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1908
成片时长:约39分钟
阅读:9458
发表:2014/5/3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亲王浮沉录》第3集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三集
1、锦衣卫狱。日,内。
△牢房内,井源衣衫褴褛,须发篷乱。他闭着双目,静坐在地上。
△刘英带着几名校尉进入监狱,径直走了过来。
△一名校尉打开牢门。刘英入内。
刘英:(脸上堆着笑)对不住了,井大人,原来是误会。下官这便恭送大人回府。
△井源一动不动。
刘英:明日锦衣卫设酒宴,向大人赔罪。
△井源仍不为所动。
刘英:哦,皇上今日命越王前来看望大人。越王在门外侯着呢。
△井源睁开双眼。
△井源飞速起身,朝监外疾步走去。
△刘英及众校尉跟在井源身后。
2、锦衣卫狱。日,外。
△室外的强光让井源眯起双眼。他以手搭眉,适应了一会外边的环境。
△朱祁岳身着冠袍站在丈外。他身后跟着黄安和数名护卫。
△井源看着朱祁岳,脸上露出激动的表情。
△就在井源刚想折身参拜的一刹那,朱祁岳紧走几步,一把扶住井源。
△朱祁岳上下打量井源,显得有些动容。
△朱祁岳扭头朝向刘英,投去犀利的一瞥。
△刘英一凛,连忙躬身垂首。
刘英:臣告退。
△刘英招呼众校尉退去。
朱祁岳:想不到附马督尉竟了受辱至此。
井源:臣受辱不打紧,总好过大明受辱。
△朱祁岳疑惑地看井源。
井源:大明危机四伏,殿下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了。
朱祁岳:京营中尽是些老爷官、痞子兵,指望他们战瓦剌,无疑是驱羊入虎口,阵法、战法再好,又有何益?
井源:殿下,宋之往事,殷殷可鉴。归根结底,兵弱源于政弱。
△朱祁岳显得犹豫。
朱祁岳:这些话还是对皇上去说吧。
井源显得怅然若失。
3.太后宫。日,内
△林霜叶入内,梅子迎了上来。
梅子:多亏还有林小姐。周小姐又告了假,皇太后甚是不悦。
林霜叶:周妹妹为何频频告假?
梅子:谁知道?
△两人边说话边进了东阁。梅子动手收拾周晓蝶的书案。
林霜叶:姑姑有井源大人的消息吗?
△梅子抬头冲林霜叶笑了笑。
梅子:林小姐大可安心,井源大人福泽深厚。皇上动了怒,那帮挑事的锦衣卫校尉挨了责罚。
林霜叶:(面色稍宽)那越王呢?
梅子:越王好好的呀!林小姐为何问起越王?
林霜叶:(略显窘迫)哦,我娘为他做了几件常衣,想在方便时捎给他。
梅子:(低头收拾书案)还是交与皇太后吧。
△林霜叶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4周府。日。内
△周晓蝶正在桑儿的侍候下梳妆,月儿入内。
月儿:小姐,张小姐来了。
△周晓蝶转过头来,显得十分欣喜。
周晓蝶:快请她进来。
△月儿领命而出。
△桑儿快速帮周晓蝶整理好头饰,退到一边。
△英国公张辅的孙女张若琳入内,周晓蝶起身相迎。两人含笑互行万福礼。
△周晓蝶拉着张若琳的手入座。桑儿奉上茶后退出。
周晓蝶:你总算来了,可把我闷坏了。
张若琳:(笑了笑)不是你催令堂大人为你告的假吗?怎么,回到家里又嫌闷了?
△周晓蝶愣了一下,脸色沉了下来。
周晓蝶:奉旨那日,我随口一说,不料我娘却当了真。
张若琳:(头凑近周晓蝶)皇太后每日召你入宫,是想把你拘在宫中,怕你嫁给旁人。令堂大人担心夜长梦多,能不把你的话当真吗?
△周晓蝶冲张若琳笑了笑,没有搭话。
张若琳:姐姐在宫中见过越王吗?他到底有多丑,竟让你如此生厌?
△周晓蝶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便摇了摇头。
△张若琳回头看一眼门外,把座椅朝周晓蝶身边挪了挪。
张若琳:(压低声音)我可是听闻,有人借着井源大人的事发难,意在越王。
周晓蝶:(面带疑惑之色)英国公年迈不能视朝,又如何可得知朝中之事?
张若琳:嗨,谁无一帮门生故吏呀?我爷爷说,越王可不比那些醉生梦死的寻常宗亲。若有人算计越王,多半会作茧自缚。
△周晓蝶惊得微张着嘴,半晌不说话。
周晓蝶:哎,呆在深闺甚是无趣,还不如每日入宫抄录佛经。
张若琳:(显得不解)姐姐不是告了假,急着嫁人吗?
△周晓蝶半嗔半笑地瞟了张若琳一眼。
周晓蝶:谁说我要嫁人了?要嫁你嫁!
△两人掩嘴而笑。
5.郕王府。日。内。
△膳房内,仆人、婢女全被支了出去。朱祁玉设下酒宴,朱祁岳、朱祁玉、井源三人围桌而坐。
△朱祁玉捧起酒爵,含笑邀井源、朱祁岳二人。
朱祁玉:皇上命本王与越王一道,宴请井源大人,以宽井大人之心。
井源:(躬了躬身)臣多谢皇上,多谢郕王、越王殿下。
△三人捧爵至嘴边,以袖掩面,饮毕,放下酒爵,各自提壶酙酒。
朱祁玉:(面带怒色)王振一手遮天,恣意妄为,大明危在旦夕,我等须当机立断,翦除权宦势力。
△朱祁玉和井源把目光投向朱祁岳。
朱祁岳:(苦笑一下)谈何容易!皇上自幼受王振辅导、服侍,一向“雅敬之”。王振虽非帝师,但胜过帝师。况且,而今他是皇上手里的一根拄杖。
△朱祁玉、井源互视一眼,失望地摇了摇头。
朱祁岳:我等又能如何?莫说皇上,即便是皇太后,也不容我等预政。
△朱祁玉捧起酒爵,以袖掩面,一饮而尽。井源也捧起酒爵,仰头而尽。
△朱祁岳低头沉思。
△朱祁玉再次捧起酒爵,刚抬袖掩面,又立马放下。他略带不满地瞟了一眼朱祁岳,然后仰起头,饮尽一爵酒。
朱祁岳:其实,要对付王振,不必我等出面。
△朱祁玉、井源脸色一震,同时举目望向朱祁岳,眼含期待之色。
朱祁岳:平日里宗藩备受约束,“二王不得相见”,此令早已约定成俗。近日,皇上命郕王与本王、井源大人一同宴饮,实属违制。皇上不惜违制,足见皇上对本王,对井源大人颇有愧意。
井源:(笑了笑)越王说的甚是,皇上既有愧意,必对王振心怀不悦,只是嘴上不说而已。
朱祁岳:(点点头)皇上平日里只亲览紧要的题本,而紧要与否,皆决于司礼监,决于王振。王振与瓦剌私相交好,一向粉饰太平,对北方边报多有隐瞒。
朱祁玉:不错,王振私交瓦剌,刻意淡化边患,此事见不得天日。
朱祁岳:乘皇上不悦王振之时,抖出王振欺瞒皇上之事,结果又当如何?
△朱祁玉、井源相视而笑,显得十分兴奋。
井源:王振必陷窘境。
朱祁岳:若王振陷入窘境,百官再从旁挑事,王振必在劫难逃。
△朱祁玉兴奋了一阵子,随即脸上渐渐浮起忧色。
朱祁玉:可在皇上面前,百官无人敢提王振之过。
朱祁岳:何须言及王振?眼下边报纷至沓来,只须择几份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的题本呈上御览,皇上必对边关实况有所警觉,心生疑窦是顺理成章的事。
朱祁玉:司礼监尽是王振的死党,此事难办。
朱祁岳:十日之假方过六日,王振及其死党也有偷闲之心。郕王别忘了,皇上的近侍内臣中,还有一个金英。
朱祁玉、井源:金英?
朱祁玉:(笑了笑)金英原先位居王振之上,后背王振恃宠越了上去。拉金英制王振,唯三弟能出奇策!我与金英素有交情,宴后我即刻与他密议。
朱祁岳:不可!二哥遣人暗示金英即可。金英是何等老谋深算之人,他必能将诸事谋划得天衣无缝。
井源:好!人臣无私交,仅凭王振私通瓦剌一事,足以致其死罪。
朱祁岳:(摇摇头)王振私通瓦剌并无实据,不足以一击而中。不过王振的阴事多了去了,击倒他并非难事。但我担心百官临时茫然,错失良机。
井源:不会的!九卿被王振压制多年,绝不会坐视王振逃过一劫。
6、乾清宫。日,内。
△英宗步入正殿,金英跟随在他的身后。
英宗:王先生呢?
金英:今日是奴婢侍候皇上。
英宗:(面有不悦)何事如此着急?
金英:通政司呈来两份急奏,还请皇上御览。
△英宗就御座。
金英从袖中取出题本,躬身递向英宗。
英宗:(摆摆手)讲。
金英:是。一份是礼部的,奏麻亦哈使臣赛力打力贡玉石五百四十斤。有司验收时,俱不堪用。但来使坚称是良玉,请求按良玉给赏。
英宗:麻亦哈?该部已为瓦剌所控,此事不可等闲视之。
金英:皇上圣明。这背后恐怕有瓦剌太师也先的影子。
英宗:(沉下脸)这是为何?王先生一直说瓦剌来使甚诚,礼部是否弄错了?
金英:礼部前后三次派人验查,皆执此说。
△英宗靠在椅背上沉思。
金英:另一份是……
英宗:接着说。
金英:是。巡按监察御史周纪弹劾镇守山西大监郭敬。
英宗:所为何事?
金英:郭敬部属王兴欲用盔甲换瓦剌的马匹,被巡边百户赵真截获。事后郭敬想抓赵真,故有此奏。
英宗:郭敬?当年王先生力荐郭敬,说他忠勇,可堪大任。而今为何生出这等事端?
△金英垂首不语。
英宗:(脸色凝重,思虑良久)你下去吧。
△金英将题本恭送至御案上,然后躬身而退。
7、乾清宫。日,外。
△金英守在殿门前。兵部尚书邝埜、工部尚书王卺、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拾阶而上。
金英:哎哟,三位大人为何才来呀?皇上在殿上都坐了好一会了。
邝埜:让公公久等了,请公公莫要见怪。
金英:三位大人稍等,容洒家前去禀报。
三人拱手:有劳公公。
8、乾清宫。日,内。
△英宗看着题本,双眉紧锁。
1、锦衣卫狱。日,内。
△牢房内,井源衣衫褴褛,须发篷乱。他闭着双目,静坐在地上。
△刘英带着几名校尉进入监狱,径直走了过来。
△一名校尉打开牢门。刘英入内。
刘英:(脸上堆着笑)对不住了,井大人,原来是误会。下官这便恭送大人回府。
△井源一动不动。
刘英:明日锦衣卫设酒宴,向大人赔罪。
△井源仍不为所动。
刘英:哦,皇上今日命越王前来看望大人。越王在门外侯着呢。
△井源睁开双眼。
△井源飞速起身,朝监外疾步走去。
△刘英及众校尉跟在井源身后。
2、锦衣卫狱。日,外。
△室外的强光让井源眯起双眼。他以手搭眉,适应了一会外边的环境。
△朱祁岳身着冠袍站在丈外。他身后跟着黄安和数名护卫。
△井源看着朱祁岳,脸上露出激动的表情。
△就在井源刚想折身参拜的一刹那,朱祁岳紧走几步,一把扶住井源。
△朱祁岳上下打量井源,显得有些动容。
△朱祁岳扭头朝向刘英,投去犀利的一瞥。
△刘英一凛,连忙躬身垂首。
刘英:臣告退。
△刘英招呼众校尉退去。
朱祁岳:想不到附马督尉竟了受辱至此。
井源:臣受辱不打紧,总好过大明受辱。
△朱祁岳疑惑地看井源。
井源:大明危机四伏,殿下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了。
朱祁岳:京营中尽是些老爷官、痞子兵,指望他们战瓦剌,无疑是驱羊入虎口,阵法、战法再好,又有何益?
井源:殿下,宋之往事,殷殷可鉴。归根结底,兵弱源于政弱。
△朱祁岳显得犹豫。
朱祁岳:这些话还是对皇上去说吧。
井源显得怅然若失。
3.太后宫。日,内
△林霜叶入内,梅子迎了上来。
梅子:多亏还有林小姐。周小姐又告了假,皇太后甚是不悦。
林霜叶:周妹妹为何频频告假?
梅子:谁知道?
△两人边说话边进了东阁。梅子动手收拾周晓蝶的书案。
林霜叶:姑姑有井源大人的消息吗?
△梅子抬头冲林霜叶笑了笑。
梅子:林小姐大可安心,井源大人福泽深厚。皇上动了怒,那帮挑事的锦衣卫校尉挨了责罚。
林霜叶:(面色稍宽)那越王呢?
梅子:越王好好的呀!林小姐为何问起越王?
林霜叶:(略显窘迫)哦,我娘为他做了几件常衣,想在方便时捎给他。
梅子:(低头收拾书案)还是交与皇太后吧。
△林霜叶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4周府。日。内
△周晓蝶正在桑儿的侍候下梳妆,月儿入内。
月儿:小姐,张小姐来了。
△周晓蝶转过头来,显得十分欣喜。
周晓蝶:快请她进来。
△月儿领命而出。
△桑儿快速帮周晓蝶整理好头饰,退到一边。
△英国公张辅的孙女张若琳入内,周晓蝶起身相迎。两人含笑互行万福礼。
△周晓蝶拉着张若琳的手入座。桑儿奉上茶后退出。
周晓蝶:你总算来了,可把我闷坏了。
张若琳:(笑了笑)不是你催令堂大人为你告的假吗?怎么,回到家里又嫌闷了?
△周晓蝶愣了一下,脸色沉了下来。
周晓蝶:奉旨那日,我随口一说,不料我娘却当了真。
张若琳:(头凑近周晓蝶)皇太后每日召你入宫,是想把你拘在宫中,怕你嫁给旁人。令堂大人担心夜长梦多,能不把你的话当真吗?
△周晓蝶冲张若琳笑了笑,没有搭话。
张若琳:姐姐在宫中见过越王吗?他到底有多丑,竟让你如此生厌?
△周晓蝶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便摇了摇头。
△张若琳回头看一眼门外,把座椅朝周晓蝶身边挪了挪。
张若琳:(压低声音)我可是听闻,有人借着井源大人的事发难,意在越王。
周晓蝶:(面带疑惑之色)英国公年迈不能视朝,又如何可得知朝中之事?
张若琳:嗨,谁无一帮门生故吏呀?我爷爷说,越王可不比那些醉生梦死的寻常宗亲。若有人算计越王,多半会作茧自缚。
△周晓蝶惊得微张着嘴,半晌不说话。
周晓蝶:哎,呆在深闺甚是无趣,还不如每日入宫抄录佛经。
张若琳:(显得不解)姐姐不是告了假,急着嫁人吗?
△周晓蝶半嗔半笑地瞟了张若琳一眼。
周晓蝶:谁说我要嫁人了?要嫁你嫁!
△两人掩嘴而笑。
5.郕王府。日。内。
△膳房内,仆人、婢女全被支了出去。朱祁玉设下酒宴,朱祁岳、朱祁玉、井源三人围桌而坐。
△朱祁玉捧起酒爵,含笑邀井源、朱祁岳二人。
朱祁玉:皇上命本王与越王一道,宴请井源大人,以宽井大人之心。
井源:(躬了躬身)臣多谢皇上,多谢郕王、越王殿下。
△三人捧爵至嘴边,以袖掩面,饮毕,放下酒爵,各自提壶酙酒。
朱祁玉:(面带怒色)王振一手遮天,恣意妄为,大明危在旦夕,我等须当机立断,翦除权宦势力。
△朱祁玉和井源把目光投向朱祁岳。
朱祁岳:(苦笑一下)谈何容易!皇上自幼受王振辅导、服侍,一向“雅敬之”。王振虽非帝师,但胜过帝师。况且,而今他是皇上手里的一根拄杖。
△朱祁玉、井源互视一眼,失望地摇了摇头。
朱祁岳:我等又能如何?莫说皇上,即便是皇太后,也不容我等预政。
△朱祁玉捧起酒爵,以袖掩面,一饮而尽。井源也捧起酒爵,仰头而尽。
△朱祁岳低头沉思。
△朱祁玉再次捧起酒爵,刚抬袖掩面,又立马放下。他略带不满地瞟了一眼朱祁岳,然后仰起头,饮尽一爵酒。
朱祁岳:其实,要对付王振,不必我等出面。
△朱祁玉、井源脸色一震,同时举目望向朱祁岳,眼含期待之色。
朱祁岳:平日里宗藩备受约束,“二王不得相见”,此令早已约定成俗。近日,皇上命郕王与本王、井源大人一同宴饮,实属违制。皇上不惜违制,足见皇上对本王,对井源大人颇有愧意。
井源:(笑了笑)越王说的甚是,皇上既有愧意,必对王振心怀不悦,只是嘴上不说而已。
朱祁岳:(点点头)皇上平日里只亲览紧要的题本,而紧要与否,皆决于司礼监,决于王振。王振与瓦剌私相交好,一向粉饰太平,对北方边报多有隐瞒。
朱祁玉:不错,王振私交瓦剌,刻意淡化边患,此事见不得天日。
朱祁岳:乘皇上不悦王振之时,抖出王振欺瞒皇上之事,结果又当如何?
△朱祁玉、井源相视而笑,显得十分兴奋。
井源:王振必陷窘境。
朱祁岳:若王振陷入窘境,百官再从旁挑事,王振必在劫难逃。
△朱祁玉兴奋了一阵子,随即脸上渐渐浮起忧色。
朱祁玉:可在皇上面前,百官无人敢提王振之过。
朱祁岳:何须言及王振?眼下边报纷至沓来,只须择几份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的题本呈上御览,皇上必对边关实况有所警觉,心生疑窦是顺理成章的事。
朱祁玉:司礼监尽是王振的死党,此事难办。
朱祁岳:十日之假方过六日,王振及其死党也有偷闲之心。郕王别忘了,皇上的近侍内臣中,还有一个金英。
朱祁玉、井源:金英?
朱祁玉:(笑了笑)金英原先位居王振之上,后背王振恃宠越了上去。拉金英制王振,唯三弟能出奇策!我与金英素有交情,宴后我即刻与他密议。
朱祁岳:不可!二哥遣人暗示金英即可。金英是何等老谋深算之人,他必能将诸事谋划得天衣无缝。
井源:好!人臣无私交,仅凭王振私通瓦剌一事,足以致其死罪。
朱祁岳:(摇摇头)王振私通瓦剌并无实据,不足以一击而中。不过王振的阴事多了去了,击倒他并非难事。但我担心百官临时茫然,错失良机。
井源:不会的!九卿被王振压制多年,绝不会坐视王振逃过一劫。
6、乾清宫。日,内。
△英宗步入正殿,金英跟随在他的身后。
英宗:王先生呢?
金英:今日是奴婢侍候皇上。
英宗:(面有不悦)何事如此着急?
金英:通政司呈来两份急奏,还请皇上御览。
△英宗就御座。
金英从袖中取出题本,躬身递向英宗。
英宗:(摆摆手)讲。
金英:是。一份是礼部的,奏麻亦哈使臣赛力打力贡玉石五百四十斤。有司验收时,俱不堪用。但来使坚称是良玉,请求按良玉给赏。
英宗:麻亦哈?该部已为瓦剌所控,此事不可等闲视之。
金英:皇上圣明。这背后恐怕有瓦剌太师也先的影子。
英宗:(沉下脸)这是为何?王先生一直说瓦剌来使甚诚,礼部是否弄错了?
金英:礼部前后三次派人验查,皆执此说。
△英宗靠在椅背上沉思。
金英:另一份是……
英宗:接着说。
金英:是。巡按监察御史周纪弹劾镇守山西大监郭敬。
英宗:所为何事?
金英:郭敬部属王兴欲用盔甲换瓦剌的马匹,被巡边百户赵真截获。事后郭敬想抓赵真,故有此奏。
英宗:郭敬?当年王先生力荐郭敬,说他忠勇,可堪大任。而今为何生出这等事端?
△金英垂首不语。
英宗:(脸色凝重,思虑良久)你下去吧。
△金英将题本恭送至御案上,然后躬身而退。
7、乾清宫。日,外。
△金英守在殿门前。兵部尚书邝埜、工部尚书王卺、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拾阶而上。
金英:哎哟,三位大人为何才来呀?皇上在殿上都坐了好一会了。
邝埜:让公公久等了,请公公莫要见怪。
金英:三位大人稍等,容洒家前去禀报。
三人拱手:有劳公公。
8、乾清宫。日,内。
△英宗看着题本,双眉紧锁。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