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0136
成片时长:每集约42分钟
阅读:4679
发表:2021/12/7
30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大汉刘邦》第6-9集
1-5
6-9
10-13
…
2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押着昭平的人立即放手。昭平活动活动手腕。
昭平:陈胜王首义,复国楚国,反抗暴秦。你们到如今还不过江,弃天下百姓与不顾,项燕将军的气魄丝毫不存。当今有人称王,你们却弃贤妒能,丝毫不见将军之风。
项梁:不见将军之风是我们不会侍奉一个庶民楚王。
昭平(冷笑):那楚王何在?
项梁(一愣):你这是狡辩。
昭平:非也。是楚王救了你们项世家族。项燕将军对楚国衷心无二,难道你们要自称楚王?难不是楚王挽救了项世家族的名望?
项梁(冷笑):儒生的狡辩之词。我们项世家族侍奉庶民楚王就不是辱没门风吗?
昭平:称楚王只是当时首义,迫于境况罢了。这也只是个名号。项梁将军也可以打楚国的大旗啊。项梁将军就是楚国的上柱国。
项梁:我项梁没有这么自负。
昭平:项梁将军过谦了。这是楚王封的。项梁将军只要认下,谁人能怀疑?
项梁:这?
昭平:将军竖起“项”字大旗。渡江攻秦,天下百姓必将拥护。到时,楚国就是你项家的楚国。
项梁思索良久。
项梁:来人啊。择日渡江,推翻暴秦。(对昭平)先生请。
第二十场 陈县衙门内 日 景鞠 大臣 群众
陈胜和几个人正在大堂坐着。
下人:报。探报说秦军正往刘地赶来。
景鞠:哪位将军去迎敌?
一人:大王,就算迎敌,我们也没有兵啊。沛县的沛公来借兵,都借于他了。
景鞠:啊?这可如何是好?
秦嘉:大王。下官以为现在秦军势大,我们应该先往东撤退到梁地。那里还有反秦大军,到时可命他们攻打秦军。
景鞠:好好好。快走,去梁地。
一帮人慌慌张张的出城。景鞠带着一帮随从,向城外走去。
第二十一场 外景 日 刘季 萧何 樊哙 曹参 群众 张良
大路上走着一群衣衫褴褛的人。
樊哙:大哥,咱不回薛地啊?
刘季:去刘地,找景鞠,借兵。
萧何:景鞠已经借给咱九千兵了,还能再借给咱吗?
刘季:老子一定借着兵。老子一定打下沛县,剁碎了雍齿不可。
群众:刘大哥,前面有一队人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刘季:都散开,散开。躲起来躲起来。
远景(镜头由远及近)前面张良骑着马走来。樊哙突然跳出来。
樊哙:你们看着眼生啊。干什么的?
张良:我是韩国贵族,张良。不知这位壮士尊姓大名啊?
刘季从草里爬出来。
刘季:是在博浪沙击杀始皇帝的张良张公子吗?
张良:正是在下。不知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樊哙:这是沛县的沛公。我们是起义军。
张良:你们这是去哪里啊?
樊哙:我们打算去刘地,投奔楚王。你这是去哪啊?
张良:你们还不知道呢?楚王景鞠死了。他的队伍都归附项梁的楚军了。我正是去找他们借兵,希望他们能帮助我收复韩国故地。
刘季:咱们也找楚军项梁他们借兵?
萧何:只能如此了。
刘季:那一路打个伴吧。
张良:沛公请。
刘季:张先生请。
第二十二场 外景 日 张良 刘季 萧何 樊哙 曹参 群众
刘季:当年张公子在博浪沙击杀始皇帝,名震天下啊。
张良:沛公过奖了。
刘季:哎,张公子谦虚了。张公子敢这么做就是英雄啊。
张良:不敢当,不敢当。自从失败后,我一直隐姓埋名至今,惭愧惭愧啊。
刘季:当初始皇帝全国大搜捕十日余,都没有找到。张公子聪明过人啊。不知这些年张公子在何处啊?
张良:一直躲藏在下邳。
刘季:哎呀。江湖传言张先生逃到秽国去了。谁能想到在下邳啊。张先生一直就在下邳吗?
张良:是。换了个名字。哈哈哈。
刘季:哈哈哈。
萧何:张先生这些年在下邳也有建树?
张良:建树不曾有。不过得到了一本兵书,研习至今。
刘季:是何兵书?
张良:姜太公的《六韬》。
樊哙:怎么得到的?
张良:也是奇遇。一天晚上,我在桥头看见一老者。他把鞋扔桥下边去了,说“年轻人,给我捡起来”。我就去捡了回来。他又给扔下去了,又让我捡起来。往复三回,才说“年轻人,好样的,三天后早晨来这桥边,你要比我来得早,给你一样好东西。”三天后的早晨我去了,结果那老者在那桥头坐着了。生气的说五天后再来,得比我来得早才给你。五天后我又去了,结果那老者又在桥头坐着了。又说十天后再来,就走了。十天后,我三更就去了,比老者先到的桥头。他来了以后很高兴,说“年轻人守信用,不错不错,这本兵书送给你,读了此书,你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说完飘然而去。我问他以后再去何地找老先生啊?他却说以后衡山脚下找一块黄色的石头就行了。那就是他。说完转身走了。再也找不着了。
樊哙:还有这种奇事。
刘季:张先生给我们讲讲《六韬》吧。
张良:哈哈。《六韬》就是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涛和犬韬。
樊哙:你给仔细说说。
张良:就说文韬吧。文韬说的是姜太公帮助周文王确定夺取天下的目标,又提出夺取天下的方法。
刘季:都说文王能取天下是因为文王是天子,怎么还有方法呢?
张良:文王取天下是推翻的商朝。夺了商朝的天下才成了天子。
刘季:姜太公怎么帮文王取天下的?
张良:文韬讲,太公对文王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能同天下人分享天下利益的人,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人,就会失掉天下。
刘季:姜太公说的太好了。
张良:国君也要贤明,才能国安而民治,反之国危而民乱。帝尧这位贤君的德行就是所有帝王的榜样。
刘季:像帝尧一样的国君才是有德行的国君啊。
张良:贤君不能光自己有德行,还得懂得治国。而治国的根本是爱民。要保护百姓生存而不乱杀无辜,使百姓安乐不要让他们蒙受痛苦,让百姓喜悦不要激起他们的愤怒。
刘季:说的太对了。现在天下大乱,就是秦国不爱惜民力。天下百姓苦秦久已,现在反秦的义士遍地都是,这都是秦国人自己招来的灾祸。
张良:对。自己懂得治国还不够,还要会选用人才。任用有六守的人,即有仁爱、正义、忠诚、信用、勇敢和智谋的人。
刘季:先生真是大才啊。治国还是靠人啊。不像秦国,动不动就违反了律法,律法怎么治理天下?还是以前的天下好啊。百姓都能生活下去。
张良:嗯。而想要国家一直昌盛下去,就不能疏远宗亲,不可怠慢百姓,安抚左右近邻,控制天下四方。不能让人篡夺了权力,对顺从自己的人要施已恩惠加以任用,对反对自己的人就要消灭掉。
刘季:说的太好了。现在人们都说公子扶苏不该死。就是赵高和胡亥篡夺了权力,谋害了公子扶苏。
张良:还有,贤君治理天下要像天时四季一样有规律。天下大治时,贤君就隐而不露,天下动乱时,贤君就奋起平定天下。这是必然的规律。这样国家就能像日月一样长久。
刘季:神人啊。公子不愧那人说以后能成为帝师。
张良:哈哈哈。而用兵,讲究集中兵力,统一指挥,行动一致。军队就能所向无敌。皇帝说,统一指挥的军队,就可以达到神妙莫测的境界。
刘季:哎。真是遇见先生太晚了。早点遇见先生的话,我刘季不至于落到现在的下场啊。听先生一番话,真让我刘季学到太多了。真是谢谢先生指教
张良:沛公太客气了。张良没想到能收到沛公如此赏识啊。
刘季:先生哪里话。先生大才。只怕以后没机会请教啊。
第二十三场 长江边 日 项羽 昭平 项梁 士兵
项梁正在率楚军渡江,船很少,大部分只是并舟。大部分士兵、辎重已经运过长江。士兵在江边整齐的列队。项梁、项羽、昭平等人最后上船。项梁看着还在渡江的士兵。
项梁:士兵都渡过长江了吗?
项羽:八千人,都在那边了。叔父,我们过了长江先打哪座城池。
项梁:直接北上,先去梁地。
项羽(疑惑):不往西打吗?
昭平:将军莫急。稍后会往西打的。
第二十四场 野外 日 项羽 项梁 昭平 景鞠 秦嘉 士兵 于樊军 朱鸡石
一面“项”字大旗迎风招展。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项梁几人骑在马上神情悠然自得。前面的城池上,大旗上写着“楚”字(字幕梁地)。传令兵骑马来到项梁面前,拱手拜道。
传令兵:禀报上柱国大人。消息已经传到梁地。
项梁只是嗯了一声。一夹马肚子,又向梁地走去。不多时城门打开。景鞠和秦嘉坐着马车出城来迎接项梁他们。景鞠的马车是六匹马拉着的大车,后边还跟着众多的随从。项梁看见景鞠的马车后停了下来。
景鞠:项家是楚国望族,能来投奔我们太好了。
秦嘉:大王复国“楚国”。项家世代是楚国贵族,自然来投奔大王。
景鞠(开心):对、对。此人一定要重用,一定好好的封赏。
秦嘉:楚王明鉴。这样给天下人做个表率。
景鞠的车队走到项梁的面前。项梁面无表情,也没有下拜的样子。秦嘉皱起眉头。景鞠兴奋的走下马车,秦嘉跟在后边一同走下来。
景鞠:项将军辛苦了。
项梁:来人,给我拿下。
众人一拥而上,把景鞠的人围了起来。又走出几个人把景鞠和秦嘉押起来。
秦嘉:你们干什么?项梁大胆,竟敢如此对待楚王,你想造反吗?
项梁:秦嘉小儿。你背叛陈胜王,胆敢立景鞠为新王。你可知罪?
景鞠:陈胜王下落不明,我才称楚王,这都是为了稳定军心啊。
项梁:狡辩之词。陈胜王是第一个起事的人,如今陈胜王并没有找到尸首,你胆敢背叛陈胜王,罪当杀无赦。我乃陈胜王封上柱国,归附项家军者,恕无罪。
景鞠的随从已经跪了一片。赶紧都表示归附项家军。
项梁:来人啊,把这两个大逆不道的人砍了。
没有人理会,几个人押着这两个人,就在路边跪倒,卡卡两刀,两颗人头落地。
项梁:剿灭秦军,为陈王报仇。
一帮人当场欢呼雀跃。众人随即走向城门。守城的于樊军、朱鸡石已经赶到城门外,却看见景鞠已死。人们都拥护项梁。两人面面相觑。直到项梁走到他们面前。
项梁:我是楚王封的上柱国。逆贼景鞠已经被我斩了。两位将军是何意?
两人不敢狡辩。
两人:愿归附项将军。
项梁:好。进城。
随即走进城门。两人随着队伍一起进城。
第二十五场 山洞里 日 项羽 桓楚 下人
项羽和一位壮汉在山洞里对坐喝酒。山洞里的所有桌椅都是石头的。他们也没有碗,两人喝酒都是抱着陶罐直接喝。旁边的下人大多站着,默默地看着两人。
项羽:桓楚兄意下如何?
桓楚:谢项羽兄弟好意了。我们兄弟自由习惯了,编入队伍,都不习惯了。
项羽:现在天下百姓都在反抗暴秦,天下大乱,正是兄弟们建立功业的好时候。兄弟们应该趁现在时机封侯拜相。
已经有人动了念想。桓楚却不满意。
桓楚(傲气):这样吧。我一直听说你能以一敌百,力大无穷。山洞口有一个大鼎,不知何时何人弄这来的。你要是能举起来,我们就跟你走。
项羽(高兴):好。兄弟说话可要算数啊。
桓楚:一定算数。
项羽大笑着走出山洞。所有人都跟着走出去。人们都在边上站着看着项羽。项羽卷起衣襟,径直走到鼎前,抓住鼎身,动用全身力气并且大喝一声“起”!硕大的鼎被缓缓举了起来,并且同时举了三次。
桓楚:项羽兄弟果然神力啊。
项羽听他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桓楚:我们跟随项羽兄弟下山,共同抗秦。
第二十六场 薛城衙门内 日 陈婴 项梁 项羽 于樊军 朱鸡石 桓楚 英布 昭平 项伯 钟离昧 季布 侍从
(字幕薛城)项梁在衙门大堂里设宴。项梁、项伯坐主位。其让人依次坐在两旁。
(镜头一一扫过每个人。字幕介绍)
侍从还在陆续的上酒上肉。项梁举杯,给每个人敬酒。
项梁:英布壮士能来投奔我项梁,是我莫大的荣幸啊。
英布:上柱国大人太客气了。项家世代为楚国的将相之家,项家举义,楚地人人归附。能率领楚人亡秦者,天下唯有上柱国一人啊。
项梁(大笑):我项某多依仗诸位的拥护,在此以薄酒敬诸位。
桓楚:上柱国大人治军有方。对抗秦军者,我们依仗的还是您啊。
昭平:桓楚将军言之在理。暴秦无道,击败秦军,推翻秦国,还得依仗上柱国大人。
项梁听后哈哈大笑。再次举杯向大家敬酒。
项梁:当初我带八千士兵渡过长江。多亏众位壮士不弃,现如今队伍已有四五万人,战车百余乘。待到推翻暴秦,诸位都是功臣。
昭平:陈胜王首义,复国楚国,反抗暴秦。你们到如今还不过江,弃天下百姓与不顾,项燕将军的气魄丝毫不存。当今有人称王,你们却弃贤妒能,丝毫不见将军之风。
项梁:不见将军之风是我们不会侍奉一个庶民楚王。
昭平(冷笑):那楚王何在?
项梁(一愣):你这是狡辩。
昭平:非也。是楚王救了你们项世家族。项燕将军对楚国衷心无二,难道你们要自称楚王?难不是楚王挽救了项世家族的名望?
项梁(冷笑):儒生的狡辩之词。我们项世家族侍奉庶民楚王就不是辱没门风吗?
昭平:称楚王只是当时首义,迫于境况罢了。这也只是个名号。项梁将军也可以打楚国的大旗啊。项梁将军就是楚国的上柱国。
项梁:我项梁没有这么自负。
昭平:项梁将军过谦了。这是楚王封的。项梁将军只要认下,谁人能怀疑?
项梁:这?
昭平:将军竖起“项”字大旗。渡江攻秦,天下百姓必将拥护。到时,楚国就是你项家的楚国。
项梁思索良久。
项梁:来人啊。择日渡江,推翻暴秦。(对昭平)先生请。
第二十场 陈县衙门内 日 景鞠 大臣 群众
陈胜和几个人正在大堂坐着。
下人:报。探报说秦军正往刘地赶来。
景鞠:哪位将军去迎敌?
一人:大王,就算迎敌,我们也没有兵啊。沛县的沛公来借兵,都借于他了。
景鞠:啊?这可如何是好?
秦嘉:大王。下官以为现在秦军势大,我们应该先往东撤退到梁地。那里还有反秦大军,到时可命他们攻打秦军。
景鞠:好好好。快走,去梁地。
一帮人慌慌张张的出城。景鞠带着一帮随从,向城外走去。
第二十一场 外景 日 刘季 萧何 樊哙 曹参 群众 张良
大路上走着一群衣衫褴褛的人。
樊哙:大哥,咱不回薛地啊?
刘季:去刘地,找景鞠,借兵。
萧何:景鞠已经借给咱九千兵了,还能再借给咱吗?
刘季:老子一定借着兵。老子一定打下沛县,剁碎了雍齿不可。
群众:刘大哥,前面有一队人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刘季:都散开,散开。躲起来躲起来。
远景(镜头由远及近)前面张良骑着马走来。樊哙突然跳出来。
樊哙:你们看着眼生啊。干什么的?
张良:我是韩国贵族,张良。不知这位壮士尊姓大名啊?
刘季从草里爬出来。
刘季:是在博浪沙击杀始皇帝的张良张公子吗?
张良:正是在下。不知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樊哙:这是沛县的沛公。我们是起义军。
张良:你们这是去哪里啊?
樊哙:我们打算去刘地,投奔楚王。你这是去哪啊?
张良:你们还不知道呢?楚王景鞠死了。他的队伍都归附项梁的楚军了。我正是去找他们借兵,希望他们能帮助我收复韩国故地。
刘季:咱们也找楚军项梁他们借兵?
萧何:只能如此了。
刘季:那一路打个伴吧。
张良:沛公请。
刘季:张先生请。
第二十二场 外景 日 张良 刘季 萧何 樊哙 曹参 群众
刘季:当年张公子在博浪沙击杀始皇帝,名震天下啊。
张良:沛公过奖了。
刘季:哎,张公子谦虚了。张公子敢这么做就是英雄啊。
张良:不敢当,不敢当。自从失败后,我一直隐姓埋名至今,惭愧惭愧啊。
刘季:当初始皇帝全国大搜捕十日余,都没有找到。张公子聪明过人啊。不知这些年张公子在何处啊?
张良:一直躲藏在下邳。
刘季:哎呀。江湖传言张先生逃到秽国去了。谁能想到在下邳啊。张先生一直就在下邳吗?
张良:是。换了个名字。哈哈哈。
刘季:哈哈哈。
萧何:张先生这些年在下邳也有建树?
张良:建树不曾有。不过得到了一本兵书,研习至今。
刘季:是何兵书?
张良:姜太公的《六韬》。
樊哙:怎么得到的?
张良:也是奇遇。一天晚上,我在桥头看见一老者。他把鞋扔桥下边去了,说“年轻人,给我捡起来”。我就去捡了回来。他又给扔下去了,又让我捡起来。往复三回,才说“年轻人,好样的,三天后早晨来这桥边,你要比我来得早,给你一样好东西。”三天后的早晨我去了,结果那老者在那桥头坐着了。生气的说五天后再来,得比我来得早才给你。五天后我又去了,结果那老者又在桥头坐着了。又说十天后再来,就走了。十天后,我三更就去了,比老者先到的桥头。他来了以后很高兴,说“年轻人守信用,不错不错,这本兵书送给你,读了此书,你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说完飘然而去。我问他以后再去何地找老先生啊?他却说以后衡山脚下找一块黄色的石头就行了。那就是他。说完转身走了。再也找不着了。
樊哙:还有这种奇事。
刘季:张先生给我们讲讲《六韬》吧。
张良:哈哈。《六韬》就是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涛和犬韬。
樊哙:你给仔细说说。
张良:就说文韬吧。文韬说的是姜太公帮助周文王确定夺取天下的目标,又提出夺取天下的方法。
刘季:都说文王能取天下是因为文王是天子,怎么还有方法呢?
张良:文王取天下是推翻的商朝。夺了商朝的天下才成了天子。
刘季:姜太公怎么帮文王取天下的?
张良:文韬讲,太公对文王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能同天下人分享天下利益的人,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人,就会失掉天下。
刘季:姜太公说的太好了。
张良:国君也要贤明,才能国安而民治,反之国危而民乱。帝尧这位贤君的德行就是所有帝王的榜样。
刘季:像帝尧一样的国君才是有德行的国君啊。
张良:贤君不能光自己有德行,还得懂得治国。而治国的根本是爱民。要保护百姓生存而不乱杀无辜,使百姓安乐不要让他们蒙受痛苦,让百姓喜悦不要激起他们的愤怒。
刘季:说的太对了。现在天下大乱,就是秦国不爱惜民力。天下百姓苦秦久已,现在反秦的义士遍地都是,这都是秦国人自己招来的灾祸。
张良:对。自己懂得治国还不够,还要会选用人才。任用有六守的人,即有仁爱、正义、忠诚、信用、勇敢和智谋的人。
刘季:先生真是大才啊。治国还是靠人啊。不像秦国,动不动就违反了律法,律法怎么治理天下?还是以前的天下好啊。百姓都能生活下去。
张良:嗯。而想要国家一直昌盛下去,就不能疏远宗亲,不可怠慢百姓,安抚左右近邻,控制天下四方。不能让人篡夺了权力,对顺从自己的人要施已恩惠加以任用,对反对自己的人就要消灭掉。
刘季:说的太好了。现在人们都说公子扶苏不该死。就是赵高和胡亥篡夺了权力,谋害了公子扶苏。
张良:还有,贤君治理天下要像天时四季一样有规律。天下大治时,贤君就隐而不露,天下动乱时,贤君就奋起平定天下。这是必然的规律。这样国家就能像日月一样长久。
刘季:神人啊。公子不愧那人说以后能成为帝师。
张良:哈哈哈。而用兵,讲究集中兵力,统一指挥,行动一致。军队就能所向无敌。皇帝说,统一指挥的军队,就可以达到神妙莫测的境界。
刘季:哎。真是遇见先生太晚了。早点遇见先生的话,我刘季不至于落到现在的下场啊。听先生一番话,真让我刘季学到太多了。真是谢谢先生指教
张良:沛公太客气了。张良没想到能收到沛公如此赏识啊。
刘季:先生哪里话。先生大才。只怕以后没机会请教啊。
第二十三场 长江边 日 项羽 昭平 项梁 士兵
项梁正在率楚军渡江,船很少,大部分只是并舟。大部分士兵、辎重已经运过长江。士兵在江边整齐的列队。项梁、项羽、昭平等人最后上船。项梁看着还在渡江的士兵。
项梁:士兵都渡过长江了吗?
项羽:八千人,都在那边了。叔父,我们过了长江先打哪座城池。
项梁:直接北上,先去梁地。
项羽(疑惑):不往西打吗?
昭平:将军莫急。稍后会往西打的。
第二十四场 野外 日 项羽 项梁 昭平 景鞠 秦嘉 士兵 于樊军 朱鸡石
一面“项”字大旗迎风招展。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项梁几人骑在马上神情悠然自得。前面的城池上,大旗上写着“楚”字(字幕梁地)。传令兵骑马来到项梁面前,拱手拜道。
传令兵:禀报上柱国大人。消息已经传到梁地。
项梁只是嗯了一声。一夹马肚子,又向梁地走去。不多时城门打开。景鞠和秦嘉坐着马车出城来迎接项梁他们。景鞠的马车是六匹马拉着的大车,后边还跟着众多的随从。项梁看见景鞠的马车后停了下来。
景鞠:项家是楚国望族,能来投奔我们太好了。
秦嘉:大王复国“楚国”。项家世代是楚国贵族,自然来投奔大王。
景鞠(开心):对、对。此人一定要重用,一定好好的封赏。
秦嘉:楚王明鉴。这样给天下人做个表率。
景鞠的车队走到项梁的面前。项梁面无表情,也没有下拜的样子。秦嘉皱起眉头。景鞠兴奋的走下马车,秦嘉跟在后边一同走下来。
景鞠:项将军辛苦了。
项梁:来人,给我拿下。
众人一拥而上,把景鞠的人围了起来。又走出几个人把景鞠和秦嘉押起来。
秦嘉:你们干什么?项梁大胆,竟敢如此对待楚王,你想造反吗?
项梁:秦嘉小儿。你背叛陈胜王,胆敢立景鞠为新王。你可知罪?
景鞠:陈胜王下落不明,我才称楚王,这都是为了稳定军心啊。
项梁:狡辩之词。陈胜王是第一个起事的人,如今陈胜王并没有找到尸首,你胆敢背叛陈胜王,罪当杀无赦。我乃陈胜王封上柱国,归附项家军者,恕无罪。
景鞠的随从已经跪了一片。赶紧都表示归附项家军。
项梁:来人啊,把这两个大逆不道的人砍了。
没有人理会,几个人押着这两个人,就在路边跪倒,卡卡两刀,两颗人头落地。
项梁:剿灭秦军,为陈王报仇。
一帮人当场欢呼雀跃。众人随即走向城门。守城的于樊军、朱鸡石已经赶到城门外,却看见景鞠已死。人们都拥护项梁。两人面面相觑。直到项梁走到他们面前。
项梁:我是楚王封的上柱国。逆贼景鞠已经被我斩了。两位将军是何意?
两人不敢狡辩。
两人:愿归附项将军。
项梁:好。进城。
随即走进城门。两人随着队伍一起进城。
第二十五场 山洞里 日 项羽 桓楚 下人
项羽和一位壮汉在山洞里对坐喝酒。山洞里的所有桌椅都是石头的。他们也没有碗,两人喝酒都是抱着陶罐直接喝。旁边的下人大多站着,默默地看着两人。
项羽:桓楚兄意下如何?
桓楚:谢项羽兄弟好意了。我们兄弟自由习惯了,编入队伍,都不习惯了。
项羽:现在天下百姓都在反抗暴秦,天下大乱,正是兄弟们建立功业的好时候。兄弟们应该趁现在时机封侯拜相。
已经有人动了念想。桓楚却不满意。
桓楚(傲气):这样吧。我一直听说你能以一敌百,力大无穷。山洞口有一个大鼎,不知何时何人弄这来的。你要是能举起来,我们就跟你走。
项羽(高兴):好。兄弟说话可要算数啊。
桓楚:一定算数。
项羽大笑着走出山洞。所有人都跟着走出去。人们都在边上站着看着项羽。项羽卷起衣襟,径直走到鼎前,抓住鼎身,动用全身力气并且大喝一声“起”!硕大的鼎被缓缓举了起来,并且同时举了三次。
桓楚:项羽兄弟果然神力啊。
项羽听他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桓楚:我们跟随项羽兄弟下山,共同抗秦。
第二十六场 薛城衙门内 日 陈婴 项梁 项羽 于樊军 朱鸡石 桓楚 英布 昭平 项伯 钟离昧 季布 侍从
(字幕薛城)项梁在衙门大堂里设宴。项梁、项伯坐主位。其让人依次坐在两旁。
(镜头一一扫过每个人。字幕介绍)
侍从还在陆续的上酒上肉。项梁举杯,给每个人敬酒。
项梁:英布壮士能来投奔我项梁,是我莫大的荣幸啊。
英布:上柱国大人太客气了。项家世代为楚国的将相之家,项家举义,楚地人人归附。能率领楚人亡秦者,天下唯有上柱国一人啊。
项梁(大笑):我项某多依仗诸位的拥护,在此以薄酒敬诸位。
桓楚:上柱国大人治军有方。对抗秦军者,我们依仗的还是您啊。
昭平:桓楚将军言之在理。暴秦无道,击败秦军,推翻秦国,还得依仗上柱国大人。
项梁听后哈哈大笑。再次举杯向大家敬酒。
项梁:当初我带八千士兵渡过长江。多亏众位壮士不弃,现如今队伍已有四五万人,战车百余乘。待到推翻暴秦,诸位都是功臣。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