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977
成片时长:约57分钟
阅读:13421
发表:2012/10/20
36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夺粮》第1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详细梗概:(8052字)
抗战全面爆发,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缔结。
像许多政治犯人一样,深受五年国民党牢狱之灾的李清平迫切回到家乡苏北,寻找组织关系,投身抗战前线。
这片有着“天下粮仓”美誉的鱼米之乡正经历着沦陷前的苦痛。
目睹沿途背井离乡逃反出来的难民,李清平加快了回乡的步伐,一脚踏上家乡的热土,即在各方关注乃至秘密监视下,陷入战场纷争的漩涡。
日军第21师团之武田耕作联队一方面奉命攻占淮阴城,一方面抽调桥本揆一中队图谋抢占该辖区内,一座中国方面苏鲁战区储备有大量军粮的兵站,以解徐州攻陷后,日寇华中方面军几个师团的给养补充之燃眉。
驻守淮阴方面的国军韩德勤属下33师之任怀青团层层抵抗,迟滞敌人进击,誓死守卫这座注定失陷的粮库。
李清平误入战场腹地,随即看出了战局的端倪,揣摩透了各方的心态:日军武田耕作大兵压境,攻克淮阴已成定局;守军33师溃败在即,随时弃城而逃;桥本揆一志在必得,夺取军粮;任怀青接到师部命令,能守则守,守不住则烧。而他本人既明白守不住,又不能违抗军令,丢给日军,自己心里却十二万分地不忍心付之一炬。那样做,对不住从老百姓饿肚子的嘴里强征来的这些珍贵米粒。矛盾纠结,使他不知作何抉择。一时间陷入死局。
李清平摆脱各方围追堵截,直闯战场中心,设法接近任怀青,消除误会,赢取信任,在繁乱纷杂的战局中,审时度势,冷静分析,捋出清晰的条理来,稳步大胆地一步步实现自己四两拨千斤的谋划。他先于不动声色中,巧妙阻止并支走了试图谋害任怀青,控制粮站,以期内应日军的保安大队长陶成福和土财主周千龙;又稳定任怀青军心,让他全力迟滞日军进逼粮站,为转移粮食,赢取尽可能充足的时间。尽管李清平自己也不知道,最后究竟能抢救出多少粮食来,自己又怎样在短时间内找到运输队。
此时,一个神秘人物在这个适时的时间出现在了适时的地点,她通过地下党组织迅速召集起数万百姓,有力地协助李清平完成了他的计策。在任怀青团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敌人突破的时候,抢运走了绝大部分粮食,并实施坚壁清野。仅剩的一点粮食与粮站一起焚为废墟。
任怀青以百姓趁乱哄抢的理由和焚毁粮站的结果,向上司汇报,圆满交差,率残部跟随全师退守安东城一线,休整待命,与李清平结下了特殊的战火友情。
另一个神秘人物则始终萦绕在李清平的脑际,烙印在心中,念念不忘。
李清平一战成名,不可为而为之地左右了一场大事件起死回生的走向,震动了敌人,也震动了四方百姓和各方势力。本地最有威望的鲁淮豫即是其中一位,他琢磨着何时拜见一下这位非凡的书生小老弟。
武田耕作大佐从粮站废墟的检查中,看出端倪,思索着军粮神秘失踪的走向。宽容地阻止桥本揆一少佐欲剖腹自杀,谢罪贻误战机,命其在汉奸陶成福和地主周千龙的带领下,下乡扫荡搜缴遗失的粮食,一下子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李清平和许多自发勇于抵抗的青壮年遭到枪杀或抓捕,血雨腥风,笼罩鱼米之乡。
那个神秘的女地下工作者武瑾秋再次适时出现。鲁淮豫也自告奋勇,出面营救这个非凡人才。他们联手抢在敌人行刑前夜,拯救出了李清平。
一同逃出魔掌的那些青壮年,面对家园被毁无归,亲人或死或逃的现状,纷纷响应李清平的倡议,揭竿举事,武装保卫亲人和家园。
鲁淮豫也深以为是,振臂一呼,召集许多血性男儿,汇聚旗下,参加举事。
李清平返回家乡,得到自己的父亲,当地颇负威望的开明士绅李本善的理解。老父亲自找到对土地有着极强贪欲的大财主周百川,变卖自家几代积攒下来的田产,换取银钱,支持儿子,购买最基本的枪支弹药。李清平在自己利用给父亲举办六十寿诞的庆典,拉起了成立安东第一支民众抗日的队伍——安东抗日义勇队,打响了安东民众抗日的第一枪。李清平和鲁淮豫分任队长、副队长。
第一仗,成功设伏,截击了日军押运军粮的汽车小分队,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士气低落,人心涣散,意志动摇,甚至出现逃跑现象。
李清平一方面制止了鲁淮豫简单粗暴的军法处罚举动,一方面反思自身的过失,请来他一直敬佩有加的巾帼豪杰武瑾秋做教官,再一方面找到战场旧交任怀青,请来商讨互助的办法。尽管任怀青看不上武瑾秋指导义勇队的大穿插大迂回大运动的游击战法训练,讥讽为“逃跑战术”,但是对李清平的邀请还是极为看重。
战场败退,军魂不死的任怀青,撤离战场时,不忘严令属下官兵,尽可能多得携带枪支弹药,以期日后扩军整顿,再战倭寇。由于偏居一隅,暂居沦陷区的敌后,一时得不到战区有效的粮秣补充。听他李清平的提议,与之一拍即合,痛快答应,必须互通有无。李清平给予任怀青部义勇队缴获的两车军粮。任怀青资助义勇队一批枪支弹药。这极大地改善了义勇队的武装实力,士气为之一振,有了和敌人缠斗,进一步夺取敌人武器,壮大自己的本钱。
武田耕作趁安东抗日义勇队整训期间的战事松懈,利用汉奸地主的引导,抓住农耕播种的时机,百姓不得不从藏匿处取出粮种播种,突然出手,杀鸡取卵,抢走了农民视为命根子的种子粮,而且命令,不必送往转运站,直接押运送走,以免遭到义勇队的袭扰截击。
义勇队得到报告,断然决定替乡亲们抢回种子粮,这是关乎义勇队在百姓中的信誉、威望和坚定抗战获得民众支持的信念问题。这个任务非同凡响,不是单纯一支百十多人的义勇队能够胜任的。李清平又严肃指出,这一仗,必须胜,不能败。
财主的女儿周千叶出淤泥而不染,虽说她做不到自己崇敬的武瑾秋姐那样舍身投入抗日洪流,而只想过平平静静的安逸日子,对父兄为一己贪欲,跟着汉奸陶成福甘为日寇做坏事,深为不安,担心某一天遭到抗日武装的惩罚,失去亲人和家园。时常规劝、阻拦父兄的这些恐怖行为。这回,她无意间从喝醉了酒的哥哥周千龙嘴里得悉敌人押运粮食出行的路线、人员情报,遂利用汉奸陶成福对自己的一往情深,设法留住迟滞他的协助送粮行动,经过再三犹豫斗争,还是出门,密报了义勇队。
武瑾秋迅速汇报过地下党组织,联络驻防盐城的新四军某团派出一个连,来到安东,支援义勇队,让李清平信心倍增。他与武瑾秋心照不宣地接待了杨连长。鲁淮豫副队长也以最快的速度联络了附近几个县的各色民间武装,大家齐聚义勇队,会商制订出了协同作战的计划。各自分头行动,神出鬼没,花样百出地搞晕了敌人的真假运输队和虚实护卫队,瞅准机会,突然出手,一击致命,打了场非同寻常的夺粮之战,把种子粮及时送还到乡亲们手上。
日军武田耕作一面下令扫荡新四军根据地,不使新四军再能腾出手来支援发展中的义勇队。各处铁的事实无数次证明,民间武装一旦染上共产党的色彩,则如虎添翼,做大成势,难以收拾,必须及时将他们的联络斩断在萌芽之中;另一面降职处分渎职的皇协军团长陶成福,责令他们协助皇军征粮队桥本揆一,务必抢回种子粮运往前线作战的野战师团。
新四军的连队完成任务,奉命返回驻地,参与反扫荡。临别之际,杨连长却无意中替送别的李清平挡了一颗冷枪子弹,是陶成福手下责令手下秘密干的,替自己的降职失宠泄私愤。杨连长身负重伤,情势危急,不适合路途颠簸运送。李清平送别新四军连归建,留下昏迷不醒的杨连长,派人秘密进城延请郎中并买药救治,答应伤愈后,亲自送其归队,并当面致谢新四军首长。然后,率领义勇队继续袭扰阻击敌人的反扑报复,尽量争取播种时间,掩护百姓赶抢农时节气把种子粮播撒到田里,而这个任务比之夺粮更加艰巨。死扛硬打,实在不是敌人对手。
转机出现在进城买药的行动里。他们无意间侦察到了日军一个秘密备用军粮库。李清平和鲁淮豫同时说出了围魏救赵这个最古老却最实用的战法。最有效的阻击敌人下乡袭扰,就是把麻烦引到敌方一边去。
义勇队兵分两路。鲁淮豫继续带人阻击出城抢粮的敌人。李清平挑选精干人手秘密混进城去,伺机出手,制造混乱。
基本恢复了生机的任怀青官兵残部,主动找到留守城外的鲁淮豫,表示愿助一臂之力,暂把队伍交给参谋长临时代管,此役期间,协助鲁淮豫统一调配,自己带领亲信潜入城里,接头李清平,利用自己的军事常识和对城内军事部署的特点分析,指出敌人的另一处要害部门军火库必定设在什么地方。两人商议出声东击西的方案,利用日军几乎倾巢出动扫荡新四军根据地的时机,大干一场。用任怀青的话讲,要整,就整出一个大的动静来,军火库爆炸,多带劲儿。李清平也说:对,粮食是口粮,不能轻易烧的。两人握别,分头行动。
任怀青率先引爆日军军火库,引起日军巨大混乱和恐慌,急调征粮部队回援防守空虚的城里。
乡亲们趁此大好时机,日夜抢种完毕。
李清平趁乱,迅速、巧妙地控制粮库。腾出手来的鲁淮豫利用水路,协同任怀青部官兵,与李清平内外援手,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运出备用库半数军粮,安然出城。
李清平兴冲冲赶回义勇队驻地,杨连长却救治无效,牺牲。
鲁淮豫和任怀青部手下关于分粮问题却起了争执,一度拔枪相向,局势严峻。
任怀青出面,态度暧昧,不置可否。
李清平护送着杨连长的遗体出现在大家面前,对着剑拔弩张的局面,只说了一句话:家破人亡,国将不国,同为中国军人,莫让阵亡者寒了心。我先护送英灵归祭,致谢新四军的无私援助。咱们这点儿家里兄弟之间的事儿,相信会干戈玉帛的。
四方百姓纷纷赶来,哭祭杨连长,送别忠魂英烈,追忆杨连长和他的新四军战士们不取百姓一针一线的点点滴滴,颂扬仁义之师,必受民众爱戴,百战常胜,永垂青史。纷纷把各色点滴物品塞满大车:一枚鸡蛋,一把小枣,一块红薯,一把小米…… 说逝者为尊,这是供品,谁都无权干预,不能拒绝百姓恭送英魂的祭品。
李清平亲自执鞭赶车,泪流满面。
武瑾秋扶棺而行,哽咽啜泣。
百姓痛哭失声。
任怀青突然举手鸣枪。双方士兵举枪呼应,致哀长天。
任怀青走来,把手按放在棺椁上,随车而行,告慰:也让兄弟送你一程。
鲁淮豫带领义勇队士兵让开到一边,对杨连长行注目礼。
任怀青部下官兵,也放下枪,退让一边,默默送行。
百姓中有人突然喊道:粮食该送新四军—— 然后有人也喊道:种子点到了地里,就有了收成的盼头。更多人喊道:咱们勒勒裤腰带,给弟兄们匀出些吃的来,喝稠喝稀,都是自己的子弟兵啊!
双方官兵感动不已,鼓掌声中,第一个百姓牵起了粮车跟上来,随后十几辆粮车,逶迤不绝,从双方人众形成的夹道里穿过,追随杨连长的灵车而去。
武田耕作受到上司的严厉训斥,陶成福宽慰他说:种子播种到地里,也是秋后替皇军伺候的军粮。
抵达新四军驻地,李清平沉痛地向某部团首长致谢又致歉。
团首长说:杨连长这样牺牲,是死得其所。我想他能听到乡亲们的送别,那是最大的欣慰,你说对吧?李清平同志。
一个久违了的“同志”二字,把李清平叫得热泪盈眶:我可回家了!
团政委宋斌同志是李清平早年的入党介绍人,听了武瑾秋关于李清平回乡抗日的工作汇报,为他接上了组织关系。
李清平诚恳请求组织批准长期协助他们义勇队工作的武瑾秋同志留任队伍上工作。
宋斌政委说武瑾秋同志的工作安排,待义勇队的整编报告上报军分区后,研究决定。眼下最最急迫的任务还得你亲自完成。请把这批粮食,这份沦陷区百姓的心意,直接送达山东沂蒙山区根据地,救急那儿军民的缺粮问题。
李清平人不离镫马不离鞍,直接带领义勇队队员押运粮食穿越封锁线,往北进入沂蒙山区。一路上坎坷,一路风尘,斗智斗勇地穿越无数道封锁线,有牺牲、有流血,随身携带的口粮战斗中丢失一部分,路途上接济一些给了流离失所的难民百姓,硬是用沿途采集的山果野菜和偶尔猎杀的野兔半饥不饱地没有丢失一粒粮食。即将抵达根据地的时候,由于队员们身体过度虚弱,精神又过度兴奋,警惕松懈,暴露目标,遭到了敌人的拦截阻击,使前来接应的八路军一个排的战士全部阵亡,才安全掩护他们带着粮车抵达根据地。
大家吃了一顿饱饭,睡了一个好觉,因为李清平惦记着义勇队的整编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在根据地军民跳起的山东大秧歌的欢送中,匆匆南返。
路过新四军军分区,他们遇到前来开会的老上级宋斌政委。宋斌向他转达了军分区的指示,暂不整编安东义勇队,低调处理,暂时以民间抗日武装的形式活动着,便于和留守敌后的抗日爱国军官任怀青部的协作,省得他有顾虑。李清平的另一个请求得到了满足,就是在义勇队秘密成立党支部,书记是武瑾秋,公开身份依旧是聘请的教官。李清平这才知道,义勇队其实已经有一些地下党员了,他们都是第一批跟随他建立武装的人员,有的已经在战斗中牺牲。李清平感慨,自己原来一直不是孤军奋战。
回到安东,李清平欣慰地看到鲁淮豫利用敌人忙于扫荡新四军根据地,等待夏收抢粮之前的这段相对安稳的日子,又吸收了金大庆等武装力量加入进来,为掩护乡亲们抢收夏粮,做好了更有把握的准备。武瑾秋更把新入伍的队员训练得有模有样。
任怀青得到了许多军资给养的补充,招兵买马,扩充兵员,难免与义勇队产生摩擦,但是双方在抗日大义面前,都恪守着不越雷池一步。不管任怀青内心里怎么猜测李清平是不是共产党,但是在李清平没有公开的身份面前,任怀青依旧可以较大自由地与李清平接触,协同作战,让师座在韩德勤面前可以尽力为其遮掩周全。
夏收之战开始前,鲁淮豫在李清平和武瑾秋的介绍下,获得上级批准,宣誓入党。他带着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战斗。
夏收之战与敌人打了一个平手。难解难分之际,任怀青部的突然介入,使战场上的平衡倾斜了。粮食没有让日军得到,但也没有收归百姓所有,而是悉数落入了国军手中。
李清平愤怒地找到任怀青。
任怀青拿出苏鲁战区的军令给他看。原来战区只给了任怀青部弹药补充,保留住他的团级编制番号,但是兵员和粮秣命其就地招募和筹集,坚持在沦陷区的抗战。责令其作为一枚钉子,坚守在那里,等待时机,配合国军主力,他日收复失地。任怀青说:老兄,当兵扛枪,吃粮打仗,自古以来,天经地义。任某也是奉令行事。
李清平说:军粮筹集,自有正路,不能借阻挡敌人抢粮,就从中打劫。
任怀青说:现在是在沦陷区,无法按正常路数出牌。县乡保甲全是小日本扶持的伪政权,无从常规征粮。
李清平说:这样趁火打劫,将失去民心,不利于抗战。
任怀青说:道理我说不过你,但是粮食我不会交出来的。失不失人心,是我国军的事儿。只要我打的鬼子,就问心无愧。反正人心我们也争不过你们。不管好的赖的吧,老百姓到啥时候,总能掰一块饼子,送给你们分吃。
李清平丢下一句:这就是人心。
话不投机,两人不欢而散。
老百姓围住任怀青兵营叫骂哭喊,讨要粮食,几欲酿成火拼。
义勇队部分官兵冲破武瑾秋的阻拦,怒气冲冲赶来任怀青兵营,意欲为老百姓讨回公道。
日军武田耕作静观其变,期待着任怀青部和义勇队火拼,从中渔利。
李清平严肃约束了义勇队的鲁莽行为,并设法劝退了百姓,情急之下,允诺一定把乡亲们失去的粮食亲手送回去。当时种子粮能从鬼子手里夺回来,送回乡亲们手里去,就一定不会让乡亲们白种这一季粮食的。
武田耕作一直期待的结局没有出现,日军想要的战机也就不复存在。
鲁淮豫和武瑾秋问李清平,你打算怎么还了老百姓这个愿。李清平不置可否,忧心忡忡。
任怀青感激李清平化解了他的危机,特地命人送来一半的粮食,说是遵照江湖规矩行事,都出力了,一家一半。其实骨子里既是感谢,也是和解,不想与盟友为敌。
李清平慷慨接纳,说:我们是革命军人,不是江湖绿林。
任怀青笑笑,离去。
李清平命令义勇队火速给乡亲们送去。
鲁淮豫建议留下一些,因为义勇队的粮食基本告罄。
李清平断然否决,一粒也不留。坚持通过合理的渠道为义勇队征粮,决不能截留原本属于老百姓的粮食。否则,乡亲们会说,当时帮助夺回种子粮,不是为了老百姓种地活命,而是欺骗他们为我们自己牟利。饿几天肚子不算什么,在百姓中的信誉留下瑕疵,是致命的。
武瑾秋也表示赞同,并要求亲自协助鲁淮豫副队长一起送粮,并指导百姓坚壁清野的工作。
李清平又命令,送粮时,对乡亲们说是驻军任怀青部送还百姓的粮食,因为他们实在粮秣紧张,暂时借留一部分,渡过难关,日后会归还的。
这下不仅鲁淮豫反对。武瑾秋也不赞成,说:要说别人说去,我不去给国民党涂脂抹粉。鲁淮豫也说:我也不去,你自己去吧。李清平说:咱们一起去。你们沉默,我来讲,但是你们保持沉默到底。这是命令。
武田耕作突然意识到了李清平的可怕,几百人的义勇队比之任怀青的一个团更难对付,而且要想顺利抢得粮食,完成军需任务,把这片天下粮仓一劳永逸地纳入自己的粮库,必须消灭一切敌对的武装力量。他依旧命令负责抢粮的桥本揆一少佐去正面攻击任怀青部,抢回粮食。自己设法谋杀李清平。
任怀青部突然遭到日军的围攻,损兵折将,粮食没有事先藏匿,也被掳掠大半,几乎丧失殆尽。此时的李清平送完粮食后,发动百姓,趁夜色掩护,把号称百川千顷万亩的地主周百川家的粮食收割一空,弥补百姓粮食被劫的损失。
周百川一气之下,病倒身亡。孝子周千龙大办丧事,广请四方吊孝的人,送葬方圆百里内的第一大财主。大量涌入的陌生人造成混乱,疏于防范的义勇队遭到化妆混入葬礼人群的日军袭击,伤亡惨重,杀出血路,死战撤离,得到任怀青部惨败的消息,彼此难以支援。新四军主动出击,才控制住局势,使得义勇队和任怀青残部双双退守湖中芦苇荡深处,休整。
最危难的时候,还是乡亲们划着小船,主动找上门来,不分亲疏厚薄,送来粮秣。任怀青无语流泪。
一时间这片鱼米之乡仿佛成了日寇的王道乐土,横抢竖夺,恣意妄为,民不聊生。
诈死的周百川和儿子周千龙进城拜见武田耕作,陈述正是他们父子的极力配合,才使得皇军得以赶走那晚歇马附近的义勇队,使得孤军奋战的任怀青部遭到重创,也撤出了安东地界,并缴获了大批军粮,充实皇军的粮库。那么是不是也该分给他们家一些粮食,弥补周家的损失。如果不是他们父子与皇军贴心贴肺,也不会招致义勇队鼓动穷棒子偷割了他家粮食。
但是,武田耕作除了客气地请他们父子品尝了这个老鬼子亲手献艺的一桌淮扬菜,一根毛也没有还给他们,礼送出门了事。
父子俩回到家发现更加凄惨的灾难在等待着他们。
愤恨自己没有亲手击毙老对手任怀青、擒拿李清平,而辱没了他军威的桥本揆一,不顾陶成福的阻拦,酒后奸杀了周千叶,并击毙找他拼命的周千叶母亲。
老地主看着老婆和女儿的尸体,这次真得气绝身亡。
陶成福已经为自己喜欢的女人与桥本揆一兑命而死。
周千龙看着桥本揆一的尸首,失去了复仇的目标,神经错乱,一把火烧毁了祖宅和自己罪恶的灵魂。
一下子失去了两个成熟的耳目和熟悉这一地区战局的桥本揆一,武田耕作一时间有点儿无人可用。遂采取拉拢引诱的手段,诱降了33师另一个一直避战逃跑,投机钻营,保存个人实力的软蛋团187团团长汪瞎子。汪瞎子在任怀青部遭到重创,退出战场主导位置后,与日军大佐武田耕作秘密达成协议,互不攻讦,相安无事。使得他堂而皇之地成为这片地域的国军不倒翁。因实力升任副师长,并把自己的手下派去186团出任团长,扩充两个营的人马,悉数任命自己的人出任营长,任怀青带领自己的残部降职为其中一个营的营长。186团与义勇队合作的时代结束。
安东义勇队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新四军军分区的有力支持,整编为分区的一个独立团,公开活动,与敌斗争。李清平遵照党的安排,赴延安抗大学习归来,出任团长。
汪瞎子秘密与日军武田耕作进行粮食田产交易。他把一批军粮给养献给日军,武田耕作默许地主周百川的近千顷良田送给他经营,租种给佃农耕种,收获所得,五五分成。这个押送军粮,演一出被日军截获的戏落在任怀青营长的头上。
任怀青秘密会见李清平,约好新四军独立团,在半路上拦截这笔肮脏交易,截获军粮,自己顺便带领手下弟兄投诚新四军独立团。
李清平说这次联合行动可以实施,是否接纳你们投诚新四军,我得请示军区,甚至新四军军部,这关乎到与国民党友军统一战线的团结问题。
任怀青痛快:接纳不接纳日后再说,这批粮食先不落入敌手再说。
副师长汪瞎子这次委派任怀青出面,一方面利用任怀青完成自己与日军的交易,得到大财主的遗产,却不弄脏自己;另一方面留下任怀青的通敌罪状,把他借机铲除,清理干净自己的团队。
李清平设伏,与任怀青联手全歼了接应粮队的日军。
任怀青负伤阵亡。临死前他问李清平,新四军接纳了他的投诚没有。
李清平无法回答。
任怀青遗憾地死在了李清平的怀里。手里捏着一份情报:由于就地征集军粮不利,近日日军将有一大批包括军粮在内的战备物资,从连云港口岸运往淮安,转运华中方面军。
李清平把情报汇报给军分区。一场更大规模的夺粮大战检验着新生的独立团指战员……
抗战全面爆发,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缔结。
像许多政治犯人一样,深受五年国民党牢狱之灾的李清平迫切回到家乡苏北,寻找组织关系,投身抗战前线。
这片有着“天下粮仓”美誉的鱼米之乡正经历着沦陷前的苦痛。
目睹沿途背井离乡逃反出来的难民,李清平加快了回乡的步伐,一脚踏上家乡的热土,即在各方关注乃至秘密监视下,陷入战场纷争的漩涡。
日军第21师团之武田耕作联队一方面奉命攻占淮阴城,一方面抽调桥本揆一中队图谋抢占该辖区内,一座中国方面苏鲁战区储备有大量军粮的兵站,以解徐州攻陷后,日寇华中方面军几个师团的给养补充之燃眉。
驻守淮阴方面的国军韩德勤属下33师之任怀青团层层抵抗,迟滞敌人进击,誓死守卫这座注定失陷的粮库。
李清平误入战场腹地,随即看出了战局的端倪,揣摩透了各方的心态:日军武田耕作大兵压境,攻克淮阴已成定局;守军33师溃败在即,随时弃城而逃;桥本揆一志在必得,夺取军粮;任怀青接到师部命令,能守则守,守不住则烧。而他本人既明白守不住,又不能违抗军令,丢给日军,自己心里却十二万分地不忍心付之一炬。那样做,对不住从老百姓饿肚子的嘴里强征来的这些珍贵米粒。矛盾纠结,使他不知作何抉择。一时间陷入死局。
李清平摆脱各方围追堵截,直闯战场中心,设法接近任怀青,消除误会,赢取信任,在繁乱纷杂的战局中,审时度势,冷静分析,捋出清晰的条理来,稳步大胆地一步步实现自己四两拨千斤的谋划。他先于不动声色中,巧妙阻止并支走了试图谋害任怀青,控制粮站,以期内应日军的保安大队长陶成福和土财主周千龙;又稳定任怀青军心,让他全力迟滞日军进逼粮站,为转移粮食,赢取尽可能充足的时间。尽管李清平自己也不知道,最后究竟能抢救出多少粮食来,自己又怎样在短时间内找到运输队。
此时,一个神秘人物在这个适时的时间出现在了适时的地点,她通过地下党组织迅速召集起数万百姓,有力地协助李清平完成了他的计策。在任怀青团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敌人突破的时候,抢运走了绝大部分粮食,并实施坚壁清野。仅剩的一点粮食与粮站一起焚为废墟。
任怀青以百姓趁乱哄抢的理由和焚毁粮站的结果,向上司汇报,圆满交差,率残部跟随全师退守安东城一线,休整待命,与李清平结下了特殊的战火友情。
另一个神秘人物则始终萦绕在李清平的脑际,烙印在心中,念念不忘。
李清平一战成名,不可为而为之地左右了一场大事件起死回生的走向,震动了敌人,也震动了四方百姓和各方势力。本地最有威望的鲁淮豫即是其中一位,他琢磨着何时拜见一下这位非凡的书生小老弟。
武田耕作大佐从粮站废墟的检查中,看出端倪,思索着军粮神秘失踪的走向。宽容地阻止桥本揆一少佐欲剖腹自杀,谢罪贻误战机,命其在汉奸陶成福和地主周千龙的带领下,下乡扫荡搜缴遗失的粮食,一下子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李清平和许多自发勇于抵抗的青壮年遭到枪杀或抓捕,血雨腥风,笼罩鱼米之乡。
那个神秘的女地下工作者武瑾秋再次适时出现。鲁淮豫也自告奋勇,出面营救这个非凡人才。他们联手抢在敌人行刑前夜,拯救出了李清平。
一同逃出魔掌的那些青壮年,面对家园被毁无归,亲人或死或逃的现状,纷纷响应李清平的倡议,揭竿举事,武装保卫亲人和家园。
鲁淮豫也深以为是,振臂一呼,召集许多血性男儿,汇聚旗下,参加举事。
李清平返回家乡,得到自己的父亲,当地颇负威望的开明士绅李本善的理解。老父亲自找到对土地有着极强贪欲的大财主周百川,变卖自家几代积攒下来的田产,换取银钱,支持儿子,购买最基本的枪支弹药。李清平在自己利用给父亲举办六十寿诞的庆典,拉起了成立安东第一支民众抗日的队伍——安东抗日义勇队,打响了安东民众抗日的第一枪。李清平和鲁淮豫分任队长、副队长。
第一仗,成功设伏,截击了日军押运军粮的汽车小分队,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士气低落,人心涣散,意志动摇,甚至出现逃跑现象。
李清平一方面制止了鲁淮豫简单粗暴的军法处罚举动,一方面反思自身的过失,请来他一直敬佩有加的巾帼豪杰武瑾秋做教官,再一方面找到战场旧交任怀青,请来商讨互助的办法。尽管任怀青看不上武瑾秋指导义勇队的大穿插大迂回大运动的游击战法训练,讥讽为“逃跑战术”,但是对李清平的邀请还是极为看重。
战场败退,军魂不死的任怀青,撤离战场时,不忘严令属下官兵,尽可能多得携带枪支弹药,以期日后扩军整顿,再战倭寇。由于偏居一隅,暂居沦陷区的敌后,一时得不到战区有效的粮秣补充。听他李清平的提议,与之一拍即合,痛快答应,必须互通有无。李清平给予任怀青部义勇队缴获的两车军粮。任怀青资助义勇队一批枪支弹药。这极大地改善了义勇队的武装实力,士气为之一振,有了和敌人缠斗,进一步夺取敌人武器,壮大自己的本钱。
武田耕作趁安东抗日义勇队整训期间的战事松懈,利用汉奸地主的引导,抓住农耕播种的时机,百姓不得不从藏匿处取出粮种播种,突然出手,杀鸡取卵,抢走了农民视为命根子的种子粮,而且命令,不必送往转运站,直接押运送走,以免遭到义勇队的袭扰截击。
义勇队得到报告,断然决定替乡亲们抢回种子粮,这是关乎义勇队在百姓中的信誉、威望和坚定抗战获得民众支持的信念问题。这个任务非同凡响,不是单纯一支百十多人的义勇队能够胜任的。李清平又严肃指出,这一仗,必须胜,不能败。
财主的女儿周千叶出淤泥而不染,虽说她做不到自己崇敬的武瑾秋姐那样舍身投入抗日洪流,而只想过平平静静的安逸日子,对父兄为一己贪欲,跟着汉奸陶成福甘为日寇做坏事,深为不安,担心某一天遭到抗日武装的惩罚,失去亲人和家园。时常规劝、阻拦父兄的这些恐怖行为。这回,她无意间从喝醉了酒的哥哥周千龙嘴里得悉敌人押运粮食出行的路线、人员情报,遂利用汉奸陶成福对自己的一往情深,设法留住迟滞他的协助送粮行动,经过再三犹豫斗争,还是出门,密报了义勇队。
武瑾秋迅速汇报过地下党组织,联络驻防盐城的新四军某团派出一个连,来到安东,支援义勇队,让李清平信心倍增。他与武瑾秋心照不宣地接待了杨连长。鲁淮豫副队长也以最快的速度联络了附近几个县的各色民间武装,大家齐聚义勇队,会商制订出了协同作战的计划。各自分头行动,神出鬼没,花样百出地搞晕了敌人的真假运输队和虚实护卫队,瞅准机会,突然出手,一击致命,打了场非同寻常的夺粮之战,把种子粮及时送还到乡亲们手上。
日军武田耕作一面下令扫荡新四军根据地,不使新四军再能腾出手来支援发展中的义勇队。各处铁的事实无数次证明,民间武装一旦染上共产党的色彩,则如虎添翼,做大成势,难以收拾,必须及时将他们的联络斩断在萌芽之中;另一面降职处分渎职的皇协军团长陶成福,责令他们协助皇军征粮队桥本揆一,务必抢回种子粮运往前线作战的野战师团。
新四军的连队完成任务,奉命返回驻地,参与反扫荡。临别之际,杨连长却无意中替送别的李清平挡了一颗冷枪子弹,是陶成福手下责令手下秘密干的,替自己的降职失宠泄私愤。杨连长身负重伤,情势危急,不适合路途颠簸运送。李清平送别新四军连归建,留下昏迷不醒的杨连长,派人秘密进城延请郎中并买药救治,答应伤愈后,亲自送其归队,并当面致谢新四军首长。然后,率领义勇队继续袭扰阻击敌人的反扑报复,尽量争取播种时间,掩护百姓赶抢农时节气把种子粮播撒到田里,而这个任务比之夺粮更加艰巨。死扛硬打,实在不是敌人对手。
转机出现在进城买药的行动里。他们无意间侦察到了日军一个秘密备用军粮库。李清平和鲁淮豫同时说出了围魏救赵这个最古老却最实用的战法。最有效的阻击敌人下乡袭扰,就是把麻烦引到敌方一边去。
义勇队兵分两路。鲁淮豫继续带人阻击出城抢粮的敌人。李清平挑选精干人手秘密混进城去,伺机出手,制造混乱。
基本恢复了生机的任怀青官兵残部,主动找到留守城外的鲁淮豫,表示愿助一臂之力,暂把队伍交给参谋长临时代管,此役期间,协助鲁淮豫统一调配,自己带领亲信潜入城里,接头李清平,利用自己的军事常识和对城内军事部署的特点分析,指出敌人的另一处要害部门军火库必定设在什么地方。两人商议出声东击西的方案,利用日军几乎倾巢出动扫荡新四军根据地的时机,大干一场。用任怀青的话讲,要整,就整出一个大的动静来,军火库爆炸,多带劲儿。李清平也说:对,粮食是口粮,不能轻易烧的。两人握别,分头行动。
任怀青率先引爆日军军火库,引起日军巨大混乱和恐慌,急调征粮部队回援防守空虚的城里。
乡亲们趁此大好时机,日夜抢种完毕。
李清平趁乱,迅速、巧妙地控制粮库。腾出手来的鲁淮豫利用水路,协同任怀青部官兵,与李清平内外援手,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运出备用库半数军粮,安然出城。
李清平兴冲冲赶回义勇队驻地,杨连长却救治无效,牺牲。
鲁淮豫和任怀青部手下关于分粮问题却起了争执,一度拔枪相向,局势严峻。
任怀青出面,态度暧昧,不置可否。
李清平护送着杨连长的遗体出现在大家面前,对着剑拔弩张的局面,只说了一句话:家破人亡,国将不国,同为中国军人,莫让阵亡者寒了心。我先护送英灵归祭,致谢新四军的无私援助。咱们这点儿家里兄弟之间的事儿,相信会干戈玉帛的。
四方百姓纷纷赶来,哭祭杨连长,送别忠魂英烈,追忆杨连长和他的新四军战士们不取百姓一针一线的点点滴滴,颂扬仁义之师,必受民众爱戴,百战常胜,永垂青史。纷纷把各色点滴物品塞满大车:一枚鸡蛋,一把小枣,一块红薯,一把小米…… 说逝者为尊,这是供品,谁都无权干预,不能拒绝百姓恭送英魂的祭品。
李清平亲自执鞭赶车,泪流满面。
武瑾秋扶棺而行,哽咽啜泣。
百姓痛哭失声。
任怀青突然举手鸣枪。双方士兵举枪呼应,致哀长天。
任怀青走来,把手按放在棺椁上,随车而行,告慰:也让兄弟送你一程。
鲁淮豫带领义勇队士兵让开到一边,对杨连长行注目礼。
任怀青部下官兵,也放下枪,退让一边,默默送行。
百姓中有人突然喊道:粮食该送新四军—— 然后有人也喊道:种子点到了地里,就有了收成的盼头。更多人喊道:咱们勒勒裤腰带,给弟兄们匀出些吃的来,喝稠喝稀,都是自己的子弟兵啊!
双方官兵感动不已,鼓掌声中,第一个百姓牵起了粮车跟上来,随后十几辆粮车,逶迤不绝,从双方人众形成的夹道里穿过,追随杨连长的灵车而去。
武田耕作受到上司的严厉训斥,陶成福宽慰他说:种子播种到地里,也是秋后替皇军伺候的军粮。
抵达新四军驻地,李清平沉痛地向某部团首长致谢又致歉。
团首长说:杨连长这样牺牲,是死得其所。我想他能听到乡亲们的送别,那是最大的欣慰,你说对吧?李清平同志。
一个久违了的“同志”二字,把李清平叫得热泪盈眶:我可回家了!
团政委宋斌同志是李清平早年的入党介绍人,听了武瑾秋关于李清平回乡抗日的工作汇报,为他接上了组织关系。
李清平诚恳请求组织批准长期协助他们义勇队工作的武瑾秋同志留任队伍上工作。
宋斌政委说武瑾秋同志的工作安排,待义勇队的整编报告上报军分区后,研究决定。眼下最最急迫的任务还得你亲自完成。请把这批粮食,这份沦陷区百姓的心意,直接送达山东沂蒙山区根据地,救急那儿军民的缺粮问题。
李清平人不离镫马不离鞍,直接带领义勇队队员押运粮食穿越封锁线,往北进入沂蒙山区。一路上坎坷,一路风尘,斗智斗勇地穿越无数道封锁线,有牺牲、有流血,随身携带的口粮战斗中丢失一部分,路途上接济一些给了流离失所的难民百姓,硬是用沿途采集的山果野菜和偶尔猎杀的野兔半饥不饱地没有丢失一粒粮食。即将抵达根据地的时候,由于队员们身体过度虚弱,精神又过度兴奋,警惕松懈,暴露目标,遭到了敌人的拦截阻击,使前来接应的八路军一个排的战士全部阵亡,才安全掩护他们带着粮车抵达根据地。
大家吃了一顿饱饭,睡了一个好觉,因为李清平惦记着义勇队的整编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在根据地军民跳起的山东大秧歌的欢送中,匆匆南返。
路过新四军军分区,他们遇到前来开会的老上级宋斌政委。宋斌向他转达了军分区的指示,暂不整编安东义勇队,低调处理,暂时以民间抗日武装的形式活动着,便于和留守敌后的抗日爱国军官任怀青部的协作,省得他有顾虑。李清平的另一个请求得到了满足,就是在义勇队秘密成立党支部,书记是武瑾秋,公开身份依旧是聘请的教官。李清平这才知道,义勇队其实已经有一些地下党员了,他们都是第一批跟随他建立武装的人员,有的已经在战斗中牺牲。李清平感慨,自己原来一直不是孤军奋战。
回到安东,李清平欣慰地看到鲁淮豫利用敌人忙于扫荡新四军根据地,等待夏收抢粮之前的这段相对安稳的日子,又吸收了金大庆等武装力量加入进来,为掩护乡亲们抢收夏粮,做好了更有把握的准备。武瑾秋更把新入伍的队员训练得有模有样。
任怀青得到了许多军资给养的补充,招兵买马,扩充兵员,难免与义勇队产生摩擦,但是双方在抗日大义面前,都恪守着不越雷池一步。不管任怀青内心里怎么猜测李清平是不是共产党,但是在李清平没有公开的身份面前,任怀青依旧可以较大自由地与李清平接触,协同作战,让师座在韩德勤面前可以尽力为其遮掩周全。
夏收之战开始前,鲁淮豫在李清平和武瑾秋的介绍下,获得上级批准,宣誓入党。他带着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战斗。
夏收之战与敌人打了一个平手。难解难分之际,任怀青部的突然介入,使战场上的平衡倾斜了。粮食没有让日军得到,但也没有收归百姓所有,而是悉数落入了国军手中。
李清平愤怒地找到任怀青。
任怀青拿出苏鲁战区的军令给他看。原来战区只给了任怀青部弹药补充,保留住他的团级编制番号,但是兵员和粮秣命其就地招募和筹集,坚持在沦陷区的抗战。责令其作为一枚钉子,坚守在那里,等待时机,配合国军主力,他日收复失地。任怀青说:老兄,当兵扛枪,吃粮打仗,自古以来,天经地义。任某也是奉令行事。
李清平说:军粮筹集,自有正路,不能借阻挡敌人抢粮,就从中打劫。
任怀青说:现在是在沦陷区,无法按正常路数出牌。县乡保甲全是小日本扶持的伪政权,无从常规征粮。
李清平说:这样趁火打劫,将失去民心,不利于抗战。
任怀青说:道理我说不过你,但是粮食我不会交出来的。失不失人心,是我国军的事儿。只要我打的鬼子,就问心无愧。反正人心我们也争不过你们。不管好的赖的吧,老百姓到啥时候,总能掰一块饼子,送给你们分吃。
李清平丢下一句:这就是人心。
话不投机,两人不欢而散。
老百姓围住任怀青兵营叫骂哭喊,讨要粮食,几欲酿成火拼。
义勇队部分官兵冲破武瑾秋的阻拦,怒气冲冲赶来任怀青兵营,意欲为老百姓讨回公道。
日军武田耕作静观其变,期待着任怀青部和义勇队火拼,从中渔利。
李清平严肃约束了义勇队的鲁莽行为,并设法劝退了百姓,情急之下,允诺一定把乡亲们失去的粮食亲手送回去。当时种子粮能从鬼子手里夺回来,送回乡亲们手里去,就一定不会让乡亲们白种这一季粮食的。
武田耕作一直期待的结局没有出现,日军想要的战机也就不复存在。
鲁淮豫和武瑾秋问李清平,你打算怎么还了老百姓这个愿。李清平不置可否,忧心忡忡。
任怀青感激李清平化解了他的危机,特地命人送来一半的粮食,说是遵照江湖规矩行事,都出力了,一家一半。其实骨子里既是感谢,也是和解,不想与盟友为敌。
李清平慷慨接纳,说:我们是革命军人,不是江湖绿林。
任怀青笑笑,离去。
李清平命令义勇队火速给乡亲们送去。
鲁淮豫建议留下一些,因为义勇队的粮食基本告罄。
李清平断然否决,一粒也不留。坚持通过合理的渠道为义勇队征粮,决不能截留原本属于老百姓的粮食。否则,乡亲们会说,当时帮助夺回种子粮,不是为了老百姓种地活命,而是欺骗他们为我们自己牟利。饿几天肚子不算什么,在百姓中的信誉留下瑕疵,是致命的。
武瑾秋也表示赞同,并要求亲自协助鲁淮豫副队长一起送粮,并指导百姓坚壁清野的工作。
李清平又命令,送粮时,对乡亲们说是驻军任怀青部送还百姓的粮食,因为他们实在粮秣紧张,暂时借留一部分,渡过难关,日后会归还的。
这下不仅鲁淮豫反对。武瑾秋也不赞成,说:要说别人说去,我不去给国民党涂脂抹粉。鲁淮豫也说:我也不去,你自己去吧。李清平说:咱们一起去。你们沉默,我来讲,但是你们保持沉默到底。这是命令。
武田耕作突然意识到了李清平的可怕,几百人的义勇队比之任怀青的一个团更难对付,而且要想顺利抢得粮食,完成军需任务,把这片天下粮仓一劳永逸地纳入自己的粮库,必须消灭一切敌对的武装力量。他依旧命令负责抢粮的桥本揆一少佐去正面攻击任怀青部,抢回粮食。自己设法谋杀李清平。
任怀青部突然遭到日军的围攻,损兵折将,粮食没有事先藏匿,也被掳掠大半,几乎丧失殆尽。此时的李清平送完粮食后,发动百姓,趁夜色掩护,把号称百川千顷万亩的地主周百川家的粮食收割一空,弥补百姓粮食被劫的损失。
周百川一气之下,病倒身亡。孝子周千龙大办丧事,广请四方吊孝的人,送葬方圆百里内的第一大财主。大量涌入的陌生人造成混乱,疏于防范的义勇队遭到化妆混入葬礼人群的日军袭击,伤亡惨重,杀出血路,死战撤离,得到任怀青部惨败的消息,彼此难以支援。新四军主动出击,才控制住局势,使得义勇队和任怀青残部双双退守湖中芦苇荡深处,休整。
最危难的时候,还是乡亲们划着小船,主动找上门来,不分亲疏厚薄,送来粮秣。任怀青无语流泪。
一时间这片鱼米之乡仿佛成了日寇的王道乐土,横抢竖夺,恣意妄为,民不聊生。
诈死的周百川和儿子周千龙进城拜见武田耕作,陈述正是他们父子的极力配合,才使得皇军得以赶走那晚歇马附近的义勇队,使得孤军奋战的任怀青部遭到重创,也撤出了安东地界,并缴获了大批军粮,充实皇军的粮库。那么是不是也该分给他们家一些粮食,弥补周家的损失。如果不是他们父子与皇军贴心贴肺,也不会招致义勇队鼓动穷棒子偷割了他家粮食。
但是,武田耕作除了客气地请他们父子品尝了这个老鬼子亲手献艺的一桌淮扬菜,一根毛也没有还给他们,礼送出门了事。
父子俩回到家发现更加凄惨的灾难在等待着他们。
愤恨自己没有亲手击毙老对手任怀青、擒拿李清平,而辱没了他军威的桥本揆一,不顾陶成福的阻拦,酒后奸杀了周千叶,并击毙找他拼命的周千叶母亲。
老地主看着老婆和女儿的尸体,这次真得气绝身亡。
陶成福已经为自己喜欢的女人与桥本揆一兑命而死。
周千龙看着桥本揆一的尸首,失去了复仇的目标,神经错乱,一把火烧毁了祖宅和自己罪恶的灵魂。
一下子失去了两个成熟的耳目和熟悉这一地区战局的桥本揆一,武田耕作一时间有点儿无人可用。遂采取拉拢引诱的手段,诱降了33师另一个一直避战逃跑,投机钻营,保存个人实力的软蛋团187团团长汪瞎子。汪瞎子在任怀青部遭到重创,退出战场主导位置后,与日军大佐武田耕作秘密达成协议,互不攻讦,相安无事。使得他堂而皇之地成为这片地域的国军不倒翁。因实力升任副师长,并把自己的手下派去186团出任团长,扩充两个营的人马,悉数任命自己的人出任营长,任怀青带领自己的残部降职为其中一个营的营长。186团与义勇队合作的时代结束。
安东义勇队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新四军军分区的有力支持,整编为分区的一个独立团,公开活动,与敌斗争。李清平遵照党的安排,赴延安抗大学习归来,出任团长。
汪瞎子秘密与日军武田耕作进行粮食田产交易。他把一批军粮给养献给日军,武田耕作默许地主周百川的近千顷良田送给他经营,租种给佃农耕种,收获所得,五五分成。这个押送军粮,演一出被日军截获的戏落在任怀青营长的头上。
任怀青秘密会见李清平,约好新四军独立团,在半路上拦截这笔肮脏交易,截获军粮,自己顺便带领手下弟兄投诚新四军独立团。
李清平说这次联合行动可以实施,是否接纳你们投诚新四军,我得请示军区,甚至新四军军部,这关乎到与国民党友军统一战线的团结问题。
任怀青痛快:接纳不接纳日后再说,这批粮食先不落入敌手再说。
副师长汪瞎子这次委派任怀青出面,一方面利用任怀青完成自己与日军的交易,得到大财主的遗产,却不弄脏自己;另一方面留下任怀青的通敌罪状,把他借机铲除,清理干净自己的团队。
李清平设伏,与任怀青联手全歼了接应粮队的日军。
任怀青负伤阵亡。临死前他问李清平,新四军接纳了他的投诚没有。
李清平无法回答。
任怀青遗憾地死在了李清平的怀里。手里捏着一份情报:由于就地征集军粮不利,近日日军将有一大批包括军粮在内的战备物资,从连云港口岸运往淮安,转运华中方面军。
李清平把情报汇报给军分区。一场更大规模的夺粮大战检验着新生的独立团指战员……
阅读剧本正文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