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302
成片时长:约21分钟
阅读:27271
发表:2012/10/17
奇幻
微电影剧本
支教老师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村主任:我们这山村对不住你呀!以前调了几个老师来,人家一看就走了。
老婆在旁边蹭他,意思让他别说这种话吧。
喝酒的村主任才不听老婆的。
刘珍珍旁白:我也是要走的。
村主任:村里原来有个老师退休了。后来就调不来老师了,公派老师人家才不来。他又代课了两年,今年身体实在不行了。没办法调不来人,学区要辙了这所学校。孩子那么小,怎么走?没校车接送,家长老公公婆婆也没那个时间精力。孩子们就停了一个学期没上课。你怎么就来了呢?
刘珍珍:我是支教的。
村主任:鸡叫?
村主任挥着大手:女老师,你放心,村里连只鸡都不会掉,木有坏人。学校房子很结实,原来是一个地主家的房子,可结实了。
9日,内。教室。
学生座位分成两大组。大个的一大组,小个的一大组。每大组7、8个学生。前面的黑板从中用粉笔划分开。一边写着“二年级”,一边写着“一年级”。
刘珍珍:好了,二年级课上到这,你们现在写这几个生字。一年级的小朋友,跟我读ɑ——ɑ——
一年级的学生大声跟读。盘水英坐姿端正,认真读着。她前面放着一截短小的铅笔头。
二年级的盘得旺低看写“宜”字。一笔一划认真写着。旁边的盘水军却把“宜”字少写了一横。盘得旺帮他指出来。盘水军不得不把写好的一排字擦掉。
刘珍珍收拾课本,准备回办公室。一位衣着极不体面的老奶奶站在门口盯着她,旁边还有盘水英。
老奶奶:刘老师,吃饭克了。
10日,内。盘水英家。
矮小的泥坯房。一边柴火灶还在煮着什么。潲盆子装满了猪食。另一边摆着黑乎乎的饭桌,桌上有鱼有肉。三四个半大孩子闹腾着,看见老师来了,就抬着潲盆子出去了。
盘水英为灶添把火,也跑出去了。
老奶奶陪刘珍珍坐下吃饭。
老奶奶:吃,吃吃。你辛苦了。
刘珍珍:他们也一起吃吧。
老奶奶:怕羞羞。吃吃吃。木管他们。
刘珍珍:你一个人带这么多孩子?
老奶奶:木有法子。我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娶了媳妇,女儿也都嫁了。都在外打工,一年都不回。回来干什么,穷山恶水的,不回来才好。水英爸爸,没有知识。存款,老婆都被人骗走了,现在他在外面比我们可怜。我只能帮他带孩子。他的兄弟们也都把孩子放在这。哎——他们爱放在我这就放在这吧,不能帮这个不帮那个带。我这老骨头还能帮他们做做饭、洗洗衣……
刘珍珍:他们寄钱回来吧?
老奶奶:寄钱?不要他们的钱。他们要砌房子,要花销,他们有难处。现在学费不多,出了学费钱,额不要他们管家里的事。
刘珍珍看见角落里的电话机。
刘珍珍:他们打电话回来吗?
老奶奶:打呀。想孩子们就打电话。打电话好呀——
老奶奶:水英说你是好老师,你可不要走了呀。走了就木得人教他们了。
11日(夜),外(内)。学校。
傍晚安静的校园。只有大樟树上一只老乌鸦嘶哑地叫着。
刘珍珍坐在走廊上看小说。
刘珍珍站在樟树下抬头看。
晚上安静的房间。刘珍珍写教案。
刘珍珍在信纸上写了几行字,揉了,扔在纸篓里。
刘珍珍端起水杯喝水。
刘珍珍躺下。
刘珍珍拔弄手机,又气馁地把手机扔在一边。
刘珍珍一关一开小台灯。
(叠影镜头表现珍珍孤独处境)
12日,内。教室。
一年级学生都准备了二十根数数棒。家长为孩子找的各种小棒看了令人发笑。其中盘利的最特别,二十根长短一致的松针,摆在一起就像一把精致的篦梳。
刘珍珍端起水杯。发现里面的水浑黄。
盘水英和同学趴在窗口窃笑。
盘水英:老师,喝吧。我放了糖在里面。糖是甜的。
13日,外。操场。
刘珍珍带学生跳健美操。
刘珍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刘珍珍把学生按合唱的方法排列站序。
刘珍珍当指挥。
学生: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
黄副校长骑着摩托车进来。
刘珍珍把学生解散了。
黄副校长走过来。
刘珍珍:黄校长。
黄副校长:珍珍,你搞得有声有色嘛。家长们都到学区说你好话呢。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呀。
刘珍珍:啊——那谢谢了。
黄副校长:今年县教育局搞元旦晚会,你准备一个节目。另外你再组织一个学生表演的节目。
黄副校长:县里要表彰你,你是县里唯一的支教老师。你看你又多才多艺,组织节目的任务非你莫属。我们学区就看你的了。星期六、星期天去买些表演用品,学校帮你报销。
黄副校长:对了,这是教师节乡政府发的一个小红包。
刘珍珍接过红包。
刘珍珍:……
黄副校长:看了你我真放心。好好干,我走了。
14日,内。房间。
刘珍珍制作教具。手机响了。
珍珍妈:女儿,你过得好吗?
刘珍珍:妈妈,我想你。
珍珍妈:好好好,妈也想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爸爸找了好些人,终于把你的事办好了。工作也安排好了,在爸爸的单位,多好的事。想起你在农村支教,我就想哭。你爸爸也责备我。我的宝贝,听妈的话,快回来。
刘珍珍:这的工作怎么办?
珍珍妈:管他呢?上级教育部门会跟当地教育局解释,他们会安排好。你马上坐车回来,好吗?妈妈太想你了。
刘珍珍:妈妈,我爱你。
珍珍妈:回来,就是最大的爱妈妈。
15日,内。县城。
车站。刘珍珍在窗口购买了回长沙的汽车票。
商店。刘珍珍买了彩带,装进包里。她走到文具柜前。
刘珍珍:老板,给我两盒中华铅笔。15盒彩笔。15把小刀。
旁白:我要走了,送给孩子们一些学习用品吧。
16日,内。学校。
刘珍珍发现办公桌上多了两棵白菜,一包米。
盘水英站在门口。
盘水英:老师,听说你要自己做饭了。奶奶说这些就给你了。
刘珍珍走过来,蹲下抱住小水英。
刘珍珍:不是自己做饭的原因,是我要走了。
盘水英:你走了,谁来教我们?
刘珍珍:水英,不要告诉别人。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
盘水英点点头。
17日,内(外)。学校。
房间内。刘珍珍收拾好包裹。
刘珍珍走出学校大门。
盘水英泪汪汪地站在远处看着她。
刘珍珍不忍地看看盘水英。
刘珍珍回望大门大方“洞口村小学”。
校门口。哑巴赶着马车来了。不是,是他远远跑在马车前面。他跑到刘珍珍前面。“啊啊——”比划着,反复指他来的路。
一个背着犁耙经过的老农帮着翻译。
老农:他说他爸爸想见你。
18日,内。哑巴家(房间)。
黑暗的房间。一个病瘦的老人卧在床上。
哑巴给老人扶起,歪在床沿。
刘珍珍坐在床前。
老人握住她的手。
老人:好女儿,让你受很委屈了。
刘珍珍:……
老人:跟你说一个家族的故事。希望你回去了,当城里的孩子问起你支教的经历,不是一无所言。
字幕推出:肖自才,乾隆年间进士。当时有名的桥梁专家。为政清廉,死无余银。肖忠,肖自才的二儿子,经通商道,富甲一方,因为为民请命,遭抄家,余剩下的只有祖籍一宅院,临终时遗言把宅院捐给村里做学堂,即洞口村小学。第三代肖德,在方圆数里是德高望重的名士,后来土改划为地主,批斗中悬梁自尽。第四代肖明,在洞口村教书43年。第五代肖强,哑巴。
老人:这所学校当年兴旺时最多的500多学生,有二十几位老师。我当校长,我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学校上了,儿子发烧了也顾不上,后来他烧成了现在的样子。我想,学校不会再调老师来了,只能这样了。这不是你的错。你教得了一时,难道要你教一世吗?这对你不公平。因为上学路太远,孩子们缀学的缀学,打工的打工,这也是无奈的事。你回去吧,好孩子……
刘珍珍听得已是泪水涟涟。
17日,内。洞口村小学(教室)。
孩子们坐在教室里等老师。刘老师一直没有出现。
推出字幕:老师走了 谁来教我们
19日,内。洞口村小学。
孩子们在校园中骑马、玩泥、跳跑、捉迷藏……
一个孩子回头,看向校门口的方向,目光定格了。
两个孩子回头,目光定格了。
三个孩子回头,目光定格了。
刘珍珍提着更大的包,出现在门口。
学生暴炸了。围住老师。
刘老师从包里取出画板、彩笔、小人书、动漫光碟、牛奶、面包,肯德基,发给孩子们。
学生:老师,老师……
盘水英:老师,你以后永远不走了?
刘珍珍蹲下,看着她。
刘珍珍:我是来完成我的承诺的。合同,你知道吗?
盘水英摇摇头。
刘珍珍:我签了两年支教合同。其它的,两年以后再说吧。
——剧终——
老婆在旁边蹭他,意思让他别说这种话吧。
喝酒的村主任才不听老婆的。
刘珍珍旁白:我也是要走的。
村主任:村里原来有个老师退休了。后来就调不来老师了,公派老师人家才不来。他又代课了两年,今年身体实在不行了。没办法调不来人,学区要辙了这所学校。孩子那么小,怎么走?没校车接送,家长老公公婆婆也没那个时间精力。孩子们就停了一个学期没上课。你怎么就来了呢?
刘珍珍:我是支教的。
村主任:鸡叫?
村主任挥着大手:女老师,你放心,村里连只鸡都不会掉,木有坏人。学校房子很结实,原来是一个地主家的房子,可结实了。
9日,内。教室。
学生座位分成两大组。大个的一大组,小个的一大组。每大组7、8个学生。前面的黑板从中用粉笔划分开。一边写着“二年级”,一边写着“一年级”。
刘珍珍:好了,二年级课上到这,你们现在写这几个生字。一年级的小朋友,跟我读ɑ——ɑ——
一年级的学生大声跟读。盘水英坐姿端正,认真读着。她前面放着一截短小的铅笔头。
二年级的盘得旺低看写“宜”字。一笔一划认真写着。旁边的盘水军却把“宜”字少写了一横。盘得旺帮他指出来。盘水军不得不把写好的一排字擦掉。
刘珍珍收拾课本,准备回办公室。一位衣着极不体面的老奶奶站在门口盯着她,旁边还有盘水英。
老奶奶:刘老师,吃饭克了。
10日,内。盘水英家。
矮小的泥坯房。一边柴火灶还在煮着什么。潲盆子装满了猪食。另一边摆着黑乎乎的饭桌,桌上有鱼有肉。三四个半大孩子闹腾着,看见老师来了,就抬着潲盆子出去了。
盘水英为灶添把火,也跑出去了。
老奶奶陪刘珍珍坐下吃饭。
老奶奶:吃,吃吃。你辛苦了。
刘珍珍:他们也一起吃吧。
老奶奶:怕羞羞。吃吃吃。木管他们。
刘珍珍:你一个人带这么多孩子?
老奶奶:木有法子。我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娶了媳妇,女儿也都嫁了。都在外打工,一年都不回。回来干什么,穷山恶水的,不回来才好。水英爸爸,没有知识。存款,老婆都被人骗走了,现在他在外面比我们可怜。我只能帮他带孩子。他的兄弟们也都把孩子放在这。哎——他们爱放在我这就放在这吧,不能帮这个不帮那个带。我这老骨头还能帮他们做做饭、洗洗衣……
刘珍珍:他们寄钱回来吧?
老奶奶:寄钱?不要他们的钱。他们要砌房子,要花销,他们有难处。现在学费不多,出了学费钱,额不要他们管家里的事。
刘珍珍看见角落里的电话机。
刘珍珍:他们打电话回来吗?
老奶奶:打呀。想孩子们就打电话。打电话好呀——
老奶奶:水英说你是好老师,你可不要走了呀。走了就木得人教他们了。
11日(夜),外(内)。学校。
傍晚安静的校园。只有大樟树上一只老乌鸦嘶哑地叫着。
刘珍珍坐在走廊上看小说。
刘珍珍站在樟树下抬头看。
晚上安静的房间。刘珍珍写教案。
刘珍珍在信纸上写了几行字,揉了,扔在纸篓里。
刘珍珍端起水杯喝水。
刘珍珍躺下。
刘珍珍拔弄手机,又气馁地把手机扔在一边。
刘珍珍一关一开小台灯。
(叠影镜头表现珍珍孤独处境)
12日,内。教室。
一年级学生都准备了二十根数数棒。家长为孩子找的各种小棒看了令人发笑。其中盘利的最特别,二十根长短一致的松针,摆在一起就像一把精致的篦梳。
刘珍珍端起水杯。发现里面的水浑黄。
盘水英和同学趴在窗口窃笑。
盘水英:老师,喝吧。我放了糖在里面。糖是甜的。
13日,外。操场。
刘珍珍带学生跳健美操。
刘珍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刘珍珍把学生按合唱的方法排列站序。
刘珍珍当指挥。
学生: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
黄副校长骑着摩托车进来。
刘珍珍把学生解散了。
黄副校长走过来。
刘珍珍:黄校长。
黄副校长:珍珍,你搞得有声有色嘛。家长们都到学区说你好话呢。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呀。
刘珍珍:啊——那谢谢了。
黄副校长:今年县教育局搞元旦晚会,你准备一个节目。另外你再组织一个学生表演的节目。
黄副校长:县里要表彰你,你是县里唯一的支教老师。你看你又多才多艺,组织节目的任务非你莫属。我们学区就看你的了。星期六、星期天去买些表演用品,学校帮你报销。
黄副校长:对了,这是教师节乡政府发的一个小红包。
刘珍珍接过红包。
刘珍珍:……
黄副校长:看了你我真放心。好好干,我走了。
14日,内。房间。
刘珍珍制作教具。手机响了。
珍珍妈:女儿,你过得好吗?
刘珍珍:妈妈,我想你。
珍珍妈:好好好,妈也想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爸爸找了好些人,终于把你的事办好了。工作也安排好了,在爸爸的单位,多好的事。想起你在农村支教,我就想哭。你爸爸也责备我。我的宝贝,听妈的话,快回来。
刘珍珍:这的工作怎么办?
珍珍妈:管他呢?上级教育部门会跟当地教育局解释,他们会安排好。你马上坐车回来,好吗?妈妈太想你了。
刘珍珍:妈妈,我爱你。
珍珍妈:回来,就是最大的爱妈妈。
15日,内。县城。
车站。刘珍珍在窗口购买了回长沙的汽车票。
商店。刘珍珍买了彩带,装进包里。她走到文具柜前。
刘珍珍:老板,给我两盒中华铅笔。15盒彩笔。15把小刀。
旁白:我要走了,送给孩子们一些学习用品吧。
16日,内。学校。
刘珍珍发现办公桌上多了两棵白菜,一包米。
盘水英站在门口。
盘水英:老师,听说你要自己做饭了。奶奶说这些就给你了。
刘珍珍走过来,蹲下抱住小水英。
刘珍珍:不是自己做饭的原因,是我要走了。
盘水英:你走了,谁来教我们?
刘珍珍:水英,不要告诉别人。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
盘水英点点头。
17日,内(外)。学校。
房间内。刘珍珍收拾好包裹。
刘珍珍走出学校大门。
盘水英泪汪汪地站在远处看着她。
刘珍珍不忍地看看盘水英。
刘珍珍回望大门大方“洞口村小学”。
校门口。哑巴赶着马车来了。不是,是他远远跑在马车前面。他跑到刘珍珍前面。“啊啊——”比划着,反复指他来的路。
一个背着犁耙经过的老农帮着翻译。
老农:他说他爸爸想见你。
18日,内。哑巴家(房间)。
黑暗的房间。一个病瘦的老人卧在床上。
哑巴给老人扶起,歪在床沿。
刘珍珍坐在床前。
老人握住她的手。
老人:好女儿,让你受很委屈了。
刘珍珍:……
老人:跟你说一个家族的故事。希望你回去了,当城里的孩子问起你支教的经历,不是一无所言。
字幕推出:肖自才,乾隆年间进士。当时有名的桥梁专家。为政清廉,死无余银。肖忠,肖自才的二儿子,经通商道,富甲一方,因为为民请命,遭抄家,余剩下的只有祖籍一宅院,临终时遗言把宅院捐给村里做学堂,即洞口村小学。第三代肖德,在方圆数里是德高望重的名士,后来土改划为地主,批斗中悬梁自尽。第四代肖明,在洞口村教书43年。第五代肖强,哑巴。
老人:这所学校当年兴旺时最多的500多学生,有二十几位老师。我当校长,我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学校上了,儿子发烧了也顾不上,后来他烧成了现在的样子。我想,学校不会再调老师来了,只能这样了。这不是你的错。你教得了一时,难道要你教一世吗?这对你不公平。因为上学路太远,孩子们缀学的缀学,打工的打工,这也是无奈的事。你回去吧,好孩子……
刘珍珍听得已是泪水涟涟。
17日,内。洞口村小学(教室)。
孩子们坐在教室里等老师。刘老师一直没有出现。
推出字幕:老师走了 谁来教我们
19日,内。洞口村小学。
孩子们在校园中骑马、玩泥、跳跑、捉迷藏……
一个孩子回头,看向校门口的方向,目光定格了。
两个孩子回头,目光定格了。
三个孩子回头,目光定格了。
刘珍珍提着更大的包,出现在门口。
学生暴炸了。围住老师。
刘老师从包里取出画板、彩笔、小人书、动漫光碟、牛奶、面包,肯德基,发给孩子们。
学生:老师,老师……
盘水英:老师,你以后永远不走了?
刘珍珍蹲下,看着她。
刘珍珍:我是来完成我的承诺的。合同,你知道吗?
盘水英摇摇头。
刘珍珍:我签了两年支教合同。其它的,两年以后再说吧。
——剧终——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