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8165
成片时长:每集约42分钟
阅读:5190
发表:2023/10/11
40集 主旋律,谍战,军事 电视剧剧本
《南侨抗日风云》第1-3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赵兵、王小四等人相继跳下车。
林瑞龙和庄明理率先向店里走去。
张大发急忙从柜台里迎出来,举起双手乱摆,不知是要招呼还是阻拦:团、团长,你们这是?
庄明理将张大发推到一边,直奔后面小门。
赵兵、王小四等人紧跟庄明理而去。
林瑞龙来到货架前,浏览着。
张大发:林、林团长,你看,上面没有一件日货吧?
林瑞龙:最近没进日货?
张大发:我……(向后面看去)我……
庄明理拎一只标着中、日文“味精”的布袋子出来,重重的摔在柜台前地上。
赵兵搬出一箱标着中、日文“仁丹”二字的木箱,掼在“味精”袋旁边。
王小四拎着一大袋标着中、日文“糖果”二字的布袋,砸在“仁丹”包装箱上。
庄明理等人怒视着张大发。
张大发低着头。
林瑞龙:张老板,还有什么话说?
张大发:林团长,我是一时糊涂,又去进了点日货。可是我没卖呀。
庄明理:还嘴硬!
张大发:是真没卖嘛。
林瑞龙:你没卖?你昨天向人家推销过日本味精吧?只是人家觉悟高,没买罢了。
张大发低头不语。
林瑞龙:张老板,抵制日货这么多年,不卖日货的道理不知宣传多少次了。正如你上次讲的,你们行业也开过会,定了不卖日货的自律公约,而你,还是这样明知故犯。
高秀娟走进店来。
林瑞龙迎上去,热情地:高记者来啦!
庄明理:高记者辛苦啦!
赵兵、王小四等人,惊奇地望着高秀娟。
高秀娟向林瑞龙、庄明理及其他成员逐一点头微笑:嗬,查出不少日货吗嘛!
林瑞龙向高秀娟露出感激的微笑。
庄明理对赵兵等人一挥手:来,统统搬到外面去。
19.张记杂货店门 外 日
有不少华侨往杂货店门口跑过来。
庄明理将地上日货一一摆开。
高秀娟拿着照相机逐一拍照。
围观的华侨越来越多。
林瑞龙指着日货,对围观的华侨大声地:各位侨胞,这些日货,都是从张老板家里搜出来的;他昨天还对外推销过,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奸商!对这种奸商,我们锄奸团坚决查处!希望大家今后发现这种奸商,踊跃向筹赈会、报馆、锄奸团检举揭发!
围观华侨对张大发指点,嘲笑,谴责不已。
张大发耷拉着脑袋,蹲在一边。
林瑞龙:张老板,按照章程,你这些日货都要泼上沥青,以示惩处;另外,你还要写一份“道歉信”,信中写出已购进日货的事实,表明你真心悔过的决心。明天送到《南洋商报》报馆去,连续登载一个月,不得有误!
张大发勉强点头。
庄明理对赵兵:快去拎桶沥青来。
赵兵忙向小货车跑去。
庄明理、王小四等人将三种日货的外包装拆的拆,撕的撕,瞬间把里面的小包装全摊在地上。
高秀娟拍照。
赵兵将沥青均匀地倒在日货上。
高秀娟对已成黑糊状的日货,又是一阵拍照。
围观的华侨拍手称快:好!浇的好!浇的好!
林瑞龙:张老板,日货从哪里进的?
张大发一下子抬起头,望着林瑞龙。
(闪回)刘记百货批发部仓库大院 外 夜
张大发用一块黄油布盖在码好的货物上,拉起板车欲走。
刘志富从仓库里跑出来:张老板,等一下!有件事忘了交代你。
张大发:什么事?
刘志富走近小声地:张老板,万一——我说是万一,你被锄奸团查到,问你从哪里进的货,你就说从东亚洋行进的。
张大发翻了刘志富一眼,拉起车子就走:原来你们也怕啊!
刘志富:我们怕什么?这样对你有好处。
张大发冷笑:那我谢谢你的好心啰。
刘志富追上一步:你真要讲,我们也不怕!我们大股东跟他们锄奸团一位团长,是亲戚!
张大发站住:真的?
刘志富:万一出事,你要说出来,我们从此不好做生意不说,说不定锄奸团对你的处罚,还要更严一些。(闪回结束)
林瑞龙:怎么,还不愿讲?
张大发又低下头:从东亚洋行进的。
林瑞龙:真的?
张大发:真的,是真的。
20.城区街道 外 日
轿车、货车,自行车、黄包车川流不息。
行人在街两边熙来攘往。
一报童肩挎报袋,手举一份《南洋商报》高声叫喊:看报!看报!看张记杂货店日货被泼上沥青啦!看报!看报!看奸商张大发刊登“道歉悔过书”啦!
行人争相购买报纸。
21.城区二层红砖小楼二楼客厅 内 日
一份《南洋商报》摊在林瑞龙面前办公桌上。庄明理、赵兵、王小四俯身在桌边,津津有味地看着。
赵兵:看,高记者把我泼沥青的照片,拍的多好看!
庄明理指着报纸头版:瑞龙,这标题也好:“奸商日货被泼沥青,道歉悔过痛改前非”!
赵兵:悔过书哩?(翻找)原来在这里。
《南洋商报》三版左上角,一则黑体竖行“道歉启事”特写。
赵兵大声读着:
道歉启事
吾人利欲熏心,近日购进一批日货,出售给侨胞,违背行业自律公约,有亏华侨功德。现特此向广大侨胞诚恳道歉,乞求原谅。并决心洗心革面,永不再犯。
道歉人:张记杂货店 张大发
中华民国廾七年十二月廾八日
庄明理:这家伙,道歉信写的还算诚恳。
王小四:恐怕是找人写的。
林瑞龙:只要登出来,就算他本人表态了。
赵兵指着报纸:哎,林团长,怎么这篇报道,还有拍照片的作者,不是高记者,而是署名叫“郑义”的?
林瑞龙:那是高记者的笔名吧。
赵兵:笔名?
王小四:我明白了。高记者怕人家报复她。
林瑞龙摇头:郑义——就是“正义”的谐音。不是比她本人名字更有力量?
赵兵:乖乖,原来还有这层意思。(拍了一下王小四头)哪是你想的那样!
王小四:我哪晓得人家肚子墨水这么多?
几个人都笑起来。
林瑞龙放下报纸:我总觉得张大发那天供出的进货渠道,是假的。
庄明理:何以见得?
林瑞龙:你想哇,那么鬼精的人,怎么会舍近求远到东亚洋行去进货?而且据我所知,东亚洋行是做大宗批发生意的,像他这种小杂货店,是不会想到去那里进货的。
庄明理:那他是从哪里进的货?是某个华人批发商?
林瑞龙:虽不能肯定,也差不多。
庄明理:那还等什么?再去问问他!
林瑞龙:现在去问,他未必就会说实话。
赵兵掏出已做好的铁旋子,向林瑞龙一亮,又比划一下旋耳朵的动作:林团长,让我和王小四去问他。再不说实话,就把他耳朵旋下来!
庄明理抬脚便走:我带你们去!
林瑞龙:明理,不能那样干!
庄明理:为什么?早就听说不少地方都这样干了。
赵兵:是呀,林团长,那些奸商只要听说割耳朵的“黄强”来了,叫不卖日货就不卖,就登报道歉就登报……真有效果嘛!
林瑞龙:明理,你忘了陈主席讲过的话啦?我们对华商,哪怕是奸商,一定要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批评惩罚为次要手段。即使对屡教不改的奸商,虽坚决惩处,也不能采取任何过激行动。
庄明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好、好,依你,不去了。
林瑞龙:别急,随着这场运动开展下去,有爱国心的侨胞会日益增多,少数隐蔽的大、小奸商,只要一有不轨行动,迟早会暴露的!
22.城区日本东亚洋行总经理室 内 日
前田太郎拿一份《南洋商报》来到北野川雄桌前,双手递上:总经理阁下,这是您要的那份《南洋商报》。
北野川雄接过报纸展开,逐一搜看着有关张大发被搜出日货的报道、照片和道歉信。
他边看边“八格牙鲁”地骂个不停。
前田太郎:总经理阁下,这样的宣传报道,对我们日货刚刚上升的销售势头,势必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北野川雄把报纸揉成一团,摔到地上:那还用说?你们继续留心这方面的宣传报道!
前田太郎:嗨!
林瑞龙和庄明理率先向店里走去。
张大发急忙从柜台里迎出来,举起双手乱摆,不知是要招呼还是阻拦:团、团长,你们这是?
庄明理将张大发推到一边,直奔后面小门。
赵兵、王小四等人紧跟庄明理而去。
林瑞龙来到货架前,浏览着。
张大发:林、林团长,你看,上面没有一件日货吧?
林瑞龙:最近没进日货?
张大发:我……(向后面看去)我……
庄明理拎一只标着中、日文“味精”的布袋子出来,重重的摔在柜台前地上。
赵兵搬出一箱标着中、日文“仁丹”二字的木箱,掼在“味精”袋旁边。
王小四拎着一大袋标着中、日文“糖果”二字的布袋,砸在“仁丹”包装箱上。
庄明理等人怒视着张大发。
张大发低着头。
林瑞龙:张老板,还有什么话说?
张大发:林团长,我是一时糊涂,又去进了点日货。可是我没卖呀。
庄明理:还嘴硬!
张大发:是真没卖嘛。
林瑞龙:你没卖?你昨天向人家推销过日本味精吧?只是人家觉悟高,没买罢了。
张大发低头不语。
林瑞龙:张老板,抵制日货这么多年,不卖日货的道理不知宣传多少次了。正如你上次讲的,你们行业也开过会,定了不卖日货的自律公约,而你,还是这样明知故犯。
高秀娟走进店来。
林瑞龙迎上去,热情地:高记者来啦!
庄明理:高记者辛苦啦!
赵兵、王小四等人,惊奇地望着高秀娟。
高秀娟向林瑞龙、庄明理及其他成员逐一点头微笑:嗬,查出不少日货吗嘛!
林瑞龙向高秀娟露出感激的微笑。
庄明理对赵兵等人一挥手:来,统统搬到外面去。
19.张记杂货店门 外 日
有不少华侨往杂货店门口跑过来。
庄明理将地上日货一一摆开。
高秀娟拿着照相机逐一拍照。
围观的华侨越来越多。
林瑞龙指着日货,对围观的华侨大声地:各位侨胞,这些日货,都是从张老板家里搜出来的;他昨天还对外推销过,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奸商!对这种奸商,我们锄奸团坚决查处!希望大家今后发现这种奸商,踊跃向筹赈会、报馆、锄奸团检举揭发!
围观华侨对张大发指点,嘲笑,谴责不已。
张大发耷拉着脑袋,蹲在一边。
林瑞龙:张老板,按照章程,你这些日货都要泼上沥青,以示惩处;另外,你还要写一份“道歉信”,信中写出已购进日货的事实,表明你真心悔过的决心。明天送到《南洋商报》报馆去,连续登载一个月,不得有误!
张大发勉强点头。
庄明理对赵兵:快去拎桶沥青来。
赵兵忙向小货车跑去。
庄明理、王小四等人将三种日货的外包装拆的拆,撕的撕,瞬间把里面的小包装全摊在地上。
高秀娟拍照。
赵兵将沥青均匀地倒在日货上。
高秀娟对已成黑糊状的日货,又是一阵拍照。
围观的华侨拍手称快:好!浇的好!浇的好!
林瑞龙:张老板,日货从哪里进的?
张大发一下子抬起头,望着林瑞龙。
(闪回)刘记百货批发部仓库大院 外 夜
张大发用一块黄油布盖在码好的货物上,拉起板车欲走。
刘志富从仓库里跑出来:张老板,等一下!有件事忘了交代你。
张大发:什么事?
刘志富走近小声地:张老板,万一——我说是万一,你被锄奸团查到,问你从哪里进的货,你就说从东亚洋行进的。
张大发翻了刘志富一眼,拉起车子就走:原来你们也怕啊!
刘志富:我们怕什么?这样对你有好处。
张大发冷笑:那我谢谢你的好心啰。
刘志富追上一步:你真要讲,我们也不怕!我们大股东跟他们锄奸团一位团长,是亲戚!
张大发站住:真的?
刘志富:万一出事,你要说出来,我们从此不好做生意不说,说不定锄奸团对你的处罚,还要更严一些。(闪回结束)
林瑞龙:怎么,还不愿讲?
张大发又低下头:从东亚洋行进的。
林瑞龙:真的?
张大发:真的,是真的。
20.城区街道 外 日
轿车、货车,自行车、黄包车川流不息。
行人在街两边熙来攘往。
一报童肩挎报袋,手举一份《南洋商报》高声叫喊:看报!看报!看张记杂货店日货被泼上沥青啦!看报!看报!看奸商张大发刊登“道歉悔过书”啦!
行人争相购买报纸。
21.城区二层红砖小楼二楼客厅 内 日
一份《南洋商报》摊在林瑞龙面前办公桌上。庄明理、赵兵、王小四俯身在桌边,津津有味地看着。
赵兵:看,高记者把我泼沥青的照片,拍的多好看!
庄明理指着报纸头版:瑞龙,这标题也好:“奸商日货被泼沥青,道歉悔过痛改前非”!
赵兵:悔过书哩?(翻找)原来在这里。
《南洋商报》三版左上角,一则黑体竖行“道歉启事”特写。
赵兵大声读着:
道歉启事
吾人利欲熏心,近日购进一批日货,出售给侨胞,违背行业自律公约,有亏华侨功德。现特此向广大侨胞诚恳道歉,乞求原谅。并决心洗心革面,永不再犯。
道歉人:张记杂货店 张大发
中华民国廾七年十二月廾八日
庄明理:这家伙,道歉信写的还算诚恳。
王小四:恐怕是找人写的。
林瑞龙:只要登出来,就算他本人表态了。
赵兵指着报纸:哎,林团长,怎么这篇报道,还有拍照片的作者,不是高记者,而是署名叫“郑义”的?
林瑞龙:那是高记者的笔名吧。
赵兵:笔名?
王小四:我明白了。高记者怕人家报复她。
林瑞龙摇头:郑义——就是“正义”的谐音。不是比她本人名字更有力量?
赵兵:乖乖,原来还有这层意思。(拍了一下王小四头)哪是你想的那样!
王小四:我哪晓得人家肚子墨水这么多?
几个人都笑起来。
林瑞龙放下报纸:我总觉得张大发那天供出的进货渠道,是假的。
庄明理:何以见得?
林瑞龙:你想哇,那么鬼精的人,怎么会舍近求远到东亚洋行去进货?而且据我所知,东亚洋行是做大宗批发生意的,像他这种小杂货店,是不会想到去那里进货的。
庄明理:那他是从哪里进的货?是某个华人批发商?
林瑞龙:虽不能肯定,也差不多。
庄明理:那还等什么?再去问问他!
林瑞龙:现在去问,他未必就会说实话。
赵兵掏出已做好的铁旋子,向林瑞龙一亮,又比划一下旋耳朵的动作:林团长,让我和王小四去问他。再不说实话,就把他耳朵旋下来!
庄明理抬脚便走:我带你们去!
林瑞龙:明理,不能那样干!
庄明理:为什么?早就听说不少地方都这样干了。
赵兵:是呀,林团长,那些奸商只要听说割耳朵的“黄强”来了,叫不卖日货就不卖,就登报道歉就登报……真有效果嘛!
林瑞龙:明理,你忘了陈主席讲过的话啦?我们对华商,哪怕是奸商,一定要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批评惩罚为次要手段。即使对屡教不改的奸商,虽坚决惩处,也不能采取任何过激行动。
庄明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好、好,依你,不去了。
林瑞龙:别急,随着这场运动开展下去,有爱国心的侨胞会日益增多,少数隐蔽的大、小奸商,只要一有不轨行动,迟早会暴露的!
22.城区日本东亚洋行总经理室 内 日
前田太郎拿一份《南洋商报》来到北野川雄桌前,双手递上:总经理阁下,这是您要的那份《南洋商报》。
北野川雄接过报纸展开,逐一搜看着有关张大发被搜出日货的报道、照片和道歉信。
他边看边“八格牙鲁”地骂个不停。
前田太郎:总经理阁下,这样的宣传报道,对我们日货刚刚上升的销售势头,势必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北野川雄把报纸揉成一团,摔到地上:那还用说?你们继续留心这方面的宣传报道!
前田太郎:嗨!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