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
单身母亲苦苦寻找被拐儿子30年,靠卖冰糖葫芦艰难为生;儿子也苦苦寻找母亲,30年后再次吃到母亲做的冰糖葫芦,尝出儿时味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回母亲,母子团聚。母亲为了儿子的幸福,放下仇恨,放下牵绊,悄然离开;被找回后,教育儿子善待养母;在法庭上为养母说情,怒斥人贩子的罪恶,用大爱拯救了养母的灵魂,成就了儿子一个圆满的家和两个母亲的爱。
详细介绍:
剧情大纲
第一幕
冬日里,寒风料峭。
周子游开车时看到路边有卖冰糖葫芦的,让朋友去买。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爱吃冰糖葫芦,他陷入了回忆。
30年前,李红梅是普通农村的一个单身母亲,独自养育4岁的独生儿子小宝,母子俩儿相依为命。小宝从小就喜欢吃妈妈做的冰糖葫芦。他觉得,妈妈做的,味道不一样。
小宝却不幸被人贩子拐走。李红梅苦苦寻找小宝30年,足迹踏遍全国100多个城市,风餐露宿,靠卖冰糖葫芦艰难为生。
小宝被人贩子抱走后不吃不喝、哭闹不停,人贩子在孤儿院门口找到了做义工的周敬丹。丈夫蒙冤早逝、苦命而又好心的周敬丹不忍孩子受苦,夹带着私心买下了小宝,把孩子改名为周子游,辛辛苦苦照顾他、教育他。
30年后,周子游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但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亲生妈妈,经常买冰糖葫芦吃,以此作为寻找妈妈的唯一线索。
30年后的这天,他恰好再次吃到母亲做的冰糖葫芦,尝出儿时母亲的味道,急忙寻找,屡次擦肩而过,对面不相识,几经波折,终于找回母亲。
第二幕
周子游将亲生母亲李红梅接回现在的家庭。
李红梅看到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欣慰不已,但看到儿子养母照片时,拐卖人口之痛涌上心头。她对这个环境感到陌生和畏惧,生怕弄脏了沙发,并不能很快融入进来。
儿媳妇王晓霞并不知道她是丈夫的亲生母亲,回到家后,看到她独自站在自己家客厅里,衣着土里土气,就大声斥责,内心排斥。
周子游急忙解释,王晓霞这才得知了丈夫是被拐卖来的,养母是收买人,面前这个才是亲妈。周子游想接妈妈回来一起住,方便照顾,却遭到王晓霞的反对。王晓霞想把母亲送进养老院,让专业护工进行照顾。周子游伤心欲绝,真挚诚恳请求,王晓霞才勉强同意。然而李红梅无意间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她为自己的出现给他们带来矛盾而伤心自责。
养母周敬丹回来后,给儿子带了冰糖葫芦,给儿媳带了毛绒玩具,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幸福甜蜜。李红梅躲在阳台,看在眼里,又是高兴又是悲伤,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晕了过去。
周子游赶忙把妈妈抱到床上,好生服侍。周敬丹这才知道儿子亲生母亲找上门了,内心震惊、恐惧。出于护子心切,她暗中定下计策。
周敬丹为了挽留儿子,随即向李红梅悔恨、认错,以好姐妹相称。然而,当餐桌上看到儿子对李红梅孝敬有加,心里却又不是滋味,话里有话,指桑骂槐,用心良苦。李红梅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心情复杂、矛盾、难过。
李红梅趁独处的机会与儿子真情告白,但当儿子说一定要好好孝敬和报答妈妈时,她却犹豫地推开了儿子。
她感觉自己给不了儿子幸福,也给不了儿子前程。经过一番复杂的心理斗争,最后,她放下仇恨,放下执念,放下爱子,留下一封书信,悄然离开。
第三幕
周子游却百般舍不得亲生母亲,立即再次踏上寻母之路。李红梅却刻意躲避,行踪不定。周子游找遍整个城市,却没见到母亲。
李红梅却悄悄跟在儿子身后,远远地看着,心中又是不忍,又是无奈,又是不舍,最后还是忍痛离开。大雪纷飞,李红梅推着自行车往郊外走去,孤独的身影淹没在风雪中。走到半路晕倒,被好心人救到医院。
周子游历尽艰辛,终于在好心人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母亲。
李红梅却不愿相认,也不愿回去。但在周子游撕心裂肺跪求之下,终于心软接受。
第四幕
手心是亲生母亲的拳拳哺育之恩,手背是养母30年殷殷养育之情,两方却水火不容。亲生母亲早已能包容一切、放下一切,养母心中的一道坎儿却始终迈过不去。周子游陷入两难,想方设法化解矛盾。
李红梅教育儿子,一定要善待养母,真心回报30年养育之恩。
保安队长掌握了30年前这桩拐卖人口旧案的线索,向周子游和李红梅了解情况。按照规定,他要将案件上报,周子游和李红梅却苦苦哀求,拦住了他。
保安队长找到周敬丹说明厉害,养母终于被有情有义的周子游和李红梅所感动,主动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儿子带李红梅来到儿媳给她买的新房,养母给她买了一部新手机,儿媳王晓霞亲切地喊她妈妈,端出来一碗汤圆给她吃,这一连串迟来的幸福,让她受宠若惊。
儿媳说她和养母也想尝尝母亲做的冰糖葫芦。母亲于是带儿子儿媳做起冰糖葫芦,一家三口甜甜蜜蜜、开心幸福地吃着。
养母也吃到了冰糖葫芦,这串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蕴涵了伟大的母爱,也唤醒了养母的良知。她自觉问心有愧,真诚地忏悔,留下一封信后,到公安局自首。
看守所里,周子游找来律师为养母辩护。法庭上,母亲大义凛然挺身而出为养母说情,并怒斥人贩子。养母犯下了收买拐卖儿童罪,理所应当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由于母亲的大义陈词和真情诉求,养母被轻判缓刑。养母的心灵再次被李红梅的大爱所洗礼,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救赎。
第五幕
最终,儿子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和两个母亲的爱。
雪后,一家四口来到梅园游玩,有说有笑,幸福无比。梅园中,洋溢着一个伟大母亲的笑容,回荡着一曲伟大母爱和人间大爱的赞歌。
过年了,小区挂上灯笼。一家四口肩并肩走进孤儿院看望孩子们。
除夕夜,儿子、儿媳挂起福字,养母端出一条鱼,母亲又做了冰糖葫芦,一家人祝福祈愿:愿天下无拐,愿亲人回家,愿阖家团圆!
思想内涵
“冰糖葫芦”酸酸甜甜,又红又圆,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幸福和团圆,象征着中华儿女深厚的家庭情结和真挚淳厚的亲情关系。“一剪梅”代表了苦寒境遇中平凡母亲的坚韧品格和伟大情操。
本剧讲述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寻亲故事,塑造了一个可怜、可爱、可敬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歌颂了可歌可泣的伟大母爱和人间大爱。
故事情节曲折,感情真挚动人,笑中带泪,泪点密集,刺痛心房,戳中灵魂,荡涤人间污浊,洗濯人的心灵,是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佳作。
本剧用朴素白描手法演绎血浓于水的亲情,像一首朴实无华的赞美诗,赞颂伟大的母爱和人间大爱,歌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积极向上、主动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