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1005
成片时长:约163分钟
阅读:11878
发表:2015/12/19 修改:2015/12/21
主旋律
电影剧本
男人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田斌:“王老师,你说拜师学艺,想问问,你收不收徒弟啊?”
坠子王:“呵!你总算说正事了,来的时候就听说,刚才跟你弟弟说话也听出来点,你是想让“学刚”学说书是吧?”
学刚姐夫:“不愧是说书的,早就知道了,那你的意思是?”
坠子王:“来的时候我就犹豫,差一点没来,知道残疾人的难处,我虽看不见,听得出来,这个“学刚”啊!还真是块说书的料,他声音好又有文化,学说书肯定比我强,俺可是学校门都没进过啊……,不过,说实话,我不能收他,别怪我说话不好听,你们想想,我看不见、他拄双拐,这一个瞎一个瘸的,出去唱戏人家还不笑死啊,再说了,我还顾不住自己,全靠这小丫头掚着,学刚要来,谁照顾他啊?不行,不行!”
在座的都很失望,你看我、我看你,为打破尴尬,坠子王接着说:“不过,你们也不要太失望,我有个师兄,拉弦唱书都会点,都不怎么出名,岁数大了不常出门,在家也没事,离你们这不远,抽空我问问他收不收徒弟,等会,把学刚的地址写给我,很快就会给你们消息的”。
学刚姐夫:“太好了,真能帮这个忙,那可太谢谢你了”。
众人:“就是,请尽量帮帮忙,一定会好好谢你的”。
队长:“既然这样说了,谢谢王老师,咱接着喝酒!来来来!”……
55、一组特写:李学刚手握坠胡练习拉奏“琴书小过门”,笨拙生疏、不成调;穿着单衣,光膀子、汗流浃背练弦子,稍微成熟,不刺耳;冰天雪地、头戴棉帽坐在雪地板凳上练习,基本熟练、曲调优美……
56、学刚家,内,夜
李学刚拿带着“弦子”,起身,吹灯,小心出来到明间,娘在里间听到动静,
学刚娘:“铁蛋,你干啥去?”
李学刚:“我睡不着,你们都累一天了,我去坑沿上练会,一会就回来”
学刚娘:“去吧,别太晚了哦”
李学刚:“知道了,娘!”
57、路边坑沿,夜
朦胧的月光爬上天空,夜已深,铁蛋来到坑沿边,坐下,拿出弦子放在腿上,拉开弦弓,仔细琢磨着每个音阶的指法、力度及准确位置,一遍再一遍反复试拉……
忽然,自己的弦子被一把大手重重抓住,用力夺起,狠狠地摔在地上,一男人声音:“铁蛋,这都大半夜了,还让人睡觉不睡了?”
学刚转身,月光下看身影、听声音,知道了来人是远门哥哥,
李学刚:“哥,你还没睡”
远门哥哥:“啥叫没睡,我早就睡下,被吵醒了,你在家闲着没事,俺白天还要干活,你知道不知道?”
李学刚:“哥,这不是离你还很远吗?”
远门哥哥:“什么远不远,你拉的响,我睡不着,下次再在这拉弦子,我给你烧了!”!说完,转身,打着手电筒,回家,李学刚起身,找到自己心爱的弦子,拿起看,一个“弦轴”被丝弦系着,耷拉下来,弦轴摔断了,回望哥哥远去的身影,愤怒,无奈……抱着摔坏的弦子回家走……
58、学刚家,早上
学刚早起,把弦子用口袋装着出门,学刚娘在厨房看到,
铁蛋:“这一大早起来干啥去?”
李学刚:“娘,昨晚天太黑,没小心弦子摔坏了,我去东头,找木匠大爷给修修”
铁蛋娘:“去吧,修好回来吃饭”
李学刚:“知道了,别等我,你们先吃,啥会修好,我啥会回来”
李学刚夹着弦子出门。
59、学刚家,黄昏
天还没黑,李学刚草草吃点东西,带着弦子出去,正回头关门,娘回来了,
学刚娘:“铁蛋,你这是干啥去?”
李学刚:“娘,回来了,我晚上想多练会,在家怕耽误您睡觉,在外面练,又打扰邻居,必定,你们都干一天活力,我去西北角池塘上,那离庄子远,不碍谁的事”
学刚娘:“铁蛋,干嘛跑那么远,昨晚是不是?”
李学刚:“娘,你别问了,没事,我到那练会,困了就回来”
李学刚往外走,铁蛋娘疑惑的目光望着儿子背影,许久……
60、村外,晚上
出了村,西北角约一里地,是一片荒废的小池塘,里边水很深,别说小孩,连大人都很少过来,顺着羊肠小道往里走,来到入口处,老远看到河塘里青枝绿叶、杂草丛生,顺着坑边往里走,这里离村子很远,村里的人语声都很难听到,再不担心会打扰别人,找个地方坐下,掏出弦子,开始练习。
夜深了,一片阴森森的寂静,李学刚这位见了老鼠都闭眼、没经过市面的小伙子,为了能寻找吃饭的门路,远离村庄,强忍内心的恐惧,啦啊!练啊!累了,躺在坷垃地上,仰面朝天,不知高兴还是犯愁,许久……
李学刚(自语):“不早了,明天再来!”
拿着东西起身,朦胧月色下只能看到暗白的脚印,离开池塘向大路摸索着,有点后悔不该跑这远,继续走……不小心被绊一下,“扑通”栽倒,好歹地不是很硬,没摔痛,来时好像没看到有什么东西,往身后脚下摸一把,摸到个好像是衣服包着的什么,坐起来,掏出火柴划着,浑身猛地一颤,近景,火光下,小被子包着,惊叫一声“小孩!啊!”……赶忙起身,“娘啊!”边喊边拼命的向前跑……没到十几米远,又倒下,来不及起身,直接地上爬!爬啊!爬!好不容易来到路上,再也无力了,李学刚,在远离村庄的荒外,直下得浑身打颤、全身湿透、连头发都是湿的了,坐在地上,两手不停的抓挠着头发,不敢回头,稍歇一会,强打精神站起,无力的向村庄、自己家走去。
61、再一组特写:学刚坐别人自行车后边,侧边捆着被子和“琴箱子”;李学刚在乡村书场伴奏;李学刚在乡下书场满头大汗演唱……
(与特写同步解说,画外音):李学刚,深知自己身体缺陷、前途渺茫,不敢放过任何学习、锻炼的机会,冬练三九夏练酷暑,苦熬了一年半,坠胡,达到业内数得着的伴奏弦手,又不到半年,用仅有的中学文化,改编了一部长篇琴书,并能单独出场演唱了,迅速在豫东一带小有名气,他,仍在拼搏,向着自食其力、至养家糊口的目标……努力,奋斗……
62、集镇,书场里,日
一处空闲地,外围斜坡上不少男女、老少,等着听戏的蹲坐站立,中间一片平地,几位说书艺人,有挎一米多长乐器口袋,有的掂着大鼓,说说笑笑,南边墙根边小路上,一辆“手摇三轮车”,上面坐着26-27岁的小伙子,身穿崭新“迪卡布”深蓝色中山装套服,白袜黑鞋,英俊潇洒,用力摇着车子过来。听戏人群攒动,一位老者好像认出来了,
老者:“唉!来了,看看,在咱庄唱戏的小李来了,说不定这会上,他要唱呢”。
旁边小伙:“是在您庄唱‘三下均州’的那个吗?”
老者:“就是他,在俺庄唱三天了,声音还高、说书很卖力,一口气都唱一个多小时不休息”……
李学刚停下三轮车,一位大约20几岁的小伙,把自己的自行车放好,扶着李学刚慢慢下来,两人向中间走去。
李学刚(老远就打招呼):“几位老师好,你们都来的挺早哦!”
正说话的艺人中,一位40多岁中等身材者说话:“你好小李,我姓吴,唱大鼓书的,早就听说小李,今天你也来了哦”。
李学刚(和吴姓艺人握手):“吴老师好,大家都好……,我就在这后庄唱3天了,和他们一块来这看看”。
外面听戏的起哄吆喝:“让小李唱,他唱的好”“是,让小李唱”“就让小李唱吧”……
吴姓艺人和其他几位商议,都不愿唱,
吴姓艺人:“哪好,小李,看来,今天就指你吃饭了,就你唱吧”,
李学刚:“不好意思,你们几位在,哪能显着我啊,你们谁唱吧,我给你们拉弦!”
吴姓艺人:“这还有啥推辞的,你唱吧,留意点哦,这块地很硬的(江湖行话,意思是不好唱)”。
推让之下,集市上操心问事的找来桌子板凳,李学刚安排小伙拿来乐器、用具,摆好,学刚坐中间,打开自己特制的“扬琴”,左手拿紫檀木“3叶板”,右手握竹制“琴迷子”,左右各有一位坠胡伴奏,李学刚檀木板一挥连响三下,琴签飞舞乐声悠悠,一阵欢快的琴书前奏“大过门”过后,
李学刚:“各位乡亲,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姓李,今天来到顺河集这块宝地,俺年轻岁少,拙口笨腮,求师不名学艺不精,还望大家多多捧场,今天我给大家说一段大宋朝的故事,有人说,宋朝的书听多了,你听过别人的,今天我说的这段,也许你……没听过,话说“自古历代皆奸臣,唯数宋朝奸遮天,三口铜铡两把剑,倒坐南衙 斩贪官”……
63、集会上,时过中午,日
书场内,李学刚有声有色的卖力演唱,场后十几米,吴姓和其他艺人蹲坐围一圈,地上铺张报纸,上面放一堆炒熟的花生,边说话边吃花生,
吴姓艺人(手拿一把零钱):“各位,小李这小家伙还行啊,能在这会上,连推2次没煞掉戏,可以啊……!今天一共收23.1元钱,每人4.5元,这5元,我的了”,
分钱,众人接过,谢谢……
场内一片嘈杂,听书群众起身,陆续散开,
吴姓艺人:“好了,推掉了,走走走!”
64、集会上,书场,日
李学刚结束演唱,不少听众没舍得离去,围上来和学刚说话,吴姓艺人和其他几位进来:“祝贺你啊小李!据我所知‘这块地’能唱三回合的不多,你能在这‘火’起来不简单啊!”
李学刚(不好意思):“哪里哪里,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大集会上演出,让大家见笑了,多谢各位捧场”。
学刚和小伙子收拾东西,
吴姓艺人:“还算不错,总共馈了23.1元‘灡头子’(钱的意思),来了5个人,我都给他们分过了……天不早了,要不,收拾收拾都回家,下次再见?”
李学刚:“我没能耐,让大家跟着挨饿了,马上就走……那,我的那份?”
吴姓艺人:“啊!你的……哪份?小李,你真是刚跑腿,不懂规矩啊”
李学刚:“是,你们都分过了,怎么没见我的?”
吴姓艺人:“小李,你腿跑的还嫩着哪,既然非要问,跟你直说吧,干咱们这行,祖师爷留下的门规,你备上桌、摆上酒,您老师召集长辈们到一起,举行过‘开艺’仪式才能分钱,不然,永远都是给老师挣钱的,没谁给你开过艺,还想分钱?哼!”
李学刚(一惊):“不会吧,我这嘴张的跟瓢样,唱一上午,没有我一分?不管您哪爷留下的规矩,我就认这个理,不行!”
吴姓艺人(不耐烦):“不行也得行,这就是几百年,祖师爷定的规矩,你瘸个腿还想把行规改了吗,门都没有!”
李学刚:“你!刚才咋叫我”?
吴姓艺人:“啊,叫你瘸子了,怎的吧!”
李学刚忍无可忍,抓起说书用的“檀木三叶板”,用力一甩“嗖”砸过去,正砸吴姓男子脸上,“啪”,顿时起了个泡,
吴姓艺人(上前抓住学刚):“好你个瘸子,还敢打我,伙计们,给我上”,
其他几人纷纷围上,把李学刚按倒在地……砰!啪!……
学刚坐地挺身(慢镜)抬头,手指打人者:“姓吴的,这辈子,咱俩的仇,结定了,有本事,你打死我!”
吴姓艺人:“还给我嘴硬,伙计们,继续给我打!”
听书群众纷纷不平,大声吆喝,“干什么,不讲理啊”,“怎么打人,讲不讲理啊”……
场外有人大喝一声,“让开,我过去!”,人群“刷”闪出一条道,挤过来几人,其中一个30多岁、高个,还有点歪头的男人:“住 住手,他妈的,谁 谁胆子恁大,敢在老子眼 眼皮底下撒野,放 放开!”,“歪头男”二话没说,抓住正打人的那位:“起来,妈的个腿!”,一把甩了出去,
歪头男(有点结巴):“几个大 大男人,按住个残 残疾人打,有本事是吧,过来,大爷陪 陪你练练!”
(跃身跳起,对着摔倒在地的吴姓艺人连发几个飞脚“砰!啪!”……
吴姓艺人(招架,躺地,手捂嘴):“你是?”
歪头男:“问我是 是吧,我姓蒋,这北街的队长,蒋 高子就是我,想算账随时找 找我……咋样,还想再玩几下不?”
吴姓艺人(慢慢爬起):“蒋队长,我们江湖上确实有这规矩”,
蒋队长:“什么屁 屁规矩,在这,我就是规矩!”
吴姓艺人:“蒋队长,我脸被他砸个疙瘩,你看”,
蒋队长:“该打,你刚才咋叫人家,还知道吧?妈的,俺有毛病的就护 护短,我这结 结巴,熟人敢叫,他妈的你 你叫一句试试,我劈了你……人家大把的流汗,唱一晌午,一分钱没捞到,还挨顿打,这事不能算完!”
蒋队长(把李学刚拉起):“小李,咋样,身上伤着哪没有?给我说!”
李学刚(扶拐棍站好,抓住队长):“没大事,蒋队长,谢谢你”,
蒋队长:“没事就好,你们几个都过来,分了多少钱……? 都给我掏 掏出来”。
没敢狡辩的,都把刚分的钱掏出递过来,李学刚接过递来的零钱(再次和队长握手):“多谢,多谢”,
蒋队长:“没事,这地方就是咱家,啥时候想唱就唱,谁敢找麻烦,有我来收摊子”……
李学刚:“好的,谢谢,谢谢,改日一定登门拜访,谢谢蒋队长”。
65、学刚原址,外,日
这里,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生产队解散,包产到户给每个家庭,原来的学校搬走,校外的大块农田划成了一个个小块,每块地里1-2人分散干活,教室、办公室全部拆除,靠东头学刚家原址,在北侧新盖了3间红砖瓦房坐北朝南,两间东配房,周边是红砖院墙,靠西侧中部留大门……
66、学刚家,内,夜
靠后墙铺张双人床,床前放张长三斗桌、分别放2把椅子,床上,学刚妻搂着孩子睡了(学刚妻,文化不高,但人漂亮老实贤惠,比学刚小六岁,结婚时学刚26孙淑丽20岁,怎会嫁给人称废人的李学刚,其间一段艰辛的恋爱史已在另剧中详述,为不影响本主题,这里不再赘述),李学刚坐椅子、趴桌上,台灯下画图……,门开了,学刚娘进来,学刚抬头转身,
李学刚:“娘来了,你还没睡啊?”
学刚娘到桌旁,看学刚在桌上画东西,
学刚娘:“她娘俩睡着了?”
李学刚:“她们早睡着了,我设计个东西,在画图”,
坠子王:“呵!你总算说正事了,来的时候就听说,刚才跟你弟弟说话也听出来点,你是想让“学刚”学说书是吧?”
学刚姐夫:“不愧是说书的,早就知道了,那你的意思是?”
坠子王:“来的时候我就犹豫,差一点没来,知道残疾人的难处,我虽看不见,听得出来,这个“学刚”啊!还真是块说书的料,他声音好又有文化,学说书肯定比我强,俺可是学校门都没进过啊……,不过,说实话,我不能收他,别怪我说话不好听,你们想想,我看不见、他拄双拐,这一个瞎一个瘸的,出去唱戏人家还不笑死啊,再说了,我还顾不住自己,全靠这小丫头掚着,学刚要来,谁照顾他啊?不行,不行!”
在座的都很失望,你看我、我看你,为打破尴尬,坠子王接着说:“不过,你们也不要太失望,我有个师兄,拉弦唱书都会点,都不怎么出名,岁数大了不常出门,在家也没事,离你们这不远,抽空我问问他收不收徒弟,等会,把学刚的地址写给我,很快就会给你们消息的”。
学刚姐夫:“太好了,真能帮这个忙,那可太谢谢你了”。
众人:“就是,请尽量帮帮忙,一定会好好谢你的”。
队长:“既然这样说了,谢谢王老师,咱接着喝酒!来来来!”……
55、一组特写:李学刚手握坠胡练习拉奏“琴书小过门”,笨拙生疏、不成调;穿着单衣,光膀子、汗流浃背练弦子,稍微成熟,不刺耳;冰天雪地、头戴棉帽坐在雪地板凳上练习,基本熟练、曲调优美……
56、学刚家,内,夜
李学刚拿带着“弦子”,起身,吹灯,小心出来到明间,娘在里间听到动静,
学刚娘:“铁蛋,你干啥去?”
李学刚:“我睡不着,你们都累一天了,我去坑沿上练会,一会就回来”
学刚娘:“去吧,别太晚了哦”
李学刚:“知道了,娘!”
57、路边坑沿,夜
朦胧的月光爬上天空,夜已深,铁蛋来到坑沿边,坐下,拿出弦子放在腿上,拉开弦弓,仔细琢磨着每个音阶的指法、力度及准确位置,一遍再一遍反复试拉……
忽然,自己的弦子被一把大手重重抓住,用力夺起,狠狠地摔在地上,一男人声音:“铁蛋,这都大半夜了,还让人睡觉不睡了?”
学刚转身,月光下看身影、听声音,知道了来人是远门哥哥,
李学刚:“哥,你还没睡”
远门哥哥:“啥叫没睡,我早就睡下,被吵醒了,你在家闲着没事,俺白天还要干活,你知道不知道?”
李学刚:“哥,这不是离你还很远吗?”
远门哥哥:“什么远不远,你拉的响,我睡不着,下次再在这拉弦子,我给你烧了!”!说完,转身,打着手电筒,回家,李学刚起身,找到自己心爱的弦子,拿起看,一个“弦轴”被丝弦系着,耷拉下来,弦轴摔断了,回望哥哥远去的身影,愤怒,无奈……抱着摔坏的弦子回家走……
58、学刚家,早上
学刚早起,把弦子用口袋装着出门,学刚娘在厨房看到,
铁蛋:“这一大早起来干啥去?”
李学刚:“娘,昨晚天太黑,没小心弦子摔坏了,我去东头,找木匠大爷给修修”
铁蛋娘:“去吧,修好回来吃饭”
李学刚:“知道了,别等我,你们先吃,啥会修好,我啥会回来”
李学刚夹着弦子出门。
59、学刚家,黄昏
天还没黑,李学刚草草吃点东西,带着弦子出去,正回头关门,娘回来了,
学刚娘:“铁蛋,你这是干啥去?”
李学刚:“娘,回来了,我晚上想多练会,在家怕耽误您睡觉,在外面练,又打扰邻居,必定,你们都干一天活力,我去西北角池塘上,那离庄子远,不碍谁的事”
学刚娘:“铁蛋,干嘛跑那么远,昨晚是不是?”
李学刚:“娘,你别问了,没事,我到那练会,困了就回来”
李学刚往外走,铁蛋娘疑惑的目光望着儿子背影,许久……
60、村外,晚上
出了村,西北角约一里地,是一片荒废的小池塘,里边水很深,别说小孩,连大人都很少过来,顺着羊肠小道往里走,来到入口处,老远看到河塘里青枝绿叶、杂草丛生,顺着坑边往里走,这里离村子很远,村里的人语声都很难听到,再不担心会打扰别人,找个地方坐下,掏出弦子,开始练习。
夜深了,一片阴森森的寂静,李学刚这位见了老鼠都闭眼、没经过市面的小伙子,为了能寻找吃饭的门路,远离村庄,强忍内心的恐惧,啦啊!练啊!累了,躺在坷垃地上,仰面朝天,不知高兴还是犯愁,许久……
李学刚(自语):“不早了,明天再来!”
拿着东西起身,朦胧月色下只能看到暗白的脚印,离开池塘向大路摸索着,有点后悔不该跑这远,继续走……不小心被绊一下,“扑通”栽倒,好歹地不是很硬,没摔痛,来时好像没看到有什么东西,往身后脚下摸一把,摸到个好像是衣服包着的什么,坐起来,掏出火柴划着,浑身猛地一颤,近景,火光下,小被子包着,惊叫一声“小孩!啊!”……赶忙起身,“娘啊!”边喊边拼命的向前跑……没到十几米远,又倒下,来不及起身,直接地上爬!爬啊!爬!好不容易来到路上,再也无力了,李学刚,在远离村庄的荒外,直下得浑身打颤、全身湿透、连头发都是湿的了,坐在地上,两手不停的抓挠着头发,不敢回头,稍歇一会,强打精神站起,无力的向村庄、自己家走去。
61、再一组特写:学刚坐别人自行车后边,侧边捆着被子和“琴箱子”;李学刚在乡村书场伴奏;李学刚在乡下书场满头大汗演唱……
(与特写同步解说,画外音):李学刚,深知自己身体缺陷、前途渺茫,不敢放过任何学习、锻炼的机会,冬练三九夏练酷暑,苦熬了一年半,坠胡,达到业内数得着的伴奏弦手,又不到半年,用仅有的中学文化,改编了一部长篇琴书,并能单独出场演唱了,迅速在豫东一带小有名气,他,仍在拼搏,向着自食其力、至养家糊口的目标……努力,奋斗……
62、集镇,书场里,日
一处空闲地,外围斜坡上不少男女、老少,等着听戏的蹲坐站立,中间一片平地,几位说书艺人,有挎一米多长乐器口袋,有的掂着大鼓,说说笑笑,南边墙根边小路上,一辆“手摇三轮车”,上面坐着26-27岁的小伙子,身穿崭新“迪卡布”深蓝色中山装套服,白袜黑鞋,英俊潇洒,用力摇着车子过来。听戏人群攒动,一位老者好像认出来了,
老者:“唉!来了,看看,在咱庄唱戏的小李来了,说不定这会上,他要唱呢”。
旁边小伙:“是在您庄唱‘三下均州’的那个吗?”
老者:“就是他,在俺庄唱三天了,声音还高、说书很卖力,一口气都唱一个多小时不休息”……
李学刚停下三轮车,一位大约20几岁的小伙,把自己的自行车放好,扶着李学刚慢慢下来,两人向中间走去。
李学刚(老远就打招呼):“几位老师好,你们都来的挺早哦!”
正说话的艺人中,一位40多岁中等身材者说话:“你好小李,我姓吴,唱大鼓书的,早就听说小李,今天你也来了哦”。
李学刚(和吴姓艺人握手):“吴老师好,大家都好……,我就在这后庄唱3天了,和他们一块来这看看”。
外面听戏的起哄吆喝:“让小李唱,他唱的好”“是,让小李唱”“就让小李唱吧”……
吴姓艺人和其他几位商议,都不愿唱,
吴姓艺人:“哪好,小李,看来,今天就指你吃饭了,就你唱吧”,
李学刚:“不好意思,你们几位在,哪能显着我啊,你们谁唱吧,我给你们拉弦!”
吴姓艺人:“这还有啥推辞的,你唱吧,留意点哦,这块地很硬的(江湖行话,意思是不好唱)”。
推让之下,集市上操心问事的找来桌子板凳,李学刚安排小伙拿来乐器、用具,摆好,学刚坐中间,打开自己特制的“扬琴”,左手拿紫檀木“3叶板”,右手握竹制“琴迷子”,左右各有一位坠胡伴奏,李学刚檀木板一挥连响三下,琴签飞舞乐声悠悠,一阵欢快的琴书前奏“大过门”过后,
李学刚:“各位乡亲,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姓李,今天来到顺河集这块宝地,俺年轻岁少,拙口笨腮,求师不名学艺不精,还望大家多多捧场,今天我给大家说一段大宋朝的故事,有人说,宋朝的书听多了,你听过别人的,今天我说的这段,也许你……没听过,话说“自古历代皆奸臣,唯数宋朝奸遮天,三口铜铡两把剑,倒坐南衙 斩贪官”……
63、集会上,时过中午,日
书场内,李学刚有声有色的卖力演唱,场后十几米,吴姓和其他艺人蹲坐围一圈,地上铺张报纸,上面放一堆炒熟的花生,边说话边吃花生,
吴姓艺人(手拿一把零钱):“各位,小李这小家伙还行啊,能在这会上,连推2次没煞掉戏,可以啊……!今天一共收23.1元钱,每人4.5元,这5元,我的了”,
分钱,众人接过,谢谢……
场内一片嘈杂,听书群众起身,陆续散开,
吴姓艺人:“好了,推掉了,走走走!”
64、集会上,书场,日
李学刚结束演唱,不少听众没舍得离去,围上来和学刚说话,吴姓艺人和其他几位进来:“祝贺你啊小李!据我所知‘这块地’能唱三回合的不多,你能在这‘火’起来不简单啊!”
李学刚(不好意思):“哪里哪里,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大集会上演出,让大家见笑了,多谢各位捧场”。
学刚和小伙子收拾东西,
吴姓艺人:“还算不错,总共馈了23.1元‘灡头子’(钱的意思),来了5个人,我都给他们分过了……天不早了,要不,收拾收拾都回家,下次再见?”
李学刚:“我没能耐,让大家跟着挨饿了,马上就走……那,我的那份?”
吴姓艺人:“啊!你的……哪份?小李,你真是刚跑腿,不懂规矩啊”
李学刚:“是,你们都分过了,怎么没见我的?”
吴姓艺人:“小李,你腿跑的还嫩着哪,既然非要问,跟你直说吧,干咱们这行,祖师爷留下的门规,你备上桌、摆上酒,您老师召集长辈们到一起,举行过‘开艺’仪式才能分钱,不然,永远都是给老师挣钱的,没谁给你开过艺,还想分钱?哼!”
李学刚(一惊):“不会吧,我这嘴张的跟瓢样,唱一上午,没有我一分?不管您哪爷留下的规矩,我就认这个理,不行!”
吴姓艺人(不耐烦):“不行也得行,这就是几百年,祖师爷定的规矩,你瘸个腿还想把行规改了吗,门都没有!”
李学刚:“你!刚才咋叫我”?
吴姓艺人:“啊,叫你瘸子了,怎的吧!”
李学刚忍无可忍,抓起说书用的“檀木三叶板”,用力一甩“嗖”砸过去,正砸吴姓男子脸上,“啪”,顿时起了个泡,
吴姓艺人(上前抓住学刚):“好你个瘸子,还敢打我,伙计们,给我上”,
其他几人纷纷围上,把李学刚按倒在地……砰!啪!……
学刚坐地挺身(慢镜)抬头,手指打人者:“姓吴的,这辈子,咱俩的仇,结定了,有本事,你打死我!”
吴姓艺人:“还给我嘴硬,伙计们,继续给我打!”
听书群众纷纷不平,大声吆喝,“干什么,不讲理啊”,“怎么打人,讲不讲理啊”……
场外有人大喝一声,“让开,我过去!”,人群“刷”闪出一条道,挤过来几人,其中一个30多岁、高个,还有点歪头的男人:“住 住手,他妈的,谁 谁胆子恁大,敢在老子眼 眼皮底下撒野,放 放开!”,“歪头男”二话没说,抓住正打人的那位:“起来,妈的个腿!”,一把甩了出去,
歪头男(有点结巴):“几个大 大男人,按住个残 残疾人打,有本事是吧,过来,大爷陪 陪你练练!”
(跃身跳起,对着摔倒在地的吴姓艺人连发几个飞脚“砰!啪!”……
吴姓艺人(招架,躺地,手捂嘴):“你是?”
歪头男:“问我是 是吧,我姓蒋,这北街的队长,蒋 高子就是我,想算账随时找 找我……咋样,还想再玩几下不?”
吴姓艺人(慢慢爬起):“蒋队长,我们江湖上确实有这规矩”,
蒋队长:“什么屁 屁规矩,在这,我就是规矩!”
吴姓艺人:“蒋队长,我脸被他砸个疙瘩,你看”,
蒋队长:“该打,你刚才咋叫人家,还知道吧?妈的,俺有毛病的就护 护短,我这结 结巴,熟人敢叫,他妈的你 你叫一句试试,我劈了你……人家大把的流汗,唱一晌午,一分钱没捞到,还挨顿打,这事不能算完!”
蒋队长(把李学刚拉起):“小李,咋样,身上伤着哪没有?给我说!”
李学刚(扶拐棍站好,抓住队长):“没大事,蒋队长,谢谢你”,
蒋队长:“没事就好,你们几个都过来,分了多少钱……? 都给我掏 掏出来”。
没敢狡辩的,都把刚分的钱掏出递过来,李学刚接过递来的零钱(再次和队长握手):“多谢,多谢”,
蒋队长:“没事,这地方就是咱家,啥时候想唱就唱,谁敢找麻烦,有我来收摊子”……
李学刚:“好的,谢谢,谢谢,改日一定登门拜访,谢谢蒋队长”。
65、学刚原址,外,日
这里,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生产队解散,包产到户给每个家庭,原来的学校搬走,校外的大块农田划成了一个个小块,每块地里1-2人分散干活,教室、办公室全部拆除,靠东头学刚家原址,在北侧新盖了3间红砖瓦房坐北朝南,两间东配房,周边是红砖院墙,靠西侧中部留大门……
66、学刚家,内,夜
靠后墙铺张双人床,床前放张长三斗桌、分别放2把椅子,床上,学刚妻搂着孩子睡了(学刚妻,文化不高,但人漂亮老实贤惠,比学刚小六岁,结婚时学刚26孙淑丽20岁,怎会嫁给人称废人的李学刚,其间一段艰辛的恋爱史已在另剧中详述,为不影响本主题,这里不再赘述),李学刚坐椅子、趴桌上,台灯下画图……,门开了,学刚娘进来,学刚抬头转身,
李学刚:“娘来了,你还没睡啊?”
学刚娘到桌旁,看学刚在桌上画东西,
学刚娘:“她娘俩睡着了?”
李学刚:“她们早睡着了,我设计个东西,在画图”,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