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5312
成片时长:每集约28分钟
阅读:15705
发表:2013/6/21
20集 主旋律,农村 电视剧剧本
《大葛庄》第1-3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详细梗概:(3946字)
这是一部反映苏北地区农村生活的电视连续剧。本剧围绕农民葛老根一家的生活命运,展现了苏北农村传统习俗和生活的巨大变化,揭示了现代农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尖锐矛盾,体现了人间的亲情、乡情、爱情。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大葛庄村农民葛老根因为老伴生病、子女上学,成为大葛庄村唯一住着草房的困难户。
老大葛志伟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劳动,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本村姑娘徐秀秀和他相爱,却受到徐秀秀父亲、大葛庄村支部书记村长徐苏权的强烈反对,她想和葛志伟私奔,被葛志伟拒绝。徐苏权见劝阻不了女儿,就做葛志伟父亲的工作,在双方家庭和现实的压力下,葛志伟不得不放弃这段爱情。本村姑娘张晓霞一直爱着葛志伟,当偶然的机会得知葛志伟和徐秀秀结束恋爱关系后,便主动关心葛志伟。参加完高考的老二葛志强,回家后和大哥葛志伟一起做农活,葛志伟向他讲了许多农业科技知识,使葛志强刮目相看。
患病中的老根妻希望儿子考上大学,又害怕儿子考上,心中一直很纠结。葛家的困难得到村委会的帮助,徐苏权决定免去葛老根家的村提留。五保老人被村民称为“时间大爷”的李云汉,把自己省吃俭用和捡破烂的钱,送给困难中的葛老根。一时间老根妻患病、儿子高考成了大葛庄村民的话题。
徐秀秀因为失恋,出去散心,不想回家。葛志强去城里给母亲买药,遇到同村伙伴、初中同学陈小怀。陈小怀请葛志强喝酒,大谈闯荡社会“经验”。
葛志强、葛志建同时被大学录取,徐苏权决定搞个庆典仪式,带领村干部、锣鼓队来到葛家,徐苏权发表讲话,还当场送了奖励金。因为民兵营长未能借到照相机拍下照片,被徐苏权批评,妇联主任为民兵营长鸣不平,徐苏权为花了钱没达到宣传政绩而遗憾。
老根妻得知二个儿子考上大学感到高兴,因经济贫困无力培养在忧虑中去世。李云汉送给了一棵大柳树给老根妻打了棺材,在李云汉、张晓霞父亲张旺等人料理下,按照家乡的习俗安葬了老根妻。
葛志伟筹钱给弟弟们上学到处碰壁,在无奈之际,得到张晓霞、年轻寡妇秀云的帮助,但仍然不能保证兄弟俩同时上大学的费用。葛志强决定放弃读大学,把上大学的机会给了弟弟,在满腹惆怅中送走了弟弟。
葛志强未能去上大学,得到妇联主任于月娥的关切,于月娥向乡团委书记举荐葛志强做村团支部书记,因徐苏权害怕在大葛庄的领导地位将来受到威胁,葛志强未能当上团支书。
张晓霞爱上葛志伟得到母亲的支持,在母亲和“时间大爷”李云汉的撮合下,张晓霞和葛志伟举行了订婚仪式,让一直暗恋葛志伟的年轻寡妇秀云感到难过。张晓霞决定不要彩礼、不要陪嫁,在葛志伟母亲去世不久和葛志伟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徐秀秀出去散心回来时,正是葛志伟和张晓霞结婚的日子,悲痛欲绝的徐秀秀,给葛志伟写了一封信,离家出走。徐秀秀写给葛志伟的信,无意间落到张晓霞手里,被藏了起来。
未能去读大学的葛志强,萌生了去当兵的愿望,秋季征兵开始,葛志伟报了名,通过了体检,徐苏权为了平衡各种关系,加上名额限制,不同意葛志强去当兵,为此和民兵营长发生了争执,葛志强去当兵的愿望未能如愿。在一连串的打击下,葛志强和陈小怀在市区酒店喝酒,迷迷糊糊的在宾馆住了一宿,一觉醒来,决定去南方打工。葛志伟来到广州,误入传销,通过报纸广告应聘到东华食品公司当上了业务员。
葛志伟试图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建了一个蔬菜大棚。村支部书记、村长徐苏权因为徐秀秀和葛志伟事情,想拆除葛志伟的大棚,本想得到党委书记的支持,不料弄巧成拙,葛志伟建的大棚不但没有被拆除,还得到乡党委梁书记的肯定。为迎合领导,徐苏权当众表态为葛志伟给予经济支持,扩大大棚规模,修好村中泥巴路。
徐苏权和徐会计想把对葛志伟建大棚的支持“缩水”,对此妇联主任于月娥深感不满。在岳父张旺的帮助下,葛志伟终于有了扩建大棚的资金,但在开工时,又遭到父亲葛老根的强烈反对。张旺夫妇、李云汉等人劝说无果时,张晓霞心生一计,“制服”了葛老根,葛志伟顺利建起了蔬菜大棚。
为修村里的泥巴路,徐苏权一直犹豫,为了应付上级,徐苏权和徐会计决定,对泥巴路做了简单的维修。徐会计对徐苏权耍了小聪明,被徐苏权识破。
李云汉门前的大枣树上的大枣到了收获季节。李云汉没有按照往年的做法,把大枣分给众乡邻,破例摘了大枣去市场卖钱,接济葛老根家。
秀云因偶然受伤住院,葛志伟悉心陪护,秀云和心爱的人贴的那么近,感觉很幸福。秀云对葛志伟的暗恋,引起张晓霞的不安。张晓霞一方面帮助秀云,又防着秀云。
葛志强发展顺利,因为开发了上海市场,受到公司表彰。葛志强把工资钱寄给葛志建,供养弟弟读书。不久后,葛志强利用去南京出差的机会,看望弟弟。
徐苏权妻子因为徐秀秀离家出走,一直心神不安,唠唠叨叨。徐苏权碍于面子一面保守秘密,一面四处打听徐秀秀的下落。春节来临前,在深圳打工的徐秀秀和同事无意间看见寻找自己的寻人启事,和母亲取得了联系,为了给父亲难堪,假意找了个老头胡师傅冒充“对象”,让徐苏权暴跳如雷,颜面扫地。为了尽快“赶走”胡师傅,让徐秀秀回心转意,徐苏权请葛志伟去做工作,徐秀秀见到曾经自己深爱的人,情不自禁。
葛志伟和张晓霞结婚的第一个春节,葛志伟和张晓霞给李云汉送去了年货,又给张旺夫妇送去年礼。年初一,葛志伟、张晓霞、葛志花按乡村习俗给李云汉拜年,葛志伟和张晓霞给张旺夫妇拜年。
在张晓霞父母的帮助下,葛志伟的蔬菜大棚很顺利,春节前蔬菜大棚里汤白菜如期上市,卖上了好价钱,全家人都很高兴。春节后,葛志伟的蔬菜大棚里的各种蔬菜陆续上市,葛志伟和张晓霞每天都拉着板车去蔬菜市场卖菜,有了丰厚的收入,不仅还清了欠债,还打算盖瓦房。
葛志伟和张晓霞儿子出世,张晓霞感觉家乡亲人间的传统称呼,让外地人听不懂,而且会闹出误会,决定从儿子开始“改革”。葛志伟张晓霞为儿子办了满月酒,徐苏权感觉葛志伟劝解徐秀秀有功,带领村干部一起来庆贺。
葛志伟决定一次盖6间瓦房,徐会计不敢冒然办手续,徐苏权亲自给葛志伟办理,葛志伟盖起了6间瓦房。
李云汉又像往年一样,摘下香甜的大枣,挨家挨户的送去。
秀云为照顾小强上学,去城里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葛志伟为进一步扩建大棚,把秀云的旱田地也租赁下来;在秀云的帮助下,又把村邻的土地租下,建成了颇具规模的蔬菜大棚基地,随着年轻人不断外出打工,种田的人越来越少,葛志伟又从村民手里转包水稻田,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四年后,葛志强在公司得到升职,很得老总器重,为解决原料和劳动力的矛盾,公司决定在苏北建果酱加工厂,并且交给葛志强全权负责。葛志强和大学毕业的葛志建相约,一同回家。阔别4年后兄弟俩第一次回家,看到家里的巨大变化,感到十分高兴。
葛志建参加公务员考试,进了市政府机关工作,全家人表示庆贺。
葛志强建果酱厂,得到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村里号召农民种植冬瓜,解决原料生产,遇到了麻烦。由于土地承包到户经营权在老百姓手里 ,无法统一,加上村民曾经听从政府安排,有种植失败损失惨重受到伤害,老百姓不愿意接受政府安排。葛志强提出了实行土地“返租倒包”、“有偿流转”等一系列方案,得到了乡党委书记的大力支持,受到村民的拥护。
葛志强开办的果酱厂,取得了成功,还拿出钱把长期困扰大葛庄村的泥巴路,修成水泥路,受到大葛庄村民拥护,也让徐苏权和徐会计深感不安。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妇联主任和陈小怀等人支持下,葛志强参加了村委主任竞选,并且高票当选。失去村委主任职务的徐苏权,心生不满,群众要求支书下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老百姓开始上访,反应徐苏权许多经济问题,引起乡党委的高度重视,在面临被免职的情况下,徐苏权辞去了支部书记。葛志强成了大葛庄村的当家人。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葛志强成立了房地产公司,进军地产业。秀云、陈小怀也进入了公司。在一个地产项目上,葛志强遇到了难题。首先是遇到了拆迁中的“钉子户”,漫天要价、死活不同意拆迁,陈小怀为了使项目如期进行,动用了社会上的关系,逼得“钉子户”主动搬迁。接着,银行贷款遇到困难,陈小怀使用了跟踪、“蹲坑”等许多歪主意,让银行行长就范,让葛志强度过难关。
随着大葛庄的发展,葛志伟投入资金将蔬菜大棚彻底改造,改建生态园、采摘园,到市区推广,引得众多城里人来休闲。葛志伟又将瓦房翻建成楼房,做上了房屋出租,引来了小偷、妓女形形色色的人,受到公安机关处罚。
葛志花考入市重点高中,全家人对她充满期望。
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的力度加大,免去了农业税,乡统筹、村提留等名目繁多的费用也相继消失,而且国家还给农民种粮补贴,许多不愿种地的农民又想种地,葛志伟和村民签订的承包合同没到期,而且当年签订合同时,没想到种地还有补贴,要求葛志伟撕毁合同,归还土地,葛志伟不同意,村民找葛志强出面协调。
在陈小怀的追求下,徐秀秀接受了陈小怀的求爱。徐苏权尽管不满意,鉴于徐秀秀以前的教训,也默认了这门亲事。
葛志强得知秀云仍然带着小强独自生活,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爱慕被激起,向秀云袒露了心声,秀云向他坦白曾经暗恋过他哥哥,葛志强并不介意。尽管有漂亮女孩子的喜欢,但是葛志强不为所动,一如既往的喜欢秀云,最终秀云被打动。
葛志花考上了大学,庆典上葛志强送了笔记本电脑,葛志建送了手机,葛志伟、张晓霞送了成套的漂亮时装。葛老根高兴的跑到老伴坟前嚎啕大哭。
为建设新农村,葛志强决定规划建设“葛庄花园小区”,对大葛庄村民实施整体搬迁。葛志伟张晓霞舍不得自家的楼房,和葛志强发生了很多矛盾。小区落成后,县、乡领导参加剪彩,农民们高高兴兴住进了新家园。
在葛志强的带领下,大葛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住进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建起了养老院、幼儿园、学校、公园。大葛庄和城市和谐的融为一体。
李云汉生病住院,葛老根一家轮番照顾。葛志伟决定将李云汉接回家养老,得到大家一致赞成,老人在幸福中走完了一生。
在大葛庄人祝福声中,葛志强和秀云喜结良缘。
这是一部反映苏北地区农村生活的电视连续剧。本剧围绕农民葛老根一家的生活命运,展现了苏北农村传统习俗和生活的巨大变化,揭示了现代农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尖锐矛盾,体现了人间的亲情、乡情、爱情。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大葛庄村农民葛老根因为老伴生病、子女上学,成为大葛庄村唯一住着草房的困难户。
老大葛志伟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劳动,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本村姑娘徐秀秀和他相爱,却受到徐秀秀父亲、大葛庄村支部书记村长徐苏权的强烈反对,她想和葛志伟私奔,被葛志伟拒绝。徐苏权见劝阻不了女儿,就做葛志伟父亲的工作,在双方家庭和现实的压力下,葛志伟不得不放弃这段爱情。本村姑娘张晓霞一直爱着葛志伟,当偶然的机会得知葛志伟和徐秀秀结束恋爱关系后,便主动关心葛志伟。参加完高考的老二葛志强,回家后和大哥葛志伟一起做农活,葛志伟向他讲了许多农业科技知识,使葛志强刮目相看。
患病中的老根妻希望儿子考上大学,又害怕儿子考上,心中一直很纠结。葛家的困难得到村委会的帮助,徐苏权决定免去葛老根家的村提留。五保老人被村民称为“时间大爷”的李云汉,把自己省吃俭用和捡破烂的钱,送给困难中的葛老根。一时间老根妻患病、儿子高考成了大葛庄村民的话题。
徐秀秀因为失恋,出去散心,不想回家。葛志强去城里给母亲买药,遇到同村伙伴、初中同学陈小怀。陈小怀请葛志强喝酒,大谈闯荡社会“经验”。
葛志强、葛志建同时被大学录取,徐苏权决定搞个庆典仪式,带领村干部、锣鼓队来到葛家,徐苏权发表讲话,还当场送了奖励金。因为民兵营长未能借到照相机拍下照片,被徐苏权批评,妇联主任为民兵营长鸣不平,徐苏权为花了钱没达到宣传政绩而遗憾。
老根妻得知二个儿子考上大学感到高兴,因经济贫困无力培养在忧虑中去世。李云汉送给了一棵大柳树给老根妻打了棺材,在李云汉、张晓霞父亲张旺等人料理下,按照家乡的习俗安葬了老根妻。
葛志伟筹钱给弟弟们上学到处碰壁,在无奈之际,得到张晓霞、年轻寡妇秀云的帮助,但仍然不能保证兄弟俩同时上大学的费用。葛志强决定放弃读大学,把上大学的机会给了弟弟,在满腹惆怅中送走了弟弟。
葛志强未能去上大学,得到妇联主任于月娥的关切,于月娥向乡团委书记举荐葛志强做村团支部书记,因徐苏权害怕在大葛庄的领导地位将来受到威胁,葛志强未能当上团支书。
张晓霞爱上葛志伟得到母亲的支持,在母亲和“时间大爷”李云汉的撮合下,张晓霞和葛志伟举行了订婚仪式,让一直暗恋葛志伟的年轻寡妇秀云感到难过。张晓霞决定不要彩礼、不要陪嫁,在葛志伟母亲去世不久和葛志伟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徐秀秀出去散心回来时,正是葛志伟和张晓霞结婚的日子,悲痛欲绝的徐秀秀,给葛志伟写了一封信,离家出走。徐秀秀写给葛志伟的信,无意间落到张晓霞手里,被藏了起来。
未能去读大学的葛志强,萌生了去当兵的愿望,秋季征兵开始,葛志伟报了名,通过了体检,徐苏权为了平衡各种关系,加上名额限制,不同意葛志强去当兵,为此和民兵营长发生了争执,葛志强去当兵的愿望未能如愿。在一连串的打击下,葛志强和陈小怀在市区酒店喝酒,迷迷糊糊的在宾馆住了一宿,一觉醒来,决定去南方打工。葛志伟来到广州,误入传销,通过报纸广告应聘到东华食品公司当上了业务员。
葛志伟试图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建了一个蔬菜大棚。村支部书记、村长徐苏权因为徐秀秀和葛志伟事情,想拆除葛志伟的大棚,本想得到党委书记的支持,不料弄巧成拙,葛志伟建的大棚不但没有被拆除,还得到乡党委梁书记的肯定。为迎合领导,徐苏权当众表态为葛志伟给予经济支持,扩大大棚规模,修好村中泥巴路。
徐苏权和徐会计想把对葛志伟建大棚的支持“缩水”,对此妇联主任于月娥深感不满。在岳父张旺的帮助下,葛志伟终于有了扩建大棚的资金,但在开工时,又遭到父亲葛老根的强烈反对。张旺夫妇、李云汉等人劝说无果时,张晓霞心生一计,“制服”了葛老根,葛志伟顺利建起了蔬菜大棚。
为修村里的泥巴路,徐苏权一直犹豫,为了应付上级,徐苏权和徐会计决定,对泥巴路做了简单的维修。徐会计对徐苏权耍了小聪明,被徐苏权识破。
李云汉门前的大枣树上的大枣到了收获季节。李云汉没有按照往年的做法,把大枣分给众乡邻,破例摘了大枣去市场卖钱,接济葛老根家。
秀云因偶然受伤住院,葛志伟悉心陪护,秀云和心爱的人贴的那么近,感觉很幸福。秀云对葛志伟的暗恋,引起张晓霞的不安。张晓霞一方面帮助秀云,又防着秀云。
葛志强发展顺利,因为开发了上海市场,受到公司表彰。葛志强把工资钱寄给葛志建,供养弟弟读书。不久后,葛志强利用去南京出差的机会,看望弟弟。
徐苏权妻子因为徐秀秀离家出走,一直心神不安,唠唠叨叨。徐苏权碍于面子一面保守秘密,一面四处打听徐秀秀的下落。春节来临前,在深圳打工的徐秀秀和同事无意间看见寻找自己的寻人启事,和母亲取得了联系,为了给父亲难堪,假意找了个老头胡师傅冒充“对象”,让徐苏权暴跳如雷,颜面扫地。为了尽快“赶走”胡师傅,让徐秀秀回心转意,徐苏权请葛志伟去做工作,徐秀秀见到曾经自己深爱的人,情不自禁。
葛志伟和张晓霞结婚的第一个春节,葛志伟和张晓霞给李云汉送去了年货,又给张旺夫妇送去年礼。年初一,葛志伟、张晓霞、葛志花按乡村习俗给李云汉拜年,葛志伟和张晓霞给张旺夫妇拜年。
在张晓霞父母的帮助下,葛志伟的蔬菜大棚很顺利,春节前蔬菜大棚里汤白菜如期上市,卖上了好价钱,全家人都很高兴。春节后,葛志伟的蔬菜大棚里的各种蔬菜陆续上市,葛志伟和张晓霞每天都拉着板车去蔬菜市场卖菜,有了丰厚的收入,不仅还清了欠债,还打算盖瓦房。
葛志伟和张晓霞儿子出世,张晓霞感觉家乡亲人间的传统称呼,让外地人听不懂,而且会闹出误会,决定从儿子开始“改革”。葛志伟张晓霞为儿子办了满月酒,徐苏权感觉葛志伟劝解徐秀秀有功,带领村干部一起来庆贺。
葛志伟决定一次盖6间瓦房,徐会计不敢冒然办手续,徐苏权亲自给葛志伟办理,葛志伟盖起了6间瓦房。
李云汉又像往年一样,摘下香甜的大枣,挨家挨户的送去。
秀云为照顾小强上学,去城里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葛志伟为进一步扩建大棚,把秀云的旱田地也租赁下来;在秀云的帮助下,又把村邻的土地租下,建成了颇具规模的蔬菜大棚基地,随着年轻人不断外出打工,种田的人越来越少,葛志伟又从村民手里转包水稻田,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四年后,葛志强在公司得到升职,很得老总器重,为解决原料和劳动力的矛盾,公司决定在苏北建果酱加工厂,并且交给葛志强全权负责。葛志强和大学毕业的葛志建相约,一同回家。阔别4年后兄弟俩第一次回家,看到家里的巨大变化,感到十分高兴。
葛志建参加公务员考试,进了市政府机关工作,全家人表示庆贺。
葛志强建果酱厂,得到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村里号召农民种植冬瓜,解决原料生产,遇到了麻烦。由于土地承包到户经营权在老百姓手里 ,无法统一,加上村民曾经听从政府安排,有种植失败损失惨重受到伤害,老百姓不愿意接受政府安排。葛志强提出了实行土地“返租倒包”、“有偿流转”等一系列方案,得到了乡党委书记的大力支持,受到村民的拥护。
葛志强开办的果酱厂,取得了成功,还拿出钱把长期困扰大葛庄村的泥巴路,修成水泥路,受到大葛庄村民拥护,也让徐苏权和徐会计深感不安。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妇联主任和陈小怀等人支持下,葛志强参加了村委主任竞选,并且高票当选。失去村委主任职务的徐苏权,心生不满,群众要求支书下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老百姓开始上访,反应徐苏权许多经济问题,引起乡党委的高度重视,在面临被免职的情况下,徐苏权辞去了支部书记。葛志强成了大葛庄村的当家人。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葛志强成立了房地产公司,进军地产业。秀云、陈小怀也进入了公司。在一个地产项目上,葛志强遇到了难题。首先是遇到了拆迁中的“钉子户”,漫天要价、死活不同意拆迁,陈小怀为了使项目如期进行,动用了社会上的关系,逼得“钉子户”主动搬迁。接着,银行贷款遇到困难,陈小怀使用了跟踪、“蹲坑”等许多歪主意,让银行行长就范,让葛志强度过难关。
随着大葛庄的发展,葛志伟投入资金将蔬菜大棚彻底改造,改建生态园、采摘园,到市区推广,引得众多城里人来休闲。葛志伟又将瓦房翻建成楼房,做上了房屋出租,引来了小偷、妓女形形色色的人,受到公安机关处罚。
葛志花考入市重点高中,全家人对她充满期望。
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的力度加大,免去了农业税,乡统筹、村提留等名目繁多的费用也相继消失,而且国家还给农民种粮补贴,许多不愿种地的农民又想种地,葛志伟和村民签订的承包合同没到期,而且当年签订合同时,没想到种地还有补贴,要求葛志伟撕毁合同,归还土地,葛志伟不同意,村民找葛志强出面协调。
在陈小怀的追求下,徐秀秀接受了陈小怀的求爱。徐苏权尽管不满意,鉴于徐秀秀以前的教训,也默认了这门亲事。
葛志强得知秀云仍然带着小强独自生活,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爱慕被激起,向秀云袒露了心声,秀云向他坦白曾经暗恋过他哥哥,葛志强并不介意。尽管有漂亮女孩子的喜欢,但是葛志强不为所动,一如既往的喜欢秀云,最终秀云被打动。
葛志花考上了大学,庆典上葛志强送了笔记本电脑,葛志建送了手机,葛志伟、张晓霞送了成套的漂亮时装。葛老根高兴的跑到老伴坟前嚎啕大哭。
为建设新农村,葛志强决定规划建设“葛庄花园小区”,对大葛庄村民实施整体搬迁。葛志伟张晓霞舍不得自家的楼房,和葛志强发生了很多矛盾。小区落成后,县、乡领导参加剪彩,农民们高高兴兴住进了新家园。
在葛志强的带领下,大葛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住进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建起了养老院、幼儿园、学校、公园。大葛庄和城市和谐的融为一体。
李云汉生病住院,葛老根一家轮番照顾。葛志伟决定将李云汉接回家养老,得到大家一致赞成,老人在幸福中走完了一生。
在大葛庄人祝福声中,葛志强和秀云喜结良缘。
阅读剧本正文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