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5011
成片时长:约83分钟
阅读:8279
发表:2017/12/24
古装,军事
电影剧本
义重于生(下)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耿恭:把他扔下去!
四五个士兵上前抬着赫宿王的尸体来到垛口边,他们用力朝外一抛,赫宿王的尸体朝城下坠去。
石修:大人,敌人冲上来了!
耿恭:快去打水上来!
石修:你们几个,跟我来!
石修带着一队士兵离开城头。
203.疏勒城,城下,日-雪-外(冬)
单于率众奔至城下,这时赫宿王的尸体从天而降,“嘭”的一声摔在单于马前。
单于:啊!
众人见状大骇。
单于:进攻!
单于声嘶力竭的怒吼着,匈奴人哇哇乱叫着扑向疏勒城。
204.疏勒城,城头,日-雪-外(冬)
士兵们不断的打水上城头来,他们将一桶桶水泼向城下之敌。
耿恭:弟兄们,往人多的地方泼!
耿恭一边大喊,一边拉弓放箭,射杀攻城梯上面的匈奴人。
浑身湿漉漉的匈奴人很快便全身结冰,他们全身打颤,手中的兵器也无法握持,一支支弩矢将他们射倒在地,匈奴人开始朝后撤退。
205.疏勒城,城外,匈奴大军前,日-雪-外(冬)
单于见状双眼一黑,一头栽下马背来。一众扈从急忙救起单于,随败军一同撤去。
206.疏勒城,城头,日-雪-外(冬)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洒落下来,城头上的士兵裹着破破烂烂的披风,抱着长戟长矛瑟瑟发抖,他们不停的跺着脚,来回走动着,城外是白茫茫的一片,令人绝望的白色。
207.车师营地,日-雪-外(冬)
鹅毛大雪中,一支车师驼队走出山口。忽然,一群匈奴人从两边杀出来。
车师人:匈奴人来啦,快往回走!
这支车师驼队慌忙朝山里奔去,匈奴人将他们遗落的骆驼截留下来。
208.车师营地,王后行帐,日-内(冬)
云梦雪在帐内来回踱着步子,阿雅在一边焦急的望着。
这时,相国掀开帐帘走进来。
相国:匈奴人堵住了出口,我们的人根本就出不去!
云梦雪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她转过身去扶住榻沿,阿雅上前去扶她。
云梦雪:耿校尉,你一定要坚持住!
209.洛阳,皇宫前殿,日-雪-内(隆冬)
字幕:永平十八年,腊月。
太傅赵熹领衔三公九卿等一班文武入殿而来,他们是太尉牟融,司徒鲍昱,司空第五伦,大鸿胪窦固,大谒者耿秉等人。赵熹居首位,牟融、鲍昱、第五伦三人居赵熹后,窦固、耿秉九卿人等列成两班。
众人入殿站定。
画外音:皇帝陛下驾到!
一声报唱,汉章帝刘炟冠冕兖服方步入殿,众人恭立迎候,刘炟踏阶登上地台,在龙椅前转身正对众人。
画外音:叩拜皇帝陛下!
众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炟:众卿平身!
刘炟衣袖一挥,坐入龙椅。众人平身站定。
刘炟:诸位爱卿,今日朝会有何事要奏?
殿内一阵寂静,耿秉欲出班,被窦固用手扯住衣袖拉住。这时司空第五伦持笏出班。
第五伦:臣司空第五伦有事有奏!
刘炟:准奏!
第五伦:启禀陛下,臣这里有一封奏疏请陛下过目。
刘炟:念!
第五伦从怀里掏出一册奏疏展开。
第五伦:《请罢西域都护疏》。
窦固、耿秉、鲍昱、牟融等人闻言一惊,却见第五伦清了清嗓子,接着念。
第五伦:今天下郡县,大旱而谷贵,律法严苛,屡兴大狱,徙者万数,远屯绝狱,以至吏民怨旷。臣窃按《春秋》水旱之变,皆应暴急,恵下不流。自永平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拷掠冤滥,家属徙边。加以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频年服役,转输烦费,又远屯伊吾、楼兰、车师、戊己,民怀土思,结怨边域。臣闻,昔日殷商遗民近迁洛邑,尚且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故,臣校书郎杨终奏请罢西域都护府疏,召还我军民吏士入关归朝,望陛下留念省察,以济元元。
第五伦话音刚落,便闻殿内“嗡”的一声响,众人立时议论纷纷。刘炟亦是眉头一皱,犹豫不决。唯独太傅赵熹面无表情,纹丝不动的站着。
鲍昱怒而出班。
鲍昱:(侧视第五伦)杨终荒谬!(对着刘炟)陛下,西域乃翼护河西之重地,岂可轻言废黜?况且,西域若失,河西必乱,河西若乱,关陇必受震动,若是关陇震动,北之匈奴,南之诸羌,互相勾连,必致糜烂啊!望陛下明察。
太尉牟融愤而出班。
牟融:臣太尉牟融请奏!
刘炟:准奏!
牟融:臣闻孝子无改尊父之志,忠臣无改君王之道。我朝北征匈奴,设都护、置戊己,西开三十六国,乃先帝遗策!今先帝尸骨未寒,岂可妄言改弦更张?况且,匈奴穷凶极恶,剽掠河西,犯我在先,先帝效法武、宣,收复西域,断匈奴之右臂,定我边疆,护我边民,万民称颂,实乃社稷之福,岂容无知之辈窃窃诽谤?!
窦固、耿秉二人闻言松了一口气,第五伦遂讪讪归班。刘炟却眉头紧皱,似有不乐,赵熹暗中观察着刘炟的表情。
刘炟:显亲候,你是大鸿胪,你说说看,这西域都护府是罢得,还是罢不得?
窦固出班对奏。
窦固:西域,自孝武帝始通中土,至今已有百年,我视之以血肉,彼视之以父母,实与汉地郡县无异,同属中国。期间,王莽作乱,致使西域离疏。而后,世祖画定寰宇,一统天下,万民称颂,西域诸国闻风而归,争相入朝,叩关使者,日夜不绝。至先帝永平十八年,匈奴猖獗,隔断往来,盘苛西域,寇我边关,害我吏民,实乃天下首恶!故,先帝调兵遣将,命臣等北征匈奴,收复西域,抚慰黎庶。而后屯伊吾,设都护,置戊己,开玉门,通阳关,北山之麓,南山之下,千里沃土,锦绣河山,尽归中国,此等功业,实乃大道之彰显,汉德之标榜,民心之所向啊!臣今闻校书郎杨终辈,请奏罢西域都护府疏,实乃鼠辈之言,不值一驳!
群臣闻窦固奏,莫不惊叹称赞,连连喝彩。窦固归班,赵熹用余光瞟了窦固一眼,然后朝刘炟瞅去。
此时刘炟变得烦躁不安起来,他遂起身,在地台上踱起步子来。
赵熹:陛下,臣听说这个杨终精通《春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如就此召见此人,令其当廷对奏!
牟融出班。
牟融:陛下,臣听说校书郎班固素有才学之名,可令此人与杨终一同进殿对奏!
刘炟:哦……,既然如此,那就依二位所奏,将杨终、班固一同召来!
牟融归班。
210.洛阳,皇宫殿前,日-外(隆冬)
校书郎杨终与班固二人并肩疾行,登阶上殿。二人一边走一边用眼神暗中较劲。
211.洛阳,皇宫前殿,日-内(隆冬)
杨终、班固二人进殿叩拜。
杨、班: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炟:平身!
杨终、班固二人平身站定。
刘炟:杨终,朕听了你的《请罢西域都护疏》感触良多,不过朝中大臣也有不同看法,你就此事当廷再议一议吧!
窦固、耿秉、牟融、鲍昱等人闻言,脸上立时闪过一丝不详之色。
窦固:(低声)太尉,司徒……,看来皇帝有心要罢黜西域都护府啊!
牟融、鲍昱眉头紧皱,显得愤愤不平。
杨终:(对着群臣)诸公卿岂不闻,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之故事?(对着刘炟)臣以为,陛下当效法孝元弃珠崖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罢黜西域都护府,召还军民吏士,令天下臣民安乐!
刘炟一边听一边点头,连连发出赞叹的声音。
班固:陛下,臣以为不可!
刘炟闻言色变。
刘炟:如何不可?
班固:依杨终所言,今若弃西域,明日便可弃河西,后日又可弃关陇,如此下去,不知何时可弃洛邑?我大汉江山,祖宗基业,便可尽数拱手送与他人便了,何需万千将士辛苦守边?
杨终:哎,你……
杨终语噎。
刘炟:这……
赵熹:班固,你言重了!
班固拱手,稍稍后退一步。
赵熹:陛下,臣以为,西域乃蛮荒之地,得其地无以耕用,得其民无以教化,今令军民屯垦,吏士守治,不过是徒增怨望,靡费府库而已。虽可得一时之功名,亦可致倾覆之祸,孰轻孰重,万望陛下明察!
刘炟:好,太傅所言甚合朕意!
众人面面相觑,愤而无语。
刘炟:拟旨,令罢黜西域都护府,召还军民吏士入关归朝!
窦固: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刘炟:何事?
窦固:臣听闻,戊己二校尉尚处匈奴重兵围困之中,今既罢黜西域都护府,召还军民吏士,亦当遣军派将迎还戊己二校尉所部将士!
刘炟:还有这等事?
刘炟朝赵熹等人望去。
赵熹:回禀陛下,确有此事。不过,那戊己二校尉所部各不过数百之众,他们恐怕早就殉国了!何需派军遣将,出塞迎还?
窦固、耿秉、牟融、鲍昱等人闻言大惊。
第五伦出班。
第五伦:陛下,太傅所言极是!况且,今既已罢黜西域都护府,召还军民吏士,若是再遣军派将进入西域,与匈奴再起战事,岂不是又要大动干戈?这战火不知道又要烧到何时才能熄灭!
刘炟:这到是个麻烦事!
刘炟在龙椅前踱步沉吟。
鲍昱怒视赵熹、第五伦二人,只见他双手持笏,愤而出班,脱帽跪拜,以头触地,咚咚作响,满殿众人皆大骇。
刘炟:司徒,你这是作何?
鲍昱:臣恳请陛下派军遣将,出塞迎还戊己二校尉所部将士!
刘炟注意到鲍昱额头上红彤彤一块血斑,他拾阶而下,俯身去扶鲍昱。
刘炟:司徒这是何苦?
鲍昱站起来,他将自己的冠帽托于手中。
鲍昱:陛下岂不闻,国虽大,失义必亡的道理?
刘炟:国虽大,失义必亡?
鲍昱:(对着刘炟)没错,(对着赵熹、第五伦)国虽大,失义必亡!
殿内立即安静下来,众人屏气凝息,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鲍昱。
鲍昱:陛下,若是依方才太傅、司空所言行事,那便是朝廷的不义之举!
赵熹:司徒大人,你不要危言耸听!
刘炟亦对鲍昱投去疑色。
鲍昱:今使人于危难之中,急而弃之,内则伤忠勇之心,外则纵贼寇之凶暴。今若不救之,倘若日后匈奴再来寇边,陛下何以使将士共赴国难?
刘炟闻言惊的瞠目结舌,张口无语。
窦固:臣恳请陛下派军遣将,迎还戊己二校尉!
牟融:老臣恳请陛下派军遣将,迎还戊己二校尉!
耿秉:臣耿秉恳请陛下派军遣将,迎还戊己二校尉!
众人:臣等恳请陛下派军遣将,迎还戊己二校尉!
赵熹、第五伦二人见状目瞪口呆,尴尬万分。刘炟朝此二人投去不满的眼神。
鲍昱:陛下,国虽大,失义必亡啊!
鲍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刘炟沉吟不语,他踏阶而上,站在地台上环视众人一遍。
刘炟:拟旨,命谒者仆射耿秉佩戴征西将军印,即刻赶赴河西,召集郡骑,遣将出塞,迎还戊己二校尉!
耿秉:臣,耿秉接旨!
刘炟:退朝!
众人:恭送吾皇!
刘炟走下地台,群臣随之出殿。
四五个士兵上前抬着赫宿王的尸体来到垛口边,他们用力朝外一抛,赫宿王的尸体朝城下坠去。
石修:大人,敌人冲上来了!
耿恭:快去打水上来!
石修:你们几个,跟我来!
石修带着一队士兵离开城头。
203.疏勒城,城下,日-雪-外(冬)
单于率众奔至城下,这时赫宿王的尸体从天而降,“嘭”的一声摔在单于马前。
单于:啊!
众人见状大骇。
单于:进攻!
单于声嘶力竭的怒吼着,匈奴人哇哇乱叫着扑向疏勒城。
204.疏勒城,城头,日-雪-外(冬)
士兵们不断的打水上城头来,他们将一桶桶水泼向城下之敌。
耿恭:弟兄们,往人多的地方泼!
耿恭一边大喊,一边拉弓放箭,射杀攻城梯上面的匈奴人。
浑身湿漉漉的匈奴人很快便全身结冰,他们全身打颤,手中的兵器也无法握持,一支支弩矢将他们射倒在地,匈奴人开始朝后撤退。
205.疏勒城,城外,匈奴大军前,日-雪-外(冬)
单于见状双眼一黑,一头栽下马背来。一众扈从急忙救起单于,随败军一同撤去。
206.疏勒城,城头,日-雪-外(冬)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洒落下来,城头上的士兵裹着破破烂烂的披风,抱着长戟长矛瑟瑟发抖,他们不停的跺着脚,来回走动着,城外是白茫茫的一片,令人绝望的白色。
207.车师营地,日-雪-外(冬)
鹅毛大雪中,一支车师驼队走出山口。忽然,一群匈奴人从两边杀出来。
车师人:匈奴人来啦,快往回走!
这支车师驼队慌忙朝山里奔去,匈奴人将他们遗落的骆驼截留下来。
208.车师营地,王后行帐,日-内(冬)
云梦雪在帐内来回踱着步子,阿雅在一边焦急的望着。
这时,相国掀开帐帘走进来。
相国:匈奴人堵住了出口,我们的人根本就出不去!
云梦雪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她转过身去扶住榻沿,阿雅上前去扶她。
云梦雪:耿校尉,你一定要坚持住!
209.洛阳,皇宫前殿,日-雪-内(隆冬)
字幕:永平十八年,腊月。
太傅赵熹领衔三公九卿等一班文武入殿而来,他们是太尉牟融,司徒鲍昱,司空第五伦,大鸿胪窦固,大谒者耿秉等人。赵熹居首位,牟融、鲍昱、第五伦三人居赵熹后,窦固、耿秉九卿人等列成两班。
众人入殿站定。
画外音:皇帝陛下驾到!
一声报唱,汉章帝刘炟冠冕兖服方步入殿,众人恭立迎候,刘炟踏阶登上地台,在龙椅前转身正对众人。
画外音:叩拜皇帝陛下!
众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炟:众卿平身!
刘炟衣袖一挥,坐入龙椅。众人平身站定。
刘炟:诸位爱卿,今日朝会有何事要奏?
殿内一阵寂静,耿秉欲出班,被窦固用手扯住衣袖拉住。这时司空第五伦持笏出班。
第五伦:臣司空第五伦有事有奏!
刘炟:准奏!
第五伦:启禀陛下,臣这里有一封奏疏请陛下过目。
刘炟:念!
第五伦从怀里掏出一册奏疏展开。
第五伦:《请罢西域都护疏》。
窦固、耿秉、鲍昱、牟融等人闻言一惊,却见第五伦清了清嗓子,接着念。
第五伦:今天下郡县,大旱而谷贵,律法严苛,屡兴大狱,徙者万数,远屯绝狱,以至吏民怨旷。臣窃按《春秋》水旱之变,皆应暴急,恵下不流。自永平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拷掠冤滥,家属徙边。加以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频年服役,转输烦费,又远屯伊吾、楼兰、车师、戊己,民怀土思,结怨边域。臣闻,昔日殷商遗民近迁洛邑,尚且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故,臣校书郎杨终奏请罢西域都护府疏,召还我军民吏士入关归朝,望陛下留念省察,以济元元。
第五伦话音刚落,便闻殿内“嗡”的一声响,众人立时议论纷纷。刘炟亦是眉头一皱,犹豫不决。唯独太傅赵熹面无表情,纹丝不动的站着。
鲍昱怒而出班。
鲍昱:(侧视第五伦)杨终荒谬!(对着刘炟)陛下,西域乃翼护河西之重地,岂可轻言废黜?况且,西域若失,河西必乱,河西若乱,关陇必受震动,若是关陇震动,北之匈奴,南之诸羌,互相勾连,必致糜烂啊!望陛下明察。
太尉牟融愤而出班。
牟融:臣太尉牟融请奏!
刘炟:准奏!
牟融:臣闻孝子无改尊父之志,忠臣无改君王之道。我朝北征匈奴,设都护、置戊己,西开三十六国,乃先帝遗策!今先帝尸骨未寒,岂可妄言改弦更张?况且,匈奴穷凶极恶,剽掠河西,犯我在先,先帝效法武、宣,收复西域,断匈奴之右臂,定我边疆,护我边民,万民称颂,实乃社稷之福,岂容无知之辈窃窃诽谤?!
窦固、耿秉二人闻言松了一口气,第五伦遂讪讪归班。刘炟却眉头紧皱,似有不乐,赵熹暗中观察着刘炟的表情。
刘炟:显亲候,你是大鸿胪,你说说看,这西域都护府是罢得,还是罢不得?
窦固出班对奏。
窦固:西域,自孝武帝始通中土,至今已有百年,我视之以血肉,彼视之以父母,实与汉地郡县无异,同属中国。期间,王莽作乱,致使西域离疏。而后,世祖画定寰宇,一统天下,万民称颂,西域诸国闻风而归,争相入朝,叩关使者,日夜不绝。至先帝永平十八年,匈奴猖獗,隔断往来,盘苛西域,寇我边关,害我吏民,实乃天下首恶!故,先帝调兵遣将,命臣等北征匈奴,收复西域,抚慰黎庶。而后屯伊吾,设都护,置戊己,开玉门,通阳关,北山之麓,南山之下,千里沃土,锦绣河山,尽归中国,此等功业,实乃大道之彰显,汉德之标榜,民心之所向啊!臣今闻校书郎杨终辈,请奏罢西域都护府疏,实乃鼠辈之言,不值一驳!
群臣闻窦固奏,莫不惊叹称赞,连连喝彩。窦固归班,赵熹用余光瞟了窦固一眼,然后朝刘炟瞅去。
此时刘炟变得烦躁不安起来,他遂起身,在地台上踱起步子来。
赵熹:陛下,臣听说这个杨终精通《春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如就此召见此人,令其当廷对奏!
牟融出班。
牟融:陛下,臣听说校书郎班固素有才学之名,可令此人与杨终一同进殿对奏!
刘炟:哦……,既然如此,那就依二位所奏,将杨终、班固一同召来!
牟融归班。
210.洛阳,皇宫殿前,日-外(隆冬)
校书郎杨终与班固二人并肩疾行,登阶上殿。二人一边走一边用眼神暗中较劲。
211.洛阳,皇宫前殿,日-内(隆冬)
杨终、班固二人进殿叩拜。
杨、班: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炟:平身!
杨终、班固二人平身站定。
刘炟:杨终,朕听了你的《请罢西域都护疏》感触良多,不过朝中大臣也有不同看法,你就此事当廷再议一议吧!
窦固、耿秉、牟融、鲍昱等人闻言,脸上立时闪过一丝不详之色。
窦固:(低声)太尉,司徒……,看来皇帝有心要罢黜西域都护府啊!
牟融、鲍昱眉头紧皱,显得愤愤不平。
杨终:(对着群臣)诸公卿岂不闻,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之故事?(对着刘炟)臣以为,陛下当效法孝元弃珠崖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罢黜西域都护府,召还军民吏士,令天下臣民安乐!
刘炟一边听一边点头,连连发出赞叹的声音。
班固:陛下,臣以为不可!
刘炟闻言色变。
刘炟:如何不可?
班固:依杨终所言,今若弃西域,明日便可弃河西,后日又可弃关陇,如此下去,不知何时可弃洛邑?我大汉江山,祖宗基业,便可尽数拱手送与他人便了,何需万千将士辛苦守边?
杨终:哎,你……
杨终语噎。
刘炟:这……
赵熹:班固,你言重了!
班固拱手,稍稍后退一步。
赵熹:陛下,臣以为,西域乃蛮荒之地,得其地无以耕用,得其民无以教化,今令军民屯垦,吏士守治,不过是徒增怨望,靡费府库而已。虽可得一时之功名,亦可致倾覆之祸,孰轻孰重,万望陛下明察!
刘炟:好,太傅所言甚合朕意!
众人面面相觑,愤而无语。
刘炟:拟旨,令罢黜西域都护府,召还军民吏士入关归朝!
窦固: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刘炟:何事?
窦固:臣听闻,戊己二校尉尚处匈奴重兵围困之中,今既罢黜西域都护府,召还军民吏士,亦当遣军派将迎还戊己二校尉所部将士!
刘炟:还有这等事?
刘炟朝赵熹等人望去。
赵熹:回禀陛下,确有此事。不过,那戊己二校尉所部各不过数百之众,他们恐怕早就殉国了!何需派军遣将,出塞迎还?
窦固、耿秉、牟融、鲍昱等人闻言大惊。
第五伦出班。
第五伦:陛下,太傅所言极是!况且,今既已罢黜西域都护府,召还军民吏士,若是再遣军派将进入西域,与匈奴再起战事,岂不是又要大动干戈?这战火不知道又要烧到何时才能熄灭!
刘炟:这到是个麻烦事!
刘炟在龙椅前踱步沉吟。
鲍昱怒视赵熹、第五伦二人,只见他双手持笏,愤而出班,脱帽跪拜,以头触地,咚咚作响,满殿众人皆大骇。
刘炟:司徒,你这是作何?
鲍昱:臣恳请陛下派军遣将,出塞迎还戊己二校尉所部将士!
刘炟注意到鲍昱额头上红彤彤一块血斑,他拾阶而下,俯身去扶鲍昱。
刘炟:司徒这是何苦?
鲍昱站起来,他将自己的冠帽托于手中。
鲍昱:陛下岂不闻,国虽大,失义必亡的道理?
刘炟:国虽大,失义必亡?
鲍昱:(对着刘炟)没错,(对着赵熹、第五伦)国虽大,失义必亡!
殿内立即安静下来,众人屏气凝息,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鲍昱。
鲍昱:陛下,若是依方才太傅、司空所言行事,那便是朝廷的不义之举!
赵熹:司徒大人,你不要危言耸听!
刘炟亦对鲍昱投去疑色。
鲍昱:今使人于危难之中,急而弃之,内则伤忠勇之心,外则纵贼寇之凶暴。今若不救之,倘若日后匈奴再来寇边,陛下何以使将士共赴国难?
刘炟闻言惊的瞠目结舌,张口无语。
窦固:臣恳请陛下派军遣将,迎还戊己二校尉!
牟融:老臣恳请陛下派军遣将,迎还戊己二校尉!
耿秉:臣耿秉恳请陛下派军遣将,迎还戊己二校尉!
众人:臣等恳请陛下派军遣将,迎还戊己二校尉!
赵熹、第五伦二人见状目瞪口呆,尴尬万分。刘炟朝此二人投去不满的眼神。
鲍昱:陛下,国虽大,失义必亡啊!
鲍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刘炟沉吟不语,他踏阶而上,站在地台上环视众人一遍。
刘炟:拟旨,命谒者仆射耿秉佩戴征西将军印,即刻赶赴河西,召集郡骑,遣将出塞,迎还戊己二校尉!
耿秉:臣,耿秉接旨!
刘炟:退朝!
众人:恭送吾皇!
刘炟走下地台,群臣随之出殿。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