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3090
成片时长:约138分钟
阅读:10255
发表:2014/11/4
悬疑
电影剧本
刑场监督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盛男点点头。
125
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公室。
石太知和盛男在和一个年近六旬的跛足民政员交谈。
民政员:“我早就听说有一个年轻人来接替我的工作,这工作好干极了。不就是管管救济、残联、优抚、开结婚证。啊,我这里香烟水果糖多的是。”他拉开抽屉,翻了翻拿出一根烟递给石太知:“这根烟最好。”
石太知笑着:“谢谢,我不会。”
民政员从抽屉一手抓一把水果糖塞在二人的手里:“吃糖。”又对太知说:“这民政工作太轻松了,一般都是照顾性安排,其实像你这样的小伙子……”他没有说下文。
石太知笑着说:“我也是照顾性质的安排,我不是老残,但我是弱者。今天只是先来看看。好,谢谢你了。”
盛男忍不住扪着嘴唇笑。
石太知拉着盛男走了出来。
那老民政员追在后面喊:“小伙子,我退休只移交民政工作,保留残联工作行吗?”
126
大街上。
丁于在看守所看过母亲出来,她知道了母亲与于伯的关系,脑子里简直是乱七八糟。
李石子看到丁于低头走路,他走近她大声地:“吼!”然后哈哈大笑。
丁于抬起头:“你吓死我了!这么长时间你到哪里去了?”
李石子收敛了笑容:“真想不到我走了以后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在这里干什么?于丁呢?”他看一下手表:“唷,快十二点了,我们到店子里边吃饭边谈。”
127
饮食店。
李石子与丁于相对而坐,中间的桌上有三个菜盘,丁于放下筷子拿餐巾纸擦口。
李石子:“你是说正是我们都走后的当晚案件就发生了,嗯,我明白了。”他从包里拿出钞票在手里扬着:“服务员!买单。”
李石子扬着钞票的特写镜头:10元票面上有一个“茶”字。
丁于立即抢下这张票子:“我跟你换一张。”她从衣袋里拿出10元钱。
服务员来结了帐。
丁于:“走,一起到公安局看看破案有进展没有。”
128
公安局刑侦支队办公室。
高天坦与苏严站着在谈工作。
吴洁在写什么。
苏严:“张广寒的情况怎样?”
高天坦:“张广寒是本市的一个无正当职业人员,一九五七年因奸污少女被送劳教,一九六四年因诈骗罪判刑三年。现在以炼狗皮膏药和采寻中草药出卖为生。据所在的居委会反映,经我推算他正好在夹风坡案发前两天外出至今未归。”
苏严:“那李石子哩?”
高天坦:“据夹风坡村民说昨天有人看见他,现正在组织寻查。”
苏严:“重点放在这两个人身上。”苏严走了。
丁于带着李石子走了进来。
丁于:“高队长,夹风坡案怎么样了?”
高天坦:“你们请坐。”
李石子在沙发上坐下。
丁于:“高队长,我想问一个事。”她往门外走。
高天坦跟了出去:“什么事?”
丁于拿出那张10元钞票---
回放:
于北山家。
丁于手拿两沓钞票走到于北山面前:“于伯,这一沓是茶花款,写了个‘茶’字,两沓钱都交给您。
闪回:
丁于:“跟我进来的叫李石子。这钱是事发当天吃晚饭前我交给于伯的,李石子吃了晚饭比我们先离开于家,这钱怎么会出现在他身上?所以我把他带来了。”
高天坦接过钞票:“很好,很好。你做得太好了,我们正要找他。谢谢你!”
高天坦回到办公室:“小吴,打个电话请石检察官来一下。”
129
石太知办公室。
石太知伏案写文书。
于丁走了进来:“石兄,到底是谁杀害了我父亲?”他一进门就吼着。
石太知放下笔:“老朋友,快请坐,我有好多事要跟你说。”他泡了一杯茶递给于丁,拉他在沙发上坐下。
于丁:“我一直就认为陈伯母不可能杀人放火。”
石太知:“那确实。下面我想跟你谈的,一是你要有意想不到的思想准备,二是我要说的暂时还不能公开,所以不要跟别人说。”
于丁:“知道了,你说吧。”
石太知:“你知道你与丁于双方的父母都反对你和丁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于丁:“不是说八字不合吗?”
石太知摇了摇头:“因为陈静就是你襁褓中死去的母亲王铮!”
于丁大叫一声:“噢!这不是神话呗!怪不得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感到有点面熟,就差点没有和父亲桌上的立相相联系了。”
石太知:“ 更要让你感到震惊的是,当年造成你母亲投江的原因就是你养父孙立成的犯罪行为所致!”
于丁站起来:“那我不是认贼作父!”
石太知:“也不能这么说,你母亲投江后,他的内心一直在忏悔。后来他夫妻二人收养你,视同己出,精心抚育。你长大成人后他俩如同分割亲生骨肉,含泪送你回到生父身边。这也是对于家折罪的表现。”
电话钤响
石太知拿起话筒:“喂,嗯,我马上到。”他向着于丁:“对不起,先谈到这里,我有急事出去。”
130
刑侦支队办公室。
高天坦、吴洁正在与李石子谈话。
苏严坐在一旁。
石太知和盛男走了进来在椅子上坐下。
李石子:“这钱我自已也感到好奇怪,我昨天回来就听人讲夹风坡出事了,我就到自己的老房子住一宿,开了门进到房里看见窗下一砣黑东西,当时就吓了一跳。过了一阵我找根棍子去拨弄,才发现是一件衣。再一细看衣里包有钱,而且这衣是于伯的外工作褂。所以我就连钱带衣到市公安局来,正碰上丁于,她可能是把我当坏人,就由她送进来。”他很轻松地笑着。
高天坦边听他叙述边翻开那件黑大褂看着,又从抽屉里拿出现场收集的黑扣对着看。然后他把衣和钮扣交到石太知手里。
石太知接过衣没有看便带微笑地说:“李石子,人证物证俱全,今天你算是投案自首吧,我们应当对你从宽处理才是,对不对呀?”
李石子不屑地:“嗤,凭你们这样的办案水平我才不会自首哩。”
高天坦瞪大了眼睛。
石太知大笑:“哈哈哈!有骨气。你就拿着这衣和钱走吧。”
李石子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摸着脑袋,沉默了一阵:“你们都是搞案子的人,听我这个被怀疑人说点看法:刚才这位要我把衣和钱拿走,我认为他不是开玩笑。在吃饭的时候丁于告诉我案子发生在我们离开的当晚。我自己能证明我不是作案人,那么,这钱为什么会丢在我的窗下?要说是栽赃,只可能是对于伯和我都有深仇大恨并对我的情况也十分熟悉的人,这样的人我找不到。要说是作案的人是劫财,他搞到手的钱绝不可能分给我。同时,我离开夹风坡时看见于伯一直穿着这件工作黑大褂,刚才这位警官拿着现场拾到的钮扣和这件衣上的钮扣作比较,说明用这衣包钱是在案发后。是谁从他身上脱下的呢?这一切说明只有于伯本人才会这样做,而且他曾多次说过要为我修房子。从以上分析来看我有一个大胆的断言:于伯还活在人世间!”
石太知:“苏局长、高队长:早几天我和我的搭档盛男一道去了夹风坡,发现了一个十分隐蔽的山洞,洞中还有用柴草搭成的床。床上有一本书叫《食用菌培育知识》,上面写有‘于北山’。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洞中搜集到女人的长发和男人的短发。现在请盛男向大家报告血型检验情况。”
盛男:“首先说明,这检验结果是到这里来之前拿到手的。检验的结果是:长头发与陈静血型一致属A型,短发血型为B型。我们查找到于北山的历史档案也是B型,而现场死者的血型是o型。”
高天坦:“我们就是忽略了,都以为死者是于北山无疑。”
苏严:“李石子这个小伙子分析的真还蛮有道理,死者并不是于北山。石检官,我们要感谢你的深入调查。现在的关键是找回于北山,把他找回一切就迎刃而解。”
高天坦:“李石子,苏局长表扬了你会分析,你长期与于老生活在一起,你还能分析他可能到哪里去了?”
李石子:“我看他有百分之九十是到天国寺米迪先那里去了。”
高天坦:“好吧,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和我们的人一起去找你于伯。”
131
石太知的单身宿舍。室内:平头单人床、写字台、立柜(上半截玻璃门书柜下面是木门衣柜)、两把椅子等。
石太知坐在写字台边,左手撑着头,右手握着铅笔在报纸上信手乱画,
盛男轻轻地走来站在石太知身边他竟然不觉。
盛男大吼一声:“吼---”笑着:“你一个人发什么呆?”
石太知:“我在构思一个微型的清平世界。”
盛男:“包括我吗?”
石太知:“陈静这个案子进入尾声了,我也会要到办事处报到了。我想今后我就躲在那小小的角落里,再不用轰轰烈烈的工作,也无须追逐功名。荣衰既不问,宠辱亦何惊。做一介憨厚呆子,装一个老弱病痴。心闲习翰墨,斯文慢填词。纵然梁为在上头,奈我又如何。”
盛男:“唉---!”一声长叹。
石太知:”你叹什么气?”
盛男:“我叹强汉也有落寞时。”停了一会:“你提到梁为,难道你们之问有什么过节。”
石太知:“我倒从未记恨往日种种,只觉得此人太一贯正确了。一九六四年秋他带队去我老家搞社教,那时我父亲石明是生产队长。在清理阶级队伍时,他见我家有一些古香古色的家具,还有一些古旧书籍,便查我家三代,。旧社会我祖父教私塾,我父亲从小种田,土改时属自耕中农。梁为上报材料把我家定为漏划富农,并说石明是篡夺生产队领导权的阶级异已分子。准备召开全大队社员大会批斗他并宣布戴上富农分子帽子交群众管制的先天晚上,他叫民兵把我父亲抓到大队部看管起来。当晚父亲就不明不白死了。后来我母亲带着我上访申诉,他又派人把我母子抓回批斗,那时我还只有八岁。次年春来了个社教复查验收工作组,认为梁为是极左实右,为我父亲平反。到一九六六年春,梁为又带人来我们大队搞打击反扑社教运动,又把我母亲列为重点对象。因文化大革命开始才不了了之。”
盛男:“这样的人怎么还在领导岗位。”
石太知:“人家是政法系统资深,搞社教时就是公安局副局长。”
132
刑侦支队办公室。苏严、高天坦、吴洁以及石太知、盛男在坐。
两个刑警和李石子簇拥于北山进来。
于北山:“想不到我一走后果这么严重。”他一进门就这么说。
高天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你远走他乡?你坐下说。”
于北山:“那天,我站在坪里望着坡下于丁丁于离去的身影……”
133
黄昏。于北山屋前坪。
于北山立在那里望着坡下。
张广寒背着背篓来到他身边:“怎么啦?老朋友,他们都走了?”
于北山:“不听话的东西!屋里坐。”他转过身。
张广寒放下背篓对着于北山后脑猛击一拳!
于北山回过头,二人扭打。张广寒抠住于北山领口,(两颗钮扣落地)对着于北山太阳穴用力一击,于北山倒在地上。张广寒不见动静,俯下身探鼻息。他伸起腰抬头四处望了一会,便抱着于北山的胸部往屋里拖。
134
夜。于北山房内。
张广寒把于北山放在地上,打燃打火机,点燃桌上的玻璃罩煤油灯。他再从地坪拿来背篓放在房中,开柜搜寻钱财,把抽屉放在书桌上灯下乱翻,把钞票放入篓内,丢开抽屉,又拿第二个抽屉。
于北山慢慢睁开眼睛看到这一切,很快又闭上。
张广寒搜完钱财,在床上拿一张棉被盖在于北山身上,用打火机打火燃被子,点了两下未燃着,自言道:“他家有摩托车的备用汽油,等我找来。”顺便把背篓带出。
于北山迅速爬起,把桌上的灯捻黑灯芯捻下,溜出房间。
张广寒提着铁桶汽油进来:“妈的,灯又黑了。”他取下灯罩打火点灯,怎么也点不着。他转背拧开油桶盖便往被子上倒,倒完把桶一丢,就打火,发出“嘣”地一声!
于北山急忙拉关房门,扣上铁搭。
125
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公室。
石太知和盛男在和一个年近六旬的跛足民政员交谈。
民政员:“我早就听说有一个年轻人来接替我的工作,这工作好干极了。不就是管管救济、残联、优抚、开结婚证。啊,我这里香烟水果糖多的是。”他拉开抽屉,翻了翻拿出一根烟递给石太知:“这根烟最好。”
石太知笑着:“谢谢,我不会。”
民政员从抽屉一手抓一把水果糖塞在二人的手里:“吃糖。”又对太知说:“这民政工作太轻松了,一般都是照顾性安排,其实像你这样的小伙子……”他没有说下文。
石太知笑着说:“我也是照顾性质的安排,我不是老残,但我是弱者。今天只是先来看看。好,谢谢你了。”
盛男忍不住扪着嘴唇笑。
石太知拉着盛男走了出来。
那老民政员追在后面喊:“小伙子,我退休只移交民政工作,保留残联工作行吗?”
126
大街上。
丁于在看守所看过母亲出来,她知道了母亲与于伯的关系,脑子里简直是乱七八糟。
李石子看到丁于低头走路,他走近她大声地:“吼!”然后哈哈大笑。
丁于抬起头:“你吓死我了!这么长时间你到哪里去了?”
李石子收敛了笑容:“真想不到我走了以后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在这里干什么?于丁呢?”他看一下手表:“唷,快十二点了,我们到店子里边吃饭边谈。”
127
饮食店。
李石子与丁于相对而坐,中间的桌上有三个菜盘,丁于放下筷子拿餐巾纸擦口。
李石子:“你是说正是我们都走后的当晚案件就发生了,嗯,我明白了。”他从包里拿出钞票在手里扬着:“服务员!买单。”
李石子扬着钞票的特写镜头:10元票面上有一个“茶”字。
丁于立即抢下这张票子:“我跟你换一张。”她从衣袋里拿出10元钱。
服务员来结了帐。
丁于:“走,一起到公安局看看破案有进展没有。”
128
公安局刑侦支队办公室。
高天坦与苏严站着在谈工作。
吴洁在写什么。
苏严:“张广寒的情况怎样?”
高天坦:“张广寒是本市的一个无正当职业人员,一九五七年因奸污少女被送劳教,一九六四年因诈骗罪判刑三年。现在以炼狗皮膏药和采寻中草药出卖为生。据所在的居委会反映,经我推算他正好在夹风坡案发前两天外出至今未归。”
苏严:“那李石子哩?”
高天坦:“据夹风坡村民说昨天有人看见他,现正在组织寻查。”
苏严:“重点放在这两个人身上。”苏严走了。
丁于带着李石子走了进来。
丁于:“高队长,夹风坡案怎么样了?”
高天坦:“你们请坐。”
李石子在沙发上坐下。
丁于:“高队长,我想问一个事。”她往门外走。
高天坦跟了出去:“什么事?”
丁于拿出那张10元钞票---
回放:
于北山家。
丁于手拿两沓钞票走到于北山面前:“于伯,这一沓是茶花款,写了个‘茶’字,两沓钱都交给您。
闪回:
丁于:“跟我进来的叫李石子。这钱是事发当天吃晚饭前我交给于伯的,李石子吃了晚饭比我们先离开于家,这钱怎么会出现在他身上?所以我把他带来了。”
高天坦接过钞票:“很好,很好。你做得太好了,我们正要找他。谢谢你!”
高天坦回到办公室:“小吴,打个电话请石检察官来一下。”
129
石太知办公室。
石太知伏案写文书。
于丁走了进来:“石兄,到底是谁杀害了我父亲?”他一进门就吼着。
石太知放下笔:“老朋友,快请坐,我有好多事要跟你说。”他泡了一杯茶递给于丁,拉他在沙发上坐下。
于丁:“我一直就认为陈伯母不可能杀人放火。”
石太知:“那确实。下面我想跟你谈的,一是你要有意想不到的思想准备,二是我要说的暂时还不能公开,所以不要跟别人说。”
于丁:“知道了,你说吧。”
石太知:“你知道你与丁于双方的父母都反对你和丁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于丁:“不是说八字不合吗?”
石太知摇了摇头:“因为陈静就是你襁褓中死去的母亲王铮!”
于丁大叫一声:“噢!这不是神话呗!怪不得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感到有点面熟,就差点没有和父亲桌上的立相相联系了。”
石太知:“ 更要让你感到震惊的是,当年造成你母亲投江的原因就是你养父孙立成的犯罪行为所致!”
于丁站起来:“那我不是认贼作父!”
石太知:“也不能这么说,你母亲投江后,他的内心一直在忏悔。后来他夫妻二人收养你,视同己出,精心抚育。你长大成人后他俩如同分割亲生骨肉,含泪送你回到生父身边。这也是对于家折罪的表现。”
电话钤响
石太知拿起话筒:“喂,嗯,我马上到。”他向着于丁:“对不起,先谈到这里,我有急事出去。”
130
刑侦支队办公室。
高天坦、吴洁正在与李石子谈话。
苏严坐在一旁。
石太知和盛男走了进来在椅子上坐下。
李石子:“这钱我自已也感到好奇怪,我昨天回来就听人讲夹风坡出事了,我就到自己的老房子住一宿,开了门进到房里看见窗下一砣黑东西,当时就吓了一跳。过了一阵我找根棍子去拨弄,才发现是一件衣。再一细看衣里包有钱,而且这衣是于伯的外工作褂。所以我就连钱带衣到市公安局来,正碰上丁于,她可能是把我当坏人,就由她送进来。”他很轻松地笑着。
高天坦边听他叙述边翻开那件黑大褂看着,又从抽屉里拿出现场收集的黑扣对着看。然后他把衣和钮扣交到石太知手里。
石太知接过衣没有看便带微笑地说:“李石子,人证物证俱全,今天你算是投案自首吧,我们应当对你从宽处理才是,对不对呀?”
李石子不屑地:“嗤,凭你们这样的办案水平我才不会自首哩。”
高天坦瞪大了眼睛。
石太知大笑:“哈哈哈!有骨气。你就拿着这衣和钱走吧。”
李石子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摸着脑袋,沉默了一阵:“你们都是搞案子的人,听我这个被怀疑人说点看法:刚才这位要我把衣和钱拿走,我认为他不是开玩笑。在吃饭的时候丁于告诉我案子发生在我们离开的当晚。我自己能证明我不是作案人,那么,这钱为什么会丢在我的窗下?要说是栽赃,只可能是对于伯和我都有深仇大恨并对我的情况也十分熟悉的人,这样的人我找不到。要说是作案的人是劫财,他搞到手的钱绝不可能分给我。同时,我离开夹风坡时看见于伯一直穿着这件工作黑大褂,刚才这位警官拿着现场拾到的钮扣和这件衣上的钮扣作比较,说明用这衣包钱是在案发后。是谁从他身上脱下的呢?这一切说明只有于伯本人才会这样做,而且他曾多次说过要为我修房子。从以上分析来看我有一个大胆的断言:于伯还活在人世间!”
石太知:“苏局长、高队长:早几天我和我的搭档盛男一道去了夹风坡,发现了一个十分隐蔽的山洞,洞中还有用柴草搭成的床。床上有一本书叫《食用菌培育知识》,上面写有‘于北山’。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洞中搜集到女人的长发和男人的短发。现在请盛男向大家报告血型检验情况。”
盛男:“首先说明,这检验结果是到这里来之前拿到手的。检验的结果是:长头发与陈静血型一致属A型,短发血型为B型。我们查找到于北山的历史档案也是B型,而现场死者的血型是o型。”
高天坦:“我们就是忽略了,都以为死者是于北山无疑。”
苏严:“李石子这个小伙子分析的真还蛮有道理,死者并不是于北山。石检官,我们要感谢你的深入调查。现在的关键是找回于北山,把他找回一切就迎刃而解。”
高天坦:“李石子,苏局长表扬了你会分析,你长期与于老生活在一起,你还能分析他可能到哪里去了?”
李石子:“我看他有百分之九十是到天国寺米迪先那里去了。”
高天坦:“好吧,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和我们的人一起去找你于伯。”
131
石太知的单身宿舍。室内:平头单人床、写字台、立柜(上半截玻璃门书柜下面是木门衣柜)、两把椅子等。
石太知坐在写字台边,左手撑着头,右手握着铅笔在报纸上信手乱画,
盛男轻轻地走来站在石太知身边他竟然不觉。
盛男大吼一声:“吼---”笑着:“你一个人发什么呆?”
石太知:“我在构思一个微型的清平世界。”
盛男:“包括我吗?”
石太知:“陈静这个案子进入尾声了,我也会要到办事处报到了。我想今后我就躲在那小小的角落里,再不用轰轰烈烈的工作,也无须追逐功名。荣衰既不问,宠辱亦何惊。做一介憨厚呆子,装一个老弱病痴。心闲习翰墨,斯文慢填词。纵然梁为在上头,奈我又如何。”
盛男:“唉---!”一声长叹。
石太知:”你叹什么气?”
盛男:“我叹强汉也有落寞时。”停了一会:“你提到梁为,难道你们之问有什么过节。”
石太知:“我倒从未记恨往日种种,只觉得此人太一贯正确了。一九六四年秋他带队去我老家搞社教,那时我父亲石明是生产队长。在清理阶级队伍时,他见我家有一些古香古色的家具,还有一些古旧书籍,便查我家三代,。旧社会我祖父教私塾,我父亲从小种田,土改时属自耕中农。梁为上报材料把我家定为漏划富农,并说石明是篡夺生产队领导权的阶级异已分子。准备召开全大队社员大会批斗他并宣布戴上富农分子帽子交群众管制的先天晚上,他叫民兵把我父亲抓到大队部看管起来。当晚父亲就不明不白死了。后来我母亲带着我上访申诉,他又派人把我母子抓回批斗,那时我还只有八岁。次年春来了个社教复查验收工作组,认为梁为是极左实右,为我父亲平反。到一九六六年春,梁为又带人来我们大队搞打击反扑社教运动,又把我母亲列为重点对象。因文化大革命开始才不了了之。”
盛男:“这样的人怎么还在领导岗位。”
石太知:“人家是政法系统资深,搞社教时就是公安局副局长。”
132
刑侦支队办公室。苏严、高天坦、吴洁以及石太知、盛男在坐。
两个刑警和李石子簇拥于北山进来。
于北山:“想不到我一走后果这么严重。”他一进门就这么说。
高天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你远走他乡?你坐下说。”
于北山:“那天,我站在坪里望着坡下于丁丁于离去的身影……”
133
黄昏。于北山屋前坪。
于北山立在那里望着坡下。
张广寒背着背篓来到他身边:“怎么啦?老朋友,他们都走了?”
于北山:“不听话的东西!屋里坐。”他转过身。
张广寒放下背篓对着于北山后脑猛击一拳!
于北山回过头,二人扭打。张广寒抠住于北山领口,(两颗钮扣落地)对着于北山太阳穴用力一击,于北山倒在地上。张广寒不见动静,俯下身探鼻息。他伸起腰抬头四处望了一会,便抱着于北山的胸部往屋里拖。
134
夜。于北山房内。
张广寒把于北山放在地上,打燃打火机,点燃桌上的玻璃罩煤油灯。他再从地坪拿来背篓放在房中,开柜搜寻钱财,把抽屉放在书桌上灯下乱翻,把钞票放入篓内,丢开抽屉,又拿第二个抽屉。
于北山慢慢睁开眼睛看到这一切,很快又闭上。
张广寒搜完钱财,在床上拿一张棉被盖在于北山身上,用打火机打火燃被子,点了两下未燃着,自言道:“他家有摩托车的备用汽油,等我找来。”顺便把背篓带出。
于北山迅速爬起,把桌上的灯捻黑灯芯捻下,溜出房间。
张广寒提着铁桶汽油进来:“妈的,灯又黑了。”他取下灯罩打火点灯,怎么也点不着。他转背拧开油桶盖便往被子上倒,倒完把桶一丢,就打火,发出“嘣”地一声!
于北山急忙拉关房门,扣上铁搭。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