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5576
成片时长:约52分钟
阅读:8308
发表:2020/2/23 修改:2020/2/29
话剧舞台剧剧本
戏曲剧本《辛弃疾怒烧稼轩园》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辛弃疾:(唱)这新居,太奢侈,
不由让人疑虑生。
幼安本来多清正,
哪来银钱建院庭?
从此新居成阴影,
背负阴影履薄冰。
范玉:哎呀老爷!只要你我行得端,坐得正,别人怀疑,就让他怀疑好了!
辛弃疾:可这庭院的气派,着实让我心有不安哪!
范玉:好了好了!今日是乔迁之喜,客人就要来了。赶快更衣去吧!(二人下)
[内喊:“吏部尚书韩元吉,韩大人到!
[辛弃疾、范玉二人更衣后迎接上。
[锣鼓喧天,鞭炮声响。
[众家人抬着礼盒过场下。
[韩元吉、谢源明、杨炎正,汤邦彦等人上。
[幕后唱:“锣鼓敲,鞭炮响,
张灯结彩喜洋洋。
宾朋满座华堂上,
共祝昌泰福绵长。
韩元吉:幼安哪!带湖新居总算建成,漂亮得很哪!哈……
辛弃疾:多亏无咎兄极力促成,才有小弟这栖身之处。小弟多谢了!
范玉:是啊!数月来,承蒙尚书大人鼎力相助,带湖新居才得以顺利落成。
韩元吉:我能做些什么?一介老朽,恐怕有碍手脚。还是弟妹做事爽快,才情横溢。亲自设计,亲自安排,真是匠心独运。令老夫刮目相看了!
范玉:尚书大人太过奖了!
韩元吉:(唱)弟妹建房真勤快,
规划设计巧安排。
搬砖运土她也干,
重活脏活亲自来。
风吹日晒颜貌改,
粗衣素食好心怀。
浑身全无高贵态,
工匠赞叹佩服开。
范玉:尚书大人还夸我呢!你为新居也花了不少心血――
(唱)尚书家在城南外,
一日数趟带湖来。
送茶送水送关爱,
汗湿衣背笑颜开。
情急之中你指点,
事有难处你安排。
人间自有真情在,
温馨体贴感心怀。
辛弃疾:啊!多亏无咎兄如此关照,带湖新居方能如期完工。
韩元吉:哟哟哟哟!这些都是老夫应该做的,应该做的呀!日后老夫再来带湖游玩,也就有个落脚之处了。哈哈哈哈……
谢源明:辛大人。新居不可无名,应该取个名吧!
韩元吉:对对对!谢大人言之有理,这新居之名定要别开生面!
辛弃疾:笔墨侍候!
[家人备上笔墨。
[辛弃疾略一思索,挥笔写就“稼轩”二字。
谢源明:呀呀呀呀!果然别开生面!
韩元吉:“稼轩”二字,道出了幼安的农家情结。幼安便是“稼轩居士”了!
汤邦彦:韩大人。“稼轩”二字,怎能道出辛大人的农家情结?在下有些不解呀!
韩元吉:也罢!老夫把这其中之谜一一解破,尔等方能知晓。
汤邦彦:在下洗耳恭听!
韩元吉:幼安膝下五个儿女之名,分别是稹、秬、稏、穮、秸。加上“稼”字,偏旁均为“禾”也。岂不是农家情结?
[众人恍然大悟。
谢源明:难怪辛大人心系百姓,原来暗藏农家情结。
杨炎正:“临民以宽”,这可是辛大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范开:(抱来一沓书笺上)参见姑父。姑父的词赋业已编刋完毕,还望姑父书写刋名。
韩元吉:这个,老夫提笔也就是了!
[韩元吉挥毫写下四个大字“稼轩词集”。
[幕后唱:“一代巨擘令人敬,
《稼轩词集》如朝暾。
家长里短皆入韵,
韵柔韵险出意新。
词中之龙当无愧,
文坛奇葩永世存。
范玉:(唱)乔迁日不见兄长在,
蛾眉锁思绪儿难挨。
自古商道多有意外,
但愿兄长平安归来。
家人:(上)启禀老爷。南康知军朱熹,朱大人求见!
范玉:(十分意外)南康知军,朱大人?
辛弃疾:本官并未送帖于他,他怎么不请自来了?快快有请!
[切光。
第八场
[紧接前场。
朱熹:(上、念)君子求财,
应走正道;
不走正道,
必然倒灶。
嗬嗬!果然宾朋满座,热闹得很哪!
辛弃疾:不知朱大人远道而来,失礼了!
韩元吉:幼安考虑朱老夫子路途遥远,故而未送帖子于你。不会见怪吧?
朱熹:不敢不敢!元晦不请自来,冒昧了!(与韩、辛二人拱手施礼)
辛弃疾:看座。
朱熹:谢座。
辛弃疾:鹅湖一别,己有数载。元晦兄怎么放弃理学,投身军营来了?
朱熹:元晦虽然深谙理学之道,也有一腔抱负。今日恰巧有一要事前来信州查办,碰巧辛大人乔迁之喜,下官当然要来恭贺。
韩元吉:朱老夫子前来信州查办要事,刚好信州知州谢大人在此。
朱熹:见过谢大人。不过,今日要见之人恰恰辛大人也!
[辛弃疾警觉起来。
韩元吉:好你个朱老夫子,前来贺喜还要拐弯抺角。莫非你也学起圆滑来了!
朱熹:下官专程前来面见辛大人,确有要事商谈。(看看四周众人)
韩元吉:(见朱认真)看来,我等须暂且回避了!(下。众人随下)
[范玉迟疑地站在原地,被辛的目光威逼,悻悻地下。
朱熹:辛大人。下官今日带来的不是贺礼,而是一个人。
辛弃疾:一个人?什么人?
朱熹:别急,别急!容下官慢慢与你谈来。
辛弃疾:讲!
朱熹:(故意环顾四周)你看看。这带湖新居顺势而建,别致得很哪!
(唱)新居建在带湖畔,
错落有致非寻常。
百楹房屋好景象,
亭台楼阁屹山冈。
翠竹幽处通小径,
几进几出有回廊。
书房更有书香气,
客厅溢彩又画梁。
新颖脱俗不一样,
心旷神怡胜天堂。
高官人家多气派,
门庭显赫透高墙。
(念)辛大人。带湖新居如此别致,应该花了不少银钱吧?
辛弃疾:不怕朱大人笑话,这建房钱呀,还是贱内向她兄嫂借的呐!
朱熹:哦?借钱建房,这倒稀罕。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吧!
辛弃疾:(唱)朱元晦话里有话将我呛,
语气中连讽带刺拐着弯。
他说道今日带得一人来,
想必是定与建房有相关。
(念)元晦,你这个老迂腐子,有什么话快快明讲。
朱熹:呵呵!辛大人真不愧性情中人,直截了当。也好!我把此人交付于你,一切便都清清楚楚了。来人!把他带了上来。
[班头带领二兵弁将范如山带上。
范如山:妹夫。我,我……
辛弃疾:这是为何?
朱熹:他贩卖牛皮。
辛弃疾:什么?!真是大胆包天,竟敢走私朝廷禁物。该当何罪?
范如山:你,你,你!知军大人,有钱能买路路通呀!你怎么变卦了?
朱熹:没错!本官收你一礼,如今已把礼钱一并带来,请辛大人查验。
[班头将礼包呈于辛弃疾面前。
辛弃疾:贿赂朝廷命官,罪加一等!
范如山:我,这不是为了你吗?
辛弃疾:一派胡言!
(唱)我常说经商须走正道,
别拿我名来招摇。
私贩牛皮谁也无法将你保,
触犯朝廷性情严重不可饶。
范如山:妹夫暂且息怒,我有话说。
(唱)妹想建房钱无有,
缺少黄白向我求。
我也无银来筹措,
一时难解妹妹忧。
这才想到走私货,
唯有经商才能把钱谋。
因此上带领妹妹商道走,
赚取银钱解妹忧。
本想趁机多跑货,
可悲我大船翻在阴沟沟。
辛弃疾:什么!你竟然带领妹妹经商去了?
范如山:(自打耳光)瞧我这张臭嘴!不不,小妹不是经商,只是跟随兄长去了一趟抚州吉安玩玩。
不由让人疑虑生。
幼安本来多清正,
哪来银钱建院庭?
从此新居成阴影,
背负阴影履薄冰。
范玉:哎呀老爷!只要你我行得端,坐得正,别人怀疑,就让他怀疑好了!
辛弃疾:可这庭院的气派,着实让我心有不安哪!
范玉:好了好了!今日是乔迁之喜,客人就要来了。赶快更衣去吧!(二人下)
[内喊:“吏部尚书韩元吉,韩大人到!
[辛弃疾、范玉二人更衣后迎接上。
[锣鼓喧天,鞭炮声响。
[众家人抬着礼盒过场下。
[韩元吉、谢源明、杨炎正,汤邦彦等人上。
[幕后唱:“锣鼓敲,鞭炮响,
张灯结彩喜洋洋。
宾朋满座华堂上,
共祝昌泰福绵长。
韩元吉:幼安哪!带湖新居总算建成,漂亮得很哪!哈……
辛弃疾:多亏无咎兄极力促成,才有小弟这栖身之处。小弟多谢了!
范玉:是啊!数月来,承蒙尚书大人鼎力相助,带湖新居才得以顺利落成。
韩元吉:我能做些什么?一介老朽,恐怕有碍手脚。还是弟妹做事爽快,才情横溢。亲自设计,亲自安排,真是匠心独运。令老夫刮目相看了!
范玉:尚书大人太过奖了!
韩元吉:(唱)弟妹建房真勤快,
规划设计巧安排。
搬砖运土她也干,
重活脏活亲自来。
风吹日晒颜貌改,
粗衣素食好心怀。
浑身全无高贵态,
工匠赞叹佩服开。
范玉:尚书大人还夸我呢!你为新居也花了不少心血――
(唱)尚书家在城南外,
一日数趟带湖来。
送茶送水送关爱,
汗湿衣背笑颜开。
情急之中你指点,
事有难处你安排。
人间自有真情在,
温馨体贴感心怀。
辛弃疾:啊!多亏无咎兄如此关照,带湖新居方能如期完工。
韩元吉:哟哟哟哟!这些都是老夫应该做的,应该做的呀!日后老夫再来带湖游玩,也就有个落脚之处了。哈哈哈哈……
谢源明:辛大人。新居不可无名,应该取个名吧!
韩元吉:对对对!谢大人言之有理,这新居之名定要别开生面!
辛弃疾:笔墨侍候!
[家人备上笔墨。
[辛弃疾略一思索,挥笔写就“稼轩”二字。
谢源明:呀呀呀呀!果然别开生面!
韩元吉:“稼轩”二字,道出了幼安的农家情结。幼安便是“稼轩居士”了!
汤邦彦:韩大人。“稼轩”二字,怎能道出辛大人的农家情结?在下有些不解呀!
韩元吉:也罢!老夫把这其中之谜一一解破,尔等方能知晓。
汤邦彦:在下洗耳恭听!
韩元吉:幼安膝下五个儿女之名,分别是稹、秬、稏、穮、秸。加上“稼”字,偏旁均为“禾”也。岂不是农家情结?
[众人恍然大悟。
谢源明:难怪辛大人心系百姓,原来暗藏农家情结。
杨炎正:“临民以宽”,这可是辛大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范开:(抱来一沓书笺上)参见姑父。姑父的词赋业已编刋完毕,还望姑父书写刋名。
韩元吉:这个,老夫提笔也就是了!
[韩元吉挥毫写下四个大字“稼轩词集”。
[幕后唱:“一代巨擘令人敬,
《稼轩词集》如朝暾。
家长里短皆入韵,
韵柔韵险出意新。
词中之龙当无愧,
文坛奇葩永世存。
范玉:(唱)乔迁日不见兄长在,
蛾眉锁思绪儿难挨。
自古商道多有意外,
但愿兄长平安归来。
家人:(上)启禀老爷。南康知军朱熹,朱大人求见!
范玉:(十分意外)南康知军,朱大人?
辛弃疾:本官并未送帖于他,他怎么不请自来了?快快有请!
[切光。
第八场
[紧接前场。
朱熹:(上、念)君子求财,
应走正道;
不走正道,
必然倒灶。
嗬嗬!果然宾朋满座,热闹得很哪!
辛弃疾:不知朱大人远道而来,失礼了!
韩元吉:幼安考虑朱老夫子路途遥远,故而未送帖子于你。不会见怪吧?
朱熹:不敢不敢!元晦不请自来,冒昧了!(与韩、辛二人拱手施礼)
辛弃疾:看座。
朱熹:谢座。
辛弃疾:鹅湖一别,己有数载。元晦兄怎么放弃理学,投身军营来了?
朱熹:元晦虽然深谙理学之道,也有一腔抱负。今日恰巧有一要事前来信州查办,碰巧辛大人乔迁之喜,下官当然要来恭贺。
韩元吉:朱老夫子前来信州查办要事,刚好信州知州谢大人在此。
朱熹:见过谢大人。不过,今日要见之人恰恰辛大人也!
[辛弃疾警觉起来。
韩元吉:好你个朱老夫子,前来贺喜还要拐弯抺角。莫非你也学起圆滑来了!
朱熹:下官专程前来面见辛大人,确有要事商谈。(看看四周众人)
韩元吉:(见朱认真)看来,我等须暂且回避了!(下。众人随下)
[范玉迟疑地站在原地,被辛的目光威逼,悻悻地下。
朱熹:辛大人。下官今日带来的不是贺礼,而是一个人。
辛弃疾:一个人?什么人?
朱熹:别急,别急!容下官慢慢与你谈来。
辛弃疾:讲!
朱熹:(故意环顾四周)你看看。这带湖新居顺势而建,别致得很哪!
(唱)新居建在带湖畔,
错落有致非寻常。
百楹房屋好景象,
亭台楼阁屹山冈。
翠竹幽处通小径,
几进几出有回廊。
书房更有书香气,
客厅溢彩又画梁。
新颖脱俗不一样,
心旷神怡胜天堂。
高官人家多气派,
门庭显赫透高墙。
(念)辛大人。带湖新居如此别致,应该花了不少银钱吧?
辛弃疾:不怕朱大人笑话,这建房钱呀,还是贱内向她兄嫂借的呐!
朱熹:哦?借钱建房,这倒稀罕。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吧!
辛弃疾:(唱)朱元晦话里有话将我呛,
语气中连讽带刺拐着弯。
他说道今日带得一人来,
想必是定与建房有相关。
(念)元晦,你这个老迂腐子,有什么话快快明讲。
朱熹:呵呵!辛大人真不愧性情中人,直截了当。也好!我把此人交付于你,一切便都清清楚楚了。来人!把他带了上来。
[班头带领二兵弁将范如山带上。
范如山:妹夫。我,我……
辛弃疾:这是为何?
朱熹:他贩卖牛皮。
辛弃疾:什么?!真是大胆包天,竟敢走私朝廷禁物。该当何罪?
范如山:你,你,你!知军大人,有钱能买路路通呀!你怎么变卦了?
朱熹:没错!本官收你一礼,如今已把礼钱一并带来,请辛大人查验。
[班头将礼包呈于辛弃疾面前。
辛弃疾:贿赂朝廷命官,罪加一等!
范如山:我,这不是为了你吗?
辛弃疾:一派胡言!
(唱)我常说经商须走正道,
别拿我名来招摇。
私贩牛皮谁也无法将你保,
触犯朝廷性情严重不可饶。
范如山:妹夫暂且息怒,我有话说。
(唱)妹想建房钱无有,
缺少黄白向我求。
我也无银来筹措,
一时难解妹妹忧。
这才想到走私货,
唯有经商才能把钱谋。
因此上带领妹妹商道走,
赚取银钱解妹忧。
本想趁机多跑货,
可悲我大船翻在阴沟沟。
辛弃疾:什么!你竟然带领妹妹经商去了?
范如山:(自打耳光)瞧我这张臭嘴!不不,小妹不是经商,只是跟随兄长去了一趟抚州吉安玩玩。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