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6838
成片时长:约53分钟
阅读:5324
发表:2020/3/15
20集 校园 电视剧剧本
《青春的花环》第3集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妇女叹了口气:“哎,在咱们西安,哪一家没有子女兄弟姐妹在三线,又有哪一家不和三线沾亲带故。小妹妹,我们是一家人哪!”
小妹不解地:“一家人?”
妇女:“去三线的都是一家人。”
小妹高兴地:“对!去三线的都是一家人。”
妇女关切地:“小妹妹,在大街上卖太危险,我们到小巷里去,那里没人管。”
小妹:“好吧。”随妇女来到小巷里。
19、小巷。日。外。
妇女:“卖苹果了!”
小妹:“卖白糖了。”
这时,巷口出现一个带着红箍的年轻人。看见她们,走了过来。
妇女看见他,惊慌地:“民兵小分队来了,快跑!”撒腿就跑。
小妹也跟着她跑。
年轻人边追边喊:“站住!站住!”
妇女此时也顾不上小妹了,拼命逃跑了。
小妹身小腿短,跑不快。刚跑了两步,脚下一绊,摔倒了,糖也被摔了出去。小妹哇的一声哭了,边哭边爬着去拣糖。
年轻人追上来,把糖拣起,把小妹抓住:“看你往哪跑?”
年轻人抓住小妹使劲推搡着,恶狠狠地:“你跑什么?小偷机倒把分子!”
小妹的腿摔破了好几处,膝盖上流着血,但她也顾不上擦。看见年轻人把糖拣走,哭着说:“大哥哥,你把糖还我吧。”
年轻人:“还给你?想得容易。小小年纪,就搞投机倒把。好了,看你小小年纪,这次就饶了你。糖没收,你走吧。”
小妹哀求地:“大哥哥,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你就把糖还给我吧。”
年轻人:“不敢了?现在晚了。糖绝对是不会还给你了,你这么小,就搞投机倒把,谁指使的?”
小妹:“没人指使。”
年轻人:“没人指使?那你的糖是哪来的?偷来的?”
小妹:“不是偷的,是我妈发的劳保糖,是为妈妈治病用的。”
年轻人:“这么小的年纪就学会说谎。治病用的,为什么还要卖?”
小妹:“真的,我哥哥在三线吃不饱,饿肚子,把糖卖了,买东西给哥哥寄去。”
年轻人惊讶地:“你哥哥也在三线?”
小妹:“是的。”
年轻人蹲下身子,和颜悦色地:“你把为妈妈治病的糖卖掉,是为了给哥哥买东西?”
小妹:“恩。”
年轻人看着小妹的伤口,轻声地:“疼吗?”
小妹:“不疼。”
年轻人想了想:“好吧,你把糖拿回去吧。”
小妹惊喜地:“真的?”
年轻人点点头。
小妹接过糖,对年轻人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谢大哥哥。”
年轻人:“不用谢。你把糖拿上,赶快回家去吧。”
小妹拿着糖,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
年轻人:“怎么不走了?”
小妹为难地:“糖没有卖,怎么给哥哥买东西呀?”
年轻人想了想:“这样吧,你把糖给我,我给你想想办法。”
小妹把糖给了年轻人,他拿着糖,进了一家食品店。
小妹疑惑地看着。不一会儿,年轻人出来了,把一包水果糖递给小妹:“我把白糖换成了水果糖,让你妈给你哥哥寄去吧。”
小妹高兴地:“谢谢大哥哥。”拿着水果糖就跑。跑了两步又停下来。
年轻人:“又有什么事?”
小妹:“大哥哥,你为什么不抓我?还要帮我呢?”
年轻人停了一下,“因为……我也有个弟弟在三线。”
小妹高兴地:“是吗?那么说,咱们也是一家人。”
年轻人:“一家人?”
小妹:“去三线的都是一家人。”
年轻人:“对!你说得对。我们是……一家人。”
20、高家。日。内。
高母看着糖,高兴地:“这下好了,你哥哥有吃的了。”
小妹看着糖,咽了口唾液,小心翼翼地:“妈妈,我能吃个糖吗?”
高母:“不能吃!你哥哥在三线开山放炮挖石头,活多累呀!多吃一个糖,就多一分力气。”
小妹:“那,那我就不吃了。”话虽如此说,但小妹的眼睛却始终没离开糖。
高母注意到小妹的神态,心里一酸,拿起一块糖递给小妹:“那,你就吃一块吧。”
小妹接过糖,在鼻子上闻了闻,又放了回去。
高母:“你……”
小妹:“妈妈,我不吃了,都给哥哥寄去吧。哥哥吃了糖就有劲了,早日修好三线,早点回来,我就能见到哥哥了。”
高母:“小妹……”感动的把小妹紧紧抱在怀里:“我的好孩子……”
21、营部。日。内。
正在开动员会,李营长在讲话:“自从火灾事故后,咱们营的进度排在了全团末尾。从抗美援朝到抗美援越,再到成昆铁路,这种状况还从来没出现过。这是耻辱!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从现在起,全营要紧急行动起来,开展一个抢工期大会战!咱是吃挂面不调盐--有言在先,在会战中,你们哪个连要是完不成任务,拖了全营的后腿,可别怪我不讲情面。郝连长!”
郝青林:“有!”
李营长:“咱们营是全团的刺刀尖,你们学生连就是尖上尖。你们有没有信心打上去,把全团第一拿下来?”
郝青林信心十足地:“营长,你放心吧。我们全连180个战士,就是180把刺刀,别说前面是石头,就是钢铁,也要坚决打上去!刺刀尖决不卷刃。”
李营长满意地:“好,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22、连部。日。内。
郝青林眼睛瞪得像个茶盅:“我向营长拍了胸脯,不拿全团第一誓不罢休!你们各排各班都要给我立下军令状,谁要是在会战中冲不上去,拉了稀,别怪我郝大胡子脸黑心硬。”
班排长们纷纷表态:“连长,你放心吧,我们决不给你脸上抹黑。”
郝青林笑了:“我的脸够黑的了,用不着你们抹。关键是别给学生连抹黑。”
同学们都乐了,纷纷报出自己的计划……
23、渡口 日 外
队伍集合在渡口,渡口停着几艘运输船,正在往下卸水泥。
郝青林站在队伍前布置任务:“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些水泥运到山顶的工地上。这里到山顶两公里,每人十袋,运完收工。”
同学们望着沿着陡峭的山路通道上顶上的工地,都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
陈阳:“我的妈呀,来回一趟四公里,十趟就是四十公里,这要运到什么时候呀?”
一同学:“是啊,我们就是空手走也走不了四十公里呀,更别说背着五十公斤的水泥袋爬这么高的山了。”
一同学:“要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我看难。”
高翔:“同学们,任务就是任务,再难也必须完成。大家都别说了,快搬吧。”
同学们不敢怠慢,纷纷扛起水泥。他们有的扛一袋,身强力壮的甚至扛起了两袋。
高翔:“侯杰,你行吗?”
侯杰信心十足地:“没问题。”他来到水泥旁,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一袋水泥扛上肩,踉踉跄跄地向山上爬去。
24、山路上 日 外
山高路陡,侯杰才爬了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脚步渐渐慢了下来。
山路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他一慢把别的同学挡住了,后边的同学不住地催促他:“快点儿,快点儿。”
侯杰无奈,只好侧着身子让别的同学通过,这样他就和大队慢慢拉开了距离。
这时,已经运回一趟的同学们纷纷下山,他们看到侯杰,纷纷开起了玩笑:“小家伙,这回知道铁路是两根铁轨了吧。”
侯杰此时根本无心理会他们,低着头只顾走。
陈阳也走不动了,靠在崖边歇着。看见李民生过来,忙叫住他:“李民生。”
李民生:“什么事?”
陈阳:“这山路太难走了,咱俩搭个伴,抬上一块走吧。”
李民生看看他:“算了,我还是自己背着走吧。”闪过他,走了。
陈阳自嘲地笑笑:“这家伙,一点共产主义协作精神都没有。”他看到侯杰过来,又把他拉住:“侯杰,一个人背着太难走了,咱俩搭伴抬着走吧。”
侯杰看看他:“好吧。”
陈阳折了一根木棒,把水泥绑好,和侯杰一人一头,抬着水泥走了。可是,他却把重量全放在了侯杰一边,压得侯杰连腰都直不起来。
高翔下来,正看见侯杰被压的弯着腰,满头大汗地艰难挪着步子,一步一步走来。气得对陈阳骂起来:“你这么大的个子,怎么让他抬大头,你……你……”
陈阳理亏,不敢分辨:“好了好了,咱们还是自己扛吧。”扛起水泥走了。
侯杰扛起水泥欲走,高翔想了想:“来,我帮你扛。”
侯杰:“不,你还有自己的任务呢。”
高翔:“没事,我多跑一趟就行了。”
侯杰感激地:“谢谢翔哥。”
高翔刚要接过水泥袋,就听有人喊:“让他自己扛!”
两人回头一看,原来是郝青林。
郝青林铁青着脸:“让他自己扛。现在不锻炼,今后怎么担负更重的任务。”
高翔一听,只好住了手。
侯杰只好又扛起水泥向山上爬去。
高翔看着他,摇摇头,匆匆下山去了。
25、山顶 日 外
侯杰好不容易爬上来,把水泥袋一扔,一屁股坐下来:“哎呀,我的妈呀。”
李民生凑过来:“小猴子,你这是第几袋了?”
侯杰喘着粗气:“第一袋。”
李民生:“那还不赶紧下山,还有九袋呢。”
侯杰一听,不敢再歇了,匆匆向山下走去……
26、山顶 傍晚 外
太阳仿佛一个大火球,慢慢地向大山的背后沉下去。
高翔放下水泥,问统计员:“我们班的任务完成了吗?”
统计员:“其他人都完成了,只剩下侯杰了。”
高翔:“他还有几袋?”
统计员:“还有六袋。”
高翔:“是吗?”
统计员:“就这,就把小家伙累得够戗。”
高翔思索着。
陈阳过来:“班长,我们任务完成了,下山吧。”
高翔:“等一等。”
陈阳:“干什么?”
高翔:“侯杰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帮帮他。”
陈阳不高兴地:“为什么?连长不是说了吗,个人的任务个人完成。”
高翔:“他年纪小嘛。再说,我们都是战友,应该互相照顾嘛。”
陈阳:“照顾照顾,你总是这样照顾他,他什么时候才能顶个人用?”
李民生:“你不愿帮他就算了,自己回去吧。班长,我们走。”
陈阳一看,不好再说什么,也跟着走了。
27、陡坡前 傍晚 外
侯杰背着水泥艰难地走来。山高路陡,水泥袋却是越背越重,他手脚并用,爬上去滑了下来,又爬上去又滑了下来……最后,他精疲力尽了,趴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他望望前方,山路上已没有同学们的踪影。又累又饿再加上害怕,他爬在地上,嘤嘤的哭了起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远方的山路上出现了一长串手电灯光,仿佛是游动的星光,同时传来喊声:“侯杰!侯杰!”
侯杰听着,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他挣扎着回答:“我……在这呢……”
28、伙房 傍晚 外
高翔打好饭,匆匆向宿舍走来。
29、宿舍里 傍晚 内
侯杰死人一样躺在铺上,一动也不动。
小妹不解地:“一家人?”
妇女:“去三线的都是一家人。”
小妹高兴地:“对!去三线的都是一家人。”
妇女关切地:“小妹妹,在大街上卖太危险,我们到小巷里去,那里没人管。”
小妹:“好吧。”随妇女来到小巷里。
19、小巷。日。外。
妇女:“卖苹果了!”
小妹:“卖白糖了。”
这时,巷口出现一个带着红箍的年轻人。看见她们,走了过来。
妇女看见他,惊慌地:“民兵小分队来了,快跑!”撒腿就跑。
小妹也跟着她跑。
年轻人边追边喊:“站住!站住!”
妇女此时也顾不上小妹了,拼命逃跑了。
小妹身小腿短,跑不快。刚跑了两步,脚下一绊,摔倒了,糖也被摔了出去。小妹哇的一声哭了,边哭边爬着去拣糖。
年轻人追上来,把糖拣起,把小妹抓住:“看你往哪跑?”
年轻人抓住小妹使劲推搡着,恶狠狠地:“你跑什么?小偷机倒把分子!”
小妹的腿摔破了好几处,膝盖上流着血,但她也顾不上擦。看见年轻人把糖拣走,哭着说:“大哥哥,你把糖还我吧。”
年轻人:“还给你?想得容易。小小年纪,就搞投机倒把。好了,看你小小年纪,这次就饶了你。糖没收,你走吧。”
小妹哀求地:“大哥哥,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你就把糖还给我吧。”
年轻人:“不敢了?现在晚了。糖绝对是不会还给你了,你这么小,就搞投机倒把,谁指使的?”
小妹:“没人指使。”
年轻人:“没人指使?那你的糖是哪来的?偷来的?”
小妹:“不是偷的,是我妈发的劳保糖,是为妈妈治病用的。”
年轻人:“这么小的年纪就学会说谎。治病用的,为什么还要卖?”
小妹:“真的,我哥哥在三线吃不饱,饿肚子,把糖卖了,买东西给哥哥寄去。”
年轻人惊讶地:“你哥哥也在三线?”
小妹:“是的。”
年轻人蹲下身子,和颜悦色地:“你把为妈妈治病的糖卖掉,是为了给哥哥买东西?”
小妹:“恩。”
年轻人看着小妹的伤口,轻声地:“疼吗?”
小妹:“不疼。”
年轻人想了想:“好吧,你把糖拿回去吧。”
小妹惊喜地:“真的?”
年轻人点点头。
小妹接过糖,对年轻人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谢大哥哥。”
年轻人:“不用谢。你把糖拿上,赶快回家去吧。”
小妹拿着糖,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
年轻人:“怎么不走了?”
小妹为难地:“糖没有卖,怎么给哥哥买东西呀?”
年轻人想了想:“这样吧,你把糖给我,我给你想想办法。”
小妹把糖给了年轻人,他拿着糖,进了一家食品店。
小妹疑惑地看着。不一会儿,年轻人出来了,把一包水果糖递给小妹:“我把白糖换成了水果糖,让你妈给你哥哥寄去吧。”
小妹高兴地:“谢谢大哥哥。”拿着水果糖就跑。跑了两步又停下来。
年轻人:“又有什么事?”
小妹:“大哥哥,你为什么不抓我?还要帮我呢?”
年轻人停了一下,“因为……我也有个弟弟在三线。”
小妹高兴地:“是吗?那么说,咱们也是一家人。”
年轻人:“一家人?”
小妹:“去三线的都是一家人。”
年轻人:“对!你说得对。我们是……一家人。”
20、高家。日。内。
高母看着糖,高兴地:“这下好了,你哥哥有吃的了。”
小妹看着糖,咽了口唾液,小心翼翼地:“妈妈,我能吃个糖吗?”
高母:“不能吃!你哥哥在三线开山放炮挖石头,活多累呀!多吃一个糖,就多一分力气。”
小妹:“那,那我就不吃了。”话虽如此说,但小妹的眼睛却始终没离开糖。
高母注意到小妹的神态,心里一酸,拿起一块糖递给小妹:“那,你就吃一块吧。”
小妹接过糖,在鼻子上闻了闻,又放了回去。
高母:“你……”
小妹:“妈妈,我不吃了,都给哥哥寄去吧。哥哥吃了糖就有劲了,早日修好三线,早点回来,我就能见到哥哥了。”
高母:“小妹……”感动的把小妹紧紧抱在怀里:“我的好孩子……”
21、营部。日。内。
正在开动员会,李营长在讲话:“自从火灾事故后,咱们营的进度排在了全团末尾。从抗美援朝到抗美援越,再到成昆铁路,这种状况还从来没出现过。这是耻辱!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从现在起,全营要紧急行动起来,开展一个抢工期大会战!咱是吃挂面不调盐--有言在先,在会战中,你们哪个连要是完不成任务,拖了全营的后腿,可别怪我不讲情面。郝连长!”
郝青林:“有!”
李营长:“咱们营是全团的刺刀尖,你们学生连就是尖上尖。你们有没有信心打上去,把全团第一拿下来?”
郝青林信心十足地:“营长,你放心吧。我们全连180个战士,就是180把刺刀,别说前面是石头,就是钢铁,也要坚决打上去!刺刀尖决不卷刃。”
李营长满意地:“好,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22、连部。日。内。
郝青林眼睛瞪得像个茶盅:“我向营长拍了胸脯,不拿全团第一誓不罢休!你们各排各班都要给我立下军令状,谁要是在会战中冲不上去,拉了稀,别怪我郝大胡子脸黑心硬。”
班排长们纷纷表态:“连长,你放心吧,我们决不给你脸上抹黑。”
郝青林笑了:“我的脸够黑的了,用不着你们抹。关键是别给学生连抹黑。”
同学们都乐了,纷纷报出自己的计划……
23、渡口 日 外
队伍集合在渡口,渡口停着几艘运输船,正在往下卸水泥。
郝青林站在队伍前布置任务:“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些水泥运到山顶的工地上。这里到山顶两公里,每人十袋,运完收工。”
同学们望着沿着陡峭的山路通道上顶上的工地,都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
陈阳:“我的妈呀,来回一趟四公里,十趟就是四十公里,这要运到什么时候呀?”
一同学:“是啊,我们就是空手走也走不了四十公里呀,更别说背着五十公斤的水泥袋爬这么高的山了。”
一同学:“要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我看难。”
高翔:“同学们,任务就是任务,再难也必须完成。大家都别说了,快搬吧。”
同学们不敢怠慢,纷纷扛起水泥。他们有的扛一袋,身强力壮的甚至扛起了两袋。
高翔:“侯杰,你行吗?”
侯杰信心十足地:“没问题。”他来到水泥旁,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一袋水泥扛上肩,踉踉跄跄地向山上爬去。
24、山路上 日 外
山高路陡,侯杰才爬了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脚步渐渐慢了下来。
山路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他一慢把别的同学挡住了,后边的同学不住地催促他:“快点儿,快点儿。”
侯杰无奈,只好侧着身子让别的同学通过,这样他就和大队慢慢拉开了距离。
这时,已经运回一趟的同学们纷纷下山,他们看到侯杰,纷纷开起了玩笑:“小家伙,这回知道铁路是两根铁轨了吧。”
侯杰此时根本无心理会他们,低着头只顾走。
陈阳也走不动了,靠在崖边歇着。看见李民生过来,忙叫住他:“李民生。”
李民生:“什么事?”
陈阳:“这山路太难走了,咱俩搭个伴,抬上一块走吧。”
李民生看看他:“算了,我还是自己背着走吧。”闪过他,走了。
陈阳自嘲地笑笑:“这家伙,一点共产主义协作精神都没有。”他看到侯杰过来,又把他拉住:“侯杰,一个人背着太难走了,咱俩搭伴抬着走吧。”
侯杰看看他:“好吧。”
陈阳折了一根木棒,把水泥绑好,和侯杰一人一头,抬着水泥走了。可是,他却把重量全放在了侯杰一边,压得侯杰连腰都直不起来。
高翔下来,正看见侯杰被压的弯着腰,满头大汗地艰难挪着步子,一步一步走来。气得对陈阳骂起来:“你这么大的个子,怎么让他抬大头,你……你……”
陈阳理亏,不敢分辨:“好了好了,咱们还是自己扛吧。”扛起水泥走了。
侯杰扛起水泥欲走,高翔想了想:“来,我帮你扛。”
侯杰:“不,你还有自己的任务呢。”
高翔:“没事,我多跑一趟就行了。”
侯杰感激地:“谢谢翔哥。”
高翔刚要接过水泥袋,就听有人喊:“让他自己扛!”
两人回头一看,原来是郝青林。
郝青林铁青着脸:“让他自己扛。现在不锻炼,今后怎么担负更重的任务。”
高翔一听,只好住了手。
侯杰只好又扛起水泥向山上爬去。
高翔看着他,摇摇头,匆匆下山去了。
25、山顶 日 外
侯杰好不容易爬上来,把水泥袋一扔,一屁股坐下来:“哎呀,我的妈呀。”
李民生凑过来:“小猴子,你这是第几袋了?”
侯杰喘着粗气:“第一袋。”
李民生:“那还不赶紧下山,还有九袋呢。”
侯杰一听,不敢再歇了,匆匆向山下走去……
26、山顶 傍晚 外
太阳仿佛一个大火球,慢慢地向大山的背后沉下去。
高翔放下水泥,问统计员:“我们班的任务完成了吗?”
统计员:“其他人都完成了,只剩下侯杰了。”
高翔:“他还有几袋?”
统计员:“还有六袋。”
高翔:“是吗?”
统计员:“就这,就把小家伙累得够戗。”
高翔思索着。
陈阳过来:“班长,我们任务完成了,下山吧。”
高翔:“等一等。”
陈阳:“干什么?”
高翔:“侯杰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帮帮他。”
陈阳不高兴地:“为什么?连长不是说了吗,个人的任务个人完成。”
高翔:“他年纪小嘛。再说,我们都是战友,应该互相照顾嘛。”
陈阳:“照顾照顾,你总是这样照顾他,他什么时候才能顶个人用?”
李民生:“你不愿帮他就算了,自己回去吧。班长,我们走。”
陈阳一看,不好再说什么,也跟着走了。
27、陡坡前 傍晚 外
侯杰背着水泥艰难地走来。山高路陡,水泥袋却是越背越重,他手脚并用,爬上去滑了下来,又爬上去又滑了下来……最后,他精疲力尽了,趴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他望望前方,山路上已没有同学们的踪影。又累又饿再加上害怕,他爬在地上,嘤嘤的哭了起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远方的山路上出现了一长串手电灯光,仿佛是游动的星光,同时传来喊声:“侯杰!侯杰!”
侯杰听着,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他挣扎着回答:“我……在这呢……”
28、伙房 傍晚 外
高翔打好饭,匆匆向宿舍走来。
29、宿舍里 傍晚 内
侯杰死人一样躺在铺上,一动也不动。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