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1320
成片时长:约38分钟
阅读:6811
发表:2020/3/4
65集 都市,家庭 电视剧剧本
《教育世家传奇》第47集
1
…
47
64
65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李晨星:谢谢周姐,其实我都习惯了,真的不饿。现在天越来越短了,我不抓紧时间,就再也找不到可以弹琴的地方了。(掏出钱和粮票递给周姐)
周姐:钱和粮票我收下了,记住,每天我都来给你送晚饭的。
画外音:倔强的李晨星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深秋,因为下班时天就黑了,而且外面非常冷,才不得不在外面练琴。她只得找到无人的空屋子,点上两个小蜡烛,坐在脏兮兮的板凳上练琴。因为那里没有采暖设备,把手脚都冻坏了。她怕技艺失传,所以每个周六晚上,她都要背着琵琶,贪黑坐火车回家,教弟弟大风和小妹妹彩云学习琵琶。
场景七:火车上(晚)(内)
李晨星背着琵琶挤上火车。
场景八:李家(夜)(内)
李晨星敲门进屋。
文静:(非常惊讶,紧紧地抓住晨星的手)我的小星星,你怎么回来了?哎呀!这手冻得这么凉?
李晨星:妈妈,从今以后,每个周六晚上我都要回来,周一早车回去,不耽误上班。
文静:我不告诉你了吗?想家就去你大姐家,不要每周都回来。
李晨星:妈,我回来是为了练琴,我们宿舍八个人,我能在宿舍练琴吗?我大姐家也没地方,我只得回家了。我决定每周都回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想教大风和我小妹彩云弹琵琶。
文静:这得和你爸爸商量商量,看看他同不同意?
李喜安:(在里屋喊)晨星回来了,快进屋吧!你们娘两在外屋说起没完没了。我等不急了,看看我这宝贝琵琶怎么样了?
李晨星:爸爸,我也想你们。这回好了,我买了通勤票,每周都能回来一次。
画外音:为了练琴,为了教弟弟和小妹弹琵琶。晨星每周都回来一趟。
场景九:车间(日)(内)
车间主任:(来到李晨星跟前)小李,我和你商量一个事,你暂时把手上的活停下来。
李晨星:好吧!主任,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车间主任:还有一周就是元旦了,厂工会搞一台新年联欢节目,要求每个车间必须出两个节目。你这个艺术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得露两手了。这样吧!你准备两个琵琶曲,再找两个人,排个小演唱,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李晨星:好吧!保证完成任务!
车间主任:爽快!一言为定,到时候你把节目拿出来,在全厂要有个轰动效应。
李晨星:您放心!
场景十:礼堂(晚)(内)
礼堂外面张灯结彩,礼堂里面座无虚席,群情振奋。
舞台上李晨星在演奏《欢乐的日子》,博得满堂彩。
李晨星多次谢幕,掌声不断,群众不让她下台。她又倾情地演奏了《金蛇狂舞》。
画外音:从此后,李晨星在厂里名声越来越大,逢年过节大家都要求她弹琴。她便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凭借厂里的小舞台大显身手,让那奇妙的音律任从指间流淌,尽情倾泻自己的豪情壮志。
【闪回镜头一】柔美的《春江花月夜》把人们带到那风景如画的水乡,
【闪回镜头二】欢快的《金蛇狂舞》把人们带到欢腾的赛龙舟的现场。
【闪回镜头三】雄浑的《十面埋伏》, 把人带到那古战场。
场景十一:食堂(日)(内)
车间主任:(端着盒饭,坐到李晨星对面)小李呀!我跟你商量个事。
李晨星:主任,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不用商量。
车间主任:我女儿今年高二了,还有一年就考大学了,可是她学习太一般了。她的老师建议她报特长生。因为特长生加分,20——50分。你能不能教她弹琵琶?
李晨星:我可以在班后和节假日教她弹琴。可是还剩一年她就毕业了。恐怕时间来不及了。
车间主任:没关系,能弹几个曲子,弄得精一点,能加多少分都行。
李晨星:那就试试看吧!
车间主任:谢谢!谢谢!
场景十二:车间(日)(内)
午间休息,工人们三三两两有的聊天,有的休息。
程师傅:小李,听说您现在教了好几个学生,我小孙女今年三年级,十岁了,非常聪明伶俐。你也教教她吧!
李晨星:好吧!
程师傅:小李,你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呀!全厂干部、工人没有不佩服你的。大家都很尊重你,因为你是地地道道的大学生,又有那么高超的技艺。听说你收学生了,我们都非常高兴。
画外音:时间不久,请她教自己的孩子弹琵琶的人越来越多。李晨星有求必应、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占满。一到周日,就东家走、西家去,抢时间到学生家上课。她乐此不疲、来者不拒,极其热心地教孩子们学琵琶。
场景十三:出租房:(日)(内)
画外音:跟李晨星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因为在厂里找不到上课的地方,她又不能挨家挨户地跑来跑去。上课的时间、地点实在解决不了。家长们联合起来,平均拿钱,租了个一室半的小房子。为了教课方便,不耽误时间,李晨星从厂单身宿舍搬到了出租屋。
这是一个非常简陋而又狭窄的小平房。外间很小,做临时厨房和餐厅,里间有一张单人床和几把椅子。
李晨星正在里间教丽丽弹琵琶。丽丽奶奶带着老花镜,坐在外间门口看报纸。
乐乐妈妈背着琵琶,拎着两个大塑料袋菜进来了。乐乐跟在妈妈身后进了屋。
丽丽奶奶:乐乐妈妈,今天怎么又是你买菜呀?我来时已经给李老师带来午饭了。
乐乐妈妈:我把李老师的晚饭做出来。不然,今天学生多,一个接着一个上课,李老师又吃不上晚饭了。
丽丽奶奶:乐乐妈,咱们家长合计合计,给李老师教课费吧!
乐乐妈妈:上周我和小建的妈妈一起和李老师谈的,想给她学费,可是她说什么也不收。她说,她现在有机会教学生是她老师临终前交给她的任务,她不能收学费。
画外音:因为是一对一上课,休息日排得满满的,李晨星经常吃不上饭。家长便主动买菜买米,给她把菜饭做好,或者是在家做好了给她带来。因为本市的学生越来越多,李晨星再也不能回家了,她挤不出时间来教弟弟和小妹弹琴了。
时间长了,大家都感到过意不去,所以就给她送些吃的用的东西。晨星总是婉言拒绝。在那个年代,还没有收学费的先例。
场景十四:李晨星的现住屋(晚)(内)
灯下桌前,李晨星一边翻阅木子大师的手稿,自己一边写文章。
李晨星听到敲门声,紧忙去开门。
黄晓琳的爸爸妈妈进来了。
晓琳妈妈:李老师,这是晓琳的爸爸。
李晨星:黄先生您好!两位请坐!不好意思,我这屋太小,只预备这几个小凳子。
黄先生:李老师不客气!我上午才从国外回来,知道晓琳考上北大我非常高兴。晓琳因为琵琶得了十级证书,做为特长生,加了五十分,所以才能考上北大。我们来一是向您报告喜讯,更重要的是向您表答我们全家人的谢意。晓琳只和您学习两年,就会有这么大的成果。可见您这位老师太了不起了!
李晨星:黄先生言过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能被北大录取,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可不能贪天之功窃为己有。
晓琳的妈妈:不能这么说,李老师在晓琳身上付出的精力、物力真是太大了。的远不说,就说为了报特长生,准备的资料吧!李老师陪晓琳去考级,又反反复复录像。李老师好多天把自己所有业余时间都占上了。我们真的不知怎么报答才好?
李晨星:我培养学生,是我老师教给我的任务,不必报答!
黄先生:好好好!我们不谈报答,谈谈合作好吗?
李晨星:合作?对不起!我不懂您的意思?
黄先生:我有一个想法,想和李老师研究研究,不知道您同不同意?
李晨星:您请讲!
黄先生:托国家的福,我这些年下海经商,挣了点钱。现在我正在寻找新的项目。我回来后,听到晓琳被北大录取,我非常意外。当我知道您这位无价宝还在一个工厂当工人时,我便突发奇想,要办一个艺术学校。我出资,您主办。
李晨星听了张口结舌,惊诧、喜悦、疑惑,半天说不出话来。
晓琳妈妈:我把您的困难都和老黄说了,尤其是我把您培养学生的劲头和精神告诉老黄以后,他被感动了。所以我们才急急忙忙来到这里,和您商量这件事。
李晨星:(缓过神来,脱口而出)我这不是做梦吧!
黄先生:(微微一笑)这不是梦,是我突发灵感,做出的决定。我设计了两套方案。李老师,请您选择?我准备先拿出1000万,作为办学的启动资金:租房,买办公设备和所需要的乐器。开办学科、聘请教师、招生等一切业务工作,都由您完全负责。这个方案就是我是投资者,您是业务校长。第一年学校不管收入多少,我不收一元钱。从第二年开始,我收回盈利的百分之二十。
第二套方案是我把1000万借给您,您可以自行支配办学。从第二年开始,你们学校每年还我 100万,加上百分之 0.4的利息。请您考虑考虑,决定是借钱?还是合作?
李晨星:衷心感谢黄先生的建议,我虽然不懂经济,但是我明白,您的这两套方案都是为我好,是为了让我所学有所用。这涉及到我辞职问题。另外我得征求我爸爸妈妈的意见。
黄先生:不忙,您考虑好了,再给我信。办审批手续很麻烦,我可以让我手下的人帮忙办理。
李晨星:谢谢!谢谢!说句心里话,我一直为我所学非所用而苦恼。如果您的这个计划真能实现,我求之不得。
黄先生: 李老师很忙,我们就不打扰了。(拿出名片,双手递给李晨星)这是我的名片,您随时都可以和我联系。我们走了,您忙吧!
李晨星送客人走出家门。
场景十五:晨星艺术学校(日)(内)
画外音:改革开放以后,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文艺界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可贺的新气象,结束了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的局面。各文艺团体需要具有特长的人才越来越多。在新的形势下,李晨星辞去了工厂工作,没有接受黄先生1000万的投资,只借他500万,租了房,置办了教学设备,聘请了老师,晨星艺术学校兴办起来了。
【情景再现一】琵琶一班(二十多人)李晨星在上课。
【情景再现二】琵琶二班(二十多人)李大风在上课。
【情景再现三】舞蹈班(十六人)一位漂亮的女老师在上课。
【情景再现四】古筝班(六人)一位年轻的男老师在上课。
画外音:因为李晨星名声大,老师们教得好,学校收费低,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场景十六: 省青少年乐器大奖赛现场(日)(内)
【字幕:一年以后】
晨星艺术学校百人(80琵琶,20台古筝)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获得一等奖。李晨星获得最佳辅导教师奖。
当李晨星上台领奖走下舞台时,大赛评委会中一位评委是晨星在艺术学院的老同学孟京辉,他发现李晨星非常高兴,不顾旁边有人,拉住李晨星的手就不撒开。
孟京辉:(兴奋得大吵大嚷)宝贝琵琶,这些年你跑哪儿去了?年年同学会找不到你,这次可下子让我逮着了,你可别再消失了!
大会结束后,孟京辉非常热情地拽着李晨星要去饭店。李晨星无可奈何,回到他们学校的座位处,找到弟弟李大风。
李晨星:大风,你把学生带回去吧!我有位老同学说什么也不放我走。
李大风:二姐,你去吧!
场景十七:会场外(晚)(外)
不由分说,孟京辉把李晨星塞进一辆出租车,他随后也上了车,坐在李晨星身旁。
孟京辉:(告诉司机)香格里拉酒店。
李晨星:(一听怔了一下,内心独白)这是全省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出入无白丁,往来没穷人。一般人是不敢到这地方的。
场景十八:香格里拉大酒店外(晚)(外)
这里五光十色的楼型灯、光怪陆离的霓虹灯把这座全市的最高楼装饰得如仙山楼阁。
场景十九:香格里拉大酒店内(晚)(内)
孟京辉和李晨星走进楼里,李晨星目不暇接地观赏这里的豪华装潢。几十米高的大吊灯放出绚烂的光芒,使整个大厅金碧辉煌,古香缎包装的墙壁在闪闪发光。鲜艳的红色地毯一直通向各个电梯间,成放射状。
孟京辉风度翩翩地把李晨星让到电梯里。直接上了24楼,他轻车熟路地直接进了“仙人乐”小包间。
李晨星:嗬!一进屋就闻到一股迷人的花香。
屋里几盆不知名的花卉争相开放。一张古香古色的大圆桌放在地中间,周围是雕花靠背椅。形状怪异的吊灯、五颜六色的壁灯把这神秘的小包间搞得亦梦亦幻。
李晨星:(惊奇地观赏着这里的一切,感慨万千)刚刚几年,这座在全国排在中间的城市,竟然有这样惊人的变化!这里的一切,过去我 只能在西方电影里见过,那是宫廷里才会有的奢华。而如今普通平民百姓也可以到这里享受贵族的待遇了。你来这儿轻车熟路,一定是经常光顾吧?
周姐:钱和粮票我收下了,记住,每天我都来给你送晚饭的。
画外音:倔强的李晨星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深秋,因为下班时天就黑了,而且外面非常冷,才不得不在外面练琴。她只得找到无人的空屋子,点上两个小蜡烛,坐在脏兮兮的板凳上练琴。因为那里没有采暖设备,把手脚都冻坏了。她怕技艺失传,所以每个周六晚上,她都要背着琵琶,贪黑坐火车回家,教弟弟大风和小妹妹彩云学习琵琶。
场景七:火车上(晚)(内)
李晨星背着琵琶挤上火车。
场景八:李家(夜)(内)
李晨星敲门进屋。
文静:(非常惊讶,紧紧地抓住晨星的手)我的小星星,你怎么回来了?哎呀!这手冻得这么凉?
李晨星:妈妈,从今以后,每个周六晚上我都要回来,周一早车回去,不耽误上班。
文静:我不告诉你了吗?想家就去你大姐家,不要每周都回来。
李晨星:妈,我回来是为了练琴,我们宿舍八个人,我能在宿舍练琴吗?我大姐家也没地方,我只得回家了。我决定每周都回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想教大风和我小妹彩云弹琵琶。
文静:这得和你爸爸商量商量,看看他同不同意?
李喜安:(在里屋喊)晨星回来了,快进屋吧!你们娘两在外屋说起没完没了。我等不急了,看看我这宝贝琵琶怎么样了?
李晨星:爸爸,我也想你们。这回好了,我买了通勤票,每周都能回来一次。
画外音:为了练琴,为了教弟弟和小妹弹琵琶。晨星每周都回来一趟。
场景九:车间(日)(内)
车间主任:(来到李晨星跟前)小李,我和你商量一个事,你暂时把手上的活停下来。
李晨星:好吧!主任,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车间主任:还有一周就是元旦了,厂工会搞一台新年联欢节目,要求每个车间必须出两个节目。你这个艺术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得露两手了。这样吧!你准备两个琵琶曲,再找两个人,排个小演唱,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李晨星:好吧!保证完成任务!
车间主任:爽快!一言为定,到时候你把节目拿出来,在全厂要有个轰动效应。
李晨星:您放心!
场景十:礼堂(晚)(内)
礼堂外面张灯结彩,礼堂里面座无虚席,群情振奋。
舞台上李晨星在演奏《欢乐的日子》,博得满堂彩。
李晨星多次谢幕,掌声不断,群众不让她下台。她又倾情地演奏了《金蛇狂舞》。
画外音:从此后,李晨星在厂里名声越来越大,逢年过节大家都要求她弹琴。她便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凭借厂里的小舞台大显身手,让那奇妙的音律任从指间流淌,尽情倾泻自己的豪情壮志。
【闪回镜头一】柔美的《春江花月夜》把人们带到那风景如画的水乡,
【闪回镜头二】欢快的《金蛇狂舞》把人们带到欢腾的赛龙舟的现场。
【闪回镜头三】雄浑的《十面埋伏》, 把人带到那古战场。
场景十一:食堂(日)(内)
车间主任:(端着盒饭,坐到李晨星对面)小李呀!我跟你商量个事。
李晨星:主任,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不用商量。
车间主任:我女儿今年高二了,还有一年就考大学了,可是她学习太一般了。她的老师建议她报特长生。因为特长生加分,20——50分。你能不能教她弹琵琶?
李晨星:我可以在班后和节假日教她弹琴。可是还剩一年她就毕业了。恐怕时间来不及了。
车间主任:没关系,能弹几个曲子,弄得精一点,能加多少分都行。
李晨星:那就试试看吧!
车间主任:谢谢!谢谢!
场景十二:车间(日)(内)
午间休息,工人们三三两两有的聊天,有的休息。
程师傅:小李,听说您现在教了好几个学生,我小孙女今年三年级,十岁了,非常聪明伶俐。你也教教她吧!
李晨星:好吧!
程师傅:小李,你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呀!全厂干部、工人没有不佩服你的。大家都很尊重你,因为你是地地道道的大学生,又有那么高超的技艺。听说你收学生了,我们都非常高兴。
画外音:时间不久,请她教自己的孩子弹琵琶的人越来越多。李晨星有求必应、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占满。一到周日,就东家走、西家去,抢时间到学生家上课。她乐此不疲、来者不拒,极其热心地教孩子们学琵琶。
场景十三:出租房:(日)(内)
画外音:跟李晨星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因为在厂里找不到上课的地方,她又不能挨家挨户地跑来跑去。上课的时间、地点实在解决不了。家长们联合起来,平均拿钱,租了个一室半的小房子。为了教课方便,不耽误时间,李晨星从厂单身宿舍搬到了出租屋。
这是一个非常简陋而又狭窄的小平房。外间很小,做临时厨房和餐厅,里间有一张单人床和几把椅子。
李晨星正在里间教丽丽弹琵琶。丽丽奶奶带着老花镜,坐在外间门口看报纸。
乐乐妈妈背着琵琶,拎着两个大塑料袋菜进来了。乐乐跟在妈妈身后进了屋。
丽丽奶奶:乐乐妈妈,今天怎么又是你买菜呀?我来时已经给李老师带来午饭了。
乐乐妈妈:我把李老师的晚饭做出来。不然,今天学生多,一个接着一个上课,李老师又吃不上晚饭了。
丽丽奶奶:乐乐妈,咱们家长合计合计,给李老师教课费吧!
乐乐妈妈:上周我和小建的妈妈一起和李老师谈的,想给她学费,可是她说什么也不收。她说,她现在有机会教学生是她老师临终前交给她的任务,她不能收学费。
画外音:因为是一对一上课,休息日排得满满的,李晨星经常吃不上饭。家长便主动买菜买米,给她把菜饭做好,或者是在家做好了给她带来。因为本市的学生越来越多,李晨星再也不能回家了,她挤不出时间来教弟弟和小妹弹琴了。
时间长了,大家都感到过意不去,所以就给她送些吃的用的东西。晨星总是婉言拒绝。在那个年代,还没有收学费的先例。
场景十四:李晨星的现住屋(晚)(内)
灯下桌前,李晨星一边翻阅木子大师的手稿,自己一边写文章。
李晨星听到敲门声,紧忙去开门。
黄晓琳的爸爸妈妈进来了。
晓琳妈妈:李老师,这是晓琳的爸爸。
李晨星:黄先生您好!两位请坐!不好意思,我这屋太小,只预备这几个小凳子。
黄先生:李老师不客气!我上午才从国外回来,知道晓琳考上北大我非常高兴。晓琳因为琵琶得了十级证书,做为特长生,加了五十分,所以才能考上北大。我们来一是向您报告喜讯,更重要的是向您表答我们全家人的谢意。晓琳只和您学习两年,就会有这么大的成果。可见您这位老师太了不起了!
李晨星:黄先生言过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能被北大录取,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可不能贪天之功窃为己有。
晓琳的妈妈:不能这么说,李老师在晓琳身上付出的精力、物力真是太大了。的远不说,就说为了报特长生,准备的资料吧!李老师陪晓琳去考级,又反反复复录像。李老师好多天把自己所有业余时间都占上了。我们真的不知怎么报答才好?
李晨星:我培养学生,是我老师教给我的任务,不必报答!
黄先生:好好好!我们不谈报答,谈谈合作好吗?
李晨星:合作?对不起!我不懂您的意思?
黄先生:我有一个想法,想和李老师研究研究,不知道您同不同意?
李晨星:您请讲!
黄先生:托国家的福,我这些年下海经商,挣了点钱。现在我正在寻找新的项目。我回来后,听到晓琳被北大录取,我非常意外。当我知道您这位无价宝还在一个工厂当工人时,我便突发奇想,要办一个艺术学校。我出资,您主办。
李晨星听了张口结舌,惊诧、喜悦、疑惑,半天说不出话来。
晓琳妈妈:我把您的困难都和老黄说了,尤其是我把您培养学生的劲头和精神告诉老黄以后,他被感动了。所以我们才急急忙忙来到这里,和您商量这件事。
李晨星:(缓过神来,脱口而出)我这不是做梦吧!
黄先生:(微微一笑)这不是梦,是我突发灵感,做出的决定。我设计了两套方案。李老师,请您选择?我准备先拿出1000万,作为办学的启动资金:租房,买办公设备和所需要的乐器。开办学科、聘请教师、招生等一切业务工作,都由您完全负责。这个方案就是我是投资者,您是业务校长。第一年学校不管收入多少,我不收一元钱。从第二年开始,我收回盈利的百分之二十。
第二套方案是我把1000万借给您,您可以自行支配办学。从第二年开始,你们学校每年还我 100万,加上百分之 0.4的利息。请您考虑考虑,决定是借钱?还是合作?
李晨星:衷心感谢黄先生的建议,我虽然不懂经济,但是我明白,您的这两套方案都是为我好,是为了让我所学有所用。这涉及到我辞职问题。另外我得征求我爸爸妈妈的意见。
黄先生:不忙,您考虑好了,再给我信。办审批手续很麻烦,我可以让我手下的人帮忙办理。
李晨星:谢谢!谢谢!说句心里话,我一直为我所学非所用而苦恼。如果您的这个计划真能实现,我求之不得。
黄先生: 李老师很忙,我们就不打扰了。(拿出名片,双手递给李晨星)这是我的名片,您随时都可以和我联系。我们走了,您忙吧!
李晨星送客人走出家门。
场景十五:晨星艺术学校(日)(内)
画外音:改革开放以后,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文艺界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可贺的新气象,结束了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的局面。各文艺团体需要具有特长的人才越来越多。在新的形势下,李晨星辞去了工厂工作,没有接受黄先生1000万的投资,只借他500万,租了房,置办了教学设备,聘请了老师,晨星艺术学校兴办起来了。
【情景再现一】琵琶一班(二十多人)李晨星在上课。
【情景再现二】琵琶二班(二十多人)李大风在上课。
【情景再现三】舞蹈班(十六人)一位漂亮的女老师在上课。
【情景再现四】古筝班(六人)一位年轻的男老师在上课。
画外音:因为李晨星名声大,老师们教得好,学校收费低,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场景十六: 省青少年乐器大奖赛现场(日)(内)
【字幕:一年以后】
晨星艺术学校百人(80琵琶,20台古筝)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获得一等奖。李晨星获得最佳辅导教师奖。
当李晨星上台领奖走下舞台时,大赛评委会中一位评委是晨星在艺术学院的老同学孟京辉,他发现李晨星非常高兴,不顾旁边有人,拉住李晨星的手就不撒开。
孟京辉:(兴奋得大吵大嚷)宝贝琵琶,这些年你跑哪儿去了?年年同学会找不到你,这次可下子让我逮着了,你可别再消失了!
大会结束后,孟京辉非常热情地拽着李晨星要去饭店。李晨星无可奈何,回到他们学校的座位处,找到弟弟李大风。
李晨星:大风,你把学生带回去吧!我有位老同学说什么也不放我走。
李大风:二姐,你去吧!
场景十七:会场外(晚)(外)
不由分说,孟京辉把李晨星塞进一辆出租车,他随后也上了车,坐在李晨星身旁。
孟京辉:(告诉司机)香格里拉酒店。
李晨星:(一听怔了一下,内心独白)这是全省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出入无白丁,往来没穷人。一般人是不敢到这地方的。
场景十八:香格里拉大酒店外(晚)(外)
这里五光十色的楼型灯、光怪陆离的霓虹灯把这座全市的最高楼装饰得如仙山楼阁。
场景十九:香格里拉大酒店内(晚)(内)
孟京辉和李晨星走进楼里,李晨星目不暇接地观赏这里的豪华装潢。几十米高的大吊灯放出绚烂的光芒,使整个大厅金碧辉煌,古香缎包装的墙壁在闪闪发光。鲜艳的红色地毯一直通向各个电梯间,成放射状。
孟京辉风度翩翩地把李晨星让到电梯里。直接上了24楼,他轻车熟路地直接进了“仙人乐”小包间。
李晨星:嗬!一进屋就闻到一股迷人的花香。
屋里几盆不知名的花卉争相开放。一张古香古色的大圆桌放在地中间,周围是雕花靠背椅。形状怪异的吊灯、五颜六色的壁灯把这神秘的小包间搞得亦梦亦幻。
李晨星:(惊奇地观赏着这里的一切,感慨万千)刚刚几年,这座在全国排在中间的城市,竟然有这样惊人的变化!这里的一切,过去我 只能在西方电影里见过,那是宫廷里才会有的奢华。而如今普通平民百姓也可以到这里享受贵族的待遇了。你来这儿轻车熟路,一定是经常光顾吧?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