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亿体力劳动者家庭写点什么吧
————后工业时代蓝领的爱情
30集家庭生活剧本
《蓝领爱情》
编剧:墨微 刘铮
著作权阐述
本剧本根据墨微小说部分章节改编,创意,情节,故事,构思,台词,人物,题目,均获得著作权,抄袭必究。
本项目包括电影剧本一部,30集45分钟电视剧本一部。
编剧还将奉送动画剧,舞台剧,漫画,广告,游戏等文化创意版权。
只购买电影剧本50万元。
只购买电视剧5万元一集。
执业律师全程监控,抄袭必究。
编剧简介
墨微,专业编剧,出版图书十余部,拍摄影视剧百余集。
刘铮,全日制硕士,自由撰稿人,发表长篇小说一部。
创 意
蓝领对社会的贡献不比白领差,蓝领的收入不比普通白领低,社会需求也是,蓝领需求量大,优秀蓝领短缺。
编剧阐述
蓝领干活时所着的工作服通常为蓝色,故而得名。简单来说就是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的雇员,典型的代表如一般工矿工人、农业工人、建筑工人、码头工人、仓库管理员等。
蓝领在毛泽东时代,被称为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劳动阶级,也是领导阶级,地位至高无上。文化大革命时期还派出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入上层建筑,即现在的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新闻单位,文艺团体等。
蓝领在每个国家,都很重要,他们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蓝领,就不可能有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德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因为德国蓝领素质高,技术水平高,认真。
中国现在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蓝领也是功不可没。不能说,中国工业,加工业超过美国,都是工程师和官员起的作用。
可是,现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很少有父母希望自己的独生子女进入工厂当蓝领的,很多蓝领,都是外来人口,即农民去做。
很多城市,蓝领短缺,技术工人更加短缺。
中国现在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是很多人不能,不愿意当蓝领,都愿意当白领,一方面是白领岗位人满为患,而蓝领岗位没有人干。招工难,已经成为很多工厂第一发愁的问题了。
这和蓝领工人社会地位低,没钱买房,买车,不好搞对象有关。
本剧本,描写了一个传统蓝领家庭,一家三代蓝领,自得其乐,其乐融融,每天充满自豪,快乐,经常让怜悯同情他们的白领,感到莫名其妙的故事。
剧本属于家庭喜剧,所以,影视公司不必为寻找拍摄场景发愁。
内容提要
故事发生在当代城市一个重型机器厂公房内。
公房,始建于195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在各个工厂旁,建设了工人居住的公房,基本是每家一个小院子,三间正房,两间厢房。有自来水,没有卫生间。
重型机器厂曾经是国家大型企业,就是生产重型机器,可以组装成大推土机,拖拉机,汽车,甚至坦克。有职工几千人。
进入世贸组织后,实行了一种政策,叫做抓大放小,就是小企业,全部卖给个人,或者倒闭,大企业,有国家扶持,继续管理。现在的央企,以及各个省市,还都有一大批国有工业企业。重型机器厂就是国有工业企业。
所以,重型机器厂的蓝领们,依然保持着国有职工的骄傲。和那些成为私营企业的蓝领们比起来,国有职工的房屋,虽然破旧,可是,依然每个月只交象征性的房租水电费,而那些私营企业的蓝领们,则需要自己花费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去为向新诞生的开发商资本家们购买房屋。看病,上学,重型机器厂的蓝领们,依然在重型机器厂的附属医院附属学校看病上学。子女就业,就还是子承父业,龙生龙凤生凤的,继续在重型机械厂当蓝领。
国有企业职工,当然有理由感到骄傲啊。
这可羡煞那些被出售给个人或者倒闭的中小企业的蓝领们了,和重型机器厂的蓝领们比起来,他们的所有福利,几乎都没有了。于是,他们纷纷逃亡,甚至被开除。
现在,几乎所有中小企业难以招到合适蓝领,和这些中小企业的福利大幅缩水有关。蓝领们惹不起企业主,但是,他们躲得起,那就是用脚当选票,逃到北京上海,尽管北京上海不给他们户口,一辈子都不给,不允许他们买房子,不允许他们的子女在这里考大学,可是,这里的蓝领,还是比中小城市的蓝领们,福利多,相对公平啊。比如,蓝领或者蓝领的子女,学会编程,就很有可能招到每月一万元的工作,这在中小城市,每月三千元,那都是做梦啊。
――――――
老钟师傅当了一辈子车工了,很是骄傲和自豪。自己三个儿子,毫不费力地都娶了小企业的女职工,每个儿子赶上独生子女时代,又生了三个儿子。没有想到,老钟师傅这三个孙子,在大学本科毕业,接替父母到了重型机器厂当了蓝领后,这搞对象却成了难题。这让老钟师傅百思不得其解。那些中小企业倒闭了,那些中小企业的女职工,怎么就不能成为自己的孙媳妇了呢?
老钟师傅催促三个儿媳妇回小企业寻找女职工给孙子当
当媳妇,儿媳妇告诉老公公,自己的小企业早就黄了,现在,在企业当蓝领的女孩子少之又少,女孩子大都从事第三产业了,比如,超市,开网店,开化妆品店等。而那些女孩子,虽然也不是白领,可是,却坚决不承认自己的蓝领,说,自己比蓝领高人一等,不可能找个蓝领当丈夫。
工厂好景不长,贷款买的外国数字机床,并没有给工厂赚来足够的利润。有一句话,在工厂流行:贷款搞设备改造是找死,不搞设备升级是等死。
工厂,都是死在这两条道路上的。
工厂无法贷到新资金,再次陷入困境。几年前,中小企业等死找死的大戏,在这大型企业内上演。无法开支,无法还贷,无法开工。
中青年为生存,逃离工厂。
几个钟家孙子,毅然决然地一起逃出公房,逃出重型机器厂。
大孙子钟吉,去了一个贸易公司当销售,二孙子钟祥去了一个私人歌舞厅卖唱,三孙子钟盼去了一个私营机构去当培训师。
他们不愿意住在五十年代的福利房里,而是租住了一间楼房,他们不愿意相亲,而是去网恋。
老钟师傅以死相威胁,要三个孙子回工厂,三个孙子和很多青年蓝领提出条件,工厂必须加大力度改革。
他们回工厂了,患难中,男蓝领和女蓝领结为伉俪。她们的爱情,不是用金钱购买的,而是情感的融合。
蓝领的爱情,看似凄凉,悲哀,实则多彩多姿,充满喜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