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5171
成片时长:约49分钟
阅读:13896
发表:2014/2/11
24集 都市 电视剧剧本
《望江南》第11集
1
6
11
13
21
24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十一集
火车上内(日)
金夫:(侧过身去)哦,你看我吟了首诗,把你的细胞都激活了,你应该谢谢我了?——。
姑娘:(兴奋地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看样子,你是哪家报社或者是杂志社的?
金夫:(微微一笑)我嘛,是海口一家小不点杂志社的。
姑娘:(又笑了说)难怪说话这么逗。
(旁白:姑娘想憋着说普通话却仍旧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
金夫:哦,是吗。
姑娘:你们干记者的都这样吧。
金夫:(故意作有些无奈地表情)哦,有的是人;有的就被骂得不是人,很惨喽!……你是湖南人吧?
姑娘:嗯,我是湘潭的,你们当记者的眼光好厉害。
金夫:(一笑)不上什么厉害,干我们这行的出去什么样的人都要接触;听了你的口音我就自然想起了毛爷爷了;毛爷爷的口音可是世界都闻名的哟,如雷贯耳的湖南口音谁听不出呢?所以就估计你是湖南人了。
徐劲松:哎哎哎,金夫。来来来……喝酒拣菜呀!怎么的,你抱着什么企图……用诗引诱了人家还不够,又想进一步勾引人家?(徐劲松学着赵本山的腔调喊了起来,这下引得几个邻坐的都笑起来。)
(近镜头:曲俊也灿烂地笑了,独白:这趟旅途该不会寂寞了。)
金夫:(笑着)什么!……我引诱?……还……勾引?……那你来试试,看人家上不上你的当,进不进你的圈套?
曲俊:(拣了一筷子菜递进了嘴里)来来来,拣菜吃啊……你们搞创作的也不容易哦,搞创作的不单是对题材的把握得准,还要适应形势。哎,你听说过晓剑这名字没有?他写的《海南大亨》很吃香挺走俏的。
徐劲松:(喝了口酒)……晓剑呐,是我的同行。《海南大亨》我也看过,无非是商战加些性爱描写方面的内容,还可以。
曲俊:(喝了口酒)……我觉得写得还行。
徐劲松:(拣着菜)这只是你们的看法。我跟晓剑扯过;他认为……还没有写出实质性的东西来……这里面有个原则性的问题,不太好办。
曲俊:原则性的问题?
徐劲松:一部小说对读者来说,主要是愉悦读者,或者说从一部作品中间接地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了解到一个时期里发生的事。当然还要好看、精彩。
曲俊:嗯,你说。
徐劲松:但是什么事呢?历史事件中的事。要么是一个片段,要么是一个开始和暂时的结局,要么是全部。这些对于写作者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一是题材的把握要好。二是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不能反映的社会现象跟生活的本质,而又必须要反映,不然失去了真实性就不妥当了。在这种矛盾中该怎么办呢?也只有擦边球,采取一定的技巧和手法了。要么隐蔽性地反映,要么借物来比喻人,要么……总之,对尺度的把握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国家。
曲俊:我翻过了这部小说的,《海南大亨》这部小说写的还行。
徐劲松:(拿起酒瓶)……其实,文学创作,真正的实质就是‘道’。广义的文学也就是‘道’的文学。(徐劲松喝了口酒拣了一下菜)……许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原来也认为文学就是文学。后来我研究了一下先秦哲学,甚至是西方哲学……搞创作的人思想中如果没有思考社会和宇宙的大眼界,很多事情就不好理解。那文学就只能看成是以文字为主,颠过来倒过去的文字编排游戏了。要是从大的眼界中深入地思考后,你就会注意到一点,任何作品所反映的都应该是社会生活和一个时代的一部分。《海南大亨》是这样,古今中外的作品也是这样;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金瓶梅》、《安娜*卡列琳娜》、《复活》、《十日谈》、《儿子与情人》、《人性的证明》、《罗生门》、《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约翰*克里斯多夫》、《雪国》、《伊豆舞女》……都是如此。说得具体透彻一些,这些作品里面不可能不包含有《心理学》反映人物,《社会心理学》反映时代的趋势及其走向。这就必须具备哲学性质的深刻洞穿社会的眼光,动一翻心思;暂时忘掉眼前的社会,而沉浸在发自心底创造出的一个世界——也就是说用艺术的心塑造、提炼和加工过的世界。
曲俊:照你这么说,文学的范围也太广了。
徐劲松:文学的范围本来就很广呵。一部作品只有融合汇集了社会中的很多因素,技巧运用得自然、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作品才能写得好。还有可能会成为经典。而且跟很多学科是相通的。如果是篇散文就要拥有画家和色彩学,及诗人的眼光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如果是首诗就要具备归纳的眼光,凝炼、抽象地反映出事物,其它的就不用多说了。《红楼梦》里很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书里不仅仅有抒情缠绵的琴棋书画什么的,还有医药、星象算命、禅学等等很多方面的描写,作者是用一生渊愽的知识和感受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经典的百科全书。再说《三国演义》吧,《三国演义》里面不是同样有诗词,还包含有《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兵书,以及玄学知识么?而这些兵书著作又跟《周易》紧紧相联系,《周易》也就是‘道’,是整个宇宙的‘道’,没有人能够超出老子的无为而治,正所谓无为而无所不为,‘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老子的《道德经》中道经里面的。(徐劲松边说着的时候边拿起瓶子呡了口酒然后拣菜吃。)
邻坐的人abc:(听了徐劲松、金夫和曲俊的谈话有的唏嘘不已)……好有学问喽!
金夫:(拣着菜接过话)不是我们好有学问,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人肯想,有的人根本就不愿去多想。
曲俊:(很感概)嗯,是这么回事。人跟人组成了社会,人跟人的区别就在于头脑和机遇。
徐劲松:(拣了下菜)的确是这样,有好的机遇,不用脑筋去面对也不行;而有好的头脑没有机遇也成不了事。就说海口罢,有文化有知识又有学历的人真是不少,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等等 ……俊男美女太多了,他(她)们的文化知识有的并不比我们差,结果呢,有的连自身谋生都成了问题。而有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呢,靠东敲西打自已找路子,不但干起了厂还办起了公司。你们能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么?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
(字幕:一段时间后)
火车内(夜)
(镜头中:几个人就这么闲聊着。睡了又醒醒了又神吹牛闲扯,扯累了喝酒吃菜又睡;这样一来时间也如梭。)
(画外音:火车内广播,快到武汉了,该下车的人也都下火车了。)
(镜头中:几个人开始收拾行李,曲俊住洪山,金夫住汉阳,徐劲松住在汉口的江岸。好嘛,正好鼎足在武汉三镇,各人互相留下了电话和地址准备下车。)
武昌火车站外(夜)站前广场空镜头
(镜头中:几人出了武昌火车站各自就相约了再见面的时间。这时已经是零辰三点多钟,没有公交车。各自就叫了辆‘的士’。)曲俊:(把行李包放在车后面)去丁字桥铁路中心医院。
司机:好。(是个男的,也许想捞几个钱的,一听是武汉的口音眼神也规矩了许多,垂下眼皮一踹油门转过方向盘就走。)
(镜头中:不大一会车就到了家的附近,曲俊付了车费后下车一看,家里似乎正亮着灯。曲俊往一幢七层的楼房走去。曲俊拎着行李包在斑驳昏暗的灯影里踏着楼梯上到三层,敲了敲左边的铁门,‘咣咣!……咣咣咣!’敲门声在深夜里显得格外地响。不大会儿便响起了开门的声音。)
宿舍内(夜)
曲父:(边开门边拢衣服)哦!……是俊俊回来了,回来之前怎么也不写封信什么的?
曲俊:(门开后走进屋里)收到家里的信后,我就已经在做准备了。想到反正要回来过年的,跟老板打了个招呼,就去买火车票跟船票了。”
第十二集
曲父:票还好买吧?现在是年关里,已经开始春运了。
曲俊:嗯……还好。妈的病现在怎么样了?
曲父:比先重了!
曲俊:丽丽呢?
曲父:她也是有时回,有时不回;现在放寒假呢,睡了。
(近镜头:曲俊的父亲坐在一旁的长沙发上,曲俊把行李包放在沙发旁,拉开一个包的拉练掏出一沓钱。)
曲俊:我已经准备了一万元钱给家里。
曲父:你自已呢?前阵子你已寄回五千元钱了,莫太节俭了,该用的钱还是要用呵 。
曲俊:这个我晓得,这一万元里给几个钱丽丽,另外的给妈看病再置点年货什么的。我现在在海口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曲父:(一听这话)怎么,又换工作了?
曲俊:嗯,自已考虑了一下才决定过去的。
曲父:现在的老板人怎么样?
曲俊:在商场上打交道的人谈什么好不好呢,只是这个老板看中了我,我也觉得这老板给我的待遇和薪水都还过得去。
曲父:是不是还是干原来的?
曲俊:嗯,公司不同,工作的事情么……差不多,有点不同的就是老板叫我负责一个比较大的部门。所以,我觉得比原来的要稍为强一点,考虑了一下就过去了。
曲父:那你得好好干啦,看来老板对你还可以。爸!——商场上这叫各取所需;老板给我这样薪水当然是想我卖劲地效力了,谈不上什么好不好。何况,这也只是过渡。那你……还想怎么样?
(镜头中:曲俊掏出烟递给父亲一根自己也唅一根点燃吸了口烟,想了想便对父亲说了自已的想法。)
曲俊:(坐在沙发上若有所思地)……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要是成熟了我想自已干。
曲父:(担心地)自已干?
曲俊:是啊!这要看机会了……如果机会来了……自已干一家公司什么的,不是更好?……我在海口碰到不少去海南的,有许多先也是给别人打工,后来就自已干了。
曲父: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哟?!
曲俊:是的,干事情哪有那么容易的呢,都是一步一步摸索着走出来的。我现在的工作很忙,同时呢,也在为自已打基础。
曲父:嗯……你要是干得好,做得顺心的话,我们都高兴。
曲俊:我先去的时候还不是担心,到处找工作,经过了好多周折。好歹我的运气跟别人比起来,还是稍微好一点的;先是徐劲松帮我的忙,后来又碰上其他武汉的朋友帮忙。
曲父:嗯……哎,你说的就是徐劲松这伢?
曲俊:是啊,就是原来经常到我们家里来的中学同学。
曲父:他还好吧,你们是一起回的?
曲俊:是呵,我们是一起的车、船票,他也回了;劲松在海口呆了七、八年了。
曲父:他现在在干什么呢?
曲俊:他现在是位作家了。
曲父:(对曲俊在外稍微宽心了些)哦……是写文章的,那可是吃公家饭的哟!
曲俊:(微微一笑)是啊。
曲父:休息吧,你也蛮累的。(说完起身回房去了。)
(镜头中:曲俊打开自已的房门,见原来的高低床上已堆放着棉絮什么的一些杂物,就简单收拾了一下,洗也懒洗得,就着和衣躺下。也不晓得有多久了,外面的一阵响动声才把曲俊弄醒;一看‘BP’机已是下午三点了,就起身拉开门走了出去。)客厅(日)
曲俊的父亲和妹妹都在忙着,见曲俊慵懒地走了出来,都不由得高兴地:“咦,醒了。怎么不多睡会儿?
曲俊:(径直走进了父母的房间)哦,睡好觉了。
卧室(日)
(见母亲已病得脸色都泛白了,心里别提有多难过)
曲俊:妈,我走了这么长时间,也冇得办法看您。您要保重啊,到了明年我想让您和爸到外边旅游一下散散心。
曲母:(断断续续地)唉,俊俊啊!你……你现在要是在……海南干得还称心如意的话,就要好好干哪?
曲俊:(抓住母亲的手)妈……我很好,越往后走会越顺的。您的病要抓紧时间治呵,钱我有,您就莫担那么多的心了。
曲母:(含着笑)听你爸说了,你干得还行;当上什么经理了?!
曲俊:哦,那也是暂时的……等时机要是成熟了的话,我想自已干……看罢,估计不会要蛮长时间的。(曲俊心里稍感安慰地看了下母亲就走了出来。)
橱房(日)
曲丽正在切肉,听到声音不由回过头。
曲丽:哥,现在在海南干得还可以吧,到时候我也去海南。
曲俊:在外边闯蛮艰苦的,一言难尽曲丽呐!?……只不过,我的运气还可以罢;徐劲松帮了我不少的忙啊。要不然的话我哪会是这样。在外边要是没有几个朋友关心的话,恐怕,我饿都饿死了。
曲丽:徐劲松也回了?
曲俊:嗯,一起回的,我买的车船票。
曲丽:他现在还可以吧?……我说的是他在海南。
曲俊:他呀,混得有身份有地位了。在海口一家杂志社工作,是个作家。
曲丽:听爸爸说你想自已干?
曲俊:嗯……有这个想法……只是……
曲丽:只是……么事?
曲俊:现在,我手上业务关系、人际关系都有了,还差一点机遇跟资金。
曲丽:对了,香茗姐现在么样了?
曲俊:唉,莫提了!
(镜头中:曲丽还想问么事,曲父横了她一眼,意思是太多嘴多舌了。曲丽已经明白过来,也不再问了。免得搞得都不愉快也让哥心里不舒服。不一会儿,曲俊的‘BP’机响了。曲俊看了下号码知道是徐劲松打的,便回到客厅拨了个电话过去)客厅(日)
曲俊:喂,劲松。到我这里来吧?……么事?……金夫打电话约你……好好!……我七点钟到好不好?……在哪里?……哦……哦……我晓得了。
(镜头中:曲俊放下电话回到厨房。)
橱房(日)
曲丽:哥,徐劲松打的?
曲俊:嗯……爸,晚上我得出去一下。
(歌曲音乐起)
你在异地他乡,
我在这里盼望。
往昔的记忆,
是否仍如涓流不再有伤;
世间的似锦繁花里,
有太多纷扬蔽日的尘埃,
可青灯弧影只能呼唤代替感概。
岁月如梭、弹指已多载,
火车上内(日)
金夫:(侧过身去)哦,你看我吟了首诗,把你的细胞都激活了,你应该谢谢我了?——。
姑娘:(兴奋地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看样子,你是哪家报社或者是杂志社的?
金夫:(微微一笑)我嘛,是海口一家小不点杂志社的。
姑娘:(又笑了说)难怪说话这么逗。
(旁白:姑娘想憋着说普通话却仍旧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
金夫:哦,是吗。
姑娘:你们干记者的都这样吧。
金夫:(故意作有些无奈地表情)哦,有的是人;有的就被骂得不是人,很惨喽!……你是湖南人吧?
姑娘:嗯,我是湘潭的,你们当记者的眼光好厉害。
金夫:(一笑)不上什么厉害,干我们这行的出去什么样的人都要接触;听了你的口音我就自然想起了毛爷爷了;毛爷爷的口音可是世界都闻名的哟,如雷贯耳的湖南口音谁听不出呢?所以就估计你是湖南人了。
徐劲松:哎哎哎,金夫。来来来……喝酒拣菜呀!怎么的,你抱着什么企图……用诗引诱了人家还不够,又想进一步勾引人家?(徐劲松学着赵本山的腔调喊了起来,这下引得几个邻坐的都笑起来。)
(近镜头:曲俊也灿烂地笑了,独白:这趟旅途该不会寂寞了。)
金夫:(笑着)什么!……我引诱?……还……勾引?……那你来试试,看人家上不上你的当,进不进你的圈套?
曲俊:(拣了一筷子菜递进了嘴里)来来来,拣菜吃啊……你们搞创作的也不容易哦,搞创作的不单是对题材的把握得准,还要适应形势。哎,你听说过晓剑这名字没有?他写的《海南大亨》很吃香挺走俏的。
徐劲松:(喝了口酒)……晓剑呐,是我的同行。《海南大亨》我也看过,无非是商战加些性爱描写方面的内容,还可以。
曲俊:(喝了口酒)……我觉得写得还行。
徐劲松:(拣着菜)这只是你们的看法。我跟晓剑扯过;他认为……还没有写出实质性的东西来……这里面有个原则性的问题,不太好办。
曲俊:原则性的问题?
徐劲松:一部小说对读者来说,主要是愉悦读者,或者说从一部作品中间接地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了解到一个时期里发生的事。当然还要好看、精彩。
曲俊:嗯,你说。
徐劲松:但是什么事呢?历史事件中的事。要么是一个片段,要么是一个开始和暂时的结局,要么是全部。这些对于写作者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一是题材的把握要好。二是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不能反映的社会现象跟生活的本质,而又必须要反映,不然失去了真实性就不妥当了。在这种矛盾中该怎么办呢?也只有擦边球,采取一定的技巧和手法了。要么隐蔽性地反映,要么借物来比喻人,要么……总之,对尺度的把握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国家。
曲俊:我翻过了这部小说的,《海南大亨》这部小说写的还行。
徐劲松:(拿起酒瓶)……其实,文学创作,真正的实质就是‘道’。广义的文学也就是‘道’的文学。(徐劲松喝了口酒拣了一下菜)……许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原来也认为文学就是文学。后来我研究了一下先秦哲学,甚至是西方哲学……搞创作的人思想中如果没有思考社会和宇宙的大眼界,很多事情就不好理解。那文学就只能看成是以文字为主,颠过来倒过去的文字编排游戏了。要是从大的眼界中深入地思考后,你就会注意到一点,任何作品所反映的都应该是社会生活和一个时代的一部分。《海南大亨》是这样,古今中外的作品也是这样;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金瓶梅》、《安娜*卡列琳娜》、《复活》、《十日谈》、《儿子与情人》、《人性的证明》、《罗生门》、《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约翰*克里斯多夫》、《雪国》、《伊豆舞女》……都是如此。说得具体透彻一些,这些作品里面不可能不包含有《心理学》反映人物,《社会心理学》反映时代的趋势及其走向。这就必须具备哲学性质的深刻洞穿社会的眼光,动一翻心思;暂时忘掉眼前的社会,而沉浸在发自心底创造出的一个世界——也就是说用艺术的心塑造、提炼和加工过的世界。
曲俊:照你这么说,文学的范围也太广了。
徐劲松:文学的范围本来就很广呵。一部作品只有融合汇集了社会中的很多因素,技巧运用得自然、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作品才能写得好。还有可能会成为经典。而且跟很多学科是相通的。如果是篇散文就要拥有画家和色彩学,及诗人的眼光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如果是首诗就要具备归纳的眼光,凝炼、抽象地反映出事物,其它的就不用多说了。《红楼梦》里很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书里不仅仅有抒情缠绵的琴棋书画什么的,还有医药、星象算命、禅学等等很多方面的描写,作者是用一生渊愽的知识和感受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经典的百科全书。再说《三国演义》吧,《三国演义》里面不是同样有诗词,还包含有《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兵书,以及玄学知识么?而这些兵书著作又跟《周易》紧紧相联系,《周易》也就是‘道’,是整个宇宙的‘道’,没有人能够超出老子的无为而治,正所谓无为而无所不为,‘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老子的《道德经》中道经里面的。(徐劲松边说着的时候边拿起瓶子呡了口酒然后拣菜吃。)
邻坐的人abc:(听了徐劲松、金夫和曲俊的谈话有的唏嘘不已)……好有学问喽!
金夫:(拣着菜接过话)不是我们好有学问,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人肯想,有的人根本就不愿去多想。
曲俊:(很感概)嗯,是这么回事。人跟人组成了社会,人跟人的区别就在于头脑和机遇。
徐劲松:(拣了下菜)的确是这样,有好的机遇,不用脑筋去面对也不行;而有好的头脑没有机遇也成不了事。就说海口罢,有文化有知识又有学历的人真是不少,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等等 ……俊男美女太多了,他(她)们的文化知识有的并不比我们差,结果呢,有的连自身谋生都成了问题。而有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呢,靠东敲西打自已找路子,不但干起了厂还办起了公司。你们能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么?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
(字幕:一段时间后)
火车内(夜)
(镜头中:几个人就这么闲聊着。睡了又醒醒了又神吹牛闲扯,扯累了喝酒吃菜又睡;这样一来时间也如梭。)
(画外音:火车内广播,快到武汉了,该下车的人也都下火车了。)
(镜头中:几个人开始收拾行李,曲俊住洪山,金夫住汉阳,徐劲松住在汉口的江岸。好嘛,正好鼎足在武汉三镇,各人互相留下了电话和地址准备下车。)
武昌火车站外(夜)站前广场空镜头
(镜头中:几人出了武昌火车站各自就相约了再见面的时间。这时已经是零辰三点多钟,没有公交车。各自就叫了辆‘的士’。)曲俊:(把行李包放在车后面)去丁字桥铁路中心医院。
司机:好。(是个男的,也许想捞几个钱的,一听是武汉的口音眼神也规矩了许多,垂下眼皮一踹油门转过方向盘就走。)
(镜头中:不大一会车就到了家的附近,曲俊付了车费后下车一看,家里似乎正亮着灯。曲俊往一幢七层的楼房走去。曲俊拎着行李包在斑驳昏暗的灯影里踏着楼梯上到三层,敲了敲左边的铁门,‘咣咣!……咣咣咣!’敲门声在深夜里显得格外地响。不大会儿便响起了开门的声音。)
宿舍内(夜)
曲父:(边开门边拢衣服)哦!……是俊俊回来了,回来之前怎么也不写封信什么的?
曲俊:(门开后走进屋里)收到家里的信后,我就已经在做准备了。想到反正要回来过年的,跟老板打了个招呼,就去买火车票跟船票了。”
第十二集
曲父:票还好买吧?现在是年关里,已经开始春运了。
曲俊:嗯……还好。妈的病现在怎么样了?
曲父:比先重了!
曲俊:丽丽呢?
曲父:她也是有时回,有时不回;现在放寒假呢,睡了。
(近镜头:曲俊的父亲坐在一旁的长沙发上,曲俊把行李包放在沙发旁,拉开一个包的拉练掏出一沓钱。)
曲俊:我已经准备了一万元钱给家里。
曲父:你自已呢?前阵子你已寄回五千元钱了,莫太节俭了,该用的钱还是要用呵 。
曲俊:这个我晓得,这一万元里给几个钱丽丽,另外的给妈看病再置点年货什么的。我现在在海口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曲父:(一听这话)怎么,又换工作了?
曲俊:嗯,自已考虑了一下才决定过去的。
曲父:现在的老板人怎么样?
曲俊:在商场上打交道的人谈什么好不好呢,只是这个老板看中了我,我也觉得这老板给我的待遇和薪水都还过得去。
曲父:是不是还是干原来的?
曲俊:嗯,公司不同,工作的事情么……差不多,有点不同的就是老板叫我负责一个比较大的部门。所以,我觉得比原来的要稍为强一点,考虑了一下就过去了。
曲父:那你得好好干啦,看来老板对你还可以。爸!——商场上这叫各取所需;老板给我这样薪水当然是想我卖劲地效力了,谈不上什么好不好。何况,这也只是过渡。那你……还想怎么样?
(镜头中:曲俊掏出烟递给父亲一根自己也唅一根点燃吸了口烟,想了想便对父亲说了自已的想法。)
曲俊:(坐在沙发上若有所思地)……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要是成熟了我想自已干。
曲父:(担心地)自已干?
曲俊:是啊!这要看机会了……如果机会来了……自已干一家公司什么的,不是更好?……我在海口碰到不少去海南的,有许多先也是给别人打工,后来就自已干了。
曲父: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哟?!
曲俊:是的,干事情哪有那么容易的呢,都是一步一步摸索着走出来的。我现在的工作很忙,同时呢,也在为自已打基础。
曲父:嗯……你要是干得好,做得顺心的话,我们都高兴。
曲俊:我先去的时候还不是担心,到处找工作,经过了好多周折。好歹我的运气跟别人比起来,还是稍微好一点的;先是徐劲松帮我的忙,后来又碰上其他武汉的朋友帮忙。
曲父:嗯……哎,你说的就是徐劲松这伢?
曲俊:是啊,就是原来经常到我们家里来的中学同学。
曲父:他还好吧,你们是一起回的?
曲俊:是呵,我们是一起的车、船票,他也回了;劲松在海口呆了七、八年了。
曲父:他现在在干什么呢?
曲俊:他现在是位作家了。
曲父:(对曲俊在外稍微宽心了些)哦……是写文章的,那可是吃公家饭的哟!
曲俊:(微微一笑)是啊。
曲父:休息吧,你也蛮累的。(说完起身回房去了。)
(镜头中:曲俊打开自已的房门,见原来的高低床上已堆放着棉絮什么的一些杂物,就简单收拾了一下,洗也懒洗得,就着和衣躺下。也不晓得有多久了,外面的一阵响动声才把曲俊弄醒;一看‘BP’机已是下午三点了,就起身拉开门走了出去。)客厅(日)
曲俊的父亲和妹妹都在忙着,见曲俊慵懒地走了出来,都不由得高兴地:“咦,醒了。怎么不多睡会儿?
曲俊:(径直走进了父母的房间)哦,睡好觉了。
卧室(日)
(见母亲已病得脸色都泛白了,心里别提有多难过)
曲俊:妈,我走了这么长时间,也冇得办法看您。您要保重啊,到了明年我想让您和爸到外边旅游一下散散心。
曲母:(断断续续地)唉,俊俊啊!你……你现在要是在……海南干得还称心如意的话,就要好好干哪?
曲俊:(抓住母亲的手)妈……我很好,越往后走会越顺的。您的病要抓紧时间治呵,钱我有,您就莫担那么多的心了。
曲母:(含着笑)听你爸说了,你干得还行;当上什么经理了?!
曲俊:哦,那也是暂时的……等时机要是成熟了的话,我想自已干……看罢,估计不会要蛮长时间的。(曲俊心里稍感安慰地看了下母亲就走了出来。)
橱房(日)
曲丽正在切肉,听到声音不由回过头。
曲丽:哥,现在在海南干得还可以吧,到时候我也去海南。
曲俊:在外边闯蛮艰苦的,一言难尽曲丽呐!?……只不过,我的运气还可以罢;徐劲松帮了我不少的忙啊。要不然的话我哪会是这样。在外边要是没有几个朋友关心的话,恐怕,我饿都饿死了。
曲丽:徐劲松也回了?
曲俊:嗯,一起回的,我买的车船票。
曲丽:他现在还可以吧?……我说的是他在海南。
曲俊:他呀,混得有身份有地位了。在海口一家杂志社工作,是个作家。
曲丽:听爸爸说你想自已干?
曲俊:嗯……有这个想法……只是……
曲丽:只是……么事?
曲俊:现在,我手上业务关系、人际关系都有了,还差一点机遇跟资金。
曲丽:对了,香茗姐现在么样了?
曲俊:唉,莫提了!
(镜头中:曲丽还想问么事,曲父横了她一眼,意思是太多嘴多舌了。曲丽已经明白过来,也不再问了。免得搞得都不愉快也让哥心里不舒服。不一会儿,曲俊的‘BP’机响了。曲俊看了下号码知道是徐劲松打的,便回到客厅拨了个电话过去)客厅(日)
曲俊:喂,劲松。到我这里来吧?……么事?……金夫打电话约你……好好!……我七点钟到好不好?……在哪里?……哦……哦……我晓得了。
(镜头中:曲俊放下电话回到厨房。)
橱房(日)
曲丽:哥,徐劲松打的?
曲俊:嗯……爸,晚上我得出去一下。
(歌曲音乐起)
你在异地他乡,
我在这里盼望。
往昔的记忆,
是否仍如涓流不再有伤;
世间的似锦繁花里,
有太多纷扬蔽日的尘埃,
可青灯弧影只能呼唤代替感概。
岁月如梭、弹指已多载,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