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4 天后开课 去看看
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4 天后开课 去看看
电视剧剧本合作信息
粮食啊粮食
电视剧剧本(正能量)  集数:-,每集时长:-
 作品状态:已完成 作品字数:500000
 截止日:2017-03-02 阅读:2740
编剧:马村主堂 实名  [如何联系作者]

  关于《粮食啊粮食》
  
  长篇小说《粮食啊粮食》记叙一代农民金不换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亲历土地改革、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的过程,在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中,农民们从数千年以来不曾改变的对粮食的珍惜,对土地的依恋,到土地承包后,年青一代的农民逐渐摆脱土地的束缚,融入到城市生活,又从城市反哺农村的过程。
  小说第一部,主要描写四十年代大地主谭万山在土改时期的故事。谭万山尽管米烂陈仓,却惜粮如命,然而生不逢时,正值日本入侵,国共内战,重灾粮荒,兵匪横行,眼看祖辈积下的田粮被消耗殆尽,最后心甘情愿把粮食和田产献给新政府的土改工作组,命运注定给谭万山的是一个个可笑的悲剧。
  第二部,主要描写八十年代峪山村农民在土地承包过程中的故事。以支书王顺山、生产队长王立等农民从组织村民集体种粮到土地承包后组织单干种粮,以及以二踏子为主要人物的农民,在分田到户后带领农村青年到城市务工,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过程。
  第三部,主要描写本世纪初乡村农民在土地流转期间的生活故事。土地承包后,面对农民土地制度法律权属的缺失,引发越来越多的涉农土地纠纷;农村劳动力的空缺以及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耕地污染损毁,导致农田荒芜,质量下降,粮食产量减少;农村父母子女、夫妻等两地长期分居,造成男女不正常关系增多及空巢老人问题,一些在城市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利用政府土地流转政策,回乡投资从事农业生产的故事。
  近年来,以全景式的南方“三农”经历三个大变革时期的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不多,本作品以粮食为主题,是因为,“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食者国之宝也”。对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因此,习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然而在当前,人们对粮食的关注被忽视,特别是八零后九零后的生活在城镇的新一代年青人,对农村、农业、农民知之甚少,对党的土改政策、土地承包政策以及所产生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存在疑虑,在应对涉农土地纠纷等问题时,缺乏对农民的深切情感和尊重理解,容易从心理上将农民放到了工作的对立面。而从农村到城市工作生活的新一代年青人,以脱离农村,成为体面的城里人为荣,对农村的父母失去孝敬,对农村土地失去依恋,对乡土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失去传承,更失去了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因此,作者写该题材的初衷,就是认为很有必要让新一代年青人,真实认知土地改革以及土地承包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及农民的感受,深切了解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政策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土地承包政策,充分认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土地制度,以及农民对土地依赖的深切根源,对“一米一饭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尊重和理解农民,保护和珍惜农田和粮食。同时,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当前“三农”面临的严峻问题,深切关注“三农”建设,实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决策。
  
  道不尽的农家事——长篇小说《粮食啊粮食》的人物故事特色
  
  从文学艺术方面看,《粮食啊粮食》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部真实记录农民生活的传奇故事。其众多的人物故事,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是南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农民的生活其实也是丰富多彩的,各地都有其独特的乡土文化。作者从小生活在湖南农村,其作品描写的很多故事,既真实可信,风趣幽默,又接地气,体现正能量。文中有许多湖南精彩山歌,江南戏剧、俚语、说白、段子等,都是本文第一个展现,是过去所有作品中从未有过的,其南方特有的农耕文化绝不亚于近些年播放比较多的北方乡村的农耕文化,是作为近些年来播放比较少的南方农耕文化电视剧难得的艺术素材。
  二是乡村爱情故事各有特色。本文描写的南方乡村的爱情故事,既与过去所有爱情格式截然不同,又有乡村真实的情感特色,而且各个不同时代追求的方式各有不同。如第一部谭伟与小红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封建与执着的爱情故事;第二部满妹子与不换的儿子金平及蹲点干部赵颜、二踏子同寡妇刘巧云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保守与曲折爱情故事,第三部蒋勤勤与施云等在本世纪初浪漫与奇特的爱情故事等,会令读者感人至深。
  三是三个不同时代政府驻村干部的正面人物描写。作品正面描写了几位驻村干部的故事。第一部主要描写了驻村土改工作组女组长苏玉英的故事。在土改过程中,为了保护粮食被谭万山大儿子谭典组织的国民党残余武装势力杀害。第二部描写的是市政府秘书赵颜到该村蹲点,指导组织农村承包试点工作,在蹲点半年多时间里,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过程。第三部主要描写不换的二儿子金石,转业分配到省公安厅后,关心农村工作,特别是在参与几次涉农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农村当前的问题和现状,以及面对农村存在的问题,如何动员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家回乡振兴农业的过程。作者通过三个人物故事,展现党和政府对农村政策三个大时代大改革的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三农”的重视,特别是党和政府的干部真正关心体贴农民,与农民同甘共苦的真实感人故事。
  四是极具戏剧意味的众多人物形象。本文也用了不少幽默、冷峻的手法,塑造了众多须眉跃然、如在眼前的人物形象。如第一部陈保长,鲜明反映旧中国基层官员性格特征。大地主谭万山,但其“仁慈”的背后,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高利贷剥削者。谭万山的大儿子谭典和小女儿雯雯,却是两位分别为两个阶级利益献身的人,谭典身为国民党省党部委员,与共产党不共戴天,最后为挽救失败命运失败后“自杀成仁”。雯雯从小感受不到母爱,却同情穷人,常常为偷粮救济穷人和孤寡老人受父亲毒打,在离开村子时全村人挥泪相送,在学校组织反内战反饿运动,加入党组织,成为省市政府领导干部。第二部主要人物二踏子、小贵子,从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到后来成为企业家,二踏子最后带领村里人发家致富的人物形象。还满妹子、细细、巧云、小贵子,大苹果、赵干部等,也是有着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且看最后成为千万富翁的大老板小贵子第一次做生意时的故事(摘录):
  云秀看到金石进来了,忙止住了声音,问:“金石,这么晚了,有事么?”金石说:“我看见小贵子了,蹲在牛栏边,怎么劝也不回来。”王队长气呼呼地说:“不要去管他,死在外面才好哩。”金石说:“他在外边哭哩,他惹什么事了?”云秀就数落说,他什么事,败家子事哩。说要去赶集,偷了家里的一根树去集上卖,人家讨六元,他不肯,非八元不卖,站了一上午,没有卖出去,到了下午,肚子饿了,想六元卖了,人家却只讨四元,又不卖,最后集市要散了,他想四元卖了,人家集上的都是些什么人,精油子,晓得你这孩子也没有气力把树扛回家了,讨两块五!最后说是三元卖了,回家问要钱,说是钱掉了,身上没有得一文钱!
  五是揭露和提出了当前农村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现状和主要政策思路。本作品也通过一个个故事形式,反映了当前农村粮食安全问题以及“三农”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垃圾及生活环境污染,以及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打工者家庭带来的不少社会问题,如作品中描写的农村闲置农田无人种的问题,在村里的单身女人“油豆腐”红杏出墙等类似的夫妻长期分居问题,赵瞌睡虽子女成群却在中风后因家中无人抢救死亡的空巢老人的问题,农村殡葬改革的问题等等。作品最后,通过大企业家二踏子退休后回乡,通过土地流转,第二次承包全村土地及山林地,再次组织合作社,成为村里的“庄园主”,带领村民利用土地种植粮食和发展多种经营,较好地解决了农村面临的问题,向读者展示了农村的发展方向及美好前景。文中的最后利用记者大苹果的长篇通讯《在新的希望的田野上》作结尾(摘录):
  农业依然是农业,是高度工业化的农业。未来的农业,是进入生态与科技、自然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的一产时代的农业,他们是依靠土地、河流、林地等珍贵资源,通过大规模机械自动化作业,高产稳产的绿色生态粮食以及畜牧业、有机蔬菜等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大庄园。
  农村依然是农村,是城市化的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百分之百的商品化生活方式,使绝大多数农村开始迅速进入到乡村城市状态,她不仅有着城市所有的工作生活设施和各种保障,更会依靠没有污染的自然环境资源,实现比城市优越的室内外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住房与自然间的和谐,农村将变成更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新的人类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方,是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
  农民依然是农民,是有体面的农民。村干部也许就是着腰缠万惯的大老板或大庄园主, 农民们依靠自己的承包地,成了富豪庄园,传统的农耕用具不复存在,并不需要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来获得收入,而是依靠土地的股份,获得比过去几倍十倍的收入。乡村环境会成为城市人追求的主流目标,房地产也开始转向广阔的乡村市场。农民,过着比城市人更优越的生活。
  ……
  [阅读本作品]

  
编辑:看江湖
 
举报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插入表情
验证码:今天是5月几日?(提示:14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 粮食啊粮食(主旋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