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3222
成片时长:每集约37分钟
阅读:7477
发表:2020/11/20
20集 喜剧,古装 电视剧剧本
《寻御》第3-5集
1-2
3-5
6-8
9-10
11-13
14-1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4、朱棣在宫中把宫内的的嫔妃,一干人宫人都遣到宫外的别苑而居。
23,奉天殿,内,日
(人物:朱棣、方孝孺)
(朱棣在殿中背着身子,凝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而又心有不安的龙椅龙案。此时方孝孺被宫人带了进来。)
朱棣:是先生来了。
方孝孺:殿下如此之‘请’,怎敢不来?
朱棣:先生多虑了,听闻我父皇在世时多有称赞先生之文采,先生乃大才也。而今也不过是想讨教一二而已。
方孝孺:哦,那可真是儒生之大幸啊。不过我素闻燕王殿下自幼喜爱武学兵法之道,文学一道,并无太大兴趣,先皇以武争天下,我辈这点微末见识,又怎能入得了殿下的法眼呢。
朱棣:先生太客气了,本王听闻先生的诏书檄文乃是一绝啊,在此想向先生替我拟写一份即位诏书,还望先生切莫推辞啊。
方孝孺(沉默良久)怒曰:皇上并未驾崩,何来即位啊。
朱棣:他已自焚而死,国不可一日无君,况且本王也是先帝立储的中意人选。
方孝孺:皇上还有子嗣尚存。
朱棣:幼子难成大事。
方孝孺:皇上的弟弟已然成年,为何不是他!
朱棣(心中压抑的怒火,终于喷薄而出):我朱家之事,无需他人置喙!
方孝孺:既然是朱家之事,那您今日为何又叫我过来呢。
朱棣:我敬先生饱学之士,乃天下文士之表率也,拟写诏书非先生不可,先生可别辜负了我的一番好意啊。
方孝孺:哼哼,一番好意?谋权篡位者,说的如此动听,也就您一人了吧。
朱棣大怒:你!……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可以灭你九族!
方孝孺:哈哈哈,灭九族,自古忠孝两难全,十族又有何妨!
(朱棣怔了怔,凝视良久,一时说不出话来。殿旁的侍卫,宫女纷纷吓得跪了下来。)
24,奉天殿偏殿,内,日
(殿内一僧侣打扮的人,此刻正在聆听着正殿内的对话,此刻一平静的脸颊上也露出了一丝惊讶和焦虑)
25,奉天殿门口,外,日
(小北和几位大人在殿外也是神情惊讶,大家在低声的议论着)
第四集
1,应天府街头,外,日(雨)
( 炎炎夏日,应天府的天空下起了连绵大雨。)
燕王朱棣对‘清君侧’要清理的建文谋臣齐泰和黄子澄,进行血腥的屠杀,牵连家属近百人,应天城一片哀嚎。)
2, 鸭店大厅,内,日(雨)
(人物:朱爽、张大富、阿财、鸭四、七号……)
(外面瓢泼大雨,惊恐和血腥让百姓都不敢出门,自然就没人来店里,店内朱爽一干人等,围桌而坐,嗑着瓜果,聊着闲篇。)
鸭四:这好大的雨啊!多少年没见过了。
张大富:先别提这些没用的了,这燕王进城了,街上天天这么些官兵守着,咱店也没啥生意了都。
朱爽:这楼上不是有一桌的吗,那柜台上还有俩外卖呢,是吧,阿财。
(阿财原名陆善财,是个秀才,只因家里太穷,老父生病,实在没钱继续读书,为了谋生便在店里干起了帐房,为人憨厚,算账那是一把好手,此刻在柜台边憨憨的回了一笑。 )
张大富:啊,这也算啊,平常咱打烊了,都比这情形好的多,这也太轻闲了,二爷,咱店不会要倒闭吧。
朱爽:你盼着咱倒闭吧,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尽在这胡说八道。(朱爽弹了一粒花生米到大富额头)你小子要是多花点心思放在烤炉技艺上和品种的研发上,咱店就不可能倒闭。
张大富:我的手艺那在咱这应天府也是一流的啊,至于新品种那研发玩意,那肯定比不过二爷您啊,要不然怎么您能当老板,咱只能当手下呢,哈。
朱爽:小嘴巴巴的甜,见长啊!
阿财(此刻也移步到桌前坐下):二爷,眼下你倒是一点不着急哈。
朱爽:有啥可急的,再说了急有用吗,我看外头这情形啊,(摇了摇头)长不了,很快咱又有的忙的,等着瞧好吧。再说大家伙前阵子新品刚推出,天天的忙,这会子就当休息了,也不错,劳逸结合。
大富:劳逸结合?外头这几天,天天下着大雨,休息哪儿也去不了,二爷,你这算得可够精的啊。可真是无商不奸啊!啧啧。
七号:富哥,不带这么损二爷的吧,这下暴雨也不是二爷掌控得了的啊,至于那谁进城,更是谁也没料到啊。
大富:七号,你小子这么护着二爷,看来二爷私下里肯定对你与众不同吧,给了你多少好处,老实交待!
七号:什么啊,哪有。
朱爽:去去去,你就是嘴王,一贫起来就没完没了。嗯,七号不错,没白疼你哈,知道心疼人了,哈。(殿外街头又有侍卫不断行走,人声攒动) 我告诉你们啊,大伙儿这些日子,嘴巴都我闭严实着点,谁要是敢在外边闲聊燕王之事,给咱们店惹上啥麻烦,哼!我罚他吃十天的鸭屁股!
大富:不怕,我的剁椒抹酱鸭屁股,味道那是一绝,嘿嘿。
朱爽(露出坏笑):生的!
大富:啊!!?
众人:哈哈哈哈哈。
3, 奉天殿,内,日
(人物:朱棣、方孝孺、道衍)
朱棣:你真的就不怕死?
方孝孺:人立于世,有生自然有死,天理循环而已,只是活得长短罢了,呵,有何惧哉!
朱棣:呵,你倒是看得透啊。本王最后再问你一遍,你是否真的不愿起草诏书!
(方孝孺侧首仰头,不言。)
朱棣(震怒,大喝道)拖出去!诛十族也。
(待在侧殿的道衍和尚坐不住了,急忙入殿)
道衍:殿下,不可呀。
方孝孺:原来是‘谋反军师’啊,躲在一旁窃听呢,小人是也。
道衍:呵,方大人,如今这世道是有能者居之,皇位亦是如此,朱允文虽然谈不上昏庸,但起码也难成盛世名主,燕王殿下本就是朱姓子孙,文才经略都在朱允文之上,承继大统,理所应当啊。
方孝孺:理所应当吗,哈哈,那何必还用我来拟写什么即位诏书啊,岂不是多此一举,难不成你们心虚了,想借我等微名来迷惑天下百姓,呵,岂非可笑哉。
朱棣:儒生狂妄,不识抬举!你以为没了你,我就不登基了吗。
方孝孺:你要登基,我一介文士,自然阻止不了,你要杀我,也请自便,只不过,无论你怎么做,你的登基大业,只能是谋反,是篡位,永远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你杀的越多,越增加百姓对你的怨恨,后世的万民也只会唾弃你的,徒增骂名罢了,哈哈哈。
朱棣:哼,既然如此,本王就成全你,拖下去!明日执行!
两边侍卫先是一愣,半天才诺诺应答,拖着方孝孺离开了奉天殿。
道衍:殿下,您不该杀他啊!
朱棣:此等迂腐之士,冥顽不灵,不杀也无益。本王不是一时冲动,他若活着,必定会让这天下之士都觉得我是错的,我没错,也不能错,你明白吗。
道衍:对错之事本就不是世人所想的那么泾渭分明,那是留给后人来评价的。不管怎样,杀戮本就不是正道。
朱棣:一将功成万古枯,只有杀戮才能止息干戈,才能安定天下。
道衍:……
4,应天府方孝孺官邸,内,日
大雨中,官兵拉了方孝孺的至亲出府,在京府中至亲、旁系,下人和族人加上京城外地,有数百人之多。
腥风血雨,一片恐怖之像,天上雨水一直下着,仿佛在为着这份惨剧哭泣。
5,宫内廊檐下,外,日
(人物:徐皇后、蕙儿、小平)
王妃徐氏(徐达长女,辉祖和妙锦的姐姐)望着还未修葺完整的宫墙,在漫天大雨中显得有一丝落寞,身后跟着服侍丫头蕙儿。
徐氏:蕙儿,怎么瞧着这宫墙上模模糊糊的,看不仔细啊。
蕙儿:回王妃,许是这些天雨下的太大了,挡了您的视线吧。
徐氏:是了,这雨下的如此之大,是不是上天在哭诉啊。
蕙儿:哪能呢,王爷不日就登基继位,王妃也将要成为皇后了,这是大喜,上天怎么会是哭泣呢,这是上天的庆贺呢,听小平说她们老家就有泼水欢庆之说。
徐氏(心中隐隐不安,心底里自言自语):是不是诛杀文臣牵连太多,上天都看不下去了呢,这样的皇位真的能坐稳当吗,百姓们又会怎么看待呢,先皇会不会怪罪呢,唉。
(身后有急促的脚步声至)
蕙儿(低声道):娘娘,是小平来了。
徐氏:你怎么过来了,走的这么急,是有什么事吗。
小平:娘娘,不好了,殿下派人请徐将军入宫,徐将军待在府中祠堂里,拒不进宫,口中责骂王爷的种种不是,来人回来禀报,惹得殿下大怒,本欲严惩,结果……
徐氏:结果怎样了?
小平:结果将军拿出来先皇赐的丹书铁卷,说是徐氏之人可免死,王爷一怒之下只得把将军禁足在府,不可再出府门。
徐氏:怎么会这样……王爷现在人在哪。
小平:在书房,现正和各位大臣在商量登基之事。
蕙儿:娘娘别急,徐将军虽被禁足,想来并无大碍,王爷只是一时盛怒,眼下先缓缓吧,等过些日子,王爷登基后,娘娘再去说说情,想来王爷会听进去的。
徐氏:说的也是,只能如此了。
6,徐府祠堂,内,日
(人物:徐辉祖、徐妙锦)
(辉祖跪在列祖列宗的灵位前,先父的灵牌格外的显眼,妙锦在身后暗自嗟叹。)
妙锦:大哥真打算在这祖宗的祠堂里,长待度日?
辉祖:那我还能怎样,出去像那般谄媚之辈,趋炎附势,舔着脸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登基称帝?
妙锦(沉吟了片刻):从国礼上讲,他是燕王,是朱家子孙,如今进了皇城,要登基也是情理之中啊,这不就是他起兵南下的目的吗。
辉祖:你这是帮谁啊?你可别忘了,他没有先帝明旨诏文,坐上了龙椅那也是篡位!
妙锦: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可权宜当下,登基已成必然,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啊。
辉祖:可怜齐大人黄大人已被残害,家里老老少少也都没有放过,真是可恶极了!
妙锦听完失落不语,轻拍了拍兄长的肩头。
妙锦:唉,他把建文的一干文臣尽数诛杀,看似是应了他‘清君侧’的口号,实乃是杀人诛心,让在世人敢怒不敢言,自古王道,虽然残忍血腥,但不该非要这样,确实有点可恶。
辉祖:我终于明白先皇为何不选燕王继位了,知子莫若父,他太了解了,知道这个儿子心底里藏着那份阴暗和无情,要是先皇在天上看到这等景象,该有多寒心啊。
妙锦:唉……
辉祖:只可惜啊……
妙锦:可惜什么。
辉祖:可惜咱这府里就这一块铁卷,不然的话就可以救那些大臣来。
妙锦:兄长,如今这情形,只怕再多的铁卷也救不了他们了,皇权高高在上,真要肆意起来,一块铁卷又算得了什么,他敢带着兵进皇宫,摆明了要殊死一搏,无所顾忌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