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9170
成片时长:约93分钟
阅读:8320
发表:2019/11/13
主旋律,喜剧,军事
电影剧本
倒霉的吉田兄弟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人物:
吉田太郎——男,30来岁,日军731部队细菌试验部队解剖专家,少佐。
吉田次郎——男,30来岁,吉田太郎的孪生弟弟,日军士兵。
赵玉梅——女,28岁,东北抗日联军独立营教导员,神枪手。
马炎——男,30来岁,东北抗日联军独立营营长。
小雪——女,20来岁,东北抗日联军卫生员。
桥本——男,35岁左右,日军731部队细菌试验部队细菌专家,中佐。
石井四郎——50岁,日军731部队部队长,中将。
坂本——日军少尉,小队长。
翻译官、麻生中尉、独立营战士大壮、吉田父母、日军中尉、日军中队长。
抗联战士、日军士兵若干。
1、序
乌云密布的天空,(俯瞰镜头)大海、军舰……
字幕:1944年
海上。美军的飞机从航空母舰起飞。
字幕:马里亚纳群岛
美军与日军的飞机激烈交火,双方有飞机被击中,冒着浓烟坠入大海。
美军的轰炸机疯狂地轰炸日军战舰,升着太阳旗的日军战舰起火。
丛林。美式装备的中国远征军跟日军作战。
字幕:缅甸密支那
中国远征军愈战愈勇,日军伤亡惨重。
中国大陆。日军、国军、八路军火炮对射。
字幕:中国华北、华中
国军、八路军分别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击。枪战,肉搏……
2、日本东京街道,外,日
冬天的东京。地面,屋顶,光秃的枝桠上都覆盖着一层厚雪……
字幕:日本东京
人们穿着冬天的衣装,嘴里喷出热气。
妇女们披挂着“大日本妇女会”的绶带,举着太阳旗在扫出的街道上夹道欢送新兵,新兵们身着尚无领章帽徽的皇军军服,在鼓号乐声中,面带笑容无比荣光地游过街道。
围观的人群拍着手,用笑容和赞许鼓励着即将为国捐躯的年轻人。
参军的队伍中有一个神情痴呆的年轻人,他叫吉田次郎。
3、吉田家,内,日
身着新军服的吉田次郎跟他的父母围坐在矮桌旁,矮桌上放着几叠小菜和两壶清酒。一家人傻坐着,气氛有些沉闷,但看得出来,吉田次郎确实有些痴呆。
次郎的母亲往次郎的碗里夹了一块肉:(日语)“次郎,多吃点啊。”
次郎:(日语)“奧。”
次郎飞快地把肉吃掉。
次郎的母亲忍不住泣了一声,沉默的父亲责怪道:(日语)“哭什么!”
母亲轻声地:(日语)“我们家次郎,他不是个正常的人,怎么可以去打仗。”
父亲:(日语)“我吉田家出了两个帝国军人,这是令人骄傲的事,我们该感到高兴,不是吗?”
母亲:(日语)“原以为,我们家太郎当了皇军,次郎就可以留下了,没想到还是……这一去也不知还能不能回来。”
父亲心情也有些沉重,端起杯一口饮尽,把杯子重重地放在桌上。
母亲擦了擦眼泪:(日语)“次郎啊,你哥哥太郎也在中国,如果你见到他,就让他多关照你。”
次郎却好像想着别的事情,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字幕:吉田次郎。
4、吉田家,内,夜
吉田次郎熟睡在榻榻米上,吉田的父亲帮吉田盖好铺盖,无声地叹息了一声,满怀忧虑地离去。
5、军港,外,日
新兵们列着队,一名军官对着花名册点名。
军官:(日语)“田中和也,”
新兵:(日语)“到。”
军官:(日语)“松本润,”
新兵:(日语)“到。”
军官:(日语)“吉田次郎,”
无人应。
军官:(日语)“吉田次郎!”
新兵捅了一下吉田次郎,(日语)“次郎,叫你了。”
吉田次郎回应:(日语)“我?到。”
军官皱了皱眉,继续点名:(日语)“加藤晋二,”
新兵:(日语)“到。”……
6、军港,外,日
新兵们列队依次登上停泊在港口的军舰。
几膄运输舰在人们的欢送下,离港启航。
7、舰上,内,日
帝国的新兵们坐在货舱内,一名军官在指挥他们唱歌。吉田次郎傻傻地张合着嘴,他明显没有加入合唱。
以上镜头中,陆续叠印出演职人员表。
8、海上,外,日
军舰在歌声中行进,海水波浪壮阔,一望无边,军舰就像一片小叶。
推出片名:《倒霉的吉田兄弟》
9、中国东北山林,外,日
下过一场雪,白雪把山林都覆盖了。
简易的山路上,日军的两辆运输车从远处驶来。车厢内,新兵们挤在一起,吉田次郎打盹,倒在另一个新兵的肩上,新兵有些不悦地把吉田推开。吉田又倒向另一边,另一边的士兵也推开吉田。在吉田又倒向另一边的时候,另一边的士兵赶紧站起避开,吉田倒在另一个人腿上,差点跌倒。其它新兵哈哈大笑。
运输车渐渐驶近,山上设伏着东北抗日联军某独立营的战士们。营长马炎匍匐在杂乱的雪草丛里,盯着已驶到山脚下的日军军车。
马营长一声令下,“打!”战士们手中的手榴弹、三八大盖一起开火。军车停了下来,车上的日军纷纷跳下车来,向山上还击。
日军小队长坂本少尉对新兵们叫道:(日语)“趴下,都趴下!”
新兵们手中还没有武器,一下车都趴在地上,慌忙地爬到车辆安全的一面,以车辆作为掩体。
交火中,有抗联战士中弹倒下,日军也有所伤亡。一个新兵中弹,倒在吉田次郎身边,头上的血不停地向外冒,吉田次郎睁圆了眼睛惊恐地看着他,忽然他大叫一声,欲起身逃跑。
“八嘎!”坂本叫着,一把把吉田揪翻在地,一颗手榴弹在旁边爆炸。吉田捂着脸,指间流出血来,他看见了手上的血,吓得叫了起来:(日语)“啊啊啊,妈呀,妈妈,我要回家……”
坂本紧揪慌乱的吉田,不让他乱爬。他本想扇吉田几个耳光让他安静下来,却发现自己举不起手来,原来手臂受了伤,他恼怒地对吉田吼叫:(日语)“你这个蠢货,混蛋!你死定了!”
日军的两挺机枪分别架在两辆军车的车头,借助车头的掩护,猛烈地压制着抗联的攻击。
10、日军731部队细菌实验部队,外,日
地势险峻的悬崖峭壁。
悬崖峭壁的下面,神秘地驻扎了一支日军的军队。
围墙。哨楼。哨楼上的日军哨兵严密监视着围墙内外。
大门口的木栏、机枪、哨兵,这一切都显得守卫森严。
几辆日军军车护卫着一辆黑色的轿车,驶过山道,进入大门。
字幕:日军731部队细菌实验部队
11、日军731部队细菌实验部队,内,日
车辆在部队里停了下来。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中将从车上下来。
字幕: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中将
细菌专家桥本中佐、活体解剖专家吉田太郎少佐前往迎接,向石井中将行军礼。石井还礼。
桥本中佐、吉田少佐引导石井中将等人从狭窄的甬道走进镜头。
特写镜头:吉田太郎的左颧骨处有一块显眼的疤痕。
字幕:吉田太郎少佐。
士兵打开层层铁门,石井中将率众进入。
他们走到关人的地方,从木栏里观察着里面的活体实验者“马路大”。
关在里面的“马路大”一个个行动迟缓,目光痴呆,如智障患者。
石井不动声色、冷酷的脸。
12、实验部队队部,内,日
石井中将坐在椅子上,其他人笔直地站着。
桥本中佐:(日语)“将军阁下,我们正在研究的X46号细菌已经取得进展,这种细菌会让人产生智力障碍,但不会致命。这会让敌方散失战斗力的同时,也会给敌方的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目前,细菌的剂量和发作周期、传染范围以及是否可以控制,仍还在研究之中。”
石井:(日语)“哟西,桥本君辛苦了!吉田君,你的项目有什么要说的吗?”
吉田太郎:(日语)“报告将军阁下,据解剖发现,感染X46号细菌的‘马路大’,大脑会出现萎缩。现在正在实验阿莫西林复合配方对感染X46号的活体,有没有减轻或治愈的可能。”
石井站起来说:(日语)“很好,目前的局势不容乐观,美军、英军、澳大利亚人、支那人、菲律宾人,都在跟皇军作战,我们的兵员已经出现严重的不足,我们需要使用这种细菌武器,使敌人丧失作战能力,同时我们也要能够把哪些愿意为皇军效力的俘虏治愈,以补充我们的兵员。你们必须加快步伐,早出成果,将这种新式武器用于战场,让敢于跟皇军作战的国家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桥本和吉田立正应道:“哈伊!”
(日语)“拜托了。”石井中将冲他们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众人紧跟其后。
13、山林,外,日
马炎率部队回到营地,几个战士背着身负重伤的伤员。
战士们把伤员背进屋。
14、抗日联军营地,内,日
战士们把伤员放到炕上,马炎说:“快叫小雪过来。”
战士甲:“我去。”他挑开帘子跑了出去。
马炎坐到伤员身边,看着昏迷的伤员:“兄弟,你给我挺住啊,你得像老子一样,回回都好好的,听见了吗?咹!”
小雪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她是独立营的女卫生员。
小雪:“营长,怎么了?”
马炎站起来,让了个地方给小雪:“快,救人。”
小雪用手试了试伤员的鼻息,确认还有呼吸,便解开伤员的衣裳,察看伤口。
小雪:“肺部中弹,子弹还在里面,要马上取出来。”
马炎:“那马上取,快!”
小雪:“我不会取子弹,我只会包扎,护理。”
马炎怔怔地看着小雪,然后示意小雪让开,从身上抽出一把匕首,在火堆上进行消毒。
马炎仔细地给伤员取着子弹。
小雪看着,担心地对马炎说:“营长,他这样出血可不行啊。”
马炎不为所动,继续取着子弹。他好像也有些紧张,额上冒出汗珠。他夹着子弹了,用力一拔,子弹取出来了。
特写镜头:马炎夹着弹头的手指,沾满鲜血。
马炎把弹头扔了,对小雪说:“快给他止血,包扎。”
小雪处理着伤员的伤口,忽然她看见伤员的嘴里冒出血来,用手去试他的鼻息,她停住了。
小雪怔怔地看着马炎,马炎从她的眼里看出了不祥的后果,正想开口要问,小雪难过地冲他摇了摇头……
15、营地,内,日
马炎的房里,因为窗外的明亮而显得黑暗,马炎的头就像一个剪影,他嘴里呼出的热气,白色的,反射着窗外的雪光。
他一动也不动,像一尊塑像。
16、营地,外,日
一个穿着皮袄,戴着皮帽,斜跨着盒子枪的女人,带着两个战士走进营地。女人跟放哨的战士说了些什么,哨兵指了指马炎的房间。
女人向马炎的房间走来,她不到30岁,却长得好看和干练。
吉田太郎——男,30来岁,日军731部队细菌试验部队解剖专家,少佐。
吉田次郎——男,30来岁,吉田太郎的孪生弟弟,日军士兵。
赵玉梅——女,28岁,东北抗日联军独立营教导员,神枪手。
马炎——男,30来岁,东北抗日联军独立营营长。
小雪——女,20来岁,东北抗日联军卫生员。
桥本——男,35岁左右,日军731部队细菌试验部队细菌专家,中佐。
石井四郎——50岁,日军731部队部队长,中将。
坂本——日军少尉,小队长。
翻译官、麻生中尉、独立营战士大壮、吉田父母、日军中尉、日军中队长。
抗联战士、日军士兵若干。
1、序
乌云密布的天空,(俯瞰镜头)大海、军舰……
字幕:1944年
海上。美军的飞机从航空母舰起飞。
字幕:马里亚纳群岛
美军与日军的飞机激烈交火,双方有飞机被击中,冒着浓烟坠入大海。
美军的轰炸机疯狂地轰炸日军战舰,升着太阳旗的日军战舰起火。
丛林。美式装备的中国远征军跟日军作战。
字幕:缅甸密支那
中国远征军愈战愈勇,日军伤亡惨重。
中国大陆。日军、国军、八路军火炮对射。
字幕:中国华北、华中
国军、八路军分别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击。枪战,肉搏……
2、日本东京街道,外,日
冬天的东京。地面,屋顶,光秃的枝桠上都覆盖着一层厚雪……
字幕:日本东京
人们穿着冬天的衣装,嘴里喷出热气。
妇女们披挂着“大日本妇女会”的绶带,举着太阳旗在扫出的街道上夹道欢送新兵,新兵们身着尚无领章帽徽的皇军军服,在鼓号乐声中,面带笑容无比荣光地游过街道。
围观的人群拍着手,用笑容和赞许鼓励着即将为国捐躯的年轻人。
参军的队伍中有一个神情痴呆的年轻人,他叫吉田次郎。
3、吉田家,内,日
身着新军服的吉田次郎跟他的父母围坐在矮桌旁,矮桌上放着几叠小菜和两壶清酒。一家人傻坐着,气氛有些沉闷,但看得出来,吉田次郎确实有些痴呆。
次郎的母亲往次郎的碗里夹了一块肉:(日语)“次郎,多吃点啊。”
次郎:(日语)“奧。”
次郎飞快地把肉吃掉。
次郎的母亲忍不住泣了一声,沉默的父亲责怪道:(日语)“哭什么!”
母亲轻声地:(日语)“我们家次郎,他不是个正常的人,怎么可以去打仗。”
父亲:(日语)“我吉田家出了两个帝国军人,这是令人骄傲的事,我们该感到高兴,不是吗?”
母亲:(日语)“原以为,我们家太郎当了皇军,次郎就可以留下了,没想到还是……这一去也不知还能不能回来。”
父亲心情也有些沉重,端起杯一口饮尽,把杯子重重地放在桌上。
母亲擦了擦眼泪:(日语)“次郎啊,你哥哥太郎也在中国,如果你见到他,就让他多关照你。”
次郎却好像想着别的事情,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字幕:吉田次郎。
4、吉田家,内,夜
吉田次郎熟睡在榻榻米上,吉田的父亲帮吉田盖好铺盖,无声地叹息了一声,满怀忧虑地离去。
5、军港,外,日
新兵们列着队,一名军官对着花名册点名。
军官:(日语)“田中和也,”
新兵:(日语)“到。”
军官:(日语)“松本润,”
新兵:(日语)“到。”
军官:(日语)“吉田次郎,”
无人应。
军官:(日语)“吉田次郎!”
新兵捅了一下吉田次郎,(日语)“次郎,叫你了。”
吉田次郎回应:(日语)“我?到。”
军官皱了皱眉,继续点名:(日语)“加藤晋二,”
新兵:(日语)“到。”……
6、军港,外,日
新兵们列队依次登上停泊在港口的军舰。
几膄运输舰在人们的欢送下,离港启航。
7、舰上,内,日
帝国的新兵们坐在货舱内,一名军官在指挥他们唱歌。吉田次郎傻傻地张合着嘴,他明显没有加入合唱。
以上镜头中,陆续叠印出演职人员表。
8、海上,外,日
军舰在歌声中行进,海水波浪壮阔,一望无边,军舰就像一片小叶。
推出片名:《倒霉的吉田兄弟》
9、中国东北山林,外,日
下过一场雪,白雪把山林都覆盖了。
简易的山路上,日军的两辆运输车从远处驶来。车厢内,新兵们挤在一起,吉田次郎打盹,倒在另一个新兵的肩上,新兵有些不悦地把吉田推开。吉田又倒向另一边,另一边的士兵也推开吉田。在吉田又倒向另一边的时候,另一边的士兵赶紧站起避开,吉田倒在另一个人腿上,差点跌倒。其它新兵哈哈大笑。
运输车渐渐驶近,山上设伏着东北抗日联军某独立营的战士们。营长马炎匍匐在杂乱的雪草丛里,盯着已驶到山脚下的日军军车。
马营长一声令下,“打!”战士们手中的手榴弹、三八大盖一起开火。军车停了下来,车上的日军纷纷跳下车来,向山上还击。
日军小队长坂本少尉对新兵们叫道:(日语)“趴下,都趴下!”
新兵们手中还没有武器,一下车都趴在地上,慌忙地爬到车辆安全的一面,以车辆作为掩体。
交火中,有抗联战士中弹倒下,日军也有所伤亡。一个新兵中弹,倒在吉田次郎身边,头上的血不停地向外冒,吉田次郎睁圆了眼睛惊恐地看着他,忽然他大叫一声,欲起身逃跑。
“八嘎!”坂本叫着,一把把吉田揪翻在地,一颗手榴弹在旁边爆炸。吉田捂着脸,指间流出血来,他看见了手上的血,吓得叫了起来:(日语)“啊啊啊,妈呀,妈妈,我要回家……”
坂本紧揪慌乱的吉田,不让他乱爬。他本想扇吉田几个耳光让他安静下来,却发现自己举不起手来,原来手臂受了伤,他恼怒地对吉田吼叫:(日语)“你这个蠢货,混蛋!你死定了!”
日军的两挺机枪分别架在两辆军车的车头,借助车头的掩护,猛烈地压制着抗联的攻击。
10、日军731部队细菌实验部队,外,日
地势险峻的悬崖峭壁。
悬崖峭壁的下面,神秘地驻扎了一支日军的军队。
围墙。哨楼。哨楼上的日军哨兵严密监视着围墙内外。
大门口的木栏、机枪、哨兵,这一切都显得守卫森严。
几辆日军军车护卫着一辆黑色的轿车,驶过山道,进入大门。
字幕:日军731部队细菌实验部队
11、日军731部队细菌实验部队,内,日
车辆在部队里停了下来。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中将从车上下来。
字幕: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中将
细菌专家桥本中佐、活体解剖专家吉田太郎少佐前往迎接,向石井中将行军礼。石井还礼。
桥本中佐、吉田少佐引导石井中将等人从狭窄的甬道走进镜头。
特写镜头:吉田太郎的左颧骨处有一块显眼的疤痕。
字幕:吉田太郎少佐。
士兵打开层层铁门,石井中将率众进入。
他们走到关人的地方,从木栏里观察着里面的活体实验者“马路大”。
关在里面的“马路大”一个个行动迟缓,目光痴呆,如智障患者。
石井不动声色、冷酷的脸。
12、实验部队队部,内,日
石井中将坐在椅子上,其他人笔直地站着。
桥本中佐:(日语)“将军阁下,我们正在研究的X46号细菌已经取得进展,这种细菌会让人产生智力障碍,但不会致命。这会让敌方散失战斗力的同时,也会给敌方的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目前,细菌的剂量和发作周期、传染范围以及是否可以控制,仍还在研究之中。”
石井:(日语)“哟西,桥本君辛苦了!吉田君,你的项目有什么要说的吗?”
吉田太郎:(日语)“报告将军阁下,据解剖发现,感染X46号细菌的‘马路大’,大脑会出现萎缩。现在正在实验阿莫西林复合配方对感染X46号的活体,有没有减轻或治愈的可能。”
石井站起来说:(日语)“很好,目前的局势不容乐观,美军、英军、澳大利亚人、支那人、菲律宾人,都在跟皇军作战,我们的兵员已经出现严重的不足,我们需要使用这种细菌武器,使敌人丧失作战能力,同时我们也要能够把哪些愿意为皇军效力的俘虏治愈,以补充我们的兵员。你们必须加快步伐,早出成果,将这种新式武器用于战场,让敢于跟皇军作战的国家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桥本和吉田立正应道:“哈伊!”
(日语)“拜托了。”石井中将冲他们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众人紧跟其后。
13、山林,外,日
马炎率部队回到营地,几个战士背着身负重伤的伤员。
战士们把伤员背进屋。
14、抗日联军营地,内,日
战士们把伤员放到炕上,马炎说:“快叫小雪过来。”
战士甲:“我去。”他挑开帘子跑了出去。
马炎坐到伤员身边,看着昏迷的伤员:“兄弟,你给我挺住啊,你得像老子一样,回回都好好的,听见了吗?咹!”
小雪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她是独立营的女卫生员。
小雪:“营长,怎么了?”
马炎站起来,让了个地方给小雪:“快,救人。”
小雪用手试了试伤员的鼻息,确认还有呼吸,便解开伤员的衣裳,察看伤口。
小雪:“肺部中弹,子弹还在里面,要马上取出来。”
马炎:“那马上取,快!”
小雪:“我不会取子弹,我只会包扎,护理。”
马炎怔怔地看着小雪,然后示意小雪让开,从身上抽出一把匕首,在火堆上进行消毒。
马炎仔细地给伤员取着子弹。
小雪看着,担心地对马炎说:“营长,他这样出血可不行啊。”
马炎不为所动,继续取着子弹。他好像也有些紧张,额上冒出汗珠。他夹着子弹了,用力一拔,子弹取出来了。
特写镜头:马炎夹着弹头的手指,沾满鲜血。
马炎把弹头扔了,对小雪说:“快给他止血,包扎。”
小雪处理着伤员的伤口,忽然她看见伤员的嘴里冒出血来,用手去试他的鼻息,她停住了。
小雪怔怔地看着马炎,马炎从她的眼里看出了不祥的后果,正想开口要问,小雪难过地冲他摇了摇头……
15、营地,内,日
马炎的房里,因为窗外的明亮而显得黑暗,马炎的头就像一个剪影,他嘴里呼出的热气,白色的,反射着窗外的雪光。
他一动也不动,像一尊塑像。
16、营地,外,日
一个穿着皮袄,戴着皮帽,斜跨着盒子枪的女人,带着两个战士走进营地。女人跟放哨的战士说了些什么,哨兵指了指马炎的房间。
女人向马炎的房间走来,她不到30岁,却长得好看和干练。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