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983
成片时长:约30分钟
阅读:9565
发表:2017/12/2 修改:2018/6/12
主旋律,喜剧,农村
微电影剧本
九龙杯传奇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梅嬢同意了:好。那我们现在就去渡口,从小路走。
宋炳搀扶着梅嬢摸黑沿乡间小路走去。
20.(闪回)柳溪镇。外。日。
梅嬢在自家院里边做饭边唱黄梅戏。
宋炳娘在搓玉米棒,听媳妇唱戏乐得得眉花眼笑。
左右邻居都把头探过来听戏。梅嬢一曲唱完邻居一片叫好之声。
邻居甲夸道:阿炳娘,你哪世修来的福,娶来这么个会唱戏的媳妇,人贤惠勤俭,对你又这么孝顺。
宋炳娘笑呵呵说:看来是我祖上积的德,让我这老婆子今生享媳妇的福。
邻居乙:你家阿炳呢?
宋炳娘:给人家打门窗呢。
这时有人慌慌张张来报信:阿炳娘,不好了!
阿炳娘一惊,手里的玉米棒掉了:怎么了?
来人:你家阿炳被兵痞抓了丁押走了!
阿炳娘一下怔住了:啊——
梅嬢忙扔下锅铲:娘,快,我们去看看!
婆媳俩奔了出去。
大路上遥见军车绝尘而去。
儿啊——阿炳娘哭倒在地。
梅嬢呆立着,嘴里喃喃:真是刚离狼窝又落虎口啊!
21.(闪回)柳溪镇。外。日。
画面上映出“二十年后”的字样。
梅嬢拿着扫把在大街上扫地,脖子上挂着一块纸牌,上书《封资修的吹鼓手》
路边的墙上贴着两幅标语:扫除四旧!打倒牛鬼蛇神!
可梅嬢脸上没一点痛苦,反乐观地哼着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这时一位带红袖章的女红卫兵过来,制止她说:怎么还在唱这种戏?给我打住!
梅嬢只得住了口。可她唱惯了嘴闲不住,想了想又唱了起来: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听他唱革命歌曲,女红卫兵走了。
梅嬢唱着唱着,忽然脑子开了窍,竟用黄梅戏《对花》的曲调唱起来: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嗳,妇女的冤仇深,冤仇哦深······
嗳,居然很顺口!她一下乐了,便高声唱了起来。
许多路人听她唱的好听,都住了脚,跟她哼了起来。
那位女红卫兵转来,见到那么多人跟梅嬢唱黄梅戏,想发作,可一听是样板戏《红色娘子军》里的词,不禁也站在旁边欣赏起来。
梅嬢这下来劲了,又把京剧《红灯记》里的唱词用黄梅戏曲调唱:听奶奶,讲革命嗳,英勇啊悲壮,悲壮,却原来······
这下一条街热闹了起来,大家都喜欢听当年的红角唱黄梅戏,商店也不营业了,店员们都拥出来听梅嬢唱,加上行人,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
那女红卫兵感动了,上前对梅嬢说:你帮忙把样板戏里唱段改成黄梅戏,让我们红卫兵宣传小分队演,你就立功了,我们就提前解放你!
梅嬢一听喜上眉梢,马上说:好!好!我改,我改!
22.(闪回)柳溪镇。外。日。
河边新搭的舞台上在演黄梅戏现代剧《红灯记》。
梅嬢扮演李奶奶。女红卫兵扮演李铁梅。两人一起高擎红灯······
台下掌声热烈。
台上又演《龙江颂》。梅嬢扮演江水英,那个段子唱得声音并茂:
听那惊涛拍堤岸,心潮呀激荡。
夜巡堤,披那星光,但只见,工地上呀,人来车往······
叫好之声四起:
这梅嬢是越唱越好了,不比唱古装戏差。
是啊,这样板戏她唱得也动人心魂哪!
23.(闪回)县剧院。内。夜。
画面上映出“又过二十年”的字样。
剧院门口的广告牌上登着梅嬢的巨幅戏照。
购票的戏迷们拥拥挤挤,有几个上了岁数的观众在议论:
这梅嬢的戏我可是看了几十年了,尽管她现在上了岁数,可演的不比年轻时差。
是啊是啊,前些年她现代戏演的不错,现在恢复了传统戏更是得心应手,简直把女驸马演活了。
我是第三次来看女驸马了,梅嬢那扮相,那身段,那唱功,啧啧,可说是当代没人能跟她比!
镜头随着观众进人剧场,里面座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人声鼎沸。
开演的铃声响了,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梅嬢一登场,观众一片欢呼,掌声如春雷般响起。
24.梅嬢家。内。日。
梅嬢在枣树下悲悲戚戚地:阿炳哪,你娘为你哭瞎了眼,想你想出了病,去年不幸离了世,你若还在这世上,不能回家,可也得请人带个信回来,难道你忘了我梅嬢了?
她顿了顿又说:再说这九龙杯埋在枣树下已有四十年光景了,现在这老屋要拆迁,让我把这价值连城的宝贝藏哪里去?如果被政府知道,那可是要······想想当年被批斗挂牌,扫街的情景,我怕啊——
正在这时听得有人敲门,还叫着:梅嬢!梅嬢!
梅嬢一看,自语了句:又是动迁办的人来了,唉,这叫我怎么办哪——她无可奈何去开了门。
他们开门见山对她说:梅嬢,现在就您一家没签动迁协议,您到底具体有什么困难?难道还是舍不得老屋?
梅嬢:对,还是那句话——舍不得老屋。我要等我男人回来,他娘没了,如果老屋也没了,肯定要伤透心肺。
那你男人什么时候回来?
梅嬢两手一摊:我也不知道。
哪要等到猴年马月?难道为了他高速公路不造了?
我回来了!突然门外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
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宋炳突然出现在梅嬢面前!
梅嬢被这忽然来到喜悦晕倒了,宋炳忙一把扶住她:梅嬢,梅嬢,你醒醒!
梅嬢幽幽地醒来,捶着丈夫:死鬼,你去哪儿了?怎么四十年音息全无?
宋炳长叹一声:唉——说来话长哪!
那你们好好谈,我们走了。动迁办的人说完知趣地走了。
25.(闪回)台北。内。日。
宋炳在邱嫂家养病。他躺在床上,邱嫂给他端水端饭。
宋炳画外音:我退伍后来到台北,借一个寡妇邱嫂的门面开了爿小店。一天进货时不小心连人带车掉进了河里,发高烧成了伤寒。多亏邱嫂日夜照顾才保住了这条性命。后来我和邱嫂做了夫妻,生育了一个儿子,因儿子早晨出生,故取名宋晨。
宋炳和邱嫂推着儿子坐的童车在公园里散步;邱嫂送儿子去小学读书;宋晨念中学了,宋炳欢天喜地用三轮货车送他去学校。
宋炳画外音:后来宋晨考取了美国的一所大学,把我们高兴得发疯,我们全家在一家富丽堂皇的大酒店吃饭庆贺。那晚回到家,邱嫂一高兴便唱起了黄梅戏。我怎么也没想到她会唱得这么好!
邱嫂唱《女驸马》: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
宋炳出神地望着边歌边舞的邱嫂,邱嫂的脸突然变成梅嬢的,宋炳揉揉眼睛,梅嬢的脸又恢复成邱嫂的。
26.梅嬢家。内。日。
梅嬢惊奇地问:怎么邱嫂也会唱黄梅戏?
宋炳:她是安微人,喜欢唱黄梅戏,平时只哼哼,这回她真唱了,没想唱得这么好。她随丈夫来到台湾。她丈夫在金门岛被炮弹炸死了,没留下一男半女。
梅嬢同情地:唉,也是个苦命人哪!那你这次回来她答应了?
宋炳悲痛地:她死了。
梅嬢:啊——怎么会?
宋炳:患胃癌。从发现到死才三个月。
梅嬢:这么命苦啊——
宋炳:她临终遗言,要我把她骨灰回国安葬。
梅嬢连说:应该的,应该的。
27.坟地。外。日。
宋炳和梅嬢在一座新坟前烧香焚纸。墓碑上刻着邱美珍之墓五个字。
宋炳恭恭敬敬地摆上供品。
宋炳遥向东南方向,喃喃地说:邱嫂,你可以安心了,我已经把你魂归故里了。
梅嬢问:阿炳,动迁的事······
宋炳:这么好的事当然干了,马上和动迁办签约。
梅嬢:那九龙杯······
宋炳:上交给政府。这东西留着害人睡不着觉。再说这是国宝应归还国家。
28.柳溪镇。外。日。
在热闹的锣鼓声中,梅嬢家和镇上一些人家搬迁了。
梅嬢和宋炳以及动迁的人家坐上了披红挂彩的大客车。
装满家具的大卡车跟在大客车后面,车队在高低不平的泥地上摇晃着朝前驶去。
车队越驶越远(定格)
宋炳搀扶着梅嬢摸黑沿乡间小路走去。
20.(闪回)柳溪镇。外。日。
梅嬢在自家院里边做饭边唱黄梅戏。
宋炳娘在搓玉米棒,听媳妇唱戏乐得得眉花眼笑。
左右邻居都把头探过来听戏。梅嬢一曲唱完邻居一片叫好之声。
邻居甲夸道:阿炳娘,你哪世修来的福,娶来这么个会唱戏的媳妇,人贤惠勤俭,对你又这么孝顺。
宋炳娘笑呵呵说:看来是我祖上积的德,让我这老婆子今生享媳妇的福。
邻居乙:你家阿炳呢?
宋炳娘:给人家打门窗呢。
这时有人慌慌张张来报信:阿炳娘,不好了!
阿炳娘一惊,手里的玉米棒掉了:怎么了?
来人:你家阿炳被兵痞抓了丁押走了!
阿炳娘一下怔住了:啊——
梅嬢忙扔下锅铲:娘,快,我们去看看!
婆媳俩奔了出去。
大路上遥见军车绝尘而去。
儿啊——阿炳娘哭倒在地。
梅嬢呆立着,嘴里喃喃:真是刚离狼窝又落虎口啊!
21.(闪回)柳溪镇。外。日。
画面上映出“二十年后”的字样。
梅嬢拿着扫把在大街上扫地,脖子上挂着一块纸牌,上书《封资修的吹鼓手》
路边的墙上贴着两幅标语:扫除四旧!打倒牛鬼蛇神!
可梅嬢脸上没一点痛苦,反乐观地哼着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这时一位带红袖章的女红卫兵过来,制止她说:怎么还在唱这种戏?给我打住!
梅嬢只得住了口。可她唱惯了嘴闲不住,想了想又唱了起来: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听他唱革命歌曲,女红卫兵走了。
梅嬢唱着唱着,忽然脑子开了窍,竟用黄梅戏《对花》的曲调唱起来: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嗳,妇女的冤仇深,冤仇哦深······
嗳,居然很顺口!她一下乐了,便高声唱了起来。
许多路人听她唱的好听,都住了脚,跟她哼了起来。
那位女红卫兵转来,见到那么多人跟梅嬢唱黄梅戏,想发作,可一听是样板戏《红色娘子军》里的词,不禁也站在旁边欣赏起来。
梅嬢这下来劲了,又把京剧《红灯记》里的唱词用黄梅戏曲调唱:听奶奶,讲革命嗳,英勇啊悲壮,悲壮,却原来······
这下一条街热闹了起来,大家都喜欢听当年的红角唱黄梅戏,商店也不营业了,店员们都拥出来听梅嬢唱,加上行人,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
那女红卫兵感动了,上前对梅嬢说:你帮忙把样板戏里唱段改成黄梅戏,让我们红卫兵宣传小分队演,你就立功了,我们就提前解放你!
梅嬢一听喜上眉梢,马上说:好!好!我改,我改!
22.(闪回)柳溪镇。外。日。
河边新搭的舞台上在演黄梅戏现代剧《红灯记》。
梅嬢扮演李奶奶。女红卫兵扮演李铁梅。两人一起高擎红灯······
台下掌声热烈。
台上又演《龙江颂》。梅嬢扮演江水英,那个段子唱得声音并茂:
听那惊涛拍堤岸,心潮呀激荡。
夜巡堤,披那星光,但只见,工地上呀,人来车往······
叫好之声四起:
这梅嬢是越唱越好了,不比唱古装戏差。
是啊,这样板戏她唱得也动人心魂哪!
23.(闪回)县剧院。内。夜。
画面上映出“又过二十年”的字样。
剧院门口的广告牌上登着梅嬢的巨幅戏照。
购票的戏迷们拥拥挤挤,有几个上了岁数的观众在议论:
这梅嬢的戏我可是看了几十年了,尽管她现在上了岁数,可演的不比年轻时差。
是啊是啊,前些年她现代戏演的不错,现在恢复了传统戏更是得心应手,简直把女驸马演活了。
我是第三次来看女驸马了,梅嬢那扮相,那身段,那唱功,啧啧,可说是当代没人能跟她比!
镜头随着观众进人剧场,里面座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人声鼎沸。
开演的铃声响了,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梅嬢一登场,观众一片欢呼,掌声如春雷般响起。
24.梅嬢家。内。日。
梅嬢在枣树下悲悲戚戚地:阿炳哪,你娘为你哭瞎了眼,想你想出了病,去年不幸离了世,你若还在这世上,不能回家,可也得请人带个信回来,难道你忘了我梅嬢了?
她顿了顿又说:再说这九龙杯埋在枣树下已有四十年光景了,现在这老屋要拆迁,让我把这价值连城的宝贝藏哪里去?如果被政府知道,那可是要······想想当年被批斗挂牌,扫街的情景,我怕啊——
正在这时听得有人敲门,还叫着:梅嬢!梅嬢!
梅嬢一看,自语了句:又是动迁办的人来了,唉,这叫我怎么办哪——她无可奈何去开了门。
他们开门见山对她说:梅嬢,现在就您一家没签动迁协议,您到底具体有什么困难?难道还是舍不得老屋?
梅嬢:对,还是那句话——舍不得老屋。我要等我男人回来,他娘没了,如果老屋也没了,肯定要伤透心肺。
那你男人什么时候回来?
梅嬢两手一摊:我也不知道。
哪要等到猴年马月?难道为了他高速公路不造了?
我回来了!突然门外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
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宋炳突然出现在梅嬢面前!
梅嬢被这忽然来到喜悦晕倒了,宋炳忙一把扶住她:梅嬢,梅嬢,你醒醒!
梅嬢幽幽地醒来,捶着丈夫:死鬼,你去哪儿了?怎么四十年音息全无?
宋炳长叹一声:唉——说来话长哪!
那你们好好谈,我们走了。动迁办的人说完知趣地走了。
25.(闪回)台北。内。日。
宋炳在邱嫂家养病。他躺在床上,邱嫂给他端水端饭。
宋炳画外音:我退伍后来到台北,借一个寡妇邱嫂的门面开了爿小店。一天进货时不小心连人带车掉进了河里,发高烧成了伤寒。多亏邱嫂日夜照顾才保住了这条性命。后来我和邱嫂做了夫妻,生育了一个儿子,因儿子早晨出生,故取名宋晨。
宋炳和邱嫂推着儿子坐的童车在公园里散步;邱嫂送儿子去小学读书;宋晨念中学了,宋炳欢天喜地用三轮货车送他去学校。
宋炳画外音:后来宋晨考取了美国的一所大学,把我们高兴得发疯,我们全家在一家富丽堂皇的大酒店吃饭庆贺。那晚回到家,邱嫂一高兴便唱起了黄梅戏。我怎么也没想到她会唱得这么好!
邱嫂唱《女驸马》: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
宋炳出神地望着边歌边舞的邱嫂,邱嫂的脸突然变成梅嬢的,宋炳揉揉眼睛,梅嬢的脸又恢复成邱嫂的。
26.梅嬢家。内。日。
梅嬢惊奇地问:怎么邱嫂也会唱黄梅戏?
宋炳:她是安微人,喜欢唱黄梅戏,平时只哼哼,这回她真唱了,没想唱得这么好。她随丈夫来到台湾。她丈夫在金门岛被炮弹炸死了,没留下一男半女。
梅嬢同情地:唉,也是个苦命人哪!那你这次回来她答应了?
宋炳悲痛地:她死了。
梅嬢:啊——怎么会?
宋炳:患胃癌。从发现到死才三个月。
梅嬢:这么命苦啊——
宋炳:她临终遗言,要我把她骨灰回国安葬。
梅嬢连说:应该的,应该的。
27.坟地。外。日。
宋炳和梅嬢在一座新坟前烧香焚纸。墓碑上刻着邱美珍之墓五个字。
宋炳恭恭敬敬地摆上供品。
宋炳遥向东南方向,喃喃地说:邱嫂,你可以安心了,我已经把你魂归故里了。
梅嬢问:阿炳,动迁的事······
宋炳:这么好的事当然干了,马上和动迁办签约。
梅嬢:那九龙杯······
宋炳:上交给政府。这东西留着害人睡不着觉。再说这是国宝应归还国家。
28.柳溪镇。外。日。
在热闹的锣鼓声中,梅嬢家和镇上一些人家搬迁了。
梅嬢和宋炳以及动迁的人家坐上了披红挂彩的大客车。
装满家具的大卡车跟在大客车后面,车队在高低不平的泥地上摇晃着朝前驶去。
车队越驶越远(定格)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