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8037
成片时长:约186分钟
阅读:10566
发表:2015/12/2
古装
电影剧本
白虹贯日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广东省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19-2011-A-00195】
宫错走出,闪到门旁偷听。
【118】内 将军府伍桓的屋里——夜
伍桓在灯下奋笔疾书。
窗外露出晨曦,远处传来鸡鸣。
伍桓放下笔,伸了个懒腰。
【119】外 将军府回廊下——日
伍桓将两卷竹简递给赢猛,低声道:“豫州鼎的下落、楚国的军情以及项燕的御秦方略,尽在这书信之中。你立即快马赶回,将它面呈大王,不可迟误。”
赢猛点头,转身离去。
【120】外 大路上——日
赢猛挎着包袱,纵马飞奔。
【121】内 许地秦王行宫——日
赢猛跪在秦王面前,双手捧上竹简。赵高接过,放在秦王的案上。
秦王和尉缭坐在一起,仔细翻阅竹简。
秦王脸上露出欣喜:“好,太好了,伍桓果然不同凡响。”
尉缭:“臣早说过,此人可用。”
秦王:“等他回来,寡人定要赐他爵禄,委以他重任,让他成为寡人的柱国之臣。”
【122】外 楚王宫大门外——日
宫错坐在车上,来到王宫大门外。
(字幕:楚王宫)
宫错下车,快步走上台阶。
守门的卫士拦住。
宫错:“你去通报一声,秦王的使节宫错,前来面见大王。”
卫士:“请稍候。”转身入。
【123】外 楚王宫后花园——日
花园里花团锦簇,草地上,摆下了丰盛的宴席,楚王敞开怀,左拥右抱着两个年轻宫女,醉醺醺地打闹嬉戏。草地上有舞女起舞,乐队在一旁伴奏。
(字幕:楚王:负刍)
一名侍臣走来,向楚王禀报。楚王一惊,赶紧起身。
【124】外 楚王宫大门外——日
楚王换上了王服,恭敬向宫错施礼。
宫错面带傲慢,随楚王进入。
【125】内 楚王宫朝堂上——日
楚王与宫错相互施礼,分宾主坐下。
楚王:“贵使前来敝邑,可带来秦王的书信?”
宫错:“没有书信,只有口信。”
楚王:“这?”
宫错:“大王听臣说完,自然就明白。”
楚王:“愿闻其详。”
宫错:“秦兵灭韩、魏,亡燕、赵,现以雄师数十万屯于许地。择日就要南下伐楚,大王可知此事?”
楚王:“知道。”
宫错:“那大王是否知道秦国为何要灭四国呢?”
楚王:“不知,请上客明示。”
宫错:“先说韩国,韩王遣公子非入秦,欲对秦施反间之计,被秦相李斯识破,因此秦王怒而灭韩。韩亡后,魏、赵两国不对秦俯首称藩,反而暗地里相勾结,起用老将廉颇,举两国之兵欲攻秦,故而秦王怒而灭之。燕太子丹不识时务,先是收留秦国叛臣樊于期,后又遣荆轲刺杀秦王,故尔招致亡国之祸。”
楚王越听越害怕:“那、那敝国并未得罪秦,为何秦王要伐楚啊?”
宫错:“秦王向来不发无名之师。臣请问,大王可知九鼎否?”
楚王:“知道啊,当年秦灭周,将九鼎祭器西迁时,其中豫州之鼎丢失在泗水之中,从此不见其踪迹。”
宫错:“大王既然装糊涂,那臣就把话说明白了。当年,安陵人唐雎于泗水之滨得到豫州鼎,将其载至大梁。梁王不敢收藏,将其付与楚先王考烈王,并运回楚国。不知臣说的对不对?”
楚王听呆了,吃惊地张大嘴巴。
宫错:“如今,秦王已得知此事,因此遣臣入楚,向大王晓以利害,请大王速将鼎献出,两国可永结兄弟之邦。否则,秦兵下甲破楚,必毁熊氏宗庙,烧先王之陵,将大王一家西迁入秦为奴,楚国就此不复存在,请大王三思。”语气中极尽威胁。
楚王楞了半天,才缓过神来,笑道:“哦,原来如此。请贵使转告秦王,豫州鼎并不在楚国,藏鼎一说,纯属讹传。”
宫错冷笑道:“臣都亲眼见到了,大王何必相欺呢?”
楚王又是一愣:“见到了?你在哪儿看见的?”
宫错:“就在晖台苑玉华宫中。”
【126】外 玉华宫门前——日
楚王、宫错以及楚王侍臣一行人来到门前。
莫敖子阳快步走出,施礼后,将楚王等人迎入。
【127】内 玉华宫库房里——日
金光闪闪的豫州鼎呈现在楚王等人面前。
楚王吃惊地瞪大眼睛。
宫错冷眼旁观。
楚王指着鼎,吃惊地问:“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莫敖子阳躬身道:“启禀大王,此鼎乃九鼎当中的豫州鼎。楚考烈王七年,秦兵灭周,取九鼎宝器西迁入秦,于中途丢失此鼎。八年,安陵人唐雎于泗水之滨得此鼎,将其迁往大梁。梁王唯恐得罪秦王而不肯收纳,付与我国,先是藏匿于郢都,迁都寿春后,又将鼎密藏于玉华宫中,至今已有三十年了。”
楚王怒道:“那寡人为何不知此事?”
莫敖子阳:“先王考烈王驾崩前,将此鼎密付于幽王,幽王再传至哀王。哀王初登位时,曾密嘱于臣,今后如有弑君篡位者,此鼎断不可传于此人,可将鼎融化铸为他物。臣既不敢有违先王遗训,又不能悖逆当今我主,因此将鼎深藏于此,作为镇国之宝。请大王明察,如不赦臣,臣请就烹。”说罢,跪下连连磕头。
楚王震怒,大吼一声,一脚将莫敖子阳踹倒,对他拳打脚踢,被宫错劝住。
楚王对内侍说:“此鼎乃不祥之物,寡人不要了,把它交给宫错先生带走。”对莫敖子阳说:“改日再找你算账。”气冲冲走出库房门。
宫错脸上掠过一丝微笑。
【128】内 将军府后花园——日
项燕和伍桓一边漫步,一边交谈。
侍从和莫敖子阳匆匆走来,侍从叫道:“明公、明公,大事不好。”
项燕:“何事惊慌?”
侍从:“今日一早,宫错独闯王宫。”
伍桓吃了一惊:“什么?”
闪回:
——楚王宫内,宫错与楚王交谈。
——玉华宫内,楚王对莫敖子阳拳打脚踢。
项燕和伍桓都大吃一惊。
莫敖子阳:“是我拼着老命,编出一套谎话,瞒过了楚王和宫错。但不出数日,我就要被灭九族了。项燕,你可要负责。”
项燕:“长辈请放心,有我在,保你和你的家人安然无恙。”
伍桓急问:“那只假鼎呢?”
莫敖子阳:“楚王已下令将鼎交付给宫错,现已装船,估计已经起运了。”
项燕恨道:“这个昏君。”
【129】外 河边——日
一艘大船停泊在岸边,船上的假鼎被绳索四面固定,十几名楚兵守护在两旁。
宫错走上跳板。
【130】内 将军府内室——日
项燕、伍桓、莫敖子阳和侍从在交谈。
伍桓:“不好,大事不妙。”
项燕:“怎么?”
伍桓:“那宫错虽然不识得豫州鼎,可是瞒不过能人。那秦王手下的俊才、博士多如繁星,别说那通古博今的李斯,就说那尉缭吧,那一双贼眼,能把那三丈厚的城墙看透。一旦鼎运到咸阳,那帮大臣们不须看别的,只要看鼎腹内的铭文,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假的。必须把它追回来。”
项燕:“你的事也太多了。”
伍桓两手一摊:“谁让我遇上宫错这个小人。世上本无事,只因小人多;小人横空出世,搅得天下不能太平。防小人甚于防火、防盗、防洪灾。”
侍从:“现在该怎么办?”
伍桓:“此事还需要莫敖子阳先生出马……”低声说了起来。
【131】外 大河之上——日
大船行驶在河上,宫错站在船头,精神焕发地眺望前方。他的身后,是固定在船上的假鼎,上面覆盖着草席。十几名楚兵持戈守护在船两侧。
一名楚兵跑到宫错身边,手一指:“先生,你看。”
宫错回头望去,不禁一怔。
大船后面不远,几艘小船高悬风帆,快速追了上来。
前面的小船上,站着莫敖子阳,船上满载着披发纹身、手持各种兵器的彪形大汉。
宫错吃了一惊。
几艘小船飞快地追了上来,莫敖子阳高声大喊:“宫错休走。”
小船追到,将大船围住。
宫错大叫:“放箭、快放箭。”
已经晚了,船上披发纹身的大汉纷纷用戈枝勾住大船的船帮,使小船靠上大船,大船上的楚兵试图阻止,但大汉们勇猛迅捷异常,从四面跳上大船,与楚兵们徒手格斗。
厮杀声四起,宫错吓得躲在鼎下。
很快,楚兵们被制服,被捆了起来。
【118】内 将军府伍桓的屋里——夜
伍桓在灯下奋笔疾书。
窗外露出晨曦,远处传来鸡鸣。
伍桓放下笔,伸了个懒腰。
【119】外 将军府回廊下——日
伍桓将两卷竹简递给赢猛,低声道:“豫州鼎的下落、楚国的军情以及项燕的御秦方略,尽在这书信之中。你立即快马赶回,将它面呈大王,不可迟误。”
赢猛点头,转身离去。
【120】外 大路上——日
赢猛挎着包袱,纵马飞奔。
【121】内 许地秦王行宫——日
赢猛跪在秦王面前,双手捧上竹简。赵高接过,放在秦王的案上。
秦王和尉缭坐在一起,仔细翻阅竹简。
秦王脸上露出欣喜:“好,太好了,伍桓果然不同凡响。”
尉缭:“臣早说过,此人可用。”
秦王:“等他回来,寡人定要赐他爵禄,委以他重任,让他成为寡人的柱国之臣。”
【122】外 楚王宫大门外——日
宫错坐在车上,来到王宫大门外。
(字幕:楚王宫)
宫错下车,快步走上台阶。
守门的卫士拦住。
宫错:“你去通报一声,秦王的使节宫错,前来面见大王。”
卫士:“请稍候。”转身入。
【123】外 楚王宫后花园——日
花园里花团锦簇,草地上,摆下了丰盛的宴席,楚王敞开怀,左拥右抱着两个年轻宫女,醉醺醺地打闹嬉戏。草地上有舞女起舞,乐队在一旁伴奏。
(字幕:楚王:负刍)
一名侍臣走来,向楚王禀报。楚王一惊,赶紧起身。
【124】外 楚王宫大门外——日
楚王换上了王服,恭敬向宫错施礼。
宫错面带傲慢,随楚王进入。
【125】内 楚王宫朝堂上——日
楚王与宫错相互施礼,分宾主坐下。
楚王:“贵使前来敝邑,可带来秦王的书信?”
宫错:“没有书信,只有口信。”
楚王:“这?”
宫错:“大王听臣说完,自然就明白。”
楚王:“愿闻其详。”
宫错:“秦兵灭韩、魏,亡燕、赵,现以雄师数十万屯于许地。择日就要南下伐楚,大王可知此事?”
楚王:“知道。”
宫错:“那大王是否知道秦国为何要灭四国呢?”
楚王:“不知,请上客明示。”
宫错:“先说韩国,韩王遣公子非入秦,欲对秦施反间之计,被秦相李斯识破,因此秦王怒而灭韩。韩亡后,魏、赵两国不对秦俯首称藩,反而暗地里相勾结,起用老将廉颇,举两国之兵欲攻秦,故而秦王怒而灭之。燕太子丹不识时务,先是收留秦国叛臣樊于期,后又遣荆轲刺杀秦王,故尔招致亡国之祸。”
楚王越听越害怕:“那、那敝国并未得罪秦,为何秦王要伐楚啊?”
宫错:“秦王向来不发无名之师。臣请问,大王可知九鼎否?”
楚王:“知道啊,当年秦灭周,将九鼎祭器西迁时,其中豫州之鼎丢失在泗水之中,从此不见其踪迹。”
宫错:“大王既然装糊涂,那臣就把话说明白了。当年,安陵人唐雎于泗水之滨得到豫州鼎,将其载至大梁。梁王不敢收藏,将其付与楚先王考烈王,并运回楚国。不知臣说的对不对?”
楚王听呆了,吃惊地张大嘴巴。
宫错:“如今,秦王已得知此事,因此遣臣入楚,向大王晓以利害,请大王速将鼎献出,两国可永结兄弟之邦。否则,秦兵下甲破楚,必毁熊氏宗庙,烧先王之陵,将大王一家西迁入秦为奴,楚国就此不复存在,请大王三思。”语气中极尽威胁。
楚王楞了半天,才缓过神来,笑道:“哦,原来如此。请贵使转告秦王,豫州鼎并不在楚国,藏鼎一说,纯属讹传。”
宫错冷笑道:“臣都亲眼见到了,大王何必相欺呢?”
楚王又是一愣:“见到了?你在哪儿看见的?”
宫错:“就在晖台苑玉华宫中。”
【126】外 玉华宫门前——日
楚王、宫错以及楚王侍臣一行人来到门前。
莫敖子阳快步走出,施礼后,将楚王等人迎入。
【127】内 玉华宫库房里——日
金光闪闪的豫州鼎呈现在楚王等人面前。
楚王吃惊地瞪大眼睛。
宫错冷眼旁观。
楚王指着鼎,吃惊地问:“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莫敖子阳躬身道:“启禀大王,此鼎乃九鼎当中的豫州鼎。楚考烈王七年,秦兵灭周,取九鼎宝器西迁入秦,于中途丢失此鼎。八年,安陵人唐雎于泗水之滨得此鼎,将其迁往大梁。梁王唯恐得罪秦王而不肯收纳,付与我国,先是藏匿于郢都,迁都寿春后,又将鼎密藏于玉华宫中,至今已有三十年了。”
楚王怒道:“那寡人为何不知此事?”
莫敖子阳:“先王考烈王驾崩前,将此鼎密付于幽王,幽王再传至哀王。哀王初登位时,曾密嘱于臣,今后如有弑君篡位者,此鼎断不可传于此人,可将鼎融化铸为他物。臣既不敢有违先王遗训,又不能悖逆当今我主,因此将鼎深藏于此,作为镇国之宝。请大王明察,如不赦臣,臣请就烹。”说罢,跪下连连磕头。
楚王震怒,大吼一声,一脚将莫敖子阳踹倒,对他拳打脚踢,被宫错劝住。
楚王对内侍说:“此鼎乃不祥之物,寡人不要了,把它交给宫错先生带走。”对莫敖子阳说:“改日再找你算账。”气冲冲走出库房门。
宫错脸上掠过一丝微笑。
【128】内 将军府后花园——日
项燕和伍桓一边漫步,一边交谈。
侍从和莫敖子阳匆匆走来,侍从叫道:“明公、明公,大事不好。”
项燕:“何事惊慌?”
侍从:“今日一早,宫错独闯王宫。”
伍桓吃了一惊:“什么?”
闪回:
——楚王宫内,宫错与楚王交谈。
——玉华宫内,楚王对莫敖子阳拳打脚踢。
项燕和伍桓都大吃一惊。
莫敖子阳:“是我拼着老命,编出一套谎话,瞒过了楚王和宫错。但不出数日,我就要被灭九族了。项燕,你可要负责。”
项燕:“长辈请放心,有我在,保你和你的家人安然无恙。”
伍桓急问:“那只假鼎呢?”
莫敖子阳:“楚王已下令将鼎交付给宫错,现已装船,估计已经起运了。”
项燕恨道:“这个昏君。”
【129】外 河边——日
一艘大船停泊在岸边,船上的假鼎被绳索四面固定,十几名楚兵守护在两旁。
宫错走上跳板。
【130】内 将军府内室——日
项燕、伍桓、莫敖子阳和侍从在交谈。
伍桓:“不好,大事不妙。”
项燕:“怎么?”
伍桓:“那宫错虽然不识得豫州鼎,可是瞒不过能人。那秦王手下的俊才、博士多如繁星,别说那通古博今的李斯,就说那尉缭吧,那一双贼眼,能把那三丈厚的城墙看透。一旦鼎运到咸阳,那帮大臣们不须看别的,只要看鼎腹内的铭文,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假的。必须把它追回来。”
项燕:“你的事也太多了。”
伍桓两手一摊:“谁让我遇上宫错这个小人。世上本无事,只因小人多;小人横空出世,搅得天下不能太平。防小人甚于防火、防盗、防洪灾。”
侍从:“现在该怎么办?”
伍桓:“此事还需要莫敖子阳先生出马……”低声说了起来。
【131】外 大河之上——日
大船行驶在河上,宫错站在船头,精神焕发地眺望前方。他的身后,是固定在船上的假鼎,上面覆盖着草席。十几名楚兵持戈守护在船两侧。
一名楚兵跑到宫错身边,手一指:“先生,你看。”
宫错回头望去,不禁一怔。
大船后面不远,几艘小船高悬风帆,快速追了上来。
前面的小船上,站着莫敖子阳,船上满载着披发纹身、手持各种兵器的彪形大汉。
宫错吃了一惊。
几艘小船飞快地追了上来,莫敖子阳高声大喊:“宫错休走。”
小船追到,将大船围住。
宫错大叫:“放箭、快放箭。”
已经晚了,船上披发纹身的大汉纷纷用戈枝勾住大船的船帮,使小船靠上大船,大船上的楚兵试图阻止,但大汉们勇猛迅捷异常,从四面跳上大船,与楚兵们徒手格斗。
厮杀声四起,宫错吓得躲在鼎下。
很快,楚兵们被制服,被捆了起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