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7104
成片时长:约90分钟
阅读:11384
发表:2017/12/22
主旋律,农村,犯罪
电影剧本
山路深处有人家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杨翠芳:对,贵在坚持,就像打口井,也得打好久才能出水。
田母:这些道理我也懂,可是家里的情况,哎,委屈了这孩子。
抽着烟的张支书将烟头扔在地上:学费,你们两口子自己尽量筹,不够的,我来出。娃儿一辈子的路长着呢,不能因一点点困难就耽误。
16、老支书家,内,夜
田晓芸正回想着,一阵人声将他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又来了两人,驻村干事孟维东和村主任刘勇刚,刘勇刚是本村熟识,他和田晓芸打着招呼,寒暄了几句,孟维东则第一次见面,他长得较为英俊,一身正气,田晓芸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杨翠芳习惯性的去泡茶,刘勇刚找着张支书说着工作上的事情,表现得有些焦急状。
田晓芸:你们谈正事,我先回去了。
田晓芸和几人微笑着告别,走出门去,在坝子里她又往里回望,目光触及杨翠芳和张支书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孟维东也正看着她,两人礼节性的笑笑。
17、路边,外,日
田晓芸从一片种植园中走出,神情肃穆的缓缓走向公路边。
忽而一阵激烈的吵闹声传来,田晓芸嘀咕道“嗓门这么大,一定是幺舅公了”。
一截路上,摆着石头和杂物,路被断了。薛明义坐在石头上,他脚下是把锄头,身边还有几个老农民,一辆货车被迫停在路边,司机下来和薛明义评理,司机的声音很快被薛明义和几个老农民给淹没。
孟维东和刘勇刚匆匆往这边赶了过来,孟维东瞟到田晓芸,两人又是礼节性的笑笑。
18、路边,外,日
孟维东和刘勇刚到来后,噪杂的局面有所控制,两人和为首的薛明义论理。
孟维东:幺舅公,你把路截了,这是要干嘛呢?
薛明义吹胡子瞪眼:别乱叫,你是外乡人,不敢当你的幺舅公。
刘勇刚:幺舅公,我可以这么叫吧?你老人家不在屋头享福,在大太阳晒着,还拦路,究竟是为了啥?
薛明义:为了啥?为了把祸源堵住。
孟维东和刘勇刚面面相觑:祸源?
一个老农民插话道:幺舅家的果园又被偷了。
孟维东:抓到小偷了吗?
薛明义:抓,都是城里的,怎么抓?肯定又是那帮吃饱了饭没事干的小年轻,果子都还没熟,他们都去摘,吃不了就到处扔,里里外外弄得乱七八糟的。
另一个农民插话:城里的小年轻没事就来,偷果子,打猎,他们是寻了开心,咋们可就惨了。
孟维东:无所事事的城里人,毕竟是少数。
薛明义冷哼道:少数,少数可以带坏多数。
孟维东望着刘勇刚,两人都是一头雾水。
薛明义:李家的老大,把家里的彩电卖了,黄家的老二,翻箱倒柜,干什么呢,赌啊,一个晚上就没了,现在两家人还哭着呢。咋们村有几百年的历史,向来干干净净的,可现在好赌成风,都是被外边给带坏的。
孟维东:这跟路有啥关联?
薛明义愤愤道:就是这条路,是祸根,祸源,不好的东西,都从这里进来的。
孟维东:所以幺舅公要把这路给堵了?
薛明义尖声大叫:我不仅要堵,还要把它给断了!
19、路边,外,日
说着薛明义拿起地上的锄头,要往路面挖去。
孟维东和靠的近的村民连去拉着,薛明义挣扎起来,局面又变得混乱。
刘勇刚大喊道:不能砸。这条路是希望路,致富路,断了,什么都没了。大家还记得没路以前的日子吗?
村民们相互瞅着,那几个老农民更是叹气。
快闪——
村民们背着沉重的土特产,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中,向着几十里外的市镇进发。
杨翠芳和张支书夫妻俩,一个牵着马,一个看着路,马儿驮着各种生活品,从外往山里走去。山路难行,夫妻俩和马儿在半山间艰难行走着,仿佛随时会倒下来似的。
一到下雨天,孩子们叫苦不停,泥泞的山路上,小孩们腿上全是泥,有小孩不小心摔倒,裹得全身是泥。
——
有个老农民劝道:幺舅公,算了,咋们回去吧。
薛明义却被激发起了更大的怒气,又高高举起锄头。
薛明义厉声大吼:谁过来,我敲谁!
薛明义气势汹汹,他又是老人和长辈,一时之间谁也不敢去劝他。
20、路边,外,日
田晓芸站在不远处,正看得入神,肩膀上被人一拍。
田晓芸扭头一看,是个一身名牌,打扮很时髦的青年,她多瞅了几眼,才认出是薛强。
薛强:晓芸什么时候回来的?
田晓芸:没几天,(指着薛明义),你爷不讲理,去劝劝吧。
薛强嘻嘻一笑:瞧好吧。
薛强快步走了过去,凑到薛明义嘀咕了一番,薛明义的态度变得缓和起来。
薛强回头得意的望了望田晓芸,拥着薛明义走了。
剩下的人联手,将石头和杂物搬开,后面的两辆小货车启动,开向前方。
田晓芸也过帮忙,搬一块石头时,她的手和孟维东的手碰到一起。
21、路边,外,日
田晓芸和孟维东漫步在路上,谈论着刚才的事。
孟维东:这老爷子也是,非要和一条路过不去。
田晓芸:小心说话,他是村里辈分最高的。
孟维东:这薛强本事挺大的哈,三言两语就把老爷子劝了回去。
田晓芸望向远处,双眼迷离:以前的薛强,可不是这样。
孟维东:以前他咋样的?
田晓芸:不爱说话,有时看到人还发羞。
孟维东:不会吧。
田晓芸:我骗你干什么?
孟维东:我看到的薛强,可是能说会道,都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来形容。
22、会议室,内,日
室内有二十来号人,大多是中老年人,都在听薛强宣讲他的宏大计划。
薛强: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老板,这是我的核心理念……
一个老头:哪可能嘛。
薛强:贵叔,先别说不可能,(他指了指室内的电视、话筒等电器),这些发明创造,我们爷爷的爷爷那一辈,给他们说,肯定不会信,可现在呢?
众人一阵轻笑。
薛强:这些年咋们家乡发展很快,到处都是种植园,有种茶的,有种黄姜的,有种胶果兰的,分布得很散。我们要想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必须集中起来,人的手指头叉开,摊得广,可要有力气,必须握住拳头。
配合着宣讲,薛强伸出右手,岔开又紧握,在空中振臂一举。
薛强的比喻很形象,有人轻轻鼓起掌来,人群中的薛明义望着侄孙满是自豪状。
薛强: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形成一整套产业链,销售要有通天大道,必须接入新时代,才赶到上新时代的快车。
有人笑道:就像你开的奔驰。
众人一阵哄笑。
薛强做出自嘲状:那个车也不是我个人的,是公司的,(回归正题,又显得正式起来),刚才我说的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老板,怎么实现呢。就是通过项目,通过公司,将所有种植户联合起来,各人以种植园入股,项目就是大伙的,人人都是老板,都为自己辛苦,谁还会偷懒呢?
孟维东忽插话道:听着像众筹。
薛强:孟干事说得对,就是众筹,或者又叫联合创业,现在的年轻人,发明家,和底子比较薄的商人,都用这种方式创业。
薛强的一个手下(阿广)高呼道:联合创业,共同致富,一起坐上新时代的快车!
底下人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不少人的眼中都闪着光。
薛明义则显得更兴奋,笑得嘴都合不拢。
坐在最后边的孟维东和刘勇刚,相互瞅瞅,没有说话。
23、会议室,内,日
薛强和孟维东、刘勇刚相继握手示好,走了出去,几个种植户围着薛强询问着。孟维东和刘勇刚两人望着薛强慢慢走远的背影,研讨起来。
刘勇刚:小孟,你怎么看?
孟维东:众筹,联合创业什么的,都是新鲜事物,我也只是听过,没有真正经历过。不过呢。
刘勇刚:不过什么呢?
孟维东:很多骗子也是打着这种旗号。
刘勇刚:总不会骗乡里乡亲吧。
孟维东:也是哈,他的一些想法和理念,还是挺好的。再看看。
刘勇刚:对,再看看。
24、薛强团队行动,蒙太奇
薛强到处游说,和部分种植户达成合作意向。
薛强陪同他请来的农业专家、投资商,在各处考察。
薛强准备要办个茶业示范区,一些机器设备,从新修的公路运进来。
25、路边,外,日
听闻了孟维东的讲述,田晓芸一阵感叹。
田晓芸:本来信心满满的回来,想为相亲们做点事,人家早抢在前头了,而且手法更新颖。
孟维东:也别丧气。薛强的计划搞不搞得成,都是个未知数。还有,你们想一起做,可以合作啊。机会总是有的。
田晓芸: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两人相视笑笑,指着公路两边的绿油油的种植园和庄稼,说着说着,话题又转到这条路上来。
孟维东:这个村子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多亏了老支书啊。
田晓芸:别忘了,还有火婶。
孟维东:那是,火婶能顶半边天。
26、修路筹备,蒙太奇
张支书和村里的干部,同愿意援建的工程队接洽交流。
刘主任和田会计算着账,见有新款项拨了下来,脸上的忧色一扫而空。
张支书家成了筹备小组开会的地方,每天都热闹得很,杨翠芳一人身兼三职:端茶倒水、扫地上烟头等垃圾、给众人煮饭。
27、修路,蒙太奇
杨翠芳正在一个特大的锅前煮饭,热气蒸腾,一根竹竿烧暴了,发出一声闷响。
施工现场,人们朦着耳朵,红色按钮按下,随着一声巨响,一处山石被炸裂。
工人们或蹲或坐,吃着热腾腾的饭,杨翠芳提着巨大的饭盒,在人群中来回穿梭。一个青年伸出手中的碗,喊着火婶,杨翠芳啐道“干活不卖力,吃饭倒有劲,你都添了三倒了”,青年脸上微微发红,众人皆是一阵哄笑,杨翠芳把他的碗拿过来,添得满满的。
瘦筋筋的王小歪,捧着破碗坐在人群远处,还舔着嘴唇,杨翠芳叹了口气,向他招了招手。
人们一起挥着手,高声庆祝着,路终于修成了。
28、路边,外,日
田晓芸忽望着一个方向发呆,她模模糊糊中,仿佛看到了王小歪瘦筋筋的影子。
孟维东:怎么呢?
田晓芸指着那边:刚才好像看到王小歪了。
孟维东:他头几个月才出去打工,不会这么快回来吧。
田晓芸往那边瞅了瞅,自嘲道:可能看错了。
孟维东的电话响了,他接起,匆匆回应,挂了电话后,朝田晓芸歉意一笑。
田晓芸:你忙你的。
29、田家,内\外,夜
田晓芸一家三口正在吃完饭,门口出现一人,正是薛强,他冲里边的田晓芸招手。
田母:强子,吃了么,再吃点?
薛强:婶,吃了,别管我,找田晓芸有点事。
田晓芸走到薛强身边,正要问,薛强指了指她的嘴,还留着颗米饭。田晓芸在身上找纸巾时,薛强递了自己的过来。
两人寒暄几句后,往田埂走去,一只小黄狗在田晓芸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跟着。
薛强笑道:还是美女受欢迎。
田晓芸自嘲道:现在谁比得上强子你啊。
田母:这些道理我也懂,可是家里的情况,哎,委屈了这孩子。
抽着烟的张支书将烟头扔在地上:学费,你们两口子自己尽量筹,不够的,我来出。娃儿一辈子的路长着呢,不能因一点点困难就耽误。
16、老支书家,内,夜
田晓芸正回想着,一阵人声将他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又来了两人,驻村干事孟维东和村主任刘勇刚,刘勇刚是本村熟识,他和田晓芸打着招呼,寒暄了几句,孟维东则第一次见面,他长得较为英俊,一身正气,田晓芸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杨翠芳习惯性的去泡茶,刘勇刚找着张支书说着工作上的事情,表现得有些焦急状。
田晓芸:你们谈正事,我先回去了。
田晓芸和几人微笑着告别,走出门去,在坝子里她又往里回望,目光触及杨翠芳和张支书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孟维东也正看着她,两人礼节性的笑笑。
17、路边,外,日
田晓芸从一片种植园中走出,神情肃穆的缓缓走向公路边。
忽而一阵激烈的吵闹声传来,田晓芸嘀咕道“嗓门这么大,一定是幺舅公了”。
一截路上,摆着石头和杂物,路被断了。薛明义坐在石头上,他脚下是把锄头,身边还有几个老农民,一辆货车被迫停在路边,司机下来和薛明义评理,司机的声音很快被薛明义和几个老农民给淹没。
孟维东和刘勇刚匆匆往这边赶了过来,孟维东瞟到田晓芸,两人又是礼节性的笑笑。
18、路边,外,日
孟维东和刘勇刚到来后,噪杂的局面有所控制,两人和为首的薛明义论理。
孟维东:幺舅公,你把路截了,这是要干嘛呢?
薛明义吹胡子瞪眼:别乱叫,你是外乡人,不敢当你的幺舅公。
刘勇刚:幺舅公,我可以这么叫吧?你老人家不在屋头享福,在大太阳晒着,还拦路,究竟是为了啥?
薛明义:为了啥?为了把祸源堵住。
孟维东和刘勇刚面面相觑:祸源?
一个老农民插话道:幺舅家的果园又被偷了。
孟维东:抓到小偷了吗?
薛明义:抓,都是城里的,怎么抓?肯定又是那帮吃饱了饭没事干的小年轻,果子都还没熟,他们都去摘,吃不了就到处扔,里里外外弄得乱七八糟的。
另一个农民插话:城里的小年轻没事就来,偷果子,打猎,他们是寻了开心,咋们可就惨了。
孟维东:无所事事的城里人,毕竟是少数。
薛明义冷哼道:少数,少数可以带坏多数。
孟维东望着刘勇刚,两人都是一头雾水。
薛明义:李家的老大,把家里的彩电卖了,黄家的老二,翻箱倒柜,干什么呢,赌啊,一个晚上就没了,现在两家人还哭着呢。咋们村有几百年的历史,向来干干净净的,可现在好赌成风,都是被外边给带坏的。
孟维东:这跟路有啥关联?
薛明义愤愤道:就是这条路,是祸根,祸源,不好的东西,都从这里进来的。
孟维东:所以幺舅公要把这路给堵了?
薛明义尖声大叫:我不仅要堵,还要把它给断了!
19、路边,外,日
说着薛明义拿起地上的锄头,要往路面挖去。
孟维东和靠的近的村民连去拉着,薛明义挣扎起来,局面又变得混乱。
刘勇刚大喊道:不能砸。这条路是希望路,致富路,断了,什么都没了。大家还记得没路以前的日子吗?
村民们相互瞅着,那几个老农民更是叹气。
快闪——
村民们背着沉重的土特产,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中,向着几十里外的市镇进发。
杨翠芳和张支书夫妻俩,一个牵着马,一个看着路,马儿驮着各种生活品,从外往山里走去。山路难行,夫妻俩和马儿在半山间艰难行走着,仿佛随时会倒下来似的。
一到下雨天,孩子们叫苦不停,泥泞的山路上,小孩们腿上全是泥,有小孩不小心摔倒,裹得全身是泥。
——
有个老农民劝道:幺舅公,算了,咋们回去吧。
薛明义却被激发起了更大的怒气,又高高举起锄头。
薛明义厉声大吼:谁过来,我敲谁!
薛明义气势汹汹,他又是老人和长辈,一时之间谁也不敢去劝他。
20、路边,外,日
田晓芸站在不远处,正看得入神,肩膀上被人一拍。
田晓芸扭头一看,是个一身名牌,打扮很时髦的青年,她多瞅了几眼,才认出是薛强。
薛强:晓芸什么时候回来的?
田晓芸:没几天,(指着薛明义),你爷不讲理,去劝劝吧。
薛强嘻嘻一笑:瞧好吧。
薛强快步走了过去,凑到薛明义嘀咕了一番,薛明义的态度变得缓和起来。
薛强回头得意的望了望田晓芸,拥着薛明义走了。
剩下的人联手,将石头和杂物搬开,后面的两辆小货车启动,开向前方。
田晓芸也过帮忙,搬一块石头时,她的手和孟维东的手碰到一起。
21、路边,外,日
田晓芸和孟维东漫步在路上,谈论着刚才的事。
孟维东:这老爷子也是,非要和一条路过不去。
田晓芸:小心说话,他是村里辈分最高的。
孟维东:这薛强本事挺大的哈,三言两语就把老爷子劝了回去。
田晓芸望向远处,双眼迷离:以前的薛强,可不是这样。
孟维东:以前他咋样的?
田晓芸:不爱说话,有时看到人还发羞。
孟维东:不会吧。
田晓芸:我骗你干什么?
孟维东:我看到的薛强,可是能说会道,都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来形容。
22、会议室,内,日
室内有二十来号人,大多是中老年人,都在听薛强宣讲他的宏大计划。
薛强: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老板,这是我的核心理念……
一个老头:哪可能嘛。
薛强:贵叔,先别说不可能,(他指了指室内的电视、话筒等电器),这些发明创造,我们爷爷的爷爷那一辈,给他们说,肯定不会信,可现在呢?
众人一阵轻笑。
薛强:这些年咋们家乡发展很快,到处都是种植园,有种茶的,有种黄姜的,有种胶果兰的,分布得很散。我们要想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必须集中起来,人的手指头叉开,摊得广,可要有力气,必须握住拳头。
配合着宣讲,薛强伸出右手,岔开又紧握,在空中振臂一举。
薛强的比喻很形象,有人轻轻鼓起掌来,人群中的薛明义望着侄孙满是自豪状。
薛强: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形成一整套产业链,销售要有通天大道,必须接入新时代,才赶到上新时代的快车。
有人笑道:就像你开的奔驰。
众人一阵哄笑。
薛强做出自嘲状:那个车也不是我个人的,是公司的,(回归正题,又显得正式起来),刚才我说的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老板,怎么实现呢。就是通过项目,通过公司,将所有种植户联合起来,各人以种植园入股,项目就是大伙的,人人都是老板,都为自己辛苦,谁还会偷懒呢?
孟维东忽插话道:听着像众筹。
薛强:孟干事说得对,就是众筹,或者又叫联合创业,现在的年轻人,发明家,和底子比较薄的商人,都用这种方式创业。
薛强的一个手下(阿广)高呼道:联合创业,共同致富,一起坐上新时代的快车!
底下人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不少人的眼中都闪着光。
薛明义则显得更兴奋,笑得嘴都合不拢。
坐在最后边的孟维东和刘勇刚,相互瞅瞅,没有说话。
23、会议室,内,日
薛强和孟维东、刘勇刚相继握手示好,走了出去,几个种植户围着薛强询问着。孟维东和刘勇刚两人望着薛强慢慢走远的背影,研讨起来。
刘勇刚:小孟,你怎么看?
孟维东:众筹,联合创业什么的,都是新鲜事物,我也只是听过,没有真正经历过。不过呢。
刘勇刚:不过什么呢?
孟维东:很多骗子也是打着这种旗号。
刘勇刚:总不会骗乡里乡亲吧。
孟维东:也是哈,他的一些想法和理念,还是挺好的。再看看。
刘勇刚:对,再看看。
24、薛强团队行动,蒙太奇
薛强到处游说,和部分种植户达成合作意向。
薛强陪同他请来的农业专家、投资商,在各处考察。
薛强准备要办个茶业示范区,一些机器设备,从新修的公路运进来。
25、路边,外,日
听闻了孟维东的讲述,田晓芸一阵感叹。
田晓芸:本来信心满满的回来,想为相亲们做点事,人家早抢在前头了,而且手法更新颖。
孟维东:也别丧气。薛强的计划搞不搞得成,都是个未知数。还有,你们想一起做,可以合作啊。机会总是有的。
田晓芸: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两人相视笑笑,指着公路两边的绿油油的种植园和庄稼,说着说着,话题又转到这条路上来。
孟维东:这个村子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多亏了老支书啊。
田晓芸:别忘了,还有火婶。
孟维东:那是,火婶能顶半边天。
26、修路筹备,蒙太奇
张支书和村里的干部,同愿意援建的工程队接洽交流。
刘主任和田会计算着账,见有新款项拨了下来,脸上的忧色一扫而空。
张支书家成了筹备小组开会的地方,每天都热闹得很,杨翠芳一人身兼三职:端茶倒水、扫地上烟头等垃圾、给众人煮饭。
27、修路,蒙太奇
杨翠芳正在一个特大的锅前煮饭,热气蒸腾,一根竹竿烧暴了,发出一声闷响。
施工现场,人们朦着耳朵,红色按钮按下,随着一声巨响,一处山石被炸裂。
工人们或蹲或坐,吃着热腾腾的饭,杨翠芳提着巨大的饭盒,在人群中来回穿梭。一个青年伸出手中的碗,喊着火婶,杨翠芳啐道“干活不卖力,吃饭倒有劲,你都添了三倒了”,青年脸上微微发红,众人皆是一阵哄笑,杨翠芳把他的碗拿过来,添得满满的。
瘦筋筋的王小歪,捧着破碗坐在人群远处,还舔着嘴唇,杨翠芳叹了口气,向他招了招手。
人们一起挥着手,高声庆祝着,路终于修成了。
28、路边,外,日
田晓芸忽望着一个方向发呆,她模模糊糊中,仿佛看到了王小歪瘦筋筋的影子。
孟维东:怎么呢?
田晓芸指着那边:刚才好像看到王小歪了。
孟维东:他头几个月才出去打工,不会这么快回来吧。
田晓芸往那边瞅了瞅,自嘲道:可能看错了。
孟维东的电话响了,他接起,匆匆回应,挂了电话后,朝田晓芸歉意一笑。
田晓芸:你忙你的。
29、田家,内\外,夜
田晓芸一家三口正在吃完饭,门口出现一人,正是薛强,他冲里边的田晓芸招手。
田母:强子,吃了么,再吃点?
薛强:婶,吃了,别管我,找田晓芸有点事。
田晓芸走到薛强身边,正要问,薛强指了指她的嘴,还留着颗米饭。田晓芸在身上找纸巾时,薛强递了自己的过来。
两人寒暄几句后,往田埂走去,一只小黄狗在田晓芸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跟着。
薛强笑道:还是美女受欢迎。
田晓芸自嘲道:现在谁比得上强子你啊。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您好!对于《山路深处有人家》作品,您的价位是多少呢?
您投递的《山路深处有人家》,我公司挺感兴趣的,不知如何联系您
您好 我是北京通州的华思影视公司编导兼策划。我们目前手上正在筹备关于扶贫题材的项目,主要走的是央6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