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23 天后开课 去看看
首页 > 电视剧剧本 > 那年那事那乡长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3130
成片时长:约43分钟
阅读:3488
发表:2022/2/14
42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那年那事那乡长》第22集 免费
澴东大侠 [湖北孝感]
 银牌VIP
 出售价格:单集起步价五万元 [联系编剧]
22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湖北省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鄂作登字:17-2012-A-20120416】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具体条件与编剧联系~】


  △:古仕民和夏汉楚,悄悄来到人堆里……。
  △:陈宏正劝说70多岁、手柱拐杖、形同枯槁的“老革命”――
  陈宏:您这大把年纪,又是老党员,要注意点儿影响,不能“一龙挡住千江水”啊!
  △:“老革命”却横眉瞪眼望着别处,好像压根没听陈说话……。
  △:“老革命”突然提起手杖,点着陈宏鼻子――
  老革命:(嗓门很亮)少哆嗦,我入党你还穿着开裆裤!我怕什么影响?反正要粮没有,要钱没有,要命我倒有一条!我革命几十年,没有功劳有苦劳,应该受照顾!(并用手杖指指站在开处的几人发威)我几个儿子都站在那儿,当着他们的面,撮我的谷?我看你们谁有这狗胆!
  旁白:眼看拐杖抵着陈宏鼻子尖,众目睽睽下,陈宏的尊严受到严重伤害,哪怕修养很好,也被他这蛮横骄狂的挑衅激怒了……。
  陈宏:(气急)种田完粮,养子当差,历朝历代,天经地义!我收你的粮,是入国库,不是进我的腰包。我就不信邪,你这几个儿子,会跟你一样,没有一点政治觉悟,敢把我咋样?来!跟我装,拣好谷装,一直装到这家的任务够秤为止!
  
  场:08时间场景人物同上
  △:陈宏对村、组和管理区干部手一挥……。
  △:干部们一拥而入,装的装,称的称,扛的扛。内内外外跑进跑出,忙得不亦乐乎……。
  △:“老革命”的大儿子,对身边几个弟弟悄声――
  宁老大:我们已跟老头分家单过了,不要随便出头!今天来了这么多干部,阵势不对头,老头子不讲理,我们不能跟着不讲理,农民也要有良心和觉悟,不能为袒护老头子轻易“出手”啊!旁边看看再说吧!
  
  场:09时间场景人物同上
  △:“老革命”见儿子个个“无动于衷”,望着干部们把粮食一袋袋背出门外过秤,他傻了眼……。
  
  场:10时间场景人物同上
  △:“老革命”突然从外窜进堂屋,在神案上抢出一瓶贴有骷髅标签的农药瓶,冲出门外,大吼一声――
  老革命:谁敢搬走,我就死在谁面前!
  △:他一边拔下瓶塞,一边把瓶嘴对准了唇边……。
  △:收粮干部、围观群众及家人,被这突发场面惊得目瞪口呆……。
  △:古突然大喝一声――
  古仕民:呔,老头,且慢!
  △:古陡地分开人群,挺身而出……。
  △:老革命见古高喊,仪表气质非俗――
  老革命:喂,你是干嘛的?
  古仕民:我是古镇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我姓古,是专管收粮的!
  △:古毫不含糊,一字一顿,老头一楞……,好一会回过神来――
  老革命:喔,你是乡里大官啊!来得正好,那你说说,我家的谷搬不搬?要搬我就喝药死在你面前!
  △:并作出喝药状……。古神情冷峻,镇定自若地――
  古仕民:你不是要服毒找死吗?我不想拦你!只想在你临死前听我说几句,免得进了阴曹地府,阎王老子要骂你这人笨,死得不明不白!
  老革命:(气愤地)咋?你还怕我死得不明不白?
  △:这时有人企图从“老革命”手中抢下药瓶……。
  古仕民:(暗骂)糊涂,笨蛋,这咋能抢?这无异于加速他的死亡!(并大吼一声)瓶子让他拿着!你们不用抢,听我把话说完!
  
  场:11时间场景人物同上
  △:闹哄哄的场面顿时安静,人们目光聚焦于古,古缓缓地――
  古仕民:老人家,你当然死得过,70多岁,已到风烛残年,又有重病在身,早晚总是个死。不过,不知您想过没有?您这种死法,湾里人和您的亲戚朋友会咋议论您?
  老革命:(疑惑反问)议论我?咋议论?
  古仕民:这老头是怎么死的呀?(回头以眼光示意夏汉楚……)
  夏汉楚:(顿时会意,机灵地接上话头)是喝药死的!
  古仕民:为什么要喝药呀?
  夏汉楚:还不是想占国家便宜,目的未达到!
  古仕民:喔,那要么就是他家确实困难交不起!
  夏汉楚:什么“交不起”?根本谈不上!他子女一大排,有吃有喝,百事不愁,咋交不起?
  古仕民:那总有什么原因吧?
  夏汉楚:原因倒有,他说他过去是“支前模范”,是老党员、老革命!凭这一点,就应该不交皇粮国税!
  古仕民:这像什么话?这像个老党员、老革命的政治觉悟吗?是真党员还会跟共产党这样对着干?是真革命会拿死赖国家的帐!什么“支前模范”?恐怕当年是为混进党内,才……才假积极干出来的……。
  △:老头见古、夏二人一唱一和,已经满脸通红,急得跺脚――
  老革命:别说了!别说了!你们这是拿刀在剜我的心啊!
  
  场:12时间场景人物同上
  △:古边说边见“老革命”高举唇边的药瓶,被说得缓缓拿下――
  古仕民:(趁热打铁反问)咋不说了?我还没说完哩!您想想,您这种死法,叫做与党为敌、抗税不交,服毒畏罪自杀!你这样死了,谁敢给您送葬,开追悼会?您这样死了,您的儿女身负恶名,还能抬头做人吗?您这样死了,名声不好,跟你过日子的幺儿子,还讨得上媳妇吗?
  夏汉楚:您这样死了,是什么后果?
  古仕民:什么后果?会党内除名,几十年辛辛苦苦、忠心耿耿追随共产党,不是白干了吗?您这样死,就赫倒了干部?赫倒了政府?公粮国税就不收了?您这样死,是光荣伟大、还是臭名远扬?如何洁身自保?全靠自己把握!喝与不喝?也在这一念之间!老人家,可不要犯糊涂啊!
  夏汉楚:老同志,您想过没有?这种死法,不是要身落臭名吗?传开去,影响可不好啊!几十年党龄的老革命到了晚年,蜕化变质,不保晚节,竟抵赖政府,以死抗粮不交!您一世英名给自己的一时糊涂毁了啊!
  旁白:古乡长和夏汉楚层层剖析地“一唱一和”;理直气壮、铿锵有力的句句反问;如同连珠响炮,炸醒了老人的良知和党性觉悟……。
  △:老头此时神情沮丧、面露愧色,怏怏反问古――
  老革命:照您古乡长这么说,我要真喝了,不等于白死了?
  
  场:13时间场景人物同上
  △:这时他大儿子跟弟弟、弟媳们一拥上前,拿开了父亲的药瓶――
  宁老大:种田完粮,普天农民同道,顶得住吗?共产党怕您当顶门杠?您喝毒药,是白白找死,莫害我们晚辈不好做人!您还“老革命”哩!
  △:古上前握着老头子的手,微笑地故意问――
  古仕民:老革命,这药还喝不?
  老革命:不喝了,不喝了,感谢你古乡长和夏书记的话让我开了窍,我险些真办了件大蠢事!
  古仕民:(指指堆放门口的谷袋)那我们可要搬了!
  老革命:(摆摆手)搬吧,搬吧,我这大半截子快入土的老党员,临死咋能不保晚节、背叛革命……。
  旁白:关键时刻乡干部的“攻心战”,使这场人命风波化险为夷。随后的场面更加令人振奋!
  
  场:14时间场景人物同上
  △:“老革命”主动向干部交粮、结帐……。
  △:其子、孙,及整个家族叔伯子侄,也跟着当场现金结账……。
  △:全湾各家各户也纷纷上前结账……。
  △:众干部露出了笑脸。
  
  场:15时间场景人物同上
  时: 同日黄昏
  景:日外夕阳西下返乡路上
  人:古仕民、夏汉楚、陈宏、众干部
  △:众干部返回时边走边谈……。
  陈宏:(高兴地)这村的财经任务,经过这场人命风波,比哪年结得都快、都好。古乡长关键时刻当众平息这场闹剧,坏事变成了好事啊!
  夏汉楚:(沉重地)我刚才心悬着,急得捏把汗,要不是紧急情况下正遇古乡长解围,采用“攻心”战,义正词严说服这倔老头,后果不堪设想!你们想,假如老头真服毒死了,上面一定怪罪下来,干部要处分一大排,而且往后这个村财经任务,你就莫想要个丁!
  古仕民:(郑重地)是啊!“干部催粮逼死人命”,这还得了?假如老头真的服毒死了,这种结局,无论哪方面讲,都非常不利!对这个家庭、对我们这批在场干部、对上交国家任务、对党的声誉,损害都很惨重啊!
  △:古的话赫得在场干部个个直伸舌头……。
  
  场:16
  时:1992年8月20日上午
  景:古镇乡“乡长办公室”。
  人:古仕民、周晓玉、吴副书记、唐副县长、黄秋娥、众干部
  △:里面坐着十多人,气氛紧张沉闷,个个紧绷着脸……。
  吴副书记:(主动介绍)多数人不认得我们吧?我是昌南县纪委吴副书记,这位是县分管农业的唐副县长,这位是县农委刘主任……。我们今天为什么来?上面规定8月17日,是收粮最后一天,你们咋18号还在收?这个问题你们要老老实实交待清楚!
  古仕民:(对周晓玉悄声)这不就是上次来查案,被我教训过的那位吗?咋还是那德性?我们静观其变吧!(周点头会意)
  唐副县长:(接过话头)你们胆子简直太大了,不按县政府文件办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不是公然与上面对着干吗?
  吴副书记:当前严令政治高度统一,今天不说清楚,我们要处分人!
  △:吴盛气凌人。周不在乎的拍拍古,古不屑扮个鬼脸――
  古仕民:(见冷场好一会)吴书记,你还认得我吧?我们老熟人了!莫动不动就处分人,哼,你不是处分过我,我怕过了吗?上次的教训忘了,你还是把事搞清再说吧!
  △:古见吴脸色突然惊慌,仍沉着地――
  古仕民:我们18号为什么还在收粮?主意是我出的!要处分就处分我!与周乡长没有关系!
  周晓玉:(忙分辨)我是乡长,他出主意,得到了我的支持,所以主要责任在我,与他无关,应该处分的是我!
  古仕民:你莫跟我争了……。
  吴副书记:(得意地)呀,呀!挺讲义气哩,争着要处分啊!既是同谋,两人不用争,干脆一起处分得了!(独白)这回可报我上次受辱之仇喏!
  古仕民:(心平气和)只要老百姓没有死人,受点儿处分我们也值!不过,直话总要人说,不管你们咋处分我?我认为都是错误的!
  
  场:17时间场景人物同上
  △:此言一出,县领导们勃然变色……。吴气愤追问――
  吴副书记:我们反有错误?
  古仕民:我在情势危急、迫不得已中,要求党委主要领导同意我的请求,我感谢以周晓玉为首的乡领导,果敢接受我的“应急方案”。于是我们变通执行上面规定,采取明智方式,平静处理了这一恶性收粮事件。我认为,这是维护了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维护了国家和农民的根本利益!假如我们不这样做,数千暴民夜围粮库,暴乱随时发生,说不定这儿还要死好多人哩!你们高高在上,莫以为我说这话是危言耸听!
  △:古见吴副书记和唐副县长一惊,缓和脸色继续――
  古仕民:古镇乡今年的国家农税和集体提留征收,是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不平凡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去年(1991年)是中国水旱大灾之年,古镇乡与全国17个省一样前涝后旱,粮食普遍减产歉收,农民心情本就不好;二是国家“银根紧缩”,农民来之不易的粮食被贱卖入库,却无现金给农民兑现,只能暂开“白条”欠着,国家欠农民的钱,农民怨气更大;
  吴副书记:(不屑地)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吗?
  古仕民:请莫打岔,听我说完!三是今年正逢收粮高潮时,你们上面却来了粮食“限购”、“停购”的“紧急通知”,堆在粮库排队数日的粮食,农民眼看卖不成,要往回拉,更是怒气冲天。以至收粮最后一天――8月17号,竟有四千多农民黑夜围了我们的中心粮库,闹哄哄的,紧张赫人……。
  周晓玉:(接过古的话头)就是嘛,数千农民夜围中心粮库,就是在这一历史“气候”中形成的。自古以来,中国百姓最怕当局出尔反尔。而今年从3月到8月,在不足5个月里,上面“五心不定”,围绕“粮食定购”却下了“不收”、“要收”、“限收”、“停收”四道红头文件。上面“文件打架”,又前后矛盾,给下面我们的工作造成严重的被动!
  唐副县长:(口气变温和地)好,那请你们具体说说咋回事?
  周晓玉:头两次“通知”对古镇乡尚未引起波动。因为3月底上面传来“今年不收定购”文件时,乡政府采纳这位分管财经的古乡长――“定购任务照分不误,以不变应万变”的建议,仍将定购任务合同书下到了农户。过了不到半个月,我们准备大会宣布“今年不收定购”时,上面却来了“今年仍如往年数额,继续收取定购”的文件。干部庆幸说:“好险,幸亏没有宣布,不然再布置农民摊任务,那工作可就难做喏!”
  古仕民:而后两次“通知”下达,却来得之速,时间间隔之短,搞得我们非常被动,完全无宣传和做工作的时间余地,以致在古镇乡引起强烈混乱。我还听说,在全县,不仅是我们乡乱,有的地方更乱……。
  黄秋娥:(插言)对不起,我是财政所长,更是知情人!8月8号,正当我所工作人员与乡干部起早贪黑,紧锣密鼓催征公粮,农民车水马龙,踊跃交粮进入高潮的关键时刻,上面突然来“通知”:从8月10号起,定购粮任务改为限购自愿,农民不必按原定任务数额交粮,要卖粮的,必须凭新发的“定购票”,所发票证必须限于每户任务总额的70%以内。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超级爱
  • 神秘人
    qiu
  • 学生
    zzh
  • 机构
    光里传
  • 学生
    zxc
  • 学生
    big
  • 学生
    dre
共有 1 个评论
澴东大侠 作者   湖北  2022/2/14 20:31:21 
我的此剧本《那年那事那乡长》第二十二集,经过去冬今春十几次的登录修改和反复折腾,总算是成功连载上传发表了!欣慰我的执着追求,不忍放弃!也辛苦了您们本版编辑,特此留言感谢!也请能够调整顺序,将此篇列于21集之后,拜托了!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27号)
      *

同类推荐作品

江边人家(喜剧, 农村)

同类最新作品

太行女人(爱情, 农村, 家庭)
愿望(农村)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主旋律, 农村)
大葛庄(主旋律, 农村)
翡翠情绿色梦(主旋律, 农村)
大爱(农村)
江城斗(农村, 犯罪)
农民英雄(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