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6072
成片时长:约84分钟
阅读:9381
发表:2017/3/14 修改:2017/3/15
主旋律
电影剧本
人间伏虎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电影文学剧本 (25314字)
人 间 伏 虎
编剧 邱宏图 魏希娟
2016年6月8日
人物表(按出场顺序)
李淑一……………(湖南师范学院任客座教授)杨开慧的好友
柳直荀……………………………革命先驱李淑一丈夫(烈士)
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烈士)
炎帝…(太阳神号神农氏又名姜石年)(陕西宝鸡渭滨区神农镇)
吴刚……………………(汉朝西河人又名吴权)凡间一位樵夫
炎伯陵……………(西河人与吴刚妻缘姑通奸)炎帝之孙
缘姑…………………………………………………吴刚妻子
女娃……………………(精卫)(西河人名女娃)炎帝之女
瑶姬…………………………………………………炎帝长女
后羿…………………………………………………嫦娥的丈夫
嫦娥…………………………………………………后羿的妻子
小良子………………………………………………后羿徒弟
黄大嫂………………………………(黄帝女儿)炎伯陵的母亲
炎居…………………………………………………炎帝长子
敖广…………………………………………………东海龙王
老鳖…………………………………………………东海龙王之相
西王母……(杨姓泾川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玉皇大帝的老婆
金童、玉女………………………………………西王母随从
逄蒙……………………………后羿的门徒(炎居的手下)
吴三善…………………………………………后羿的门徒
田力英…………………………………………后羿的门徒
田力勇…………………………………………后羿的门徒
侍卫……………………………………………王母的侍卫
序
现代·江南夏季(深夜)
字幕:一九三三年夏。
皓月当空,夜色如水。
庭院内,两旁的拱圆门呈现出江南园林特有的风格,大门俊雅落落大方显现出书香门第之光景,古建筑玲珑精致体现着单染文墨之风韵。
现代·室内(深夜)
室内各种家具古朴典雅。三十二岁的李淑一在睡梦中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淑一,淑一……”
她睁开眼睛,打开房门顺着声音寻觅而去,只见拱圆门处背对她站着一个人,他衣衫褴褛默不作声。她揉了揉眼睛问:“谁?是谁在那里?”
那人慢慢地转过身来。月光下李淑一看的清清楚楚,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夫君柳直荀吗。只见他浑身血渍斑斑一句话也不说,木讷地看着李淑一。
李淑一顾不上多想,悲喜交加地扑向了丈夫:“直荀……”
现代·室内(深夜)
“直荀!”李淑一从睡梦中惊醒,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她起身下床点着灯,一个人对着昏黄的灯火发呆,自己与丈夫过往的种种,像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地浮现在脑海中。李淑一擦干腮边的泪水,端起灯走到书桌旁,略作沉思,伏案奋笔疾书:《菩萨蛮·惊梦》:“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一滴豆大的泪珠滴落在纸上。
当代·湖南师范学院(日)
字幕:一九五七年初夏
教室内,黑板上的粉笔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赫然在目。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画外传来毛泽东的湖南乡音:“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课堂上五十六岁的李淑一在讲课。
学生们在凝神倾听。
现代·画面
《人民日报》第一版大红字标题“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1日,落款毛泽东朱德。
毛泽东还亲笔撰写了一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现代·老式收音机
收音机中,播音员正在播出:“奋勇前进,坚决、彻底、
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资料画面):枪林弹雨、大炮轰鸣中,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
推出片名:《人间伏虎》
当代·湖南师范学院(日)
教室内,几十名男女学生,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整理课桌。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
大家马上安静了下来。
李淑一抱文件夹走了进来。
学习委员:“起立!”
学生们异口同声:“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下。”李淑一走上讲台,轻轻打开文件夹,她习惯性的环顾全班的学生,用舒缓地语调说,“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全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不仅饱含哲理,还把叙事与议论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结尾活用典故,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诗词中毛主席解答了一个设问,钟山风雨为何竟敢令大地苍黄变化?依靠的是百万雄师,依靠的是雄师百万过大江,毛主席用首联两句诗再次论证了一个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当然,这里并不是在用理论演绎来论证这个论断,而是以改天换地的历史事实来论证,如此的印证也确实令毛主席豪情升腾。
今天我们利用这节课,赏析毛主席最近写的一首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全班学生都惊讶地看着她。
学习委员按捺不住好奇心,站起来问:“李老师,是您吗?”
李淑一点了点头。
学习委员惊呼道:“毛主席,这是真的?”
李淑一用手势示意学习委员坐下,从文件夹中取出纸张轻轻打开,她转身将整张宣纸贴在黑板上。仔细端详宣纸上的毛笔字,恍惚间有种利落洒脱镌刻在字里行间,一钩一划显得那么清隽有力。
全班学生纷纷打开笔记本,将这首尚未发表的词抄写在本子上。
【赏析】:《蝶恋花·赠李淑一》
( 1957年5月11日)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湖南师院学报1958年元旦专刊最早发表这首词。后来收入《毛主席诗词》时,“赠”字改为“答”,成了《蝶恋花·答李淑一》。
当李淑一读完最后一句诗词时,眼眶中已经溢满了激动的泪水。她稍稍平静了一下心情,说:“诗词中的‘骄杨’是指毛主席原配夫人杨开慧烈士。说到杨开慧,我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友情。杨开慧女士和我同龄,我们俩是挺要好的同学,她也是我和爱人柳直荀烈士的红娘。”
学生们发出唏嘘声。
李淑一继续说:“杨开慧女士在一九三零年十一月十四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湖南长沙识字岭,她英勇就义时,年仅二十九岁。当时,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李淑一说完最后一句,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现代·长沙司禁湾陆军署监狱(日)
“妈妈,我不让你走!”特务兵不顾毛岸英撕心裂肺的哭喊,狠心地将他拽开,一把推搡到保姆陈玉英的怀中。
“咣当”一声,牢房的门被锁上。
陈玉英:“霞姑!”
毛岸英:“妈妈——!”
李淑一画外音:“杨开慧女士被国民党清乡司令部特务
兵们架到车上坐下,示众到天心阁,绕到浏阳门外,向识字岭
刑场走去,杨开慧自始至终一声不吭。大义凛然的她用那特
有的沉默表示着心中的仇恨与愤怒。她从容地下了黄包车,径直走向一个较高的坟堆。”
“预备——开枪!”
命令下,特务兵朝杨开慧开了三枪,杨开慧扑倒在地上。
北风在呜咽,秋野一片荒凉。
当代·湖南师范学院(日)
教室内,李淑一站在讲台上用指尖理了一下头发,说:“不知什么缘故,每当我想起那些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们,脑海里就会交替出现两面旗帜,一个是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旗,一个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太阳旗。青天白日旗的原意又是什么呢?对,它的确是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的纯正心地与思想。但在蒋家王朝把持下,完全把‘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和‘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抛在了脑后,他们忘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四维八德’,却把残忍杀戮共产党当成了他们的美谈。这就是青天白日政党。日本的太阳旗上白色象征神圣、和平、纯洁及正义,红色则象征真挚、热忱、活力和博爱。他们博爱、和平、纯洁、正义吗?回答绝对是不!日本军国主义对他们人民灌输的思想是丛林法则,即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他们侵犯我们的国土,劫掠我们的财富,对我们的人民实施惨绝人寰的杀戮,却恬不知耻的标榜自己是在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这就是崇拜敬仰太阳的国家。”
(资料画面):国民党青天白日旗由远至近飘来。
字幕:汪精卫:“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
十几个共产党人五花大绑着,被国民党士兵射杀。
日本国旗由远至近旋转而至。
八路军在山坡的掩体中顽强的与日军对抗,战斗场面十分惨烈。
国民党士兵将领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场景。
李淑一画外音:“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共经历两次合作,中国军民以牺牲3500万人口的巨大代价换来了日本侵略者规规矩矩地站到桌前,低下高傲的头,向中国人民无条件投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11位上将、34位中将、99位少将阵亡,320万陆军将士战死沙场,5000空军魂归长空,海军全部打光!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罄竹难书、刻骨铭心的悲痛!”
(资料画面):南京大屠杀中,砍头,活埋,机枪扫射人群……
空军激战长空;海军鏖战海上,炮火连天。
1945年8月21日日本代表在湖南湘西芷江签订投降书。
太古·一棵扶桑神树(日)
辽阔的东海上,蓬莱孤岛由远至近映入眼帘。岛上矗立着一棵通身金黄色的扶桑神树,树上栖息着十只三足乌。
树下是平坦宽敞的紫色草坪,像一张柔软的地毯铺满了整个小岛。在小岛的中心处,有一个由十二根石柱支起的圆形大亭子。亭中央摆放着长方型石桌,石桌两旁各有五个石凳。在石桌一端,摆放着一把石椅。檐下的亭楣上挂着一块黑色横匾,上书三个金黄字“茶亭庵”。
(炎帝发明了“茶饮”,连山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一个“茶亭庵”。)
黎明来临,一个名叫逄蒙的年轻人,牵着一辆两轮的马车徒步来到扶桑树下。
一只三足乌从树上飘然而下,落地变成人形。他从逄蒙手中接过缰绳,乘上车变成一轮当值的红日,冉冉升起。他抖擞精神,身上放射出万道霞光,照亮了苍穹,普照了大地。
人 间 伏 虎
编剧 邱宏图 魏希娟
2016年6月8日
人物表(按出场顺序)
李淑一……………(湖南师范学院任客座教授)杨开慧的好友
柳直荀……………………………革命先驱李淑一丈夫(烈士)
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烈士)
炎帝…(太阳神号神农氏又名姜石年)(陕西宝鸡渭滨区神农镇)
吴刚……………………(汉朝西河人又名吴权)凡间一位樵夫
炎伯陵……………(西河人与吴刚妻缘姑通奸)炎帝之孙
缘姑…………………………………………………吴刚妻子
女娃……………………(精卫)(西河人名女娃)炎帝之女
瑶姬…………………………………………………炎帝长女
后羿…………………………………………………嫦娥的丈夫
嫦娥…………………………………………………后羿的妻子
小良子………………………………………………后羿徒弟
黄大嫂………………………………(黄帝女儿)炎伯陵的母亲
炎居…………………………………………………炎帝长子
敖广…………………………………………………东海龙王
老鳖…………………………………………………东海龙王之相
西王母……(杨姓泾川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玉皇大帝的老婆
金童、玉女………………………………………西王母随从
逄蒙……………………………后羿的门徒(炎居的手下)
吴三善…………………………………………后羿的门徒
田力英…………………………………………后羿的门徒
田力勇…………………………………………后羿的门徒
侍卫……………………………………………王母的侍卫
序
现代·江南夏季(深夜)
字幕:一九三三年夏。
皓月当空,夜色如水。
庭院内,两旁的拱圆门呈现出江南园林特有的风格,大门俊雅落落大方显现出书香门第之光景,古建筑玲珑精致体现着单染文墨之风韵。
现代·室内(深夜)
室内各种家具古朴典雅。三十二岁的李淑一在睡梦中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淑一,淑一……”
她睁开眼睛,打开房门顺着声音寻觅而去,只见拱圆门处背对她站着一个人,他衣衫褴褛默不作声。她揉了揉眼睛问:“谁?是谁在那里?”
那人慢慢地转过身来。月光下李淑一看的清清楚楚,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夫君柳直荀吗。只见他浑身血渍斑斑一句话也不说,木讷地看着李淑一。
李淑一顾不上多想,悲喜交加地扑向了丈夫:“直荀……”
现代·室内(深夜)
“直荀!”李淑一从睡梦中惊醒,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她起身下床点着灯,一个人对着昏黄的灯火发呆,自己与丈夫过往的种种,像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地浮现在脑海中。李淑一擦干腮边的泪水,端起灯走到书桌旁,略作沉思,伏案奋笔疾书:《菩萨蛮·惊梦》:“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一滴豆大的泪珠滴落在纸上。
当代·湖南师范学院(日)
字幕:一九五七年初夏
教室内,黑板上的粉笔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赫然在目。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画外传来毛泽东的湖南乡音:“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课堂上五十六岁的李淑一在讲课。
学生们在凝神倾听。
现代·画面
《人民日报》第一版大红字标题“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1日,落款毛泽东朱德。
毛泽东还亲笔撰写了一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现代·老式收音机
收音机中,播音员正在播出:“奋勇前进,坚决、彻底、
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资料画面):枪林弹雨、大炮轰鸣中,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
推出片名:《人间伏虎》
当代·湖南师范学院(日)
教室内,几十名男女学生,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整理课桌。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
大家马上安静了下来。
李淑一抱文件夹走了进来。
学习委员:“起立!”
学生们异口同声:“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下。”李淑一走上讲台,轻轻打开文件夹,她习惯性的环顾全班的学生,用舒缓地语调说,“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全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不仅饱含哲理,还把叙事与议论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结尾活用典故,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诗词中毛主席解答了一个设问,钟山风雨为何竟敢令大地苍黄变化?依靠的是百万雄师,依靠的是雄师百万过大江,毛主席用首联两句诗再次论证了一个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当然,这里并不是在用理论演绎来论证这个论断,而是以改天换地的历史事实来论证,如此的印证也确实令毛主席豪情升腾。
今天我们利用这节课,赏析毛主席最近写的一首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全班学生都惊讶地看着她。
学习委员按捺不住好奇心,站起来问:“李老师,是您吗?”
李淑一点了点头。
学习委员惊呼道:“毛主席,这是真的?”
李淑一用手势示意学习委员坐下,从文件夹中取出纸张轻轻打开,她转身将整张宣纸贴在黑板上。仔细端详宣纸上的毛笔字,恍惚间有种利落洒脱镌刻在字里行间,一钩一划显得那么清隽有力。
全班学生纷纷打开笔记本,将这首尚未发表的词抄写在本子上。
【赏析】:《蝶恋花·赠李淑一》
( 1957年5月11日)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湖南师院学报1958年元旦专刊最早发表这首词。后来收入《毛主席诗词》时,“赠”字改为“答”,成了《蝶恋花·答李淑一》。
当李淑一读完最后一句诗词时,眼眶中已经溢满了激动的泪水。她稍稍平静了一下心情,说:“诗词中的‘骄杨’是指毛主席原配夫人杨开慧烈士。说到杨开慧,我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友情。杨开慧女士和我同龄,我们俩是挺要好的同学,她也是我和爱人柳直荀烈士的红娘。”
学生们发出唏嘘声。
李淑一继续说:“杨开慧女士在一九三零年十一月十四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湖南长沙识字岭,她英勇就义时,年仅二十九岁。当时,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李淑一说完最后一句,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现代·长沙司禁湾陆军署监狱(日)
“妈妈,我不让你走!”特务兵不顾毛岸英撕心裂肺的哭喊,狠心地将他拽开,一把推搡到保姆陈玉英的怀中。
“咣当”一声,牢房的门被锁上。
陈玉英:“霞姑!”
毛岸英:“妈妈——!”
李淑一画外音:“杨开慧女士被国民党清乡司令部特务
兵们架到车上坐下,示众到天心阁,绕到浏阳门外,向识字岭
刑场走去,杨开慧自始至终一声不吭。大义凛然的她用那特
有的沉默表示着心中的仇恨与愤怒。她从容地下了黄包车,径直走向一个较高的坟堆。”
“预备——开枪!”
命令下,特务兵朝杨开慧开了三枪,杨开慧扑倒在地上。
北风在呜咽,秋野一片荒凉。
当代·湖南师范学院(日)
教室内,李淑一站在讲台上用指尖理了一下头发,说:“不知什么缘故,每当我想起那些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们,脑海里就会交替出现两面旗帜,一个是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旗,一个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太阳旗。青天白日旗的原意又是什么呢?对,它的确是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的纯正心地与思想。但在蒋家王朝把持下,完全把‘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和‘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抛在了脑后,他们忘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四维八德’,却把残忍杀戮共产党当成了他们的美谈。这就是青天白日政党。日本的太阳旗上白色象征神圣、和平、纯洁及正义,红色则象征真挚、热忱、活力和博爱。他们博爱、和平、纯洁、正义吗?回答绝对是不!日本军国主义对他们人民灌输的思想是丛林法则,即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他们侵犯我们的国土,劫掠我们的财富,对我们的人民实施惨绝人寰的杀戮,却恬不知耻的标榜自己是在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这就是崇拜敬仰太阳的国家。”
(资料画面):国民党青天白日旗由远至近飘来。
字幕:汪精卫:“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
十几个共产党人五花大绑着,被国民党士兵射杀。
日本国旗由远至近旋转而至。
八路军在山坡的掩体中顽强的与日军对抗,战斗场面十分惨烈。
国民党士兵将领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场景。
李淑一画外音:“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共经历两次合作,中国军民以牺牲3500万人口的巨大代价换来了日本侵略者规规矩矩地站到桌前,低下高傲的头,向中国人民无条件投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11位上将、34位中将、99位少将阵亡,320万陆军将士战死沙场,5000空军魂归长空,海军全部打光!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罄竹难书、刻骨铭心的悲痛!”
(资料画面):南京大屠杀中,砍头,活埋,机枪扫射人群……
空军激战长空;海军鏖战海上,炮火连天。
1945年8月21日日本代表在湖南湘西芷江签订投降书。
太古·一棵扶桑神树(日)
辽阔的东海上,蓬莱孤岛由远至近映入眼帘。岛上矗立着一棵通身金黄色的扶桑神树,树上栖息着十只三足乌。
树下是平坦宽敞的紫色草坪,像一张柔软的地毯铺满了整个小岛。在小岛的中心处,有一个由十二根石柱支起的圆形大亭子。亭中央摆放着长方型石桌,石桌两旁各有五个石凳。在石桌一端,摆放着一把石椅。檐下的亭楣上挂着一块黑色横匾,上书三个金黄字“茶亭庵”。
(炎帝发明了“茶饮”,连山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一个“茶亭庵”。)
黎明来临,一个名叫逄蒙的年轻人,牵着一辆两轮的马车徒步来到扶桑树下。
一只三足乌从树上飘然而下,落地变成人形。他从逄蒙手中接过缰绳,乘上车变成一轮当值的红日,冉冉升起。他抖擞精神,身上放射出万道霞光,照亮了苍穹,普照了大地。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