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2812
成片时长:约42分钟
阅读:2659
发表:2022/2/1
50集 爱情,古装 电视剧剧本
《重耳春秋》第7集
1
…
6
7
8
…
50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姜敏:(靠近齐桓公)父君都下旨不让敏儿出宫,敏儿还能去哪?
齐桓公:都要出阁了,回自己宫里呆着,不要乱跑。
姜敏:(嘻笑)父君,敏儿要和仲父一起去卢村。
齐桓公:不许去。
姜敏:(晃着齐桓公的胳膊)父君。
齐桓公:瞧你这身装扮,哪里有个公主的样子。
姜敏:公主什么样?
齐桓公:总之,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不许去。
△姜敏起身,靠近管仲身边,嘻笑着。
姜敏:仲父!爷爷!
管仲:卢村地僻,村民贫困,公主为何要去卢村。
姜敏:敏儿许久都没见到爷爷了,想陪您一起去。
△管仲摸着山羊胡子,盯着姜敏笑。
姜敏:就让敏儿陪爷爷去吗?
管仲:(笑)去。
姜敏:(起身)谢谢爷爷!谢谢父君!父君,杏花醉虽好,少喝,伤身。
△姜敏向齐桓公、管仲行礼后退出。管仲摸着山羊胡子盯着姜敏离开的背影露出一丝笑意,齐桓公则拿起案几上的酒爵,一饮而尽。
7-12.齐桓公书室外 日 外
人:小红、姜敏
△小红候在书室外,见姜敏从内走出,脸上挂着笑。
小红:君上允准公主出宫了。
姜敏:没。
小红:那公主这么高兴。
△姜敏向前走着,小红紧随在她身后。
姜敏:不出宫,不过,要去卢村。
小红:卢村?公主你慢点。
△小红追着姜敏向前跑去。
7-13.卢村-村口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轩车使者、卢村众村民
△轩车使者摇着木铎在卢村村口宣讲齐国政令,村口围着众卢村村民,重耳、狐偃、福生、乐生亦在众村民中间。
轩车使者:君上有令,凡村中有三百钟存粮的富家不得做鞋,有千钟存粮的富家不得经营菜园,住在城郊三百步以内的家庭不得自种蔬菜。
狐偃:这样的政令无疑只会让懒惰的村民更加懒惰,勤劳的村民不再思进取。
重耳:凡事有弊必有利,这道政令无非是想增加当地贫民的收入,但却未必能达到政令所想要的效果。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挤出围观人群,在他们身后的轩车使者仍在反复宣讲着。
7-14.卢村-村内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年青小伙)、嘻闹小儿2人、老者、农人、老妪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走进卢村村内,见道路两旁的桃树开得正旺,其中最大的一棵桃树下有两个小儿在围着桃树嘻闹,不远处,有闲坐的老者,眯着眼,太阳照在老者身上以及围绕着老者的觅食的两只小鸡。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继续向卢村村内行走,向东可以看到成片的菜园,菜园里有三五个农人在耕种,向西可以看到高山连绵,山上林木葱笼。再向前行走,偶尔会有三五编织的村民在兜售着一些编织用品,其中有一个老妪,面前地上摆放着一些竹器,老妪正打着瞌睡。
狐偃:这哪里像是贫困村户,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重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重耳之所乐也。
狐偃:公子是有大抱负的人,当居庙堂之高,不可如此小志。
△重耳冲着狐偃一笑,向前几步,走到老妪面前,蹲下身。
重耳:请问阿妈,可知神医扁鹊住在何处?
△老妪仍合着眼,手指向前方。
老妪:向前走,紧邻大山脚下的那处就是。
重耳:谢谢阿妈。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继续向前行走,身后一个年青小伙卢青,背上背着药篓,快走几步,走到重耳身边。
卢青:几位公子从别国来的吧?
狐偃:你如何看出来的。
卢青:现在君上有政令,齐国上下都穿绨服,看几位公子的衣装就知道。我叫卢青,几位公子是从哪国来的?
狐偃:晋国。
卢青一脸迷蒙而又向往的神色:晋国?离这里远吗?
狐偃:没去过?
卢青:我打从生下来,就没出过这个村子,外面是什么样子,不清楚。就连晋国这个名字,也是听扁鹊神医向村民讲的……你们是来找扁鹊神医的吧,他不在村里,一个月前说是去游历了,到现在也没回来。
重耳:卢青,可以带我们去扁鹊神医住的地方看看吗?
卢青:好的,就在前面,我领你们过去。
△卢青带着重耳、狐偃、福生、乐生继续向前方扁鹊住处走去。
7-15.扁鹊家-门口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站在扁鹊家门口,门是虚掩着。
卢青:就是这里了。
△卢青推开门进入,重耳、狐偃、福生、乐生随在其后进入。
7-16.扁鹊家-庭院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
△庭院里到处堆放着草药,有的放在地上,有的放在搭的木架子上的竹筐内。正堂的门闭着,东西两边建有偏房,房门亦闭合着。
卢青:小巴先生,小巴先生。(无人回应)
△卢青取下药篓,放在地上,推开正堂的门,门内空无一人,卢青、重耳、狐偃、福生、乐生进入正堂。
7-17.扁鹊家-正堂 日 内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
△正堂内东边摆放着竹简,排列有序,西边摆放着一排大小不一的陶罐,正中的案几上零乱的堆放着竹简。
卢青:小巴先生可能进山采药了,一般时,两三天会回来,时间长时,就不好说了,几位公子怕是来的不巧了。
重耳:这位小巴先生是何人?
卢青:小巴先生是个外乡人,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
狐偃:那这位小巴先生可是扁鹊神医的弟子?
卢青:也是,也不是。几年前,小巴先生昏倒在村口,被扁鹊神医救回。后来,小巴先生就留下来,跟在扁鹊神医身边学习医术。
狐偃:这个小巴先生的医术如何?
卢青摇摇头,羞涩一笑:不过,在我们村子里,小巴先生就是神医。
重耳:卢青,我们初来此地,又无亲眷,不知可否借住此地,等小巴先生回来。
卢青:可以的,每次来这里看病的客人,扁鹊神医或是小巴先生都会留客人住下的。
重耳:这些竹简,我可以看吗?
卢青:公子随便看,扁鹊神医说,这些竹简就是留给人看的。
狐偃:公子,我和卢青去看看住的地方。
△重耳应了声,俯身在案几上取了册竹简,卢青、狐偃、福生、乐生走出正堂。
7-18.扁鹊家-庭院 日 外
人:卢青、狐偃、福生、乐生
△卢青、狐偃、福生、乐生站在正堂门口,卢青手指向东西两边的偏房。
卢青:东西这两边的房舍都是供客人歇脚用的,自扁鹊神医游历以来,就很少有人住了,几位公子可以随便住。
△卢青打开东边的房舍,与狐偃、福生、乐生进入房舍。
7-19.扁鹊家-房舍 日 内
人:卢青、狐偃、福生、乐生
△房舍内连排的木榻排列有序,整洁干净。
卢青:我每天都会过来打扫的,几位公子可还满意。
狐偃:很满意。
△狐偃在房舍内转看着,卢青跟着,福生、乐生守在门口。
7-20.扁鹊家-正厅 日 内
人:重耳、狐偃
△案几上的竹简整齐的排列着,重耳站在正堂西边摆放的陶罐前,掀开其中的一个陶罐,伸手进去拿出一粒药丸,闻了闻,又放回去,此时,狐偃进入,与重耳对视一眼。
狐偃:房舍布置的很好。
重耳:舅父,这些竹简,还有这些药材都是好东西。
狐偃:可有“一清丸”?
△重耳摇摇头,走出正堂,狐偃随在重耳身后。
7-21.扁鹊家-庭院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
△福生、乐生站在正堂门口两侧,卢青站在庭院,重耳和狐偃从正堂走出,卢青上前几步,站到重耳面前。
重耳:卢青,你会医术吗?
卢青:不会。
重耳:那你们村里有多少人会医术?
卢青:就小巴先生一人。
重耳:你们村里的人守着扁鹊神医,为什么不向神医学习医术?
卢青:不怕公子您笑话,我们村子里的人大多不识字,起先也有向神医请教习医的,可都是吃了不识字的亏。就像我,跟着小巴先生,却也只识得几味简单的药草。
△重耳走到庭院中堆放的药材前,手拿起一株药草。
重耳:这个认识吗?
卢青:这是葍草。
重耳又拿起另外一株药草:这个呢?
卢青:这也是葍草。
重耳:(手持两株药草)这两株虽然都是葍草,都是赤红色根茎,但这株(左手持的)会开小的旋花,只有花可入药,用于治疗腹泻有显著的疗效,它的根茎则可食用,而这株(右手持的),虽然也是葍草,但不开花,果实有毒性,人不可食用,你闻闻(重耳将右手持的葍草递到卢青鼻尖)闻到什么?
卢青:是臭的。
重耳:这株呢?(重耳将左手持的葍草递到卢青鼻尖)
卢青:有股淡淡的香气。
重耳: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区别,千万不能弄混了,否则会出人命的。
卢青:那这些(手抚着混在一起的葍草)我都弄混了。公子,我这就重新整理,一定不会再弄混了。
△卢青整理葍草,福生、乐生帮忙一起整理着,重耳又继续看着堆放在庭院中的药草。
重耳:舅父,你看……这个,仙鹤草……这个,凤草花……尤其是这株,(重耳手持一株药草)这株鬼针草,治奇毒的良药,且最是难寻。
△重耳站起身,手持鬼针草,望着满庭院的药草。
重耳: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狐偃:(低语)就是没有公子想要的一清丸。
△卢青惊奇地走到重耳身边。
卢青:公子,这些药草,你竟都认识?
重耳:差不多,不敢说都认识。
卢青:公子,小巴先生每次进山前都叫我把这些院子里的药草分类放进屋子里,可卢青不识,总得等先生回来。既然公子都识得,可否教我?
重耳:好啊。
卢青:卢青还不知几位公子如何称呼?
重耳:重耳!
卢青向重耳行揖首礼:重耳公子。
重耳:这位是重耳的舅父。
卢青向重耳行揖首礼:舅父。
狐偃:(大笑)福生、乐生,你俩小子,过来。
△福生、乐生停止整理葍草,走向狐偃。
狐偃:这是福生,这个大个子,乐生。
△卢青向福生、乐生行揖首礼,福生、乐生回礼。
齐桓公:都要出阁了,回自己宫里呆着,不要乱跑。
姜敏:(嘻笑)父君,敏儿要和仲父一起去卢村。
齐桓公:不许去。
姜敏:(晃着齐桓公的胳膊)父君。
齐桓公:瞧你这身装扮,哪里有个公主的样子。
姜敏:公主什么样?
齐桓公:总之,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不许去。
△姜敏起身,靠近管仲身边,嘻笑着。
姜敏:仲父!爷爷!
管仲:卢村地僻,村民贫困,公主为何要去卢村。
姜敏:敏儿许久都没见到爷爷了,想陪您一起去。
△管仲摸着山羊胡子,盯着姜敏笑。
姜敏:就让敏儿陪爷爷去吗?
管仲:(笑)去。
姜敏:(起身)谢谢爷爷!谢谢父君!父君,杏花醉虽好,少喝,伤身。
△姜敏向齐桓公、管仲行礼后退出。管仲摸着山羊胡子盯着姜敏离开的背影露出一丝笑意,齐桓公则拿起案几上的酒爵,一饮而尽。
7-12.齐桓公书室外 日 外
人:小红、姜敏
△小红候在书室外,见姜敏从内走出,脸上挂着笑。
小红:君上允准公主出宫了。
姜敏:没。
小红:那公主这么高兴。
△姜敏向前走着,小红紧随在她身后。
姜敏:不出宫,不过,要去卢村。
小红:卢村?公主你慢点。
△小红追着姜敏向前跑去。
7-13.卢村-村口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轩车使者、卢村众村民
△轩车使者摇着木铎在卢村村口宣讲齐国政令,村口围着众卢村村民,重耳、狐偃、福生、乐生亦在众村民中间。
轩车使者:君上有令,凡村中有三百钟存粮的富家不得做鞋,有千钟存粮的富家不得经营菜园,住在城郊三百步以内的家庭不得自种蔬菜。
狐偃:这样的政令无疑只会让懒惰的村民更加懒惰,勤劳的村民不再思进取。
重耳:凡事有弊必有利,这道政令无非是想增加当地贫民的收入,但却未必能达到政令所想要的效果。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挤出围观人群,在他们身后的轩车使者仍在反复宣讲着。
7-14.卢村-村内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年青小伙)、嘻闹小儿2人、老者、农人、老妪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走进卢村村内,见道路两旁的桃树开得正旺,其中最大的一棵桃树下有两个小儿在围着桃树嘻闹,不远处,有闲坐的老者,眯着眼,太阳照在老者身上以及围绕着老者的觅食的两只小鸡。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继续向卢村村内行走,向东可以看到成片的菜园,菜园里有三五个农人在耕种,向西可以看到高山连绵,山上林木葱笼。再向前行走,偶尔会有三五编织的村民在兜售着一些编织用品,其中有一个老妪,面前地上摆放着一些竹器,老妪正打着瞌睡。
狐偃:这哪里像是贫困村户,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重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重耳之所乐也。
狐偃:公子是有大抱负的人,当居庙堂之高,不可如此小志。
△重耳冲着狐偃一笑,向前几步,走到老妪面前,蹲下身。
重耳:请问阿妈,可知神医扁鹊住在何处?
△老妪仍合着眼,手指向前方。
老妪:向前走,紧邻大山脚下的那处就是。
重耳:谢谢阿妈。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继续向前行走,身后一个年青小伙卢青,背上背着药篓,快走几步,走到重耳身边。
卢青:几位公子从别国来的吧?
狐偃:你如何看出来的。
卢青:现在君上有政令,齐国上下都穿绨服,看几位公子的衣装就知道。我叫卢青,几位公子是从哪国来的?
狐偃:晋国。
卢青一脸迷蒙而又向往的神色:晋国?离这里远吗?
狐偃:没去过?
卢青:我打从生下来,就没出过这个村子,外面是什么样子,不清楚。就连晋国这个名字,也是听扁鹊神医向村民讲的……你们是来找扁鹊神医的吧,他不在村里,一个月前说是去游历了,到现在也没回来。
重耳:卢青,可以带我们去扁鹊神医住的地方看看吗?
卢青:好的,就在前面,我领你们过去。
△卢青带着重耳、狐偃、福生、乐生继续向前方扁鹊住处走去。
7-15.扁鹊家-门口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
△重耳、狐偃、福生、乐生站在扁鹊家门口,门是虚掩着。
卢青:就是这里了。
△卢青推开门进入,重耳、狐偃、福生、乐生随在其后进入。
7-16.扁鹊家-庭院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
△庭院里到处堆放着草药,有的放在地上,有的放在搭的木架子上的竹筐内。正堂的门闭着,东西两边建有偏房,房门亦闭合着。
卢青:小巴先生,小巴先生。(无人回应)
△卢青取下药篓,放在地上,推开正堂的门,门内空无一人,卢青、重耳、狐偃、福生、乐生进入正堂。
7-17.扁鹊家-正堂 日 内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
△正堂内东边摆放着竹简,排列有序,西边摆放着一排大小不一的陶罐,正中的案几上零乱的堆放着竹简。
卢青:小巴先生可能进山采药了,一般时,两三天会回来,时间长时,就不好说了,几位公子怕是来的不巧了。
重耳:这位小巴先生是何人?
卢青:小巴先生是个外乡人,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
狐偃:那这位小巴先生可是扁鹊神医的弟子?
卢青:也是,也不是。几年前,小巴先生昏倒在村口,被扁鹊神医救回。后来,小巴先生就留下来,跟在扁鹊神医身边学习医术。
狐偃:这个小巴先生的医术如何?
卢青摇摇头,羞涩一笑:不过,在我们村子里,小巴先生就是神医。
重耳:卢青,我们初来此地,又无亲眷,不知可否借住此地,等小巴先生回来。
卢青:可以的,每次来这里看病的客人,扁鹊神医或是小巴先生都会留客人住下的。
重耳:这些竹简,我可以看吗?
卢青:公子随便看,扁鹊神医说,这些竹简就是留给人看的。
狐偃:公子,我和卢青去看看住的地方。
△重耳应了声,俯身在案几上取了册竹简,卢青、狐偃、福生、乐生走出正堂。
7-18.扁鹊家-庭院 日 外
人:卢青、狐偃、福生、乐生
△卢青、狐偃、福生、乐生站在正堂门口,卢青手指向东西两边的偏房。
卢青:东西这两边的房舍都是供客人歇脚用的,自扁鹊神医游历以来,就很少有人住了,几位公子可以随便住。
△卢青打开东边的房舍,与狐偃、福生、乐生进入房舍。
7-19.扁鹊家-房舍 日 内
人:卢青、狐偃、福生、乐生
△房舍内连排的木榻排列有序,整洁干净。
卢青:我每天都会过来打扫的,几位公子可还满意。
狐偃:很满意。
△狐偃在房舍内转看着,卢青跟着,福生、乐生守在门口。
7-20.扁鹊家-正厅 日 内
人:重耳、狐偃
△案几上的竹简整齐的排列着,重耳站在正堂西边摆放的陶罐前,掀开其中的一个陶罐,伸手进去拿出一粒药丸,闻了闻,又放回去,此时,狐偃进入,与重耳对视一眼。
狐偃:房舍布置的很好。
重耳:舅父,这些竹简,还有这些药材都是好东西。
狐偃:可有“一清丸”?
△重耳摇摇头,走出正堂,狐偃随在重耳身后。
7-21.扁鹊家-庭院 日 外
人:重耳、狐偃、福生、乐生、卢青
△福生、乐生站在正堂门口两侧,卢青站在庭院,重耳和狐偃从正堂走出,卢青上前几步,站到重耳面前。
重耳:卢青,你会医术吗?
卢青:不会。
重耳:那你们村里有多少人会医术?
卢青:就小巴先生一人。
重耳:你们村里的人守着扁鹊神医,为什么不向神医学习医术?
卢青:不怕公子您笑话,我们村子里的人大多不识字,起先也有向神医请教习医的,可都是吃了不识字的亏。就像我,跟着小巴先生,却也只识得几味简单的药草。
△重耳走到庭院中堆放的药材前,手拿起一株药草。
重耳:这个认识吗?
卢青:这是葍草。
重耳又拿起另外一株药草:这个呢?
卢青:这也是葍草。
重耳:(手持两株药草)这两株虽然都是葍草,都是赤红色根茎,但这株(左手持的)会开小的旋花,只有花可入药,用于治疗腹泻有显著的疗效,它的根茎则可食用,而这株(右手持的),虽然也是葍草,但不开花,果实有毒性,人不可食用,你闻闻(重耳将右手持的葍草递到卢青鼻尖)闻到什么?
卢青:是臭的。
重耳:这株呢?(重耳将左手持的葍草递到卢青鼻尖)
卢青:有股淡淡的香气。
重耳: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区别,千万不能弄混了,否则会出人命的。
卢青:那这些(手抚着混在一起的葍草)我都弄混了。公子,我这就重新整理,一定不会再弄混了。
△卢青整理葍草,福生、乐生帮忙一起整理着,重耳又继续看着堆放在庭院中的药草。
重耳:舅父,你看……这个,仙鹤草……这个,凤草花……尤其是这株,(重耳手持一株药草)这株鬼针草,治奇毒的良药,且最是难寻。
△重耳站起身,手持鬼针草,望着满庭院的药草。
重耳: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狐偃:(低语)就是没有公子想要的一清丸。
△卢青惊奇地走到重耳身边。
卢青:公子,这些药草,你竟都认识?
重耳:差不多,不敢说都认识。
卢青:公子,小巴先生每次进山前都叫我把这些院子里的药草分类放进屋子里,可卢青不识,总得等先生回来。既然公子都识得,可否教我?
重耳:好啊。
卢青:卢青还不知几位公子如何称呼?
重耳:重耳!
卢青向重耳行揖首礼:重耳公子。
重耳:这位是重耳的舅父。
卢青向重耳行揖首礼:舅父。
狐偃:(大笑)福生、乐生,你俩小子,过来。
△福生、乐生停止整理葍草,走向狐偃。
狐偃:这是福生,这个大个子,乐生。
△卢青向福生、乐生行揖首礼,福生、乐生回礼。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