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世 同 福
编剧 杨雪舞
目录
卖点………………………1
主要人物……………… 1
故事梗概………………… 2
故事大纲…………………4
编剧简介…………………4
剧本正文…………………6
一、卖点:
(一)、深合适宜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力的增强,中国与邻国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不是逐渐向好,而是越来越差,由此让人联想到“修昔底德陷阱”一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国际媒体专访时就声言,中美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也强调,中美不能离婚。沈大伟说,中美只可选择结婚,一旦离婚,战争就会爆发。事实上,中国没有追求霸权的基因。《大唐使者》讲的就是这么个故事:曾经强大的中国,她不想置他国为殖民地、更不会掠夺他国的金银,其所向往的,是:“和交外邦,与世同福!”这样的一个故事,于当下无疑是深合适宜的。
(二)、故事感人情节引人入胜
故事本身就非常感人,经编剧十余年的探考冥思,一番角色动机和驱动力的清理,角色己一个个从迷雾中走出,鲜鲜活活的让人能听到他们跳动的心。故事情节本身就非常引人入胜,经编剧一次次煞费苦心地戏剧化处理,已达最大效果的戏剧张力。使团从出发到归国,一路状况百出,险象环生,扣人心弦。
(三)、深思熟虑的作品
本编剧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研究,出版过多部历史传记类小说。至于外国历史,对古印度情有独衷,著有《月亮古国——印度》一书。大唐使者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典故,最初读到时便热血沸腾。经过多年研究考证,方方面面以然于胸后,发觉并不是什么“灭国”的事情,于是动笔写完剧本和小说。五年眨眼过去,因担心被人抄袭,至今始公之于世,详细“大纲”仍不愿在这里公示。您若真有能力有兴趣拍摄此剧,可与我进一步联系。
二、主要人物
【1】王玄策 使节 深恋库玛里
【2】蒋师仁 副使 恋着梁丽
【3】辩机和尚 翻译 学富五车 一心求死
【4】薛媛 清丽脱俗 画家 暗恋王玄策
【5】梁丽 娇媚艳丽 书记官 热恋王玄策
【6】高峰 卫队长 大唐第一剑 暗恋薛嫒
【7】(22人的卫队)
【8】艾宝 贪婪的商人
【9】孟云峰 冒险、野心家
【10】库玛里 活女神 被拐女 深爱王玄策
【11】松赞干布 吐蕃王
【12】尺尊公主 阿姆苏女、吐蕃王妃
【13】阿姆苏 尼泊尔王
【14】克瑞士纳 尼泊尔将军
【15】喜增 戒日王
【16】般底 开国老臣
【17】阿罗那顺 宰相、篡位者
【18】尸鸠摩 东天竺王、支持篡位
三、故事梗概
中国史上最强盛的一个时代,一支由28人组成的的使团受皇帝派遣,带着“和交外邦、与世同福”的使命,万里跋涉,前往摩揭陀。途中,无奈间收留了一个被拐的“活女神”,一个冒险家和一个贪婪的商人。于是,一支原本只有情爱争夺的使团,凭添了诸多的奇事与凶险。
当这个人员复杂的使团经历着千难万险,前往摩揭陀时,戒日王喜增已经病有半月。这日因春天暖阳的召唤,因内心的那份恐惧与担忧,他让人扶着坐上木车,来到皇宫的东台,接见了开国老臣般底。俩人缓缓地聊起“后事”,都相信只有让善良豁达的吉米继位,国家才可以昌盛下去。遗憾的是:眼下的帝国,不过是众多封建王公组成的联盟;而作为盟主角色的戒日王,又让宰相控制了军队。现如今他呼吸还在,宰相府第已冒出冲天杀气;等到他气绝之后,这天下肯定是乱糟糟的。戒日王和般底都看到这一点,可也都知道这事已经没法挽回。面对落日,他们叹息自己不争气的身体,追忆昔日战场上那些自豪的往事。如果说还有一线希望,这就是大唐使臣的来临。君臣都颁着指头,细算大唐使者到来的日子。
此时此刻,老媒深算的宰相阿祖那正在搁楼上,看了一会儿东台上的俩个老人,再把目光转向西山上的夕阳。他直视着这适才还光芒四射而眼下却这般淡然的物体,心里充满快意。夕阳正被鳄鱼之嘴般的山峰吞噬进去,宰相忍禁不住地朗声笑起。笑声传到东台,戒日王和般底都颤然一惊。
使团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踏上摩揭陀的土地。等待他们的不是往日的夹道欢迎,而是国内最精锐一个哥纳(营)的叛军。使团的卫队长高峰久经沙场,武艺堪称天下第一;而他手下的卫士,个个也都是万里挑一。虽然众寡悬殊,大家都不愿放弃勇士的自尊,更不能放下“天下一国”的尊严。面对强敌,他们连眼都不眨一下;迎上前去,截阻大象战车和战马对使团的冲击。
国内的内乱正在发生,宰相率领整整一个阿克绍希尼(军团)将王宫团团围住。戒日王的卫队在节节败退的抵抗中,终是只剩下了最后一名勇士。昔日战场上的雄狮戒日王,此时早就没了握剑的力气,他只能把两眼睁得大大的看着勇士倒地,然后被虎刀砍成肉泥。
大唐使团的22个卫士在与百倍于已的叛军一场激战后,截阻的阵线首先被象队突破,使团的两个女人被逼到岩边。考虑到留下命来或许更不辱圣旨,王玄策挥动手里的旄节,高声喝令双方住手。卫士们一个个把手中的利剑抛向苍天,羞愧使他们甚至放声大哭。
昔日威仪堂堂的国王惨死在王椅上,取而代之的宰相让人将他拖下去,没等擦去血迹就坐上王椅。他告诉王玄策,他并不想与大唐为敌,前提是大唐需马上认可他的王位。这样的要求王玄策当然不可能答应,为此他甚至不再去顾及那两位女人的性命。结果,宰相虽然几次都高举虎刀,最后还是将使团悉数关进死牢里。
在等待死神来临的日子,使团中的每个人都露出了本性,流出了真情:才华横溢的辩机和尚,因偶遇高阳公主且又关系暖昧,自以为只有死去才可以洗清罪孽;他原本就是为求死而来,只不过死在临国的叛军手中心里很不是滋味。至于两个女人,无论是清丽脱俗的薛媛,还是娇媚艳丽的梁丽,她们都是为爱而来,能与自己心爱的男人死在一起,对梁丽来说当然是件非常兴奋的事情;薛媛尽管也有同感,但更多的在为心上人挽惜,认为大唐需要这样的英雄,他不该就这样英年早逝。另外两个男人,高峰与蒋师仁,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心境与两个女人都很相似,为能与自己心爱的女人死在一起并不伤心;只不过他们都有责任在心,有仇恨在胸,还想最后一博,想创造一个死里逃生的奇迹。
独有王玄策,心中早没了那个曾让他百般思念的库玛里,在被仇恨和责任煎熬了多时之后,终于将仇恨融化在责任里。他头脑徒然清醒,而且是从未有过的好使,一番苦苦地思索,竟然寻到了履行责任的第一个机会。待宰相的儿媳、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奉命来说服他时,反被他说服并帮助他们逃出死牢。可惜他们还没有走出险境,就被宰相发觉,派出虎狼般的追兵,调动最精锐的拦截部队。
高峰剑指苍穹,发誓拼得一死也要保护使团逃出险境。王玄策摇头微笑,说他此时考虑的并不是如何逃离死地,而是如何履行使节之职不辱圣旨。他命令高峰潜回王宫抢回旄节,然后让使团隐藏待命,自己由蒋师仁陪着,盯住喜马拉雅山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他俩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的凯拉斯库特宫,王玄策手持旄节,把檄召递给阿姆苏•瓦尔马。他神色坦然地向尼泊尔王讲述了阿祖那篡位、吉米被囚的详情,然后提出请求:借6000骑兵,回去帮助吉米取得王位。
阿姆苏•瓦尔马是个英明的国王,他的国家身陷南北两个都正在极力扩张领土的强国中,稍不留意便有亡国的危险。对此,他一面加入印度教与南方的印度戒日王保持久好,一面把女儿尺尊公主嫁给了北方的松赞干布与之结成联盟,然后在这均势帮交中创造了古代尼泊尔的黄金时代。
英明的阿姆苏非常希望南面印度能有一位善良的国君,对篡位的阿祖那心存顾虑,只是他不能相信王玄策仅凭6000骑兵就能一举击败阿祖那。王玄策打消了阿姆苏的顾虑,带着尼泊尔的6000骑兵南行,沿途再檄召几个大唐藩属国的军队。待他到印度边境时,已是拥有万余铁骑。尼泊尔将军克瑞士纳•巴哈杜尔•斯瑞斯塔对打败近十倍于已的阿祖那大军心怀顾虑,王玄策笑言这比他逃离囚牢和借兵都是更容易的事情。一切都在王玄策的意料之中,在他的指挥下,激战之后高峰将阿祖那生擒。
掌控了戒日王国的王玄策一面隆重地给戒日王下葬,一面派人四处寻找戒日王喜的儿子吉米。万事具备,就等吉米来继承王位。这时,克瑞士纳•巴哈杜尔与几个大唐藩属国军队的首领一致建议:不如就留在这里,管理这个王国,让它成为大唐的殖民地。大唐使者王策玄听后摇头,喊出了令所有侵略者们都羞愧的声音:大唐昌盛,和交外邦,与世同福!不能有灭他国之心!克瑞士纳•巴哈杜尔与几个大唐藩属国军队的首领再一致建议:因为大唐的使臣都被关进了监狱,要求赔偿应该是无可非议的。王策玄仍然摇头,说帮助邻国友邦是大唐份内的事,不能籍此掠夺他国的金银。
故事大纲
本编剧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研究,出版过多部历史传记类小说。至于外国历史,对古印度情有独衷,著有《月亮古国——印度》一书。大唐使者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典故,最初读到时便热血沸腾。经过多年研究考证,方方面面以然于胸后,发觉并不是什么“灭国”的事情,于是动笔写完剧本和小说。五年眨眼过去,因担心被人抄袭,至今始公之于世,详细“大纲”仍不愿在这里公示。您若真有能力有兴趣拍摄此剧,可与我进一步联系。
[阅读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