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667
成片时长:约19分钟
阅读:7829
发表:2020/1/15
20集 动漫 电视剧剧本
《济公之摩崖记》第3集
1
3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三集
3-1.灵隐寺门前 日外
修缘一直看丫丫哭着不肯跟她娘分开,而那个中年男子站在一旁束手无策。
一和尚挑两筐青菜从灵隐寺门前经过,此人身材瘦小,貌不惊人,见丫丫哭闹的厉害,也停下来观看,他对丫丫的处境似乎很是关注。
很快有一些香客也过来围观。
中年男子有些失去耐心,走到母女跟前:你看看,我把银子都带来了,可是你家孩子却不愿意跟我走,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来了,有这些银子在哪里都能买到孩子,你看看,这么多人看着我们,好像我是坏人一样,罢了罢了,这孩子我不买了。
丫丫母亲:你别走,丫丫这就跟你去。
丫丫哭的死去活来:娘,孩儿不跟他走,跟他去了,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你和爹地,再也不能跟哥哥去放风筝,孩儿还要看灯会,娘,你别把孩儿卖掉。
修缘扯了一下母亲衣袖:娘,那个叫丫丫的孩子真可怜,你们能不能帮帮她,叫她娘不要把丫丫卖给别人。
挑青菜的和尚朝修缘这边看了看,他脸上现出一些喜悦。
李老爷:修缘,这是人家的家事,没听这母女二人刚才说吗?这孩子的爹地老是生病,家里没钱看病,实在养不起这么多孩子,只好把丫丫卖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修缘:要是爹地和娘给她们一点钱,她们就不用卖孩子的。
挑青菜的和尚仍在看着李家三口,他看上去对修缘很是喜欢。
李夫人看看李老爷:老爷,修缘说的也有道理,正好遇见有人遭难,如在佛祖跟前我们都不能出手相救,我们所说的积德行善不全是假话?
李老爷走到母女跟前:这位大嫂,你看这样如何,这位官人买你女儿的钱我来出,你收了钱以后就把孩子带回家,以后再也不许卖人,你看如何?
丫丫的母亲半信半疑:此话当真?
李老爷:大丈夫一言九鼎,不过你也得说话算数。
丫丫的母亲双手合十:真的是菩萨显灵,让贵人帮我来了,我不用卖丫丫了,我不用卖丫丫了。
围观的香客纷纷夸赞:真是菩萨显灵了,真是神奇了。
挑青菜的和尚看着那些香客直摇头,一中年妇女见和尚冲她们直摇头,一时间不知是何意思,于是站出来责问挑菜和尚。
中年妇女:我说这个和尚,我们说菩萨显灵了,难道不是吗?
挑菜和尚周围其他人纷纷围了过来,将和尚围在中间
挑菜和尚单手施礼:阿弥陀佛,这位女施主,你所言差矣。
中年妇女有些不高兴,反唇相讥:我看你说的才有问题,真不明白,你身在佛门,为何还说出对菩萨如此大不敬的话。
一老者:就是,哪有出家人还怀疑菩萨的,这位女子刚进寺里烧完香出来就遇见贵人,这不是菩萨显灵是什么?
其他人:就是,就是。
和尚并不生气: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佛祖只是教我们道理,到头来还得靠自己。
围观的人摇着头散去。
和尚挑着一担青菜走到李家人跟前,他满心喜欢地看看修缘,又看看丫丫,然后取下自己脖子上的蓝色汗巾,不由分说就搭在修缘脖颈上。
李老爷赶紧上前制止:师父,这是你的汗巾,种菜劳作时擦汗所用,还是你留着,僧人清贫,我们万万不能要你的汗巾。
和尚:阿弥陀佛,听老衲的话,这汗巾令公子一定能用得上。
和尚说完转身就走,李老爷想退换汗巾,但和尚眨眼就不见了。
李老爷:人呢,这位师父怎么一眨眼功夫就不见了?
李夫人:就是,既然这位师父说了,那就照他说的去做便是。
3-2.山门外 日外
李家三人来到山门外,准备上车打道回府,这时候丫丫和母亲跑过来,一心想感谢李家。
丫丫的母亲:三位恩人,不知你们现在要去哪里?
李老爷:噢,我们是天台人,此次来临安是专为到烧香还愿,现在诸事已了,正准备打道回府。
丫丫的母亲:官人,我们家住临安城,这几日正好赶上灯会,能不能请你们到我家做客,看一场灯会再走?
李夫人:那就不必了,我还要赶着回家织布。
修缘拉扯李夫人衣袖:娘,看完灯会再走嘛,(拉扯李老爷衣袖)爹地,你答应过我,说等我长大了就带我到临安游玩,现在孩儿已经9岁,难道还不算长大?
李老爷一时被修缘问住了:这……
李夫人看看李老爷:这……
车夫:老爷,夫人,公子说的在理,修缘已经长大,理应让他见见世面,而且正好赶上京城办灯会,何不让他开开眼界。
李老爷:你说的也是,既然凑巧,那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3-3.官道上 日外
马车再次启程前往临安,驶出灵隐寺山门,驶上官道。
3-4.山门口 日外
挑菜和尚站山门口目送马车离去,那担青菜始终挑在肩上,但和尚就像没有挑任何东西一样轻松。
和尚自言自语:大宋还有救,大宋还有救,阿弥陀佛。
3-5.官道上 日外
马车在官道上疾驶,车夫不紧不慢赶着马车。前方隐约看见雷峰塔,临安就在眼前。
3-6.马车内 日内
轿厢内有两排座位,相对而坐,每排座位坐2人比较舒适,但现在坐了两家5口人,虽说拥挤,但气氛却很轻松。
修缘和丫丫对面而坐,两小无猜,格外开心,他两互相相视而笑,引的三个大人也跟着笑。
3-7.城门口 日外
城门口行人又多了起来,也不是那么慌张。守城官兵有所减少,也放松了盘查。
马车在城门口停下,车夫掀开轿帘,修缘和丫丫先下车,而且是修缘先下车,然后牵着丫丫的手把她搀扶下来,两个人下车后面向西湖,兴高采烈。
丫丫的母亲和李夫人、李老爷次第下车。
李老爷打算就此跟丫丫一家人道别:这位娘子,我们就此作别,恕不远送。
丫丫的母亲深感意外:不是说好今日就在奴家吃住,夜晚在奴家吃过酒再一起去观灯么?奴家明白了,官人是怕叨扰奴家,可是没有关系,奴家早已想好,把几个孩子打发到邻居家寄宿一宿,腾出厢房给官人一家住宿,虽说家中清贫,但临时住上一晚尚可。
3-8.湖边 日外
修缘和丫丫在湖边追逐嬉戏,四周游人如织。
3-9.城门口 日外
李夫人婉拒丫丫的母亲:夫人不必多礼,我们就此分开,今晚随便找个客栈住一晚就行,(朝湖边看看,喊修缘离开)修缘…修缘…
3-10.湖边 日外
修缘听见母亲在喊自己,意识到该走了。
修缘看着丫丫:丫丫,我娘喊我,估计是要走了。
丫丫有些不想走,但又无可奈何:那好吧。
3-11.城门口 日外
修缘和丫丫跑到马车边,李夫人和李老爷已经上车,车夫站在马车边就等修缘上车后赶马车进城。
李夫人掀开轿帘探出头来:修缘,快快上车。
修缘看看丫丫的母亲,再看看母亲:娘,丫丫她们不跟我们一起走吗?
李老爷探出头:是的修缘,她们的家就在临安城,离这里很近,快上车,我们还要去找客栈住宿,听说最近京城办灯会,客栈可不好找。
修缘无奈地看看丫丫,虽说不舍,但在父母亲一再催促下也只好赶紧上了车。
丫丫看着马车朝城里驶去,她舍不得修缘走,还想跟他玩,但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修缘乘坐的马车往城里驶去。
3-12.街道边 日外
马车在一家客栈门口停下,李老爷下车去定房间。
3-13.客栈 日内
客栈掌柜的热情接待李老爷:客官,你这是要住店吗?
李老爷:掌柜的一看便知,确实是住店。
掌柜的:不过要请老爷见谅,由于最近来京城看灯会的外地人太多,本客栈早就满员,现在一间客房也没有了。
李老爷:又是一家满员,看来今晚真的找不到地方投宿了。
掌柜的:也难说,老爷还是沿街找一找,说不定还有客栈没满。
李老爷:也只有如此了。
3-14.街道边 日外
李夫人撩开轿帘,见老爷失望而归,大概知道又没找到住宿的客栈了。
李夫人:老爷,既然找不到店住,我们还不如打道回府,就算晚上赶路,有月亮照着,也不怕看不见。
李老爷:娘子,既然我们答应修缘留下来看灯会,说话就要算数,大不了我们看完等会以后到西湖边坐一个晚上,那样还可以赏月,可以赏西湖夜景,岂不是更好。
修缘眼珠一转,灵机一动:我们可以去丫丫家住,她跟我说了她家住在什么地方。
李夫人乐了:孩子,你这主意的确不错,不过我们不可以去打搅人家,人家本来就很穷,哪里能受得了啊。
修缘:真头疼,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李老爷:还是再找几家客栈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地方住。
李夫人:那好吧。
3-15.马车上 日外
马车载着修缘一家人在街上找客栈,他们碰巧找到巫善住的那个客栈,马车停下,但李家人都没有下车,而是由车夫先去客栈里询问是否有房间。
3-16.客栈内 日内
车夫走进客栈,里面只有一个店小二在柜台里打瞌睡。
车夫没看见柜台里有人,扯起嗓子大喊一声:店家,有人吗?
店小二猛然被惊醒:谁?谁?(坐起来朝柜台外看看,见有人进来,客栈外还停着马车,估计是来投宿的,立即打起精神)有,有,当然有人,嘿嘿,客观要住店吗?
车夫:是,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客房。
店小二:当然有,别看这客栈不怎么样,不过还有几间上好的房间,这里去看灯会还十分方便。
车夫:那好吧,等我去禀报老爷。
3-17.客栈门前 日外
3-1.灵隐寺门前 日外
修缘一直看丫丫哭着不肯跟她娘分开,而那个中年男子站在一旁束手无策。
一和尚挑两筐青菜从灵隐寺门前经过,此人身材瘦小,貌不惊人,见丫丫哭闹的厉害,也停下来观看,他对丫丫的处境似乎很是关注。
很快有一些香客也过来围观。
中年男子有些失去耐心,走到母女跟前:你看看,我把银子都带来了,可是你家孩子却不愿意跟我走,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来了,有这些银子在哪里都能买到孩子,你看看,这么多人看着我们,好像我是坏人一样,罢了罢了,这孩子我不买了。
丫丫母亲:你别走,丫丫这就跟你去。
丫丫哭的死去活来:娘,孩儿不跟他走,跟他去了,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你和爹地,再也不能跟哥哥去放风筝,孩儿还要看灯会,娘,你别把孩儿卖掉。
修缘扯了一下母亲衣袖:娘,那个叫丫丫的孩子真可怜,你们能不能帮帮她,叫她娘不要把丫丫卖给别人。
挑青菜的和尚朝修缘这边看了看,他脸上现出一些喜悦。
李老爷:修缘,这是人家的家事,没听这母女二人刚才说吗?这孩子的爹地老是生病,家里没钱看病,实在养不起这么多孩子,只好把丫丫卖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修缘:要是爹地和娘给她们一点钱,她们就不用卖孩子的。
挑青菜的和尚仍在看着李家三口,他看上去对修缘很是喜欢。
李夫人看看李老爷:老爷,修缘说的也有道理,正好遇见有人遭难,如在佛祖跟前我们都不能出手相救,我们所说的积德行善不全是假话?
李老爷走到母女跟前:这位大嫂,你看这样如何,这位官人买你女儿的钱我来出,你收了钱以后就把孩子带回家,以后再也不许卖人,你看如何?
丫丫的母亲半信半疑:此话当真?
李老爷:大丈夫一言九鼎,不过你也得说话算数。
丫丫的母亲双手合十:真的是菩萨显灵,让贵人帮我来了,我不用卖丫丫了,我不用卖丫丫了。
围观的香客纷纷夸赞:真是菩萨显灵了,真是神奇了。
挑青菜的和尚看着那些香客直摇头,一中年妇女见和尚冲她们直摇头,一时间不知是何意思,于是站出来责问挑菜和尚。
中年妇女:我说这个和尚,我们说菩萨显灵了,难道不是吗?
挑菜和尚周围其他人纷纷围了过来,将和尚围在中间
挑菜和尚单手施礼:阿弥陀佛,这位女施主,你所言差矣。
中年妇女有些不高兴,反唇相讥:我看你说的才有问题,真不明白,你身在佛门,为何还说出对菩萨如此大不敬的话。
一老者:就是,哪有出家人还怀疑菩萨的,这位女子刚进寺里烧完香出来就遇见贵人,这不是菩萨显灵是什么?
其他人:就是,就是。
和尚并不生气: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佛祖只是教我们道理,到头来还得靠自己。
围观的人摇着头散去。
和尚挑着一担青菜走到李家人跟前,他满心喜欢地看看修缘,又看看丫丫,然后取下自己脖子上的蓝色汗巾,不由分说就搭在修缘脖颈上。
李老爷赶紧上前制止:师父,这是你的汗巾,种菜劳作时擦汗所用,还是你留着,僧人清贫,我们万万不能要你的汗巾。
和尚:阿弥陀佛,听老衲的话,这汗巾令公子一定能用得上。
和尚说完转身就走,李老爷想退换汗巾,但和尚眨眼就不见了。
李老爷:人呢,这位师父怎么一眨眼功夫就不见了?
李夫人:就是,既然这位师父说了,那就照他说的去做便是。
3-2.山门外 日外
李家三人来到山门外,准备上车打道回府,这时候丫丫和母亲跑过来,一心想感谢李家。
丫丫的母亲:三位恩人,不知你们现在要去哪里?
李老爷:噢,我们是天台人,此次来临安是专为到烧香还愿,现在诸事已了,正准备打道回府。
丫丫的母亲:官人,我们家住临安城,这几日正好赶上灯会,能不能请你们到我家做客,看一场灯会再走?
李夫人:那就不必了,我还要赶着回家织布。
修缘拉扯李夫人衣袖:娘,看完灯会再走嘛,(拉扯李老爷衣袖)爹地,你答应过我,说等我长大了就带我到临安游玩,现在孩儿已经9岁,难道还不算长大?
李老爷一时被修缘问住了:这……
李夫人看看李老爷:这……
车夫:老爷,夫人,公子说的在理,修缘已经长大,理应让他见见世面,而且正好赶上京城办灯会,何不让他开开眼界。
李老爷:你说的也是,既然凑巧,那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3-3.官道上 日外
马车再次启程前往临安,驶出灵隐寺山门,驶上官道。
3-4.山门口 日外
挑菜和尚站山门口目送马车离去,那担青菜始终挑在肩上,但和尚就像没有挑任何东西一样轻松。
和尚自言自语:大宋还有救,大宋还有救,阿弥陀佛。
3-5.官道上 日外
马车在官道上疾驶,车夫不紧不慢赶着马车。前方隐约看见雷峰塔,临安就在眼前。
3-6.马车内 日内
轿厢内有两排座位,相对而坐,每排座位坐2人比较舒适,但现在坐了两家5口人,虽说拥挤,但气氛却很轻松。
修缘和丫丫对面而坐,两小无猜,格外开心,他两互相相视而笑,引的三个大人也跟着笑。
3-7.城门口 日外
城门口行人又多了起来,也不是那么慌张。守城官兵有所减少,也放松了盘查。
马车在城门口停下,车夫掀开轿帘,修缘和丫丫先下车,而且是修缘先下车,然后牵着丫丫的手把她搀扶下来,两个人下车后面向西湖,兴高采烈。
丫丫的母亲和李夫人、李老爷次第下车。
李老爷打算就此跟丫丫一家人道别:这位娘子,我们就此作别,恕不远送。
丫丫的母亲深感意外:不是说好今日就在奴家吃住,夜晚在奴家吃过酒再一起去观灯么?奴家明白了,官人是怕叨扰奴家,可是没有关系,奴家早已想好,把几个孩子打发到邻居家寄宿一宿,腾出厢房给官人一家住宿,虽说家中清贫,但临时住上一晚尚可。
3-8.湖边 日外
修缘和丫丫在湖边追逐嬉戏,四周游人如织。
3-9.城门口 日外
李夫人婉拒丫丫的母亲:夫人不必多礼,我们就此分开,今晚随便找个客栈住一晚就行,(朝湖边看看,喊修缘离开)修缘…修缘…
3-10.湖边 日外
修缘听见母亲在喊自己,意识到该走了。
修缘看着丫丫:丫丫,我娘喊我,估计是要走了。
丫丫有些不想走,但又无可奈何:那好吧。
3-11.城门口 日外
修缘和丫丫跑到马车边,李夫人和李老爷已经上车,车夫站在马车边就等修缘上车后赶马车进城。
李夫人掀开轿帘探出头来:修缘,快快上车。
修缘看看丫丫的母亲,再看看母亲:娘,丫丫她们不跟我们一起走吗?
李老爷探出头:是的修缘,她们的家就在临安城,离这里很近,快上车,我们还要去找客栈住宿,听说最近京城办灯会,客栈可不好找。
修缘无奈地看看丫丫,虽说不舍,但在父母亲一再催促下也只好赶紧上了车。
丫丫看着马车朝城里驶去,她舍不得修缘走,还想跟他玩,但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修缘乘坐的马车往城里驶去。
3-12.街道边 日外
马车在一家客栈门口停下,李老爷下车去定房间。
3-13.客栈 日内
客栈掌柜的热情接待李老爷:客官,你这是要住店吗?
李老爷:掌柜的一看便知,确实是住店。
掌柜的:不过要请老爷见谅,由于最近来京城看灯会的外地人太多,本客栈早就满员,现在一间客房也没有了。
李老爷:又是一家满员,看来今晚真的找不到地方投宿了。
掌柜的:也难说,老爷还是沿街找一找,说不定还有客栈没满。
李老爷:也只有如此了。
3-14.街道边 日外
李夫人撩开轿帘,见老爷失望而归,大概知道又没找到住宿的客栈了。
李夫人:老爷,既然找不到店住,我们还不如打道回府,就算晚上赶路,有月亮照着,也不怕看不见。
李老爷:娘子,既然我们答应修缘留下来看灯会,说话就要算数,大不了我们看完等会以后到西湖边坐一个晚上,那样还可以赏月,可以赏西湖夜景,岂不是更好。
修缘眼珠一转,灵机一动:我们可以去丫丫家住,她跟我说了她家住在什么地方。
李夫人乐了:孩子,你这主意的确不错,不过我们不可以去打搅人家,人家本来就很穷,哪里能受得了啊。
修缘:真头疼,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李老爷:还是再找几家客栈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地方住。
李夫人:那好吧。
3-15.马车上 日外
马车载着修缘一家人在街上找客栈,他们碰巧找到巫善住的那个客栈,马车停下,但李家人都没有下车,而是由车夫先去客栈里询问是否有房间。
3-16.客栈内 日内
车夫走进客栈,里面只有一个店小二在柜台里打瞌睡。
车夫没看见柜台里有人,扯起嗓子大喊一声:店家,有人吗?
店小二猛然被惊醒:谁?谁?(坐起来朝柜台外看看,见有人进来,客栈外还停着马车,估计是来投宿的,立即打起精神)有,有,当然有人,嘿嘿,客观要住店吗?
车夫:是,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客房。
店小二:当然有,别看这客栈不怎么样,不过还有几间上好的房间,这里去看灯会还十分方便。
车夫:那好吧,等我去禀报老爷。
3-17.客栈门前 日外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