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1-A-06282】
老西藏 年代 家庭 无私奉献
人物简介:
[展开]
鲁 琪: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基层党委书记。年富力强,组织看重。踏实稳重,爱家爱亲。忠孝难以两全的情况下进藏工作二十年。内调后担任当地领导又成了家人的“紧箍咒”,亲人埋怨外人说“傻”。一成不变的“一根筋”特点,生成两个鲜明标签:忠诚和奉献。
韩冬梅:鲁琪妻子,基层妇女干部。原本也是“小女人”般的温顺贤惠。丈夫进藏后,不得不变得泼辣能干、性情粗糙、刚毅强势。导致婆婆不满、女儿对立、说话绝情。但她爱家爱国的初心不改,生存环境的变化中从未向命运低头。
鲁王氏:老年家庭妇女,鲁琪母亲。年轻时守寡,带着三个孩子从艰难困苦中一路走来,懂得国比家大的道理。在与儿子长期分离的岁月里,因思念过度心理变态,不满儿媳、虐待孙女、溺爱孙子,但在儿媳遭遇外界侮辱时挺身而出、大义担当。后因病去世。
鲁爱国:鲁琪女儿,故事的当事人、见证者。她以自己的回忆和父亲的日记串起互补了整个故事,讲述了内地和西藏两条故事线。父亲的进藏经历改变了她的成长环境,使她敏感倔强、较真上进。西藏之行使她理解了无私奉献的“老西藏”们,成了宣扬“老西藏精神”的使者。
田有余:爱国知识分子,进藏途中与鲁琪成了莫逆之交,后成了鲁爱国的公爹。他性情乐观,开明豁达。先后两次进藏,写过二十多次入党申请。因失去爱子一时放纵,一生没实现入党心愿。内调后担任某地政协副主席,时常遭女儿抱怨。
谭美兰:田有余妻子,美丽贤淑的知识女性。曾是某省报社编辑,后带两个孩子去西藏投靠丈夫,小儿子却不小心被雪水冲走,导致精神失常。因进藏失去户口和工作,回内地后只好到工地打小工。丈夫内调后她成了领导夫人,不上班却被评上高级职称。
田 智:田有余的大儿子,鲁爱国的丈夫。父母进藏后被寄养在外祖父母家里,是早期的留守儿童。在外受人欺负,在家祖辈溺爱。导致性情懦弱,内向自卑。从小喜欢鲁爱国并与之结为夫妻。新时期的两个援藏周期中变得大智若愚,赢得了妻子的爱情。
田 美:田有余女儿,八岁时被母亲带去西藏后,不仅耽误了学业,还造成性格扭曲,回内地后成了下岗职工。对父亲不给她安排个好工作持怨恨情绪,时常挖苦父亲一辈子连个党员都不是,是典型的好人无能。
王长庆:是一位老革命,鲁琪的进藏战友。曾任内地某县委书记,因进藏任务没落实,自己报名进藏。一同进藏的妻子去世后,他不仅收养了藏族孩子,还把自己的孩子接到身边成了藏二代。后与藏族妇女组成了团结型家庭,离休后留在了西藏,是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代表。
卜淑英:王长庆妻子,为陪丈夫也报名进藏。行前给不满四个月的婴儿强行断奶,把四个孩子都送到乡下成了留守儿童。在思念孩子、高原反应和艰苦生活中,透支了健康,进藏二年后不幸去世。
岳之峰:鲁琪的进藏战友,不到三十岁的畜牧业中专毕业的专业人才,性格乐观开朗的“乐天派”。进藏后长期工作在牧区,号称当地的“活地图”。因常年奔波劳累不幸患病去世。
白甘霖:鲁琪的进藏战友,年轻的白面书生,性情单纯浪漫。进藏后分配在西藏的林芝地区从事教育工作。进藏半年就遭遇演员妻子离婚,在跟藏族孩子的接触中逐渐成熟。后接纳了田有余的私生子,与鲁琪的藏族妹妹组成了家庭。
赵东巍:西藏和平解放后转业到自治区汽车总队工作,常年奔波在青藏线上,与鲁琪等是内地老乡,也是“老西藏”的代表人物。他娶了藏族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家庭和谐幸福,事业干在了世界屋脊他很自豪。后患高原病去世。
益西卓玛:赵东巍的藏族妻子,汽车队职工,善良朴实富有爱心。对汉族朋友十分友好,丈夫患病后她精心照顾直至去世。曾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后与王长庆组成家庭。
潘解放:十八军转业干部,西藏基层县委书记,“老西藏”精神的创立者和传承者。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极具长者风范和人情味。他豪爽和蔼粗中有细,对鲁琪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离休后他在成都的家成了汉藏干部的桥梁。
晋美扎西:民族大学毕业的藏族干部。因出身于奴隶家庭,对原奴隶主贵族和统战对象有所排斥,在潘解放和鲁琪等人的帮助下逐渐成熟。先后任基层县的副县长、县长、书记,还与贵族女孩迟歌结为夫妻。
迟 歌 旧西藏奴隶主贵族女孩,热情奔放,纯洁善良。接受过西方教育,亲历过时代变迁,敢爱敢恨,是汉族干部的朋友,因崇拜并喜欢鲁琪而遭遇情感挫折,后成为晋美扎西的妻子。
程翔鹰:内地大学毕业生,激情中辞别新婚妻子只身赴藏支边,任县委秘书。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超出了他的想象,极度苦闷中理想动摇,与贵族小姐精神出轨。在鲁琪和妻子的帮助下迅速成长,却在抢救西藏文化遗产中献出了生命。
祝 洁:程翔鹰的妻子,内地某中学教师。热情大方事业心强,在鲁琪一封信的感召下来到西藏,包容了丈夫的一切。丈夫去世后毅然返藏,把自己的美好年华奉献给了当地教育事业,成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叶 红:曾是内地大医院的女护士,被潘解放带到县里。在救治了放羊娃俄珠后,很快赢得了当地藏族同胞的信任。她活泼热情头脑清醒,后与俄珠结为夫妻,逐步成长为西藏卫生厅副厅长。
俄 珠:朗生的后代,统战对象达赤家的放羊娃。纯洁朴实勤劳善良,后成为西藏的企业家,叶红的丈夫。
达 珍:汉藏混血女孩,潘解放的养女,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后成为巴桑的妻子。
巴 桑:县委机关工作人员,与达珍结为夫妻。
尚 仁:爱国的初恋情人。为获得事业的平台放弃爱情,升迁后对爱国难忘江湖。
其他人员若干
简要梗概:
叙述人鲁爱国读小学的那天,父亲被选调进藏工作三年,从此却一去就是二十多年。在此期间,祖母病逝,母亲强势,年幼的孩子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终于盼到父亲调回本地担任领导,他的权利又成了家人的“紧箍咒”。为破解父亲的西藏情结,爱国亲赴西藏。父亲的进藏日记与自己的成长记忆如潮水般相伴而来。“老西藏”们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震撼上演了一出从怨恨到感动的感人故事。
详细梗概:
(1449字) 女主人公鲁爱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曾在西藏工作生活了二十年、又在当地担任过领导职务的父亲,仍然对她严格要求。从小缺少父爱的爱国迷茫彷徨之际,想借儿子留藏工作的机会,去破解父亲的西藏情结,也寻找自己心中的天堂。一直对丈夫耿耿于怀的母亲韩冬梅却极力阻拦。令孤注一掷的爱国惊喜的是,赴藏之际,母亲却把自己保存了几十年的小木箱给了她。父亲的进藏日记和爱国的记忆之门被同时打开,几代人在亲情、友情、爱情方面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犹如潮水般扑面而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六岁的小爱国已满怀着上学的期待,任公社党委书记的父亲鲁琪却被组织选调去支援西藏,身怀有孕的母亲韩冬梅强烈反对。激烈争吵中,鲁琪用激将法争取了主动,还让冬梅帮他暂时瞒住了“用要饭棍也要撑起鲁家一片天”的母亲鲁王氏。当着送行的省委领导,冬梅表示“没个男人的肩膀倚着也能站直了”,投机分子牟力却表示不会给全省人民丢脸。
同去西藏的战友像一把盐撒进了大海。在西藏某县任副书记的鲁琪终于熬过了两年多的漫长岁月,组织又推荐他担任了县长,他只好写信跟妻子解释。进藏五年后他第一次回家探亲。醉氧影响了夫妻生活,进藏战友和西藏的事他却时刻挂在心上,这让冬梅十分不满。她愤怒地让他看母亲倚白了的门框和指甲在墙上划出的“日记”。探亲假快用完了,母亲劝儿子回家种地也不去西藏了,冬梅也动员他跟组织说说别去西藏了。鲁琪仍然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地回了西藏。
经历着特殊环境考验的一家人,每个人的性格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家庭幸福指数直线下降。缺少父爱的爱国,在外受人欺负,在家遭受呵斥,正值青春叛逆时期,有地主家庭背景的同学尚仁给与关爱,遂与其产生了恋情。贫农出身的母亲对其恶语相加,母女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厚。
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会议后,鲁琪在组织的关怀下内调任某市委副书记,但他的思想和作风已完全打上了西藏的烙印。他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和民族的爱、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还有对西藏人淳朴善良的怀想,来约束自己和要求家人。但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权和钱成了人们追逐的第一要务,“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观念深入人心。爱国希望父亲关照一下丈夫的前途,却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在新时期没人愿意报名援藏的情况下,丈夫田智捡了一个援藏指标,在西藏干了两个援藏周期,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开发。
爱国也想好好干干得好,但迷茫、彷徨却始终跟随着她。为了证明没有父亲这棵大树“自己也能生出根来”,爱国报名参加了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推双考”,但笔试成绩第一的爱国,在面试的时候却意外出局。爱国仍然期待父亲过问一下,没想到父亲却告诉她,这是自己要求组织上撤下了她的成绩。爱国愤怒地发出“凭什么我就不能享受人生的精彩”的呐喊。
其实爱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享受到了工作的稳定和物质的满足,但是心灵却变得越来越空虚。心灰意懒的她想不明白,经过西藏洗礼的父亲和公爹,为什么都变得那么“傻”,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传媒大学毕业的儿子田鲁同在西藏当了三年志愿者后,提出要终身建设西藏。爱国终于等来了一个进藏考察的理由,母亲又强烈反对大吵大闹。但执拗的爱国一意孤行,妥协的母亲终于把珍藏了几十年的小箱子交给了爱国。
走进西藏的鲁爱国,追寻着父辈的足迹,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牺牲奉献和爱国精神,体会到了汉藏人民之间水乳交融的民族感情。在五十岁生日这天,她登上了布达拉宫。站在文成公主塑像前,一代代援藏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幻化成一朵朵血脉相连的民族团结大爱之花。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知天命之年的鲁爱国,被远在西藏的儿子告知,这辈子就扎根西藏了!爱国吼道,凭什么西藏改变了我们家三代女人的命运,还要再搭上三代男人的前途?爱国对西藏是多么不解啊!她想借儿子留藏工作的机会,去破解几代人男人的西藏情结。当她把想法跟父母说开后,母亲韩冬梅又跟她发生激烈争吵。执拗的爱国去意已决,韩冬梅无奈地把爱国父亲鲁琪的进藏日记交给了爱国,那些尘封的记忆和父亲的日记,渐渐融合为一代代援藏人书写的历史画卷……
第二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内地某公社党委鲁琪正在准备麦收动员大会,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却亲自找他谈话,委婉地告诉鲁琪,西藏民主改革刚刚结束,中央从全国各地选调优秀干部支援西藏,时间三年。鲁琪犹豫片刻后表示,一定当好这颗棋子!回家告诉妻子后,身怀六甲的冬梅却和她大吵大闹,鲁琪只好搬出入党誓言来压住了她。但对“用要饭棍也撑起鲁家一片天”的母亲,鲁琪却不忍心告诉她,只好说上级安排他出去学习很长时间。走的那天,六岁的小爱国正好上学,她天真地说,爸爸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三集
内地某省的五名援藏干部在家属的陪同下接受省委领导的送行,冬梅直杠杠地甩出一句,没个男人的肩膀倚着,俺也能站直了!牟力却不知羞齿地宣告,我的援藏动机,就是把老婆孩子的户口从农村转出来。知识分子田有余却说自己的第二次进藏是争取来的。
进藏途中,来接进藏干部的司机赵东巍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自己可以复原回老家,但是在世界屋脊上干事业,这辈子很值!遭遇高原反应的牟力却惊呼道,就是开除党籍也不去西藏了!
第四集
一张中国地图已经贴在了冬梅房间的墙上,西藏和内地某省用一条红线连在了一起,两端都画上了红旗。鲁王氏端详着自语道,军他爸的柳条箱不见了,算盘也不见了,学习还要带着这些东西?冬梅为什么要把地图贴在墙上?
吃饭的时候,小爱国说想爸爸了,冬梅紧张地看一下婆婆,怒斥道,想也不许说。鲁王氏终于忍不住地逼视着冬梅:我要你跟我说实话,军他爸到底怎么了?冬梅无奈地跟婆婆讲出了实情。鲁王氏说,你们不该瞒着我!我就是再糊涂,也知道国比家大呀!
第五集
全国四十八名进藏干部被分配到西藏的不同岗位。跟鲁琪一起来的小白,趴在鲁琪肩上哭得孩子似的。鲁琪拍着他的脊背说,三年不就是一千来天吗,很快就会过去的。小白说,我要是能跟你们在一起,就是待上十年也愿意呀!
被分配到西藏某县任副书记的鲁琪,因等不到去县里的汽车,只好在某地区招待里耐心地等待。日历一页又一页地翻过后,鲁琪在酥油灯下又打开了他的进藏日记,刚写下了1963年8月16日,就响起了敲门声。地区组织干事小魏告诉他,县里有来地区拉货的车了,半夜可以启程。
第六集鲁
县委书记潘解放是解放西藏后又签下血印“边疆为家长期建藏”的“老西藏”,鲁琪的到来让他非常激动,但统战人士达赤带来的藏獒吓得鲁琪变了脸色,潘解放的脸上顿时掠过了一丝疑云,过后潘解放装作漫不经心地问,狗就那么可怕吗?鲁琪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小时候母亲带着我要饭,我被狗咬了,母亲又把狗咬了。狗在我眼里就是天敌呀!潘解放拍拍鲁琪的肩膀表示理解。
中秋节傍晚,曲部长和新任党委书记任德勋一起走进冬梅家,鲁王氏抓着曲部长的手恳求道,求你把我家的顶梁柱给抽回来吧!冬梅着急中一阵腹疼,在焦虑中生下了瘦弱的小女儿爱华。任德勋郑重地对院长和医生说,你们要把照顾好这对母女当做政治任务来做。
第七集
隆基县郊外的原野上,鲁琪笨拙地跨上马,白马一个后蹬,就把他从马上甩了下来。达赤的女儿迟歌不仅看了笑话,还说这个地盘本来是她家的。鲁琪说,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说完,他竟稳稳地跨上了马鞍,然后策马而去。
隆基县遭遇雪灾,鲁琪跟潘解放到基层指导抗灾,潘解放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在宗教人士丹增的建议下,鲁琪决定派霍达送潘书记到上级医院治疗,并让霍达带上了他写给在拉萨工作的田有余的信。
第八集
送潘解放回来的霍达,不仅从成都带来了汉藏混血姑娘达珍,也带来了冬梅寄来的包裹和田有余的来信,鲁琪激动地哭了起来。
善良的霍达捕捉了两只野鸽给鲁琪改善一下生活,被鲁琪愤怒地骂了出去。当他们一起到乡下调研时,看到农牧区的孩子还在用羊屎球计数,女人在羊圈里生孩子,藏族同胞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就是糌粑管吃够白糖有的吃,鲁琪的心情沉重起来,也得到了霍达的理解和敬重。
潘解放痊愈后,又从成都带来了小护士叶红,这给他们开展卫生事业带来了希望。
第九集
鲁琪带队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在拉萨见到了老田,告诉他,组织希望我能留下当县长。老田说,我们这些干部就像一把盐撒进了大海,可西藏这个大海就是再有几车盐也不够啊!他们明白,留下当了县长,就不可能按时内调。
鲁琪发现了老田十几分入党申请书,他被老田坚守理想信仰的精神所感动。但在赵东巍家见到两个团结族孩子时,他又黯然伤神地思念亲人。
叶红在救治放羊娃俄珠后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县里的医疗卫生事业开始起步。藏族副县长晋美扎西却对迟歌十分排斥,统战工作仍然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十集
叶红给县委的干部检查身体,达珍无意中看到了鲁琪当年被狗咬的疤痕。夜里,她把热水袋放进了鲁琪的被窝,恰好被迟歌碰到。迟歌赌气地给鲁琪铺上毯子,在达珍面前哼了一声,扬长而去。
达珍坦白地对叶红说,见不到鲁县长我就想他,见到他就心里发慌。叶红说,你这是爱上县长了,但爱是需要理智的!此时翔鹰也在跟霍达叙说,自己追随着所谓的理想来到西藏,谁知道这理想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呀!
叶红在俄珠的陪伴下找到了美丽的雪莲花,迟歌眼里却满是委屈的泪水,当醉醺醺的翔鹰接住了迟歌伸过来的手时,达赤一步闯了进来。
阅读剧本正文
1、题材独到,填补空白。到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全方位、大跨度介绍早期建藏援藏题材的电视剧作品。该剧纵向讲述了早期进藏人员和一代代援藏人的建藏援藏故事,横向间有两条主线并列推进,一条是进藏人在西藏的干事创业,一条是进藏人家庭中的悲欢离合。这两条线都铺排在时代发展变化的节点上,使该剧占有丰富的信息量。
2、再现生活,真实取胜。该剧作者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史实的记录者、精神的传播者,从生活和内心出发,到西藏等十几个省份深入采访采风,与早期进藏人家属沟通交流,凭着感动、激动和冲动,把大量感同身受的人物和故事编织到一起,基本再现了真实生活,完全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逻辑。真实的东西永远都不会过时,且会常看常新。如《父母爱情》,不仅在国内成为收视黑马,还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3、家国情怀,引发共情。该剧将一个家庭几十年悲欢离合的故事,与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时代和万千家庭的缩影,会带来不同观众群体的强烈认同感。全剧将国情、家情、人情,亲情、友情、爱情贯穿始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展现社会变革、家庭变迁、情感变化,会对人的心灵产生强烈震撼。其中母女的矛盾用来象征祖国母亲和五十六个民族的血肉关系,会给人们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
4、亮点纷呈,看点多元。该剧带着观众,可以看到祖国边陲的自然和人文风光,也可看到内地发达城市色彩斑斓的时代画面。该剧还暗含了一些商业元素,比如人性、官场、原生家庭等。从全国支援西藏的角度看,该剧可以放在任何省份的任何地区,剧情中加入该拍摄地的文化元素,对于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5、机遇难得,前景可期。该剧虽然用平民视角讲述了一个家庭故事,但却是站在国家叙事的高度看待新中国的历史进程,同时还用国际化视野,向世界传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很快还会迎来党的二十大、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等。这些重大的时间节点,对于该剧的创作和拍摄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是值得人们共同期待的。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1、某城 夜 外
漆黑的夜幕笼罩着亮化得白昼一般的某城;
宽阔的望海路上车水马龙;广场上人声鼎沸;
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城市、国家级文明城市的标语随处可见;
某国家机关建造的小区,与雄伟庄严的办公大楼连体的是四座现代化的小高层宅楼。
住宅区内的池塘边,地灯反射着吐嫩的垂柳、泛黄的连翘、戏莲的鱼儿……,一切都温馨又舒适。
广场舞的喧嚣不时随风而扬。
2、鲁爱国家 夜 内
入夜,鲁爱国家的书房里。
新式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类图书,背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静心常养”的横幅,桌上的电脑开着,背景是西藏的布达拉宫。
老板台上反扣着一本书,书名是《走过西藏》。
鲁爱国:(知天命之年的鲁爱国穿着一身家居服,神情懒散的把两条腿搭在老板台的边柜上,对着电话筒不容置疑地大声说。)不行,我不同意。
田鲁同:(电话里的画外音)妈,您不说,人这一辈子,最幸运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吗?
爱国:(恳切地)可你那个选择带有太大的特殊性,妈不能不替你多考虑一些嘛!
鲁同:(画外音)你说的特殊性,不就说西藏是少数民族吗?可西藏的历史和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跟我们那里的文化融汇和交流的呀!
爱国:你别给我拿文化说事!我告诉你,在那个地盘上,你才是少数民族!
鲁同:(电话里画外音)妈,您怎么跟我姥姥的一样了呢!
爱国:别提你姥姥,我不愿意跟她一样。
3、客厅 夜 内
爱国家的客厅内,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物质生活条件十分满足。
通向卧室和书房的通道对面墙上,是一帧彩色的全家福照。父母慈祥,儿子灿烂,灯光打在上面,显得温馨而浪漫。
爱国的丈夫田智推开房门。
田智:(幽默地用京腔唱到)啊,娘子,小婿回转来了……
进到客厅,见没有反响,他眼睛搜索一下客厅,看到了茶几上的茶水,端起来喝一小口,温度适中,又一口气喝完。
田智:(幸福唱道)大智我福哇……(脱掉运动外衣,挂在衣服架上)
侧耳一听,书房里传来了爱国的说话声。
4、爱国书房 夜 内
爱国已经坐直了身子,脸上很是不耐烦。
鲁同:(画外音)……在失去的同时也得到很多,爷爷、姥爷和爸爸他们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爱国:你不用给我找那么大的参照系,你爷爷爸爸他们是怎么回事我比你清楚!
鲁同:(还在电话里争辩)可是……
爱国:(霸道地)没什么好可是的,我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同意!( 她没容儿子把话说完,便“啪”地一下扣了电话,然后转过身子盯着刚合上的书本发呆)
田智:(走进书房,小心地问)是同同的电话?”
爱国:(愠怒地)还能是谁?
田智:(笑道)跟自己孩子还用得着那么激动?
爱国:(转向田智)这都什么事啊!凭什么我们家就该献了终身献子孙呀!
田智说:好了好了,先平静一下,要不又该失眠了。(说着他就去拉爱国)走,先看一小会儿电视去。
爱国:(白他一眼)你什么大智呀,我看叫你大愚好了!
田智:(嬉笑着说)若愚就是大智,大智就是若愚嘛!
爱国:(一边关电脑一边又说)你说,咱家两个爸爸都在西藏一待就是二十年;你呢,又在人家都不愿去西藏的情况下一待又是两个三年;现在又是儿子,已经当了三年的志愿者,干嘛还要继续留在西藏呀!一个中国传媒大学的高材生,在哪里还不得找个好工作!
田智:晚上了,咱不讨论这些,免得一激动你又睡不着。
爱国:(吼道)我们家的三代女人还不是因为你们的西藏情结改变了命运,凭什么还要第三代男人继续付出……
5、泛海小区 清晨 外
这是某地一个地市级领导的住宅小区。该小区设施配套齐全,环境静谧幽雅。
天边刚刚露出了鱼肚白,院内一座复式楼房的门就被打开。耳大面方神态安详的八旬老人鲁琪走出了房门。
老伴韩冬梅七十五岁左右。岁月在她的脸上已经刻满了沟壑,双腿也已经弯曲。
冬梅:(跟在鲁琪身后喊着)你先别走嘛,再加件衣裳。
鲁琪倒背着手站在自家小院里欣赏着杰作:绿油油的生菜、菠菜和苔菜,还有含苞待放的蔷薇。对老伴的话他充耳不闻。
冬梅:(拿着衣服走下台阶问)我说的话你没听见呀?
鲁琪:都啥季节了,还加什么衣服!(他虽不以为然,看到冬梅拿着坎肩到了跟前,还是顺从地伸开了胳膊。
冬梅:(嘴里叨叨着)现在虽是晚春了,科学不是还讲要春捂秋冻嘛!
鲁琪:(看她一眼,戏谑道)挺时髦呀!都讲科学了!
冬梅:你没看电视报纸呀,不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嘛!我看你真是老糊涂了!
鲁琪:你把科学发展观用在这里,我看你是扯大旗做虎皮!
冬梅:扯大旗怎么了!你还不是经常拿大旗来罩着我呀!
一来了不顺耳的话,鲁琪就开始耳背,老伴刚才说的话又成了他的耳旁风。
6、爱国家 晨 内
爱国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神情懒散地刚要梳洗。
田智:(提着豆汁油条推门进来)别弄饭了,我买早点了。
爱国:你不是去练太极拳了吗?
田智:“练完了顺便买的呀!(他放好早点后对爱国说)你也该去练练太极拳,舒展一下身体,也磨练一下性格。
爱国:慢腾腾的节奏,我可受不了。
田智:快了好是好,可不是还得调整嘛!调整结构,调整速度,调整……
爱国:需要调整的地方多着呢!那是我们这些草民该操心的事吗!
田智:那就快吃饭上班,省的你慌里慌张丢三落四的!
爱国:那个班真是上着没劲呀!
7、泛海花园 晨 外
冬梅:(似有所思地)时间过得真快呀,不觉得这一年又过去一个季度了!
鲁琪:是啊,没想到顺溜溜的就活到八十岁了呢!
冬梅:(白他一眼)顺溜什么,还不是自己哄着自己玩啊?
鲁琪:(呵呵一笑)没病没灾的,那还不叫顺溜啊?
冬梅:(嗔道)你从西藏带回来的糖尿病不是病啊?都二十多年了,还说没病呢!
鲁琪:(感叹)那不是有个好老婆嘛!
冬梅:再说了,你那是虚岁,明年才满八十周岁呢!
鲁琪:(把腰板一挺,朝冬梅抖擞了一下精神)那我提前让自己高兴着不好啊?
冬梅:好,好,人家不是说高寿还不如高兴呢!
听到这话,鲁琪又“呵呵”地笑了。
冬梅:快过‘五一’了,小华也该回来了吧?
鲁琪:(关切地问)又想爱华了?
冬梅:(瞪她一眼)不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就不想是吧?
鲁琪:我怎么不想!可是想有用吗?人家不回来肯定有不回来的原因嘛!
冬梅:哼,还不是给你自己找借口!
鲁琪:看,你咋又埋怨上我了呢!?
冬梅:不怨你还能怨我呀!?还不是你去西藏那么多年造成的!
鲁琪:你别把话题扯远了好不好!其实我也很挂念这孩子。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连个陪着说话的人都没有。
冬梅:她生下来到长到五六岁了还没见过爸爸,你让他怎么去接受男人。她摊上你这么个父亲,我看她七情六欲根本就不全!
鲁琪又不做声了。
冬梅看看他,也倒背着手闷头走自己的路。
鲁琪:(瞅瞅她又笑了)你这个老太婆呀,到老了身上的刺也是硬的!
冬梅:(直杠杠地)这辈子就这样了,想改了我,等下辈子吧!
鲁琪:(赶紧接她的话)下辈子你还嫁给我呀?
冬梅:看美的你个老东西!
8、某开发区 日 内
区里的综合办公大楼高大又气派。
步行上班的爱国,脸上架幅无边眼镜,穿一套黑色真丝绒套裙,刚洗过的短发蓬松而飘逸,高挑的身材挺拔的腰板,较快的步速和自信的神态,显示着一个现代女性的职业状态。但眉心的结似乎也暴露出心中的无奈。
刚进大楼,四十多岁的同事吴贞就在前边等着了。
吴贞:鲁主任,今天又换新衣服了?
爱国:(看她一眼不屑地)吴大局长看见要饭的换个瓢是不是也觉得新鲜呀?
吴贞:(腆着个脸)看你说的!我是觉得,黑衣服穿在你身上咋也那么靓呢?!
爱国:(高傲地把头一扬说)没办法呀,老天赐的!品质、素质、气质,一样都不缺!
吴贞:就是呀,谁不说鲁主任才是真正的富婆呢!
爱国:(刻薄道)哪里呀,穷的只剩下能力了!虽然不如权力好使,但至少什么都没丢!可不像你,把好东西都送人了。
吴贞:人家都送咱不送行嘛!?
爱国:也是啊!做个当官的女人更难!走吧,别耽误了你早请示晚汇报。
吴贞看着她的背影,不无遗憾地摇了摇头。
9、鲁琪家 日 内
时钟已经指向11点。鲁琪和冬梅刚包完包子。
鲁琪:(拍打着手上的面粉:爱国有些日子没回来了吧?
冬梅:(数着包子恼怒地)爱回来不回来,自己吃了噎不死!
鲁琪:那你干嘛还包那么多呀?
冬梅:我数着玩!
鲁琪:你这个人呀,直杠杠地浑身是刺,人不敬而远之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