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0910
成片时长:约136分钟
阅读:51
发表:2025/10/10
主旋律,古装,军事
电影剧本
忠魂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晏昕召集4名部属(司马、兵曹掾史、仓曹掾史、军候)在阳关城城楼指挥台召开紧急会议。5人全部戴着金色头盔,身穿鱼鳞甲,手扶腰间环首刀,表情严肃。
晏昕:围困阳关城的匈奴应有3万之众,墩墩山烽火台被匈奴破坏,当务之急,一是要尽快将军情传出,请求增援;二是要号召阳关的1千守军和3千百姓全力守住南北城门,等待援军;三是要确保重要目标的安全,谨防匈奴细作破坏。
众人点头。
晏昕用眼扫视4个部属。
晏昕:司马沈通主要负责指挥台、城墙、城门、角楼、钟鼓楼、藏兵洞、护城河的安全!
沈通:(俯身拱手)诺!
晏昕:兵曹掾史刘成主要负责官署、医署、军营、伤兵营的安全!
刘成:(俯身拱手)诺!
晏昕:仓曹掾史万好主要负责战马、水源、粮草、炊舍的安全!
万好:(俯身拱手)诺!
晏昕:军候李楷主要负责工坊、军械库的安全!
李楷:(俯身拱手)诺!
13、阳关城北门,日,外
阳关城城楼指挥台里,晏昕和沈通盯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小旗,驯鸽人苏木抱着竹制鸽笼站在一旁,笼中3只灰羽信鸽不安地扑腾着翅膀。
晏昕:(细声)苏木,这是最后3只信鸽了,帛书绑在它们腿上,目的地是敦煌郡治所,记住了吗?
苏木:记住了,请都尉放心!
晏昕:(猛地转身,把城楼箭窗打开半扇)别让匈奴察觉,悄悄放飞。
苏木点头,从怀中取出3片指甲盖大小的帛书,借助细竹签,小心塞进3个小筒中,用细绳把筒口系紧,再把3个小筒分别系在鸽笼里3只信鸽的腿上。
苏木捧着鸽笼来到箭窗边,箭窗外太阳高照。
苏木:(深吸一口气,将3只信鸽依次托出窗外,低声呢喃)去吧,飞到敦煌去,早点把援军请来……
信鸽振翅高飞,灰影渐远……就在此时,城外匈奴营地弓弦声响成一片。
沈通:(怒吼)不好!匈奴早有防备!
箭雨划破长空,1支羽箭精准地射中率先起飞的信鸽,那只信鸽哀鸣一声后落到地上。
苏木:(目眦欲裂)不!
剩下两只信鸽急转方向,试图躲进云层,但匈奴射雕手显然受过专门训练,又是一阵箭雨袭来,其中一只被射中翅膀,打着旋儿掉落;最后一只刚飞出没多远,就被一支狼牙箭穿透胸膛,羽毛混着血珠飘落。
3只信鸽的尸体相继坠落,匈奴营地传出阵阵狂笑声。
苏木瘫坐在箭窗边,双手死死攥着空笼,泪水混着尘土从他的脸上滑落。
苏木:(泣不成声)它们上个月还带着家书给戍卒报平安……
晏昕:(缓缓走到窗边,望着城外匈奴营地的方向)不怪你,也不怪信鸽,是该死的匈奴铁了心要困死我们。
沈通:都尉,烽火台没有反应,信鸽又被射杀……现在怎么办?
晏昕:(声音陡然坚定)传我命令,搬巨石堵死南北主城门,全力备战,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阳关就不能丢!
沈通:诺!
14、阳关城北门,日,外
匈奴首次攻城,只攻北门。
高约10米的阳关城吊桥高高拉起,城门紧闭,宽约20米的护城河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深不见底,但护城河中露出水面的带尖铁柱和带尖木柱清晰可见,令人不寒而栗。
瞭望兵:都尉!匈奴要攻城了,他们搬着众多皮筏前来!
晏昕:(立于城墙之上,高声下令)弓箭手和弩手准备!
众多弓箭手和弩手:(大声)诺!
匈奴黑压压一片接着一片,杀声不停地冲向阳关城,抵达护城河后,将羊皮制成的皮筏扔进护城河,随即众多匈奴借助皮筏企图渡过护城河,与此同时,众多匈奴弓箭手压制城头守军,掩护渡河。
匈奴左大都尉:(用匈奴话嘶吼)攻破阳关后,女子和牛羊任由挑选!
众多匈奴一边嘿嘿直笑,一边抢着渡河。
晏昕:(大声)瞄准皮筏和匈奴,自行射击!
守城汉军居高临下,充分发挥地利优势,有的弓箭手和弩手在城垛后“倚墙而射”,有的弓箭手和弩手在箭楼上“倚窗而射”……顷刻间,箭雨、火箭雨,从阳关城墙上一波接一波倾泻而下。
有的射中了皮筏充气的皮囊,有的射断了划水的楫,有的射中了匈奴的面部,有的射中了匈奴的四肢,有的直接穿透了匈奴的胸膛,很多火箭点燃了浸有油脂的皮筏,还有火箭射中并点燃了匈奴弓箭手的反曲复合弓……匈奴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匈奴甲:我的脸!(惨叫着坠入河中,被河中带尖铁柱刺穿)
匈奴乙:(惨叫)我的腿!皮筏漏气了!
匈奴丙:(挥舞弯刀格挡箭矢)快划!快过河了!
话音刚落,匈奴丙挥舞弯刀的胳膊被箭射穿,弯刀掉进了护城河,紧接着另一支火箭射进了他的嘴里,他没机会惨叫就直接沉入护城河。
15、阳关城北门,日,外
激战中,万好的大儿子万大虎,一箭射中正在指挥的左大都尉的右眼。
左大都尉用手捂眼惨叫:快撤!
万小虎:(惊喜)射中了!厉害!
万好看了万大虎一眼,右手握拳高举,脸上自豪满满。
残余的匈奴纷纷回撤。
负责掩护渡河的活着的匈奴弓箭手,只能自己掩护自己撤退了。护城河里的匈奴,有的调转筏头逃窜,有的在慌乱中碰翻皮筏而落水,护城河水面不仅漂浮着大量断裂的木桨和散落的兵器,还漂浮着很多匈奴的尸体。
沈通:(指着护城河)都尉,匈奴在回撤!
晏昕:(目光锐利)保持箭阵压制!
沈通:诺!
16、阳关城北门,日,外
匈奴撤退后,守城汉军一边掩护,一边快速清理战场。
沈通:(呈上统计名册)都尉,此战共斩匈奴283人,击伤多人,击毁皮筏35具,我军轻伤26人。
晏昕:(沉着冷静)传我命令,立即补充消耗,抓紧营造军器,多派士卒巡查,谨防匈奴偷袭!
斥候:(俯身拱手)诺!
耀眼的阳光为阳关城楼镀上金边,护城河的水流依旧湍急,仿佛厮杀从未发生。
匈奴第一次攻城,虽狂傲至极,却连阳关城的护城河都没有越过。
17、阳关城城内,夜,外
阳关城地下密道入口,火把摇曳着映出斑驳的夯土墙。晏昕身披铠甲,正与6名身穿百姓服饰的斥候低声交谈。
晏昕:(目光扫过斥候们亲切的脸庞)墩墩山烽火台已失,城外70里就是敦煌郡治所。你们6人从这条暗道出去,沿戈壁边缘潜行,务必把军情亲自送到敦煌太守手中。
什长王勇:(行拱手礼)都尉!除非战死,我等定将檄书送到!
晏昕从怀中掏出密封的合檄(两个木片合在一起),郑重交到王勇手中。暗道深处传来滴水声,火把的光晕在众人脸上跳动。
晏昕:暗道出口在阳关城西北5里的沙枣林,一定要小心!
王勇:(接过合檄)小人谨记!
6名斥候握着腰间环首刀,依次鱼贯钻入暗道。
晏昕望着他们消失的背影,用手旋转机关,石板将入口封死,石壁发出沉闷的合拢声。
18、阳关城北门城外,夜,外
深夜,王勇用力推开伪装的石板,探出头观察,隐隐约约看到10多米高的沙枣树在风中摇曳,发出“呜呜”和“吱呀”的混合声,树干粗的有碗口那么粗,沙地上满是掉落的沙枣树叶。
王勇:(对身后挥手,小声)慢慢出去。
6名斥候刚爬出暗道,沙坑周围突然泼来粘稠的液体,一股浓烈的油脂味弥漫开来……他们立马意识到中了匈奴的埋伏,正想返回暗道,可为时已晚。
火把骤然点起,照亮了埋伏在沙枣林周围的30余名匈奴骑兵。
匈奴百长:(用汉话狞笑)汉军小崽子,早就等你们啦!放箭!
匈奴射出火箭,火油瞬间被点燃,烈焰如毒蛇般窜起,形成环形火墙。6名斥候被火焰逼在中央,有的衣服被火星引燃。
王勇:赶快突围!往逆风方向冲!
匈奴继续射箭,6名斥候借助沙枣树挥舞着环首刀挡箭……斥候甲、斥候乙和斥候丙,先后中箭倒在了沙地上。
斥候丁用身体挡在王勇前面……
斥候戊:(右手用环首刀挡箭,左手用力把王勇推出火圈)什长——快走!
斥候丁和斥候戊相继中箭倒地。
王勇刚跑出几步,被4名匈奴围住。
匈奴百长:留个活口!
愤怒的王勇双手紧握环首刀,猛地跳起,一个有力的直劈,将一名匈奴的头部劈开,匈奴在惨叫中死去……紧接着,王勇一个娴熟的横砍,将另一名匈奴的腰部砍开,匈奴“啊”了一声痛苦地倒下了……另两名一高一矮的匈奴抓住机会,挥舞着弯刀从侧后袭击王勇,王勇左臂挨了一刀并摔倒在地……矮个子匈奴正准备补刀时,王勇来了一个“乌龙绞柱”,在站起的同时,翻转手腕,用环首刀反削了匈奴的颈部,鲜血飞溅,矮个子匈奴当场毙命。
正当王勇跟高个子匈奴搏杀时,匈奴百长冲到王勇身后,用长矛刺穿了王勇的左肩,王勇强忍剧痛反手一刀,环首刀的刀尖划破了匈奴百长的脸。
匈奴百长:(气急败坏)不留活口了,射死他!
密集的箭矢射向王勇……身中数箭的王勇,凭借最后一点力气,将手中的环首刀猛地甩出,旋转的环首刀砍在了匈奴百长的脖子上,匈奴百长倒地而亡……王勇双手护着胸前的合檄,最后望了一眼敦煌郡的方向,身体缓缓倒在烈焰中……
19、阳关城北门城头,夜,外
寒夜里,晏昕和沈通站在阳关城头。
晏昕望着阳关城西北方向燃起的火光,眼泪涌出。
沈通:(垂首站立)都尉,沙枣林方向……烧了半个时辰了。
晏昕按着垛口的手指因用力而出血,城墙上的火把将他高大的身影拉得更长。远处匈奴营地的篝火仍在闪烁,与阳关城西北方向的余烬遥相呼应。
晏昕:(声音哽咽)给他们记上战功,就说……6位勇士——阵亡于传讯途中。另外,那个出城暗道务必彻底堵死,防止匈奴乘虚而入。
沈通:诺!
寒风卷过城墙,吹得旌旗呼呼作响,敦煌郡方向依旧漆黑一片,没有任何援军将至的迹象。
沙枣林的火光渐渐熄灭,只留下一缕青烟在夜风中飘散。
晏昕缓缓拔出佩刀,刀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陷入苦思……
20、阳关城北门,夜,外
匈奴第二次攻城。
黑夜格外寂静,能见度不足3米,空气中弥漫着寒冷的雾气,汉军斥候举着火把在城墙上来回巡视。
突然,护城河对面燃起众多火把,火把后面是不知数量的匈奴,汉军斥候立即明白过来是匈奴在夜间偷袭,于是敲响城头的报警鼓。
沉睡的阳关城瞬间惊醒,各种说话声、甲胄碰撞声、急促的脚步声从各处传来。
城墙上的10多名守军立即投入战斗。
虽然城墙上有箭镞飞下,也伤着了部分匈奴,但还是有众多匈奴通过划动皮筏、直接涉水等方式快速渡过了护城河,并立即借助夜色,迅速合力把顶部带有挂钩的长木梯往城墙上推送。
大批汉军冲上阳关城头。
当长木梯固定在城墙垛口后,众多匈奴顺着长木梯急速攀爬以求冲上城头。
晏昕:(嘶吼)弩车靠近北墙!弩手各就各位!
晏昕:围困阳关城的匈奴应有3万之众,墩墩山烽火台被匈奴破坏,当务之急,一是要尽快将军情传出,请求增援;二是要号召阳关的1千守军和3千百姓全力守住南北城门,等待援军;三是要确保重要目标的安全,谨防匈奴细作破坏。
众人点头。
晏昕用眼扫视4个部属。
晏昕:司马沈通主要负责指挥台、城墙、城门、角楼、钟鼓楼、藏兵洞、护城河的安全!
沈通:(俯身拱手)诺!
晏昕:兵曹掾史刘成主要负责官署、医署、军营、伤兵营的安全!
刘成:(俯身拱手)诺!
晏昕:仓曹掾史万好主要负责战马、水源、粮草、炊舍的安全!
万好:(俯身拱手)诺!
晏昕:军候李楷主要负责工坊、军械库的安全!
李楷:(俯身拱手)诺!
13、阳关城北门,日,外
阳关城城楼指挥台里,晏昕和沈通盯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小旗,驯鸽人苏木抱着竹制鸽笼站在一旁,笼中3只灰羽信鸽不安地扑腾着翅膀。
晏昕:(细声)苏木,这是最后3只信鸽了,帛书绑在它们腿上,目的地是敦煌郡治所,记住了吗?
苏木:记住了,请都尉放心!
晏昕:(猛地转身,把城楼箭窗打开半扇)别让匈奴察觉,悄悄放飞。
苏木点头,从怀中取出3片指甲盖大小的帛书,借助细竹签,小心塞进3个小筒中,用细绳把筒口系紧,再把3个小筒分别系在鸽笼里3只信鸽的腿上。
苏木捧着鸽笼来到箭窗边,箭窗外太阳高照。
苏木:(深吸一口气,将3只信鸽依次托出窗外,低声呢喃)去吧,飞到敦煌去,早点把援军请来……
信鸽振翅高飞,灰影渐远……就在此时,城外匈奴营地弓弦声响成一片。
沈通:(怒吼)不好!匈奴早有防备!
箭雨划破长空,1支羽箭精准地射中率先起飞的信鸽,那只信鸽哀鸣一声后落到地上。
苏木:(目眦欲裂)不!
剩下两只信鸽急转方向,试图躲进云层,但匈奴射雕手显然受过专门训练,又是一阵箭雨袭来,其中一只被射中翅膀,打着旋儿掉落;最后一只刚飞出没多远,就被一支狼牙箭穿透胸膛,羽毛混着血珠飘落。
3只信鸽的尸体相继坠落,匈奴营地传出阵阵狂笑声。
苏木瘫坐在箭窗边,双手死死攥着空笼,泪水混着尘土从他的脸上滑落。
苏木:(泣不成声)它们上个月还带着家书给戍卒报平安……
晏昕:(缓缓走到窗边,望着城外匈奴营地的方向)不怪你,也不怪信鸽,是该死的匈奴铁了心要困死我们。
沈通:都尉,烽火台没有反应,信鸽又被射杀……现在怎么办?
晏昕:(声音陡然坚定)传我命令,搬巨石堵死南北主城门,全力备战,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阳关就不能丢!
沈通:诺!
14、阳关城北门,日,外
匈奴首次攻城,只攻北门。
高约10米的阳关城吊桥高高拉起,城门紧闭,宽约20米的护城河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深不见底,但护城河中露出水面的带尖铁柱和带尖木柱清晰可见,令人不寒而栗。
瞭望兵:都尉!匈奴要攻城了,他们搬着众多皮筏前来!
晏昕:(立于城墙之上,高声下令)弓箭手和弩手准备!
众多弓箭手和弩手:(大声)诺!
匈奴黑压压一片接着一片,杀声不停地冲向阳关城,抵达护城河后,将羊皮制成的皮筏扔进护城河,随即众多匈奴借助皮筏企图渡过护城河,与此同时,众多匈奴弓箭手压制城头守军,掩护渡河。
匈奴左大都尉:(用匈奴话嘶吼)攻破阳关后,女子和牛羊任由挑选!
众多匈奴一边嘿嘿直笑,一边抢着渡河。
晏昕:(大声)瞄准皮筏和匈奴,自行射击!
守城汉军居高临下,充分发挥地利优势,有的弓箭手和弩手在城垛后“倚墙而射”,有的弓箭手和弩手在箭楼上“倚窗而射”……顷刻间,箭雨、火箭雨,从阳关城墙上一波接一波倾泻而下。
有的射中了皮筏充气的皮囊,有的射断了划水的楫,有的射中了匈奴的面部,有的射中了匈奴的四肢,有的直接穿透了匈奴的胸膛,很多火箭点燃了浸有油脂的皮筏,还有火箭射中并点燃了匈奴弓箭手的反曲复合弓……匈奴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匈奴甲:我的脸!(惨叫着坠入河中,被河中带尖铁柱刺穿)
匈奴乙:(惨叫)我的腿!皮筏漏气了!
匈奴丙:(挥舞弯刀格挡箭矢)快划!快过河了!
话音刚落,匈奴丙挥舞弯刀的胳膊被箭射穿,弯刀掉进了护城河,紧接着另一支火箭射进了他的嘴里,他没机会惨叫就直接沉入护城河。
15、阳关城北门,日,外
激战中,万好的大儿子万大虎,一箭射中正在指挥的左大都尉的右眼。
左大都尉用手捂眼惨叫:快撤!
万小虎:(惊喜)射中了!厉害!
万好看了万大虎一眼,右手握拳高举,脸上自豪满满。
残余的匈奴纷纷回撤。
负责掩护渡河的活着的匈奴弓箭手,只能自己掩护自己撤退了。护城河里的匈奴,有的调转筏头逃窜,有的在慌乱中碰翻皮筏而落水,护城河水面不仅漂浮着大量断裂的木桨和散落的兵器,还漂浮着很多匈奴的尸体。
沈通:(指着护城河)都尉,匈奴在回撤!
晏昕:(目光锐利)保持箭阵压制!
沈通:诺!
16、阳关城北门,日,外
匈奴撤退后,守城汉军一边掩护,一边快速清理战场。
沈通:(呈上统计名册)都尉,此战共斩匈奴283人,击伤多人,击毁皮筏35具,我军轻伤26人。
晏昕:(沉着冷静)传我命令,立即补充消耗,抓紧营造军器,多派士卒巡查,谨防匈奴偷袭!
斥候:(俯身拱手)诺!
耀眼的阳光为阳关城楼镀上金边,护城河的水流依旧湍急,仿佛厮杀从未发生。
匈奴第一次攻城,虽狂傲至极,却连阳关城的护城河都没有越过。
17、阳关城城内,夜,外
阳关城地下密道入口,火把摇曳着映出斑驳的夯土墙。晏昕身披铠甲,正与6名身穿百姓服饰的斥候低声交谈。
晏昕:(目光扫过斥候们亲切的脸庞)墩墩山烽火台已失,城外70里就是敦煌郡治所。你们6人从这条暗道出去,沿戈壁边缘潜行,务必把军情亲自送到敦煌太守手中。
什长王勇:(行拱手礼)都尉!除非战死,我等定将檄书送到!
晏昕从怀中掏出密封的合檄(两个木片合在一起),郑重交到王勇手中。暗道深处传来滴水声,火把的光晕在众人脸上跳动。
晏昕:暗道出口在阳关城西北5里的沙枣林,一定要小心!
王勇:(接过合檄)小人谨记!
6名斥候握着腰间环首刀,依次鱼贯钻入暗道。
晏昕望着他们消失的背影,用手旋转机关,石板将入口封死,石壁发出沉闷的合拢声。
18、阳关城北门城外,夜,外
深夜,王勇用力推开伪装的石板,探出头观察,隐隐约约看到10多米高的沙枣树在风中摇曳,发出“呜呜”和“吱呀”的混合声,树干粗的有碗口那么粗,沙地上满是掉落的沙枣树叶。
王勇:(对身后挥手,小声)慢慢出去。
6名斥候刚爬出暗道,沙坑周围突然泼来粘稠的液体,一股浓烈的油脂味弥漫开来……他们立马意识到中了匈奴的埋伏,正想返回暗道,可为时已晚。
火把骤然点起,照亮了埋伏在沙枣林周围的30余名匈奴骑兵。
匈奴百长:(用汉话狞笑)汉军小崽子,早就等你们啦!放箭!
匈奴射出火箭,火油瞬间被点燃,烈焰如毒蛇般窜起,形成环形火墙。6名斥候被火焰逼在中央,有的衣服被火星引燃。
王勇:赶快突围!往逆风方向冲!
匈奴继续射箭,6名斥候借助沙枣树挥舞着环首刀挡箭……斥候甲、斥候乙和斥候丙,先后中箭倒在了沙地上。
斥候丁用身体挡在王勇前面……
斥候戊:(右手用环首刀挡箭,左手用力把王勇推出火圈)什长——快走!
斥候丁和斥候戊相继中箭倒地。
王勇刚跑出几步,被4名匈奴围住。
匈奴百长:留个活口!
愤怒的王勇双手紧握环首刀,猛地跳起,一个有力的直劈,将一名匈奴的头部劈开,匈奴在惨叫中死去……紧接着,王勇一个娴熟的横砍,将另一名匈奴的腰部砍开,匈奴“啊”了一声痛苦地倒下了……另两名一高一矮的匈奴抓住机会,挥舞着弯刀从侧后袭击王勇,王勇左臂挨了一刀并摔倒在地……矮个子匈奴正准备补刀时,王勇来了一个“乌龙绞柱”,在站起的同时,翻转手腕,用环首刀反削了匈奴的颈部,鲜血飞溅,矮个子匈奴当场毙命。
正当王勇跟高个子匈奴搏杀时,匈奴百长冲到王勇身后,用长矛刺穿了王勇的左肩,王勇强忍剧痛反手一刀,环首刀的刀尖划破了匈奴百长的脸。
匈奴百长:(气急败坏)不留活口了,射死他!
密集的箭矢射向王勇……身中数箭的王勇,凭借最后一点力气,将手中的环首刀猛地甩出,旋转的环首刀砍在了匈奴百长的脖子上,匈奴百长倒地而亡……王勇双手护着胸前的合檄,最后望了一眼敦煌郡的方向,身体缓缓倒在烈焰中……
19、阳关城北门城头,夜,外
寒夜里,晏昕和沈通站在阳关城头。
晏昕望着阳关城西北方向燃起的火光,眼泪涌出。
沈通:(垂首站立)都尉,沙枣林方向……烧了半个时辰了。
晏昕按着垛口的手指因用力而出血,城墙上的火把将他高大的身影拉得更长。远处匈奴营地的篝火仍在闪烁,与阳关城西北方向的余烬遥相呼应。
晏昕:(声音哽咽)给他们记上战功,就说……6位勇士——阵亡于传讯途中。另外,那个出城暗道务必彻底堵死,防止匈奴乘虚而入。
沈通:诺!
寒风卷过城墙,吹得旌旗呼呼作响,敦煌郡方向依旧漆黑一片,没有任何援军将至的迹象。
沙枣林的火光渐渐熄灭,只留下一缕青烟在夜风中飘散。
晏昕缓缓拔出佩刀,刀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陷入苦思……
20、阳关城北门,夜,外
匈奴第二次攻城。
黑夜格外寂静,能见度不足3米,空气中弥漫着寒冷的雾气,汉军斥候举着火把在城墙上来回巡视。
突然,护城河对面燃起众多火把,火把后面是不知数量的匈奴,汉军斥候立即明白过来是匈奴在夜间偷袭,于是敲响城头的报警鼓。
沉睡的阳关城瞬间惊醒,各种说话声、甲胄碰撞声、急促的脚步声从各处传来。
城墙上的10多名守军立即投入战斗。
虽然城墙上有箭镞飞下,也伤着了部分匈奴,但还是有众多匈奴通过划动皮筏、直接涉水等方式快速渡过了护城河,并立即借助夜色,迅速合力把顶部带有挂钩的长木梯往城墙上推送。
大批汉军冲上阳关城头。
当长木梯固定在城墙垛口后,众多匈奴顺着长木梯急速攀爬以求冲上城头。
晏昕:(嘶吼)弩车靠近北墙!弩手各就各位!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