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6195
成片时长:每集约51分钟
阅读:4210
发表:2021/10/19
12集 古装 网剧剧本
《祖冲之》第6-8集
1-2
3-5
6-8
9-11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皇上大度,但不能不以社稷、祖先为重。编修国史本可酙酌,可崔浩竟将谎言邪说刻上石碑,立于西郊祭天坛。京都轰动,观者如潮,西域、高句丽、吐谷浑、高车使者也人人尽知,丢我大魏圣朝颜面。
拓拔仁对拓跋焘道:
皇上进城时分,臣下正在看新树立的石碑,据查,大小一百余块,花费三百万钱……
一位大臣站出来躬身说:
更有甚者,宜都王死后,司徒崔浩竟然不把太子放在眼里,独断专行,官员任免这等大事,崔浩置太子建议置若罔闻,全部安插自己的亲信。我到要问一问,祖宗创下的万世基业如今到底是谁人的天下?
有人站出来喊道:崔浩收受贿赂,任人唯亲。新任郡守,一多半是他的亲戚!
拓跋焘听得怒不可遏,斜瞥一眼几案之上的国史记录,黝黑的脸庞发青,面色阴沉。鲜卑大臣们目的已经达到,均默不作声,都将目光死死盯着皇上。一时间殿内如死一般寂静。
拓跋焘强压怒火,问身边的太子:
此事当真?
拓跋晃躬身点头道:
崔司徒确实未经地方举荐任用二十六名郡守。
拓跋焘:传高允晋见。
一直守候在门外的中书侍郎高允,疾步走进殿来,跪倒说:臣下接驾来迟,万望恕罪。”
罢了,拓跋焘一挥手:崔浩不经举荐擅自任命郡守,可有此事?
高允:此事果然不妥。臣与太子都认为,郡守一职应先补充任副职已久的副职,让新征聘的人做他们的副手。而且太守、县令管理百姓,应该由经历过世面、有经验的人来担当。
拓跋焘一拍书案:崔浩借《国史》侮辱拓跋氏祖先,扰乱国政,反相已露,罪不容恕!来人,将崔浩押赴大牢,严加勘问!
高允闻听后急忙跪倒:皇上息怒!仅凭《国史》置人于死地,不能服众。况且《国史》之中的《太祖记》是前任国史编撰官邓渊所写,《先帝记》及《今记》,是我跟崔浩一同执笔。崔浩兼职太多,对撰写《国史》事,不过总揽大纲而已。至于实际工作,我做的比崔浩多出两倍。
拓跋焘暴跳说:这样说来你高允的罪比崔浩更大,怎么能不死?来人——
兵士涌上前来,被太子拓跋晃伸手挡住,对父亲解释说:皇上息怒。高允惊慌过度,失去条理,我从前曾问过他,他说全是崔浩所作。
拓跋焘问高允:太子的话对不对?
高允说:臣不敢说谎。太子只因我在他身旁伺候讲书,放我一条生路。实在并没有问过我,我也没有说过那种话,并不是失去条理。
拓跋焘摇了摇头,对太子拓跋晃、也是对全体人员说:
这就是正直、信义!面对死亡,不改变常态,世上人很难做到,而高允却做到了。当一个臣属,不欺骗君王,是忠贞。朕赦免他的罪,作为褒扬。
画外音:公元450年六月,北魏皇帝拓跋焘下诏:诛杀清河郡(山东省临清市)所有跟崔浩有血缘关系的崔姓男女老幼,跟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郡(河北省涿州市)卢家、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郭家、河东郡(山西省永济市)柳家,一律屠灭全族……
8.北魏平城街道 外 阴
长长的铜角声音响起,后面吹角的兵士涨的通红的脸。
街道两旁人群纷纷退让,黑压压的一群囚犯被如狼似虎的兵士押解着游街示众。
走在前面的是一辆囚车,囚车顶部露出了崔浩的头部,白发凌乱,被风吹的飘摇不止。
车停在了十字路口。任凭行人参观。
一些守卫士兵爬上囚车,围在崔浩的头颅周围,一起解开裤子撒尿。
崔浩的头上尿水淋漓顺着脸流到身上;
崔浩悲号呼喊,发出嗷嗷哀叫,路边许多人不忍观看,纷纷扭过头去。
9.街中心的刑场 外 阴
临时搭建的席棚中,端坐的监斩官举起手中的红色令箭,狠狠地掷在地上:
行刑——
号令传来,刽子手一起举起手中的鬼头刀
在刑场最高位置的崔浩两眼望天。
大刀落下,殷红的鲜血喷溅,画面是淋漓的血红……
画外音还在继续:国史一案,既是鲜卑族内部鲜卑族与汉族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相互融合过程中的碰撞;历史就在这种碰撞中踉跄行进……
10.祖府 内 日
祖冲之伏在书案上看书,读到一个节点,顺手拿出算筹仔细计算起来。
片刻后,他对着计算的结果摇摇头,提笔记录下什么后,又重新拿起了书。
门开了,冲之母亲端着茶水走进来。
她来到书案前,祖冲之毫无察觉。
冲之母亲叹了口气,用手遮挡住书本:
冲之,该歇歇了。你已经三天没有出屋门,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的。
祖冲之张开手臂伸了伸腰身,说:
没事阿母,我吃得消。
冲之母亲:
年轻时不注意会落下病的,听阿母的话,到外面走动走动,顺便打探一下如玉近来可好。
冲之动心了,顺从地站起来。
阿母从身上取出些钱给他揣在怀中,叮嘱道:记得给如玉买些脂粉针线之类的东西。和女孩打交道,要懂得她的心思……
冲之已经走出门来。回头答道:知道了。
11.建康城 外 日
鼓楼前,几名士兵和官府小吏正在张贴布告。几个人围了过来张望。
布告贴好了。官吏站直腰身大声朗读着:
天下承平既久,然北虏未平,如癣疥之疾生于肋腋,鬼魅魍魉之辈起于边远。今,我王欲起兵定荡扫邪,收回我河洛之地——
人群熙攘,不时有人挤上前来。
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议论说:河南之地是我华夏之本,早该兴兵收回。
一位卖菜的商贩:又要打仗了吗?这太平日子刚刚过了几年,难道又……
官吏继续念着:……满朝文武官员,俸禄均三征其一置办军备,凡我大宋子民、商贾,若愿捐金谷于官者,大军凯旋之后,取倍为息!
人群中,出现祖冲之的身影。他仔细看了看墙上的布告,无动于衷,转身离开。
街角拐弯处,东阳如玉和依巧走过来,老远如玉便看见了祖冲之,她拉住依巧,指了指冲之的背影。
祖冲之浑然不觉,还在茫然地向前走着。
前方商铺招牌上写着:“北地胭脂”四个大字,祖冲之思考了片刻,走进商铺。
四十多岁的老板娘迎了上来:这样帅的公子哥,是想要那种胭脂啊?
祖冲之见她油腻腻的套近乎,转身想走。老板娘拉住他的衣袖说:小爷慢走,如今的王公贵族都是从小店买货,凡是当今时兴的,我们都有,您再仔细看看?
见祖冲之停下来,她又讨好的问:是自己用还是给——唉呀我知道了,是给心上人用的对吧。这种‘张贵妃面膏’是宫里特供的,那些贵妃娘娘用来敷面后可以面白如玉、光泽照人、人见人爱……
一个丫鬟打扮的人站到了冲之背后,轻轻捅了捅他的胳膊。祖冲之回头一看,认出是依巧。
依巧使了一个眼色,祖冲之跟在她后面走了出去。
12.池塘边 外 日
池水荡开层层涟漪,一群鸭子“嘎嘎”叫着在水中游曳。
东阳如玉坐在水边的石头上,见到祖冲之来到身边,局促的站起来,叫了声:冲之哥。
祖冲之忘情的拉住她的手:如玉,许多天没有见到你,叫我好不放心!
东阳如玉盯着他的面孔看了好久,幽幽的问:冲之哥,你也开始化妆吗?
依巧在旁边说:是我强拉着小姐来散散心。小姐看到你在脂粉店徘徊很久,想来你是要装扮一下自己。
祖冲之:不,不是的。偶尔进去问一问,是想给你买一些脂粉之类的东西……
如玉嗔怪的看了一眼依巧,依巧知道失言,吐了吐舌头走开了。
祖冲之坐到如玉对面。说:本来,我们的喜事临近,谁知道两家遭遇这样大的变故,也可谓是好事多磨。
如玉:谁说不是呢。今日传言皇上要对北虏开战,父亲近日也要押送粮草税赋前来缴纳,不知会不会也被派往前线,叫人很是牵挂。
两人默默无语的茫然对坐。
如玉打破了沉默,抬头问道:不知最近又读什么书、做那种学问?
冲之马上变得神采奕奕:我正在细读《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其中这《海岛算经》还是何大人当年推荐。读这些书的时候,我总觉得天上的玉帝就是一位算学家——
受他的感染,如玉脸上也扫尽阴霾。
这时,街上传来净街的金鼓声,有人在喊:武陵王回朝了……
马蹄踏踏,街头,武陵王、徐州刺史刘骏的仪仗正在通过。骑马的卫士围绕两侧,中间是两匹马拉的轿车。透过窗帘,车上的刘骏在四处打量着街景,刘延孙骑马紧随在他的身后,戴法兴也跟在队伍后面。
马队过后,人群刚刚聚拢,又被一阵马蹄声惊散,一队五六人组成的马队奔驰而来,马队裹挟着的王玄谟围着斗篷,一脸木然。
有认识的在指点:这是彭城太守王玄谟王大人的车驾。
祖冲之站起来,说:看来真的要开战了。
东阳如玉也站立起来,伏在冲之的耳边说:我讨厌打仗。
两个人对视一眼,看着马队远去。
13.平城皇宫 外 日
北魏的信使飞马驰来,斜挎的包袱紧紧缚在身上。
快马直至皇宫大门,骑士飞身下马,快步跑进大门。
14.皇宫正殿 内 日
拓跋焘脸色阴沉沉的坐在硕大的书案后面,在认真的看南朝使者送来的战书。太子拓跋晃、王爷拓拔仁以及高允、诸大臣分列两旁。
片刻,拓跋焘将战书掷给拓拔仁,说:
南朝刘义隆不知天高地厚,发来战书要侵犯我北魏国土,可恨可气!
阶下传来一阵阵喊叫声:
来便来,让他们一个个不得全尸!
南宋如鱼鳖一样,敢来摸老虎屁股?哈哈……
拓跋焘意气风发的站起来,对着高允喊道:
快快拿笔,来给他们回信!
高允急忙坐在一侧的书案后,接过太监递上的笔墨恭候。
拓跋焘想了想,口述说:
就这样写……我们两国和好已经很久,想不到你却贪心不止。年前你们鼓动我国边民造反,被我剿灭。今年春季,你又诱惑一些民众逃亡,背叛自己的故土。现在,听说你打算亲自送上门来,可谓狂妄。假如你能走到中山、桑乾河,就请随意行止,你来我不迎接,你去我不相送。假如你已厌倦你的国土,不妨来平城定居,我也前往扬州,双方换换地方也无不可。
下面的人中间传来一阵放肆的笑声。
拓跋焘略微停顿,站起身来摸着自己的下巴接着说:
……想来你年纪已经五旬,却从来没有出过大门,可见你的心智不过三岁小娃,比起我们生长马上的鲜卑人,你简直就是白痴一样!朕没有多余的东西送给你,且送上猎马十二匹,以及毛毡、药材等物。你远道而来,马力不足,可乘我送的马。水土不服害病,可吃我送的药……
阶下吃吃的笑声一直不断。等到他口述完了,下面的鲜卑将军和王公们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15.太极殿 日 外
禁卫林立。
拓拔仁对拓跋焘道:
皇上进城时分,臣下正在看新树立的石碑,据查,大小一百余块,花费三百万钱……
一位大臣站出来躬身说:
更有甚者,宜都王死后,司徒崔浩竟然不把太子放在眼里,独断专行,官员任免这等大事,崔浩置太子建议置若罔闻,全部安插自己的亲信。我到要问一问,祖宗创下的万世基业如今到底是谁人的天下?
有人站出来喊道:崔浩收受贿赂,任人唯亲。新任郡守,一多半是他的亲戚!
拓跋焘听得怒不可遏,斜瞥一眼几案之上的国史记录,黝黑的脸庞发青,面色阴沉。鲜卑大臣们目的已经达到,均默不作声,都将目光死死盯着皇上。一时间殿内如死一般寂静。
拓跋焘强压怒火,问身边的太子:
此事当真?
拓跋晃躬身点头道:
崔司徒确实未经地方举荐任用二十六名郡守。
拓跋焘:传高允晋见。
一直守候在门外的中书侍郎高允,疾步走进殿来,跪倒说:臣下接驾来迟,万望恕罪。”
罢了,拓跋焘一挥手:崔浩不经举荐擅自任命郡守,可有此事?
高允:此事果然不妥。臣与太子都认为,郡守一职应先补充任副职已久的副职,让新征聘的人做他们的副手。而且太守、县令管理百姓,应该由经历过世面、有经验的人来担当。
拓跋焘一拍书案:崔浩借《国史》侮辱拓跋氏祖先,扰乱国政,反相已露,罪不容恕!来人,将崔浩押赴大牢,严加勘问!
高允闻听后急忙跪倒:皇上息怒!仅凭《国史》置人于死地,不能服众。况且《国史》之中的《太祖记》是前任国史编撰官邓渊所写,《先帝记》及《今记》,是我跟崔浩一同执笔。崔浩兼职太多,对撰写《国史》事,不过总揽大纲而已。至于实际工作,我做的比崔浩多出两倍。
拓跋焘暴跳说:这样说来你高允的罪比崔浩更大,怎么能不死?来人——
兵士涌上前来,被太子拓跋晃伸手挡住,对父亲解释说:皇上息怒。高允惊慌过度,失去条理,我从前曾问过他,他说全是崔浩所作。
拓跋焘问高允:太子的话对不对?
高允说:臣不敢说谎。太子只因我在他身旁伺候讲书,放我一条生路。实在并没有问过我,我也没有说过那种话,并不是失去条理。
拓跋焘摇了摇头,对太子拓跋晃、也是对全体人员说:
这就是正直、信义!面对死亡,不改变常态,世上人很难做到,而高允却做到了。当一个臣属,不欺骗君王,是忠贞。朕赦免他的罪,作为褒扬。
画外音:公元450年六月,北魏皇帝拓跋焘下诏:诛杀清河郡(山东省临清市)所有跟崔浩有血缘关系的崔姓男女老幼,跟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郡(河北省涿州市)卢家、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郭家、河东郡(山西省永济市)柳家,一律屠灭全族……
8.北魏平城街道 外 阴
长长的铜角声音响起,后面吹角的兵士涨的通红的脸。
街道两旁人群纷纷退让,黑压压的一群囚犯被如狼似虎的兵士押解着游街示众。
走在前面的是一辆囚车,囚车顶部露出了崔浩的头部,白发凌乱,被风吹的飘摇不止。
车停在了十字路口。任凭行人参观。
一些守卫士兵爬上囚车,围在崔浩的头颅周围,一起解开裤子撒尿。
崔浩的头上尿水淋漓顺着脸流到身上;
崔浩悲号呼喊,发出嗷嗷哀叫,路边许多人不忍观看,纷纷扭过头去。
9.街中心的刑场 外 阴
临时搭建的席棚中,端坐的监斩官举起手中的红色令箭,狠狠地掷在地上:
行刑——
号令传来,刽子手一起举起手中的鬼头刀
在刑场最高位置的崔浩两眼望天。
大刀落下,殷红的鲜血喷溅,画面是淋漓的血红……
画外音还在继续:国史一案,既是鲜卑族内部鲜卑族与汉族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相互融合过程中的碰撞;历史就在这种碰撞中踉跄行进……
10.祖府 内 日
祖冲之伏在书案上看书,读到一个节点,顺手拿出算筹仔细计算起来。
片刻后,他对着计算的结果摇摇头,提笔记录下什么后,又重新拿起了书。
门开了,冲之母亲端着茶水走进来。
她来到书案前,祖冲之毫无察觉。
冲之母亲叹了口气,用手遮挡住书本:
冲之,该歇歇了。你已经三天没有出屋门,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的。
祖冲之张开手臂伸了伸腰身,说:
没事阿母,我吃得消。
冲之母亲:
年轻时不注意会落下病的,听阿母的话,到外面走动走动,顺便打探一下如玉近来可好。
冲之动心了,顺从地站起来。
阿母从身上取出些钱给他揣在怀中,叮嘱道:记得给如玉买些脂粉针线之类的东西。和女孩打交道,要懂得她的心思……
冲之已经走出门来。回头答道:知道了。
11.建康城 外 日
鼓楼前,几名士兵和官府小吏正在张贴布告。几个人围了过来张望。
布告贴好了。官吏站直腰身大声朗读着:
天下承平既久,然北虏未平,如癣疥之疾生于肋腋,鬼魅魍魉之辈起于边远。今,我王欲起兵定荡扫邪,收回我河洛之地——
人群熙攘,不时有人挤上前来。
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议论说:河南之地是我华夏之本,早该兴兵收回。
一位卖菜的商贩:又要打仗了吗?这太平日子刚刚过了几年,难道又……
官吏继续念着:……满朝文武官员,俸禄均三征其一置办军备,凡我大宋子民、商贾,若愿捐金谷于官者,大军凯旋之后,取倍为息!
人群中,出现祖冲之的身影。他仔细看了看墙上的布告,无动于衷,转身离开。
街角拐弯处,东阳如玉和依巧走过来,老远如玉便看见了祖冲之,她拉住依巧,指了指冲之的背影。
祖冲之浑然不觉,还在茫然地向前走着。
前方商铺招牌上写着:“北地胭脂”四个大字,祖冲之思考了片刻,走进商铺。
四十多岁的老板娘迎了上来:这样帅的公子哥,是想要那种胭脂啊?
祖冲之见她油腻腻的套近乎,转身想走。老板娘拉住他的衣袖说:小爷慢走,如今的王公贵族都是从小店买货,凡是当今时兴的,我们都有,您再仔细看看?
见祖冲之停下来,她又讨好的问:是自己用还是给——唉呀我知道了,是给心上人用的对吧。这种‘张贵妃面膏’是宫里特供的,那些贵妃娘娘用来敷面后可以面白如玉、光泽照人、人见人爱……
一个丫鬟打扮的人站到了冲之背后,轻轻捅了捅他的胳膊。祖冲之回头一看,认出是依巧。
依巧使了一个眼色,祖冲之跟在她后面走了出去。
12.池塘边 外 日
池水荡开层层涟漪,一群鸭子“嘎嘎”叫着在水中游曳。
东阳如玉坐在水边的石头上,见到祖冲之来到身边,局促的站起来,叫了声:冲之哥。
祖冲之忘情的拉住她的手:如玉,许多天没有见到你,叫我好不放心!
东阳如玉盯着他的面孔看了好久,幽幽的问:冲之哥,你也开始化妆吗?
依巧在旁边说:是我强拉着小姐来散散心。小姐看到你在脂粉店徘徊很久,想来你是要装扮一下自己。
祖冲之:不,不是的。偶尔进去问一问,是想给你买一些脂粉之类的东西……
如玉嗔怪的看了一眼依巧,依巧知道失言,吐了吐舌头走开了。
祖冲之坐到如玉对面。说:本来,我们的喜事临近,谁知道两家遭遇这样大的变故,也可谓是好事多磨。
如玉:谁说不是呢。今日传言皇上要对北虏开战,父亲近日也要押送粮草税赋前来缴纳,不知会不会也被派往前线,叫人很是牵挂。
两人默默无语的茫然对坐。
如玉打破了沉默,抬头问道:不知最近又读什么书、做那种学问?
冲之马上变得神采奕奕:我正在细读《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其中这《海岛算经》还是何大人当年推荐。读这些书的时候,我总觉得天上的玉帝就是一位算学家——
受他的感染,如玉脸上也扫尽阴霾。
这时,街上传来净街的金鼓声,有人在喊:武陵王回朝了……
马蹄踏踏,街头,武陵王、徐州刺史刘骏的仪仗正在通过。骑马的卫士围绕两侧,中间是两匹马拉的轿车。透过窗帘,车上的刘骏在四处打量着街景,刘延孙骑马紧随在他的身后,戴法兴也跟在队伍后面。
马队过后,人群刚刚聚拢,又被一阵马蹄声惊散,一队五六人组成的马队奔驰而来,马队裹挟着的王玄谟围着斗篷,一脸木然。
有认识的在指点:这是彭城太守王玄谟王大人的车驾。
祖冲之站起来,说:看来真的要开战了。
东阳如玉也站立起来,伏在冲之的耳边说:我讨厌打仗。
两个人对视一眼,看着马队远去。
13.平城皇宫 外 日
北魏的信使飞马驰来,斜挎的包袱紧紧缚在身上。
快马直至皇宫大门,骑士飞身下马,快步跑进大门。
14.皇宫正殿 内 日
拓跋焘脸色阴沉沉的坐在硕大的书案后面,在认真的看南朝使者送来的战书。太子拓跋晃、王爷拓拔仁以及高允、诸大臣分列两旁。
片刻,拓跋焘将战书掷给拓拔仁,说:
南朝刘义隆不知天高地厚,发来战书要侵犯我北魏国土,可恨可气!
阶下传来一阵阵喊叫声:
来便来,让他们一个个不得全尸!
南宋如鱼鳖一样,敢来摸老虎屁股?哈哈……
拓跋焘意气风发的站起来,对着高允喊道:
快快拿笔,来给他们回信!
高允急忙坐在一侧的书案后,接过太监递上的笔墨恭候。
拓跋焘想了想,口述说:
就这样写……我们两国和好已经很久,想不到你却贪心不止。年前你们鼓动我国边民造反,被我剿灭。今年春季,你又诱惑一些民众逃亡,背叛自己的故土。现在,听说你打算亲自送上门来,可谓狂妄。假如你能走到中山、桑乾河,就请随意行止,你来我不迎接,你去我不相送。假如你已厌倦你的国土,不妨来平城定居,我也前往扬州,双方换换地方也无不可。
下面的人中间传来一阵放肆的笑声。
拓跋焘略微停顿,站起身来摸着自己的下巴接着说:
……想来你年纪已经五旬,却从来没有出过大门,可见你的心智不过三岁小娃,比起我们生长马上的鲜卑人,你简直就是白痴一样!朕没有多余的东西送给你,且送上猎马十二匹,以及毛毡、药材等物。你远道而来,马力不足,可乘我送的马。水土不服害病,可吃我送的药……
阶下吃吃的笑声一直不断。等到他口述完了,下面的鲜卑将军和王公们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15.太极殿 日 外
禁卫林立。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