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1721
成片时长:每集约46分钟
阅读:3400
发表:2021/12/6 修改:2023/5/3
50集 主旋律,古装,古装 电视剧剧本
《辛弃疾》第22-24集
1-3
…
19-21
22-24
25-27
…
49-5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辛祐之:加强乡兵训练,是辛大人战略部署的体现。近几年,滁州由于有了乡兵,金军就不敢贸然进犯,百姓才有了安宁的生活。所有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难道,你周大人就没有看到这一点?
10、信州黄金山苍筤亭,日,外
辛弃疾面对众友,在侃侃而谈。
辛弃疾:当时,满朝文武听说要派人去治理滁州,吓得没有一人敢吭声的。
他们害怕治理滁州之难,更害怕那里的艰苦。后来,皇上点名要我去,我也不推辞,立马上任。不就是治理一个小小滁州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来到滁州一看,傻眼了!整个滁州荒芜破败,哀鸿遍野。老半天见不着一个人!穷苦百姓,都外出逃荒要饭去了!没来得及逃出去的,大多饿死荒野。整个滁州都到这个份上了,怎么办?
王宁:哟!滁州饥荒果真那么严重呀?
韩元吉:诸位不知道吧?幼安小弟,为了治理滁州,整整吃了两年苞米粥,饿得瘦猴似的。还大病了一场哪!
詹仪之:人没饭吃,能不得病吗?
王宁:辛大人是如何打开局面的呀?
辛弃疾:经过调查,后来发现,有位官员竟然私占朝廷救济粮为己有。几千石粮食,他占为己有,真是黑了良心!我首先拿他开刀……
王宁:他昧了良心,该杀!
11、滁州清流唐家村,日,外
周通:大胆!你这是跟谁说话?来人!
皂役:在。
周通:把辛祐之给我拿下!
皂役上前就要捉拿辛祐之,被辛祐之随手一挡。
皂役:(踉跄后退)大人,在下拿他不动。
周通:一齐上!
众皂役一拥而上。
李老七:我看谁敢?!(率领乡兵早已护住辛祐之)
周通:你们反了不成?
李老七:周大人。以前,滁州百姓吃金军的苦还不够吗?金军每次入侵,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滁州百姓哪家没有遭殃?没有血仇?我爹爹就是被金军杀害的。此仇不报枉为人!自从有了乡兵组织,我们才有力量应对金军入侵,百姓才有安定的日子。周大人,难道这些,你都熟视无睹?
周通:你……好,你们等着!
12、信州黄金山苍筤亭,日,外
辛弃疾:不是真要杀他,而是把他粮食全没收了,发给受灾百姓。百姓有粮,真如久旱逢雨啊!很快,外出逃荒要饭的人都陆续返回故里。我趁此机会,又
四处招商。久违的商人带来了粮食,商品,人也多了起来。就这样,打开了局面。
詹仪之:那位官员,你是怎么处理的?
辛弃疾:那位官员给我来阴的,凶恶的很哪!他得知我要扣他粮食,竟然派来凶手暗用飞镖,想加害于我,被我随手接住。
詹仪之:没伤着你吧?
辛弃疾:一枚小小飞镖,哪能伤着我呀?从那时起,他老实多了,再不敢使用阴招了。
詹仪之:欧阳修滁州任上实行的是“宽简政治”,以纵为宽,以略为简。讲究的是“治政要有人情味,对百姓要情满于衷。”辛大人对于黑心县官未加处置,莫非效仿欧阳太守的宽简理念?
辛弃疾:欧阳太守自称“醉翁”,常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醉情与山水
美景之乐,醉情与民同欢之乐。情系黎民苍生,胸怀博大。为官者,当先解百
姓之忧,才能与百姓同乐呀!
韩元吉:欧阳修人生坎坷,受过严重打击。然而罢官,他不怕;清贫,更
不怕。真正让他郁闷的是,他居官清廉,刚正不阿,不与贪官同流合污。一心想着为朝廷做事,为百姓造福,却引来那么多政敌打击他。让人寒心哪!
辛弃疾:是啊!一个人想做番业绩很不容易!我很赞赏欧阳修“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的心态!
13、湖南安化雪峰山某茶园,日,外
雪峰山,雾霭弥漫。
茶园,青翠欲滴。
小淹村苗族村民杜阿勇和未婚妻阿娇正在采摘茶叶。
不时,杜阿勇和阿娇相视一笑,内心无比甜蜜。
杜阿勇和阿娇背着新茶,正待回家。
杜阿勇:阿娇,你来背这筐轻的。大筐,让我来背。
阿娇:不用,我能背得动。
杜阿勇:还是我来背吧!阿娇,我想跟你商量件事。
阿娇:什么事呀?
杜阿勇:这道头茶很快就要采摘完了,等制完茶,我想跟随马帮去一趟西亚。
阿娇:你去西亚干什么?
杜阿勇:听说安化黑茶在西亚那边的价格可高呐!我想卖个好价钱。
阿娇:去西亚的路好远哪,我舍不得你走!
杜阿勇:爹爹已经说了,年底咱俩结婚。如果去西亚,黑茶能卖个好价钱,咱俩就把婚礼办得红红火火的,让全村人都羡慕。
阿娇:这一去,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来呀?要不,我跟你一块去。
杜阿勇:那怎么行呢?路途遥远,女孩子出门会有很多不便。你别去!
阿娇:你一个人走,我怎么放心呢?
杜阿勇:没事!旺仔,小虎他们都去,人多着哩,互相会有照应。你放心吧!
14、信州黄金山苍筤亭,日,外
亭外小径,侍女们端着佳肴,鱼贯而至。
亭内,韩元吉、辛弃疾、詹仪之、王宁、杨炎正、汤邦彦等就坐席间。
韩元吉:诸位挚友。刚刚,德和推官赋词一首,为无咎祝寿。无咎先谢了!下面,看看哪位挚友接着德和推官之韵,再赋词一首?
詹仪之:尚书大人乃上饶文坛盟主,理应先来。怎么样?
杨炎正:对!盟主先来。
韩元吉:行!无咎不再推辞,就以德和之韵赋词一首回之。可否?
众人:好!
韩元吉:《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世事不须问,我老但宜仙。南溪
一曲,独对苍翠与孱颜。月白风清长夏,醉里相逢林下,欲辩已忘言。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少年期,功名事,觅燕然。如今憔悴,萧萧华发抱尘编。万里蓬莱归路,一醉瑶台风露,因酒得天全。笑指云阶梦,今夕是何年。
王宁:老尚书用的也是“仙”韵,同韵,同韵。
15、湖南安化雪峰山下小淹村,日,外
村边的茶马古道,马蹄嘀㗳,铃声悦耳。
一队队马帮相继走过茶亭,步履不停。
16、信州黄金山苍筤亭,日,外
詹仪之:尚书大人与德和推官率先一唱一和,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已然引路。在座,辛大人难得献宝,众人期盼。辛大人,你也不要推迟了!
众人:辛大人,来一首!
辛弃疾:盛情难却!幼安也用“仙”韵和之。
众人:好!
辛弃疾:《水调歌头·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韵,寿南涧》上界足官府,公是
地行仙。青毡剑履旧物,玉立近天颜。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
千言。南涧旧活计,猿鶴且相安。歌秦缶,宝康瓠,世皆然。不知清庙钟
磬,零落有谁编。莫问行藏用舍,毕竟山林钟鼎,底事有亏全?再拜荷公赐,双鶴一千年。
王宁:辛大人开篇便以神仙作喻,典故叠出。德和自愧不如!只是末尾句,“双鹤一千年”。何意?
韩元吉:这你不解了吧?无咎与幼安生辰相去一日。幼安生辰五月十一日,无咎生辰五月十二日,故有此说。
17、[空镜]雪峰山下小淹村制茶坊,日,外
一座灰砖瓦房。一捆捆南竹编织的花格篾篓整齐地垒竖在走廊上。
茶坊内传来踩茶号子。
众人:(画外音)伙计们嘞,把杠抬喽,齐心压喽,用力踩哟……
18、信州黄金山韩府书房,夜,内
侍女端着油灯,走进书房。
韩元吉和辛弃疾跟着走了进来。
韩元吉:幼安哪,我这次在家完成了一件大事。你来看!
书桌上,摞着一大叠书稿。
辛弃疾:《南涧甲乙稿》?你把自己的手稿都保存下来了?
韩元吉:这是自己心血!能不保存吗?将来出书,给后人留一份文化印记。
辛弃疾:无咎兄想得可真周到!保存书稿,留一份印记,让后人在文化积
淀中受益。
韩元吉:你看,我的《南涧甲乙稿》共七十卷。其中诗七卷,词一卷,文
一十四卷,已经整理完毕。此乃无咎最大心愿!
辛弃疾:那么多呀!真不简单,这可是难得的宝贵财富!
韩元吉:这算多呀?无咎曾给自己定下过规矩,不到六十岁,不著书。这些都是平日的片言只语,我把它整理了一下,只待交付印刷。
19、小淹村制茶坊,夜,内
油灯下,杜老伯正在反复搓揉,翻炒茶叶,双手被茶汁染得发黑。
制茶房内,一捆捆制作成品的黑茶,像一根根竹篾柱子靠在墙上。
一口大锅,热气腾腾。
阿娇在灶台下生火,控制火温。
杜老伯:(看看茶叶火候)准备包装。
几名后生用畚斗将茶叶灌进竹篾篓里。他们压着大杠,随着节奏在默契地
踩茶,勒紧。
杜阿勇:伙计们嘞,把杠抬喽,齐心压喽,用力踩哟……
篾篓里的黑茶阵阵紧缩,形成圆柱。
杜老伯蹲下身,拍拍篾篓,满意地笑了。
杜阿勇:爹。这批黑茶制完,我和旺仔几人打算跟随马帮去趟西亚。
10、信州黄金山苍筤亭,日,外
辛弃疾面对众友,在侃侃而谈。
辛弃疾:当时,满朝文武听说要派人去治理滁州,吓得没有一人敢吭声的。
他们害怕治理滁州之难,更害怕那里的艰苦。后来,皇上点名要我去,我也不推辞,立马上任。不就是治理一个小小滁州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来到滁州一看,傻眼了!整个滁州荒芜破败,哀鸿遍野。老半天见不着一个人!穷苦百姓,都外出逃荒要饭去了!没来得及逃出去的,大多饿死荒野。整个滁州都到这个份上了,怎么办?
王宁:哟!滁州饥荒果真那么严重呀?
韩元吉:诸位不知道吧?幼安小弟,为了治理滁州,整整吃了两年苞米粥,饿得瘦猴似的。还大病了一场哪!
詹仪之:人没饭吃,能不得病吗?
王宁:辛大人是如何打开局面的呀?
辛弃疾:经过调查,后来发现,有位官员竟然私占朝廷救济粮为己有。几千石粮食,他占为己有,真是黑了良心!我首先拿他开刀……
王宁:他昧了良心,该杀!
11、滁州清流唐家村,日,外
周通:大胆!你这是跟谁说话?来人!
皂役:在。
周通:把辛祐之给我拿下!
皂役上前就要捉拿辛祐之,被辛祐之随手一挡。
皂役:(踉跄后退)大人,在下拿他不动。
周通:一齐上!
众皂役一拥而上。
李老七:我看谁敢?!(率领乡兵早已护住辛祐之)
周通:你们反了不成?
李老七:周大人。以前,滁州百姓吃金军的苦还不够吗?金军每次入侵,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滁州百姓哪家没有遭殃?没有血仇?我爹爹就是被金军杀害的。此仇不报枉为人!自从有了乡兵组织,我们才有力量应对金军入侵,百姓才有安定的日子。周大人,难道这些,你都熟视无睹?
周通:你……好,你们等着!
12、信州黄金山苍筤亭,日,外
辛弃疾:不是真要杀他,而是把他粮食全没收了,发给受灾百姓。百姓有粮,真如久旱逢雨啊!很快,外出逃荒要饭的人都陆续返回故里。我趁此机会,又
四处招商。久违的商人带来了粮食,商品,人也多了起来。就这样,打开了局面。
詹仪之:那位官员,你是怎么处理的?
辛弃疾:那位官员给我来阴的,凶恶的很哪!他得知我要扣他粮食,竟然派来凶手暗用飞镖,想加害于我,被我随手接住。
詹仪之:没伤着你吧?
辛弃疾:一枚小小飞镖,哪能伤着我呀?从那时起,他老实多了,再不敢使用阴招了。
詹仪之:欧阳修滁州任上实行的是“宽简政治”,以纵为宽,以略为简。讲究的是“治政要有人情味,对百姓要情满于衷。”辛大人对于黑心县官未加处置,莫非效仿欧阳太守的宽简理念?
辛弃疾:欧阳太守自称“醉翁”,常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醉情与山水
美景之乐,醉情与民同欢之乐。情系黎民苍生,胸怀博大。为官者,当先解百
姓之忧,才能与百姓同乐呀!
韩元吉:欧阳修人生坎坷,受过严重打击。然而罢官,他不怕;清贫,更
不怕。真正让他郁闷的是,他居官清廉,刚正不阿,不与贪官同流合污。一心想着为朝廷做事,为百姓造福,却引来那么多政敌打击他。让人寒心哪!
辛弃疾:是啊!一个人想做番业绩很不容易!我很赞赏欧阳修“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的心态!
13、湖南安化雪峰山某茶园,日,外
雪峰山,雾霭弥漫。
茶园,青翠欲滴。
小淹村苗族村民杜阿勇和未婚妻阿娇正在采摘茶叶。
不时,杜阿勇和阿娇相视一笑,内心无比甜蜜。
杜阿勇和阿娇背着新茶,正待回家。
杜阿勇:阿娇,你来背这筐轻的。大筐,让我来背。
阿娇:不用,我能背得动。
杜阿勇:还是我来背吧!阿娇,我想跟你商量件事。
阿娇:什么事呀?
杜阿勇:这道头茶很快就要采摘完了,等制完茶,我想跟随马帮去一趟西亚。
阿娇:你去西亚干什么?
杜阿勇:听说安化黑茶在西亚那边的价格可高呐!我想卖个好价钱。
阿娇:去西亚的路好远哪,我舍不得你走!
杜阿勇:爹爹已经说了,年底咱俩结婚。如果去西亚,黑茶能卖个好价钱,咱俩就把婚礼办得红红火火的,让全村人都羡慕。
阿娇:这一去,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来呀?要不,我跟你一块去。
杜阿勇:那怎么行呢?路途遥远,女孩子出门会有很多不便。你别去!
阿娇:你一个人走,我怎么放心呢?
杜阿勇:没事!旺仔,小虎他们都去,人多着哩,互相会有照应。你放心吧!
14、信州黄金山苍筤亭,日,外
亭外小径,侍女们端着佳肴,鱼贯而至。
亭内,韩元吉、辛弃疾、詹仪之、王宁、杨炎正、汤邦彦等就坐席间。
韩元吉:诸位挚友。刚刚,德和推官赋词一首,为无咎祝寿。无咎先谢了!下面,看看哪位挚友接着德和推官之韵,再赋词一首?
詹仪之:尚书大人乃上饶文坛盟主,理应先来。怎么样?
杨炎正:对!盟主先来。
韩元吉:行!无咎不再推辞,就以德和之韵赋词一首回之。可否?
众人:好!
韩元吉:《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世事不须问,我老但宜仙。南溪
一曲,独对苍翠与孱颜。月白风清长夏,醉里相逢林下,欲辩已忘言。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少年期,功名事,觅燕然。如今憔悴,萧萧华发抱尘编。万里蓬莱归路,一醉瑶台风露,因酒得天全。笑指云阶梦,今夕是何年。
王宁:老尚书用的也是“仙”韵,同韵,同韵。
15、湖南安化雪峰山下小淹村,日,外
村边的茶马古道,马蹄嘀㗳,铃声悦耳。
一队队马帮相继走过茶亭,步履不停。
16、信州黄金山苍筤亭,日,外
詹仪之:尚书大人与德和推官率先一唱一和,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已然引路。在座,辛大人难得献宝,众人期盼。辛大人,你也不要推迟了!
众人:辛大人,来一首!
辛弃疾:盛情难却!幼安也用“仙”韵和之。
众人:好!
辛弃疾:《水调歌头·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韵,寿南涧》上界足官府,公是
地行仙。青毡剑履旧物,玉立近天颜。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
千言。南涧旧活计,猿鶴且相安。歌秦缶,宝康瓠,世皆然。不知清庙钟
磬,零落有谁编。莫问行藏用舍,毕竟山林钟鼎,底事有亏全?再拜荷公赐,双鶴一千年。
王宁:辛大人开篇便以神仙作喻,典故叠出。德和自愧不如!只是末尾句,“双鹤一千年”。何意?
韩元吉:这你不解了吧?无咎与幼安生辰相去一日。幼安生辰五月十一日,无咎生辰五月十二日,故有此说。
17、[空镜]雪峰山下小淹村制茶坊,日,外
一座灰砖瓦房。一捆捆南竹编织的花格篾篓整齐地垒竖在走廊上。
茶坊内传来踩茶号子。
众人:(画外音)伙计们嘞,把杠抬喽,齐心压喽,用力踩哟……
18、信州黄金山韩府书房,夜,内
侍女端着油灯,走进书房。
韩元吉和辛弃疾跟着走了进来。
韩元吉:幼安哪,我这次在家完成了一件大事。你来看!
书桌上,摞着一大叠书稿。
辛弃疾:《南涧甲乙稿》?你把自己的手稿都保存下来了?
韩元吉:这是自己心血!能不保存吗?将来出书,给后人留一份文化印记。
辛弃疾:无咎兄想得可真周到!保存书稿,留一份印记,让后人在文化积
淀中受益。
韩元吉:你看,我的《南涧甲乙稿》共七十卷。其中诗七卷,词一卷,文
一十四卷,已经整理完毕。此乃无咎最大心愿!
辛弃疾:那么多呀!真不简单,这可是难得的宝贵财富!
韩元吉:这算多呀?无咎曾给自己定下过规矩,不到六十岁,不著书。这些都是平日的片言只语,我把它整理了一下,只待交付印刷。
19、小淹村制茶坊,夜,内
油灯下,杜老伯正在反复搓揉,翻炒茶叶,双手被茶汁染得发黑。
制茶房内,一捆捆制作成品的黑茶,像一根根竹篾柱子靠在墙上。
一口大锅,热气腾腾。
阿娇在灶台下生火,控制火温。
杜老伯:(看看茶叶火候)准备包装。
几名后生用畚斗将茶叶灌进竹篾篓里。他们压着大杠,随着节奏在默契地
踩茶,勒紧。
杜阿勇:伙计们嘞,把杠抬喽,齐心压喽,用力踩哟……
篾篓里的黑茶阵阵紧缩,形成圆柱。
杜老伯蹲下身,拍拍篾篓,满意地笑了。
杜阿勇:爹。这批黑茶制完,我和旺仔几人打算跟随马帮去趟西亚。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