父皇商量的那样,完成我的使命。但是对这个女婿,我还是很佩服的。现在他已经称帝,而他身上有一个君主的坚韧和力量,起码我是无法征服他的。
真如月(微笑):我还以为母亲已经对他恨之入骨了。
述律平:我当然痛恨他,今天以前,我还没有经历过如此大的耻辱,哼,割袍断发,这么折磨人的主意,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虽然我的肉体没有受到伤害,但我心灵上的伤害,比被利剑刺伤还要疼痛!
真如月:是啊,你还是他的长辈呢。相比之下,我虽然也受了同样的惩罚,但因为是他的女人,或许这就是我心里不算太难过的原因吧。
述律平(叹口气):这个男人就像一座大山。我诅咒这座山为何如此艰险崎岖!但这座山如果属于我的女儿,我又会庆幸我女儿这一生都有了一个稳定的依靠。
真如月感激地握住了述律平的手,述律平打开了她的手。
述律平:但是要说服这座大山,我的任务就更加艰难了。
真如月:阿娘还是要大王赔偿契丹二百万两白银?我不是说过了吗,晋国是没有那么多银子的!
述律平(笑):现在不叫晋国了,叫唐国。晋国没有,唐国也没有?做了皇帝,难还是那么小气?
真如月:阿娘,不论是晋国还是唐国,都是拿不出这笔巨款的!
述律平:这跟你没关系,我会和新皇帝商量好的。我想,我已经做出过一次让步了,他这次也该有所表示了吧?他不可能把我们契丹真的看作一只小羊羔吧?
内侍(来到):地皇后,皇上召见。
述律平:召见!他是唐国皇帝,我还是契丹皇后呢,他怎么可以对我召见!这太不平等了!
真如月:母亲,这里是唐国呢。
述律平:唐国又怎样!现在,我就去与这个新皇帝会谈!
15、内 日 迎晖殿
人物:荣散散、李九娘、红豆、秋彤
皇后和德妃聊天。
德妃:皇后娘娘请讲。
皇后(微笑):本宫听说德妃有喜了,心里头好生诧异,这才多长时间啊,德妃就怀上龙种了。只是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如今到底是哪条呢?
德妃:娘娘说笑了,臣妾有什么贵?自然是母以子贵啊。
皇后:怎么我觉得是子以母贵呢?
德妃:这是娘娘谬奖了。
皇后(微微一笑):是谬奖吗?谬奖无妨,只要不是谬种流传就好啊。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