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7367
成片时长:约91分钟
阅读:2819
发表:2023/3/1 修改:2023/4/13
古装
电影剧本
残阳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1a.残阳山庄丨外丨日
年近五旬的庄主阳开泰,带着六岁的女儿阳归妹走出大门。
1b.残阳山庄丨外丨日
阳开泰随手跟送行的阖庄上下挥别,将依依不舍的阳归妹装进马车。
2.南岳山门丨外丨日
掌门朱元章率几名心腹弟子肃立迎候于此,见到阳开泰和阳归妹出现在远处,笑容却逐渐凝固,刹那间震惊之色若隐若现。
3.客厅丨内丨日丨
朱元章奉茶相请,长子朱大常在身后侍立。
阳开泰:小女就托付给贵派了,还请朱兄今后多费心。
朱元章:阳兄无需客气,本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4a.客厅门前丨外丨日
朱元章的次子朱三佼正小心把守,见侄子朱建文冲过来,连忙上前拦住。
朱建文:让我进去看看!
朱三佼:别闹,小点声,里面谈正事呢。
4b.客厅门前丨外丨日
朱三佼和朱建文推扯之际,一名古稀老妇气势汹汹地出现,身后跟着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子,其中一人还抱了柄漆黑长剑。
朱三佼连忙将长孙按倒,自己也跟着跪下,大声问候。
朱三佼:弟子拜见师叔祖!
老妇一言不发,径直进入客堂,两个中年女子则留在门口严阵以待。
抱剑的那位随口说了句“起来吧”,朱三佼才诚惶诚恐地起身,拉着一直探头探脑抬眼张望的朱建文走到远处。
5.客厅外的远处丨外丨日
朱建文:这就是老祖宗?今天怎么出山了。
朱三佼:看到那柄剑了没有,就是咱们南岳的镇山之宝——赤霄剑。
朱建文:真的假的,你认识?瞧着也没什么出奇。
朱三佼:虽然不认识,但如果不是赤霄剑的话,怎么会郑重其事地抱出来呢?
6a.客厅丨内丨日
老妇:(厉声质问)听说阳庄主大驾光临,为何没人告知我这个老——
话音戛然而止,老妇竟呆若木鸡地立在了原地。
朱元章上前行礼,老妇却理也不理,目光紧紧盯在阳开泰的脸上,眼中隐隐泛起泪花。
阳开泰按住惊讶,也上前两步行礼。
老妇偏过头去抹掉眼泪,看见阳归妹,又是一阵凝视,直到被朱元章请入座。
6b客厅丨内丨日
几人入座。
老妇声音几乎哽咽,夸赞了阳归妹几句“好孩子”,转头看向朱元章。
老妇:这孩子长得,是否与你那故去的陈师姐有几分相似?
朱元章:(大惊失色)这……陈师姐……是……好像有几分……
老妇:既然如此,老身能否做个主,替你陈师姐收了这个徒弟,以慰相思之情。
朱元章:就……就怕……会不会扰了师叔的清净。
老妇:什么清净?不过是等死而已。怎么,你不愿意?
朱元章:弟子不敢,全凭师叔吩咐。
阳开泰:(大喜)归妹,还不赶紧拜见师祖。
7a.南岳山脚丨外丨日
朱元章和朱大常目送阳开泰离开。
7b.南岳山脚丨外丨日
朱建文挣脱朱三佼的束缚,冲到朱元章面前。
朱建文:不是说好由父亲收徒吗,怎么成了老祖宗的徒孙,这岂不是要比我大上一辈了?
朱元章叹了口气,示意朱三佼将孙子带走,只留朱大常和自己密谈。
朱大常:父亲——
朱元章:还记得紫阳祖师的模样吗?
朱大常:祖师的模样?孩儿怎么会忘记,如高山仰止——
朱元章:不是说这些,长相!
朱大常:这个……只记得苍老,但依旧精神矍铄,且慈眉善目!
朱元章:(摇头)正好祠堂那边今天也都准备好了,就带你过去祭拜一番,顺便瞻仰瞻仰他老人家的风采。
朱大常:那藏经阁?
朱元章:已经答应过阳开泰了,况且也拦不住的,你多留心即可。
8南岳后山竹屋丨内丨日
老妇:收徒本是一番大事,该去祠堂参拜列祖列宗。只是你一路上舟车劳顿,就不搞那套繁文缛节了。正好,咱们南岳的赤霄宝剑和紫阳祖师的遗像都在这里,你过去礼敬一番,心到神知便可。
阳归妹在老妇的指点下,提线木偶般向供桌上的赤霄宝剑和祖师遗像行礼。
两名中年女子皆喜极而泣,向老妇称贺。
其中一名中年女子:师傅终于后继有人了,相信归妹定能早日为陈师姐报仇雪恨,以慰她在天之灵。
老妇:(对阳归妹)你师傅当年嫉恶如仇,中了奸人算计,以致英年早逝。
说着,老妇愤恨地望向前山。
字字句句,六岁阳归妹听在耳里,却无动于衷,只是低眉顺眼。
老妇:(对两个弟子稍作安抚)好了,大喜的日子,先不说那些。(转头问阳归妹)你父亲阳庄主,修炼的是家传绝学残阳功?
阳归妹:是。
老妇:(悲从中来)临来之前,你父亲是怎么交代的?
阳归妹:父亲交代,不得惹是生非,务必深居简出,以读书识字为重,但求朝经暮史、枕典席文。
老妇思索片刻,若有所得。
老妇:你今年六岁,四书五经可曾读完?
阳归妹:还没有。
老妇:(点头)我这里一切从简,倒是连本《论语》都没有,明天随你师叔到藏经阁先借上几本。
老妇:(对两名中年女子)增年陪归妹前往藏经阁,守岁去祠堂录籍册、取名帖。
增年:(迟疑)以弟子身份,藏经阁怕是不得入内。好在那里一般少有人问津,当也无事,守在门外即可。
老妇:放心,今后必无人敢于阻拦。门中的典籍,你们都可以跟着翻阅一二。
守岁:既然如此,祠堂那边,想必也同样无碍了。
老妇:(冷哼)谅他们也没那个胆。
9.南岳后山丨外丨日
阳归妹终于得暇,独自在竹屋周围踱步。怔怔地望着幽静的山林,恢复了几份光彩的眼眸又逐渐暗淡下去。
10.南岳后山丨外丨日
增年正收拾杂务,忽有所觉,回头见到正在栅栏外徘徊的朱建文,于是上前打发。
朱建文:(连忙作揖)见过师叔祖,孙儿祝师叔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增年:(皱眉)何事?
朱建文:弟子刚才不合冲撞了老祖宗的法驾,特来请罪。另外,弟子想跟阳师妹见一面,我今天都还没来得及跟她说上话。
增年:(呵斥)什么师妹?休得胡言乱语,她现在是你师叔!
11.南岳丨外丨日
阳归妹在增年师叔的陪伴下前往藏经阁。
12.南岳丨外丨日
朱建文守在路边,见到阳归妹出现,立刻上前。
增年:(对阳归妹)不用理他。
朱建文:增年师叔祖!师妹!
增年:谁是你的师叔祖?这里也没有你的师妹!赶紧滚开,不然别怪我以大欺小了!
朱建文:师叔,我只是想——
增年一掌推出,朱建文落荒而逃。
13南岳丨外丨日
阳归妹自藏经阁和后山竹屋之间往返,模样随春去秋来逐渐变化,十年后已是亭亭玉立。
14南岳后山丨外丨日
阳归妹登临山巅,面向残阳山庄的方向,泪水滑落。听见背后传来脚步声,转身时连忙低头擦拭。
老妇:(叹息)想家了吧?在我这里一晃又是两年。
阳归妹:(哽咽)请师祖见谅,徒儿游学多年,难在父母跟前尽孝,思之感伤。
老妇:好孩子,难得能有这片孝心。十年来,你从未有过片刻懈怠,也该宽缓些时日。这次回去,尽可多住上几个月。
阳归妹:多谢师祖垂怜,只是弟子学艺未精,岂敢因私情耽搁光阴?
老妇:学无止境,又怎能一意孤行呢?况且以你的修持,在这个年纪已经堪称出类拔萃。既有了心意,便需顺其自然,不可过分执着,否则也会伤于形神。且待我书信一封,向你父亲分说。
阳归妹:(感激涕零)那弟子就多谢师祖美意了。
15.南岳后山竹屋丨内丨日
老妇将桌案上供奉的长剑取下,递给不明所以的阳归妹。
老妇:以你的境界,虽然还难以执掌此剑,却也可以揣摩一二。
阳归妹:弟子修为浅薄,怎敢受师祖如此厚爱?
老妇:先别急着推辞,听我把话说完。这柄赤霄剑的机要所在,不止是其锋刃无往而不利,或是象征着宗门的正统传承。更有一点,剑中蕴含离火之道的真义,甚至能够此领悟出我派的修行法门,对你大有好处。
阳归妹听完,不敢再有半点敷衍。低头注视着赤霄剑,小心翼翼地将其攥紧。
16残阳山庄后山丨外丨日
在姨娘戴氏的陪同和一干人等的前呼后拥下,阳归妹来到一座石屋前。
戴姨娘:(不舍地松开手)进去吧。
阳归妹:(点头)姨娘,山路崎岖,您要多加小心。各位叔父、师兄,也都请回吧。
众人注视着阳归妹进入石屋。
17.残阳山庄后山石屋丨内丨日
伏案奋笔疾书的阳开泰抬起头,看见阳归妹,疑惑皱眉。
阳开泰:归妹?你怎么——怎么没有提前书信告知?这几年江湖上可不太平,路上还顺利吗?
阳归妹:多谢父亲挂念,此行一路顺风。
说着,阳归妹将包裹在赤霄剑外的粗布掀开,阳开泰顿时目不转睛。
阳归妹:师祖传我赤霄宝剑以助修行,有了这份倚仗,兼且归心似箭,因此没有劳驾叔父、兄长们远迎。
阳开泰喜不自胜,连忙将赤霄宝剑接到手中,好一阵摩挲。
阳开泰:老前辈竟然如此慷慨,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报答。
阳归妹:(噗通跪下)还有一事,请父亲责罚。
阳开泰:(将目光从赤霄剑上面移开)归妹这是何意?
阳归妹:师祖交代孩儿,在外游学多年,无以为孝,非是子女所为。父亲春秋——虽盛,命孩儿今后留庄奉养。
阳开泰的脸色顿时阴晴不定,沉寂许久,方才长出了一口浊气。
阳开泰:老前辈所言不错,整整十年,也该知足了,况且还以赤霄宝剑相借。赶快起来。
阳归妹:(暗自松开紧攥着衣角的手,随后起身)还有孩儿这几年所学,也请父亲指点。
阳开泰当即将桌上纸笔送到对面,阳归妹便开始着手书写。
没几个字,阳开泰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阳归妹身旁观看。等写完一张纸,阳开泰又立刻抢到手中,如获至宝般捧着品鉴。
阳开泰:(点头)好,好啊!学得好!
年近五旬的庄主阳开泰,带着六岁的女儿阳归妹走出大门。
1b.残阳山庄丨外丨日
阳开泰随手跟送行的阖庄上下挥别,将依依不舍的阳归妹装进马车。
2.南岳山门丨外丨日
掌门朱元章率几名心腹弟子肃立迎候于此,见到阳开泰和阳归妹出现在远处,笑容却逐渐凝固,刹那间震惊之色若隐若现。
3.客厅丨内丨日丨
朱元章奉茶相请,长子朱大常在身后侍立。
阳开泰:小女就托付给贵派了,还请朱兄今后多费心。
朱元章:阳兄无需客气,本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4a.客厅门前丨外丨日
朱元章的次子朱三佼正小心把守,见侄子朱建文冲过来,连忙上前拦住。
朱建文:让我进去看看!
朱三佼:别闹,小点声,里面谈正事呢。
4b.客厅门前丨外丨日
朱三佼和朱建文推扯之际,一名古稀老妇气势汹汹地出现,身后跟着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子,其中一人还抱了柄漆黑长剑。
朱三佼连忙将长孙按倒,自己也跟着跪下,大声问候。
朱三佼:弟子拜见师叔祖!
老妇一言不发,径直进入客堂,两个中年女子则留在门口严阵以待。
抱剑的那位随口说了句“起来吧”,朱三佼才诚惶诚恐地起身,拉着一直探头探脑抬眼张望的朱建文走到远处。
5.客厅外的远处丨外丨日
朱建文:这就是老祖宗?今天怎么出山了。
朱三佼:看到那柄剑了没有,就是咱们南岳的镇山之宝——赤霄剑。
朱建文:真的假的,你认识?瞧着也没什么出奇。
朱三佼:虽然不认识,但如果不是赤霄剑的话,怎么会郑重其事地抱出来呢?
6a.客厅丨内丨日
老妇:(厉声质问)听说阳庄主大驾光临,为何没人告知我这个老——
话音戛然而止,老妇竟呆若木鸡地立在了原地。
朱元章上前行礼,老妇却理也不理,目光紧紧盯在阳开泰的脸上,眼中隐隐泛起泪花。
阳开泰按住惊讶,也上前两步行礼。
老妇偏过头去抹掉眼泪,看见阳归妹,又是一阵凝视,直到被朱元章请入座。
6b客厅丨内丨日
几人入座。
老妇声音几乎哽咽,夸赞了阳归妹几句“好孩子”,转头看向朱元章。
老妇:这孩子长得,是否与你那故去的陈师姐有几分相似?
朱元章:(大惊失色)这……陈师姐……是……好像有几分……
老妇:既然如此,老身能否做个主,替你陈师姐收了这个徒弟,以慰相思之情。
朱元章:就……就怕……会不会扰了师叔的清净。
老妇:什么清净?不过是等死而已。怎么,你不愿意?
朱元章:弟子不敢,全凭师叔吩咐。
阳开泰:(大喜)归妹,还不赶紧拜见师祖。
7a.南岳山脚丨外丨日
朱元章和朱大常目送阳开泰离开。
7b.南岳山脚丨外丨日
朱建文挣脱朱三佼的束缚,冲到朱元章面前。
朱建文:不是说好由父亲收徒吗,怎么成了老祖宗的徒孙,这岂不是要比我大上一辈了?
朱元章叹了口气,示意朱三佼将孙子带走,只留朱大常和自己密谈。
朱大常:父亲——
朱元章:还记得紫阳祖师的模样吗?
朱大常:祖师的模样?孩儿怎么会忘记,如高山仰止——
朱元章:不是说这些,长相!
朱大常:这个……只记得苍老,但依旧精神矍铄,且慈眉善目!
朱元章:(摇头)正好祠堂那边今天也都准备好了,就带你过去祭拜一番,顺便瞻仰瞻仰他老人家的风采。
朱大常:那藏经阁?
朱元章:已经答应过阳开泰了,况且也拦不住的,你多留心即可。
8南岳后山竹屋丨内丨日
老妇:收徒本是一番大事,该去祠堂参拜列祖列宗。只是你一路上舟车劳顿,就不搞那套繁文缛节了。正好,咱们南岳的赤霄宝剑和紫阳祖师的遗像都在这里,你过去礼敬一番,心到神知便可。
阳归妹在老妇的指点下,提线木偶般向供桌上的赤霄宝剑和祖师遗像行礼。
两名中年女子皆喜极而泣,向老妇称贺。
其中一名中年女子:师傅终于后继有人了,相信归妹定能早日为陈师姐报仇雪恨,以慰她在天之灵。
老妇:(对阳归妹)你师傅当年嫉恶如仇,中了奸人算计,以致英年早逝。
说着,老妇愤恨地望向前山。
字字句句,六岁阳归妹听在耳里,却无动于衷,只是低眉顺眼。
老妇:(对两个弟子稍作安抚)好了,大喜的日子,先不说那些。(转头问阳归妹)你父亲阳庄主,修炼的是家传绝学残阳功?
阳归妹:是。
老妇:(悲从中来)临来之前,你父亲是怎么交代的?
阳归妹:父亲交代,不得惹是生非,务必深居简出,以读书识字为重,但求朝经暮史、枕典席文。
老妇思索片刻,若有所得。
老妇:你今年六岁,四书五经可曾读完?
阳归妹:还没有。
老妇:(点头)我这里一切从简,倒是连本《论语》都没有,明天随你师叔到藏经阁先借上几本。
老妇:(对两名中年女子)增年陪归妹前往藏经阁,守岁去祠堂录籍册、取名帖。
增年:(迟疑)以弟子身份,藏经阁怕是不得入内。好在那里一般少有人问津,当也无事,守在门外即可。
老妇:放心,今后必无人敢于阻拦。门中的典籍,你们都可以跟着翻阅一二。
守岁:既然如此,祠堂那边,想必也同样无碍了。
老妇:(冷哼)谅他们也没那个胆。
9.南岳后山丨外丨日
阳归妹终于得暇,独自在竹屋周围踱步。怔怔地望着幽静的山林,恢复了几份光彩的眼眸又逐渐暗淡下去。
10.南岳后山丨外丨日
增年正收拾杂务,忽有所觉,回头见到正在栅栏外徘徊的朱建文,于是上前打发。
朱建文:(连忙作揖)见过师叔祖,孙儿祝师叔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增年:(皱眉)何事?
朱建文:弟子刚才不合冲撞了老祖宗的法驾,特来请罪。另外,弟子想跟阳师妹见一面,我今天都还没来得及跟她说上话。
增年:(呵斥)什么师妹?休得胡言乱语,她现在是你师叔!
11.南岳丨外丨日
阳归妹在增年师叔的陪伴下前往藏经阁。
12.南岳丨外丨日
朱建文守在路边,见到阳归妹出现,立刻上前。
增年:(对阳归妹)不用理他。
朱建文:增年师叔祖!师妹!
增年:谁是你的师叔祖?这里也没有你的师妹!赶紧滚开,不然别怪我以大欺小了!
朱建文:师叔,我只是想——
增年一掌推出,朱建文落荒而逃。
13南岳丨外丨日
阳归妹自藏经阁和后山竹屋之间往返,模样随春去秋来逐渐变化,十年后已是亭亭玉立。
14南岳后山丨外丨日
阳归妹登临山巅,面向残阳山庄的方向,泪水滑落。听见背后传来脚步声,转身时连忙低头擦拭。
老妇:(叹息)想家了吧?在我这里一晃又是两年。
阳归妹:(哽咽)请师祖见谅,徒儿游学多年,难在父母跟前尽孝,思之感伤。
老妇:好孩子,难得能有这片孝心。十年来,你从未有过片刻懈怠,也该宽缓些时日。这次回去,尽可多住上几个月。
阳归妹:多谢师祖垂怜,只是弟子学艺未精,岂敢因私情耽搁光阴?
老妇:学无止境,又怎能一意孤行呢?况且以你的修持,在这个年纪已经堪称出类拔萃。既有了心意,便需顺其自然,不可过分执着,否则也会伤于形神。且待我书信一封,向你父亲分说。
阳归妹:(感激涕零)那弟子就多谢师祖美意了。
15.南岳后山竹屋丨内丨日
老妇将桌案上供奉的长剑取下,递给不明所以的阳归妹。
老妇:以你的境界,虽然还难以执掌此剑,却也可以揣摩一二。
阳归妹:弟子修为浅薄,怎敢受师祖如此厚爱?
老妇:先别急着推辞,听我把话说完。这柄赤霄剑的机要所在,不止是其锋刃无往而不利,或是象征着宗门的正统传承。更有一点,剑中蕴含离火之道的真义,甚至能够此领悟出我派的修行法门,对你大有好处。
阳归妹听完,不敢再有半点敷衍。低头注视着赤霄剑,小心翼翼地将其攥紧。
16残阳山庄后山丨外丨日
在姨娘戴氏的陪同和一干人等的前呼后拥下,阳归妹来到一座石屋前。
戴姨娘:(不舍地松开手)进去吧。
阳归妹:(点头)姨娘,山路崎岖,您要多加小心。各位叔父、师兄,也都请回吧。
众人注视着阳归妹进入石屋。
17.残阳山庄后山石屋丨内丨日
伏案奋笔疾书的阳开泰抬起头,看见阳归妹,疑惑皱眉。
阳开泰:归妹?你怎么——怎么没有提前书信告知?这几年江湖上可不太平,路上还顺利吗?
阳归妹:多谢父亲挂念,此行一路顺风。
说着,阳归妹将包裹在赤霄剑外的粗布掀开,阳开泰顿时目不转睛。
阳归妹:师祖传我赤霄宝剑以助修行,有了这份倚仗,兼且归心似箭,因此没有劳驾叔父、兄长们远迎。
阳开泰喜不自胜,连忙将赤霄宝剑接到手中,好一阵摩挲。
阳开泰:老前辈竟然如此慷慨,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报答。
阳归妹:(噗通跪下)还有一事,请父亲责罚。
阳开泰:(将目光从赤霄剑上面移开)归妹这是何意?
阳归妹:师祖交代孩儿,在外游学多年,无以为孝,非是子女所为。父亲春秋——虽盛,命孩儿今后留庄奉养。
阳开泰的脸色顿时阴晴不定,沉寂许久,方才长出了一口浊气。
阳开泰:老前辈所言不错,整整十年,也该知足了,况且还以赤霄宝剑相借。赶快起来。
阳归妹:(暗自松开紧攥着衣角的手,随后起身)还有孩儿这几年所学,也请父亲指点。
阳开泰当即将桌上纸笔送到对面,阳归妹便开始着手书写。
没几个字,阳开泰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阳归妹身旁观看。等写完一张纸,阳开泰又立刻抢到手中,如获至宝般捧着品鉴。
阳开泰:(点头)好,好啊!学得好!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