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465
成片时长:约28分钟
阅读:1435
发表:2024/1/14 修改:2024/2/6
主旋律
微电影剧本
两封沾有血渍的情书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江母在锅台前忙着做早饭。
江母:(用笊篱往饭盆里捞着煮熟的小米)英子,你这么做,合适么?
英子:(边洗脸边说)小龙是我的未婚夫,如今他牺牲了,我想给他修一座衣冠冢,没什么不合适的。
江父从东屋出来。
江父:丢人呀!
英子:不丢人。
江父:(与母亲小声嘀咕)要不,求老姑奶来咱家,劝劝英子?
英子:(擦完脸,没好气地将毛巾用力一扽,冷冷地)没用。
34、屯中小街。日。外。
下班的英子迎面遇到村民甲、乙,热情地打过招呼,相对而过。
村民甲:(小声地)据说,当年征兵动员的时候,孙支书对老孟说,你儿子当兵后,村里把你家原定的富农成份改为上中农。
英子走着,听着背后村民甲、乙的议论。
村民乙:(画外音)我也听说过这个事,你想呀,要不是有了这个私心,孟庆龙这个家里的独生子怎么会去当兵呢!
村民甲:保家卫国,说的好听,其实还不是为了当兵能改变家庭成份!
英子:(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止步,转回身)站住!
村民甲、乙一怔,止步。
英子疾步走到村民甲、乙的对面,怒目而视。
英子:赶跑了小鬼子,剿灭了土匪,刚过上几年平安稳定的日子,你俩竟背地里这样诋毁我们的英雄,烈士,你俩的良心被狗吃了么!
村民甲、乙羞愧地低下了头。
英子:没有军人的守护,你平安个屁!
35、小龙家。日。内。
孟父、孟母捧着手里的《烈士證明書》(已镶上了相框),泪水滴在了相框上。
36、屯中小街。日。外。
英子:(看着村民甲、乙)当年,征兵动员结束的时候,孙支书说的那番话,可不是你们背地里传的那样呀,当时我和我爹、我娘都在场,还有屯里的好几个人。
37、(回忆)小龙家。日。内。
孙支书:(看着孟父、孟母)二哥,二嫂,你们养了一个好儿子呀!
出字幕:三年前,1951年2月。
出字幕:(分别打在在场的亲友和屯邻的身上)江父,江母,小龙,英子,强子,葛大叔,王二愣,冯三奶奶。
孙支书:(画外音)小龙响应国家号召,是全村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就冲他这份爱国热情,就冲他有这个报国之志……
孙支书:小龙当兵后,我准备向村里和上级建议,把你家原定的富农成份改为上中农。
——回忆完。
38、屯中小街。日。外。
英子:(冷冷地看着村民甲、乙)请问二位,你们把当年孙支书说的那番话掐头去尾,背地里传播,是什么意思?
39、强子家。日。外。
强子的父母送媒婆从屋里出来。
出字幕:1956年春,老郑家。
媒婆:(右手拿着一个长约二尺的旱烟袋,边往院外走边说)孟家的小龙都牺牲三年了,英子还死活不肯嫁人。您家的强子也是,还非英子不娶!我跟你说,这天底下可不止她江英子一个好姑娘。
郑父、郑母的脸,异常的尴尬。
媒婆:(画外音)老郭家的二妮儿不比她江英子差呀,还有,老于家的三丫儿,老高家的四喜儿,老栾家的五闺儿,还有啊,小岳家的招娣,个个都长得那么可人儿,可您家强子一个都没相中,非说……
媒婆不满地斜了强子父母一眼。
媒婆:可人家江英子说了,这辈子除了小龙,她的心里再装不下别的男人。强子呢,又说非江英子不娶,您家这个强子呀!(摇头)。
郑父、郑母:(一脸的无奈)儿大不由爷呀,儿大不由爷。
媒婆:我苗翠花保了小半辈子媒,还没见过像英子强子这么死心眼儿的。
40、英子家。日。外。
梨树上,一个个硕大的鸭梨缀满了枝杈。
出字幕:六年前小龙和英子一起种下的那棵梨树。
英子从屋里出来,走向院里的那棵梨树。
41、屯外小径。日。外。
英子左手拎着半兜水果,右手拎着一捆自制的黄钱纸迎着镜头走来。
叠印:三年前,英子在小龙家展开小龙的遗物之一,她写给小龙的一封信(沾有斑斑血渍):
英子:(画外音)龍哥,我好佩服你,你小時候只念了三年私塾,剛到部隊就能當上連隊的文化教員和有线廣播員,不久前又當上了排長。龍哥,好好幹!多杀敵,多立功。期待戰爭早日結束,等你迴来,咱俩就成親。哦,對了,谢谢你當兵前教我學會了那么多的漢字,不然,我現在連封信都不會冩的。
——叠印画面消逝。
英子抹了一把眼泪。
42、甸子边上的衣冠冢前。日。外。
强子(身着一身旧军装)背对镜头肃立在衣冠冢前,脱帽,三鞠躬。
强子半蹲半跪在衣冠冢前,烧着自制的黄钱纸。
字幕伴随着旁白:三年前,惊闻小龙牺牲的噩耗,英子不顾家人的反对,给小龙建了这个衣冠冢。
镜头缓缓后移,出现了英子(素装)朝衣冠冢前走去的背影。
强子起身肃立,整衣正冠,向衣冠冢行了个军礼。
英子驻足,无声地注视着强子的背影。
强子:排长,我今生非英妹不娶。排长,您牺牲了,强子会像您爱英妹那样,关心爱护她,一生一世!我相信,迟早有一天,英子会接受我对她的爱的。
英子走近衣冠冢,走近强子。
强子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转身看向英子。
英子,泪眼婆娑。
英子:(哽咽)强……强哥!
强子:英妹!
英子将一捆自制的黄钱纸轻轻地放在地上,抽出一张平铺在地上,继而掏出三个鸭梨两个红苹果放在那张黄钱纸上,其中,三个鸭梨一前两后,呈三角形摆放。两个红苹果在鸭梨的右边横着摆放,两个苹果之间有一个拳头宽的距离。
英子:龙哥!江英子在这儿给您磕头了!
英子跪在坟前磕了三个头。
英子:龙哥,你说过,待战争结束,你就回来娶我。你说过,让我等你的呀!
叠印:小龙的遗物之一,三年前小龙写给英子的那封信,上面的血渍依稀可见。
小龙:(画外音)英妹,這封信只能揣在我的兜里,是不可以直接寄給妳的。如果哪一天,政府工作人員将這封信送到家里,則證明我已經牺牲,妳就不必等我了。我們現在奉命阻撃敵人,掩護大部隊撤退。我是黨員,排長,我的肩頭應該承載起更爲重要的責任,戰場上更當身先士卒,面對危险,奮不頋身,這也是我的光榮。英妹,妳不要難過……
英子哭。
强子也在哭。
叠印:三年前小龙嘱托的情景——
宿营地。夜。外。
小龙与强子合衣挨着躺在一起。
字幕:三年前。
小龙:(小声地)有战争,就会有牺牲。强哥,如果哪天我牺牲了,你能活着回去,就娶了英子……
强子:(连忙伸手捂住了小龙的嘴)别胡说!
小龙:(被强子捂着嘴,发音不清)代我……照顾她,一生一世。
强子:咱俩,都得活着回去!不只是咱俩,咱们全班,全排,全连,全营,全团……都得……活着回去!活着回去!活着回去!
——叠印画面消逝。
强子:(独白,纠结)排长,您三年前对我的嘱托,我不知道该不该跟英子说,您告诉我,该不该跟她说呀?排长,您若地下有知,晚上,就托梦给我吧。
强子横着抹了一把眼泪,倾身将英子扶起来。
英子重又蹲下,拿起右边那个苹果,与左边那个苹果紧挨着放在了一起,没有了先前一拳头宽的距离。
英子起身。
特写:黄钱纸上摆放的三个鸭梨,两个苹果。
英子拉过强子的一只手,从兜里掏出小龙的遗物之一,那支小龙生前用过的钢笔,放在强子的手上。
强子:我太笨,在部队,小龙教的那么认真,可我学会的字还不到二百个。学认字,学写字,太难了。
英子:不难,只要一有空儿,我就教你。
叠印:英子家。夜。外。
小龙背着崴了脚的英子,边走边聊,已经来到了院门口。
出字幕:六年前。
英子:学认字,学写字,太难了。
小龙:不难,只要一有空儿,我就教你。
——叠印画面消逝。
英子:强哥,咱们……回吧。
43、屯中小街。夜。外。
一条不是很宽的屯中小街,两侧彩灯高悬。
五彩缤纷的灯光照着赏灯的男女老幼,照着落过雪的凸凹不平的土路。
最亮眼的要数那个写着“平安”二字的花灯,吸引了好多的人驻足观赏。
街上充溢着欢声笑语。
出字幕:1957年,平安村。
赏灯的人群中走来一对年轻的夫妇,强子,英子。
强子身着一身旧军装,左上兜里别着钢笔。
强子搀扶着英子,走的很慢。
英子有了身孕,已经显怀。
英子和强子抬头看向路边挂着花灯的一棵树——
树上,那个写着“平安”二字的花灯渐渐的占据了整个画面。
——剧终
江母:(用笊篱往饭盆里捞着煮熟的小米)英子,你这么做,合适么?
英子:(边洗脸边说)小龙是我的未婚夫,如今他牺牲了,我想给他修一座衣冠冢,没什么不合适的。
江父从东屋出来。
江父:丢人呀!
英子:不丢人。
江父:(与母亲小声嘀咕)要不,求老姑奶来咱家,劝劝英子?
英子:(擦完脸,没好气地将毛巾用力一扽,冷冷地)没用。
34、屯中小街。日。外。
下班的英子迎面遇到村民甲、乙,热情地打过招呼,相对而过。
村民甲:(小声地)据说,当年征兵动员的时候,孙支书对老孟说,你儿子当兵后,村里把你家原定的富农成份改为上中农。
英子走着,听着背后村民甲、乙的议论。
村民乙:(画外音)我也听说过这个事,你想呀,要不是有了这个私心,孟庆龙这个家里的独生子怎么会去当兵呢!
村民甲:保家卫国,说的好听,其实还不是为了当兵能改变家庭成份!
英子:(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止步,转回身)站住!
村民甲、乙一怔,止步。
英子疾步走到村民甲、乙的对面,怒目而视。
英子:赶跑了小鬼子,剿灭了土匪,刚过上几年平安稳定的日子,你俩竟背地里这样诋毁我们的英雄,烈士,你俩的良心被狗吃了么!
村民甲、乙羞愧地低下了头。
英子:没有军人的守护,你平安个屁!
35、小龙家。日。内。
孟父、孟母捧着手里的《烈士證明書》(已镶上了相框),泪水滴在了相框上。
36、屯中小街。日。外。
英子:(看着村民甲、乙)当年,征兵动员结束的时候,孙支书说的那番话,可不是你们背地里传的那样呀,当时我和我爹、我娘都在场,还有屯里的好几个人。
37、(回忆)小龙家。日。内。
孙支书:(看着孟父、孟母)二哥,二嫂,你们养了一个好儿子呀!
出字幕:三年前,1951年2月。
出字幕:(分别打在在场的亲友和屯邻的身上)江父,江母,小龙,英子,强子,葛大叔,王二愣,冯三奶奶。
孙支书:(画外音)小龙响应国家号召,是全村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就冲他这份爱国热情,就冲他有这个报国之志……
孙支书:小龙当兵后,我准备向村里和上级建议,把你家原定的富农成份改为上中农。
——回忆完。
38、屯中小街。日。外。
英子:(冷冷地看着村民甲、乙)请问二位,你们把当年孙支书说的那番话掐头去尾,背地里传播,是什么意思?
39、强子家。日。外。
强子的父母送媒婆从屋里出来。
出字幕:1956年春,老郑家。
媒婆:(右手拿着一个长约二尺的旱烟袋,边往院外走边说)孟家的小龙都牺牲三年了,英子还死活不肯嫁人。您家的强子也是,还非英子不娶!我跟你说,这天底下可不止她江英子一个好姑娘。
郑父、郑母的脸,异常的尴尬。
媒婆:(画外音)老郭家的二妮儿不比她江英子差呀,还有,老于家的三丫儿,老高家的四喜儿,老栾家的五闺儿,还有啊,小岳家的招娣,个个都长得那么可人儿,可您家强子一个都没相中,非说……
媒婆不满地斜了强子父母一眼。
媒婆:可人家江英子说了,这辈子除了小龙,她的心里再装不下别的男人。强子呢,又说非江英子不娶,您家这个强子呀!(摇头)。
郑父、郑母:(一脸的无奈)儿大不由爷呀,儿大不由爷。
媒婆:我苗翠花保了小半辈子媒,还没见过像英子强子这么死心眼儿的。
40、英子家。日。外。
梨树上,一个个硕大的鸭梨缀满了枝杈。
出字幕:六年前小龙和英子一起种下的那棵梨树。
英子从屋里出来,走向院里的那棵梨树。
41、屯外小径。日。外。
英子左手拎着半兜水果,右手拎着一捆自制的黄钱纸迎着镜头走来。
叠印:三年前,英子在小龙家展开小龙的遗物之一,她写给小龙的一封信(沾有斑斑血渍):
英子:(画外音)龍哥,我好佩服你,你小時候只念了三年私塾,剛到部隊就能當上連隊的文化教員和有线廣播員,不久前又當上了排長。龍哥,好好幹!多杀敵,多立功。期待戰爭早日結束,等你迴来,咱俩就成親。哦,對了,谢谢你當兵前教我學會了那么多的漢字,不然,我現在連封信都不會冩的。
——叠印画面消逝。
英子抹了一把眼泪。
42、甸子边上的衣冠冢前。日。外。
强子(身着一身旧军装)背对镜头肃立在衣冠冢前,脱帽,三鞠躬。
强子半蹲半跪在衣冠冢前,烧着自制的黄钱纸。
字幕伴随着旁白:三年前,惊闻小龙牺牲的噩耗,英子不顾家人的反对,给小龙建了这个衣冠冢。
镜头缓缓后移,出现了英子(素装)朝衣冠冢前走去的背影。
强子起身肃立,整衣正冠,向衣冠冢行了个军礼。
英子驻足,无声地注视着强子的背影。
强子:排长,我今生非英妹不娶。排长,您牺牲了,强子会像您爱英妹那样,关心爱护她,一生一世!我相信,迟早有一天,英子会接受我对她的爱的。
英子走近衣冠冢,走近强子。
强子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转身看向英子。
英子,泪眼婆娑。
英子:(哽咽)强……强哥!
强子:英妹!
英子将一捆自制的黄钱纸轻轻地放在地上,抽出一张平铺在地上,继而掏出三个鸭梨两个红苹果放在那张黄钱纸上,其中,三个鸭梨一前两后,呈三角形摆放。两个红苹果在鸭梨的右边横着摆放,两个苹果之间有一个拳头宽的距离。
英子:龙哥!江英子在这儿给您磕头了!
英子跪在坟前磕了三个头。
英子:龙哥,你说过,待战争结束,你就回来娶我。你说过,让我等你的呀!
叠印:小龙的遗物之一,三年前小龙写给英子的那封信,上面的血渍依稀可见。
小龙:(画外音)英妹,這封信只能揣在我的兜里,是不可以直接寄給妳的。如果哪一天,政府工作人員将這封信送到家里,則證明我已經牺牲,妳就不必等我了。我們現在奉命阻撃敵人,掩護大部隊撤退。我是黨員,排長,我的肩頭應該承載起更爲重要的責任,戰場上更當身先士卒,面對危险,奮不頋身,這也是我的光榮。英妹,妳不要難過……
英子哭。
强子也在哭。
叠印:三年前小龙嘱托的情景——
宿营地。夜。外。
小龙与强子合衣挨着躺在一起。
字幕:三年前。
小龙:(小声地)有战争,就会有牺牲。强哥,如果哪天我牺牲了,你能活着回去,就娶了英子……
强子:(连忙伸手捂住了小龙的嘴)别胡说!
小龙:(被强子捂着嘴,发音不清)代我……照顾她,一生一世。
强子:咱俩,都得活着回去!不只是咱俩,咱们全班,全排,全连,全营,全团……都得……活着回去!活着回去!活着回去!
——叠印画面消逝。
强子:(独白,纠结)排长,您三年前对我的嘱托,我不知道该不该跟英子说,您告诉我,该不该跟她说呀?排长,您若地下有知,晚上,就托梦给我吧。
强子横着抹了一把眼泪,倾身将英子扶起来。
英子重又蹲下,拿起右边那个苹果,与左边那个苹果紧挨着放在了一起,没有了先前一拳头宽的距离。
英子起身。
特写:黄钱纸上摆放的三个鸭梨,两个苹果。
英子拉过强子的一只手,从兜里掏出小龙的遗物之一,那支小龙生前用过的钢笔,放在强子的手上。
强子:我太笨,在部队,小龙教的那么认真,可我学会的字还不到二百个。学认字,学写字,太难了。
英子:不难,只要一有空儿,我就教你。
叠印:英子家。夜。外。
小龙背着崴了脚的英子,边走边聊,已经来到了院门口。
出字幕:六年前。
英子:学认字,学写字,太难了。
小龙:不难,只要一有空儿,我就教你。
——叠印画面消逝。
英子:强哥,咱们……回吧。
43、屯中小街。夜。外。
一条不是很宽的屯中小街,两侧彩灯高悬。
五彩缤纷的灯光照着赏灯的男女老幼,照着落过雪的凸凹不平的土路。
最亮眼的要数那个写着“平安”二字的花灯,吸引了好多的人驻足观赏。
街上充溢着欢声笑语。
出字幕:1957年,平安村。
赏灯的人群中走来一对年轻的夫妇,强子,英子。
强子身着一身旧军装,左上兜里别着钢笔。
强子搀扶着英子,走的很慢。
英子有了身孕,已经显怀。
英子和强子抬头看向路边挂着花灯的一棵树——
树上,那个写着“平安”二字的花灯渐渐的占据了整个画面。
——剧终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